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击英雄》全 作者:海因茨·古德里安德 二 闪击英雄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渡过第聂伯河(3)

在回司令部的途中,我遇见了克卢格元帅,我当时就把最近的发展报告给他听。他对于我所下的命令都表示批准,我又要求他赶紧催促步兵军向第聂伯之线推进,以便来接替我们监视集中在西岸桥头阵地中的强大苏军。在我的司令部里面,我又遇见了希特勒的首席副官希孟德上校(Col.Schmundt),我和他做了一番详细的长谈。" A, D, e- i& Q4 If6 ]

〖〗〖〗图14横越第聂伯河和斯摩棱斯克我在司令部只停留了一个极短的时间,在日落之前,18点15分,我又赶往在什克洛夫的第四十六装甲军军部。道路的状况非常恶劣,不过所必需的桥梁都已经恢复了秩序。一直到21点30分,我才到达了该军的军部。当第十装甲师渡河的时候,曾经受到了敌方的猛烈炮击和不断轰炸,所以他们的行动要比第四十七军更为困难。党卫军帝国师地区的桥梁也因为空袭而受到相当的损毁。不过渡河作战还是成功了,各前卫部队都奉命向戈尔基挺进。我命令该军必须趁着黑夜继续前进,以期充分地发挥奇袭的功效。接着我又亲自赶到第十装甲师的师部,目的是要看看前卫部队是否已经真正地开始行动了。这一次路并没有白跑,因为当我到达的时候,事实上部队却还没有动身哩。

在黑夜中驾车是十分困难和危险的,我到了7月12日的清晨4点30分,才回到了我的司令部。

在7月11日这一天,我的装甲兵团所属各师已经到达了下列的地区:4 H2 L5 N$ s0 v0 j8 k- s0 F. A3 f

第一骑兵师到了日洛宾—罗加乔夫地区;第四装甲师和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已经在第聂伯的东岸上,在斯塔耶—贝霍夫地区的北面附近,建立了一个桥头阵地;第三装甲师在莫吉廖夫地区以南,以侧卫的姿态面对着苏军的桥头阵地。

第十装甲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都位于什克洛夫的南面;党卫军帝国师在什克洛夫地区,也在第聂伯河东岸建立了一个桥头阵地。

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在科佩西的东面,也已经在第聂伯河上建立了一个桥头阵地;第十八装甲师在科佩西的南面,第十七装甲师在奥尔沙的西南面。

斯特莱希和乌辛格所属的战斗纵队,还是负责警戒苏军在奥尔沙地区桥头阵地西面和西北面的出路。2 p% @" H, m, z3 C2 v) K3 i) g0 c

步兵的主力已经进到了斯卢茨克—明斯克以东的地区,其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别列津纳之线。霍斯兵团在维捷布斯克的附近。

7月12日,各部队还是继续渡河。这一天我坐飞机飞到第二十四装甲军方面去,在那里停留了八个小时之久。回来之后,我又与希孟德上校会晤。

在这个时候,OKH对于敌军在中央集团军的装甲兵团压迫之下,是会顽强抵抗,还是引兵遁去,感到毫无把握。不过假使苏军在斯摩棱斯克的前方,正在建立某种新防线时,则陆军总部十分希望装甲部队能够将它击破,并歼灭这个地区中的敌军。除此以外,他们主张霍斯的第三装甲兵团应转向东北面,以包围并击毁正在阻止第十六军团右翼进路的敌军。0 ]* p% L& q- I! r! b) ~4 n

5 a! h0 W% h+ l3 y6 U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 D4 m0 y' g2 T7 j

斯摩棱斯克—艾尔雅—罗斯拉夫尔(1)

7月13日,我把我的司令部移到赛恰德(Siachody),它位置在第聂伯的河岸上,距什克洛夫东南约有4英里的距离。在同一天,我还去视察沿着河岸作战的第十七装甲师。自从开战以来,这支勇敢的部队已经毁灭了敌人的战车达502辆之多。同时我又去亲自监督党卫军帝国师实行渡河,并且和豪赛尔及维京霍夫将军会谈。党卫军帝国师向莫纳斯特尔希纳(Monastirshtchino)的推进一定要动作迅速,而且还需要谨慎的搜索,因为根据空军的报告,苏军可能想在戈尔基西南的地区,企图向第聂伯河实行突破。

指挥若定的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在这一天之内,向前挺进,直达距离斯摩棱斯克只有11英里的某点。' z6 _( Q; Y# O% @5 Y/ u( K6 b/ @

我在17点钟的时候到达了我的新司令部,这个地点有一个优点,就是异常接近前线。从南面传出激烈的枪炮声,表示大德意志步兵团正在与敌人发生激战,这个团现在面对着莫吉廖夫,掩护着我们的侧翼。在夜里我们收到了一个求救的呼声说:大德意志团已经把他们所有的弹药都打光了。这个团还没有适应苏联战场上的作战状况,所以要求赶紧补充弹药。事实上这却不可能,于是那个神经性的射击停止了,好让我们也可以安静一会儿。

就在这一天,陆军总部第一次想到把第二装甲兵团调向南面或东南的方向。这个观念的动机是由于南方集团军的最近发展,它现已到了德涅斯特(Dniester)。在这同一天,OKH也注意到隆美尔非洲战役的战略和在利比亚的未来行动方针:那就是准备假道土耳其到叙利亚,以向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发动夹攻。此时也已经开始研究经过高加索,直达波斯湾的战略。) {) F3 x! Q5 V" d' D$ r* d

7月14日,我命令第四十六装甲军和党卫军帝国师,向戈尔基进攻,我自己随同他们一路前进。第十装甲师在苦战之后,才到达了戈尔基和姆斯季斯拉夫尔(Mstislavl),该师此次伤亡惨重,主要是由于敌方炮火猛烈的缘故。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在斯摩棱斯克方面进展很顺利。第十八装甲师已经渡过了第聂伯河,向前推进,从克拉斯内(Krasnyi)向北及西北方向发展,以保护第二十九师的侧翼。7 M8 d0 B1 |: D8 mB

第二十四装甲军已经向弗尔柯维特齐(Volkovitchi)扩大它的桥头阵地,并且使第一骑兵师在斯塔耶—贝霍夫渡河。

在这一天,陆军总部第一次研究在战场上的后方,究竟应该留下多少的占领部队,其组织与兵力又应该怎样支配?基本的观念是在主要的工业中心和交通中心,驻留强大的新机动兵力:每一个占领单位,除了能担负正常的占领工作以外,还要有能力派遣出一支快速的战斗部队,一旦无驻军的地区爆发反抗事件时,即可以立即出动部队加以扑灭,以使它不至于酿成大祸。同时也研究到在巴巴罗萨作战完毕之后,德军在整个欧洲应做怎样的布置,并且最后如何重组陆军,和减少它的兵力。

这一连串的想法,简直是完全脱离了现实。实际上,当前第一要务就是要集中一切的力量,使巴巴罗萨作战迅速而顺利地完成。其他一切实在都还言之过早。

7月15日清晨,克卢格元帅到我的司令部里来与我会谈。之后我就驱车经戈尔基,先到第四十七装甲军的军部,再由那里转往驻在斯维尔罗费齐(Svierovitch)的第四十六装甲军军部,这里在克拉斯内的西南面约8英里处。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已经到达了斯摩棱斯克南面的近郊,第十八装甲师则在克拉斯内的北面。苏军沿着由奥尔沙到斯摩棱斯克的主要公路线撤退,四五个行军纵队并着头行动。在第聂伯河的东岸,第十七装甲师已经占领了奥尔沙的东部和南部。17点钟的时候,我正和内林师长在一起,他的第十八装甲师正在格鲁希诺(Grusino)的附近和敌军发生激战。他刚刚听到说,他的补给单位在多布恩(Dobryn)受到了很重的伤亡,那里在奥尔沙的东南面15英里处,被包围的敌军正企图从那里突围向东逃走。17点40分,我离开第十八师向斯摩棱斯克进发。敌军曾对我的幕僚车队轰炸,但没有造成伤亡。19点15分,我和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的作战科长,最优秀的法朗兹少校(Maj.Franz),在斯摩棱斯克的城外谈话。他报告我,该师在斯摩棱斯克地区进展倒很顺利,但是死伤数字却相当可观。从这个时候起,我们已经开始听到各部队一片要求补充人员和装备的呼声。: U' v6 J9 x9 A8 x! k

23点,我又与我的司令部会合了,他们这个时候也已经到达了戈尔基。

7月16日,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占领了斯摩棱斯克。这是我所属的各师中,第一个到达它的战略目的地的。这个师表现得很好,全师人员,自师长波顿斯坦将军以下,一直到每一个士兵,都完全尽到了一个勇敢军人的本分。2 p& e% D1 g$ Y4 U- M; o& U2 j# A1 N

7月16日,我所属各部分布如下:1 }. u4 K' G1 A0 I; R( _& R

第一骑兵师在斯塔耶—贝霍夫的东南方;第四装甲师位置在切里科夫(Cherikov)与克里切夫(Krichev)之间;第三装甲师位置在乔瑟(Chaussy)与莫来提齐(Moliatitchi)之间;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在莫吉廖夫的南面。/ n7 [9 V4 N2 y% V/ F% Q6 V

第十装甲师在齐斯拉维特齐(Chislavitchi)与波奇诺克之间;党卫军帝国师在它的后方;大德意志步兵团位置在莫吉廖夫的北面。

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占领了斯摩棱斯克;第十八装甲师位置在克拉斯内—格鲁希诺地区;第十七装甲师位置在来地—杜布罗夫诺(Liady-Dubrovno)地区。

6 D1 Z/ O, I% O" e2 , a

* Y" i$ j5 `; c" C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斯摩棱斯克—艾尔雅—罗斯拉夫尔(2)

步兵的前卫单位已经到达了第聂伯河。这些部队包括步兵师的搜索营和其他配属给他们的少数摩托化单位,所以战斗力很脆弱。, E+ ZE: b9 f" U6 z

自从7月13日起,苏军就开始作猛烈的反攻。差不多有20个师,从戈梅利方向移动,向我这个装甲兵团的右翼发动攻击;而被包围在莫吉廖夫和奥尔沙地区的苏军,也同时有突围而出的态势。这些反攻的行动都由季莫申科元帅(Marshal Timoshenko)所控制,其目标很明

显,就是要使我们这次渡河作战完全失败。2 t5 c: F) y4 ?6 |, w, ?/ Z

7月16日,我们发现了苏军在从戈梅利到克林齐(Klinzy)之间,都有进一步的增兵活动,同时在斯摩棱斯克以东的运输也十分的频繁。所以我们对于苏军的动向是已经完全明了。虽然情况是如此的困难,但是我还是不改变我的决心,决定尽最快的可能,达成上面所赋与我的一切任务,所以,各军还是奉命继续向前挺进。; P; l9 ~l( ^. n1 }

7月17日,我飞往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军部,并去视察第一骑兵师,该师正和从第聂伯河东岸进攻的苏军发生苦战。

在这一天,各师达到了下列的进展:

第一骑兵师在斯塔耶—贝霍夫的南面;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在切里科夫的西面;第四装甲师在克里切夫;第三装甲师在罗布柯维特齐(Lobkovitchi)。

第十装甲师在波奇诺克与艾尔雅之间;党卫军帝国师在姆斯季斯拉夫尔;大德意志步兵团在利柯特卡(Rekotka)。+ l/ n8 k0 V% y

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在斯摩棱斯克;第十八装甲师在卡吞(Katyn)—古西罗(Gusino)地区。第十七装甲师停在原地未动。( h! s# I4 l% o. M: W/ o" i

强大的敌军正在绕着莫吉廖夫、奥尔沙以东,斯摩棱斯克以南和以北等地区进攻。我们的步兵正在沿着第聂伯河一线展开。

南方集团军渡过了德涅斯特河,并顺利地建立了几处桥头阵地。7 zV6 r0 |& u" kv9 S

在这一天,我和霍斯与里希霍芬(Richthofen)三个人,同时获颁附有橡树叶的铁十字勋章。我的姓名在陆军受勋名单中,列为第五人,在所有陆海空三军中则列为第二十四名。$ F( z+ Y; R0 L7 l

7月18日,第十七装甲师由侧卫的位置抽出,开到斯摩棱斯克以南的地区,以对付从北面向该城反攻的苏军。在这个地区的激战当中,这个师英勇的师长韦布将军受了重伤,不久就为国捐躯了。

在以后的两天当中,第四十六装甲军击败了苏军的强烈抵抗,占领了艾尔雅城和它的外围地区。在该军的右后方还是继续在激战之中。5 k2 h& R% X4 i% Q: D; t

〖〗〖〗)日02月7至日71月7年1491(势局的雅尔艾51图到了7月20日,各部已经到达了下列的位置:

第一骑兵师在斯塔耶—贝霍夫的东南面;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在切里科夫的西面;第四装甲师在切里科夫、克里切夫地区;第三装甲师在罗布柯维特齐。I' h/ $ o! W

第十装甲师在艾尔雅;党卫军帝国师在库西罗(Kusino);大德意志步兵团在齐斯拉维特齐以西。

第十七装甲师在斯摩棱斯克以南;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在斯摩棱斯克;第十八装甲师在古西罗。

苏军对于第二十四装甲军和斯摩棱斯克的反攻,还继续在发展之中;同时在艾尔雅地区也有新的反攻行动发生。跟在我们后面的步兵已经过了第聂伯河。霍斯兵团正在对斯摩棱斯克东北面的强敌进行包围的行动。为了使这个行动能够顺利完成,他要求我的第二装甲兵团协助他,由南面向多罗哥布希(Dorogobush)进攻。我非常愿意帮助霍斯完成他的任务,所以在7月21日,我就到了第四十六装甲军军部,给予该军必要的指示,并命令它向那个方向前进。斯摩棱斯克的南部和西部都已经在敌方炮火威胁之下,所以我必须绕着城,采取越野的办法行动。快到正午的时候,我经过了第十七装甲师的某一个团,它的位置在斯洛博达(Sloboda),担任东南面侧翼的掩护工作。在斯摩棱斯克东南面27英里处的基色里夫卡(Kisselievka),我找到了第四十六装甲军的军部。在面授机宜之后,我又去视察大德意志步兵团,它位置在瓦西科沃(Vaskovo)车站的南部,即在罗斯拉夫尔北面约21英里处,它所面对的敌人兵力颇弱,不过炮兵实力却很强大。第四十六装甲军的兵力,几乎全部在用于作战,不容易抽出身来。不过在以后几天内,第十八装甲师已经不再需要停留在第聂伯河湾上,古西罗附近的地区,所以我就立即决定,调第十八师来代替大德意志步兵团,于是第四十六装甲军就可以开去援助霍斯兵团。我利用第四十六军军部的无线电,发出了必要的命令。这个军本身应将一切可用的兵力,移转到多罗哥布希方面;同时密切支援的空军指挥官应负责将苏军的反攻击破,他们现在由斯帕斯—地曼斯克(Spas-Demiansk)的西北面向艾尔雅进犯。在我驾车回司令部的途中,接到我的幕僚所发来的一些无线电报:电报上说上级司令部的意见,是非常希望将党卫军帝国师立即调往多罗哥布希。不过在那个时候,除了我已经与第四十六装甲军所安排好了的布置以外,其他任何事我都无法应命。甚至在我中途又到了第四十七装甲军军部之后,也还是想不出新的办法。一切问题的中心,就是要看第十八装甲师能否迅速完成它在古西罗担负侧卫的任务,而尽快地向北推进。但是恰好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克卢格元帅对于我这个兵团的左翼,表示十分的焦虑,所以他不惜个人出面干涉,直接命令第十八师停止在原地,不准前进。因为他并没有事先通知我,所以对于攻击多罗哥布希之举,不幸只好停摆了。8 s) E8 W7 n. v9 H8 m

( L) r( g2 g9 hh% F) K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斯摩棱斯克—艾尔雅—罗斯拉夫尔(3)! C, k- h1 W7 `: k/ k0 s

那天黄昏的时候,我们在斯摩棱斯克的附近,穿过敌火赶回家。中途虽然稍有阻难,但幸无死伤。最后我们一行才回到了兵团司令部,它现在已经迁到了斯摩棱斯克以西的巧克罗夫(Chochlovo)。

虽然斯摩棱斯克的周围,都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战斗,但是该城本身却只受到轻微的损失。在占领了旧城之后——它的位置在第聂伯河的南岸,我军在7月17日就渡过了河,并占领了北岸的工业地区,以便与霍斯兵团取得联络。在这些日子当中,我在东奔西跑视察的时候,也曾顺便地去看过该城的著名大礼拜堂。那个礼拜堂并未受到损毁。但是当我进去参观的时候,却不免吃了一惊,因为那里面有一大部分的区域,都改成了一个“无神论的博物馆”,那些东西都很粗糙恶劣,毫无美感可言,不过礼拜堂的右面一部分却还是保留着,作宗教仪式之用。在我军尚未到达之前,苏联人还在准备把那些银质的祭台饰物和烛台都埋藏到地下去;可是我军来得太快,所以那些东西现在还是堆在地面上。我命令去找一个可靠的苏联人来,将这些东西交给他保管。不久就找到了一个白胡子飘飘的老神父,我就要翻译人员告诉他,把这些东西都交给他保管。我并且下令好好地保护这个著名的古迹,可是以后这个礼拜堂遭遇到什么命运我却再也不知道了。: ~: H2 {7 JH

7月23日,在他拉希基罗(Talashkino),我遇见了托马将军(Gen.Ritter von Thoma),他接替韦布将军任第十七装甲师的师长。他在我们装甲军官当中是一个最有经验的老前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和西班牙内战中,都曾经显示出来他冰雪一样的冷静和特殊的勇敢,现在他又有机会来一显身手了。他的师构成了第四十六和第四十七两个装甲军之间的联系,并且掩护着第聂伯河,以防备苏军向南突破。第四十六装甲军的军部位置在艾尔雅以西7英里远的一个森林里面。维京霍夫将军把苏军在艾尔雅地区的反攻情形报告给我听:敌军从南面、东面和北面进攻,并且有强大的炮火支援。第四十六军第一次感觉到弹药的缺乏,现在只能够防守着一些最重要的阵地。在大德意志步兵团的位置为第十八装甲师所接防之后,维京霍夫就希望立即向多罗哥布希进攻,以援助霍斯兵团。截至目前为止,所有企图渡过艾尔雅西北方的乌夏河(Usha),向斯弗尔柯鲁特齐(Svirkolutchie)进攻的计划,都完全失败了。我方地图上所标明为良好道路的格林卡—克林麦提罗(Glinka-Klimiatino)公路,事实上就根本不存在。那些向北方延展的道路都是像沼地一样,摩托化车辆根本无法通过。一切的行动都只好以徒步为之,所以不仅吃力而且也浪费时间。: E& ~. y3 O: h

于是我再赶到第十装甲师方面,夏尔将军对于艾尔雅地区周围的战争情形,向我做了一个很生动的报告。他的部队在一天之内就已经击毁了50辆敌军的战车,但是却仍然攻不下构筑坚固的苏军阵地。他承认他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车辆。弹药的供应要从275英里以外的地区去运来。- I% ; m" t% a' X" W5 |

最后,我又再转到党卫军帝国师方面,该师的位置在艾尔雅以北。在前一天该师还收容了1100名战俘,但是在由艾尔雅到多罗哥布希的中途之间,却无法再进一步。我一直到最前线上去视察,看到了勇敢的克林根贝尔格(Klingenberg)上尉所率领的机车部队,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要亲自看看那个地区的地形和情况。经过这一次的视察后,我决定命令各部暂停对于多罗哥布希的攻击,以候大德意志步兵团的到来。

直到夜间23点,我才回到我的司令部,它现在又已经迁到普鲁德基(Prudki)南面的某地,距该地只有一英里路。

在以后几天之内,苏军还是不断地做猛烈的反攻。虽然如此,右翼方面却还是有了某种的进展,而第十八装甲师和后续步兵中的第一个师,对于中央兵力,也恰到好处地赶上增援。不过所有企图向多罗哥布希进攻的行动却完全失败了。9 q/ IF: D% nB, @) I' m/ m9 Q: o

据我军的情报,说在最近这几天当中,有四个新的苏联军团可能沿着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Novgorod-Severskie)之线以东出现,同时他们似乎是准备在那一线构筑工事,以求固守。

到7月25日,我部到达了下列各点:! H, K$ G5 {1 m& x% C7 [

第一骑兵师到达了罗夫伊—贝霍夫的东南地区;第四装甲师在齐尔尼可夫(Chenikov)—克里切夫地区;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在齐维可夫(Chvikov);第三装甲师在罗布柯维特齐。

第二六三步兵师、第五机枪营、大德意志步兵团、第十八装甲师和第二九二步兵师,都到达了普鲁德基以南的地区和沙塔洛夫卡(Shatalovka)飞机场的周围——这个机场现在正供我方运输机使用,所以必须保证它不受敌方炮火的威胁。, G3 a& n* v. |M& `

第十装甲师在艾尔雅;党卫军帝国师在艾尔雅以北。8 No" , O& [2 X) Q3 ?

第十七装甲师在青左夫(Chenzovo)和它以南的地区;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在斯摩棱斯克以南。) M( F& ]' g# U+ l6 ~1 S0 h1 T

第一三七步兵师在斯摩棱斯克。

敌军的骑兵在博布鲁伊斯克附近切断了铁路线。4 W( wW/ h) m1 }- k

7月26日,苏军继续围绕着艾尔雅进攻。我要求上峰立即派遣第二六八步兵师去加强艾尔雅突出地带的防务,以便装甲师可以撤回;在长期行军和战斗之后,他们实在需要休息和保养的工作。正午的时候我到了第三装甲师的师部,祝贺该师师长穆德尔将军获得了骑士级铁十字勋章,并且研究该师目前的情况。之后,我又驱车转赴第四装甲师师部,在那里遇见了盖尔军长和朗格曼师长。到了傍晚的时候,又接获一个报告,说苏军在我第一三七步兵师的防区内,突入我方在斯摩棱斯克的桥头阵地,并向第聂伯河以北进犯。

# b2 f( h* e" H% p- M0 G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s- _1 n: f( a6 o1 M8 M

斯摩棱斯克—艾尔雅—罗斯拉夫尔(4)

无线电情报方面告诉我们,在戈梅利的苏联第二十一军团,在罗德尼亚(Rodnia)的苏联第十三军团,和在罗斯拉夫尔以南的苏联第四军团之间,都已经有了无线电通讯上的联络。) K* [5 m; M( a2 B1 g

在这一天,霍斯终于从北面将斯摩棱斯克以东的袋形地区完全封锁住了。为数10个师的苏军残部,现在的命运都操在第三装甲兵团的手里。在我们的后方,那些在莫吉廖夫附近凭险死守的强大苏军也都终于被消灭。

回到我的司令部之后,在22点钟的时候,又接到集团军总司令部的一个命令,叫我明天赶到奥尔沙机场,以便参加正午的军事会议,这个会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过去几天大家对于情况的判断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歧见,所以似乎有澄清之必要。第四军团认为苏军对于斯摩棱斯克地区的威胁是非常严重的,但是我们装甲兵团方面的看法,却是认为最危险的敌人现在是在罗斯拉夫尔以南和艾尔雅以东的地区。因为大部兵力还徘徊在第聂伯河上、斯摩棱斯克以西的地区里,所以罗斯拉夫尔地区的危机和损失遂不可避免。因此,我本人和第四军团司令之间的关系,已经紧张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f8 }4 [% {3 G' 8 Q/ ^

7月27日,我带着参谋长李本斯坦中校,一路由奥尔沙起飞前往鲍里索夫,那是集团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此行目的是报告我的部队所处的情况及接受关于尔后行动的新指示。我希望上级会命令我直向莫斯科进发,至少也应该以布良斯克(Bryansk)为目标。可是使我大吃一惊的,却是希特勒已经命令我的第二装甲兵团向戈梅利进攻,以与第二军团合作。这就是说我的装甲兵团要回转过身来,改向西南方行进,换言之也就是向德国的方向打回去,因为希特勒只是在贪小利,急于想包围在戈梅利地区的8个或10个苏联师。人家告诉我们说,希特勒认为大规模的包围行动是没有用的,他认为德国参谋本部对于这种作战所持的理论基础,根本上就不正确,而在法国作战的经验即已证明他的看法是对的。他主张用大吃小的办法,将小部分的敌军分别加以围歼,以使敌军失血而死。所有参加这次会议的将领,都一致认为这个办法不妥,因为我们这样地羁延时日,只会使苏军有建立新防线的机会,利用他们那优厚的人力,可以在后方地区建立起一道又一道的新防线。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战略也绝对达不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b- U( s' t+ W' t5 X: L

OKH在几天之前,对于当前的情况又有另外一种看法。下列的文件是由一个可靠的来源转到我手里来的,它的发布日期是1941年7月23日,内容大致如下:

关于未来行动的决心,其基础是相信一旦第一个战略目标达到之后,则苏军的主力应已被击溃。否则,苏军恃其强大的人力,将可以对德军作持久的顽抗了。由此,可以假定苏军的主要防线将在乌克兰境内、在莫斯科或列宁格勒的前面。

OKH的意图是要击败现有的新建的苏军,迅速占领在乌克兰伏尔加河(Volga)以西,在图拉(Tula)—戈尔基—雷宾斯克(Rybinsk)—莫斯科地区内和列宁格勒附近的重要工业地区,以使苏军装备供应方面发生困难。

姑且不管希特勒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而第二装甲兵团的眼前需要,却是要解除在它右翼方面最危险的敌方威胁。于是我向集团军总司令提出一个进攻罗斯拉夫尔的计划,占领了这个重要的道路中心,就可以使我们控制住了东面、南面和西南面的交通,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又要求增加我的兵力。. o) _* [2 r' }0 y& q

我的计划被总司令接受了,于是第二装甲兵团又分配到了下列的增援兵力:4 Z7 q8 n8 L+ ]7 a/ G- $ M0 R/ F) v

(1)为了攻击罗斯拉夫尔,第七步兵军,辖有第七、第二十三、第七十八和第一九七共四个步兵师,都拨归我指挥。+ a# l/ a" z- ]& W* w; ]+ u% ~

(2)为了换出在艾尔雅突出部的各装甲师(他们都需要休息和补充),第二十步兵军,辖有第十五和第二六八共两个步兵师,也归我指挥。

(3)同时第一骑兵师却改配属第二军团。

从这个时候起,我这个装甲兵团已经不再由第四军团节制,实际上它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一个军团。同时它又恢复了老名称:古德里安兵团。

为了解除来自罗斯拉夫尔地区的对于我方侧翼的威胁,攻击的布置大致如下:4 E4 X1 V+ W: `( g

第二十四装甲军,连同两个师(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和第七军的第七步兵师),共同负责保护在克利莫维奇—米罗斯拉维特齐(Klimovitchi-Miloslavitchi)地区深入的侧翼。而第三、第四两个装甲师则负责攻占罗斯拉夫尔,并与由奥斯乔尔(Oster)和杰斯纳(Desna)两河之间向北推进的第九军取得密切的联系。

第七军,率领着第二十三、第一九七两个步兵师,与第三装甲师齐头并进,沿彼得罗维奇(Petrovitchi)—齐斯拉维特齐,向罗斯拉夫尔—斯托多利希特齐(Stodolishtcbe)—斯摩棱斯克公路之线进攻。第七十八步兵师作为第二波,在这两个师的后面推进。6 x3 n" `+ }?* F) n

第九军率领第二六三步兵师,在公路与奥斯乔尔河之间地区,向南推进;而第二九二步兵师则在奥斯乔尔河与杰斯纳河之间地区前进。进攻的主力应放在左翼方面,指向罗斯拉夫尔—叶基莫维奇(Yekimovitchi)—莫斯科公路。从斯摩棱斯克调来的第一三七步兵师负责保护该军的左翼,此外第四十七装甲军的各部,也可以给予该军支援,尤其是军炮兵方面。

9 n5 ^/ k" b# Wp, [! p) X$ S

0 A; s% K3 k3 x! @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斯摩棱斯克—艾尔雅—罗斯拉夫尔(5): w3 m4 H/ i# d/ L7 l: L% Y( T

这个攻势由第二十四装甲军和第七步兵军在8月1日首先发动,第九军认为在那一天还不能够完成攻击的准备,所以就延到8月2日开始攻击。

〖〗〖〗)日3月8至日03月7年1491(尔夫拉斯罗61图以后几天当中,我都忙于所有各种必要的准备工作。尤其是这些新调归我指挥的步兵军,一直都很少有机会和苏军接触,所以必须教会他们怎样照我的方法进攻。因为他们一向没有和战车部队密切合作过,所以有许多问题都必须要事先搞清楚。尤其是在第九军方面,它那出色的军长盖尔将军(Gen.Geyer)(注:这是另外一个盖尔)本是我的仙纤荆臀宜揭昶纳睢8嵌匾韵裉甑镀谎胬疲诘谝淮问澜绱笳绞痹苈车堑婪蚪纳褪丁K裕衷谒比缓苋菀渍业轿艺飧龉セ骷苹娜醯悖诰せ嵋橹邪阉刚锰逦尥攴簟N疑璺ㄊ顾杂谖业恼绞醪灰倥老氯ィ谑俏宜担骸罢獯喂セ魇呛退阊б谎淖既贰!蔽业囊馑际撬狄欢淼焦Τ傻摹5比桓嵌⒉恍姆,所以我们在那间苏联小学教室中,几乎争论得不欢而散。以后一直到真正打起来之后,他才佩服我的计划是合理的,于是他就凭着他那过人的英勇,使这一战打得十分成功?/p>/ N, O# X* fZ% m

7月29日,希特勒的副官长希孟德上校,趁着把勋章上的橡树叶子送给我的机会,和我谈论起我的作战意图。他告诉我在希特勒心目中有三个主要目标:& u% S! a7 i3 ]

(一)在东北面,就是列宁格勒。必须倾全力将这个城市占领,以使我方在波罗的海中的航运不会受到威胁,使瑞典的铁矿可以经常供应德国,使北方集团军的供应线能够畅通。) A! i" A, f% L- L9 d; B. ]9 cL

(二)莫斯科,它具备重要的工业价值。$ Y0 ?+ P" G& E$ J

(三)东南面,就是乌克兰。

根据希孟德所告诉我的,希特勒似乎还并没有决定攻入乌克兰。所以我就力劝希孟德去请求希特勒,立即向苏联的心脏莫斯科发动直接的大攻势。其他任何的行动都是无益有害的。最重要的,是要求他不要截留新战车和补充兵的供应,假使没有它们则战争绝不可能迅速而顺利地结束。

7月30日,敌军向艾尔雅曾经发动了十三次反攻,但都被击退。) I8 P3 ~5 B" Y9 b2 ?; l

7月31日,陆军总部(OKH)的联络官布利多少校(Maj.von Bredow)由总部回到我的司令部,带来了下列的情报:“现在已经有人认为原先拟定在10月1日可以达到的目标——奥涅加湖(Lake Onezhskoe)—伏尔加河之线,已经不可能如期到达。反言之,大家却相信列宁格勒—莫斯科一直到南部之线是可以到达的。OKH和参谋总长所做的事情是吃力不讨好,因为一切行动的决定权都是控制在最高当局的手里,关于未来行动的方针,现在仍没有最后决定。”

不过现在一切的事情还要看次一阶段战役的最后决定如何才能做定论,甚至于连一些细微末节也不例外。譬如说艾尔雅突出地带究竟应否加以固守?假使不再准备向莫斯科进攻,那么这个地带就应该撤出,因为它只会使我们不断地增加伤亡数字,而并无其他的利益,这个地区已经发展成为阵地战,弹药的供应颇感不足。假使能够认清,艾尔雅到任何最近可用的火车站的距离,都在450英里左右,那么对于供应的困难就不会感到惊异了。固然火车的路轨已经改成德国的规格原苏联地区采用的是宽轨铁路,即1520毫米,而不是通用的1435毫米。——编辑注,一直铺到了奥尔沙,但是它的运输能力还是非常有限。至于一些尚未改换路轨的支线,更是毫无用处,因为目前所能找到的苏式火车头,简直是凤毛麟角。

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希特勒会突然又改变他的决心,而使7月27日在集团军总司令部所听来的消息,变成一场虚惊。; j6 ~, ]3 l/ }

8月1日,第二十四装甲军和第七步兵军开始他们对罗斯拉夫尔的攻击。在那一天清晨我去第七军的军部,可是沿着进路上既找不到该军的军部,也找不到第二十三步兵师的师部。当我正在四处寻找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在我的周围,已经都是属于第二十三步兵师前卫部队的骑兵。因为他们的师部绝不可能会跑到自己的前卫部队的前头去,所以我就停了下来,打算找一个骑兵军官来问明当前的情况。此时我正巧看到第六十七步兵团在我的前面行军经过,它的团长是我在柏林时的室友比辛中校(Lt.Col.von Bissing),大家交谊颇深。这些士兵们发现了我也在最前线上,都彼此议论,现出惊喜的表情。当我转向第三装甲师方面去的时候,途中遇着我方飞机的误袭,正在前进中的第二十三步兵师受到了很大的损失。第一颗炸弹爆炸的地点距离我的座车只有五码英美制长度单位,1码等于3英尺,合09144米。半远。尽管地面上有很清楚的标志,并且关于我军的行军路线也早已通知了飞行人员,但是由于他们的训练和战斗经验都很缺乏,所以我们还是挨了炸弹。不过,虽然如此,第二十三步兵师的前进还是能够顺利地完成。. n5 g6 `' j4 y) ]% v

这天下午,我一直和第三装甲师的前卫部队在一起,地点是在奥斯乔尔河以西和恰罗尼夫(Choronievo)以南。穆德尔将军报告我说:他已经把河上的桥梁完整无恙地夺到了,并且还俘获了一个炮兵连。我立即向在那里的一些营长们表示感谢之意。

黄昏的时候,我回到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军部,目的是要了解这一天整个战役的全貌。我在清晨2点钟的时候,才回到我自己的兵团司令部,这一次我一直出去活动了22个钟点之久。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9 q2 d* D8 ~6 `/ fS( w

斯摩棱斯克—艾尔雅—罗斯拉夫尔(6)" u$ v- H# t8 l; O" h7 J6 c2 q

我们攻击的主要目标——罗斯拉夫尔——已经被占领。

8 J: E5 B6 c$ f7 C6 Y, P 8月2日的上午,我又去视察第九步兵军。从第二九二步兵师的第五〇九团的团部,可以望见苏军正在那里撤退。接着我又到第五〇七团方面去,这个团正紧跟着前卫的后面,向柯沙基(Kosaki)前进。最后我又去视察第一三七步兵师的师部和它所属的各团,并且命令他们在夜间继续前进,希望尽可能最快地到达通往莫斯科的公路。夜里22点30分,我才回到我的司令部。1 A1 j( }2 z$ _9 L

