重庆万州历史名人 重庆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甘宁(?—222),字兴霸,东汉巴郡临江(重庆万州甘宁镇)人。少年有力,读诸子,17岁左右任过蜀郡丞。公元204年率800健儿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公元205年转托黄祖,黄祖又以凡人畜之 。公元208年归吴见用于孙权,大有作为。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 ,镇益阳距关羽,守西陵获朱光,击合肥退张辽,百骑袭曹营,智勇双全,战功显赫。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吴主赏识,被孙权封为西陵太守,拆冲(常胜)将军。公元222年春二月战于吴蜀夷陵之战,而后归葬于甘宁镇。

赵尚辅(1849-1900),字翼之,万州区天城镇人,清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湖北省提督学政,侍读侍讲,日讲起居注官。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卒于任,享年52岁。

为官清廉 整理典籍

赵尚辅17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4岁进士及第,钦点翰林院编修,后迁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在湖北任提督学政期间,他为官清廉,整理典籍,广集楚人经史刻印《湖北丛书》,凡315卷,320万字,成为晚清时湖北省的一部文史巨著,人称"自张之洞督学后,惟赵公一人耳"。晚清时期,民间刻书藏书蔚然成风。

赵尚辅题湖北襄阳督学行台联:"且开拓心胸,看汉水波涛,岘山风月;若评论人物,有武侯经济,工部文章。"有评曰:极清切不腐,其不腐,恐怕在于离了尘嚣,荡涤了心胸。于山水间忘情,于风月里成诗,千古之风流,亦不过文章一篇。

倡导实学 建修书院

赵尚辅倡导实学,建修书院。经心书院是张之洞任湖北学政时所设,1891年(光绪十七年)湖北前学政赵尚辅等捐廉俸复将经心书院迁回学署右舍(今武汉市警官学校处),更名为经心精舍,规制仍旧。在这段时间里,赵尚辅刻苦治学,经心精舍里培养了一大批高材生,为国家作出了贡献。1902年清廷下令书院改为学堂时,经心精舍与江汉书院一并改为勤成学堂。

酷爱诗文 劲攻书法

赵尚辅一生酷爱诗文,劲攻书法,终成名流。《中国美术家辞典》评价赵工书法,颇有古人法度,万州城郊尚有赵的名碑留存。在太白岩石刻中,有赵尚辅的摩崖石刻《诗迷碑》,以及《和清大仙降》两首。赵尚辅题白崖书院 "任众忌以遭愆,一生亮节孤忠,窃思石挽狂澜资大雅;纵寡援而被谪,百世存神过化,遥知玉成君子藉小人。"

光绪四年,赵尚辅、周仁勋书写的《和清大仙降》则反映了浓郁的道教活动特色和浓厚的道教思想,"会聚群仙朝上皇,归来万里起霞光,莺牵雾荤尘嚣隔,鹿引云车日月长。殿阁千重排雾(谷),(笙)歌一派谱霓裳,红瓜(蜜)枣金盘载,绿藕冰挑(玉)筐浆。宴设龙肝和凤脑,筵开玉液杂琼浆。松脂挂实非凡品,石髓山肌出异香。饭煮青精无(限)美,茶烹碧奈有余芳,(唯)愿诸生能觉悟,他年(共)赴乐无疆。"魏晋以后,中国道教与儒家思想和外来之佛教出现了大融合,这从太白岩上的一些名胜古迹及石刻中均能反映出来。

《祭母文》感人至深

赵尚辅视钱财为粪土,一生清贫,其人格魅力为后世人所赞叹。他的一生著述颇丰,但大多散失,其中《祭母文》最感人至深,在民间广为流传。他对自己的母亲十分孝顺,所自撰《祭母文》、代父撰《祭妻文》、代三妹撰《祭生母文》,属民间道德教育佳品,久传不衰。

八国联军犯京,赵尚辅随銮护驾西巡,积劳染疾,病逝于京。临终感叹人生,有联自挽:"尝尽了辛酸,始晓忧伤能损寿;说什么科甲,须知忠厚莫为官"。

现代名人

刘孟伉(1894———1969),原名贞健,字孟伉,别号艺叟,云阳人。集革命家、艺术家与学者一身。为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之一。

