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概论》总复习

1.填空题,2.判断题,3.多选题,4.画图题,5.分析论述题,6.计算题

CH1:1、物流是如何创造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的?

物流创造的基本价值包括: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和加工附加价值。(1)时间价值是“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存在有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称作“时间价值”。时间价值是使某件事物可在适当的时间被得到而创造的价值。时间价值通过物流获得的形式有以下几种:①缩短时间创造价值; ②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③延长时间创造价值。(2)空间价值指的是“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物”的不同场所存在位置,创造的价值称作“空间价值”。空间价值通过产品在合适的地点被购买或消费而为产品创造或增加的价值。

1.试阐述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1.物流运作全球化2.物流运作专业化3.电子物流的发展4.绿色物流的发展5.物联网的发展

3.为什么说物流是“第三利润源”?

1.物流具有增值作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2.物流的改善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利润3.物流的改善可以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4.物流的分类。

按物流系统涉及的领域分为如下两类:宏观物流又称社会物流,亦称为“大物流”。微观物流又称企业物流,亦称为“小物流”。

按物流服务对象分为如下两类:一般物流特殊物流

按物流的方向分为如下两类:正向物流,逆向物流

按物流运营的主体不同分为如下两类: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3PL)

按物流业务的性质分为如下五类: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物品运动方式分为以下两种:流通业物流,制造业物流

5.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物流过程一体化,物流技术专业化,物流服务社会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设备自动化,物流活动国际化。

6.如何理解物流领域的“冰山学说”?

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伪性,他把这种情况比作“物流冰山”。我们只看到水面上的一小部分,而沉在水面之下的黑色区域却未引起人们的开发和重视。

7.如何理解物流领域的“效益背反理论”?

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似乎尤其严重。



8.精益物流的特征。

所谓精益物流,是指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规划、设计与管理,彻底消除产品设计、采购订货、生产制造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不创造价值的各种浪费(即muda),使物品在整个供应链上实现准时、快捷、顺畅和高效地流动,以提高客户满意度。①以顾客需求为导向②准时、快捷③高效率与低成本

CH2:1、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基本功能)。

功能要素:包装功能要素,装卸功能要素,运输功能要素,保管功能要素,流通加工功能要素,配送功能要素,物流情报功能要素

基本功能:运输功能,仓储功能,包装功能,装卸搬运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信息服务功能

1.企业物流系统的组成。

制造企业物流系统由采购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以及回收、废弃物流组成,

2.物流系统五个流动要素的相互关系。

物流系统具有五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这五个流动要素缺一不可。

物流系统的五个流动要素是相关的:

▲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类型和规模;▲流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流向、流量和流程;

▲流体、流量、流向和流程决定采用的载体的属性;▲载体对流向、流量和流程有制约作用;

▲载体的状况对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产生影响。

因此,应该根据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流向、流程的远近及具体运行路线、流量的大小与结构来确定载体的类型与数量。

3.物流系统优化要考虑的要素。

1)商品的种类(Products)品种,规格,型号等。

2)商品的数量(Quantity)年需求量,运输量,采购量,仓储量等

3)商品的流向(Route)流向生产厂、配送中心、消费者等。

4)服务(Service)快捷性,配套性,实物质量保持性等

5)时间(Time)不同的季、月、周、日、时业务量的波动。

6)物流成本(Cost)

以上P,Q,R,S,T,C称为物流系统设计的六大要素

4.物流目标系统化的目标。

(1)物流系统投资最佳(2)物流设施及设备的利用率最高(3)物流服务水平最好(4)物流服务的总成本最小

CH3:1、运输的原则。

1.快捷准时,尽量缩短物品待运和在途时间,准时把货物送到指定地点,尽量做到门对门的服务。

2.线路最佳。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消除迂回、往返和过远运输等。

3.成本最低,以物流系统总成本最低、综合效益最好为原则来选择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

4.安全准确,保证运输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准确无误;确保运输过程中人、物、设备的安全。

2.运输的功能。

1.实现物品在空间位置的移动。实现物品在空间上的移动是运输的第一大功能。将物品从原产地转移到目的地,这是运输创造的“空间价值”。2.物品短时存储,运输的另一大功能是物品在运输期间的短时存储。运输过程中有时需要短时(几天)停留,如果临时租用仓库,就要发生较多的装卸成本和存储成本,此时利用运输工具临时存储可能是合理的选择。