第九步兵军在8月2日这一天的表现不算太好。所以我决定明天,8月3日,还是和这个军在一起,以催促他们迅速前进,并确保攻击的成功。我首先到在科瓦利(Kovali)附近的第二九二步兵师的师部,再由那里往第五〇七团的团部,在途中遇见该军的军长,并且和他详细讨论如何控制战局的方法。当我到了第五〇七团以后,我就徒步陪着领头的步兵连前进,以身作则地领导他们,使他们不要浪费时间。从望远镜中,看见伟大的莫斯科公路就在我们前方3英里处,并且也可以看见在罗斯拉夫尔东北面的战车。于是部队暂停行动,我立即命令伴随步兵前冲的突击炮,发射一颗白色的信号弹——照我军的规定,这是表示“我在这里!”的意思。马上从莫斯科公路方面,我就接获了对这个信号的答复。那边的部队是第四装甲师第三十五战车团的弟兄们。

5 @3 b3 ld, g6 {7 h" H5 k, o 我再坐上我的指挥车向战车部队开过去。最后的苏军在这个时候也丢下枪枝,开始逃命了。在阿斯提克的莫斯科公路桥梁已经被破坏,第三十五战车团第二连的人员,从危桥的钢梁上爬了过来欢迎我。这个连的连长一直都是由我的长子担任,最近他才调职。所以这些官兵对我更有亲切之感。该连的连长克劳瑟中尉(Lt.Krause)把一切的经过讲述给我听,而我也恭贺他们全连的英勇成功。

# Q" 1 r" Y* V+ i- @( O, }/ 在罗斯拉夫尔附近包围苏军的计划,现在已经完成。被围的部队大约有三四个师之多。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把他们紧紧地看守着,一直等到他们投降为止。半个钟点之后,盖尔军长也来到了,我就指出来扼守莫斯科公路的重要性。第二九二步兵师负责包围圈的西段,第一三七步兵师则沿着杰斯纳河担任左段的防守。

& `8 G' `( s8 E# |; }: V8 J) W 回到兵团司令部之后,我才知道第七步兵军已经俘获了3700名俘虏、60门火炮、90辆战车和一列火车。

# o( w. y( ~6 B+ B3 D) h' i 在这个时候,艾尔雅的周围仍然在激战之中,弹药的消耗极大。我们最后的预备兵力——兵团司令部的警卫连都已调到该地区去增援。

/ Q2 j; J" jr6 K9 M 8月3日,我部已经到了下列各点:

5 {, V" x& C7 ~ 第七步兵师和第三装甲师到了克利莫维奇的西面;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在齐斯拉维特齐;第七十八步兵师在波尼托夫卡(Ponetovka);第二十三步兵师在罗斯拉夫尔;第一九七步兵师和第五机枪营在罗斯拉夫尔以北。& z1 W- d, r/ v' N4 @+ W) V. l) [

第二六三步兵师在普鲁德基以南;第二九二步兵师在柯沙基;第一三七步兵师在杰斯纳河上的东面。

3 `3 C: X/ e' E, H 第十装甲师、第二六八步兵师、党卫军帝国师、大德意志步兵团,都在艾尔雅地区的附近;第十七装甲师在艾尔雅以北;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在斯摩棱斯克以南;第十八装甲师在普鲁德基。) i+ X. [& ^% u3 ~8 ]

第二十步兵军也正在继续推进之中。

+ lr$ o+ K( Q( ?! |6 W 我奉到命令,要在8月4日的早晨回到集团军总司令部,亲自向希特勒报告战况,这是征苏战役开始以来,我第一次谒见希特勒。战争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 UO8 f* R9 R- B! W- U

1 V6 F2 W, y) ?

V' R' ?* E, Y8 V' m" E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7 xA- |i) o4 d6 x& p, p

是莫斯科还是基辅呢?(1)

- _7 Q) q5 o* q& p- u 希特勒的军事会议,是在罗弗伊鲍里索夫(Novy Borissov),中央集团军总司令部里面举行的。出席的人有希特勒和他的副官长希孟德、博克元帅、霍斯和我,还有OKH的代表陆总作战处长豪辛格上校(Col.Heusinger)。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单独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且谁也不知道旁人说些什么。不过,博克元帅、霍斯和我三个人,都是一致主张应立即向莫斯科进攻的。霍斯说他的兵团要到8月20日才能够继续前进;我对于我的兵团所定的日期是8月15日。大家都说完了以后,希特勒才召集全体会议,开始发表他一个人的高论。他认为列宁格勒附近的工业区是他的最主要目标。至于莫斯科与乌克兰二者之间,孰先孰后,他却还没有决定,有好几个原因使他倾向于后者:第一、因为南方集团军似乎已经在该地区建立了一个胜利的基础;第二、他相信乌克兰的原料和农产品,对于德国尔后的作战有很大的重要性;第三、他认为克里米亚(Crimea)是苏联用来轰炸罗马尼亚油田的空军基地,所以必须予以铲除。他希望能在冬季刚刚开始的时候,再来占领莫斯科和哈尔科夫(Kharkov)。而对于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战略问题,在那一天的会议中并没有得出一个具体的决定。8 |' a1 j. N; x

接着会议转而讨论一些更琐碎的小问题。与我这个兵团最有关系的决定,就是不撤出艾尔雅突出地带,因为是否需要它作为攻击莫斯科的跳板,现在还不能确定。我特别提出由于尘土过多的原因,我们的战车引擎都已经磨坏了,所以要想再做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那么必须赶紧予以更换。在几经讨价还价之后,希特勒答应拨300具新战车引擎补充整个东线。这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至于说到新的战车,我们一辆也看不见,希特勒完全把它们控制了起来,以建立新军。在辩论中,我说为了克制苏军在战车方面的数量优势,我们的战车损失必须迅速地加以补充。于是希特勒说:“假使我早知道你那本书里面所列举的苏联战车数字是真的,那么也许我就不会发动这个战争了。”他所指的就是我那本在1937年新出版的《注意!装甲车!》,在那本书里我估计苏军在当时的战车实力是1万辆。当时的陆军参谋长贝克将军和书籍审查当局都不同意我这个数字。我花了不少的工夫,才勉强地把它印了出来,实际上当时情报机构方面的估计认为苏联已经有了17000辆战车,所以我的数字实在是很谨慎的。在政治方面,学鸵鸟缩头的办法,根本不能够避免危险;可是希特勒和他的重要高级顾问们,却都喜欢采取这个办法。他们对于显而易见的危险,都有意装瞎子,而倒霉的却是我们在前线作战的部队。

$ v4 }. o; M9 R% _$ C 当我飞回自己的司令部的时候,我还是决心做攻击莫斯科的准备。7 m# e! _" Y6 o: b4 z

回到司令部之后,我才知道第九步兵军因为看到苏军在包围圈东南角上的叶尔莫利诺(Yermolino)地区实行突破,就不免慌张,于是撤离了莫斯科公路,结果遂使8月3日已经被围困住了的苏军,现在都有脱逃的可能。8月5日一早我就赶到第七步兵军方面,并且沿着莫斯科公路视察,希望把我们包围圈南面的所有漏洞都塞好。在途中我经过第十五步兵师的部队,找到了他们的师长,把当前的情况与他讨论了一番。于是再到第一九七步兵师的师部,该师师长麦尔拉丙根将军(Gen.MeierRabingen)向我报告说,包围圈已经不完整,至少苏军可以用火力来控制莫斯科公路。到了第四装甲师,知道了第三十五战车团的战车已经换了班。我立即用无线电通知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军部,命令他们负责保障莫斯科公路的安全,于是就再转回第七军的军部。该军已经命令第二十三步兵师的搜索营去防止苏军突围。很明显的这个措施还不够,于是我就同该军的参谋长,克利布斯上校(Col.Krebs)一同到罗斯拉夫尔去。(克利布斯也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后来在1945年春天,他接替我做了陆军参谋总长。)在那里,我碰到了克劳瑟中尉所率领的第三十五战车团的第二连。他们刚刚退下来休息,连长却还在前线上与敌人周旋。一直到那天上午为止,这个连已经击退了敌人好几次突围企图,并且击毁了敌人的一些炮位,俘虏了好几百个敌兵,现在才奉命撤回休息。我马上就命令这支可靠的部队立即再上前线,占领他们原有的阵地。接着我又命令第三三二步兵团的第二营去防守阿斯提克的桥梁。最后也把留在罗斯拉夫尔的一些高射炮兵单位集合起来,在我个人率领之下开往前线去。当我到达阿斯提克的时候,正看见几百名苏军由北面向它移动,他们立刻被驱散。在过去两天内,这座桥梁已经修复了,我们的战车立即驶过桥去,把敌军的突破企图完全打消。在战车部队与第一三七步兵师取得了联络之后,我又回到第七军的军部。在那里我命令该军的军炮兵指挥官马提内克将军(Gen.Martinek)——他是一位诚实可靠的奥地利人,负责监视沿着莫斯科公路一线的各个危险地点。然后我就飞回我的兵团司令部,用命令通知第九步兵军与马提内克战斗团取得联络。! @; E# |$ Y! c5 T, |; e

我告诉我的幕僚准备一个向莫斯科进攻的计划,大致如下:装甲军放在右翼,沿着莫斯科公路前进;而步兵军则担任中央和左翼攻势。我表示攻击的重点应放在右翼方面:在莫斯科公路的两侧,攻击苏军比较脆弱的防线,然后再由斯帕斯—地曼斯克至怀斯马(Viasma)之线,席卷苏军的防线。我希望能与霍斯兵团互相呼应,一直在开阔地带进展到莫斯科。由于这个观念,所以我拒绝了陆军总部在8月6日要调回我的一部分装甲师的要求,OKH想将他们用于去协助远在后方的攻击。

: m" K: u6 a0 Y' V: G7 C) d, w( L/ R2 p. V, s

# @+ o) g$ n' z2 p4 ]! U* I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5 Y6 F" o) f* M/ X$ O

是莫斯科还是基辅呢?(2)

/ S2 x# g9 M( j, I8 C! u8 t 到了8月8日,罗斯拉夫尔的战役多少可以说是已经结束了。我们一共俘获了38000人、200辆战车和200门火炮。这要算是一场相当令人满意的大胜利。, f( H4 c' P4 M! g) x2 W( R

〖〗〖〗)日9月8年1491(势局的齐特维拉斯罗米与夫切里克71图不过在向莫斯科发动总攻,或是其他重要的作战之前,还有一个先决的条件必须达到:我们在克里切夫地区的深入的右翼,必须要有安全的保障。同样的,在第二军团向罗加乔夫发动攻势以前,这也是一些必要的措施。集团军总司令博克元帅也和我的意见相同,反对把我的装甲部队抽调一部分去支援第二军团,因为中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远(罗斯拉夫尔到罗加乔夫距离为125英里,来回就是250英里),装甲车辆的损毁实在是得不偿失。我们都认为向莫斯科挺进是目前当务之急。虽然如此,但是在OKH的严令之下,集团军总司令部还是一再命令我抽调少数战车开到普罗普斯克去。最后第二十四装甲军军长盖尔将军想到了一个应付的办法,为了一劳永逸地解除右翼的威胁,他主张攻击在克里切夫以南米罗斯拉维特齐地区的敌军,这样也同时可以策应第二军团。我批准了这个计划,并且设法说服集团军总部也表示同意,这样就应付过去了。! w9 |6 |$ U8 O. T

8月8日,我去视察罗斯拉夫尔内外和它南面地区的各军师部。9日,第二十四装甲军发动攻击,我同第四装甲师一同前进。第三十五战车团和第十二步兵团配合得非常好,和演习差不多,而施耐德上校(Col.Schneider)的炮兵也出了不少的力量。

" m; r. L6 R3 Q6 W8 @: v 当地老百姓对于我们似乎非常欢迎,乡村里的妇女用木盘子装着牛奶、面包和鸡蛋,送给我们吃。并且拦着我的车子,一定要吃完了才准我们走。可是不幸得很,这种可爱的景象却不能够维持得太长久,当我们部队把军事管理的权限交出了以后,所谓“帝国委员”(Reich Commissars)们就开始对苏联人民作威作福。于是一切同情德国人的思想都给他们赶跑了,苏联人民开始组织游击战,弄得四处都不安静。+ Cm( S. ~- @0 R$ T1 s, V

第二装甲师本是陆军总部所控制的总预备队,现在因为我们所不知道的理由,已经在8月10日开始调往法国。

' C4 k( x" {" {/ E% s# Y 第二军团在戈梅利地区的前进,在过去几天之内并不顺利,因为道路都没有路基,所以更可以证明我们的看法是对的,幸亏没有把装甲师调到那个地区去。: `4 D; }; [7 K, e

到了8月10日,我所属各部到了下列的位置:+ d; v}% I5 {0 O

第七步兵师在恰托维特齐(Chotovitchi)的南面地区;第三、第四两个装甲师正在攻击米罗斯拉维特齐的西南面;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在米罗斯拉维特齐;第七十八步兵师在斯洛博达,其前卫到达了布强(Buchan);第一九七步兵师在阿斯托费亚(Ostrovaia),其前卫在阿廖什尼亚(Aleshnia)。9 L) [; o- k% Q. k) h1 Q]2 |3 I

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在罗斯拉夫尔;第二十三步兵师在罗斯拉夫尔以北休息;第一三七和第二六三两个步兵师沿着杰斯纳河布防。

/ @$ Zu: `3 Y$ x 第十装甲师在艾尔雅以西;第十七装甲师在艾尔雅的西北;第十八装甲师在普鲁德基以东;党卫军帝国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在艾尔雅的西北方休息。

2 F2 T! Q9 |# ?/ r 一直到这个阶段为止,我这个兵团所采取的一切步骤,都是以下列的信念为基础:认为集团军总司令部和陆军总司令部都会一致主张向莫斯科进攻,并以此为最后的决战。虽然8月4日的会议没有能够得着结论,但是我还是没有放弃希望,相信希特勒一定会同意我们这个观点,至少就我个人的看法,这似乎是一条惟一合乎现实的路线。8月11日,我的幻想破灭了。我的攻击计划是把主力经由罗斯拉夫尔以达怀斯马,但是OKH却以“不合适”为理由加以批驳,可是OKH自己也并没有能够拟出一个更好的计划。在以后几天里,它专门发出一些矛盾的命令,更使下级无所适从。集团军总司令部在8月4日本已明确地批准了我这个计划,现在却也附和陆军总部,不敢反对。所不幸的是我在当时并不知道,在几天之后希特勒又改变了他的心思,同意我的向莫斯科攻击的主张——不过他却坚持在尚未发动攻势之前,应先达到某些预备条件。无论如何,陆军总部对于希特勒所已批准的几点,都没有好好利用。再过几天之后,一切的情形又完全改变了。

3 p3 E" ~; z; R( D# Z" M3 C 8月13日我去视察杰斯纳河的前线,位置是在罗斯拉夫尔的东面、莫斯科公路的两侧。当我看到我的士兵们,都自信他们不久就要攻入苏联的首都,并且做了许多“向莫斯科!”的指路牌的时候,我内心里感到十分难受。我又在前线和第一三七步兵师的士兵们谈话,他们也都众口一声地希望赶紧继续向东前进。3 Y2 V# ~* R1 O

8月14日,第二十四装甲军在克里切夫地区的战斗已经顺利结束。一共击毁了三个师的苏军,俘获了13000人和很多的火炮。科斯秋科维奇(Kostiukovitchi)也已被占领。, _0 I* J" C5 u

当我的攻击计划被批驳之后,我就建议撤出艾尔雅突出地带,因为现在继续据守该地已无意义,只是徒增死伤而已。可是集团军总司令部和陆军总部都不肯接受我这个建议。他们说对于我们固然无益,但对于敌人却更有害,至于我的建议的重点是为减少人员耗损,他们却似乎漠不关心。3 {! q" _; B8 o7 r" Z

〖〗〖〗图181941年8月17日的局势8月15日,我忙于说服我的上级,不要因为第二十四装甲军已经获得的战绩而满足,应更进一步要他们再向戈梅利推进。照我的看法,这种向西南方的发展实际上无异于倒退。于是集团军总司令部就想从我的所部中,抽出一个装甲师去担负这个作战任务,但是他们却不明了一个装甲师事实上却没有力量突破敌人的防线。惟一的办法还是使用第二十四装甲军全军,而改用其他的新加入的兵力来掩护它的左翼。可是自从6月22日开战以来,第二十四装甲军可以说是没有停过一天,所以为了整补它的战车,实在需要休息一下。最后我算是把集团军总司令部说服了,可是半个钟头之后,OKH的命令又来了,还是命令我抽出一个装甲师派往戈梅利去。所以我现在只好再命令第二十四装甲军全军前进,第三、第四两个装甲师在前面领头,第十摩托化步兵师跟在后面,向南对新济布科夫(Novosybkov)和斯塔罗杜布(Starodub)进攻,在右翼方面突破之后,再转向戈梅利进发。/ G8 X. Y. H" P- 8 G2 g: X2 K7 p

7 x0 ~+ z+ F7 F- V0 C7 N

( j' W, m% S. A1 |% Q! l: K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 S' ~/ f2 F; J& a是莫斯科还是基辅呢?(3)" n: l6 H: Y9 s

8月16日,第三装甲师攻占了道路中心姆格林(Mglin)。中央集团军将第三十九装甲军,连同第十二装甲师、第十八和第二十两个摩托化步兵师,移交给北方集团军指挥——李布元帅为总司令。

8 c- `, t- i+ T: Z 我只要把这以后几天各方面电话讨论的情形叙述一下,即足以说明中央集团军方面是如何的犹豫踟躇。8月17日,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右翼遭到了敌人的顽强抵抗,而左翼的两个师,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和第三装甲师,在占领了乌涅恰(Unecha)铁路中心之后,已经有了很好的进展。戈梅利—布良斯克之间的铁路已被切断,并且已经形成一个深入的缺口。那么这个形势应该如何利用呢?假定第二军团的强大左翼,在我们右翼支援之下,似乎应向戈梅利发动一次攻击。可是该军团的强大部队却反而向东北方向移动,移到二十四军前线的后方,而让该军独力在斯塔罗杜布—乌涅恰地区撑持苦斗。我向集团军总司令部提出要求,要第二军团攻击在我军右翼方面的敌人。我的要求立即被接受,但是当我再去询问第二军团是否也已经收到了这个命令,他们却告诉我,他们向东北方面移动,根本上就是奉了集团军总司令部的命令才遵办的。这是个具有决定性的时刻,因为早在8月17日,苏军就已有撤出戈梅利的态势。实际上我在那一天就已经命令第二十四装甲军在乌涅恰和斯塔罗杜布地区,严防苏军向东面逃走。

. X* l1 v: m5 I4 j! x 8月19日,属于南方集团军的第一装甲兵团在第聂伯河上的扎波罗热(Zaporozhe)附近,占领了一个小型的桥头阵地。第二军团进入了戈梅利。我的装甲兵团奉命经过克林齐—斯塔罗杜布,向新济布科夫前进。第四十七装甲军负责掩护第二十四装甲军的东面侧翼。该军在波乔普(Pochep)受到敌军的强烈抵抗。. Y( F- A- i0 l3 p4 o

陆军总司令在今天向希特勒提出了一个东线战场战况总报告,并检讨今后的动向。. z+ z- H+ y2 T

8月20日,第二十四装甲军沿着苏拉日(Surash)—克林齐—斯塔罗杜布之线,以抗拒敌军的攻击。有一部分苏军在乌涅恰以南地区向东突围成功。苏军向艾尔雅的反攻都被击退。

7 b* m& e2 p1 Xg" k" Z- a: o 8月20日,博克元帅用电话命令我停止向南面压迫波乔普的行动。他希望整个装甲兵团都撤回罗斯拉夫尔地区休息,一旦奉命向莫斯科前进时(这也是他所希望的),他就好有生力军可以使用。他对于第二军团为什么不能迅速前进,感到莫名其妙,他说他一直在催促他们。/ i; K) J# A3 @6 d" s: H0 F. l9 l' H/

8月21日,第二十四装甲军攻下了柯斯托波布尔(Kostobobr),第四十七装甲军也攻下了波乔普。. Y0 B6 l/ V& V2 L) M) z% S8 H

8月22日,我把第二十、第九、第七,三个步兵军的指挥权,又移交给第四军团。兵团司令部移到罗斯拉夫尔以西的休米亚特齐(Shumiatchi),目的是以便与各师更接近一点。夜间10点钟的时候,集团军总司令部又向我询问,在克林齐—波乔普地区作战的装甲部队,有无可能调往第二军团的左翼方面作战?这个行动是要向更南面挺进,以与南方集团军所属的第六军团相会合为目标。很明显又是OKH或是OKW有命令来了,要装甲部队参加第二军团的攻击。我就告诉集团军总司令部,这样使用装甲兵团是完全不合理的。

4 `; G3 E4 v* @; o+ A$ ] 8月23日,我又奉命到集团军总司令部去开会,这次会议有陆军参谋总长出席参加,他告诉我们希特勒已经决定暂时放弃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作战,他的眼前目标就是要占领乌克兰和克里米亚。这位参谋总长哈尔德上将也是力主向莫斯科进攻的,当他的希望破灭之后,似乎也颇感苦恼。我们大家从长研究,在希特勒这个“无可挽回的决心”拟定了之后是否还有什么补救的方法。我们大家都同意,认为这个向基辅进攻的新计划,其结果一定会将战局延长至冬季,这是当局所一向希望能够避免的。我提出,若是战车再要向南开,那么道路和补给两方面都会有问题发生。同时对于这个新任务,再加上以后又要向莫斯科做冬季的进攻,我也担心我们的装甲设备没有这样大的力量。我又以第二十四装甲军为例来说明,该军自从开战以来,就一直没有休息过一天。这些事实似乎使参谋总长获得了一些新的资料,可以再去尝试劝说希特勒回心转意。博克元帅也完全同意我的看法。最后他提议叫我和哈尔德上将一同去谒见希特勒,以一个前线将领的身份,把这些事实直接讲给希特勒听,这是促使希特勒同意OKH的意见的最后一着棋,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我们当天下午起飞,到了傍晚的时候到达了东普鲁士的勒特曾机场。( n+ C* ic: i

我立即向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报到,他用下列的话来欢迎我,他说:“我禁止你在元首面前提到有关莫斯科的问题。向南面行动的命令都已经下达了。现在的问题只是如何执行而已。再讨论也毫无意义。”我于是就要求他允许我立刻飞回去,因为在这种环境之下,我就是再去和希特勒谈一次话,也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但是总司令却不答应我的要求,他命令我还是要去谒见希特勒,把我的部队情况报告给他听,就是不准提到莫斯科!

- T- N8 E' p, i3 M/ a# ? 我只好进去谒见希特勒。有许多人都在座,其中包括凯特尔(Keitel)、约德尔(Jodl)和希孟德等人。不过勃劳希契和哈尔德都没有出席,事实上连一个OKH的代表也没有。我把我这个装甲兵团的情况,和目前的环境与地形,都大致报告了一番。当我说完了之后,希特勒问道:“以他们过去的成就而论,你看你的部队还有能力担负另外一个更大的任务么?”* P# sQ! b+ s5 c+ N

5 st9 O$ T/ {" ]$ G

+ h& Mv' q( M/ q6 n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9 J" S3 x* m& ?1 {4 H

是莫斯科还是基辅呢?(4)2 s. Z$ M% w* z' f

我回答说:“假使所给与部队的是一个主要的目标,而且它的重要性是每一个士兵都能够知道的,那么我才敢说他们是有这个能力的。”

0 b# }3 B$ W+ {+ d% X9 E* K0 L* P 于是,希特勒说:“你的意思,当然是指莫斯科而言么?”

' j, Q. m/ w. ~' @/ ~ 我回答说:“是的。因为你已经提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就请你让我把我的意见完全讲给你听。”, ?/ U! u7 D$ R' }+ @( |0 R

希特勒表示同意,于是我就扼要地把向莫斯科进攻的利益,和向基辅进攻的害处,都逐条讲了出来。我说,就军事的观点而言,当前惟一的问题就是彻底击败这个屡战屡败的敌军。我又解释莫斯科的地理价值,说它和巴黎是完全不同的。莫斯科在铁路、公路和一切交通上,都是苏联的心脏;在政治上它也是一个头脑;同时它又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所以占领了它,不仅会对苏联人民造成重大的心理打击,同时全世界也会为之一震。我又提到士兵们的态度,他们除了想向莫斯科进攻以外,其他均非所欲,而且他们老早就已经在做种种的准备。我又特别指出这个胜利才是具有决定性的胜利,在敌人主力被歼灭之后,再去占领乌克兰的工业地区,那才真是易如反掌。因为一旦我们占住了莫斯科的交通中心,那么苏联人再想从北面调兵往南方去,就会感到十分困难。

" b6 a" ^. y. v* L1 Z- s0 z 我又指出中央集团军的各部队,现在的位置正适宜于向莫斯科进攻;若是要转向基辅方面发展,那么一定要首先浪费相当多的时间,才能够把全军调向西南的方向,那个方向无异于是对着德国打回去。换言之,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而以后若是再想进攻莫斯科的话,那么部队就又需要一步一步地打回来,从罗齐维特沙(Lochvitsa)到罗斯拉夫尔,其间的距离就有275英里之多,所以我们的兵力和装备都会受到很大的消耗和损毁。我又把我这个兵团所要经过的道路情况描述了一番,并以乌涅恰附近的情况为实例。要是向乌克兰进发,则每多走一天的行程,其补给问题也就会多增加一分困难。最后,我又提到假使这个作战不能够像计划中的那样迅速地完成,那么就会进入恶劣天气的季节,其困难更会不堪设想。到了那个时候,再想去对莫斯科做最后的一击,则时间就已经太迟了!我的结论是呼吁大家注意,不管怎样考虑,不管别的方面是如何重要,但是只有一件事才是真正需要的——在军事方面达到具有决定性的战果。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的。, X. n9 r3 @) f9 W% z% N1 g% B3 b4 q

希特勒一直让我说下去,并没有中途打断我,等我说完之后,他才开始发言,他很详细地解释了为什么他又另下决心的理由。他说乌克兰的原料和农产品对于尔后战争的进行,实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他又一再说到克里米亚是苏联攻击罗马尼亚油田的一艘航空母舰,所以必须要把它消灭掉。这是第一次我听到他使用下列的说法:“我的将军们对于战争的经济方面都是一无所知的。”千言万语的总结论是,希特勒已经决定把基辅当作第一战略目标,并且已经严命所属努力进攻,一切的行动都应该与他这个决心配合。这也是第一次,我看到下述这种怪现象,以后我却是常看到的:当希特勒每说一句,在场的各位高级将领都莫不跟着点头称是,结果使我一个人完全孤立在那里。无疑问的,希特勒对于这些理由是已经背诵了好多遍,在这种自我陶醉的心情之下,才会使他做出这种莫名其妙的决定。我感到非常遗憾的,就是勃劳希契元帅和哈尔德上将都没有在座。由于OKW(最高统帅部)诸公都一致反对我的见解,所以在这个场合之下,我也就不再和他们辩论了。( Y$ p( m* v' i) C

进攻乌克兰的决定现在既已无可挽回,我就想至少应该设法使这个战役尽可能地赶快结束。所以我就要求希特勒不要分割我这个装甲兵团的兵力(他们原定计划是如此的),而把整个兵团投入战场,那么这样也许在秋天雨季来到之前,就可以赢得一个迅速的胜利。这种大雨会把战场变成泥沼,而使摩托化部队的行动形成瘫痪的状态。希特勒倒立即答应了我的要求。

2 _0 G8 X( a' a3 u% ]1 j 我回到休息的馆舍,时间早已过了午夜。在这同一天,8月23日,陆军总部向中央集团军发布了一个命令,其内容大致如下:“作战的目的是尽量地歼灭苏联的第五军团,并且用最快的速度打通第聂伯河的渡口,以与南方集团军相会合。为了这个目的,最好由古德里安上将率领一支强大的兵力向前挺进,其右翼直指切尔尼戈夫(Chernigov)。”在我与希特勒谈话之前,他们并没有把这个命令的内容告诉我。那一天我虽然一直和哈尔德在一起,他却也没有顺便向我提一句。8月24日的上午,我再去见陆军参谋总长,把昨夜失败的情形报告给他听,我绝想不到我所说的话会使哈尔德感到惊异,但使我奇怪的却是他突然变得神经失常,并且以恶语对我乱事咆哮了一番,而他发脾气的原因,就是我要求自始至终应该使用足够的兵力。他似乎完全不了解我的用心,以后并经常地阻碍我的工作,我们只好不欢而散。我飞回我的兵团司令部,准备在8月25日开始向基辅方向前进。

3 T7 9 m: Aq 8月24日,第二十四装甲军占领了新济布科夫,并且在乌涅恰—斯塔罗杜布地区逐退了敌人的攻击。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 `4 w8 G6 q$ k! K" w基辅之战(1)# x) i, A0 u$ LE& ?

8月21日,希特勒下达了命令,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奠定了以后行动的基础。它的内容大致如下:: l( `0 c, `! L8 t

我对于陆军当局在8月18日所提出的建议,并不表示同意。所以我发布命令如下:

/ P+ u3 M: D) B$ [ (一)在冬季尚未来临之前,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占领莫斯科,而是占领克里米亚和顿涅茨(Donetz)盆地的工业区,并切断苏联通到高加索油田的供应线。在北面应为列宁格勒,并与芬兰军取得联络。

/ t# P6 s+ n6 ~ 〖〗〖〗图191941年8月24日的局势(二)因为我军已经到达了戈梅利—波乔普之线,所以战略上是居于极有利的形势;中南两集团军的内翼,都应采取向心的行动,以期扩展战果。其目的不仅是要把苏联第五军团赶过第聂伯河,而且应在他们企图撤到杰斯纳—科诺托普(Konotop)—苏拉(Sula)之线以前,将其全部歼灭。这样就可以使南方集团军在渡过第聂伯河中段时,获得必要的安全,并且使其中央和左翼部队可以继续向罗斯托夫(Rostov)—哈尔科夫方向前进。- Q" Qv$ {3 S2 ~, E

(三)不必考虑到未来作战的问题,中央集团军为了歼灭苏联第五军团,可以尽量地使用它的兵力,由于形势上的便利,它可能只要用极小量的兵力,即足以击败敌人的反攻。2 z4 b; G+ c# `1 J# e9 y

(四)为了保护我们罗马尼亚的石油来源,所以占领克里米亚实在是有极大的重要性。

, 9 ^. I" b% _1 D4 l0 g7 A 当我在23日和希特勒谈话时,还不知道有这个命令的存在。现在陆军总部和集团军总部所给与我的命令,当然就应该以此次命令为根据。尽管希特勒曾经面允不消减我的兵力,但是集团军总部却偏偏要把第四十六装甲军抽回去,留在第四军团的后方,驻在罗斯拉夫尔—斯摩棱斯克地区,以充总预备队之用。于是我手里只剩下了两个军:第二十四和第四十七,以这样少的兵力去担负新的任务,简直是太不适宜了,我向上级提出抗议,他们却置之不理。

# o3 b# l, U+ O: B 我的第一个目标暂定为科诺托普。以后与南方集团军应如何合作,则应该等候新的指示。5 A( M* N# H! h0 |K

我的兵力现在分布如下:第二十四装甲军位置在乌涅恰地区,不仅是要战斗前进,而且还一再地突入敌阵,同时还要保护兵团的右翼,以防止敌军由戈梅利地区向东逃脱。第四十七装甲军的任务大致如下:第十七装甲师正在苏多斯特河(Sudost)的东岸、波乔普以南的地区,对着相当强大的苏军实行攻击,以掩护本兵团的左翼。在这个干燥的季节中,苏多斯特河对于敌人并不能算作一个可靠的阻碍物。

6 O3 |3 `, q8 u* c$ @I 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早已沿着杰斯纳河和上苏多斯特河,保护着一个长达50英里的地区。在斯塔罗杜布以东,敌人在苏多斯特河的西面,正对第二十四装甲军的侧翼方面,还保有阵地。即令后续的步兵单位可以替换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但是从波乔普到我们第一个目标——科诺托普之间的左翼,距离长达110英里左右,所以大战还没有开始,巨大的危险就已经存在了。关于我们东面敌人兵力的情报是非常零碎的。不过无论如何,我却认为为了保护这一个侧翼,就必须使用第四十七装甲军的全部兵力。同时因为第二十四装甲军是在久战之余,毫未休息就又接受了这个新任务,所以我们矛头的战斗力量就必须大打折扣。# g& + l% k2 |. D: ]# F- Y! J. D

8月25日的进展如下:

3 w+ Y6 {7 F, d. r" 〖〗〖〗图201941年8月26日的局势第二十四装甲军方面: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经过柯尔美(Cholmy)和阿夫杰耶夫卡(Avdeievka)前进;第三装甲师经过柯斯托波布尔—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到达杰斯纳河。第四装甲师本在苏多斯特河的西岸担负肃清残敌的工作,现在第四十七装甲军的部队可以来接替它,于是它也就跟在第三装甲师的后面继续前进。' O* {8 ~, v, k

第四十七装甲军方面:第十七装甲师经过波乔普向苏多斯特河南岸移动,并且向杜布齐夫斯克(Trubchevsk)进攻,渡过了杰斯纳河左岸以后,就一直西南向沿着河岸前进,使第二十四装甲军便于渡过这个宽广的河川。这个军的其他单位正继续由罗斯拉夫尔地区向前开进。

6 [% B, _- K2 v 8月25日的清晨,我到了第十七装甲师方面,亲自监督他们渡过苏多斯特河和它在南面的支流罗格河(Rog)。我所经过的道路都是恶劣不堪,有一部分车辆中途抛锚。那时是12点30分。我只好从姆格林发出无线电,调集新的装甲指挥车、人员载运车和机车来应用。这对于前景是一个很不祥的预兆。14点30分,我才到达了第十七装甲师的师部,它的位置是在波乔普以北3英里的地方。照我的看法,对于这个困难的攻击任务,他们所支配的兵力实在是不够用。所以进展极慢,无法与第二十四装甲军的行动相配合。不久该军军长也赶来了,我当即将关于速度问题的意见告诉了他们的军长和师长。为了能亲自获得关于敌人的情况,我又转赴最前线,第六十三步兵团正在实行攻击,我也下车徒步参加了一部分的攻击行动。当天我在波乔普过夜。0 8 ~3 c; q- e9 y

8月26日的清早,我到罗格河的北岸去视察一个炮兵的前进观测所,伴我同去的人是我的副官布辛少校(Maj.Busing)。我的目的是要看看我方的俯冲轰炸机对于苏军沿江防线进行攻击的实效如何。落点倒是很准确,可是实际的破坏力却很微弱。不过对于苏军的心理打击却又颇重,使他们都隐藏在散兵坑里面,没有一个敢露出头,所以我军在渡河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死伤。但因为有一个军官的动作不慎,所以使苏军发现了我们的位置,接着他们就用瞄准精确的迫击炮火向我们射击。一颗炮弹在我们附近爆炸,伤了五个军官,其中包括布辛少校在内,他正坐在我的旁边,所以我没有受伤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2 T; |1 l0 y) K2 ~1 M$ i