天资聪颖

刘孟伉5岁丧母。他先入私塾开蒙,后随其长兄刘贞安(字问竹,光绪二十九年进士,补授贵州印江知县)学习经史、书法、诗词、篆刻等。刘贞安精通两汉古文,工于隶书,这些都对刘孟伉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刘孟伉天资颖悟,耽嗜典籍,在6岁到16岁的10年间,重点研读儒家经典《十三经》,书法则以北魏《郑文公碑》和颜真卿、欧阳通楷书为主,双钩填廓,既摹又临,一丝不苟,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从16岁到26岁的10年间,他又攻读古文字,朝订暮考,条分缕析,书法则扩展到对甲骨、金文及秦汉碑刻的广涉博取,取精用弘,书艺大进。

投笔从戎

1927年,刘孟伉跟随刘伯承参加了泸州起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刘帅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有一些诗词都是怀念刘伯承的,如《浪淘沙》:“……夹道拥黄骝,万事悠悠。将军百战总轻裘,月落乌啼天又晓,人在松丘。”对刘帅的景仰与怀念溢于字里行间。

泸州起义失败后,刘孟伉便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他在云阳、开县、万县等地兴学校、办教育,也曾开设装裱字画的“艺薮”,兼鬻文、卖字、刻印。1939年,他和当地的地下革命工作者在万县创办了国华中学,自任校董事长。因从事革命宣传活动,该校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刘孟伉则回云阳乡下学习、研究、传授书法、篆刻诸艺事。1947年末,刘孟伉出任川东游击纵队七南支队政委兼司令员。解放后,他历任川东行署副秘书长,四川省政协第一、第二、第三届常委,四川省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后升为馆长。文革中又遭受打击迫害,在老病交加中辞世。

诗书印三绝

刘孟伉性格豪放旷达,为人刚正不阿,他于书艺主张博操而约守,谓“字是心所印”。其书法,篆、隶、楷、行、草无所不能。其篆刻峭拔凝重,秀丽处显苍茫,流畅处显厚朴,峻朗沉稳,微刻尤绝。其隶书体势整肃古拙,用笔厚重朴茂,圆劲挺括;其楷书点画厚重,重心稍高,撇捺坚实伟岸,气象俨然。

刘孟伉的行草书代表了其书艺的最高水平,风格奇奥诡谲,气象宏伟;用笔凝练精淳,沉着痛快;结构生峭,纵意放达;独特的审美取向与空间意识使其行草书有了卓异瑰丽的景象。若论刘孟伉的行草以结构睥睨群雄,凌驾于一时名家之上,似也不为过分。何应辉评其行草书时说:“……作品的形质美,与作者真挚深沉而又豪迈超轶的精神世界完全融为一体,使他的书法成为他心灵的迹化和审美的寄托。”由于何应辉等人的研究发扬,刘孟伉书学成就已为世所重视。

刘孟伉诗词情真性灵,有陶杜之风,著有《冉溪诗稿》、《冻桐花馆词钞》,主编有《杜甫年谱》等。其诗风格豪迈,气象开阔,会心之处,不让时贤,同侪称之为“山川能说才无碍,风雨高歌笔有神。”

何其芳(1912~1977) 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原名何永芳。重庆万州甘宁人。1929年到上海进中国公学预科,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1931至193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课余沉浸于文学书籍之中,发表了不少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受到文坛注意。他的散文集《画梦录》出版后,曾获《大公报》文艺奖金。大学毕业后,到天津南开中学、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回重庆万州教书,参加创办《川东文艺》和《工作》杂志。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其间曾随贺龙部队到晋西北和冀中根据地工作。新的生活使何其芳写出了《我歌唱延安》等散文和《生活是多么广阔》等诗篇,讴歌革命,礼赞光明,传诵一时。1944年以后,被派往重庆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1948年底开始在马列学院(即高级党校)任教。结集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后改名《夜歌和白天的歌》),作品集《刻意集》,散文集《还乡杂记》、《星火集》及其续编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其芳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同时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写有少量诗作。他主持筹建文学研究所(今属中国社会科学院),曾任副所长、所长,《文学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职。出版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论〈红楼梦〉》、《诗歌欣赏》、《文学艺术的春天》以及6卷本《何其芳文集》等著作。何其芳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参加革命后诗歌变为平易朴实,乐观豪放。他又以写抒情散文著称,《画梦录》中的篇章常用象征手法,构思精巧,文字秾丽,富于艺术的独创性。以后在《还乡杂记》中的篇什则趋于朴素自然,感情犷放,格调明朗。