3.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铁路运输的优点:运载能力强(一列货车可装载2000~3500吨货物,重载列车可装载20000吨货物,高于公路和航空,低于水路),运输速度快(时速一般在80~120公里,高速铁路运行时速可达210~350公里,低于航空,高于其他),运输成本低(单位运输成本比公路、航空低得多),运输能耗低(每千吨·公里能耗为汽车运输的1/13,航空运输的1/174,仅高于水路运输),通用性能好(能运输各类货物,可实现背驮运输、集装箱运输及多式联运),安全可靠(不存在交通拥挤问题,基本不受天气影响)

铁路运输的缺点:灵活性差(只能沿固定路线运行,不能实现“门到门”的运输)运输时间长(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编组、解体和中转改编等作业)货损率较高,铁路设施修建成本高,短距离运输成本低(经济运输里程在200公里以上)。

铁路运输的适用范围:适合于内陆地区大宗低值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适合于大批量、时间性强、可靠性要求高的一般货物和特种货物的运输;适合于散装货物(如煤炭、金属、矿石、谷物等)和灌装货物(如化工产品、石油产品等)的运输

公路运输的优点:公路覆盖面广;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快捷准确(停留、转换少);包装成本低,货物损失小;近距离的中、小量的货物运输,运费便宜;投资少,效益高

公路运输的缺点:运输能力小(每辆载货汽车只能运送5~12吨货物);运送能耗高(是铁路运送的10~15倍,水路运送的11~19倍);单位运价高(是铁路运送的11~17倍,水运的27~43倍);安全可靠性差(公路易发生堵塞和交通事故)

公路运输的适用范围:适合于内陆地区中、短距离运输的独立运输;适合于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配送运输;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铁、水、航空)

水路运输的优点:运输能力大(是五种运输方式中运输能力最大的,一支拖驳或顶推驳船队的载运量为1~4万吨,油轮的装载量可达50万吨);运输成本低(我国沿海运输成本只有铁路的40%,长江干线运输成本只有铁路的84%;通用性能好(能运输各类货物特别是大件货物,便于实现集装箱运输及多式联运);运输路线长(平均是铁路的2.3倍,公路的50倍,仅低于航空运输);投资少、能耗低、占地少

水路运输的缺点:运输速度慢;可达性差(不能实现“门到门”的运输);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台风和风暴会延误运期;冬季结冰和枯水期会影响通航);货物破损较多

水路运输的适用范围:水路运输适宜于运距长、运量大、时效性要求不高的各种大宗货物的运输。特别适合适用集装箱进行运输以及国际贸易远洋大批量物资的运输。

4.多式联运的概念、特点。

多式联运是一种综合性的运输方式,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连接起来,实现多环节、多区段相互衔接的接力式运输。

5.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的因素。

1.运输物品的属性◆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等危险性物品、低价值的大宗物品、体积大的物品以及对运费负担能力低的物品,不适于用飞机运输。

2.运量◆一次的运输批量大,用火车或轮船运输较合适;◆一次的运输批量小,用汽车运输较合适。

3.运输时间的要求◆对运输时间要求很短的物品,宜用飞机运输;对运输时间要求不高的物品,可用汽车或轮船运输。

4.运输距离及地域◆远距离运输宜使用火车、飞机或轮船运输,近距离运输宜使用汽车运输;◆跨国运输(国际贸易)宜采用轮船或飞机运输。

5.运输费用◆这是应该着重考虑的重要因素。

上述五个因素要综合考虑,既要考虑货物的特性,也要考虑运输成本,还要考虑客户的要求及运输条件。

6.何谓不合理运输?不合理运输有哪些表现形式?

不合理运输——是指在组织货物运输的过程中,违反货物流通规律,忽视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工,装载量低,流转环节多,造成运力浪费、运输时间长、运输成本高的现象。

1、单程空驶。2对流运输(相向运输)。3、过远运输。4.迂回运输。5.重复运输。6、无效运输。7.运力选择不当。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7.运输合理化的途径。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2.使用合装整车运输3.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4.尽量发展直达直线运输5.“四就”直拨运输

CH4:1、入库管理与出库管理的作业内容。

入库管理:接获,卸货,单据核对,验货(质量、数量),商品分类,签发入库凭证,入位上架,登记入账出库管理:核对出库单据,按出库单配货,准备运输车辆,按装车单装车,合适装车商品数量、质量,办理出库销账手续

2、仓库数量对仓储成本及运输成本的影响。



3.确定仓库面积主要要考虑哪些因素?