7 L( w2 X$ x: N! o

/ u8 ]# z7 {. w/ X5 P; G. X* v9 T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7 o: P- @- f+ ^& l: i基辅之战(2){$ |5 jR+ ?4 L* K* b

在我们的对面的部队是苏军第二六九师和第二八二师。一直看到我的部下渡过了罗格河,并且架好一座桥梁之后,我在下午才又经过了姆格林回到乌涅恰,我的司令部现在已经迁到了此地。在半路上我接到了一个惊人的好消息:由于战车的运用适当,第三装甲师第六战车团的布齐特尔克尔齐中尉(Lt.Buchterkirch),在杰斯纳河上夺获到一座长达750码的大桥(在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的东西方)。这个喜讯可能使我们未来的行动难度大为降低。

& I* {4 ]/ _6 c7 @ 差不多到了半夜,我才回到我的司令部。在那里我遇见鲍卢斯将军,他是下午到达我的司令部的,目的是来视察战况。他从前当过我的参谋长,现在是参谋总长哈尔德手下专管作战的高级参谋。当我尚未回司令部之前,他已经和我的参谋长李本斯坦中校讨论过当前的情况,并且已经向OKH提出了报告。他建议装甲兵团和第二军团的左翼应该交给一个人统一指挥,同时第一骑兵师应调回充任装甲兵团的左翼。不过他只是一个幕僚人员,并没有做决定的权力。不久他所接到的答复真是令人泄气:OKH认为这个时候谈不上把第二军团的兵力分开指挥,并且认为第二军团的行动只是纯粹战术性的。第一骑兵师还是仍由第二军团指挥。陆总并且斥责装甲兵团不该在上级作战命令范围以外,调动他们的部队。可是事实上沿着杰斯纳河侧翼的敌军兵力是相当的强大,我们绝不能置之不顾,可是OKH就偏偏希望我们这样做。第二天早晨,我又和鲍卢斯详谈,把我的全部想法都讲给他听。他回去之后,非常忠实的把我的话全部倾诉在陆军参谋总长的面前,可是哈尔德对于我已经成见颇深,所以一点结果都没有。) d' w* c* T& h$ n

8月26日的下午,第二军团的左翼正在新济布科夫的南面。我部和第二军团的界线为克林齐—柯尔美—索斯尼察(Sosniza)之线,和第四军团的界线为苏拉日—乌涅恰—波乔普—布拉索夫(Brassovo)之线。

* Q& C8 lg- y 在第二十四装甲军方面,第十摩托化步兵师位置在柯尔美和阿夫杰耶夫卡;第三装甲师已在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以南的杰斯纳河的桥上;第四装甲师正在斯塔罗杜布的东南面与敌对战。

+ C( s; y6 W/ - r+ o$ H' h 在第四十七装甲军方面,第十七装甲师在西姆罪(Semzy)附近的波乔普以南地区作战;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从波乔普到休柯夫卡(Shnkovka)之间,保卫着装甲兵团的左翼。由于第七军和第五十三军的步兵都已经陆续开到,所以它的兵力可以渐次向右翼方面集中。此时,第十八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已经由北面向南移动,并已经过了罗斯拉夫尔城。

. i- |; s& [* k. `+ 3 t 在这个时候,步兵单位都是由西向东行动,与我这个兵团的前进方向恰好成直角,第一六七步兵师经过了姆格林,第三十一步兵师向该镇的北面移动,第三十四步兵师经过了克列特尼亚(Kletnia),第五十二步兵师通过了佩列拉济(Perelasy),第二六七和第二五二两个步兵师正沿着克里切夫—切里科夫—普罗普斯克公路前进。所有这些师都是属于第二军团的。若是在对基辅的攻击一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些兵力中的一小部分向南面调动,那么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右翼方面就不会那样经常遭遇危机了。

; x8 y( u% C& B 8月26日,敌人沿着杰斯纳河对第二军团凭险顽抗。为了能够使进展更迅速,我要求把第四十六装甲军再调回来由我指挥,可是陆军总部却拒绝了我的要求。0 U; Y4 [# R0 ^

8月29日,强大的敌军在空中的支援下,从西面和南面向第二十四装甲军实行猛攻。所以该军的第三装甲师和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的攻击都停顿了下来。第四装甲师对于肃清苏多斯特河西岸敌军的工作已经完成,现在就经过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向前推进以支援第三装甲师。在这一天我到了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军部,并且还到了第三、第四两个装甲师的师部,在把当前的情况加以研究之后,我决定命令第二十四装甲军在30日这一天应努力解除右翼方面的威胁,以便在31日可以继续向南行动。在这个时候,第四十七装甲军正沿着苏多斯特河和杰斯纳河的东岸,向着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方面进攻。在18点钟的时候,我飞回我的司令部。同行的人是我的作战处长拜尔林中校,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相处,因为他已经奉命调往非洲。他的继任人为伍尔夫少校(Maj.Wolf)。

1 D- ]( o4 I. z7 C5 g' s] 到了31日,杰斯纳河上的桥头阵地已经被打开到了相当的宽度,第四装甲师已经渡河。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在科罗普(Korop)以北也渡过了杰斯纳河,但是由于敌人的猛烈反攻,又被迫退回西岸。差不多把全师的兵力都用光了,连炊事兵都送上了前线,这样才算是保住了右翼方面没有出大乱子。从9月1日起,苏军又动用两个战车旅向第四十七装甲军猛攻,勇敢的第十七装甲师也正在苦斗之中。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奉命渡过了诺夫哥罗德桥,再向北转进以保护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北进,并协助第十七装甲师前进。第十八装甲师已经进入苏多斯特河与杰斯纳河会流地区,以接替第四装甲师的任务。自从8月25日开始行动以来,第二十四装甲军已经俘获了7500名俘虏,第四十七装甲军已经俘获了12000名俘虏。

+ d- v* g1 f8 @; W+ R, M: n 由于两翼和正前方都遭受到苏军的重压,尤其是第十摩托化步兵师方面,使我感觉到用现有的兵力,实在已无继续进攻的可能。所以我只好向集团军总司令部要求调用第四十六装甲军。可是最初在8月30日,只准许调回了大德意志步兵团,接着在9月1日又准调第一骑兵师,在9月2日又准从斯摩棱斯克调回党卫军帝国师。苏军在艾尔雅以南第二十三步兵师的防区中,突入了6英里的深度,所以必须使用第十装甲师去做正面的反攻。大德意志步兵团向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推进,帝国师则向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右翼开进,预计在9月2日、3日两天内可以到达。2 [4 N+ P; U) G4 X

3 U: V_' r& f

, h3 K& B( a, y. D# _1 X: A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u3 t2 u" u! L% |; J6 q5 h

基辅之战(3)& a0 U8 L4 {' j: K6 p9 R' z9 w

这种一点一滴的增援方法,根本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在9月1日我就和集团军总部用无线电通话,要求调用第四十六装甲军全部,以及第七、第十一两个装甲师和第十四摩托化步兵师——当时我知道这些师是还没有任务的。假使我手里有这样大的兵力,那么我相信一定能够迅速地使基辅的攻势早日完成。这一次无线电谈话的结果,就是他们准许我调用党卫军帝国师。可是这次谈话却给陆军总部窃听去了,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

- G$ r9 M5 V9 z5 r 9月2日,指挥空军的凯塞林元帅(FieldMarshal Kesseling)来到我的司令部。他告诉我南方集团军已经有很显著的进展,并且在第聂伯河上占住了几个桥头阵地。关于未来的行动目标,是哈尔科夫还是基辅,现在还没有决定。

' S& @7 v2 G* n0 U 在这一天,穆德尔将军和托马将军都负了轻伤。

& a. F5 Q2 F4 a8 L3 R+ X1 G3 v3 F0 H 9月3日,我在阿夫杰耶夫卡附近经过,看见了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的后卫部队,和党卫军帝国师的机车部队。敌人出现在它的西方,党卫军的搜索营立即向他们进攻。在开始的时候,情况相当的混乱,可是帝国师师长豪赛尔将军头脑很清楚,不久就整理出来了一个头绪。我在阿夫杰耶夫卡找到了这位师长,并且告诉他准备在9月4日向索斯尼察进攻。第五机枪营刚刚由罗斯拉夫尔到达此地,现在也交给他指挥。+ _0 I. q3 ^: q" ! iY

正午的时候,我去视察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的各部,这些部队在最近几天损失很重,死伤人数颇多。第四装甲师沿着杰斯纳河南岸赶到增援,这个师现在已经转危为安了。苏军因此放弃了渡河的打算。在过去几天当中,第十摩托化步兵师以一师的兵力,先后和苏军第十战车旅和第二九三、第二十四、第一四三、第四十二共四个步兵师作战,换言之敌军在数量上实在是远居优势。我和该师师长罗普尔将军讨论当前的局势,并命令该师右翼在明天与党卫军帝国师保持合作。于是我再到杰斯纳河以南去视察一个桥头阵地,这是由第二十步兵团第二营所据守的,这些部队给我的印象都很不错。我再去视察第一营,该营前几天曾经受了些挫折,不过现在的士气已经变得非常旺盛。

* E; ^4 C. v( d" t# L& } 我从我的幕僚给我的无线电里,才知道第一骑兵师又已经拨归我指挥,其位置在党卫军帝国师的右方。我又再去与帝国师的师长会商,要他负责保护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的补给线,然后才回到我的司令部。我这时得知,位置在我们进路上的博尔兹纳(Borsna)和科诺托普,仍然是我们的次一目标。第四十六装甲军的军部和它所辖兵力之一半,这时也重归本兵团指挥。在前线上的两个军,都已经收容了2500名俘虏。不过第二十四军非常担心他们的南翼过分延长和矛头的兵力越来越小。克罗列韦茨(Krolevetz)已被我军攻克。

2 V3 X* s9 I, b2 w- V 在这一天,OKH派在我部的联络官纳格尔中校(Lt.Col.Nagel),到集团军总司令部参加军事会议,同时陆军总司令本人也亲自出席。纳格尔趁这个机会把我的意见,在大家的面前倾诉了出来,结果他被斥为是一个“扬声器和宣传家”,并且立即被免职。我对于这个深具眼光的军官被免职,感到极为遗憾,尤其是他精通俄语这一点对我很有帮助。至于他受罚的惟一理由,就是不应该为前线上的军人们说话。

$ s$ q/ q8 n' x/ L* q6 f 〖〗〖〗图21基辅之战可是祸不单行。那天下午开始下雨,道路不久就变成了泥潭。帝国师的三分之二的部队,都已经陷于泥泞之中,无法前进。' I4 L: P' i" F! q8 S+ B-

9月4日我是在第四装甲师的前线上度过的,在那里我遇见了军长盖尔将军。因为大雨之后,路基松软,我花了四个半钟点才走了45英里的距离。第四装甲师正在向科罗普—克拉斯诺波利(Krasnopolie)进攻。敌人正在作顽强的抵抗,甚至于连战车都不怕。不过在俯冲轰炸机投弹之后,他们的抵抗主力似乎就已经被摧毁了。从俘获的敌方文件上来看,盖尔将军得到了一个结论,认为向索斯尼察继续进攻最为有利,因为这正是苏军第十三和第二十一两个军团交界的地方,所以可能找得到防御漏洞。第三装甲师也报告攻势有进展。我去找这一个师,发现他们已经向谢伊姆河(Seim)前进。穆德尔将军也认为他已经在敌人防线上发现了一个漏洞,至少可以说是一个弱点。我命令穆德尔在渡过了谢伊姆河之后,就应该立即向科诺托普与别洛波利耶(Bielopolie)间的铁路线进攻,并切断那条铁路。在回程的时候,我又通过无线电通知我的幕僚草拟明天的作战命令,回来之后,我才知道希特勒对于装甲兵团的行动,有亲自干预的可能。7 n! `) j. i" r$ ^5 f/ {: f

集团军总司令部有电话来,说最高统帅部对于装甲兵团的行动表示不满意,尤其是把第四十七装甲军用在杰斯纳河的东岸这一点,所以要我把情况和意图作一报告呈阅。那一天晚上,陆军总部又来了一个命令,要第四十七装甲军立即停止攻击,并撤回杰斯纳河的西岸来。这个命令的恶劣措词使我极不愉快。对于该军而言,这个命令更使他们感到无限的失望。所有军师长都认为他们已经快到了胜利的边缘,现在撤回无异于前功尽弃。把部队撤回再在西岸重新布防,所花的时间甚至于比完成那个攻击的时间还要更多。自8月25日以来,这个军已经独力俘获了155门火炮、120辆战车和17000名俘虏。在同一时间中,第二十四装甲军也俘获了13000名俘虏,可是上级对于这些成就却并无一句嘉奖的话。

$ v' r/ W% [2 J3 L, p

8 |" N" G9 ]; ~- L" B$ G. r

" b# v1 S9 p" t5 z' P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 _* r& T: b6 v& P& ?' A6 `, r基辅之战(4)

" y2 I# f% F/ a/ O% L" Z4 o8 s 9月5日,第一骑兵师又奉命调往波格尔(Pegar),改归第四军团指挥。我们实在很想把这个师留着,作为我们左翼方面的机动侧卫。但是现在它所接替的任务却是与它的机动性毫无关系。& K. i/ }4 I, l$ a: l( O

在这一天党卫军帝国师占领了索斯尼察。

& r7 e; ]9 A9 k; v; E6 r : ^" U& D( j$ s3 Z: R

第四军团命令撤出艾尔雅突出地带,如果在8月间就肯听我的话,岂不是可以避免许多无意义的牺牲。

9 g# d) w" S/ f6 { 9月6日,我又是和党卫军帝国师在一起。他们正在马科希诺(Makoshino)的附近,向着杰斯纳河上的铁路桥梁进攻。我花了很大的工夫,才找到了空军来支援他们。由于道路状况异常恶劣,所以全师的兵力还没有集中,在路上我经过了很多的单位,有的正在行军,有的在树林里面休息。他们的纪律很好,给我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工兵们更高声的欢呼,对于他们现在又重新回到装甲兵团里来,表示十分满意。这座桥在下午即已被攻下,并且在杰斯纳河上还另外占到了一个渡口。我的幕僚车队在途中曾有几次遭到敌火的威胁,但侥幸没有损失。在回程的时候,我们看见第一骑兵师和帝国师的部队,因为道路恶劣,都只好徒步行军。在师部里,我命令立即扩大杰斯纳河上的桥头阵地,以便该师可以由此向谢伊姆河的西岸进攻,并协助第二十四装甲军渡过这条河。

, v: ], w# F0 Q& x$ S4 b( Y 9月7日,第三、第四两个装甲师都已经在谢伊姆河的南岸,顺利地建立了桥头阵地。在这一天,集团军总部命令我们向涅任(Neshin)—莫纳斯特尔希纳之线进攻,主力应指向涅任。到了9月8日上午5点25分,又来了命令说:“新的方向为博尔兹纳—罗姆内(Romny)之线,主力应在右方。”在同一天内,我到戈梅利(第二军团的驻地)与陆军总司令商谈10月初以莫斯科为目标的未来作战计划。除此以外,勃劳希契元帅又提到第四十七装甲军向杜布齐夫斯克进攻的事情,他拒绝我9月1日用无线电所提出的增援要求,理由是说最高统帅部也许已经听到了。同时他也表示在那个阶段,我这个兵团的作战正面实在太宽了。我指出在我左翼的敌军实在是太强大,所以不能不先加以应付。截至目前为止,我们一共俘获了4万名俘虏、250门火炮。我们的矛头已经逼近巴赫马奇(Bachmach)—科诺托普的铁路线。

- s8 l; X3 p: h1 " Q; n 这一天第二军团也攻下了切尔尼戈夫,并奉命向涅任—博尔兹纳之线进攻。

5 `# o6 G* a( r* K 也是在这一天,陆总的联络官纳格尔中校离我而去了。他的后任是卡克登少校(Maj.von Kahlden)。他倒也和纳格尔中校一样的能干和有头脑。' q2 e+ j1 T5 a5 Y3 |

在北方集团军方面,第四装甲兵团和第八军团正在准备向列宁格勒的外围攻击。这个攻击准备在9月9日开始。$ t6 h: l$ [6 M" X/ z0 v3 B

9月9日,第二十四装甲军渡过了谢伊姆河。在这次战斗中,我和第四装甲师在一起,并亲自监督第十二和第三十三两个步兵团向戈罗季谢(Gorodishtche)进攻。俯冲轰炸机对于步兵团和第三十五战车团的攻击矛头,曾给予有效的支援。不过所有各单位在苦战了两个半月以后,因损失惨重正需要休息。所以战斗力都大不如前。但不幸的是,目前根本还谈不上休息的问题。在薄暮的时候,我到了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军部,盖尔将军告诉我党卫军师仍在进攻中,而第三装甲师则想向科诺托普推进。据战俘供称,苏军第四军团已经开到第十三和第二十一两个军团之间的位置。目前我军的弹药还勉强够用,但是燃料却快要用完了。2 B+ O$ s+ j8 E/ ^

在黄昏的时候,我飞回设在克罗列韦茨的兵团司令部。在那里我看到集团军总司令部在那天所给予我的通报:第一骑兵师已经不在苏多斯特河的沿岸,而更向北调动。因此第十八装甲师就不可能跟在兵团部的后面继续前进,而我们现在却正需要有生力军来扩充我们在谢伊姆河上的战果。这个时候我们又接获了一个惊人的好消息:第二十四装甲军在巴图林(Baturin)与科诺托普之间,发现了敌人防线的弱点,而第三装甲师的前卫部队正在向我们的目标罗姆内挺进,所以这个师已经突入了敌人阵线的后方。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尽早把握这个成功的机会。但由于我们的兵力极有限,道路又太坏,而且在东南面还有145英里长的侧翼,所以这实在不是一个容易的任务。因为我手里根本就无预备兵力可以调遣,所以我惟一可以鼓励第三装甲师努力进攻的办法,就是我本人陪着该师一同前进。所以我决定在9月10日再度到前线上去。

, g, O) o6 @3 m 当我到达克生多夫卡(Ksendovka)的时候,盖尔军长就向我报告说,第三装甲师已经占领了罗姆内,并且夺获了罗姆内河上的桥梁。但第三装甲师绕过了科诺托普,没有占领那个镇市。第四装甲师正向巴赫马奇前进,而帝国师则正向博尔兹纳前进。根据俘虏的口供,我们知道在乌克兰作战的苏军,其实力还是很强大的,虽然已经没有力量发动攻势,但是防守仍然绰绰有余。我命令盖尔将军赶紧占领科诺托普的重要火车站,以便我方的补给可以接济上来。第四装甲师继续由巴赫马奇向南前进,而帝国师则由博尔兹纳向库斯托夫齐(Kustovzy)进攻。这个师应负责与第二军团保持联系。部署好了之后,我就向第三装甲师方面前进。

) i/ z: l' C' w. m5 b- Q 在谢伊姆桥上我们遭到苏军轰炸机的攻击,在路上又受到苏军炮兵的威胁。由于受大雨的影响,道路的情形还是非常恶劣,到处都有车辆陷在泥中,不能脱出,所以行军纵队也都不能够保持他们平常的行军纪律,都是在勉强挣扎之中。此外,本来拖炮的牵引车,现在又还要用来拖曳卡车。. e; {, B) R# [) i

- T) ih! x* u/ i3 $ }

1 F* s( ^" `6 f5 t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9 ^2 e% k9 `! / K- b' x) _基辅之战(5)

( P& J+ L8 _, b7 ?4 v 在齐门罗夫(Chmeliov),我决定在第三装甲师的师部里过夜,因为当天夜里赶回兵团司令部是不可能了,于是我又到了罗姆内。在那个村镇的北面,苏军布有坚强的防线,拥有对付战车的深壕和铁丝网。苏军之所以没能够据守这个坚强阵地的原因,就是因为第三装甲师所使用的完全是奇袭的战术,所以敌人才会措手不及。由此看来,更可以证明我们只要再做一次攻击,那么这个突破就会全部完成。在罗姆内的外围,我找到了师长穆德尔将军,他把作战的经过详情简略报告给我听。这个村镇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中,但是在四周土地上,敌人还在做零碎的顽抗,所以除了使用装甲车,无法顺利前进。扫荡战在17点钟开始,在村镇的北部,我找到了一些幕僚人员,他们对于苏军的空袭都颇感烦恼。因为苏军的飞机场多位于好天气的地区内,而我军的飞机场均位于坏天气的地区内,由于大雨使飞机无法起飞。那个时候,有三架苏联飞机正在向我们攻击,用机枪扫射并且四处投弹。. o- z$ A; Q: ~* ^+ |' n& j; _# }

从罗姆内,我用无线电与我的司令部联络,指示明天的作战命令。第四十六装甲军,连同第十七装甲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应向普季夫利(Putivl)和希洛夫卡(Shilovka)进攻。我并且要求战斗机应尽量地支援穆德尔。" E' {& |9 l7 Z3 B2 C" J

在这一天巴赫马奇已被攻占,大德意志步兵团到达了普季夫利,集团军总部的命令是要我准备向乌德河(Udai)的两岸进攻。

G6 y+ G) Y" ~9 p" m! V5 L5 J 南方集团军在克列缅丘格(Kremenchug)附近,准备渡过第聂伯河。由那里他们要向北面挺进,以便在罗姆内附近与我们会师。# q- I) g% Y/ `) w$ P+ R, E' K

整夜都是大雨如注,所以我在9月11日回到司令部的时候,真是非常困难。第一个吃不消的是摩托车,即令是我的用四轮发动的越野车辆也很感困难,全靠战车和从炮兵方面借来的牵引车,最后才把我们送到了目的地。我们用平均每小时6英里的速度在泥沼中挣扎前进。我在基罗弗卡(Girovka)找到了奥多尔希中校(Lt.Col.Audorsch)的团部,他的电话线已经中断,我想弄清当地的情况已不可能。最后我从第三装甲师的机车手口中,才知道我们已经占领科诺托普。在基罗弗卡的北面4英里处,我又遇见了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的搜索营。14点钟,我在科诺托普找到了罗普尔将军,把罗姆内方面的情况告诉给他,到了15点30分,我才到达了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军部。在那里我才听说党卫军帝国师已经占领了博尔兹纳。该军立即奉令推进,其右翼经过莫纳斯特尔希纳,其左翼经过皮里亚凉(Piriatin)到达罗姆内。第四十六装甲军则奉命经过普季夫利,向更南面推进。

3 r$ q9 v* h$ Y 18点30分,我回到了自己的司令部。在9月10日这一天,我在十个钟点之内走了100英里,在9月11日这一天,我在十个半钟点内走了80英里。这种恶劣的道路状况使任何想以较快的速度前进的想法都变为奢望。一边走,我一边就联想到前途的困难。只有曾在这种污泥河里身历其境的人,对于前线的情况和我们以后的作战效果,才能够做一个正确的判断。事实上,我们的军事领袖们既不肯亲自来看一看,又不肯听信下级的报告,所以其结果之糟,真是不堪设想。2 I$ P! ~# t8 P# q( W

集团军总司令部在黄昏的时候通知我们说,由于泥泞的缘故,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兵团不能够到达他们的目标地。凡是明了道路实际情形的人,对于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感到惊异。& s9 B5 G' d/ s: ?; B4 f

第十七装甲师已经到达了沃罗涅日—格卢霍夫(Voronesh-Gluchov)之线,在11日就进入了格卢霍夫。

6 C8 y$ e* d3 k# @% v 在9月12日这一天内,第一装甲兵团经过西门罗夫柯(Semenovko)向卢布内(Lubny)前进;第三装甲师向罗齐维特沙前进,并夺获了在那个村镇以北苏拉河上的桥梁。为恶劣天气所阻的第二军团也接近了涅任。

$ }9 R9 d1 k. N$ F 北方集团军认为他们对于列宁格勒前面的苏军防线,已经取得了一个具有决定性的突破。2 L* z" qk4 j+ S6 z

9月13日,我们又要求准许第十八装甲师赶紧前进,用步兵师去代替他们现有的任务。但是集团军总部还是不准,并且说他们已做最后的决定,不能随便更改。' v6 u; w% o; a' `

第一装甲兵团在这一天占领了卢布内。

9 `~3 J8 N, k0 c2 S0 _# o& w 9月14日,我的兵团司令部移到科诺托普。天气还是继续恶劣,空中侦察已不可能,地面搜索也为泥泞所阻。第四十六和第四十七两个装甲军所派遣去保护侧翼的部队,也都丧失了机动性。随着东南面侧翼日益突出,情况也日益不安。不过为了想和克莱斯特兵团取得联络,我决定排除万难,仍然驱使第二十四装甲军继续挺进。我希望亲自去督战,一直进到罗齐维特沙为止。我在米陈基(Michenki)遇见盖尔将军,他告诉我在罗齐维特沙地区已发现有敌军,所以我们与克莱斯特兵团之间的空隙,实有赶紧填满之必要。所以我命令他的各师迅速向苏拉河之线推进,以填塞这个漏洞。我们知道在罗齐维特沙南面7英里处的辛恰(Ssencha)附近有强大的苏军集中在那里。当我经过罗姆内的时候,我看见许多的苏联老百姓,都穿着他们最好的星期天外出服,熙熙攘攘地各安其业。在波乔普和科诺托普之后,罗姆内是我们所看到的村镇当中,受到兵灾最轻的一个。到了刚刚要断黑的时候,我才到达了罗齐维特沙的穆德尔师部。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只把一个团调到了前线,其余的人还正在老远的道路上挣扎着,他报告我所谓强大的苏军集中兵力,实际上都是补给部队,其中只有少数人具有作战能力。在这个广大的基辅袋形阵地中,现在大概已经装进了5个苏联军团——第二十一、第五、第三十七、第二十六和第三十八。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K$ r- A6 [) G7 }9 ?, ?

基辅之战(6)

- & S' `6 ^8 J+ f7 e" Y6 }, l: }- F 敌军在杨波尔(Yampol)地区向我们的东南面侧翼进攻,但被击溃了。0 S% P0 w2 p0 V2 Z. g) s8 K

布辛、卡尔登和我三个人就在罗齐维特沙的小学里面过夜。我用无线电通知李本斯坦,要他命令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应用全力赶到罗姆内,以便第三装甲师的后方留守部队都悉数可以开上前线。

9 p+ n7 ~) |+ @# | 9月15日一清早,我就去视察第三装甲师的前卫部队,它是由法兰克少校(Maj.Frank)所指挥的。在昨天他们曾经由罗齐维特沙向东南面移动,并击败了西面的苏军;在夜间他们追上了15辆满载苏联步兵的卡车,杀死了一部分敌军,其余的都做了俘虏。从卢布内附近的法兰克的观测所里,可以看见苏军的补给纵队正在纷纷由西向东移动,这些运动立刻被我军所阻止。我找到了穆德尔师长,他把当前的情况分析给我听。之后我又去视察第三装甲师所属的各单位,并且和第六战车团的团长孟兹尔中校(Lt.Col.Munzel)做了一次谈话。在这一天,孟兹尔团长手里所能使用的战车只有一辆Panzer Ⅳ、3辆Panzer Ⅲ和6辆Panzer Ⅱ,也就是说全团只剩下了10辆战车。从这个数字上看来,就可以知道这些部队是怎样的需要休息和补充。这也可以显示,这些勇敢的人们是把最后的力量都贡献出来了,以求完成上面给予他们的任务。8 `! b) w# ^3 [* M" ?5 U

我用无线电通知李本斯坦,命令第二十四装甲军将党卫军帝国师开过乌德河以南,然后转向西里布罗尼—贝里索夫卡(Ssrebnoie-Beresovka)地区前进,以与第四装甲师取得联系。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应向罗姆内以西的格林斯克(Glinsk)前进。最后我就在罗姆内的南面,搭上了一架飞机,飞回我的司令部。. k! f: `7 x9 Y+ ~2 G" J4 y

在这一天第十七装甲师开始向普季夫利前进。$ S) b, `# ao* M

在傍晚的时候,我在科诺托普找到了李本斯坦。他在白天里曾经飞往集团军总司令部,接受第二期的作战指示——向莫斯科进攻。这个新作战计划的目标就是要完全歼灭季莫申科集团军的一切残部。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要用到全部德军兵力的四分之三。李本斯坦又重新提出调动第十八装甲师的意见,结果仍然被拒绝。博克元帅说他曾经问过哈尔德上将,是南面的战局重要呢,还是新作战计划的准备工作重要呢?哈尔德回答说后者更为重要。

& xE' T; I& Q 9月16日,我们把兵团司令部移到罗姆内。对于苏军的包围工作还正在进行之中。在这一天,我们和克莱斯特兵团取得了接触——它是代表钳形攻势的南翼。党卫军帝国师攻下了普里卢基(Priuki)。第二军团则撤出了战线,去做新的准备。在波尔塔瓦战役(The Battle of Poltava)之前的1708年,罗姆内曾经做过瑞典王查理士十二世的大本营。

0 [. i( S% ?0 g$ G 9月17日,我去视察驻在西里布罗尼的第四装甲师。因为该师与在它右边的帝国师还没有建立稳妥的接触,所以我决定再继续到帝国师方面去看看。这一段路程必须要经过一段无人地带。在道路两旁的森林里,还可以看见许多苏军露营的遗迹。在皮里夫罗齐罗尼(Perevolochnoie)的外围,我们发现有两门炮的炮管正对着我们,当时曾经使我们一度紧张了起来,之后才发现苏军的炮兵早已开溜了。在村庄的中央我找到了党卫军帝国师的摩托车兵,他们正为了想渡过乌德河而在那里作战。由那里我又转往库斯托夫齐,那里也是在乌德河岸上,另外一部分党卫军正在那里作战。之后我又再次经过无人地带,走了60英里的距离才回到罗姆内。道路还是那样坏,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我才回到了司令部。3 ^+ l% f5 Y# L0 e& l8 {

9月17日,我们和克莱斯特兵团商量好了,让第二十五摩托化步兵师接替第三装甲师的任务。于是这支勇敢的部队最后终于获得了一个休息的机会,来修补他们的车辆。

# O. a8 d) B% e; d! f 在这一天,苏军对于我方的东面侧翼,曾做过相当猛烈的攻击。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都在科诺托普地区做英勇的奋战。面对着我们设在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附近的杰斯纳河上的桥头阵地,敌军的兵力也大有增加。固然苏联人从东部到基辅的铁路一再地被我们的轰炸机所切断,但是苏联人却随炸随修,工作得十分迅速。因此沿着我们那绵长暴露的侧翼,在不久的将来就更有受到威胁的可能。

! F/ `6 }# ]- @# _ 在北战场方面,我军已经占领了地特斯柯伊西罗(Dietskoie Selo),列宁格勒城的攻击战已经开始了。在那一方面所使用的大批装甲部队,现在却都纷纷南调,改交给中央集团军指挥:其中包括第四装甲兵团的司令部,第四十一、第五十六和第五十七共三个装甲军的军部和第三摩托化步兵师,第六、第二十、第一共三个装甲师的部队。9 e+ z3 U! {0 D# c' q. _

〖〗〖〗图22罗姆内与普季夫利的危机(1941年9月18日)9月18日,我们在罗姆内地区遭遇到很大的危险。从清早起,从左翼方面传来的战斗声就已经清晰可闻。之后越来越激烈。敌方的生力军——苏军第九骑兵师和另外一个拥有战车的师——分为三个纵队,由东面直向罗姆内进攻,突入村镇的边缘达到了半英里的深度。我坐在罗姆内郊外一所监狱的守望塔上,居高临下可以看到苏军不断地进攻。负责防守的是第二十四装甲军,所使用的兵力只有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的两个营,和少数的高射炮部队。由于敌人获有局部的空中优势,所以我们的空中侦察也受到阻碍。巴瑟维希中校曾经亲自驾机侦察,但是几乎为苏军战斗机所击落。苏军轰炸机也曾同时对罗姆内加以攻击。最后,我们总算是守住了这个村镇,但是苏军的援兵还是源源而来。为了应付这个新的危险,第二十四装甲军只好命令党卫军帝国师和第四装甲师从包围线上撤回一部分兵力。由于罗姆内受到威胁,所以兵团司令部又撤回科诺托普。而且从准备未来作战方面考虑,这个地方也比较适宜。第二十四装甲军希望暂时不攻击这个由东面来的苏联生力军,而等到兵力集中之后再动手。我很赞同他们这个意见,但是却无法批准它。因为党卫军帝国师只有几天的工夫就会被调走,预定编入第四十六装甲军,连同大德意志步兵团一起,都要调回罗斯拉夫尔地区。此外,苏军还在纷纷增援,所以时间上也必须要赶快动作。

$ Q6 j. d& q: v0 R% P' ?" }% c' o# D* L

$ E) f0 z4 RS4 f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4 }% T% ]& t, S4 ]基辅之战(7)0 ~. {: E1 C) Z1 T" K

在这一天,基辅城已经被攻陷。第一装甲兵团的第四十八装甲军占领了戈罗季谢和比鲁索弗卡(Belusovka)。

$ l9 F) L8 |5 c' A8 r; d$ Y1 U; Q 9月20日这一天,对于东面敌人的攻击固然获得了有限的成功,但是被包围着的敌人却正在想突围而出。在第三装甲师方面,正受着苏军第五军团直属部队的压迫;在第二十五摩托化步兵师方面,有一部分敌人似乎已经逃脱。

3 Qw, h' M$ _* O, _) A8 B 自从9月13日起,我们已经俘获了3万名俘虏。

3 Q0 }+ {0 Q8 G8 |! p6 @ 〖〗〖〗图231941年9月19日至9月22日的局势9月20日,我去视察第四十六装甲军。军长维京霍夫将军把他们过去几天,从格卢霍夫向南推进时的困难情形,讲述给我听。哈尔科夫苏联军官学校(War School Khorkov)的学生,在他们教官的指挥之下,曾经做过英勇的战斗。此外恶劣的天气和地雷也使该军的进展受到很多的阻碍。在普季夫利、希洛夫卡和别洛波利耶等地的附近,现在仍有激烈的苦战。我再去找到大德意志步兵团的部队,他们在霍尔林上校(Col.Hornlein)指挥之下,正在希洛夫卡以东奋战,别洛波利耶已被攻下。

9 {2 s* L" v; ?0 G 9月21日,敌人在格卢霍夫地区的压力更趋增加。据报在该镇的北面发现了集中的苏军部队。我们向涅德里盖洛夫(Nedrigailov)发动攻击。

0 ?( _: 4 A2 h: P2 s* g 第一装甲兵团报告说:自从基辅会战开始以来,已经俘获了43000名俘虏;而第六军团则已俘获了63000人。% R2 r% i6 q) r, N