当代名人

刘江先生1926年7月生于四川万县,原名佛庵,号湖岸、知非。1934年入孙家初级小学读书。1938年入分水高级小学读书。曾在豫章中学、国立万县中学、四川省万师读书。1945年刘江先生在四川宜宾师范中师毕业后考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预科习绘画。两年后升入油画系本科学习。1949年刘江先生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度过了八年的军旅生涯。1957年返回母校国立浙江美术学院复学于国画系,1961年刘江先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协助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等老先生创办了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篆刻科,并执教篆刻等课。刘江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历任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总支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书法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等职。刘江先生现任浙江书法网首席顾问、中华博物艺术收藏类网站排行榜——大型书法门户网站,刘江先生是顾问之一。

刘江先生年届八旬,在艺术与学术道路上努力探索了六十年,形成了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风貌和学术建树,蜚声海内外书法篆刻界。同时,在中国书法教育的舞台上他也辛勤耕耘了近五十年,桃李满天下。其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届书法展览。又多次参加由国家组织到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意大利、韩国、以及港台等地的展览。出版有《篆刻美学》、《篆刻技法》、《篆刻艺术》、《篆刻形式美》《篆刻教程》、《印人轶事》、《中国印章艺术史》等十六种学术专著。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二十世纪有突出贡献的文艺家”之一,获“鲁迅文艺奖、优秀奖”。

刘江先生非常热爱家乡。1996年5月13日,为母校——孙家中心小学捐赠日元现金120万元(折合人民币约10万元),用于改善母校办学条件和资助贫困失学儿童。近十年来,多次为家乡办实事、办好事。为家乡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崔有绪,祖籍成都,30年代初,才7岁的他就加入了民间艺人组织,学习曲艺表演,四处漂流。后来漂到老万县落户,进入“五月剧团”(原万县剧团前身),1960年调入刚刚成立的万县专区文艺工作团(现三峡歌舞剧团前身), 成为一名专业的曲艺演员。他多才多艺,表演的相声、小品诙谐幽默,金钱板打得尤其好,擅长在戏剧里表面反派角色,还自己搞创作,写剧本。

李彬,又名瘦竹。1963年2月生于重庆长寿。现供职于沱口电厂办公室。爱好书画、雕塑,对书法、篆刻尤其痴迷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万州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少年品段级委员会天水分会会员。

在一份"教师简介"上,李彬40年来的人生经历被浓缩成短短的几段文字,文字介绍里,除了书法,还是书法,仿佛透出了墨香。

2005年10月28日,在万州国本路 "李彬青少年书画工作室"采访李彬时,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 "瘦",清瘦如竹,瘦高的个子、随风飘飘的半长发、米色风衣、工装牛仔裤,能使他轻易地就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我明白了他为什么给自己取各"瘦竹",除了瘦,大概还想要有竹的风骨吧。

工作室的大厅里,满墙的书法作品像一道黑白的屏障,铺满我的眼。细一看,那些字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有些还显得很稚嫩。"还可以吧,都是我学生写的。"李彬向记者介绍说,语气里充满自豪。

一套七八十平米的房子,又当教室,又当住处。好在李彬现在是个快乐的单身汉,他觉得这样的生活自在而充实,乐在其中。

在他自己取名为"淡宁斋"的书房里,墙上到处悬挂着他的书法作品、篆刻作品、摄影作品,还有一些书法界朋友赠送的字画。一间小小的"淡宁斋",就像一间艺术作品展览室,内容丰富。

"这幅淡宁斋的书法作品,是我国一位著名的老书法家赠给我的。"李彬说,"人只有深悟淡泊宁静的增界,才能在书法这条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我常常以此自勉。"

在书桌上方,李彬的一幅书法作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那是一幅行草,线条刚劲流畅,清雅奇峭,富于变化,墨法荣枯有致,流淌着一股舒展洒脱的气韵,又暗含一种平淡醇和,令人回味悠长。