物资储备量----决定了所需仓库的规模

平均库存量----决定了所需仓库的面积

仓库吞吐量----反映了仓库实物作业量,与仓库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货物品种数----货物品种越多,占货位越多,所需仓库面积也越大

仓库作业方式----机械化作业必须有相应的作业空间

仓库经营方式----实行配送制需要有配货区,进行流通加工需要有作业区

4.库存的分类。

1.按存在的形态划分:原材料、辅助材料、能源库存,在制品库存,成品库存,备品备件

2.按库存的作用划分:周转库存,安全库存,调节库存(季节性库存),在途库存(运输库存)

3.按对物品需求的重复性次数划分:单周期库存(仅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次性的需求);多周期库存(长时间的、连续的、重复的需求)

4.按是否直接面向用户划分:独立需求库存(由市场决定,不可控的需求,指产品或备件);相关需求库存(由其它产品或项目的需求决定的,是可以预知的和控制的;指独立需求的产品所需的零部件生产)

5.库存过多有哪些危害?

1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并导致周转缓慢;2发生库存成本。包括:占用资金的利息,储藏保管费,保险费,价值损失费等等;3掩盖了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麻痹人们的思想

6.固定量控制系统与固定间隔期控制系统的区别。

固定量控制系统是指订货点和每次的订货量都固定不变,但订货间隔期不同。

订货点:发出订货时(向供应商订货)的库存量



固定间隔期系统是指订货间隔期是固定的,而每次的订货量由最高库存量和订货时的实际库存量确定

t:固定订货间隔期(每次订货的间隔时间相同)

7.期望损失最小法与期望利润最大法的应用。(计算题

期望损失最小法就是比较不同订货量下的期望损失,取期望损失最小的订货量作为最佳订货量。

设库存物品的单位成本为C,单位售价为P,若在预定的时间内卖不出去,则单价只能降为S(S<C)卖出,单件超储损失为C0=C-S;若需求超过订货,则单位缺货损失为CU=P-C,设订货量为Q时,期望损失为EL(Q)。p(d)为需求量是d时的概率。



例:新年期间对某商店挂历的需求分布率如下表:

需求d(份) 0 10 20 30 40 50

概率p(d)0.05 0.15 0.200.25 0.20 0.15

已知每份挂历的进价为C=50元,售价为P=80元。若在1个月内卖不出去,则每份挂历只能按30元(S)卖出。该商店应该进多少挂历为好?

解:设该商店进Q份挂历。

当实际需求d<Q时,将有一部分挂历卖不出去,超储损失为:C0=(50-30)(Q-d);当实际需求d>Q时,将有机会损失,欠储损失为:Cu=(80-50)(d-Q)。

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期望利润最大法就是比较不同订货量下的期望利润,取期望利润最大时的订货量作为最佳订货量。设订货量为Q时,期望利润为Ep(Q)





8.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应用。(计算题)

订货批量是指消耗一次订货费用一次采购某种产品的数量。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OrderQuantity,简称EOQ),就是按照库存总费用最小的原则确定出的订货批量。

例:神宇公司每年使用25000个齿轮零件,采购价格是每件34元。公司处理和接受每次订单的费用是500元,库存持有成本是每件每年7.8元。试问:

(1)公司一次应采购多少齿轮零件?(2)公司每年采购几次?(3)公司每间隔多少天订货一次?

解:已知:D=25000件,C=34元S=500元H=7.8元

(1)公司一次应采购多少齿轮零件?



(2)公司每年采购几次?



(3)公司每间隔多少天订货一次?



CH5:

1.包装的功能

1.保护商品的功能2.定量功能(销售计数)3.标示功能(容易识别)4.便利功能便于运输便于储存便于搬运便于购买5.促销功能(美化商品、吸引顾客,具有广告效力,唤起购买欲望)6.增值功能(是增加商品价值的一种手段)

2.包装合理化的原则。

1.防止包装不足2.防止过度包装3.合理选用包装材料与包装技术4.包装模数化5.包装机械化6.包装绿色化7.包装轻薄化8.包装单纯化9.包装标准化

3.流通加工的作用。

1.弥补生产领域的加工不足,流通加工是生产加工的延续和深化。2.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流通加工综合多方需求,集中下料,合理套裁。3.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4.改变功能,创造附加值,增加收益,5.方便运输,促进销售

4.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



5.搬运装卸合理化的原则。

1、减少搬运装卸次数的原则。2、移动距离(时间)最小化原则。3、提高装卸搬运的灵活性原则。4单元化原则。5.机械化原则。6.利用重力的原则。7.系统化原则。

CH6:

1.配送按配送组织者不同的分类,按配送服务方式不同的分类。

按配送组织者不同分类:1.商店配送2.配送中心配送3.仓库配送4.生产企业配送

按配送服务方式不同分类:1.定时配送2.定量配送3.定时定量配送4.定时定线路配送5.即时应急配送6.共同配送

2.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2.加工配送3.共同配送4.实行双向配送5.推行准时配送6.推行即时配送

3.配送中心的类型。

按配送中心承担的流通职能分类:供应型配送中心。销售型配送中心。

按配送中心的物流机能分类:存储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加工型配送中心。

按配送中心辐射的范围分类: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

按配送中心的专业化情况分类:专业配送中心。柔性配送中心。

按配送中心的经营主体分类:厂商主导型配送中心;批发商主导型配送中心;零售商主导型配送中心;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中心;共同型配送中心

4.存储型配送中心与加工型配送中心在设施、作业内容与作业流程等方面有何不同。

存储型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加工型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5.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原则。

动态原则。统筹原则。竞争原则。低运费原则。交通便利原则。信息化、机械化、规模化原则。

6.如何实现配送中心内的合理化。

1,订货、发货的效率化2、商品检验的效率化3装卸、搬运的效率化4、分拣作业的效率化5.备货作业的效率化6、物流作业管理的信息化

CH7:

1.比较分析企业物流的四种模式。

1.企业自创分立的物流体系(海尔、沃尔玛)2.企业物流全部外包(伊莱克斯)3.物流股份制模式(安泰达)4.协作物流联盟:若干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拿出来,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协作物流联盟体系。

2.企业物流的概念。

货主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3.采购的五大原则

RightPrice适价RightTime适时RightQuality适质RightQuantity适量RightLocation适地

4.进货方式的选择

1.自提进货。由采购者自己到供应商的仓库提货,并自己负责运输。

2.供应商送货。供应商把货物送到采购商的仓库,采购商只负责验货。

3.委托外包进货。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把供应商的货物送到需方。

对于进货难度和风险大的进货任务,首选是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货方式,次选供应商送货方式,一般最好不选用户自提进货方式。

对于进货难度小和风险小的进货任务,首选是供应商送货进货方式。

5.如何按采购业务的重要性来选择供应商

6.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

物流过程的连续性——物料顺畅、最快、最省地走完各个工序,直到成为产品。

物流过程的平行性——各个支流平行流动。

物流过程的节奏性——生产过程中各阶段都能有节奏、均衡地进行。

物流过程的比例性——根据产品成套性的要求,组成产品的各个零部件的物流应形成一定的比例。

物流过程的适应性——生产过程对市场需求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物流过程同时具备相应的应变能力。

物流过程的准时性——要按照下一个环节的需求做到准时适量。

7.推动式生产物流控制与拉动式生产物流的区别及各自的典型模式

1.推动式生产物流控制。基本方式是根据最终需求量,在考虑各阶段的生产提前期之后,向各阶段发布生产指令量,这种方式称为推送方式。以这种方式进行物流控制的原理称为物流推动控制原理。典型模式:MRP/MRPⅡ

2.拉动式生产物流控制。基本方式是在最后阶段按照外部需求,向前一阶段提出物流供应要求,前一段按本阶段的物流需求量向上一阶段提出要求。以此类推,接受要求的阶段再重复地向前阶段提出要求。这种方式称为拉引方式。典型模式:JIT

8.画出MRP的基本逻辑流程图,并说明MPS、BOM、INV的含义。



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BOM)库存信息(INV)

9.精益生产的核心、目标、零理念。

核心:消除一切浪费!目标:降低成本,加速流程,提高品质

零理念:零库存零缺陷零浪费零故障零等待零切换时间零事故

10.精益物流的特征

(1)需求拉动。精益物流是以顾客需求为驱动力,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标,其物流系统是由顾客(下一道工序)需求来拉动的,是需求拉动型物流。

(2)准时与快捷。准时与快捷是物流服务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实现货物顺畅流动的必要条件,也是精益物流的基本特征。“准时”是指仅仅在顾客需要的时刻,按照顾客所需要的数量,提供顾客所需要的物品。“快捷”即快速与敏捷,是对客户需求要能够快速响应,对需求变化要有较高的应变能力。

(3)高效率与低成本。精益生产物流要求减少物流作业的环节(如搬运),缩短物流路径,降低半成品库存,减少车间在制品,实现“一个流”生产。

CH8:

1.物流信息的概念

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从狭义范围来看,它指直接产生于物流活动(如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甚至生产活动的信息。从广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包括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等。