9月22日,我再到前线上去——从普季夫利到雷利斯克(Rylsk)——目的是要视察这个危险地区内的设防情形。在怀生卡(Viasenka),我找到了第十七装甲师的师部,现在的师长是阿尼姆将军,他的伤势已经痊愈,所以又回来了。在第十七装甲师的前线上发现两个新的苏联师的番号。敌军由北面及东北面向格卢霍夫和柯罗普可夫(Cholopkovo)等地攻击,差不多已经包围住了一部分守军。当我回到第四十六装甲军的军部时,路上又必须要穿过敌人的集中炮火,侥幸没有损伤,我在那里与维京霍夫将军话别,并向他深致感谢之意,因为他马上就要调归第四装甲兵团指挥。我把第十七装甲师改归兵团部直接指挥,并将大德意志步兵团又配属给该师,然后命令它击败在格卢霍夫地区中的敌人。这个命令终于能够顺利完成。# e% f3 rt' md& d. S0 R7 A

在基辅周围所俘虏的俘虏总数共达29万人。" S# j2 l5 W4 |, `

从9月23日起,为了实施新的作战计划,各部队开始重新整编。第二装甲兵团的主要集中地区为格卢霍夫地区的附近以及它的北方。- e% s! F8 D$ u% E! H, @3 e

第四装甲师和党卫军帝国师的攻击已经把敌人击败,使其往东向卡门里卡(Kamlicha)撤退。沿着布良斯克—利戈夫(Lgov)的铁路线上,苏军的运输频繁,证明还会有新的苏联生力军开到。

* y5 L8 p% D1 m2 y+ ~ 〖〗〖〗图241941年9月23日的局势9月24日,我飞往集团军总部(现设在斯摩棱斯克),参加讨论新攻势的最后一次作战会议。陆军总司令和参谋总长都亲临出席。在这次会议中决定中央集团军的主攻势应在10月2日发动,但处在极右端的第二装甲兵团则提前在9月30日发动——这是由于我的要求才做此决定。因为在第二装甲兵团所要进攻的地区,根本没有良好的道路,我希望能赶紧利用这几天的好天气,使我在泥泞的因素加入之前,就先到达了奥廖尔周围的好路。在把握住了纵贯奥廖尔—布良斯克之间的公路之后,我的补给线才不会发生困难。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假使我也和其他单位一同发动攻势,那么我就无法获得适当的空军支援,若是早两天动手,那么空军就可以倾全力来帮我的忙。2 Z) w( J& yU/ k

在以后几天之内,我们一方面忙于消灭还被围困在基辅附近的残敌,另一方面又忙于重新调整各军的态势,以准备进行新的作战。此外,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把几个月来的疲劳略为恢复一下,不仅人员需要休息,而且装备更需要补充。不过,一共也只有三天的时间,甚至于有些部队根本就没有休息的可能。

! u" p- E: Y) ~ 同时苏联的生力军现在又向格卢霍夫以东地区和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的桥头阵地进犯。这又使我们忙了几天。9月25日,敌军又向别洛波利耶、格卢霍夫和杨波尔等地进犯,但均被击败。

: F' K/ S7 y7 c* k9 Po2 ~7 ] 在这一天,北方集团军总部向OKH提出报告说,以他们现有的兵力,实在不可能再继续向列宁格勒进攻。; m_# P1 v0 s) O, B

9月26日,基辅之战胜利结束了。所有的苏军全部投降。被俘总数为665000人。苏军西南战场总司令和他的参谋长,在最后的突围中被击毙。第五军团的司令已被俘,我曾经亲自和他谈话,下面就是最重要的问答内容:

/ d2 `2 [, v! |1 f) Q# x6 { (一)你在什么时候才知道我的战车已经插入了你的背后?答:差不多是在9月8日的时候。

$ ~+ [) ^6 ^0 ]4 n7 ^8 S" h+ j5 (二)那么为什么你们不立即撤出基辅呢?答:我们本已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叫我们撤出这个地区并向东面退出。我们也已经开始遵办,突然我们又接着一个相反的命令,叫我们死守基辅地区不准移动。% g* D7 w: a+ {2 E+ a

这个前后矛盾的命令就断送了苏联的基辅集团军。但敌人从此就再没犯过同样的错误。可是不幸得很,我方的高级当局却还是继续犯一样的错误,结果使我军蒙受了很多直接损失。; j$ z/ r: v% Z: K4 q

基辅之战在战术上说,无疑问的可以算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但是这个战术上的成功是否能收到伟大的战略成果,那就很值得怀疑。成败就要看,德军在冬季以前(事实上是在秋天的泥泞以前)是否能够获得决定性的战果。很明显为了这个新的目标,列宁格勒已经是暂时放弃了。但是OKH相信敌军在南方集团军的地区中,已经不再有建立坚固防线的能力,所以希望该集团军能够在冬季来临之前,占领顿涅茨盆地并到达顿河(River Don)流域。

& g; b+ y( [" |4 D, H% C 不过主要的打击还是由加强后的中央集团军担任,其目标就是莫斯科。那么现在时间还够不够呢?& B4 v' : G% b* L% `

8 o- J9 c# N7 g. ~& E- l

# u) f: |) i9 U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7 j) e' O& R1 b, f9 t$ n

奥廖尔与布良斯克之战(1), P1 j; M* T3 p" [

奥廖尔和布良斯克的攻势,可以说是向莫斯科大举进攻的前奏曲,为了达成这个任务,第二装甲兵团进行了下述的改组工作:U+ [! N" L. f; A& e' N, L% G

第四十六装甲军,连同党卫军帝国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在罗斯拉夫尔地区都已经交给第四装甲兵团指挥。

! T# ~2 h. L$ Y|4 ] 0 e' iyW( j) c6 P" n4 w3 X

第一骑兵师又再度受第二装甲兵团的指挥。此外,第二装甲兵团还指挥着下列各单位:

n/ D3 |! C7 Y$ @+ w# I( k5 s9 }/ Y 第四十八装甲军,军长为二级上将肯夫,所统率的部队为第九装甲师和第十六、第二十五两个摩托化步兵师。! R# G( P. {" a3 `. @8 ^8 f3 @! ?

第三十四军,军长为梅兹将军(Gen.Metz),所辖第四十五和第一三四两个步兵师。1 H1 b# a1 Q$ |7 O8 a

第三十五军,军长为肯费将军(Gen.Kempfe),所辖第二九二、第二六一、第二九六和第九十五共四个步兵师。, T0 n3 N# n. A

我决定用主力从格卢霍夫攻向奥廖尔,所以把第二十四装甲军摆在我整个战线的中央。在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右面,我把第四十八装甲军部署在普季夫利;在它的左侧,又把第四十七装甲军部署在绍斯特卡(Shostka)。第三十四军保卫着右翼,而第三十五军和第一骑兵师则保卫着左翼,所有步兵军均取纵深的配置,在装甲军的两翼外侧,梯次前进。

6 t# Y{6 h* G/ i$ ? 在大军集中之前,第四十八装甲军应由苏梅(Sumy)和涅德里盖洛夫先向普季夫利地区的敌人攻击。利用这一行动,我希望能在全面大战开始之前,先稳住我的右翼。这是一个果敢的计划,但是我对于那些没有参加基辅会战的苏军实力,未免估计过低,所以第四十八装甲军并没有能够把当前的敌人击败,不过却摆脱了这个战斗,进入了那个在大德意志步兵团背后的集中地区。第二十五摩托化步兵师对于摆脱敌人很花了一点工夫,而在行进中不幸又损失了一些车辆。假使我听了李本斯坦的忠告,一开始就让他们在我方防线后方前进,那么结果也许可以更好些。无论如何,在这个时候若第三十四军的步兵能够早到,那就太好了。但是他们在以后五天之内仍无到达的希望。

+ G( |5 H# a" ~k; ?, Y) q6 E$ f 我们获得了100辆战车来补充各装甲师的损失。所不幸的是有50辆却误运到了奥尔沙,所以改运到前线时已经太晚了。同时我们也没有获得充足的燃料。+ R0 A* Z" H* |* n

为了准备作战,在罗斯拉夫尔地区集中了大量兵力。在攻击开始时,第一装甲师、党卫军帝国师、第三摩托化步兵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等单位,全都集中在该区战线的后方。同时原先担任预备队的第二和第五两个装甲师,现在也加入了战斗。把这样多的装甲兵力都集中在中央的位置,是否很妥当,却很值得怀疑。我的意见认为把第四十六装甲军还是留在第二兵团建制之内,似乎更好。此外那两个养精蓄锐的装甲师若用在侧翼行动方面,则要比用在正面攻击方面更为有利。

5 @6 ]* [t) g4 A. y 〖〗〖〗图251941年9月30日的局势9月27日,我亲自到第四十八装甲军方面去视察,目的是想要对于它的情况获得一个直接的印象。在罗姆内的军部里面做了一次简短的汇报以后,我就再转到涅德里盖洛夫南面6英里远的克拉斯拉尼亚(Krasnaia),去视察第九装甲师。这个师由胡比兹基将军(Gen.Hubitzki)指挥。由那里我回到司令部。

7 u6 B3 Q) u" u+ I. ^" h 在9月28日和29日两天中,我就已经看出来第四十八装甲军直向普季夫利前进的企图已经失败了,所以这个地区内的攻击就停止了下来。专以欺骗敌人而言,这个在什捷波夫卡(Shtepovka)地区的作战可以说是已经成功了,因为敌人似乎已经猜不着我们的主力会从哪里冲出来。在大德意志步兵团掩护之下——他们仍然守着原防地——第四十八装甲军交叉地向北面移动。) |, j/ U8 S% E5 IL

我们在30日就以下列的战斗序列,开始进攻:

8 u: ?! S/ |3 i& _6 J/ y, S4 [% T 第四十八装甲军从格德希(Gadiach)—什捷波夫卡地区,通过涅德里盖洛夫,向普季夫利进攻,以第九装甲师为攻击的矛头。第二十五和第十六两个摩托化步兵师,在第三十四军的步兵接替了他们的防务之后,也就马上跟着前进。1 @: ~2 y. o; c1 u1 ^) M: `

第二十四装甲军,以第三和第四两个装甲师领头,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紧随其后,从格卢霍夫沿着公路的东南面,向谢夫斯克(Sevsk)和奥廖尔前进。% m3 f' e" z( |+ c+ l( D1 x* G

第四十七装甲军,把第十七和第十八两个装甲师并列在前线上,从杨波尔进攻,其右翼直指谢夫斯克。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则位在左翼和后方,以中布达(Seredina Buda)为前进目标。+ X- u" l) }4 @

各步兵军担负着侧翼的保护工作,一部分经过柯斯托波布尔,一部分经过罗姆内,分别前进。第一骑兵师则在苏多斯特河的西岸沿着波格尔的两侧前进。

- 1 z* _& z( L2 r|& v8 B 我们的攻击对敌人产生了奇袭的效果。第二十四装甲军的进展特别迅速,到达了齐尼尔(Chinel)高地。第四十七装甲军也攻下了休拉维卡(Shuravka),并向东北方向推进。4 c. Q4 g$ F9 F: J$ P# o9 A, ~

在30日的清晨,我到了格卢霍夫,我们的司令部就新设在这里。我在那里对肯夫将军说,要在普季夫利地区准备相当的兵力,以来保护第二十四装甲军的东面侧翼。肯夫却回答我说,在什捷波夫卡周围的战斗中,苏军曾经用奇袭的方式,包围住了第一一九步兵团的两个营,把他们的车辆都抢了去。敌人似乎曾使用过重型战车,造成了这种令人很不愉快的损失。现在第九装甲师的部队必须回转过来,恢复该地的情况。盖尔军长也报告我说,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俯冲轰炸机无法起飞。此外,他也误认为他所遭遇到的只是敌人的后卫部队,因为李美尔逊将军(第四十七装甲军的军长)曾经告诉他敌人已经完全为他的奇袭所击败。

9 K& i$ ]' y% G/ _! v5 V) u, w4 r0 g' [5 F

' z+ R, D. Q9 V" B( d% i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 C* A7 D5 N: ^$ o0 E) xv; {奥廖尔与布良斯克之战(2)

9 n# u- Q3 2 H 因为肯夫的第四十八装甲军还处在敌人强烈攻击之下,而接替他的第三十四军前卫部队,在10月1日下午以前也绝赶不到,所以我就要求集团军总司令部暂缓抽走大德意志步兵团。大约还要有四天的时间,大量的步兵才可以到达。

/ V* |7 b4 i7 N4 K* J7 G3 I, c' d* x 10月1日,第二十四装甲军占领了谢夫斯克。我们已经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在燃料供应情况许可之下,部队全速向前推进。我从格卢霍夫,经过艾斯曼(Essman),一直到达在谢夫斯克的第四装甲师师部。在路旁陈列着各种样式的苏联车辆,都是已经被击毁的,由此就可以证明敌人是为我们的奇袭所击败的。在前进的公路旁,我在一座装有风车的小山上,遇见了盖尔军长和朗格曼师长。第四装甲师已经有相当多的单位到达了谢夫斯克,在原野中还留着激战的遗迹。四处都是苏军的死尸和伤兵,当我走向风车的时候,在这一小段路程中,还发现了14个并未负伤的苏联兵,正躲在长草里面。我们把他们俘虏收容了,其中有一个是军官,在被俘之前还想用电话同谢夫斯克方面取得联络。在谢夫斯克的北方2英里的地方,我找到了艾贝尔巴赫上校(Col.Eberbach),他是一员著名的勇将,现任第四装甲师战车旅的旅长。当我问他是否可能一直深入到德米特罗夫斯克(Dmitrovsk),他回答说那是可能的。于是我就命令该师立即前进,虽然将军们早已报告我,因为燃料缺乏实已无法前进,但是事后却证明这个报告并不正确。当我和艾贝尔巴赫谈话的时候,有一些苏联的炸弹正纷纷投掷在我们的进路上和谢夫斯克镇内。之后我又驱车到最前线,找到领头进攻的战车部队,向全体官兵表示慰劳之意。在回程的时候,我又告诉该军的军长,说我已经命令部队继续进攻。在这一天之内,第二十四装甲军的矛头一共前进了85英里。& ! ]& x. C" ^6 Q0 V% @0 |! L

在我们的右方,第六军团的前卫部队开始向格德希进攻,其他单位向米尔哥罗德(Mirgorod)进攻,目的是填补我们与第十七军团之间的空隙。

( @4 W/ o( y, y0 `& A 〖〗〖〗图26奥廖尔(1941年10月5日)10月2日,攻击继续激烈的进行。我军已经达到完全突破的目的,苏军第十三军团被逐向东北方。我视察了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和它的第四十一步兵团。这些日子当中我们的损失都很轻微。但是要从战役开始的时候就算起,那么我们全部的死伤数字就很惊人了。部队虽然也接受了一些补充兵,这些新兵虽然热心有余,但是到底不如老兵们那样的沉着和具有战斗经验。; n) q, D8 s" ab?; E

第四装甲师占领了克罗梅(Kromy),于是到达了通向奥廖尔的碎石公路。7 M8 l+ S6 C/ |0 k3 J6 P& G5 t; q; U; S

自从清早起,中央集团军的全部兵力沿着整个前线上的进攻都很顺利,而且也受到良好天气的帮助。我们的左面友军第二军团,虽在敌人顽强抵抗之下,还是突入了苏多斯特河—杰斯纳河地区。0 R; o+ aw0 i6 {# F6 C1 c

10月3日,第四装甲师已经到达了奥廖尔,于是我们就获得了一条良好的公路,并且占领了一个重要的铁路公路中心,足以当作未来行动的基础。我们冲入该城的时候,完全出乎敌人意料之外,所以当我们的战车开进城的时候,街上的电车还照旧在行驶之中。苏联人本来准备撤出一切的工业设备,但是临时却来不及执行。从工厂到车站的公路上,到处都堆满了物资和机器。

_; l: w0 I# x/ ] 第四十七装甲军奉命向布良斯克挺进。3 n* o% G/ [7 p0 v

在我们的南面,第六军团也在运动之中,其右翼向哈尔科夫前进,其左翼经过苏梅趋向别尔哥罗德(Bielgorod),这个运动对于我们右翼的安全非常重要。第四装甲兵团也已经突破了敌阵,并且向莫萨利斯克(Mosalsk)—斯帕斯—地曼斯克地区前进,以求在怀斯马以西包围敌军。第三装甲兵团在柯尔门(Cholm)附近的第聂伯河上,占领了一个桥头阵地。

3 ]) O& g: d" c1 { 10月4日,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前卫部队沿着向图拉方向的公路上,已经占领了莫因(Moin)镇。第三和第十八两个装甲师正在向卡拉齐夫(Karachev)挺进。第十七装甲师正跨越涅鲁萨河(Nerussa),开始建立一个桥头阵地,作为此后向北发展的基础。

7 V$ c$ n- |6 ~* c& U& T0 s" V 我们左面的邻军已经越过博尔瓦河(Bolva),并且到达了苏齐尼特齐(Suchinitchi)—艾尔雅间的铁路。第三装甲兵团已经攻下了比罗以(Bieloi)。在集团军的后方地区内,第一次听到了有苏联游击队的活动。/ Qi5 O! G% N3 |/ X

因为我在第二天准备去视察第四十七装甲军,所以就命令我的指挥车队先开到德米特罗夫斯克,在那个镇市外面的飞机跑道旁边等候我。这样我就可以省下一段长距离的奔驰。在10月5日10点30分的时候,我到达了李美尔逊将军的军部。第十八装甲师奉命横跨着奥廖尔—布良斯克公路,向北面进攻,而第十七装甲师则奉命以奇袭方式攻占布良斯克城。从在洛巴诺夫(Lobanovo)的李美尔逊军部里,我又乘上了小型联络机飞回德米特罗夫斯克的第二十四装甲军军部。盖尔将军对于我们的燃料缺乏抱怨不已,而我们今后行动的进度就全要决定于燃料的供应情况。所不幸的,我们从敌人方面所俘获的燃料,为数也极有限。不过当我们已经占领了飞机场之后,我就立即向第二空军联队的司令提出了一个紧急要求,要他们空运10万加仑的汽油到这个飞机场来,以供给我们目前的紧急需要。在这一天,我对于苏联空军的活跃程度,获得了一个很生动的印象。当我在谢夫斯克机场降落不久之后,就有20架德国战斗机也停在这个飞机场上,接着苏联飞机就来轰炸,并且对我们的军部实行空袭,把窗户上的玻璃炸得四处飞散。我立即驱车沿着第三装甲师前进的公路驶去,在这里也受到一连串的空中攻击,苏联轰炸机分成三架或六架一批,分批来袭,不过他们飞得极高,所以弹着点并不十分准确。空军方面答应我们,在10月6日可以有较强大的战斗机掩护,所以我们预料着情况也许可以改善。

# U& x7 p, R6 I4 B: f6 X- @: t# u- o7 w! X5 ?! Z

t; Z- - {$ So1 M/ @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r# t; D* }3 m* Q. }5 AQ( o

奥廖尔与布良斯克之战(3)

4 K`4 V# `% ^- H! b) M 在这一天,我的第二装甲兵团奉命改称第二装甲军团。; k5 R' x, w7 f, @# i) C4 y+ a- c

第二十五摩托化步兵师也开到了谢夫斯克,由我这个军团指挥。第四十八装甲军占领了雷利斯克;第二十四装甲军在奥廖尔的北面,苏夏河(Susha)上,扩展他们的桥头阵地;而第四十七装甲军也占领了卡拉齐夫。

/ |; `+ E* z0 ^; r6 Z 1 u/ y. Q: P: p

我们右面的友军希望能到达普索尔(Psiol),这样在10月6日就可以解除我们右翼的威胁。在我们的左面,第三十三军和第十三军都正在向苏齐尼特齐前进。优齐罗夫(Yuchnov)也已被攻克。$ s- A9 p: j$ I: A" M$ j$ b# _" i. E

〖〗〖〗图271941年10月14日的局势10月6日我们的司令部推进到了谢夫斯克。第四装甲师在门曾斯克(Mzensk)的南面受到苏联战车的攻击,损失很重。这是第一次表现出来苏式的T-34型战车要比我们的战车更为优秀。这一师的死伤惨重,使我准备迅速向图拉挺进的计划也暂时搁浅。

/ ^/ r) Z0 G0 M9 p% i% Y7 d 不过,从第十七装甲师方面我们却获得了一些好消息:该师已经占领了布良斯克和它在杰斯纳河上的桥梁,于是使我们与在杰斯纳河以西前进的第二军团保持了良好的联系。我们的补给大部分要靠在奥廖尔到布良斯克之间的公路和铁路线。在杰斯纳河与苏多斯特河之间的地区,对敌人的包围圈也渐次缩紧。在博尔晓夫(Borshtchev)以北纳夫利亚河(Navlia)上,也建立了一个桥头阵地。( @5 o: ?Z7 I+ A

另外一个好现象,就是当肯夫全军在泥泞中向德米垂夫(Dmitriev)挣扎前进,而梅兹将军的第三十四军向雷利斯克移动的时候,我们的侧翼虽然门户洞开,但敌人却也是毫无动静。9 z4 H0 C( l. V9 V. H- I: K

南方集团军的第一装甲军团(克莱斯特所指挥),直指着亚速海(The Sea of Azov)方向前进,我们右翼的友军企图向什捷波夫卡推进。原先留驻在这个地区内的第二十摩托化步兵师,也就可以自由地跟着肯夫向普季夫利前进了。我们左翼的友军已经攻占下希斯德拉(Shisdra),并奉命向布良斯克前进,以与第二装甲军团取得合作。+ ^1 k' S/ Q7 _. w% A' N

在10月6日到7日的夜间降了第一场雪。雪很快就融化了,于是道路就变成了污泥河,车辆行驶在此种道路上不仅要用蜗步前进,而且也使引擎极易磨坏。我们向上面要求发给冬服——以前已经要求过一次——结果所得到的答复却是到时自当发给,以后不得再做这种不必要的要求。虽然如此,我以后还是照样催请速发,因为事实上在那年年底之前,冬衣始终没有到达前方。

( J! K0 P; n& E* K: o* G5 X 第四十八装甲军只好徒步向德米垂夫前进。苏军对于布良斯克的反攻终被击退。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到达了利弗拉河(Revna)的河口地区。( k' Y: ! F( L$ i) n

右面邻军正向什捷波夫卡推进,在左面第五十三军已从西面迫近布良斯克。我们希望它可以降低第四十七装甲军的压力,并且使罗斯拉夫尔—布良斯克—奥廖尔之间的供应线可以从此畅通。在更北面,第二军团已经占领了苏齐尼特齐和梅晓夫斯克(Meshtchevsk)。在怀斯马地区,第四和第九两个军团已经包围住了差不多45个师的苏军。

7 V9 L+ D' q( N$ j 陆军总部(OKH)对于这个进展很满意,因为这足以保证向莫斯科进攻的成功。它的意图就是要阻止苏军在莫斯科以西再建立一道新的防线。所以OKH主张第二装甲军团应由图拉继续前进,占据在科洛姆纳(Kolomna)和谢尔普霍夫(Serpuchov)之间的奥卡河(Oka)的各渡口——这无疑是一个过大的目标。同时第三装甲军团在莫斯科的北面也要采取类似的行动。0 X5 z+ ]$ S3 F/ U8 g1 u

10月8日我沿着公路飞行,由谢夫斯克经过德米特罗夫斯克到达了奥廖尔,在那里找到了我的指挥车队。公路一直到克罗梅为止,都糟得可怕,虽然路面上满布弹坑,但我们总算是有一条碎石路直达奥廖尔。盖尔将军报告我说,面对着第四装甲师的敌人已经获得了增援,所发现的番号有一个战车师和一个步兵师。第三装甲师已经向北前进,并奉命占领波尔巧夫(Bolchov)。第四装甲师在10月9日这一天的任务,就是要占领门曾斯克。大家谈论到苏联战车的素质和它们的新战术,都感到很烦恼。在这个阶段中,我们的战防武器只有在极有利的条件之下,才可以击毁T-34型战车。我们Ⅳ型战车上的短炮身75mm炮,只有从T-34的后部攻击时,才可以有效地把它击毁;而且这一炮还必须打在引擎盖上面,才可以生效。要想达到这种有利的发射地位,在操纵时实在需要很大的技巧。苏军现在总是用步兵从正面向我们进攻,然后再放出战车来,组成大编队,从侧面杀过来,苏军现在已经学乖了。而我们的官兵对于这样的苦战都已经感到吃不消。盖尔将军也提出急需冬服的迫切要求,尤其是军靴、衬衫和袜子都极感缺乏,这是一件颇伤脑筋的事情。我决定亲自去视察第四装甲师,看看实际的情形到底怎样。在6、7两日曾经苦战过的战场上,那些战地指挥官们就把当时的实战情形,详细地讲述给我听,被击毁的战车还留在道路的两侧。苏军所受的损失要比我军小。

: A9 a4 `: k, |; L: }& c! d 回到奥廖尔以后,我又找到了勇将艾贝尔巴赫上校,他把最近战斗的经过,详细讲述给我听,之后我又和盖尔及朗格曼会商。在征苏的整个战役当中,这是第一次我看到艾贝尔巴赫上校已经有精疲力竭的印象,这与其说是受到体力因素的影响,毋宁说是精神方面造成的。最近的战斗对于我们最优秀的军官,其打击之巨,真使人有触目惊心之感。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 w, eQ6 P' V奥廖尔与布良斯克之战(4)

4 _. r5 vZ" N% a, n( {& y8 R 把前方和后方做一对比,则完全是两个世界。陆军总部和集团军总部里面,到处充满了乐观的情绪!不过在这个时候,第二装甲军团方面却并不知道他们的上司早已经给胜利的迷魂汤所灌醉了。8 j5 [. H9 [' q; b* i

那一天黄昏的时候,第三十五军报告,在西生卡(Sisemka)以北与谢夫斯克以西的地区,来自敌人的压力已经大为增加。从这个报告上就可以假定在布良斯克以南被关入陷阱中的苏军,有准备向东面突围的企图。我立即与现在仍然驻在苏多斯特河西岸的第一骑兵师取得了联络,询问在他们那个地区里面,敌情有无任何显著的变化。答复是否定的,但是我还是命令该师即向东岸发动一次攻击。这就可以看出来敌军是守着原有的阵地,还是已经退却。第一骑兵师马上就获得了一个桥头阵地。5 F% a( v; z1 Z4 [0 y7 C

在黄昏的时候,集团军总部用电话向我征询意见说,假使把第三十五军拨交第二军团指挥,那么是否可以简化我的左翼方面面临的难题。我回答说,沿着杜布齐夫斯克包围圈南面侧翼的这个地区,还是交给一个单独的单位指挥比较有利。集团军总部接着又指出,假使把第三十四军交给第六军团指挥,那么我们右翼方面的困难也就可以减轻,因为第六军团可以使用这个军去攻占库尔斯克(Kursk)。事实上,凡是OKW和OKH所主张的办法,在前线上都殊少实行的可能性,因为这个办法只会使我们的右翼缺乏保护。这一天虽然又攻占了德米垂夫,但是恶劣的天气却使第四十八装甲军的后续部队无法跟上,所以危机还是继续存在。" H3 {Z' j/ l

10月9日,苏军仍然和前一天一样,企图在西生卡附近突围,这一次他们获得了成功。第二九三步兵师的右翼受到严重的打击,被迫后撤。因为军团总预备队第二十五摩托化步兵师还不能立即赶到,所以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的第四十步兵团,就只好马上去填塞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和第二九三步兵师之间的缺口。第四十八装甲军本已奉中央集团军总司令部的命令,向库尔斯克和利夫内(Livny)前进,现在又奉命立即撤回谢夫斯克。12点钟的时候,第二十五摩托化步兵师的师长已经到达了谢夫斯克,马上就负责指挥在缺口上作战的一切部队。当这一方面还正在苦战的时候,第一骑兵师却很容易地渡过了苏多斯特河,没有受到什么抵抗,就一直向杜布齐夫斯克挺进。这个师昨天受了敌人的欺骗,现在就极力地想要补救他们的过失。在那一整天当中,沿着杜布齐夫斯克—谢夫斯克、杜布齐夫斯克—奥廖尔和杜布齐夫斯克—卡拉齐夫三条公路线上,敌人都在拼命突围,但是只有在越过中布达—谢夫斯克公路这一方面,有少数的苏军破网逃去。不过所不幸的,逃出的残兵当中似乎包括着苏军第十三军团的司令部人员在内。& |! [% q( P) Q7 WI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风暴当中,装甲军团的司令部移到了德米特罗夫斯克。由于气候的原因,道路的情形是越来越坏,无数的车辆都中途抛了锚。4 _7 g$ @; l9 M@; ~8 v' SV

虽然如此,我军还是占领了波尔巧夫。第十七装甲师与第二军团的第四十三军取得了密切的合作,企图把苏军包围在布良斯克以北的地区中。

' g' J+ v8 x8 V8 ~h6 p 当这些作战还正在进行的时候,我们东线战场的南面侧翼正准备向塔甘罗格(Taganrog)和罗斯托夫进攻。我们的邻军,第六军团的前卫部队也正向阿赫特尔卡(Achtyrka)和苏梅前进。: T- 4 x) o2 , V- c3 Q3 Y

面对莫斯科方面的我军左翼已经渡过了乌尔加河(Urga),并且占领了格夏特斯克(Gshatsk)。u) S5 Y2 F: {* b) T. Z2 B& ?2 ^& N2 X

10月10日,集团军总司令部又发来了新的命令。其中包括有:占领库尔斯克,消除杜布齐夫斯克袋形地区,使在布良斯克西北方的包围圈完全合围,并向图拉前进——而且所有的任务都规定必须立即予以完成。李本斯坦向上级请示,哪一个任务是最优先的。可是我们却没有获得答复。

5 r- HC) e# q# e) |8 B1 n 接下来几个星期当中,最伤脑筋的问题就是泥泞。没有履带车辆的帮助,使用车轮的车辆根本就无法移动。而履带车辆所担负的工作,也超出了它们应有限度以外,所以耗损量激增。因为拖曳用的钢索和链条都很缺乏,所以只有用飞机投下大批的绳索,以充应急之用。对于这些半途抛锚的车辆和人员,其供应补给都只有用飞机来担负,有时要持续几个星期之久。对于过冬的准备可以说是完全不适当。为了使引擎中的水箱不至于结冰,就使我们花费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同样的,冬衣的情形也很相似。在以后几个月当中,因为缺乏冬衣,使我们的士兵遭受到极大的苦痛——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却是最容易解决的。

- C% R+ [6 T* J3 X/ | 敌人还是想继续从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和第二九三步兵师之间突围。第四装甲师则挣扎着向门曾斯克进攻。5 R' ^2 h3 o/ H

在我们右面,第六军团占领了苏梅;在我们左面,第十三军团越过了乌尔加河,向卡卢加(Kaluga)的西面前进。这里也深受着气候的影响。, l1 l3 a# d( I1 o. Y3 K" S" L

10月11日,苏军企图沿着纳夫利亚河的两岸,突破杜布齐夫斯克的包围圈。在第二十九和第二十五两个摩托化步兵师之间地带,曾经发生了惨烈的战斗,敌军在我们的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不过第五机枪营恰好赶到,就填住了它。同时在第二十四装甲军方面,在奥廖尔东北面的门曾斯克地区已经发生了激烈的街市战。第四装甲师正在向该镇战斗前进,但由于道路泥泞而无法迅速驰援。有许多T-34型战车参加了战斗,使德军的战车遭受到很大的损失。在这之前,我们在战车方面都还是占着优势的,现在趋势却转了过来。所以想取得迅速而具有决定性的胜利,就更渺茫了。我把目前这个新情况,向集团军总部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在这个报告里很坦白地说明了T-34型比我们的Ⅳ型战车所具有的优点,并且做结论说,对于我们未来的战车生产,必须有所改良。我建议应由陆军兵工署、军需生产部、战车设计专家和各承造厂家的代表们,组成一个考察团,尽快到我这个地区前线上来做实地的视察。这样他们不仅可以看到被击毁的战车的实际情形,而且也可以获得使用战车作战的人员的意见,这对于新战车的设计,具有极大的价值。此外我又要求赶紧生产一种重型的战防炮,具有足够的穿透力可以击毁T-34型战车。这个考察团后来在11月20日才到达了第二装甲军团的前线上。

4 nk9 J' b8 V; ?/ O- D. V# }( q

3 r' L/ f/ B/ U* / l5 i+ m* b

* v+ }. U, F* |+ h3 r5 k4 ^2 x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d' Mc" Q/ V1 ]( S$ J

奥廖尔与布良斯克之战(5)" J4 [U% ( c/ B) h

10月11日,我们接到通知,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大德意志步兵团又交给本军团指挥,于是该团就立即用来增援第十八装甲师所防守的战线,在布良斯克的东北面,沿着卡拉齐夫—齐伐斯托维特齐(Chvastovichi)公路布防。以后我们又接奉通知,说第二军团将移到我们右翼方面,并接管第三十四和第三十五两个军,而我们也接管了一部分现在属于第二军团的部队。从此种调度上就知道我们一定是要继续向东北方向推进。

2 T( }9 j- l" I1 e 对于消除袋形地区的战斗还正在继续进展中。) i5 ~' B6 ' |# W

在整个战场的南端,亚速海之战已经胜利结束了,一共俘虏了10万苏军、212辆战车和672门大炮。最高统帅部认为苏军第六、第十二、第九和第十八等四个军团都已经全部被歼,所以认为现在可以继续向下顿河(Lower Don)方向前进。党卫军近卫师已经到达了塔甘罗格西北面12英里的地方,不过第十七军团在哈尔科夫以南及第六军团在苏梅地区的进度却都很慢。在这里,拥有战车的苏联生力军,常常迫使我军不得不暂取守势。这对于我的右翼方面是很不利的。因为第十一军团已经转向南面,以占领克里米亚为目标,所以现在南方集团军的攻势,已经做扇形展开了。$ e5 g0 N: R5 A& }

在中央集团军方面的北部地区中,所有的行动都被大雪阻止。第三装甲军团在波哥利罗以(Pogoreloie)附近到达上伏尔加河。

/ g8 o' ]0 Y6 O( d 10月12日还是继续降雪。我们只好枯坐在德米特罗夫斯克的小村中,门外面四处都是烂泥,大家正等待着OKH的改编命令。在布良斯克南面的大包围和北面的小包围,都已经完成了,不过我们的部队却也都陷在烂泥中,丧失了机动性。在门曾斯克地区,我军正在与新到的敌军激战。第三十五军的步兵必须要去扫清杜布齐夫斯克袋形地区中的森林,所以他们已经通过了那个地区。7 _- J& l0 x0 o

不仅是我们,南方集团军方面,除了第一装甲军团以外,其他部队也都停顿了下来。第六军团在哈尔科夫的西北面,已经占领了博戈杜霍夫(Bogoduchov)。在我们的北面,第十三军团占领了卡卢加。第三装甲军团占领了斯塔里察(Stariza),并向加里宁(Kalinin)方面前进。) f' z; d. U+ I# F% A

陆军总部已经发出了包围莫斯科的训令,但是我们却始终没有收到。

" {: A+ ?: {6 K4 v9 y* G: [$ Q8 N( NQ 10月13日,苏军在纳夫利亚河和波尔齐夫(Borchevo)之间企图突破。第四十七装甲军已经得到了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增援。虽然如此,由于我军已经丧失了机动性,所以有一股苏军,人数约5000人,一直冲到了德米特罗夫斯克的附近,才被阻止住。

' c# E5 k* x+ S. p/ F" a4 i 第三装甲军团已经进入加里宁。第九军团则到达了勒热夫(Rzhev)的西面边缘。. w+ I' Y1 C1 n' _4 ^' k6 @

10月14日,我们把司令部移到奥廖尔。在以后几天当中,交战双方的行动都很受限制。第二十四装甲军花了不少的工夫,才把第三和第四两个装甲师移动到了门曾斯克的西北面,准备越过苏夏河进攻。此时,第四十七军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包围战,现在就集中起来,位置在阿左夫—卡拉齐夫—布良斯克沿公路一线上。大德意志步兵团交给第二十四装甲军指挥,已经开到了门曾斯克。第四十八装甲军向法捷日(Fatesh)进攻,并准备从西北方进攻库尔斯克,而第三十四军则由西面向该城进攻。这个作战意图是想要击败在颜福立莫夫将军(Gen.Yefremov)指挥下的强大苏军,它正位于库尔斯克地区,以一劳永逸地解除我们右翼方面的威胁。

+ w; Y: Y0 N! FM 尽管苏军抵抗激烈,第六军团还是占领了阿赫特尔卡。至于南方集团军的其他攻势则完全停顿。/ ~: N% vC$ o: C5 U) a

中央集团军的攻击也为天气所阻止。在莫斯科西面5英里处的博罗夫斯克(Borovsk),已经为第五十军所攻占。10月15日,第六军团占领了苏梅以东的克拉斯诺波利耶(Krasnopolie)。3 p6 O$ F5 T3 G, j

为了准备门曾斯克方面的进攻,我在10月16日又去视察第四装甲师。在这一天,罗马尼亚军占领了敖德萨(Odessa)。第四十六装甲军已经到了莫夏斯克(Moshaisk)的附近。' t4 Y1 s5 L, U!