李文放,女,原名李德英,万州人,1924年生,著名书法家、秦文专家。13岁赴延安入“抗大”,后攻读女子大学新闻专业。1945年去东北,任《辽宁日报》、《哈尔滨公报》等四家报社战地记者、编辑部长、主编,并做过部队师政治部主任。历任杭州大学新闻系主任、人民大学新闻研究室主任、秦文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长篇小说《清明河畔》、万行长诗《难忘当年在延安》。

从小八路到战地记者

1938年,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来了一个小姑娘,迫不及待地要报名参军,她就是李文放(当时名叫莱因)。祖国破碎的河山与封建家庭包办的婚姻,让这个以优异成绩考入万县女中的13岁姑娘决心投身革命。八路军办事处收下了这个意志坚定的小兵,并把她和一批热血青年送去延安抗大学习。

在延安,年龄最小、个子最矮的莱因,上课时自然坐在了第一排。抗大讲课,都在操场上,放一张条桌,条桌旁搁一把大白铁水壶。首长在讲课中,水喝光了,莱因便常常起身,给首长倒开水。来讲课的首长于是对这个好学上进的小姑娘便格外留意。有一次,毛主席还特意翻了翻她的笔记,见她写得一笔好字,又记得密密麻麻的,便夸她是“刻苦学习的小鬼”。

1945年,莱因离开了延安,随部队从西北去了东北,既当战地记者,又当报社主编,一直奔波在前线。因工作需要,莱因改名为李文放。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围长春,打锦州,塔山阻击战……场场恶战都落不下她,她的双耳几乎被隆隆的炮声震聋。

复秦碑修秦史

李文放受启蒙教师的影响,自小就日日悬腕握笔、悬肘画沙,练出一手好字。后来,东北野战军领导陶铸发现李文放早年写的一幅书法后,连连惊呼“大才子”,遂对她悉心培养。

1947年,23岁的李文放又迷上了秦篆,开始从各种渠道搜集“碑铭拓片”。当她看到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真迹后,不由得眼前一亮,又玩起了那种“抽丝露白”的“飞白”书法。

1978年,尚在交通部工作的李文放,在路过白帝城时,吟得一诗,并用篆书录下此诗,后被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发现后,如获至宝:“这可是高手写的秦篆啊!”马上向部长汇报。部长随即与交通部协商借调李文放,尽快成立秦篆研究组。于是,已54岁的报人李文放又变成秦文化研究者了。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曾5次巡行全国,立碑7个,由丞相李斯用秦篆在上面记载了秦王朝的治国主张。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与战乱,6碑全毁,仅有琅邪碑剩13行残字。于是,这“抢救国宝”的重任就落在李文放等专家的肩上。当时专家们不服气,就比“写大字”。结果,还是李文放写出的字“秦味”最浓,众人这才甘拜下风。

目前,已获得国家版权局保护的秦7碑已在山东秦皇岛和威海复建了2个,剩下的5个也在李文放和她的同事们不辞劳苦的操持下,不日将在原址竖起。

1984年,60岁的李文放开始编纂20卷200册《中华篆文大字典》。全书150万字,相当于《康熙字典》18倍的字量。此书被评价为“中国篆文总汇”、“天下古今第一奇书”。

书法艺术卓绝

当年,李文放的一幅“飞白”书法的标价,已与黄胄的画差不多了。研究经费实在窘迫时,她就写一两幅字送到荣宝斋卖钱。她还为颐和园销售部写过一幅“龙”字,有商人曾开价到18万元,被园方以“镇店之宝”婉言谢绝。

不久,李文放又啃上了甲骨文,后编纂成《甲骨文书法集》。1999年,正值中国甲骨文发现100周年之际,北京举办了“李文放甲骨文书法展”,150幅作品或雄奇或俊逸,赢得圈里人一片啧啧声。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位名家敢举办甲骨文个人大型书法展呢!