2.常用商品条形码(EAN-13码)包含的信息



前缀码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各国或地区成员的标识代码,中国的前缀码为“690”、“691”、“692”,作为一个特定的编码代表成员。

厂商代码是各国或地区的编码组织分配给其成员企业的标识代码。我国制造厂商代码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分配。商品代码用以标识商品的特征、属性等,即具有相同包装和价格的同一种商品。校验码用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校验数据输入的正确性。

3.RFID的组成
物流管理概论》总复习

电子密标(Tag):储存商品信息,可重复使用;解读器(Reader):读取商品信息;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

4.GIS的应用

资源管理与资源配置,城市规划和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籍管理,生态、环境管理与模拟,选址分析,地学研究与应用,基础设施管理

5.GPS的功能

导航武器导航:精确制导导弹、巡航导弹

车辆导航、船舶导航、飞机导航

星际导航:卫星轨道定位

定位固定目标,移动目标(地面、天空)

勘测道路、桥梁、隧道的工程测量,野外勘探测绘,农业勘测

定时天文台、通信系统基站、电台、电视台的定时

6.EDI的构成要素及一般流程

构成要素:1)EDI软件和硬件(2)通信网络(3)文件数据(发票、订单等)的标准化

一般流程: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数据从信息系统数据库提出,转换成平面文件(亦称为中间文件)

EDI软件将平面文件翻译成为标准EDI格式,并组成EDI信件,通过网络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从EDI信箱收取信件,将EDI信件拆开并翻译成为平面文件

EDI软件将平面文件转换并送到接收方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

CH9: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第三方物流是(ThirdPartyLogistics,TPL,3PL)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企业,接受客户委托为其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以及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特征: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合同物流);第三方物流与客户之间是战略联盟关系(物流联盟);第三方物流是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是“三流”合一的物流;第三方物流是集成化、系统化的物流服务

2.为什么说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市场前景巨大,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第三方物流在现代物流发展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21世纪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流方向。

3.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1传统外包型物流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承包一家或多家生产商或经销商的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不介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缺少协作。

2战略联盟物流运作模式。包括运输、仓储、信息等以契约形式结成战略联盟,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相互间协作,形成第三方物流网络系统。联盟成员是合作伙伴关系,实行独立核算,彼此间服务租用。

3集成物流运作模式。集成了物流的多种功能。对上游生产商可提供产品代理和原材料供应。对下游经销商可全权为其代理配货送货业务,可同时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

4虚拟经营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的虚拟经营,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虚拟经营

4.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特点

1、制造业物流外包速度加快,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扩大。2、第三方物流市场逐步细分,形成了专业化的物流市场。3、一体化物流需求增长快,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4、我国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集中度进一步提升。5、内资物流企业与外资物流企业在两个物流市场竞争。6、物流企业业务创新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5.第四方物流的概念与特点

第四方物流是美国埃森哲(Accenture)咨询公司首先提出来的。第四方物流(FourthPartyLogistics,简称FPL或4PL)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通过自身拥有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资源,并且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特点:提供一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最高层次的方案就是再造,即供应链协作关系和供应链过程的再设计。通过其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增加价值。充分利用了一批服务提供商的能力,包括3PL、信息技术供应商、合同物流供应商、呼叫中心、电信增值服务商、以及客户能力和4PL自身的能力。如果4PL没有能力来控制物流运作环节,那么4PL服务供应商所能创造价值的潜力也无法被挖掘出来。

6.4PL与3PL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3PL需要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并从事具体的物流活动;4PL不需要从事具体的物流活动,更不用建设物流基础设施。3PL主要在操作层面为客户提供具体的物流功能服务;4PL主要在战略层面为客户提供物流系统咨询服务。3PL偏重于通过物流运作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4PL偏重于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和集成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联系:4PL是在3P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PL不能独立于3PL而存在,4PL的方案必须依靠3PL的实际运作来实现。4PL需要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商,才能为客户提供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5584.html

更多阅读

酒店集团财务管理概论 酒店管理概论 论文

酒店集团财务管理概论近几年,我国酒店业在规模、技术水平上得到快速的提高,但过度分散的产业结构已严重限制了产业发展。由于产业利润空间狭小。绩优企业的创新、发展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故此,发展酒店集团,提高产业集中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重要责任年龄 治安处罚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

《次北固山下》鉴赏复习

《次北固山下》鉴赏复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青山、绿水。2.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潮水上涨,

声明:《物流管理概论》总复习》为网友流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