10月17日,被包围在布良斯克以北地区的苏军投降了。我们和第二军团一共收容了5万名俘虏和400门大炮,苏军第十五军团的大部实力都已经被毁了。但此时敌人又在法捷日地区发动反攻。; R% ]7 t: Z# P8 t

10月18日,第十一军团开始向克里米亚进攻。第一装甲军团在占领了塔甘罗格之后,就向斯大林诺(Stalino)前进。第六军团占领了格莱弗隆(Graivoron)。在第二装甲军团的北面,第十九装甲师占领了小雅罗斯拉韦茨(Maloyaroslavets),莫夏斯克也已被占领。' t. z{( O( I8 g, A& M) K

10月19日,第一装甲军团准备向罗斯托夫进攻。它一路战斗进入了斯大林诺。第十七和第六两个军团继续向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前进。但是恶劣的天气却阻碍了他们的进展。中央集团军方面的情形亦颇相似。第四十三军攻下了里齐芳(Lichvin)。在24小时之内,这个军暂由第二装甲军团指挥。

: R* Z! t9 r9 Q 10月20日,在杜布齐夫斯克附近被围的苏军全部投降,但整个集团军还是毫无进展,第一装甲军团仍在斯大林诺地区作战,第六军团则逼近哈尔科夫。到了21日,他们已从泥泞中进入该城的西郊。# |6 L% r3 y" L) n

10月22日,第二十四装甲军经由门曾斯克所发动的攻击,因为炮兵和战车之间的合作不够,而暂告失败。于是第三装甲师集中一切的装甲实力,又在门曾斯克的西北方再做一次尝试,最后终于成功了。在追击中,10月24日占领了切尔尼(Chern)。我曾经亲自参加这两次攻击,才充分地认清了满地的泥泞和苏军的布雷区,曾经给予我们部队以多大的烦恼。

) n4 W+ Xj' kH! ^; j& Z7 ^" [w* T

5 E5 |" O: q3 d5 sc* u" W/ _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r4 x# f# W, A3 |2 V

奥廖尔与布良斯克之战(6)

+ I+ n: }& Q- }* b 10月23日,第十八装甲师已经到达通过克罗梅的良好公路,并且占领了法捷日。

, ~5 E* ) x; a. o2 V+ U 10月24日,第六军团占领了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敌人早已事先撤出。在我们左翼方面,第四十三军占领了奥卡河上的比里夫(Bielev)。8 O- Z}- A* C, ?

10月25日,我在切尔尼监督着大德意志步兵团前进,并去视察了艾贝尔巴赫战斗团在该

% [& U3 l; I' q 村北面的战斗。

9 Y- p# o# x0 w5 ]) r 到了10月25日,布良斯克周围的战斗可以说是接近尾声了。在这一天,中央集团军的右翼方面,各军团进行改组。第三十四和第三十五两个军,连同第四十八装甲军(第二十五摩托化步兵师除外)都交给第二军团接管。第一骑兵师回到东普鲁士的原驻地,重新改编为第二十四装甲师。在交换中,第二装甲军团也接收了海利希将军(Gen.Heininrici)的第四十三军,其中包括第三十一和第一三一两个步兵师;魏森贝尔格将军(Gen.Weisenberger)的第五十三军,包括第一一二和第一六七两个步兵师。以后第二九六步兵师也交给我指挥,而第二十五摩托化步兵师也仍属于本军团。# c" dk4 ^3 E

第二装甲军团的任务,现在是要向图拉前进,而新的第二军团则向东面进攻:那就是说,我们又要越走越远了。

: Y. ]8 T! i6 I, S2 W/ M% G 在布良斯克和怀斯马累战累捷之后,无疑地,中央集团军已经赢得了一次伟大的战术性成功。不过它是否还有余力再发动一次攻击,以扩张这一次的战果,那就是最高统帅部在这一次战争中所最关心的问题了。

( q" P3 I& V) e; k% P9 G6 b7 O, m0 `8 u

% V/ ~3 Y; ~1 s1 D( C0 x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1 t& H* |1 {/ Q) l$ i1 w/ o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1)

. @0 ^8 H( q$ T, s5 }6 I 第二装甲军团现在准备向图拉进攻。但是从奥廖尔到图拉之间就只有一条单独的公路,而且还经不起这样多的战车和重型车辆的蹂躏,不要几天就已经全部解体了。此外,苏联人又是破坏专家,在退却的时候把沿路的桥梁都完全炸毁了,并且在道路的两旁布置了极厚的地雷阵。我们花了许多的工夫,才用横木把一部分的道路铺接好了,但仍只能供应部队有限的物资。现在决定攻击部队实力的因素,不是人数,而是燃料的供应量。由于这个原因,我索性就把第二十四装甲军的战车集中起来,交给艾贝尔巴赫指挥,和大德意志步兵团一同担任开路先锋的工作。10月26日,第五十三军到达了奥卡河,而第四十三军则把第三十一师在比里夫附近的桥头阵地也加以扩大。我们的右翼邻军驱使第四十八装甲军向库尔斯克进攻。在我们的左面,由于苏军的反攻,第四军团被迫改取守势。

1 R3 Z8 U4 T/ }. g; S0 i 〖〗〖〗图28往图拉的攻势(1941年10月27日至11月14日)10月28日,李本斯坦告诉我最高统帅已经放弃了转向沃罗涅日(Voronezh)进攻的念头,但仍继续向图拉进攻。由于燃料的缺乏,艾贝尔巴赫准许大德意志步兵团中的一个营,乘坐在战车上面前进。我们到达了在图拉南面约20英里处的皮沙里夫(Pissarevo),而第四十三军的侦察部队已经深入到奥多耶夫(Odoievo)。这一天我又在切尔尼过夜,第二天上午再飞返司令部。

% y8 s* m! J5 W: ~# t 10月28日,希特勒命令:“应用快速部队,立即占领谢尔普霍夫以东的奥卡桥。”但是我们前进的速度却受制于补给的情况。沿着这一条已经完全解体的奥廖尔—图拉公路,我们车辆的最高时速偶尔可达12英里,此外就再没有什么其他的“快速部队”,希特勒完全是痴人说梦。

' z4 o2 g. ~, V+ Kt% x 在这一天,第一装甲军团越过了米乌斯河(Mius),第十七军团越过了顿涅茨河(Donetz)。

! L7 D, |! e5 w* B. _/ t 10月29日,我们的先头战车所到达的地方,距离图拉只有2英里远。因为敌人拥有强大的战防和空防实力,所以想要以奇袭的方式攻占该镇的计划失败了,我军损失了不少的人员和战车。* M8 C" g9 }3 j1 G: ^

海利希将军是第四十三军的军长,素有名将之称,他亲自来将他们部队的补给情形讲给我听:别的姑且不说,自从10月20日以来,他们连面包都没有再发给。

- E( w/ p1 G* |: `+ c 到了10月30日,第五十三军由西面沿着奥廖尔—图拉公路前进。在布良斯克袋形地区完全肃清之后,该军在10月19日就已经开始向东移动:第一六七步兵师经过波尔巧夫—戈尔巴乔沃(Gorbachevo),第一一二步兵师经过比里夫—阿尔谢尼耶夫(Arsenievo)—查利夫(Zarevo)。在这次行军中,仍是饱受泥泞的折磨,使他们无法携带所有的摩托化车辆,尤其是重炮。该军的摩托化部分只好绕道,改从“良好”的道路,经由奥廖尔,以达门曾斯克。因为自从10月27日起,就有苏军从东面来袭的情报,所以我不得不用第五十三军来保护我们的右翼。! n: F0 ]! V) g3 Y0 ]

因为公路交通的情形已经糟不可言,所以跟着艾贝尔巴赫战斗团后面前进的第三装甲师,就必须要用空运的方法来加以补给了。

3 H1 l' ]( Z: w4 B, Y" r 从正面攻入图拉现已不可能,于是盖尔军长主张从东面绕过该镇,再继续前进。我同意这个办法,命令继续向地第罗夫(Dedilovo)和夏特河(Shat)上的各渡口进攻。盖尔又认为必须等降霜结冰之后,摩托化部队才有应用的可能。这一点他的看法也是绝对正确的。目前,必须使摩托化设备大受损耗,始能获得尺寸的土地。因为如此,所以赶紧修复门曾斯克—图拉铁路,实在是非常的重要。不过尽管需要是如此的迫切,但是修复的工作还是进行得很慢。因为缺乏机车头,我就建议用铁路用的摇车来当作代用品,但是结果也还是毫无所获。

2 S, B- ]* Y5 X7 @T% L: H 11月1日,第二十四装甲军已经到达了地第罗夫西边的某一点。

8 f9 m8 L9 p0 N! Q 11月2日,当第五十三军的先头部队正在接近乔普洛耶(Teploie)的时候,突然迎头撞上敌人。这一支苏军实力颇为雄厚,一共有两个骑兵师、五个步兵师和一个战车旅。他们沿着叶夫列莫夫(Yefremov)—图拉公路前进,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攻击在图拉城外的第二十四装甲军的侧翼和后方。两军骤然相遇之后,彼此都感到很惊异。于是在乔普洛耶地区发展为一场拉锯战,从11月3日一直战至11月13日。在获得艾贝尔巴赫的战车增援之后,第五十三军最后战胜了敌军,将他们赶回叶夫列莫夫。苏军被俘者在3000人以上,还损失了不少的大炮。! a8 @- ^% a7 T

在11月3日到4日之间,天气第一次降霜,这当然可以使部队的行动比较便利,但是反言之,我们现在也开始着急过冬的问题,因为从这个时候起,我们的士兵也就开始受罪了。为了保护本军团在门曾斯克—切尔尼地区以内的深入侧翼,我已经把刚刚由卡拉齐夫赶到的第十七装甲师的非装甲部分,加以动用了。工兵和征工都正努力工作,以图改善奥廖尔—图拉公路的交通情况。

2 |" z* f' l6 A6 r( t; g+ ~ 这个时候,第四十八装甲军也占领了库尔斯克。$ Qs6 F3 i- V% }% H- S& G' J/ V

11月5日,集团军总司令博克元帅曾经来做过短时间的视察。在11月4日,集团军总部所得出的结论是,苏军在顿河以西的地区正在做有系统的撤退。这个看法已经呈报陆军总部做参考,但从本军团方面的情况看来,就可以证明这个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敌人正在乔普洛耶地区发动攻击呢!$ u6 t4 d; Y, m$ i- R8 N

- d2 n5 h8 `4 FD) a

4 IA% s5 g+ o$ [! N! Z0 l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 s8 v7 w$ L9 K( h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2)

: p1 U; u1 Q3 Q0 S: `9 o8 c 11月6日我飞返前线。我在这次飞行中所获得的印象,可以引用我当时所写的一封信,来加以说明:+ _# R0 : N$ r; ^3 Z

我们的计划一再延期,而今严冬将至,我们竟然坐令敌人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这对于我军的官兵而言,才真是一个殊堪痛惜的事情。一切发展都使我十分伤心。虽有满腔的热情,但是却无补时艰,那个具有决定性攻击的时机已经错过了,今后能否再有这样的机会,更是不可知之数。未来的局势将会怎样的发展,恐怕只有天知道。我们只有存着一线希望,奋勇前进,但是困难重重,真是不知如何才能度过……$ w/ rm5 sC% V- P) W5 k! I8 h

我希望不久我可以写一封比较愉快的信。我是最不想怨天尤人的,但是在这个时候,却是很难让人能够勉强提起精神来。, Bt+ 4 ^5 _: W: l1 ?4 g

11月7日,我们部队中第一次发现严重的冻伤。我们听说从11月5日起,第一装甲军团已经开始向顿河上的罗斯托夫进攻。

- ]+ S2 E2 K" _. w 11月8日,第五十三军在乔普洛耶地区颇有进展。第二十四装甲军也击退了从图拉反攻的敌军。

( M4 w" G% n. h2 n) ^# W 11月9日,可以看出来敌人是准备从图拉的东西两面,同时发动攻势。因为已经把艾贝尔巴赫的战车调去支援第五十三军,所以第二十四装甲军本身就不得不改取守势。第十七装甲师除去战车部队以外,也配属给第二十四装甲军,前进到了普拉夫斯柯以(Plavskoie)。因为在切尔尼以东又发现敌人的生力军,所以只好调动第四十七装甲军的部队增援我们的侧翼。这个时候图拉地区的情况已十分危急,举一个例子来说:第四装甲师的四个兵力不足的步兵营,须担负着20英里长的战线,并且还要在第五十三军与第三装甲师之间担任联络任务。

( |& }# n4 A( n+ C3 j 11月12日,气温为华氏5度,而到了13日,就降到了零下8度。在这一天集团军总部里有一次会议,由各军团的参谋长出席,主席则为陆军参谋总长。“1941年秋季攻势命令”就是在这个会议中颁发的。其中给第二装甲军团的任务,就是要攻占高尔基城,它距离奥廖尔大约是400英里,在莫斯科的东面约250英里。这个行动的目的是要切断苏联首都的后方交通线。李本斯坦立即提出抗议说,在现在这个环境之下,我们这一个军团无法进到韦尼奥夫(Venev)以外的地区。这并不是5月间,而且我们也不是在法国作战!我完全同意我的参谋长的意见,并且立即用一个书面的报告告诉中央集团军总司令,本军团实在无力担负这一指定的工作。当我写这个报告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我在11月13和14日两天,到前方视察所获得的一切印象。# _( Y8 T/ H! U; ]

11月13日,我从奥廖尔坐上我那小型的联络机,不久就在切尔尼的北面飞进了一场暴风雪之中,结果被迫降落在切尔尼机场。于是从那里换乘汽车,在严寒的天气中到了普拉夫斯柯以,这里是魏森贝尔格将军(第五十三军军长)的军部。这正是乔普洛耶战斗的最后一天,魏森贝尔格军长就把他的经历讲述给我听。我命令他向沃洛沃—斯大林诺戈尔斯科(Volovo-Stalinogorsk)推进,并且允许他一直保留着艾贝尔巴赫战车旅,等到第十八装甲师可以来掩护他左翼的时候,再让该旅归还建制。步兵的实力大幅衰减,每一个连已经降到平均只有50人,冬服缺乏的情形也日益严重。

; u% {b# p/ `# T 在第二十四装甲军方面,冰冻又带来了新的不愉快问题,因为缺乏必要的防滑设备,战车爬不上覆满了坚冰的斜坡。盖尔军长认为他在11月19日以前,是不可能发动任何攻势的。在攻击之前,他一定要收回艾贝尔巴赫旅和拥有四天够用的油料,现在所有的仅够一天之用。我主张他应在11月17日开始进攻,这样他就可以和第五十三军的行动相配合,并且阻止敌军在沃洛沃—地第罗夫地区,建立一道新的防线。此外,第四十三军在图拉以西也正受着攻击,需要部队去接替它。至于全军团的右翼则由第四十七装甲军,率领第十八装甲师和第十及第二十九两个摩托化步兵师,来担负掩护的工作。, Z5 v8 `. V3 _* v, e8 n& b

我在普拉夫斯柯以过夜。

- T3 N" Y5 r8 y 11月14日的上午,我去视察第一六七步兵师时,曾经和很多的士兵直接交谈过。补给的情形极坏,冬服严重不足,有许多人穿的还是单衣,而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8度!正午的时候,我又到了第一一二步兵师,所见所闻亦差不多。我们的士兵有很多人就穿戴上了苏军的大衣和皮帽子,只有从帽徽上面可以看出来他们是德国人。军团本部已经把所有的储存被服,都立即送到前线上去了,但只是杯水车薪,毫不济事。1 A" ^& w; i: Wl* c

像艾贝尔巴赫那样的劲旅,现在只剩下了60辆战车,而这也就是我们所仅有的。照编制算来三个师本应有600辆战车。因为防滑的装备还没有运到,冰冻又增加了不少的困难。寒冷使望远镜瞄准器也都丧失了效力,而一种可以有补救效力的油膏也没有运到。为了发动引擎,就必须在战车下面烧火。燃料有时也结冰,润滑油也凝滞不动,总之各单位都缺乏冬服和防冻的药物。5 f( P) O( c- [9 B' v% g! z* `

第四十三军报告死伤数字很重,我又在普拉夫斯柯以过夜。11月15日,苏军又向第四十三军继续反攻。z- ?& R5 b8 c" n3 P% c1 d

11月17日,我们得到情报说西伯利亚的苏军已在乌斯罗维尼亚(Uslovais)地区出现,还有更多的苏军已由铁路运到了莱山(Riasan)—科洛姆纳地区。第一一二步兵师已经和这些由西伯利亚运来的苏联生力军交上火了。因为苏军的战车又同时出击,所以这个疲兵久战的师就支持不住了。由于严重的冻伤,几乎每个团都已损失了500人以上;由于天冷的原因,机关枪也已经无法发射,而我们的37mm口径战防炮对付T-34根本没有效力。结果部队里发生了恐慌现象,一直传播到了博戈罗季茨克(Bogorodisk)才停止。在苏联战役中发生此种现象,这还是第一次,这足以证明我们的步兵战斗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阶段,不可能再希望他们担任困难的工作。在把第一六七步兵师迅速调入乌斯罗维尼亚地区之后,第五十三军不久就稳住了这个危局,没有再去调用其他单位的援军。

; {^, s2 y7 V# Z' ?* A4 t; J1 g+ k% a. OCk0 T3 u" f

1 ~+ F) O! |! R8 # _6 k6 d9 h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c" l! fa2 a8 `/ m$ L

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3)+ B5 Q5 _7 L% e% k

此时,由于第四十七装甲军的各部队都已经到达,所以本军团深入的右翼也都有了妥善的掩护。我在11月17日曾经写过一封信,上面说道:

2 u8 Z- ?" i: k1 ] 在冰天雪地当中,所有的部队都忍受着极困难的供应情况,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一步又一步地接近了我们的最后目标。铁路运输补给的困难与日俱增——这是一个主要的难题,因为没有燃料,卡车也就无法前进。假使不是如此,我们距离目标就可以更近了。不过勇敢的部队还是抓着一切的机会不肯放松,尽管十分困难,但还是用惊人的忍耐力向前奋斗。我们的人员都是这样优秀的军人,使我对于他们感到敬佩之至……

. _9 L, y, T. / K, l 当这个冬季战斗还正在进行的时候,我们必须解决针对国内、军队和苏联人民的三大类粮食供应问题。1941年德国到处丰收,面包和畜牲都不缺少。但是由于铁路运输能力太差,能够送到本军团驻地的德国食物实在是太少。虽然如此,军队和苏联人民的粮食却还是够吃,以我们地区中最重要的奥廖尔镇而论,就有可以维持到1942年3月31日的存粮。平民的粮食仍交给苏联的地方官吏负责发放,到处都贴着布告,告诉老百姓说存粮丰富,使他们可以无断粮之虞。在这个肥沃的黑土地带中,苏联人也早已建立了许多的大谷仓,囤积了不少的小麦。虽然苏军在撤退时,曾经实行焦土政策,但还是有一部分仓库并未被毁,有些虽已起火燃烧,但是当我们到达的时候,抢救出来一部分粮食,至少可以把它们分给当地的人民。7 b2 e. ^" m. R4 D: a; [

在奥廖尔,有一部分工厂因为苏联人还来不及拆走其中的机器,所以现在也就继续开工了。这一方面可以供给德军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工人们有饭吃。其中有一个是制罐头的工厂,还有一个是制毡鞋的工厂。$ y: 1 V; e3 O0 n. G2 L; O

至于说到苏联人民的态度,我可以引述我在奥廖尔所遇见的一位沙皇时代的老将军所说的话来做一个说明。他说:“假使你们早二十年来到这里,我们一定会热忱地欢迎你们,但是现在已经太迟了。现在我们一切刚步上常轨,而你们来到了,要把我们逼迫着再后退二十年,于是我们一切又要从头来过。现在我们是为了俄罗斯而战,为了这个原因,我们才会联合一致的。”

0 A5 f" L, `% q3 u4 J0 C8 ^8 Q 11月18日,第二装甲军团才再度发动全面的攻势。所包括的各单位如下:

/ r2 [JqO6 e* Z6 s0 q2 E7 Y 第四十七装甲军' Q4 X0 Z7 Z2 {

第十八装甲师攻击叶夫列莫夫地区的工业镇市,在激烈的街市战之后,于20日将其占领,以后苏军就猛烈反攻,双方都无进展。

9 i( m! z' p/ b, L; 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经过叶皮凡(Yepifan)向米凯罗夫(Michailov)进攻。2 g1 a3 j1 c3 q- P( ]( k

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向斯帕斯科耶—格里麦特齐(Spaskoie-Gremiatchi)进攻,以保护本军团的东面侧翼,因为苏军已有生力军开到莱山—科洛姆纳地区。

' p) O' X% C5 [* }' s& {0 s 第二十五摩托化步兵师现正奉OKW的命令,停在原地不动,以收割粮食。等到任务完成之后,即以军预备队的身份跟着各师前进。

; G( b& l# T# ) e/ j 第五十三军0 ^- E) l! c4 |+ p8 J! k: W& [

第一六七步兵师经过斯大林诺戈尔斯科向韦尼奥夫进攻。

+ % U5 w5 R5 " R5 n! 第一一二步兵师正驻在斯大林诺戈尔斯科,因为兵力不够,暂停原地不动,以等候第五十六步兵师来接替它。而第五十六师现正担任集团军总部的预备队,还留在卡拉齐夫,它以后要在顿河上占据一个桥头阵地。

" v, B" G) B2 f; F9 a$ m- G 第二十四装甲军

+ F% K+ M) S5 h5 h4 _ 该军率领着第十七、第三、第四共三个装甲师、大德意志步兵团和第二九六步兵师,准备从东西两面攻入图拉镇。第十七装甲师已经派遣了一个战斗团,在该军与第五十三军之前挺进,其目的为占领奥卡河上的桥梁,以阻止苏军进入这个战场。, Y$ F7 ]) Y6 T# U3 {% I

第四十三军

0 p$ _4 G" |5 ?4 f4 F7 m6 p, a. @ 该军率领着第三十一和第一三一两个步兵师,在乌帕河(Upa)与奥卡河之间,经由里齐芳和卡卢加前进。以扫清那个地区中的敌人,并确保本军团与第四军团之间的联系。$ j' U# d5 r, H( ~0 o9 m( e' r& M

在我们深入的右翼方面,第二军团奉命从奥廖尔向东方前进。所以我们不可能指望获得该军团的支援。该军团在叶列茨(Yeletz)—叶夫列莫夫的公路西面遭遇到苏军的强烈抵抗,由此更可以证明苏军并没有撤回到顿河的东岸去。: t' O+ X, [6 u5 |

在第二装甲军团的左面,第四军团正横跨着奥卡河发动攻击,位置在阿列克辛(Aleksin)的北面,向着谢尔普霍夫的方向。这个军团共有36个师的兵力。

% I4 {$ d/ G- F/ Y& J5 {; Y 相反,第二装甲军团却只有12个半师的兵力。步兵还是没有冬服,而且几乎无法运动,每天所能进展的距离平均只有3英里,最多不过5英里。所以我真怀疑我这个军团是否有力量来完成它的使命。

* E. [0 A/ l; a. D" ? 由于有了空军的有效支援,在11月18日,第四十七装甲军攻下了叶皮凡,第二十四装甲军也攻下了地第罗夫;第二天后者又到达了波罗巧夫(Bolochovo)。21日,第五十三军确实占领了乌斯罗维尼亚,而24日第二十四装甲军又占领了韦尼奥夫,并击毁了50辆苏联战车。第四十三军慢慢地向乌帕河进展。当这些运动完成之后,突然有一支强大的苏军出现:这就是苏军第五十军团,率领着第一○八战车旅、第二九九步兵师和第三十一骑兵师等配属的部队。他们立即向第四十七装甲军的先头部队开始攻击。于是战况马上又转趋紧张。

/ @7 ~4 Z+ L- c- L: e% p7 I+ E9 A4 G6 o

* F- Y. V0 c# }t/ T0 Q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2 s( g8 I+ N0 K# c3 e: f$ S: M

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4)% y+ m8 W5 u2 b7 s1 }

在与冰雪和烂泥苦斗了一番之后,第一装甲军团于11月19日到达了罗斯托夫的北面,于是立即爆发了猛烈的战斗。11月21日,终于占领了该城,但苏军已经把顿河上的桥梁炸断了。这个装甲军团预计敌人即将开始反攻,所以改取守势。11月20日的时候,第二军团所属的第四十八装甲师也占领了提门(Tim),而在23日就遭到了敌人的反攻。' E# `& M" l% H6 L

11月21日,我曾经这样写道:! E( `; `: L3 t- [M1 M6 n4 J2 J

身处这种天寒地冻、衣住维艰的环境,再加上人员装备的严重损失和油料的备感缺乏,真使一个指挥官对于他的责任感到吃不消。时间愈长,我就愈感到压力沉重,身负如此重大的责任,即使全世界意志最坚强的人,也会感到难以承当。9 p. i2 ~" A8 I9 @$ }9 S" C

我已经在前线上奔走了三天,目的是想认清当前的实际情况。若是战况许可的话,我想在星期天到集团军总部去,看看在最近的将来到底是以什么为目标,这是我们一直不知道的。那些人究竟打些什么算盘,我也猜不出来。同时也更不知道在开春之前,战局将如何演变……

( |7 ?% W7 ]& m/ s' ]q7 f$ S" k 在11月23日的下午,我决定亲自去谒见中央集团军总司令,要求他把我已经接奉到的命令加以修改,因为我实在感到无法执行那个命令,我向博克元帅解释第二装甲军团所处的窘境,讲述部队精疲力竭的情形,尤其是步兵冬衣的缺乏、补给系统的解体、战车和大炮的损失,而右翼方面因为苏军有新生力军到达,也备感威胁,凡此种种都使我军事实上无法进攻。博克元帅回答我说,他早已把我以前的报告内容,上报给OKH,而OKH也完全明白战场上的实际情形。于是他马上就和陆军总司令通电话,同时把一个耳机递给我,好让我可以完全听得到他们的谈话,博克元帅把我对于目前情况的意见,重新向勃劳希契讲述了一遍之后,他就要求陆军总司令改变我的任务,取消这一攻击命令,准许我选择冬季中有利的位置,改取守势。

( H& m. R% ; Y+ b 很明显,陆军总司令根本就没有做决定的全权。在他的答复中,他不理会真正的困难,拒绝同意我的意见,并且命令仍然继续进攻。经过一再要求,我希望他至少能够给我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以便我采取守势,最后他才指定了米凯罗夫—查莱斯克(Zaraisk)之线,并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彻底破坏莱山—科洛姆纳之间的铁路。

6 M( ?3 m0 O4 {4 T/ g/ D8 r! { 我这一次飞回集团军总司令部去得到的结果非常不圆满。在同一天我要求OKH的联络官卡尔登中校,把我们的情况直接报告陆军参谋总长,并且要求取消这一次攻击。他也只是徒劳地往返而已。因为陆军总司令和参谋总长都一致拒绝我的要求,似乎就可以判定不仅是希特勒,连他们本身也都主张继续进攻的。不过无论如何,军事当局现在总应该知道我们所处的窘境,甚至于连希特勒也应该完全明了。! t3 D: f) k4 @

11月24日,第十摩托化步兵师攻下了米凯罗夫。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从叶皮凡向北前进,走了25英里的距离。11月25日,第十七装甲师的前卫战斗团已经接近卡希拉(Kashira)。我们右翼友军占领了利夫内。

" b) y4 p; g) Q# c! } 11月26日,第五十三军到达了顿河,和第一六七师一起,在伊夫罗齐诺(Ivanozero)附近渡过了顿河,并向该镇东北面前进,在丹斯柯以(Danskoie)攻击从西伯利亚调来的苏军。这个勇敢的步兵师俘虏了4000名敌人、42门大炮和一些车辆。第四十七装甲军所属的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也从东面向该敌进攻,并把苏军包围了。

( c# ]2 ?6 R" n/ C0 e5 w 我这一天是和第五十三军在一起,并且决定于11月27日到第四十七装甲军和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方面去。我在叶皮凡遇见李美尔逊将军,他告诉我,在昨天夜间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曾经遭遇到一次危机。苏军第二三九步兵师放弃了他们的大炮和车辆,向东面突围成功,而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的防线拉得很长,因此兵力单薄,无法阻止他们突围,并且还受到惨重的损失。我从师部转到吃亏最大的第七十一步兵团团部去视察,我原先以为一定还是戒备疏忽的缘故。不过,听过了营连长的报告之后,才了解部队是完全尽责了,他们完全是给优势的数量所击败的。许多战死的士兵,身上全副武装,手里还紧握着他们的武器,就可以证明那些军官们所说的是实话。我尽量地鼓励这些受了震惊的士兵,并且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渡过这个不幸的难关。那些西伯利亚来的部队,虽然丢光了重武器和车辆,但还是逃了出去,原因就是我们的兵力实在太单薄。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的机车部队,立即开始追击,但仍是枉然。

& e% V) w* Y/ Q 我先去看该师的搜索营,然后又到第四装甲师的第三十三步兵团,最后就在第二十四装甲军军部里过夜。在这个隆冬的气候之下,苏联的原野上到处都是一片白茫茫的大雪,冷风刺骨,在前进路线上的一切目标都已经被大雪所掩埋着。从无人地带坐着汽车走了好几个钟点之后,才遇见我们那些饥寒交迫的部队。相比苏联的西伯利亚生力军,他们吃得好,穿得暖,并且有充分的冬季作战装备,那真是天渊之别了。只有当“那个人”亲身目击了这些情形之后,他对于现在的局势才可以做正确的判断。, k+ P4 A, c2 g?