重庆万州历史名人 重庆历史名人
方 敬(1914-1996),万州人。著名诗人、文学翻译家、教育家。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外语系。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1949年,先后在成都、昆明、桂林、贵阳、重庆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并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及革命文学创作活动。1949年后任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主任、教务长、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重庆作家协会、重庆市文联主席、名誉主席等职。

著有《雨景》、《花环集》、《飞鸟的影子》等十多本诗文集,译有《家庭幸福》、《圣诞欢歌》等小说。曾荣获四川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他的部分诗歌被编入海外多种中国新诗版本。精巧、委婉、朴素是诗人方敬的艺术个性。

早期作品柔弱的歌吟

1929年,方敬和何其芳等结伴到上海,考上吴淞公学预科。毕业后,先后在万县初中和垫江初中教书两三年。垫江是方敬正式开始写诗的地方,这里留下了他最初的诗的记忆。

方敬初期的诗歌表现了稚气的生活感受,表现了他天真的心灵对真善美的率直追求。

经过艰难和曲折,方敬终于实现了上北京大学外语系的愿望。童年时代就开始萌动的对外语的兴趣更加浓烈,对新诗的爱恋也更加一往情深。像同时代的许多青年一样,他在沉郁的氛围中不免感染到一种忧郁。由于孤独,由于苦闷,由于生之执着,也由于青春年少的敏感,他才开始了自己柔弱而忧郁的歌吟———

“忧郁的宽帽檐

使我所有的日子都是阴天。”

投身时代洪流热情歌唱

在大学就读时,1935年爆发了举世闻名的“12·9”学生运动。北平学生六千余人走上街头,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热潮,方敬是示威队伍中活跃的一员。

抗日民主大潮使方敬冲出自己狭小的生活和文学圈子。原先那种“听林梢滑下的幽音,听自己沉默”的心绪,那种在寻求光明中的孤独与寂寞消失了,他投身时代洪流,自觉肩负起民族兴亡的重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北京大学的学生,方敬在四川大学借读。1938年在成都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成都,他与何其芳,卞之琳,朱光潜,谢文炳合编《工作》半月刊,宗旨是宣传抗战,针砭时弊,伸张正义。

抗日战争的爆发,揭开了方敬文学创作第二时期的帷幕。满怀对自由,解放和光明的热望,他积极地为抗战和争取民族解放而歌唱。他的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声音洪亮了,视野宽广了,和时代的激流一脉相通了。

诗心不老充满年轻情思

解放以后,方敬一直在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师范大学)工作,作为副院长,长期主管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任教授。1985年起,方敬领衔在中国新诗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并担任硕士生导师,这是他一生教学生涯里最为有声有色的篇章,尤其是在对博士生的培养上,方敬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解放后,尤其是在新时期,他的创作热情迸发,更加热爱人生。他的诗及散文,往往抒情与哲理融合,有对时代精神、人生价值、生命与意蕴的探究,有对人杰地灵的讴歌,这是方敬文学与诗歌创作的第三时期。

第三时期的方敬已渐入老年,但他的诗心不老,充满年轻的情思,被评论家认为是重返了青春时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新时期是方敬创作的又一高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5344.html

更多阅读

重庆市梁平双桂堂 万州到梁平双桂堂

双桂堂,中国著名佛教禅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市梁平(四川省梁山县)县城西南13公里处的金带镇万竹山,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寺院。双桂堂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创始人是明清之际的著名高僧破山禅师,因破山法师在该寺内

万州西山公园库里申科陵园 相伴库里申科

从1938年12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大后方进行狂轰滥炸。其中,从1938年底到1941年8月经常对重庆进行轰炸,入侵重庆的日机达6000多架次。当时,万县也受到猛烈轰炸,死伤惨重。因为抗战时中苏友好协会设在重庆,好像当

三峡教育网 万州教育

高效复习的二十九个妙招1.地毯式扫荡。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哪怕是阅读材料或者文字注释。要有蝗虫精神,所向披靡一处不留。2.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

万州杂酱面的做法 万州杂酱面图片

万州面条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热面中最能体现老板手艺和特色、也是顾客最爱吃的要算炸酱面了。万州炸酱面巧就巧在炸酱的特殊制作上,几乎是一家一个风味,尽管同是“万州炸酱”,尽管材料大同小异,绝[1]完全相同的两家炸酱。万州炸酱沿袭川菜

声明:《重庆万州历史名人 重庆历史名人》为网友控制思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