巴尔克上校现在在陆军总部中服务,参与装甲部队的指挥工作,他这一次和我一同视察。我就要求他把亲眼所见的情形,报告给陆军总司令知道。' V2 m& M- |$ t! U% {

: e- w3 b- {: k2 Z8 q( d2 h3 P, A+ Z4 K) w% M- d& a* }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2 L# c6 }2 R0 {" Y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5)# D' G8 [6 D; K; I

现在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占领图拉。一定要等到我们占领了这个交通中心和飞机场之后,我们才可以寄望再继续向北或向东前进。我去和各军军长商谈,帮助他们做攻击的准备,这个作战相当的困难,我一点都不存幻想。我们希望用双包围的战术来攻占这个镇市:第二十四装甲军从东面和北面进攻,第四十三军从西面进攻。在作战时,第五十三军掩护着北面侧翼,以对抗莫斯科方面的苏军;第四十七装甲军则向东面进展,以对抗从西伯利亚方面调来的苏联援军。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在11月27日到达了米凯罗夫之后,奉命去炸毁莱山—科洛姆纳铁路,但是由于苏军抵抗太强,所以始终达不到他们的目的。由于天气寒冷,第十八装甲师的炮兵在向叶夫列莫夫前进的时候已经落后了。早在11月29日,第十摩托化步兵师方面已经开始感受到敌人的强大压力,故被迫撤出斯科平(Skopin)。

) c& I/ V* ~8 @5 e- r 经过了几个月的苦战,即令如第二十四装甲军那样的劲旅,现在的攻击力量也不免大打折扣。那个军的炮兵一共只凑得出来11门可用的大炮。0 N+ C" c+ _! e* U/ n, h

在东线战场的南端,优势兵力的苏军在11月27日已经开始向罗斯托夫反攻。面对着第二军团右翼的敌人也已经增加了兵力。在我军的左翼方面,第四十三军已经到达了图拉—阿列克辛公路。在那里却立即遭遇苏军的猛烈反攻。

; o, MX0 f$ f2 y. R* v1 l% `5 F 在第四军团方面,第二装甲师到达了卡拉斯拉雅波利亚纳(Krasnaya Polyana),该地在莫斯科西北面14英里处。

* f8 P) I# H7 S) o1 ^% T+ k% M) O 11月28日,苏军重新进入罗斯托夫。第一装甲军团现在面临着是否要撤出该城的问题。4 a' C" u1 b$ t; |- r

我们在第四十三军方面的进展非常有限。在这一天集团军总部放弃了OKH和OKW所规定的一切长期目标,只是简捷了当地下命令说:“赶紧把图拉战斗胜利地结束。”9 sV5 E- S/ w( S6 a+ g) Q- {*

11月30日,OKW怀疑我军对图拉攻击所做的准备是否已集中足够的兵力。要想调集更多的兵力,就只有撤回第四十七装甲军的部队,而这将会使我们的侧翼感受到更大的威胁,因此我不敢采取这个步骤。不过,在这同一天,在我们前线上的最南端,却发现了一个使全盘局势都急转直下的发展:南方集团军撤出了罗斯托夫。第二天,该集团军总司令龙德施泰元帅被解除职务,遗缺由赖兴瑙元帅继任。这是第一个不祥之兆,但是希特勒、OKW和OKH却还是执迷不悟。' XP9 D& r9 ( V/ B8 H5 @

自从1941年6月22日起,东线战场的死伤总数已经达到74.3万人,对于我们350万人的总兵力而言,即已到了23%的比例。

% X5 B7 t% Y) z 11月30日,在卡希拉附近,面对着我军北翼的敌部也已经获得了增援。似乎可以看出来苏军是从莫斯科的西面——他们防线的中央部分——抽出兵力来增强他们认为感受威胁的侧翼。

* n& [4 X. F: G4 A# H 〖〗〖〗图29莫斯科之战巴尔干地区的游击战日趋激烈,使得德军在该地区必须保留较强大的兵力。

4 v: |( R' k) W+ }* ^: @ 根据南方集团军新总司令赖兴瑙的意见,认为罗斯托夫的撤出和第一装甲军团撤回米乌斯之线,都是无可避免的。所以龙德施泰的去职实在是有一点冤枉。* {) }5 h9 a. V1 o4 l7 Y" `, B

这个时候,本军团的攻击计划是想与预定12月2日进攻的第四军团相配合。但是到了12月1日才知道他们没有准备好,一定要等到12月4日才可以开始。为了能一同发动攻势,我倒很愿意再延迟几天,好等着他们一同动作,并且有时间可以使第二九六步兵师赶到。不过,第二十四装甲军却认为在那个狭窄有限的攻击地区中,他们恐怕很难再等下去。所以我才决定在12月2日由该军首先发动攻击。

7 g% i( S+ _- I! I6 S9 `( j 我的前进指挥所设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Yasnaya Polyana),该地正在大德意志步兵团阵线的紧后方,在图拉南面约4英里处。我就住在托尔斯泰伯爵(Count Tolstoi)的别墅。一切的房屋型式还保持着十九世纪的风格。我们住进去之后,就把托尔斯泰的一切书籍遗物都妥为保存,将它们封存在两间房子里面。我们宁可使用粗木制造的临时家具,室内取暖的木材都是从森林中砍来的,对于那些书籍家具全未破坏。我还亲自去凭吊了托尔斯泰墓,也没有德军士兵去扰乱它。一直等到我们撤出的时候,这些古迹也还是完好无损的。以后苏联人曾经宣传,我们是如何的野蛮凶残,事实上在他们伟大作家的墓地周围埋置地雷的人,正是他们自己。2 w9 O" p4 F) u) 7 e* U$ T3 M! _( B

在12月2日,第三、第四两个装甲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差不多已经突破了多数的敌军前进阵地。这次攻击又发挥了奇袭的效果。12月3日,在风雪中还是连续进攻,道路已经结冰,行动比过去任何战斗都要困难。第四装甲师越过了莫斯科—图拉铁路,俘获了6门大炮,该师最后还到达了图拉—谢尔普霍夫公路。到了这个时候,部队的精力和燃料都已经耗尽了。敌人向北面退却,情况依然还很严重。3 p* [: L" V2 V; oT

12月4日,搜索部队报告说,敌军的先头部队准备沿着图拉—谢尔普霍夫公路的南北两侧实行强力的攻击。第三装甲师方面,在图拉东面的森林地带一直持续爆发着苦战,这一天只有极有限的进展。

3 s2 e3 D/ S^. l2 u0 w, h5 s 不过足以影响图拉战斗全局的决定性因素却只有两个:(一)第四十三军是否还有足够的攻击兵力,以对这个城市实行合围,并且在该镇的北面与第四装甲师建立接触。(二)第四军团的攻击到底能够使敌军受到多大的压力,能否阻止敌军从中央地区抽调兵力以向图拉方面增援。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Q) P+ t/ I( |% P* Q/ R

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6)

8 X; l0 [& k( A2 M% ?3 R 12月3日,我到格莱斯罗夫(Griasnovo)去视察第四十三军,目的是要亲自看看该军的战斗力。在12月4日的清晨,我就到达了第三十一步兵师的师部,接着前往第十七步兵团和该团的第三轻步兵营。这个营是我在军事职业上的发祥之地,在1920—1922年之间,我一直充任该营第十一连的连长。在和连长们详细讨论之后,我就提出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们是否还有余力继续作战呢?这些军官们并没有隐瞒他们的焦虑,但是问到他们是否还可以进攻的时候,他们却说:“我们再进攻一次,应该可以把敌人赶跑。”其他的单位是否也和我这个旧部是一样的热心我固然不知道,但是凭着这一点印象,我就决定再进攻一次。

7 I' _" d! a2 m+ Q 回来的路程似乎是无尽长的,再加上风雪的险阻,路况非常的危险。最后,我的装甲指挥车开入了一个深坑,那是秋雨所冲成的。在黑暗之中要想救出车辆,事实上是毫无希望。很碰巧的,在路旁遇见了本部的一辆通信车,才在深夜之中把我送回了司令部。

1 G+ z" ?/ S/ @. N: @ 12月4日,第四十三军已经完成了攻击的准备,而第二九六步兵师则继续向图拉城挣扎前进,不过那一天各部队还没有开始攻击,温度已经降到了华氏零下31度。空军侦察机报告有强大的敌部由卡希拉向南移动,因为苏军战斗机颇为活跃,使我方侦察机无法做详细的观察。s: s$ i% ~& M- k# x

12月5日,第四十三军企图进攻,但除了第三十一步兵师最初有若干进展以外,其他部分均告停顿。第二九六师在断黑之后才到达了乌帕河,而且也已经精疲力竭,我自己曾经去视察该师的某一个团。在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方面,苏军使用战车在韦尼奥夫东北面进攻,我军在图拉以北地区的侧翼和后方都倍感威胁,而且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68度,所以第二十四装甲军已经被冻结了不能移动。因此这个时候是否还应该继续进攻实在是很成问题。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第四军团能够同时进攻而且还能获得胜利。不过很不幸,事实上完全不是如此,甚至于完全相反。第四军团的合作,只限于派了一个兵力只有两连人的战斗巡逻队,在完成任务之后,就返回原防地。这个行动对于第四十三军可以说是毫无助益,接着第四军团就改取守势了。- b: o; ]) d- b

由于侧翼和后方都已经感受到威胁,而且不正常的寒冷又使我军丧失了机动性,所以我就决定在5日到6日的夜间,摆脱这个毫无支援的攻势,把最前线的部队撤回到上顿河—夏特河—乌帕河之线。这是在战争中,我第一次做这种撤退的决定,而且也从未遭遇过这样大的困难。虽然我的参谋长李本斯坦和最资深的军长盖尔,都完全支持我的意见,但也并未能减轻我的烦恼。, @$ V* S, U9 U/ {

在夜里我向博克元帅报告我所已经决定的计划。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司令部到底是在什么地方?”他以为我也许还留在奥廖尔,距离前线还很远。不过这种错误是任何装甲兵指挥官都绝不会犯的。我和战场以及我的士兵,都一直是处于最接近的地位,所以对于二者的情况都可以做出明确的判断。

8 y( J8 h, l0 A! G# k% t 也不仅是我这一个第二装甲军团已经处于这样严重的情况之下。在这同一个夜晚,霍普纳尔的第四装甲军团,和赖因哈特的第三装甲军团,已经到达了距离克里姆林宫只有20英里的地点,可是他们却都已经精疲力竭,眼望着特奖就近在咫尺,但仍被迫放弃了他们的攻势。在第九军团方面,苏联人甚至已经在加里宁的两侧开始反攻。

9 c" |4 t, o! c+ M 我们对于莫斯科的攻击是已经半途而废了,我们那些英勇官兵的一切牺牲和忍耐也都完全白费了。我们已经遭遇到了一次惨败,而以后几个星期当中,由于最高统帅部的坚持,又增加了不少的损失。尽管我们都有报告陈情,但是那班人住在遥远的东普鲁士,对于冬季作战的真正情形,以及士兵们所身受的苦痛都完全不知道。因为他们是那样的愚昧无知,所以才会向前方作战的部队提出那样完全不合理的要求。) H. [% uF7 ym

只有全线立即撤退,到一个地形比较有利且事先已有设防的地带,似乎才是补救这个危局的最好和最经济的办法。等到退到这一条战线之后我们就可以守过残冬,等到明春再发动攻势。对于第二装甲军团而言,这个地区就是苏夏河—奥卡河之线,在10月间这里曾经建立过一部分的工事。不过这也正是希特勒最反对的。我不知道到底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还是由于希特勒个人的固执,才会发生这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过我认为日本在12月8日参战,和希特勒在12月11日向美国宣战,对于这个决定都很有影响。

5 w5 m) V) `' u0 c! n+ ^ 这个时候,使军人们大感不解的,就是希特勒既已向美国宣战,那么为什么日本人却不向苏联宣战呢?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苏联留在远东的兵力还是照样可以调来对付德国。这些部队的运输,在数量上和速度上都超过了我们的估计。所以希特勒的政策不但不能解救我们的痛苦,而且还使前线的部队更感受到极大的压力。; `( M2 g/ Q( h2 u

现在战争才真正变成了“总体”战了。全世界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联合起来,与德国和它的脆弱盟友作战。

, p9 FC% v8 N; J 现在再回到图拉的战斗。在以后数日中,第二十四装甲军依照计划开始撤退。敌人从卡希拉方面对于第五十三军频加重压。7日的夜间,在第四十七装甲军控制地区中的米凯罗夫又重入苏军的掌握,第十摩托化步兵师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在我们右面,第二军团也丧失了叶列茨,敌军并向利夫内前进。

+ H1 T4 f& C9 r, o+ r# N: k8 d2 Q0 E4 O5 T! L) _

5 V! B* J5 D9 e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 S7 X: n* sj# ~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7)" P8 D# ?, F$ M& S* Q! K

我在当时的意见,可以用我在12月8日所写的一封信来代表,现在摘录如下:! V" v/ x% |0 q; A+ ^+ L9 ]- ]( n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悲惨事实,就是最高统帅部居然蠢到这个程度:拒绝相信我们的报告,不相信部队的力量已经日益减低,而还是继续向他们提许多新的要求,德军对于这种酷寒的天气完全没有准备,等到苏联的温度降到零下32度的时候,当然就不免手忙脚乱了。部队既然没有力量攻占莫斯科,所以在12月5日的夜里,怀着一颗沉重的心情,我就决定停止这种无目的的攻势,将部队撤退到一条预先选定的比较短的战线,希望在那里坚守过冬。苏军在后紧追着,我们预测将有不幸的事件发生。我们的伤亡颇重,尤其是疾病和冻伤,将来在休养调治之后,可能有一部分的人会归队,但是现在却毫无办法。由于冰冻的原因,所损失的大炮和车辆总数也远超过所估计的程度。我们虽尽量利用雪橇,但是它们并没有太多的帮助。所幸的,截至目前为止,我们的战车还勉强可以使用。但是也只有上帝知道它们还能有多久的寿命。1 m! P7 S. K. c3 y: j

我们的不幸命运从罗斯托夫开始。当我在11月23日飞到集团军总部去的时候,结果是一无所获,一切还是照旧进行。接着我们北面的友军先败了下来;而南面的友军更早已脆弱不堪,所以我只好决定停止进攻,局势是如此险恶,何况天气又已经冷到了零下32度,我实在无力肩负整个东线的成败。6 if& t/ b. Y' g" R8 }5 {/ C

我要求巴尔克把这种情形和我的意见,转达陆军总司令,但是我却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办到。7 Z* w. - R7 C8 n+ G/ w. t8 |

昨天,空军方面的里希特霍芬元帅来访问我。我们两人之间做了一次长时间的密谈,结果发现我们对于现今的局势具有相同的见解。我又曾经和施密特将军会谈过,他是我右方的军团司令,和我处于同样的地位,他也同意我的见解。所以我的意见绝不是孤立的,但是这也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根本就无人关心及此。

+ q4 P, k0 N# o& B$ p1 Z0 C2 _) Z 我绝不相信这样拖下去,两个月内军事局面就可以明朗化。假使现在决定在适当的时机摆脱敌人,退到一条可守的防线过冬,那么我们也许就可以平安度过。在过去这几个月当中,一切都是一个大疑问号……我并不是为我个人打算盘,我所忧惧的是我们德国的前途。+ H( t$ }% q1 P8 n* y: {+ ~8 ?

12月9日,敌人在利夫内地区扩张他们的战果,曾将第九十五步兵师的一部分加以包围。在我的战区里,我命令第四十七装甲军开始向西南撤退;第二十四装甲军则击退了苏军从图拉所发动的攻势。

Q. n4 Y$ n! y) Gr& V- m& ^ 12月10日,我分别写信给希特勒的副官长希孟德和陆军人事处长小凯特尔,告诉他们我们所处的情形,我希望他们对于这个地区不要再存任何的幻想。在同一天我又写信给我的太太,说道:

FEo2 q2 u8 ] 我希望我的两封信都能够到达它们的适当目的地,因为即令在目前,若能有明确的思想和坚定的决心,则仍然还可以挽救大局的一部分。我们对于敌人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完全估计得太低,所以现在自食其恶果……事实上我惟一满意的好事,就是我至少在12月5日,曾经负起责任来停止再行攻击,假使我不这样做,那么一个大悲剧就绝无可避免。" _* H; B! k0 `1 _

12月10日,已经有人在卡斯托尔拉尼亚(Kastornaia)和叶列茨地区看到苏军。在第二军团方面,敌人的突破更深入,已经越过了利夫内—切尔诺瓦(Chernova)公路。在我自己的战区,第十摩托化步兵师正在防守叶皮凡。第五十三军和第二十四装甲军到达顿河—夏特河—乌帕河之线。这一天内,在第二九六和第三十一两个步兵师之间的防线,出现了一个很危险的漏洞。

' ?! l0 O( l4 R( J5 | 12月11日,我们右翼友军继续向西撤退,叶夫列莫夫已经感受到威胁,因此到了次日必须撤出。

9 V9 w6 h4 Z3 Z 为了填塞第四十三军的防线漏洞,第四军团奉命借调第一三七步兵师给我应急。但是距离既远,而天气又坏,该师也必须要等很久才能到达。12月12日这一天,由于我们的右翼友军被困,我把本军团现在可以动用的机动兵力,都送去支援他们。5 `" x9 a/ t5 O6 Y! w; k) f& i

12月13日,第二军团还再继续撤退。在这一战况之下,第二装甲军团原先准备坚守斯大林诺戈尔斯科—夏特河—乌帕河之线的计划,也变得不适用了,尤其是第一一二步兵师已经无力抵抗苏联生力军的攻击,所以必须撤过普拉伐河(River Plava)。我们左翼的友军,第四军团,以及第三、第四两个装甲军团,也都守不住他们的阵地了。9 U3 q! y9 _3 ^) ]

12月14日,我到罗斯拉夫尔去和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会商,第四军团司令克卢格元帅也在座。为了参加这次会商,我必须要在大风雪中驾车行进24小时之久。我当面把所部的处境报告给总司令听,并且要求他准许我把部队撤到苏夏河—奥卡河之线,另外也提出了如何阻塞第四十三军和第二十四装甲军之间缺口的问题,现在它已经宽达25英里。本来第四军团应该把第一三七步兵师借给我去填塞这个缺口,但是克卢格只派了该师的四个步兵营由该师师长率领前来。我认为这个兵力完全不够用,要求赶紧把该师另外一半兵力也送到。以后在战斗中,该师的师长布格曼将军(Gen.Bergmann)英勇战死,而这个重要的缺口还是没能填住。

) r5 x$ G3 |- M. l" c 罗斯拉夫尔会议达成的结果就是下述的命令:“第二军团暂时受第二装甲军团的指挥。两军团合守库尔斯克—奥廖尔—普拉夫斯柯以—阿列克辛之线,必要时可以撤到奥卡河。”我当然以为陆军总司令会把这个决定报告给希特勒知道,以后的事实却证明他并没有告诉希特勒。0 B( d; L5 a* i8 l( f

$ d$ {$ T- ^; D3 k* y

! i% ?# Z9 p. e$ d) ?, W. s: F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 `" T# @9 O% z' m3 C0 o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8)

! K; G- ?6 N3 A7 @& i$ R( x& F* _ 这一天,苏军从12月13日早已突入第二军团防线的攻势,又开始更深入,由利夫内直达奥廖尔,其结果使第四十五步兵师被围并被消灭掉了一部分。冰冻后的地面使一切的运动都深感困难。冻伤对于我们所造成的死伤数字,比敌人的攻击还要严重。第四十七装甲军必须撤回,因为它的右翼友军,第二军团的第二九三步兵师已经由叶夫列莫夫撤退。2 }. l( r2 M9 T( o

12月16日,希特勒的副官长希孟德,本在我的邻近地区内,但在我的紧急要求之下,就飞到奥廖尔机场和我会谈。我们面谈了半个钟点。我用极严重的语气把目前的情形讲述给他听,要求他把我所说的一切照直转达。我希望希特勒在夜里会打电话给我,答复我所提出的一些意见。从与希孟德的谈话中,我才知道陆军总部正在酝酿大改组,而勃劳希契元帅即将被免职。在那天夜里,我这样写道:

5 A0 `- u- [; `8 e1 r. E 我最近在夜间常常失眠,我的脑筋一直在转念头,想用尽一切的方法来帮助我这些可怜的士兵。在这种奇冷的天气中,他们还是露宿着,这真是太可怕,简直无法想象。OKH和OKW中的大人物们从来不曾到过前线,所以当然也不知道前线上的实际情形。他们还是把许多无法执行的命令送了下来,而对于我们的要求和建议,一概置之不理。

% w6 K% y. r6 C# ! [9 `+ W3 s 那一天夜里,诚如我所预料的,真的收到了希特勒所打来的电话。他命令我们坚守原阵地,不准再退却,并且答应送援兵来——说到援兵数字却太荒唐可笑,准备空运500人来。那天电话效果很坏,希特勒就把他的命令又重述了一遍。至于说到我们的撤退,是自与勃劳希契在罗斯拉夫尔会晤以后,就早已开始进行,所以现在根本无法制止了。& `8 K& H2 g, _! A5 y

12月17日,我又去访问第二十四装甲军、第四十七装甲军和第五十三军的军长,目的是为了明了当前的情况,并商论对策。这三位将军都一致认为,用我们现有的兵力,是不可能在奥卡河以东建立一条防线的。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维持部队的战斗力,等待援军到达并实行坚守。他们并且报告说,部队对于最高指挥官的能力深感怀疑,为什么把敌人的实力估计得那样错误,来发动这种必败的攻势。他们说:“假使我们还能够保持着旧有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则这种攻击也不过是儿戏罢了。可是现在苏军有冬季作战的训练和装备,而我们却完全没有。”

3 u0 n: d9 |2 N; y 这一天,第二军团非常担心敌人会冲到诺夫西利(Novosil)。" ]5 z1 L: k" m% b

在检视一般局势后,我得到了集团军的批准决定亲自飞往元首大本营,把前方的一切情况当面报告给希特勒,因为电话和书面的报告都早已完全不生效力了。预定谒见的日期定在12月20日,但当天中央集团军总司令博克元帅称病辞职,由克卢格元帅继任。9 e/ w$ E7 e: e7 x- ]( i

12月18日,第二军团本奉命守住提门—里弗尔—维巧以(Verchoei)之线,而在以后几天内,应与第二装甲军团的右翼取得联系,撤到巴尔夏尼亚里卡(Bolshaia Reka)—苏夏河之线。第二装甲军团则将占领莫基尔基—弗尔夏以普瓦维—索罗齐卡—周尼拉—柯斯卡拉之线(Mogilki-Vershoie Plavy-Ssorochenka-Chunina-Kosmina)。第四十三军改由第四军团指挥。$ _8 g9 w4 R$ i+ Y9 p" u8 T4 u
《闪击英雄》(全) 作者:海因茨·古德里安[德] 二 闪击英雄

12月19日,第四十七装甲军和第五十三军撤到了普拉伐河之线。我决定把第四十七装甲军从阿斯尔基(Oserki),撤到波地西尼弗基(Podissiniovke)的西北面,又把第二十四装甲军撤到奥廖尔地区,作为军团预备队,这样就可以使该军各部队获得一个短暂的休息,并且使我手里可以有一支能供调遣的机动兵力。第四军团正在他们右翼方面拼命进攻,但已有一部分为敌人所逐回。

; m3 m* z, J0 Q+ [- O% / s* k( @& f, U8 ?

' V2 @0 ?8 M8 w! Q! R" a: K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 _. ]2 c. b4 G# n我第一次被免职(1)

7 l& L/ M$ W# d7 U- V8 ` 当1521年宗教革命的时候,马丁路德博士(Dr.Martin Luther)将出席会审,送行的人曾经对他说:“小修道士,小修道士,你有一段艰巨的路程要走呵!”当我的幕僚们听到我要到元首大本营里去,他们就引用这一句古话来向我话别,这的确是很合题的。我当然也知道,要想说服希特勒听进我的意见,那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过在那个时候,我还以为我们的最高统帅对于一个来自前线、身经百战的将领所说的一切,总能听进去几成。当我从冰天雪地的战场上,飞往人间天上的大本营时,心中还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T9 z1 v8 c0 j5 c- _. `. f8 w2 V+ ^

12月20日15点30分,我在拉斯滕堡(Rastenburg)的飞机场着陆。我预定和希特勒会谈五个钟点,中间只暂停两次,每次都是半个钟点,一次是为了吃晚饭,一次是为例行每周汇报,那是希特勒依惯例要出席的。

' N* B) ~( [6 a 希特勒接见我的时候大约是在18点钟。凯特尔、希孟德和希特勒的一些其他宠臣也都在座。陆军参谋总长或是OKH的其他代表人却都没有出席,希特勒在把勃劳希契元帅免职之后,任命他自己兼任陆军总司令。所以,正和8月23日的情形一样,我面对着OKW中的许多显要人物,完全是处于孤立的地位。当希特勒走向前来向我表示欢迎的时候,我就感到很惊讶,因为这是第一次,我看见他的眼光里充满了一种生硬和不友好的表情。这使我深信一定是我的对头在他面前先进了谗言。室内的灯光黯淡,更增加了不愉快的气氛。) L0 n$ m( C& Y- H0 A8 O0 b

会谈一开始,我讲述了第二装甲军团和第二军团所处的情况。之后我就说到我把这两个军团逐渐撤退到苏夏河—奥卡河一线的意图,这也是我在12月14日罗斯拉夫尔会议中,曾经获过勃劳希契所批准的计划。我以为他应该已经把详情向希特勒报告过了。因此当希特勒突然喊了起来:“不,我禁止撤退!”的时候,不禁使我骇了一大跳。我报告他撤退早已开始,而且中途无险可守,势必要撤到那两条河边不可。假使他若是认为保全士卒性命,暂取守势过冬的理想是对的,那么他就只有准许撤退之一法。' T' |* l8 a3 I& {+ A! c1 K

希特勒说道:“假使是这样的情形,那么他们就应该原地掘壕固守,不准放弃尺寸的土地!”

# F1 o. v3 S7 _4 }6 }& D, z 我回答说:“在多数的地方,地面都已经挖掘不进了。因为它已经冻结到了五英尺的深度,而我们那些可怜的筑城工具根本就吃不消。”

8 M2 w/ r2 f6 W! n 希特勒说道:“在那种情形之下,他们可以用重榴弹炮打出一些弹坑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们在佛兰德平原上就曾经采用过这种办法。”& U0 b: A7 Z0 j) K; |

我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们驻在佛兰德平原上的每一个师,平均所防守的地区不过两三英里宽,而每一个师都有两三营重榴弹炮的支援,而且弹药的供应也极充足。现在我们每一个师所要防守的前线都有25英里到35英里的宽度,而每一师只有四门重榴弹炮,每一门炮又只有50发炮弹。假使我们来制造弹坑,则一共只能在地面上打成50个浅浅的空洞,每一个大小深度都和一个浴盆差不多一样大,那又有什么用处?在佛兰德从来没有碰过这样的冷天,此外我们也还要保留炮弹去打苏联人。我们甚至于为装电话想树一根木杆都不可能,因为这也必须要使用高威力炸药,我们又从哪里去寻找足够的炸药,以来炸出你心中所想象的防御阵地呢?”

, r1 P7 [# f& ]6 _( x7 t$ e 但是希特勒还是坚决不肯收回他的成命,他坚持要求我们必须守在现在的位置,不准再退。, W1 G- X2 ?4 z# i

我说道:“那么就是说要在一个不适宜的地形上,采取阵地战的战术,正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的情形一样,结果我们就会消耗同样多的资源,和牺牲同样多的生命,而却毫无获得决定性胜利的希望。假使是采取这样的战术,那么我们在一个冬天里面,就要把我们的官兵消耗殆尽,这种牺牲不仅是毫无用处,而且也无法弥补。”

5 Q! {9 V' ^+ k, r& G3 & x- s 希特勒说道:“你难道以为菲德烈大帝的掷弹兵都是自己想死么?他们当然也想偷生,但是国家却有权要求他们牺牲他们自己的生命。我也相信,我有权要求任何德国的军人牺牲他的生命。”8 k0 P( r( t' ?$ Z

我说:“所有的德国军人都知道,在战时他们是应该为国捐躯的,而且截至目前为止,事实上也可以证明我们的士兵是真能视死如归的。但是假使要求他们效死,那么必须使他们不是白白的牺牲,才可以对得起他们。照现在这样的办法,只不过是使他们冤送了性命罢了。我的部队在没有到达苏夏河—奥卡河之线以前,不可能抵抗天气和苏军的双重压力。我请你注意这一点,就是天气比苏联人更可怕,我们由于寒冷所遭受到的死伤数字,要比敌人造成的大了一倍。任何人只要看到医院里挤满了冻伤的人,就可以明了这个真实的情形。”

' ?" G9 c6 J: j+ F4 H, x( k' r 希特勒说道:“我知道你是最肯同士卒共甘苦的,你曾经花了不少的时间和部队在一起生活,对于这一点我很嘉奖。但是你所看过的事情使你陷入了当局者的迷思,你对于士兵的痛苦产生过深的印象。所以你会觉得他们太可怜,你应该稍为再站远一点看。相信我,当在较远的距离观察时,事实反而可以看得更清楚。”

( Gt& ]% t2 F. A 我说:“只要是我能力可能达到的范围,我当然应该尽量减轻士兵的苦痛,这也是我的义务。不过甚至到今天,士兵们都还没有收到他们的冬服,多数的步兵现在还穿着单衣服。军靴、背心、手套、羊毛帽子等等不是完全没有,就是已经磨得稀烂。这叫我又有什么办法。”

% |& |9 O' A5 k& k6 ^1 N

, b0 L. L" M9 K) o, c. O8 C' q# O: ]

% j, q7 O6 q! B: S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3 M4 o3 t) p' y' q* f& z9 Q# i我第一次被免职(2)

/ S7 }' v9 B! a& W 希特勒高声地喊道:“那完全不对,军需总监报告我说,冬衣是早已经发过了。”8 A{, Z( J; b" {+ y$ C# s! S

我说:“我敢说发是发过了,但是却从来没有到达前线。我有责任要查询这些事实的真相。在目前它们还留在华沙车站,已经有好几个星期了,因为铁路运输发生了困难,所以无法转运,我们本来要求在9、10月间即行运往前线,但是挨了一顿官腔,现在却已经是太迟了。”

4 c3 a+ k- V# f" b1 c 希特勒马上去找军需总监来对质,结果他承认了我所说的一点都不错。戈培尔后来在圣诞节发动为士兵们捐募寒衣的运动,就是由这一次谈话所引起的。可是所收集的衣服在那一年冬天却始终没有能够送达前线。

S) ' [( m) X" |8 v0 V4 I 之后就谈到战斗兵力和补给兵力的支配问题。由于泥泞和寒冷的原因,我们的车辆已经损失颇重,所以不够战斗部队和补给部队的应用。因为我们并没有获得任何的补充,所以部队就只好就地取材,去寻找补充的运输工具。主要的就是雪橇之类,载重量极有限。所以必须要有数量庞大的车辆补充损失,而且我们还要有更多的人员去转运这些物资。希特勒坚持以为补给部队占用的人力,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希望把它大加裁减,而使前线上的兵力可以增加。事实上,我们在前线上早已开始实行这种办法,现在已经是减无可减了。若是再想减少补给方面的人力,那么交通工具就必需能够大有改良才行,尤其是铁路的情形,想要使希特勒明了这个简单的事实,似乎都是很困难的。

# Y, f5 @# [* {3 V9 p) | 于是就再谈到住的问题。几个星期之前,在柏林曾经有一次展览会,是由OKH所主办,专门表演怎样为部队准备过冬的情形,勃劳希契元帅曾经坚请希特勒去亲自参观。那一切都是极富丽堂皇之能事,并且还曾摄制成电影。不过很不幸,前方部队对于这些美丽的东西却是想都不敢想。由于部队总是在运动中,当然也不可能来建筑这样的营舍,而且前方也不可能找到这些材料。实际上,我们住的情形可以说是恶劣不堪,而希特勒对于这种情形也是毫无所知。军需生产部部长托德博士也曾参加这一部分的讨论。他是一个头脑清楚且具有正常人性的人,他对于我所叙述的前方生活情形,不禁深受触动,他把他刚刚制造好的两种战壕用的火炉模型拿给我看。这种模型本是做给希特勒看的,可供前方部队拿去做样本,使用手边可以找到的材料把它制成。这至少可以算是这一场讨论的一个具体结果。/ x# V, s/ t: ^2 X- d

在吃晚饭的时候,我就坐在希特勒的旁边,我利用机会把前线生活上的一些零碎资料讲给他听。但是我的努力并不能收到我所预期的效果。希特勒和他的宠臣们都很明白地表现出来,觉得我是在夸大其词。/ d* _/ w: s. K) o2 e" H% ~+ G( E/ Z

吃过晚饭之后,我们继续讨论,我就建议应该把在前线上有实际战斗经验的参谋人员,调回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里来服务。我说:“从OKW(最高统帅部)诸公的反应上看来,我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他们对于我们的报告,并没有能够获得正确的了解。结果他们也没有对你做适当的解释。所以,我认为把前线上有经验的参谋人员调回OKH和OKW充当幕僚,实在是有此必要。现在已经到了要换班的时候了。自从开战以来,这两个总部里的人员就一直是在千里以外指挥着这场战争,那就是说差不多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从来没有到前线上去看过一次。这一次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完全不同,所以凭着上次大战的经验,是不足以了解这一次战争的。”7 h) @* V, y% ^+ q% D6 ~, `

我这个建议可以说是惹动了一个黄蜂窝。希特勒怒声地回答道:“现在我不能离开我的私人幕僚们。”

, Z" w8 G0 d$ j) e7 ]/ u|7 D0 k 我说:“这并不需要调换你的亲信助手,完全不是这一个问题。问题是可以把最近在前方有经验的人员——尤其是对于冬季作战方面——调到统帅部中,去充当重要的幕僚人员而已。”# |8 e- ) o7 F" w/ * _& ]* z

这个要求也被粗暴地拒绝了。于是我和希特勒的会谈到此就可以说已经全盘失败。当我离开那间会议室的时候,我听见希特勒向凯特尔说:“我还没有能够说服那个人!”这个裂痕现在已经完全表现了出来,再也合不拢了。m7 S. U& M2 [) b+ u6 R' O# ~! z

第二天上午,在尚未飞返前线之前,我又打电话给三军参谋总长约德尔将军,再向他重述一遍,照目前这样的办法只是徒增无益的牺牲,而毫无价值。我这一次电话也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 N' n5 J0 I2 M, c! bs6 k

12月21日,在与约德尔通过电话之后,我就飞回奥廖尔。根据希特勒的命令,我军的左界改摆在希斯德拉河与奥卡河交汇的地点。这种变化使我这个军团的责任增加到了无法负荷的程度,在这一天之内,我都在忙于做新的部署,以符合希特勒的意图。! _5 E0 l( P: F* |4 w

为了使这些命令确实能被奉行,在12月22日这一天,我又去视察第四十七装甲军所属的各师。在军部举行了一次简短的汇报之后,我就转往切尔尼,那是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的驻地,我当面将希特勒的命令和他所持的理由,讲述给该师师长罗普尔将军听。那一天下午我又去第十七和第十八两个装甲师的师部,也是为了同样的理由。回到奥廖尔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人都冻僵了。我这个地区西端的各级指挥官,在我亲自解释之下,至少是已经了解了这一次变局的原因。所以我就想到在以后数日,虽然必将遭受到很重的打击,但是我的良心上却可以比较安静一点。$ S: F0 h6 P3 r# _/ e1 j0 j

6 c6 c% ~, {! k* R$ s9 X

% b- F/ B( E) ~- g5 t4 L& E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

' [( S3 _, N4 f* T我第一次被免职(3)) a& A; V7 @7 d9 D" D& D

12月23日我又去访问其他的各军师长。第五十三军报告说,第一六七步兵师现在也已经受到严重的攻击,第二九六步兵师在比里夫已经支持不住了,这个军此时的防守能力已经脆弱不堪。在它左翼方面与第四十三军之间,仍然还留着一个大漏洞,因为部队已经完全丧失了机动性,一离开道路就寸步难移,所以事实上漏洞永远无法填起。因此我就决定把第三和第四两个装甲师,经由图拉—奥廖尔公路,撤到奥廖尔,让他们暂时休息三天,然后再由第二十四装甲军指挥着向北进攻,经卡拉齐夫和布良斯克,侧击向奥卡河挺进之敌军侧翼。此时深入第二战车军战线的敌军必须转移部分兵力应付这个新危机,因而延迟了他们的集中时间。这样第二十四装甲军的非机动部分就集中在奥廖尔,以来防守这个城市。

, T7 y; B# P0 x& D/ | 12月24日我访问了一些医院,参加他们的圣诞节庆祝仪式。我设法给与那些英勇士兵们一些有限的安慰和温情,但是我自己的内心却是痛苦异常。在这天黄昏时候,我几乎完全是一个人工作着。以后李本斯坦、布辛、卡尔登诸人来见我,我们短暂相聚了一下,使我稍为感受到一点人间的温暖。4 h# I' g9 N3 a/ R; k0 N: S

12月24日,第二军团丢掉了利夫内。在那个地方的北面,苏军已经越过了奥卡河。根据OKH的命令,已经派遣第四装甲师向比里夫方面阻止敌人的前进。因为兵力都已分散,所以我所计划的第二十四装甲军的统一反攻,也就宣布流产了。

, / ^# @- R: t 在12月24日的夜间,由于苏联包围进攻的缘故,第十摩托化步兵师丧失了切尔尼。苏军的这次收获大出他们意料之外,因为在左翼方面作战的第五十三军守不住了,所以敌人才获得了一个突破的机会。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的一部分在切尔尼被围,我立即把这个不幸事件报告集团军总部。克卢格元帅就用粗暴的口气指控我,说一定是我命令撤出切尔尼,并且还说,至少是24小时以前就已经撤退了。这完全与事实不符,因为我还曾经亲自向该师师长说过,根据希特勒的命令,该城必须死守到底。所以我也非常愤怒,立即否认克卢格元帅对于我所做的这种不公正的指控。# e$ w& f' J( R

12月25日,被围的部队居然还能够突围而出,并且还带回了几百名俘虏。我就命令开始向苏夏河—奥卡河之线撤退。在黄昏的时候,我又和克卢格元帅发生了另一场激烈的争论,他指摘我的报告不正确。他在挂电话的时候说道:“我要把你的情形报告元首。”我已经受够了,我就立即打电话告诉集团军参谋长说,我再也不想干了,我要求立即解除我的职务。接着我又发出一个正式的辞职电报。但是克卢格元帅却已经抢了先,他已经要求OKH将我免职。12月26日的上午,我就接到通知,说希特勒已经把我调回OKH,另候任用了。我的后任是第二军团的司令施密特将军。7 g8 y6 p5 |& y2 Z

12月26日,我向我的幕僚们话别之后,就又向我的部队发了一个简短的每日命令。27日我离开了前方,在罗斯拉夫尔过夜;28日过了明斯克,29日夜里过了华沙,30日夜过了波森(Possen),恰好在除夕回到了柏林。) |! i) c0 d( y5 x1 H, g$ U- i% n

在我离去之后,克卢格和我的旧部之间还发生了一次冲突,那是由于我那个给部队的告别书所引起的。克卢格希望不要发表它,因为他害怕我会批评高级长官们。事实上它却毫不带刺,李本斯坦终于使我的部下们都收到了我的告别书。

; ]+ s. I7 V4 n) ^, m( U1 M7 S 我最后的命令是这样的:. y) mq$ b% P& K" u

第二装甲军团的全体官兵们!5 o7 i0 X, W- j7 r) D

元首兼三军最高统帅在今天已经解除了我的职务。P( E' m: C7 m: l1 d/ K

当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我不禁回忆起这六个月以来我们并肩作战的情形,这是为了国家的光荣和陆军的胜利而战的。同时我对于那些已经为了祖国而流血捐躯的勇士们,更是不胜感念。从我的内心深处,我向你们表示极诚恳的感谢,在这个长期的作战中,你们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和发挥了最大的团结力量。我们曾经是安危与共,只要能够帮助你们和保护你们,就是我最大的快乐。3 R. o6 y7 t) P

祝你们鹏程万里!

5 |0 C- Y. G% E: H; W) d) E 我知道你们还是会和过去一样英勇作战,尽管必须在严寒的冬天,和优势的敌军作战,但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把这些困难全都加以克服。当你们做艰苦的奋斗时,我的思想是永远和你们在一起的。, * W+ O# E% Y

你们这是为了德意志而战!

; o0 z; jC1 k3 J 希特勒万岁!) o( w/ t6 E5 U; ^! s- L3 O

古德里安8 j% d+ U* ]. |2 n

& r0 C( m5 z# G. c) ~/ M2 k* c( Z& t8 M9 ^) L* ?7 n

第七部分 投闲置散

; g. q/ }# U0 l投闲置散(1)

! a- m0 Z$ {3 o* d 遭到了这种不公正的待遇之后,我感到很痛心。于是我在1942年1月初,就从柏林发出一个呈文,要求举行一次军法会审,来审理我所以被免职的原因,看到底是我对,还是克卢格元帅对。希特勒却批驳了我的要求,他也没有让我知道是凭着什么理由批驳我的要求。不过很明显,希特勒是不愿意将这一件事的真相公布出来。大家都完全明白我受了不公正的处罚。在我离开奥廖尔之后,希特勒的副官长希孟德上校就来到了前线,他是奉希特勒的命令来调查这一次事件的真相。李本斯坦和其他在前线上的将领们,就把全部故事的经过告诉了他

! B; A# i( D: _d, x* N" [. N 。希孟德回到大本营之后,他就向他的同僚们说道:“这个人的确是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他的全部僚属都是站在他那一面,而且都信任他。我们应该设法将这一件冤案平反过来。”关于希孟德的善意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的确是一个品格高尚的君子。不过他这个好意却并没有下文,原因是因为有其他的人加以破坏。

$ ^+ [' d# k4 O2 ~" A6 X, `; P5 [) B 所以现在我就待在柏林,无所事事,而我的部下却还继续在前线上拼死作战。我知道我已经被监视,我的言行都有人在旁边注意着。所以在之后几个月当中,我过着完全退休的生活,难得离开家门一步。同时我也闭门谢客,来拜访我的人可以说是为数极少。其中有一位是近卫师的师长迪特里希,他从总理官邸打电话给我,说他要来看我。他郑重地解释着说,他是有意采取这个行动的,表示“上级”虽然亏待了我,但是他却要表示他并不同意这种处理态度。不过迪特里希却还是没有勇气把他的心事向希特勒说明出来。5 N; {8 z+ I6 e' E. a1 o: q1 _

陆军中高级将领的人事异动,还不仅限于我和龙德施泰元帅的去职。还有许多功高望重的宿将,也都纷纷地被免职了,有的简直毫无理由,有的也只有一点很勉强的借口。这些人中间有盖尔、弗斯特(Forster)、霍普纳尔几位将军。至于李布元帅和库柏纳尔(Kubler)将军却是自动辞职的。0 _7 h( r# S: p% B9 SC8 u+ z5 d

这种大“清算”曾经惹起了相当的抗议。最显著的是霍普纳尔上将的案件:希特勒在把他免职的同时,还剥夺了他穿着制服和佩戴勋章的权利,取消他的年俸恤金,不准他使用原先分配给他的官舍。霍普纳尔拒绝承认这个不合理的命令,而这一次OKH和OKW的军法人员,却显示出来相当的勇气,他们居然敢反对希特勒,指出若是要使霍普纳尔接受这种处分,那么首先就要经过正式的审判,而这种审判显然对于霍普纳尔是有利的。霍普纳尔之所以得罪希特勒,是因为他在和他的顶头上司,克卢格元帅通电话的时候,曾经提到一个刺耳的名词,那就是“非军人的领导”。克卢格认为他是有意讥讽希特勒,马上就把这个情形报告了希特勒。希特勒听了之后,当然不免会大发脾气。这些恶感的累积,结果遂使希特勒更一意孤行,1942年4月26日,德国国会又通过了一条法律,准许希特勒可以完全不必经过国会的讨论,而用命令改变一切的法律,从此希特勒的独裁权就真正到了毫无限制的程度。从此德国已经不再是一个近代化的法治国家。这些法案的通过,军人们并无责任,不过他们却饱尝了这些恶果的滋味。) B$ a+ |k1 o% ]7 k2 c

这几个月的不愉快生活,更使我的心脏益增其脆弱,常常出现紧张过度的现象。由于医师的忠告,我决定带着太太一起,在1942年的3月底,迁到巴登韦勒(Badenweiler)去做四个星期的异地疗养。春天里的田园美景,加上那个小温泉的医疗效力,逐渐使我的心脏和灵魂,都得到了一点安慰。不过当我回到柏林之后,我的太太却突然患了极严重的恶性血中毒病,睡在床上好几个月,使我大伤脑筋。此外,我在柏林的生活也非常不愉快,尤其是常常还有不速之客来访,使我感到厌烦。于是我们就想搬到德国南部去住,以避免开首都的政治空气。9月底,我就向国内军总司令弗洛姆将军提出要求,看能不能请假去从事这种迁居的安排,弗洛姆就回答说请我去和他当面一谈。前几天,隆美尔曾经从非洲发了一个电报给我,说他因为健康的关系,必须回欧洲来休养,他已经向希特勒建议让我去代理他的职务。这个建议却为希特勒所否决。于是现在,弗洛姆就问我,是否考虑到再被召用的情形,我说我想是不会再有这种机会的。当我从南部旅行回来之后,弗洛姆又用电话请我再去见他一次。他告诉我,他曾经和希孟德谈到我的问题,据希孟德说我的被召出山是不会有问题的。不过希特勒听说我准备在德国南部购置产业,由于他知道我的祖籍是西普鲁士,所以他希望我住在那里,而不要迁到南方去。据说他准备对于凡是获得橡叶骑士级铁十字勋章的人,都由国家赠与一些地产。他劝我到我的故乡去寻找一个合适的产业。当我听了这一席话之后,就知道我还是没有办法脱去这一套灰色的制服,安分守己地去当我的老百姓。

2 p8 F+ / k# Q) a 不过至少目前还谈不上这些问题。到了1942年的秋季,我的心脏病再次复发。在11月底,我突然昏死过去有好几天之久,一点营养都不能吸收。多亏柏林名医多马拉斯教授(Prof.Domarus)的妙手回春,我才慢慢恢复了。到了圣诞节的时候,我一天可以离开床铺几个钟点,到了2月底才完全恢复。我以为可以到西普鲁士去寻找房产,准备开始过一个地主式的平民生活。但是天意却并不肯做如此的安排。

- U: G: h) m) h6 a+ f, x

( ?7 d: l8 P# B, }

7 |% R# r+ i0 H- |% A第七部分 投闲置散# i4 c! j" C5 Q2 w% H

投闲置散(2)* U$ n/ n3 }' @. V

1942年一年当中,德军从6月28日到8月底,还是一再地发动新的攻势,在南翼方面,克莱斯特的部队到达了高加索山地,而在北面的第六军团,在鲍卢斯的领导之下,已经深入到了伏尔加河上的斯大林格勒。那些作战计划的基础又是一个荒唐的理想。在1941年到1942年间的冬季苦战之后,德军的实力早已大形减弱,根本就无余力来达成这种狂想的目标。正和1941年的8月一样,希特勒所注意的目标都是经济性质和思想性质的,而忽略了首先应该击败敌人的军事力量。希特勒作战的目的,是想要夺取里海(Caspian)的油田,切断伏尔加河的水运,并且毁灭斯大林格勒的工业中心,可是从纯军事立场上来看,这些行动都毫无道理。; K) x* g* D, Y?0 q

关于当时的战场情况,我所知道的也只是报纸上和广播中的消息,不过有时偶然会有一两位朋友把更详细的情形描述给我知道。但是这一点残缺不全的信息已经足以使我认清了现在局势的逆转:在1943年1月间斯大林格勒惨败之后,甚至于当西方国家尚未加入战争之前,就已经可以看出来我们已经败定了。而英国人在1942年8月19日所做的迪耶普(Dieppe)突袭,更已经显示出第二战场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 Q: F% u. k* k0 y! w

1942年11月,盟军在北非登陆,那个战场上的德军已经陷于苦战之中。

/ A& j$ p# f, ~0 K: K/ x8 | 9月25日,希特勒终于把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上将免职了,并且指派蔡兹勒将军继任。同时,参谋本部军官的任免权也不再归参谋总长所控制,而改由陆军人事处主管,这个机关直接又受着希特勒的指挥。这样一来,参谋总长的职权又缩小了一节。蔡兹勒虽然提出抗议,但是却毫无效果。自从哈尔德去职之后,希特勒对于陆军军权的掌握,才算是完全完成了,但此刻他和陆军中的高级将领们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完全不信任的心理。三年以来,陆军中都始终没有建立一种互信的精神。现在蔡兹勒上台之后,这个局面能够发生变化么?希特勒对于他,能否比对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更为信任呢?德意志的命运似乎就寄托在这些问题的答案上面。Z; l4 p, Q0 @* U

无论如何,新人初上台,总还是拼命努力工作。他毫不犹豫地把他的意见表达给希特勒知道,并且不惜为他自己的意见而据理力争。他曾经五度提出辞呈,但都为希特勒所拒绝,最后希特勒实在是不再信任他了,于是才让他走了。蔡兹勒始终还是无法改变希特勒的态度。

5 P7 v( h) G' A* u% a6 B2 k( W

- |+ n2 h; [2 F1 w?第八部分 装甲兵的发展

, F# Q6 h+ A1 C$ U. `5 O装甲兵的发展(1)3 A0 s" |I4 m' c

(1942年1月到1943年2月)" u8 o" u* G0 X& U( N9 S5 y

自从1941年12月间希特勒自己兼任了陆军总司令之后,他才开始逐渐注意到兵器的技术发展问题,尤其是装甲兵。以下所引用的数字,都是军需生产部长史贝尔(Albert Speer)的副手绍尔(Saur)所提供的。从这些记录上,就可以看出来希特勒是如何热心于兵器的改进和发展,并且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他的特殊个性。- ]Y! [3 ?( r$ L

, d# Y$ ^; }( o* N8 J2 W7 d 上文早已说过,在1941年11月间,有一群由武器设计专家、工业负责人和兵工署人员组成的一个考察团,来到前线访问我的军团,其目的就是研究我们最近和苏式T-34战车交战的实际经验,并且研究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够使我们对于苏联人重新恢复技术上的优势。前线上的军官们都主张干脆将T-34照抄下来,因为这是使德军战车部队重获平衡的最简单和迅速的方法。但是设计专家却并不同意这种见解。这不仅是因为设计者对于自己的发明总会有一种自负的心理,而不愿意去模仿人家;并且因为要想大量生产T-34式战车实际上也不可能,例如那种铝质柴油引擎,就无法迅速加以制造。此外,说到钢质合金方面,德国因为缺乏原料,也较苏联居于劣势的地位。所以,就决定采取下列的解决方式:一方面生产一种虎型(Tiger)战车,这是一种60吨的重型战车;另一方面还设计一种轻型战车,叫作豹型(Panther),重量约在35吨到45吨之间。1942年1月23日,这一计划呈到了希特勒的手里。在这次会议中,希特勒就命令把战车的产量提高到每个月600辆的标准。在1940年的5月间,我们各式的战车产量,都还只有125辆。由此就可以看出来,经过了差不多两年以上的战争,对于这种最重要兵器的生产,其产量的增幅仍十分的有限。由此也可以证明希特勒和德国的参谋本部始终就没有认清战车对于战争的重要性。甚至于1939年到1941年间的许多战车的伟大胜利,也都不足以改变他们的观念。+ o0 u% W7 N. V}

在这次会议中希特勒所表示出的意见,都足以证明他对于战车的技术发展和战术战略上的应用,都还是没有明确的认识。他相信,炮兵马上就要使用的中空装药(hollowcharge)炮弹,足以增加对于装甲的透穿能力,所以使战车在将来的功效受到相当的打击。他相信,假使这个新发明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最好的答案就是多生产自行火炮,所以他想到利用战车的车身、底盘,去改装自行火炮。在这一次会议中,希特勒要求大家照着他的这个思路去进行工作。

; s& ?- a; L( ; K4 G' i& o! a 1942年2月8日,军需生产部长托德博士因为飞机失事而逝世。他的继任人就是史贝尔。. [! ]3 c0 T' J% c# Z& X! r, U

在3月间,克虏伯(Krupp)公司和波尔舍教授(Prof.Porsche)奉命开始设计一种重达100吨的重型战车。这个工作是在加速进行之中,所以在1943年的春天已经可以制造出来它的模型。为了加速战车的发展,所以就需要更多的设计专家,结果使平日汽车工业的设计工作都停顿了。1942年3月19日,史贝尔报告希特勒说,到了1942年10月,就可以有60辆的波尔舍虎型战车和25辆亨舍尔(Henschel)虎型战车,而到了1943年3月间,还可以再生产135辆,使那个时候的总数达到220辆——假定它们都是可以应用的。' S4 A2 s, P' G! J

4月间,希特勒命令为虎型和豹型战车的80mm大炮和75mm大炮,设计战车专用的炮弹。第一辆试验用的虎型战车是由亨舍尔和波尔舍两个公司制造的。: y9 m2 K1 n; A; N4 y* t

在这同一个月里面,希特勒突然又高谈到远征马耳他岛的问题,并且又命令设计12辆正面装甲厚达80mm的Ⅳ型战车,以来攻击这个岛上的要塞。不过以后这个非常重要的作战,却又反而毫无下文了。

, |) }' N$ l% b. y 1942年5月,希特勒批准了豹型战车的设计,交给MAN公司制造,该公司亦受命制造可运输超重型战车的运输车。这时突击炮的生产量增到了每月100辆,而Ⅲ型战车则增到每月190辆。

# S# q1 m. & ~( `' Q 1942年6月间,希特勒又关心到战车的装甲是否已经够厚。他命令把Ⅳ型战车和突击炮的正面装甲增加到80mm,并且他还怀疑虎型战车80mm厚的正面装甲是否足够。所以他又命令把豹型的装甲增加到100mm的厚度。此外,他也命令设法把虎型战车的正面装甲增厚到120mm。+ y2 h& D6 {. x7 p1 B8 D7 L

在1942年6月23日,又举行过一次会议,对于1943年5月的生产数字曾做下列的估计:

3 i% b4 B, C2 {8 Y5 s" O7 @) u 战车类型〖〗战车数量(辆)利用旧式Ⅱ型战车的底盘所改造的装甲搜索车〖〗131豹型战车〖〗250虎型战车〖〗285# x6 o3 e! k8 f# h$ D3 `

希特勒对于这个计划表示完全满意。他希望能够赶快发明一种气冷式的柴油引擎,以供战车之用,这是鲁兹将军在1932年就早已表示出来的愿望,不过仅仅是过去克虏伯公司建造小型Ⅰ型战车时,曾经实现了这个理想。希特勒又详细审核战车制造的一些基本问题,并且也同意专家们所拟定的设计优先次序,那就是:火力第一,速度第二,装甲第三。但是他却是一个思想矛盾的人,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厚重的装甲是最重要的条件。他的幻想使他进入了想入非非的境界。他命令设计一种重达100吨的巨型战车,仅腹部装甲就厚到100mm,采用37倍径身的150mm火炮或70倍径身的100mm火炮。波尔舍教授说1943年5月12日可以把第一辆模型交货。1942年7月8日,希特勒命令第一个虎型战车连应赶紧送往斯大林格勒参加作战。到了7月23日,也就是15天之后,他又突然改变心意,要求最迟在9月间,虎型战车应该能在法国境内参加作战。这似乎证明了希特勒已经料想到盟军即将做大规模的登陆。

第八部分 装甲兵的发展

0 H: f5 Y1 H/ }' x" J0 x; U装甲兵的发展(2)! _& L( G# [6 z0 T3 H% o

为了改良旧有的Ⅲ型战车,希特勒命令把它们改装上24倍径身的75mm火炮。他一方面十分希望提高战车的生产,但是利用战车底盘改装自行火炮的问题,在会议中又再度有过热烈的讨论,虽然大家都明知这两者是不可兼得的,要多生产自行火炮,就不免要减产战车。

6 v9 v$ @* h1 X; ~: i 1942年8月,希特勒又追问要多少时间才能够将88mm的火炮安装在虎型战车上。该炮的威力可以透穿200mm厚的装甲。他又命令将所有的Ⅳ型战车都送到工厂里去,改装长炮身的火炮,这样就可以使战车的威力大增。5 b8 d& H' Q" }1 ~8 F. |

1942年9月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生产计划。预计在1944年春天的生产数字大致如下:/ v: Y4 `) Y0 G

类型〖〗数量(辆)轻型搜索战车〖〗150豹型〖〗600虎型〖〗50战车总产量〖〗800突击炮〖〗300轻型自行火炮〖〗150重型自行火炮〖〗130超重型自行火炮〖〗20使用战车底盘的自行火炮总产量〖〗600

3 p3 y) F7 b* D7 |- n/ d 为了不影响战车生产,所以自行火炮的装甲都奉命改用“非硬钢”。不过,很明显现在的生产重心已经是火炮而非战车了,自行火炮是一种守势的武器——事实上它的防御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部队对于现在已经在战场上使用的自行火炮,并不感到满意。

7 Q0 ~% P+ l7 G! l9 n+ ej# R 在讨论到虎型战车的时候,希特勒认为这种战车既然是电动的(炮塔)而且又是气冷的(引擎),所以应很适宜非洲战场上的使用,不过它的续航里程却只有30英里,实在过短,应该设法增加到90英里。这个话倒是不错,只可惜说迟了一点。

! k$ {+ u: Z3 t7 Y3 H 这些讨论是在9月间举行的,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苦战对议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有一点就是突击炮必须要加以改良。它们应改装70倍径身的75mm的长炮,并且前面加上100mm厚的装甲,另外又把重型步兵炮装在突击炮或是Ⅳ型战车的底盘上面。有些波尔舍虎型战车本已在建造之中,现在又把它们改装成突击炮,卸下它的旋转炮塔,而改装上88mm火炮和200mm的正面装甲。在这种战车中装载210mm迫击炮的想法也曾被讨论过。无疑问的,在那个时候我们所有的战车,都不适宜于街市战的用途。反言之,正当的解决办法却不是经常的改变战车的设计,因为这会使战车的类型太多,造成零组件过于繁杂,于是使战场上修理的工作无法进行。

, C6 y3 `: u0 O, @4 s 1942年9月,第一辆虎型战车开始参加作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我们获得了一个经验,就是对于新兵器的使用一定要有耐心,不要随便地把它试用了出来,非要等到数量足够了,再做大量的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两国对于战车的使用,都是轻于小试,所以没有能够获得期待中的伟大胜利。军事专家都一致持这样的看法,我自己对于这个问题也曾发表过意见。希特勒对于这种事实当然并非不了解,但是他却急于想试验他的新武器。所以,他就命令用虎型战车去参加一次并不太重要的作战,而且地形也完全不适宜。因为在列宁格勒附近的沼泽森林地里面,重型战车只能成单行沿着森林中的小径行动,而毫无疑问的,敌军的战防炮就会在那里伏着等候它们。结果是不仅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而且还泄露了机密,使其在尔后的作战中丧失了奇袭的作用。

, n4 {3 o7 p) ?/ b4 r" C 10月间,突击炮的产量还是占了上风:Ⅳ型战车将改装70倍径身的75mm炮,豹型战车改装71倍径身的88mm炮。另外还有40门到60门的重步兵炮被装在Ⅳ型战车的车身上。希特勒又谈到把迫击炮装在Ⅳ型战车上的问题,这种炮的炮身极短,只能当作掷雷器(Minethrower)使用。虽然新的设计是五花八门颇饶兴趣,但其真正的结果却是使最重要的战斗战车的产量反而降低。Ⅳ型战车还要算是产量最高的,在这个月里也只有100辆。不仅如此,军需生产部又主张再新造一种搜索用豹型战车。幸亏这个设想没有成为事实。

& ej, a) f" M1 Y+ S/ S 这是战车生产量方面的大致错误情形。此外,希特勒又坚持虎型战车上面一定要用长炮身且弹道平直的88mm炮;而不用口径更大、初速较低的重炮。这一点希特勒的看法并不错,因为战车炮的主要目的本是为了攻击敌人的战车,其他则是次要的。0 F; n7 z7 E. cD" G; ~2 [

11月间,希特勒已经把虎型战车的产量由每月13辆增加到25辆。而突击炮的产量却已经高达100辆。4 ?% M' ]# G4 p; Q* k$ B, {

到了12月初,关于战车的正确使用问题,又曾经重新提出来讨论。有人指出希特勒把虎型战车做零星的使用是很不利的。希特勒却发表高见说,在东线战场是宜于分割使用,而在非洲则宜于集中使用。针对这点,我真不懂他的所见是以何为依据的。2 U% i" V3 E! X- % |

Ⅲ型战车现在已完全停止生产,这部分工业力量就全部改造突击炮,所以到了1943年6月,突击炮的产量已达每月220辆,其中有24辆配有轻野战榴弹炮的,这种炮的初速低、弹道高,非常适合步兵的需要,但是它的生产却使我们对付敌人战车的防御力量更形减弱了。

8 _6 X* Q* j. m5 X- C 有一次希特勒与克虏伯公司的米勒博士(Dr.Muller)会谈,谈到他需要一种鼠型(Mauschen)战车,那是种重达100吨的重型战车。预定1943年夏天就可以完成它的模型,他希望克虏伯公司每个月能够生产5辆。

. ]& W1 l6 T& H+ a& y5 y~+ k 现在提出困难的报告已经开始如雪片般飞来,由于设计种类太多,而且又变化无常,所以生产上和零件的补充都已经发生了问题。R- ~1 _$ N& v% I7 b- G& o

' O6 N1 G8 1 ~; g! c) p$ y& y8 b7 f# # x2 U+ Z

第八部分 装甲兵的发展

3 O) z: a6 i3 J0 L+ # ~装甲兵的发展(3)

: |! v; p" t6 H, e& O! u 1943年1月,对于装甲、战车炮和巨型战车的问题又有更进一步的讨论。关于旧式Ⅳ型战车的垂直面决定用100mm的装甲,而豹型战车的正面装甲也是同样的厚度,至于轻型搜索用战车的生产计划则又完全取消。

6 H8 H# H# n& `3 ]% B. B 这时虎型战车的装备决定为88mm长炮、正面装甲150mm、侧面装甲80mm。波尔舍鼠型战车也决定开始生产,数字提高到每月10辆。这种巨型的战车是希特勒和他的顾问们在幻想中的产物,现在连一个木制的模型都还没有做好。不过这还是一样,已经决定在1943年底开始大量生产,它的炮口径为128mm,并且还在研究使用150mm口径的可能性。

- Z8 {- r% f' K. }! M+ { 专为街市战,希特勒又下令制造一种“撞击虎”(RamTigers)。这完全是一种想入非非的幻想,它被设计为可以撞毁敌人的战车和其他的障碍物。为了使这种巨怪能获得足够的燃料,又设计了一种油料载运车。希特勒命令为战车制造一种多管的发烟迫击炮,并且宣布说直升飞机才是炮兵观察和战车联络用的最理想飞机。

$ b3 ^4 d8 B9 B; } 1943年1月22日,希特勒又向所有与战车生产有关的人员发出呼吁说,他已经授权史贝尔部长负责提高这一方面的生产,并且表示他对于德国装甲兵力的逐渐衰颓非常关切。实际上他的敌人却是采取坚定的政策,继续不断地大量生产一种战车,那就是T-34型。) f: ?7 g2 s4 U. x# a7 R& O4 E

尽管希特勒也认请了这种事实,但是他的本性却无法改变,还是欢喜好奇立异,创造出许多种类的新花样。最后,陆军参谋本部也觉得这种情形是愈来愈乱,于是就想出了一个简化生产的建议,那就是除了虎豹两型以外,其余一切的战车完全停止生产,不过当时豹型战车实际上却尚未开始大量生产。希特勒居然欣然同意了,而军需生产部也感到满意,因为这使它的工作大为简化。不过这个计划却有一个极大的弱点,因为若是停止了Ⅳ型战车的生产,那么德国目前每个月就只剩下了25辆虎型战车的生产。这无疑问将使德军在最近就会一败而不可收拾。那么苏军可以不需要西方盟军的帮助,就可以单独战胜德国,并且占领全欧。地球上不会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它,如此一来欧洲的问题就早已简单地解决掉了,而我们也都会早已尝到了真“民主”的滋味了!& N`3 F# Z3 E# p, c

这个危机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装甲兵种的军官们,和希特勒亲信中比较明达之士,现在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人,在这个最危险的关头,来担负这个重建装甲兵的重任,以使我们大家不至于同归于尽。我在战前所写的文章,被他们摆在希特勒的书桌上,他们极力劝希特勒再阅读那些文章。他们又力劝希特勒再召用我。最后他们终于成功了,希特勒同意暂时放弃对我的不信任,至少愿意和我再做一次长谈。于是到了1943年2月17日,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陆军人事处打电话给我,叫我立即向文尼察(Vinnitsa)的大本营报到并与希特勒会谈。# b5 S- n4 b% U+ V- T

/ h3 x. {9 Q" T

5 K3 n$ o" J9 E, {& p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 I0 f6 q8 R8 [

接受任命与第一次行动(1)% K$ a& z& b/ j. m3 j8 m

当我在1943年2月17日和陆军人事处通电话的时候,我对于我的前途还是一无所知。仅仅在一个星期以前,在我心脏病刚好之后,我曾经去拜访过陆军人事处长小凯特尔将军。照他谈话的口气上来判断,我不仅复职无望,而且所得的印象正完全相反。现在凯特尔的副处长林纳尔兹将军(Gen.Linnarz),却告诉我要马上赶到文尼察向元首本人报到,他不能够把这次召见的原因说给我听。不过很明显,是由于事实上的必要,希特勒才会采取这个步骤。斯大林格勒的惨败,已经使全国人心惶惶,陆军和国民的士气现在都已经降到了最低点。& E) t& M9 Z* i! U) s; c. y

在政治方面,德国在国内和国外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使情况益显得严重。自从西方国家在北非登陆之后,情况就已经急转直下。1943年1月14日到23日,罗丘二氏在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举行会议,就更表示这一方面的战争已经日增其重要性。对于德国人而言,这一次会议的最重要结果“就是无条件投降”要求的宣布。这个野蛮的政策对于德国民众和德国军队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军人们至少会感觉到,敌人的目的现在已经是要整个毁灭德国,而并不是如他们所一向宣传的,只是为了要消灭希特勒和所谓纳粹主义。& v( G# u8 d# ?

当时,西方国家既然不愿与德国人谈和,而希特勒也无法放下屠刀。所以他的命运和德国的命运,就都悬在刀口上面,随时都有刎颈的可能。8 ^( }' C/ e0 ^5 K8 j

在这种情形之下,我由贝克中尉(Lt.Becke)陪伴着,坐火车到东普鲁士的拉斯滕堡,然后再改乘飞机。在火车上,我碰到了肯夫将军,他是我的老同事,从他的口中我才知道了许多去年的战事经过。我在拉斯滕堡遇见凯特尔的副官魏斯少校(Maj.Weiss),但是他也不能够把召见我的理由弄得很清楚。与肯夫将军同机飞往文尼察,19日下午到达了目的地后就先到招待所休息。3 G" H9 n$ K( J" E2 g$ o5 `

20日的上午,希特勒的副官长希孟德将军来看我。我们之间曾经有一次非常详细的长谈,谈到希特勒的意图,以及有无把它们变成事实的希望。希孟德向我解释着,由于苏军已经逐渐占了优势,所以德军的装甲兵实力已经到了非重新改革不可的阶段了。参谋本部和军需部之间已经发生了争论,更重要的是,装甲部队对于最高统帅部也已经丧失了信心,他们坚持着应该由一个真正的内行来控制这个兵种。所以希特勒才决定要我来担负这个重大的责任。希孟德就问我对于这个任命有什么意见。我就回答他说,由于国家和我这个兵种的需要,我愿意接受希特勒的任命。不过必须能取得某些先决条件,那么我出任这个职务才会有真正的作用,尤其是因为我久病方好,实在不愿意浪费我的精力,以来从事毫无收获的争执。所以我坚持我既不属参谋总长管,也不属训练军总司令管,而直接受希特勒指挥。此外在兵器装备方面的发展,兵工署和军需生产部也都应该尊重我的意见,否则装甲兵的战斗效率还是无法提高。最后我对于党卫军和空军所属的战车部队,在组织和训练方面,也应该具有同样的监督权。: J5 dV+ ~1 W8 E, T) H

我要求希孟德将我的意见转达希特勒,并且声明除非希特勒同意了这些要求,否则就不必召见我。假使他不同意,我绝不强求,还是让我回柏林去,而不必再想雇用我。我和希孟德一共长谈了两个钟点之久。

[* V8 X5 i! E( v5 y; e# @9 [9 e% } 希孟德回去后不久,就又有一个通知送来,说希特勒约定与我在本日下午15点15分谈话。我准时被召见,最初希孟德陪同在侧,之后我和希特勒就退到他的书房里面去,只有我们两个人在一起。自从1941年12月20日以后,我就再没有和希特勒见过面。在这14个月当中,他似乎已经老了很多。他的态度已经没有过去那样坚定,他说话也没有过去那样流利,他的左手一直在发抖。在他的书桌上还摆着我所著的书籍,他用下列的话来作为谈话的引子:“自从1941年我们分手以来就不曾见过面,那个时候有许多的误会,这是我很抱歉的。我还是需要你帮忙。”我回答他说,只要环境许可,能够让我真正做一点有益的事情,那么我愿意接受他的任命。希特勒就告诉我说,他想任命我担任装甲兵总监的职务。希孟德已经把我的态度告诉了他,他也表示同意,就要我自己拟定一个职掌的大纲,再送交他批准,他又提出他已经把我在战前所写的文章重读了一遍,发现我对于未来的发展,有许多地方都已经很正确的预言到了。所以现在我可以有机会将我的理想变成事实。6 i% [$ r4 z3 x. t% d

希特勒接着就转而论及当前的军事情况。他也认清了由于斯大林格勒的大败,和我们在东线上的撤退,已经使我们无论在政治方面、军事方面,和精神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此外他又重申他的决心,准备坚守到底,并迅速地使战局好转。我这第一次和希特勒的久别重逢,一共历时45分钟,所有的谈话都是说的公事,到16点钟才结束。, m0 e' y& n% ^' R4 s5 {( r

我第二个要见的人就是陆军参谋总长蔡兹勒将军,目的是要明了当前的军事情况。那天夜间我又和一些老朋友们一起闲谈。因为我已经闲散了很久,有许多事情我都已经脱了节,所以希望他们向我解释解释。他们告诉我德国人在占领区的行政实在是太坏。那些行政人员简直是把乌克兰人化友为敌。所不幸的,就是我们军事当局对于这种政策根本就无力干涉。那是由党卫军人员所主管的,他们不必征得军方的同意,甚至于完全违反了军方的意见。只有出了乱子之后,我们才会晓得。

3 ~' Q- ~3 L: }' L. # E3 {

/ V3 o3 [3 }8 I0 L1 r0 d

( w5 `; d5 RA- F& n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5 v" _r6 x7 R; }: a. b

接受任命与第一次行动(2)

. Y+ j0 D1 V$ X( a8 J5 a; Y 2月21日那一天,我和约德尔、蔡兹勒、希孟德、英格尔(Col.Engel——他也是希特勒的一位副官)四个人整天举行会商,把我的职权草案的大纲算是完全敲定了。0 I5 t. U, N5 M! f

2月22日,我又飞回拉斯滕堡,与凯特尔元帅讨论,但他当时并不在文尼察的大本营。23日,训练军总司令弗洛姆也被邀请赴会。过了几天这个文件就草拟完成了,并在2月28日获得了希特勒的签字批准。因为它就是我以后数年活动的基础,所以在这里将它的原文大概节E- }j/ u* m7 a9 h5 f

录如下:! h8 q! C1 ?# c# u$ F# q

命令

& O7 O; / z- ` 摘由:装甲兵总监的职权; `3 Y7 |$ j# A5 D

时间:1943年2月28日

- p& O! B8 z1 g 地点:大本营) _/ N! ik' E( o

(一)装甲兵总监对我负责,促进装甲兵种的将来发展,以使其成为决胜的武器。该总监直属于我个人。他具有与军团司令相当的指挥权,并为装甲兵种的首席军官。(注:此处所谓的装甲兵种包括:战车兵、装甲师中的步兵部分、摩托化步兵、装甲搜索部队、战防部队和重突击炮单位。)5 s3 ]6 Q/ t) lq' zR

(二)与陆军参谋总长会商后,装甲兵总监对于装甲部队及陆军中的大型机动单位的组织和训练,都负有全责。根据我的命令,他的管辖权还可以及于党卫军及空军的装甲部队,但我保留着最后的决定权。关于技术发展和生产计划方面,应与军需生产部会商后,提请我批准。

3 P) ^/ W2 {' RJ( p (三)因为装甲兵总监是该兵种的首席军官,所以该兵种的训练部队也由他指挥。他应负责使野战军的人员和物资的供应,源源不绝。在我指导之下,他有责任决定各部队所应该分配的车辆数字。

. P6 {0 e" t8 W: ]' t (四)装甲兵总监对于装甲机动部队的补充,一定要使其能符合既定的计划。此外对于已经没有战车的装甲兵员应如何使用,他应和陆军参谋总长咨商后再做决定。6 ]' `0 E2 `0 K7 a7 x( p

(五)凡与装甲兵指挥、装备、训练、组织有关系的战斗经验报告,装甲兵总监都有审核的权限。在这一方面,他有权视察或校阅国防军和党卫军的一切装甲部队。他更有权与野战军中的各装甲部队,直接通信以讨论这些问题。他的意见和结论应送请有关单位,及军需生产部加以注意采纳。关于装甲兵的训练组织规程等项文书,都由该总监负责颁发,凡与其他兵种合作有关者,则应与参谋总长会商发行。

( `0 ^. k4 ^8 w. p) [ (六)装甲兵总监由于具有该兵种首席军官的地位,所以具有下列的权限:(1)指挥所有的机动训练单位和预备部队,(2)连同短期训练在内的一切机动兵种的学校。9 ?9 ~1 y" U) p+ p4 f

(七)在有关职权之内,装甲兵总监有权向陆军参谋本部各单位下达训令。同时各单位也应该奉命与他合作,并提供他以一切的便利。

( X( S. w+ f4 G 元首希特勒

3 d' s; O7 N+ D 这个命令使我具有相当大的权力,而且是其他兵种的首席军官都望尘莫及的。他们几乎完全没有自主权,一切都受着参谋本部的控制,所以很少有所建树。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过去这种制度会一点成效都没有,有经验的军官都愿意赶快回到前线上去,而不愿意从事这种有名无实的工作。不过我这一次的出任装甲兵总监,却把这种颓风振奋了起来。很明显的,陆军参谋本部,尤其是参谋总长,对于我拥有这样的大权,是很不满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无异于是侵占了他们的权力。结果使以后在许多地方我都遇到阻难,这种恶感一直维持到战后尚未了结,还是有人恶意中伤我。实际上这种新规定对于全体陆军而言,是有益无损的,对于装甲兵的发展更是大有裨益。( {2 O9 ^% Y4 ]0 ~/ j

在这个原稿中只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那就是有关炮兵的部分。本来突击炮是属于炮兵的范围,但是我却把它们列入装甲兵的范围。我这一想法具有很充分的理由,因为突击炮的生产已经把战车的生产总量吃下去了一大部分,而且因为它们的火炮威力不够,又不能担负理想中的战防任务。效力更差的却是那些旧式的战防炮营。他们所使用的火炮还是用半履带车辆牵引的,炮弹的穿透力不足以击穿敌人的战车,所以实在是一种无用的废物。因为如此,我就想对它们做全面的革新。但是不知道是谁在原稿中的“突击炮”一项上加了一个“重”字,这我没有注意到,于是装甲兵总监的控制权就只能以重突击炮为限,而这种武器还刚刚问世,它们就是以虎型或豹型的底盘所装成的战车歼击车。所以在我发现了这个诡计之后,我就不免抱怨说,这不是和我个人开玩笑,而是和整个陆军的战防部门开玩笑,其结果必定会使整个陆军都要吃亏。9 n* m* |- I" g6 c, ~& g% u

当这个任职命令还正在公文旅行之中,我就飞回柏林部署我的人事,并且准备立即开始工作。我的办公室还是设在战前我当机动兵总监时的旧址。参谋长一席我请了一位具有充分作战经验的老装甲战士托马勒上校(Col.Thomale)担任。他对于这个新职务始终充满热忱,并尽了最大的努力,直到德国崩溃。无论个人品性方面或职业能力方面,我都有深庆得人之感。另外还有两个参谋军官和我在一起服务,一个管组织,一个管人事。前者是费尔中校(Lt.Col.Freyer),他已经负有重伤,所以不适于前方的工作;后者是考夫曼少校(Maj.Kauffmann),他是一位精力充沛的青年。不久他的位置又为富尔华兹少校(Maj.von Wollwarth)所接替。我的副官是马克斯中校(Lt.Col.Prince Max zu Waldeck),他也是一个受了重伤的人。在装甲兵种的每一部门,每个主管都有一位助手:这些人都是在前线具有充分经验的,且年纪比较大或是受了重伤,至少需要在后方休息一个时期的。当他们身体康复之后,就又可以重新调往前线工作。利用这种前后方轮换的方法,装甲兵总监部就可以和前线上作战的部队维持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主管装甲部队的训练,另外在国内军的范围中设立了一个装甲兵监,由艾贝尔巴赫将军负责。他的参谋长同时也是国内训练军总司令部的装甲兵科的主管人。利用这种安排,我和弗洛姆始终都能够维持着密切的合作。关于学校和训练班方面,也另外有专人主管,那就是豪恩希德将军(Gen.von Hauenschild)。最后,我又派了一些军官充任我与前线部队之间的联络官。这样就可以使我与前线的实际发展不至于脱节。

# u0 T# T! y9 r' }) P/ H5 E4 C4 K. l3 ^9 x- U7 U1 d

5 k1 g. c, {- Q! J1 y, u6 z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

$ T- M: [9 j9 e' s. B接受任命与第一次行动(3)

+ s# xr% {( z2 V 在教材的发行方面,由蔡斯上校(Col.Theiss)负责,我和他在1938年就已经认识,那时他还是旧奥地利军队中的一位战车营长。他一直任职到德国崩溃时为止,而且他对于战史的资料搜集,具有很大的贡献。& p+ `7 `( W" D9 N6 ~# c

在柏林我又去拜访许多部门的主管人,这些人都是与我未来工作有合作关系的。在这许多人中间,有一位是空军方面的米尔希元帅(Marshal Milch),那是我战前就有深交的老朋友。他把当前的政界内幕分析给我听,内容十分精彩。他又告诉我,在这许多纳粹要人当中,只有几个人是希特勒的真正心腹,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对于这些人,他劝我都去拜访一番。那就是戈培尔、希姆莱和史贝尔,最后这个人正是军需生产部长,那本是我一定要去看的人。

7 H- N( 8 L' x1 h" |( h; f 由于米尔希元帅的建议,我就在3月3日去拜访戈培尔博士,当面报告他我已经出任装甲兵总监的新职。他用非常友好的姿态招待我,并且立即与我长谈,讨论到一般的政治军事情况。在希特勒的心腹当中,戈培尔无疑问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才。他可能对我当前的情势有所补益。所以我马上就感觉到,应该使他明了军事方面需要有一个高级领导的重要性。这虽然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谈话,但是我觉得他这个人很有理性,所以我就不顾一切地把老实话讲给他听。我指出在我们现有的最高指挥系统当中,不仅组织不够健全,而且到处都有人事上的冲突。我又把种种叠床架屋的现象解释给他听,例如OKW、陆军、海军、空军、党卫军、军需生产部都可以各自为政,所以使一切的指挥领导都混乱不堪。这样就使希特勒本人不能不多管不相干的小事,而使他感到应接不暇。因为希特勒本人并没有受过正规参谋业务的训练,所以他最后还得指派一个能力较佳的人,担任三军参谋总长,这个人应该有实际指挥的权限,其能力要比凯特尔元帅高明,因为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职务。我要求戈培尔能够以一种适合的方式,将这个意见转达希特勒,因为从一个文人身份且又是最亲信的人口里提出的意见,也许可以有较大的效力,同时根据我过去的经验,希特勒对于军人是一向不太信任。戈培尔博士也很坦白地表示这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但是他答应我,只要有适当的机会,他一定会根据我的意见力劝希特勒改组他的最高统帅部。

( e' @& F; K' o$ Q 在这一个阶段中,我也去拜访了史贝尔,他也以友好和公开的态度来欢迎我。在以后几个月当中,我和这个聪明而天真的人合作得非常轻松而愉快。史贝尔的一切见解和决定都是合理考虑的结果,他不受私人好恶和恩怨的影响。在那个时候,他还是希特勒的一个狂热信徒之—,但是他却具有独立的头脑,他能够看清现有制度的错误和弱点,并努力加以纠正。

& m' ?! q% T- h/ O 为了明了德国现今战车工业的生产情形,我又访问了各地的工厂,亲自去视察实际的情况。

2 g+ k1 @4 |6 R+ k; ~ 最后,我又为1943年的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Panzergrenadier——由从前的摩托化步兵师改编而成)拟定一个新的组织方案,这个方案估计可以适用到1944年。我的意图是尽量节省人力和装备,而改用新的武器和新的战术,来增强战斗力量。出于这个目的,我就要求在3月9日与希特勒举行首次的会商。我和我的参谋长一同飞往文尼察。我发现一大堆的高级将领都集合在那里,想要看看我的第一次登台表演。当我看见有这样许多人进入会场,使我大感不愉快,因为我原先只想在极少数人的面前陈述我的意见。这也是我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不该将我所想要提出的意见,写成了一个节录先送给希特勒的侍从室。所以现在凡是关心我这个计划的人就都来了,其中有OKW的全体人员,陆军参谋本部的高级人员,步兵总监和炮兵总监,最后还有希孟德,希特勒的副官长。这些出席的诸位先生们对于我的计划都发表了批评的意见,尤其是我主张把突击炮也交由装甲兵总监控制,并且要使现有各步兵师中的战防单位,也换用新式的突击炮,最引起他们的反对。因为许多人反对我,所以这个会议一开就是四个钟点之久。当散会之后,我已经是精疲力竭,所以走出会场之后,我就昏倒在地上。幸亏我只昏倒了片刻,马上就醒转了,其他人也就不知道有这一回事发生。% S' R: K9 e6 ~! J* q; r

在这一次会议之前,我曾经自己准备了一个备忘录,很碰巧这个文件现在还保留着。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料,所以我现在把它的要点摘录如下:

% ~6 |N5 l( X5 T0 g$ q 会议备忘录+ M" s/ i' d* p$ i

(一)1943年的工作就是要供给一部分的装甲师充分的战斗效率,使它们能担负有限目标的攻势。

% W/ o6 p# ^8 r6 A 到了1944年,我们就要准备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一个装甲师,只有当它的战车和它的其他种类的兵器和车辆,保持一种正确的比例时,才会具有充分的战斗效率。德军每一个装甲师,照原定计划应具有4个战车营,换言之,全师战车总数约为400辆。若是战车的数量已经减到400辆以下,那么他们的全部组织就已经不能和攻击力量相称,在目前,很不幸的,我们没有一个装甲师可以说是具有充分的战斗效率。4 o) z2 ^2 V! y! x' i

我们希望今年甚或以后多少年内能够获胜,主要的关键就是要重新建立这种战斗效率。假使这个目的能够达到,再加上潜水艇和空军的合作,我们就可以赢得这一次的战争。否则陆上的战争就一定会旷日持久,而使我们蒙受着重大的死伤数字。

/ _# g6 M8 [! z. a7 A1 ?/ g' h' T" I1 F1 J

4 j" g% t" a! k. : s4

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 I7 j1 M6 s+ X' L9 ^b' x. q! m

接受任命与第一次行动(4)

+ Y' x! m. e% E9 f 所以当前的问题,是不要再延迟,应无视所有任何方面的特殊利益,而一心一意来重建装甲师的完整战斗效率。从这一方面说来,是宁可只有少数的精兵,而不要滥增许多装备不够完善的单位。这种装备不够完善的单位也照样需要许多的车辆、燃料和人员,但是从效率上看来却是完全不成比例。它们对于指挥和供应而言,都是一种负担,并且还阻塞了道路。

, v, b+ b. N$ s& v$ Y7 {; @+ U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以我就拟定了一个1943年适用的组织系统表。这个图表已经遗失。

, j& H0 `& B7 v$ Y (二)关于战车装备方面,有下列诸点应加以注意:

_4 ?/ c' t( `: N 目前我们主要的战车还是Ⅳ型。就目前非洲和东线的补充所需,以及训练方面的需要量而言,现有的生产量每一个月只够成立或再装备一个战车营之用。此外,在1943年,可以预计成立若干使用有限的虎豹两型战车的战车营。不过无论如何,豹型的各战车营在7、8月以前,绝无参加作战的可能性。. ~! v6 R, W: p" z* : n

所以,为了从速补充装甲师,使其具有相当的战斗效率,我建议使用现在保有相当生产数量的轻突击炮。

! y! m' W5 ^" h 我主张一个月至少应有一个战车营,以轻突击炮进行再装备,然后把它编入现有的各装甲师,这个办法应一直持续下去,等到战车的产量足以完全满足装甲师的需要时,再来调换。

4 b4 A6 D' c8 e2 S, o5 E4 j3 c 此外,在不影响虎型和豹型的生产条件之下,Ⅳ型战车的产量在1944年到1945年之间,应尽量予以提高。

" J8 L. p! l# C2 Q: U (三)为了配合1944年的需要,我主张每师的战车团扩编为战车旅,每旅辖4个营。& o' ]. ~. C) d) t/ c

这种扩编所需要的战车,由Ⅳ改良型、豹型和虎型战车的产量,以及使用轻突击炮来凑足。这种突击炮装在Ⅳ型战车的底盘上,采用48倍径身的75mm火炮。& s) _2 g; Q$ f. a8 I

另外一个增加战车数量的方法,就是使战车的寿命能够延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又有下述的四个必要的条件:

2 GA/ Y' b: B (1)对于新的模型,例如豹型,应有彻底的试验,使其尽善尽美,才开始做正式的使用。) l4 q( k( W$ E" g- s. E9 t; c! F

(2)对人员应有彻底的训练。% r2 ^/ R5 E- k3 {

(3)对于训练单位应给与充足的示范装备。

+ M& Q1 b& V5 g, Pa8 H (4)持续的训练与充足的训练时间。没有完成训练的部队不要轻易调用。

& ?3 R# m; M! x& o+ I# ~ (四)要想在战场上获致成功,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之下,在具有决定性的地点,突然地集中极大量的装甲兵力,在数量和装备两方面都需要有奇袭的效力,始可以奏效。) f3 p7 Y. p! r3 g5 ?6 L7 e

因为如此,所以下列就是必要的条件:

a- h# F6 Z7 v! ?% @, z5 Y9 G/ Z* L (1)次要的战场不补充新型的战车。在这些地区的装甲兵力以使用俘获的战车为限。

; u! K7 L8 J2 K6 @( P# `$ k (2)把所有的战车单位(包括虎型、豹型、Ⅳ型和轻突击炮),都一律编成装甲师和装甲军,由对于装甲兵运用具有经验的专家加以指挥。: S0 z% G# q) T/ K5 E/ i6 n+ S

(3)在尚未发动攻势之前,应首先考虑地形的条件。* P. m9 L2 q( a" b- A

(4)新的装备应暂时保留(就目前而言,为虎型、豹型的战车,以及重突击炮),一直等到数量足够保证奇袭式的胜利时,始大量地投入战场。过早地把新武器用在战场上,只会使敌人在明年可以生产出有效的防御工具,而我们自己在短时间之内,却反而无法应付。# B6 `* ]& x% M3 J# i& J3 V

(5)避免成立新的单位。旧有的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的基干都是一些具有优良训练的专门人员,用来重新编组他们的师,是最有价值的。新的单位绝对不会具有同等的价值。

( x* Q. Q& w2 {6 |) k- R- S 目前这种让装甲师长时期担负纯粹防守任务的办法,完全是一种浪费。这会使这些师无法恢复他们的实力,而延误他们完成攻势准备的时间。所以目前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把在前线上困守的装甲师的残部,撤到后方来加以整编。

% W( o% j8 ?$ u (五)战车防御的任务逐渐由突击炮来担负,因为用其他的战防武器来对付敌人的战车,不是效力微弱,就是要甘冒极大的损失。u0 B! z# N- {* Q& m; ^% P

所以在主战场上,每一个师都要补充相当数量的突击炮。在次要战场上应由较高级单位控制一部分突击炮以作总预备队,而各师则暂时使用自行火炮。为了节省人力和物力起见,突击炮营和战防营应逐渐合并。

3 o$ m9 k* V' I; X' a* z+ R 新型重突击炮只使用在主战场上,担负特种任务。它们是主要的战车歼击工具。新型70倍径身的75mm突击炮的价值尚未加以试验。

, d* c3 E! L+ {) c (六)装甲搜索营已经变成了装甲师的继子。它们在非洲的价值是很显而易见的,虽然在东线战场却很少表现,不过这只是偶然的例外。假使我们希望在1944年发动大规模的攻势,那就一定需要适用的地面搜索单位。其必要的条件如下:

" O3 ^9 |) X* | (1)需要足够数量的一吨重的轻型装甲人员载运车(此时已在生产中,不久即可开始使用,它是半履带的)。9 p+ ~) [0 {2 H2 u6 @. F# |" X4 U

(2)要有一种快速的(每小时35英里到45英里)装甲搜索车辆,并配有适当的装甲和武器。目前还没有这种车辆。我要求我有权与史贝尔部长共同商决这件事。

9 L# v( f8 ?: N (七)对于装甲步兵师而言,最主要的问题是继续大量生产3吨重的装甲人员载运车,对于它的设计不要再加以改变,以期生产数量可以早日足额。装甲工兵和装甲通信兵也可以采用这种车辆。

2 X) O) y4 ~' E8 U3 g( X+ Y, d$ X (八)装甲师和摩托化师从现在起,应该配备相当数量的自行火炮炮车,这本已经是十年前的一贯要求。炮兵观测人员应使用最新型的战车。

3 g9 q# Y: Q/ {3 ~/ L! A3 W9 t( M8 v, J$ ]3 N, Y- A; u

; x0 f; d6 [5 n9 q- k# f

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5 q: w; [/ K9 Q( z: j. B, E

接受任命与第一次行动(5)

# m* J" h7 k9 a% ^ 九)这一次会议中的最重要要求,是下列几项:" }7 I5 ^" x, p3 K& p4 A9 c4 Z. p

(1)批准装甲兵总监部和它的附属单位的各项组织法。

- B+ V7 k: ~7 K1 p (2)批准这些编制表。* t. ^. D9 Y4 G8 [) d

(3)将一切突击炮兵都拨交装甲兵总监控制。* g8 S' ?4 y6 R% M}7 H7 i

(4)取消成立新装甲师的计划,把这些单位连同空军的装甲单位在内,都照新编制表加以改编。

5 J, B: B' J9 a% R+ x' L4 @ (5)批准1944—1945年间的继续生产Ⅳ型战车的计划。

( C5 v/ u' I8 f# d7 c (6)设计新型装甲搜索车。

3 o4 I! L. W* X! s2 n% i (7)进一步研究制造70倍径身的75mm轻突击炮是否必要?可以仍用48倍径身的75mm火炮以增加产量。- M! _7 W$ p4 q* Q. u

我所提出的各点,都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最后除了装甲兵总监可以控制全部突击炮单位这一点以外,其他各点,他们至少理论上都一致表示赞成。关于这一点曾经使整个会场都为之骚动。除了史贝尔以外所有的人,没有一个人是拥护我的。连希孟德也反对我,他提出目前只有突击炮这一样兵器,可以使炮兵们也能够获得骑士级的铁十字勋章。希特勒用一副乞怜的表情看着我,然后说道:“你看他们大家都反对你。所以我也无法批准这一点。”这个决定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突击炮仍然是独立的兵器;战防营依然继续使用那种效率不高的牵引式战防炮,而步兵师始终没有适当的战防装备。9个月以后,希特勒才认清了这个错误,可是一直到战争结束时为止,这个错误的结果还是没有能够补救起来。至于其他的方面虽然原则上已经批准,可是执行的时候还是问题颇多。尤其是关于下列这一点:我主张赶紧把装甲师的残部由前线上抽回,及时加以整训,以使最高统帅部可以拥有一支机动的总预备队。我们的最高军事当局不懂得强大机动战略预备部队的重要性,是使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希特勒的军事顾问们也应该分负这个责任,因为他们不仅不支持我,而且实际上还阻挠我的工作。8 y6 t0 }' j+ q4 n

3月10日,我回到柏林开始工作。3月12日我去视察温斯多夫(Wunsdorf)的战车学校;17日又去视察在卡塞尔(Cassel)的亨舍尔工厂,那里生产着虎型、豹型的战车和88mm战防炮。3月18日我又到爱森纳赫(Eisenach)去视察第三百战车营,它负责遥控战车的研究,当天也顺便访问了战车军士学校。3月19日又在路根华德(Rugenwalde)参加一个兵器展示会,希特勒也出席参加。所展示的武器有下列三种:分别为古斯塔夫(Gustav)列车炮、斐迪南(Ferdinand)战车和附加装甲侧裙(Aprons)的Ⅳ型战车。

/ H) : p$ m" Q9 H! Z% m/ h. U “斐迪南”式的战车就是波尔舍教授所设计的一种虎型战车,一门70倍径身的88mm火炮装在一个固定的电动式炮塔里面,完全像一辆突击炮。除了这一门单独的长炮以外,就再没有其他的武器,所以完全不适宜于近战之用。尽管它具有厚重的装甲和优良的火炮,但仍存在致命的弱点。不过因为它已经生产了90辆之多,所以我还是要设法来利用它,但是站在战术的立场上看,我却不能同意希特勒的乐观看法——他对波尔舍设计的武器充满信心。我最后成立了一个战车团,下辖两个营,每营45辆战车,把它们都编进去了。6 j$ {1 p) B% r

侧裙是一种钢板,悬挂在Ⅲ型、Ⅳ型战车和突击炮的侧面和后面,其目的是要抵消苏联步兵战防武器的威力,否则这些车辆的轻装甲是经不起一击的。这个发明倒似乎是很有用处。

' u* L5 t9 ?) c, }' eP( R3 O “古斯塔夫”是一门口径800mm的强力列车炮,它必须有双轨铁路始能运动。这个本来与我无关,可是表演完毕之后,希特勒却突然叫住我说道:“你听呀!米勒博士刚刚向我说,‘古斯塔夫’也可以射击战车。你认为怎样?”我想到希特勒也许就会命令大量生产这种东西,真使我一时很难开口,不过马上我就鼓足了勇气回答他说:“射击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我敢说,却是绝对打不中。”米勒博士当时和我大吵了一场。这种炮每装一颗炮弹需时45分钟,它怎样会打得中一辆战车。以后米勒本人也自认自己是胡说。+ l. }' O: }, h1 s+ @

3月22日,我又和戈林伞兵装甲师的师长讨论如何改组他们的部队(这是一种完全由空军人员组成的部队)。当时他们的人数有34000人之多,而却只具有一个师的实际战斗能力,多数的人员都在荷兰过着很安逸的生活。即令在1943年,我们的补给问题已经很严重,这种情形当然使人难以忍受。# |2 i% v* S3 @) x, x: l) X

最后,到了3月底,根据我们最近的经验,装甲步兵师的新组织也终于做了最后的决定。

$ G! W5 x$ C6 p3 n

* C9 R3 u3 [7 F8 G3 `: : p5 x

3 y1 r7 w( q: Q; R& ^* s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4 V# [. - N' j$ 6 @

哥尔德内博士的来访$ b) K1 i9 ]. L0 j, B

这个时候,我正忙得要命,突然我的老朋友拉本劳将军(Gen.von Rabenau)带着哥尔德内博士(Dr.Goerdeler)来访,因为这位博士极希望和我恳谈一次。哥尔德内向我解释说,因为希特勒已经无法胜任德国的总理兼三军统帅的重责,所以最好还是设法停止他的职权。他详细说明了一种改组政府的方案,这个方案在理论上的确是很有价值,不过哥尔德内却并没有这个实力,能使它成为事实。即令他的计划成功,他也还是无法获得国外的支持。他曾经设法和外国取得接触,但是结果却使他很失望。即令他能够推翻希特勒,我们的敌人还是不会放弃无条件投降的口号。. K0 C! E2 FK) ~

我问他怎样去限制希特勒的权力。他说应该把希特勒圈禁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使他只担任名义上的元首。我又问他如何对付那些纳粹的要人,他说这要让国防军来决定。可是哥尔德内博士的计划,却并不曾获得任何现役将领的赞成。他要求我,在访问前线的时候,顺便把他的这个意见提出来,征求其他高级将领的同意。我又问他到底是什么人在领导这个运动,他告诉我是前参谋总长贝克上将。贝克这个人一向是群疑满腹,做事畏首畏尾,我对他具有深刻的认识,知道他绝对不适宜于这种工作。他不能当机独断,他在军队中也并不孚众望,要发动一个政变,实在是一个最不合标准的领袖。他是一个哲学家,而不是一个革命者。- O5 T/ ]$ D0 U) _( e6 dK

希特勒的个人错误和纳粹党的弱点,即令照我看来,也觉得应该加以推翻的。不过自从斯大林格勒惨败之后,接着我们的敌国也提出了无条件投降的要求,所以一切的行为就不可以不特别谨慎,否则很可能会招致大祸。我认为哥尔德内的计划绝对是有损无益,而且根本上不可能成为事实,所以我拒绝参加。和陆军中其他的将领一样,我还是效忠于我的誓词,所以我便劝哥尔德内博士放弃他这个计划。

. `- y8 C& @( m% ! I 尽管我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还是要求我代他向其他的将领征询意见。我答应我可以照办,我的意思是好让这位理想家知道军人中采取我这态度的人,绝不只是我一个,这样也许可以打消他这种幼稚的想法。以后在4月间,我又和哥尔德内博士见了一次面,当时我就告诉他在陆军中,没有一位高级将领同意他的看法。其理由不仅是受了誓词的束缚,而且也因为前线战况极为危险,所以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于是我又再度劝他放弃这个计划。

0 f7 `% k& j$ Q2 R 在谈话中,哥尔德内博士曾经否认有任何暗杀希特勒的企图。最后他要求我严守秘密。我一直遵守我的诺言到1947年为止,因为在那一年有一位希拉布仑多尔夫律师(von Schlabrendorff)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作《反对希特勒的军官们》(Offiziere gegen Hitler),这本书的内容证明哥尔德内博士和拉本劳将军都并没有遵守他们的诺言,并且对于我有不确实的记载。所以我不能不加以答辩。

1 @8 z* M2 A7 ?7 b3 w- [ 在1943年4月以后,我就再没有和哥尔德内博士再见过面,而且我也不曾听到过他的消息。

& ]# C5 _- i. z* T1 n 现在就让我再转过笔来,叙述军事方面的故事。

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 p; x; |; Q) n" }

卫城作战计划(1)+ x% {: m9 l: C" R1 l

1943年3月29日,我飞到设在扎波罗热的南方集团军总司令部,去访问曼斯坦因元帅。他最近在这一战线曾获得了一次相当漂亮的胜利:由于在战术上使用装甲部队颇为得当,他已经重新夺回了哈尔科夫城。我飞到这里来访问曼斯坦因的原因,就是为了要知道虎型战车营的作战成绩,因为大德意志师和希特勒近卫师都曾经使用这种战车。在他的总司令部中,我又遇见了我的老朋友——霍斯,第四装甲军团的司令,他也把他个人的经验完全告诉了我。这一次我又再度认清了希特勒的心胸是如何狭窄得可怜,以至于他无法把像曼斯坦因这样优秀的人才,容纳在他的身边。他们在个性方面是太对立了:一方面,希特勒具有高度的幻想力和意志力,另一方面,曼斯坦因也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天才,是德国参谋本部制度中所培养出来的少数杰出之士,他冷静,敏感,是我们当中第一流的战略头脑。以后,当我担任陆军参谋总长的时候,我曾经一再地向希特勒提议,希望他能够任命曼斯坦因做OKW的主管人(即三军联合参谋总长),以代替那个疲软无能的凯特尔,但是结果却毫无效果。实际上,凯特尔对于希特勒是遇事逢迎,伺候得希特勒很舒服满意,他不要等到希特勒开口,就已经把他所要交办的事情都做好了。反言之,与曼斯坦因在一起共事,却并不会那样的愉快,他有他个人的意见,而且敢于高声地把它说出来。因为我曾经一再地饶舌,所以最后,希特勒就回答我说;“固然曼斯坦因可能是参谋本部中曾经产生过的最好的头脑,但是他却只能运用新锐的兵力,而不会运用我们现在这样的残兵败将。因为我们现在既然没有新锐的兵力,所以我不能让曼斯坦因担任这个职务。”实际上,这当然完全是遁词。! T. y( b4 a; D" c/ l

以后我就飞往波尔塔瓦,那是肯夫将军的军团部所在地,3月30日我去视察大德意志师,31日又去视察党卫军近卫师和克罗贝尔斯多夫将军(Gen.Knobelsdorff)的军部。我到这三个司令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虎型战车的最近作战经验,由此对于这种战车的战术和技术性能,才可以有一个综合的了解,进一步就可以知道虎型战车的单位究竟应该如何编组,以适合未来的需要。最后我又折回扎波罗热与曼斯坦因再度会晤,这样就结束了我出任装甲兵总监之后的第一次前线视察之行。

3 f: ]' r2 O9 Y, T0 B 回来之后,我又立即与史贝尔会谈,讨论到虎型和豹型战车的生产问题。在4月11日我又到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去谒见希特勒,也是讨论这些问题,这还是我第一次到希特勒的离宫里面去观光。在他这所别墅里面,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至少是在我有资格参观的这一部分,每两间房子之间都设有连通着的房门。那个仅有的巨型的会议室,可以说是相当的华贵,从那间房子的大窗户里面,可以居高临下看到对面的优美风景。在火炉的周围,有一块高起的地区,那是希特勒在每天所谓黄昏汇报之后,和他的亲信们和女秘书们,在那里尽情欢乐几个钟点的地方——我可没有那个福气参加这种盛会。

. hN, ^8 G, C: t 在同一天之内,我又去拜访希姆莱,其目的是为了讨论党卫军中装甲部队的组织问题,以便能与整个陆军互相配合。我的努力只获得了一部分的成功,尤其是尽管我一再主张不要成立新的单位,但是希姆莱并不表示同意。固然在3月9日的会议上,希特勒大体都是尊重我的意见,但是关于党卫军方面,他和希姆莱却另有一重心事。希特勒根本上就不信任陆军,所以他要组织一支私人的军队,作为他的最后资本。由于希特勒和希姆莱采取这种政策,才使党卫军在战后,为天下所诟病。在战时,由于党卫军们的一切装备补充都居于优先的次序,也引起一般陆军的不满。幸亏德国军人都有一种不自私的美德,所以在前线上才没有引起太大的纠纷。# p" I3 {; v" v: v, M5 e8 U0 v* P

4月12日,我又去拜访空军参谋总长耶学尼克上将(Col.Gen.Jeschonnek)。我发现他已经是疲惫不堪,从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他早已丧失了勇气和信心。我既无法和他开诚布公地讨论到空军和装甲兵的合作问题,也更无法和他建立一种私人间的感情。不久之后,在1943年8月,由于受了希特勒和戈林的斥责,耶学尼克就黯然自杀了。他这样的做法,正是步着他的伙伴乌德特(Udet)的后尘,乌德特是在1941年11月自杀的,因为他实在无法解开他自己所面临的矛盾:一方面,他认清了战争的需要,但是另一方面,却无法使花花公子戈林革除他那个懒惰无能的作风。我也曾经要求和戈林面谈一切的问题,可是这位大元帅为了非军事性的活动,占据了太多时间,所以实在无暇来接见我这个不重要的小人物。7 P1 X3 A8 ]" B1 f* `3 u

回到柏林之后,我在4月13日又曾经和希孟德做过一次长谈。非洲的情况是已经毫无希望了,所以我要求希孟德帮助我把那里许多优秀的战车人员,设法抢救回来,尤其是那些具有许多年经验的指挥人员和技术人员,那简直是无价之宝。但事与愿违,要么,就是我没有能够说服希孟德,不然就是他没有出力去劝说希特勒,因为第二天我再向希特勒提出同样的要求时,他却漠然视之,所以毫无结果。面子问题常常战胜了常识,有许多飞机都是放空飞回意大利,若是能够把那些重要的人员顺便装运了回来,那么对于尔后装甲部队的编组,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这一次的会谈是在4月29日举行的,地点还是贝希特斯加登,在同一天之内,我也和布尔(Buhle)、凯特尔和史贝尔三个人,讨论到组织与装备的问题。

. S, S8 p0 @8 p! A) w1 {$ v* z~5 T! E" k: n* I) V* L

# _) L' i2 X# Q7 g# Z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

: 9 I0 p5 e, P: 2 W卫城作战计划(2)9 K* P5 e9 r" y?& h$ ?

〖〗〖〗图30东线局势的发展(1943年2月22日至1944年3月4日)还继续有部队被派往非洲,在这种飞蛾扑火的行动当中,其中还包括着有我们最新成立的虎型战车营。我虽然据理力争,但仍然毫无结果,以后在西西里岛(Sicily)的防御战中,也发生了同样的事件。在西西里岛之战我力主把虎型战车撤回欧洲大陆,戈林却提出反对的意见说:“古德里安上将!你应该认清,虎型战车并没有方法渡过墨西拿海峡(The Straits of Messina)呀!”我回答他说:“只要你真正能够赢得墨西拿海峡上的空中优势,那么虎型战车既然能够开入西西里岛,也就同样可以撤出了。”这位空军专家就一声不响了,但是虎型战车却还是留在西西里岛,并没有能够撤回。8 F2 n( nz. s- q* T" e3 A3 o

4月30日,我由贝希特斯加登飞到巴黎,目的是要拜访西线战场总司令龙德施泰元帅,并且视察他这个战区的装甲部队;同时我也想亲自去考察大西洋长城的真正实力,看它对于战车的登陆到底有多大的抵抗力。在鲁昂(Rouen)的第八十一军军部中,我遇到了1940年法国战役中的旧同僚昆特森将军(Gen.Kuntzen),彼此对于海岸的防御问题曾经有一番讨论。以后又到伊沃托(Yvetot)视察第一百战车团,这个团所用的装备还是过去虏获的法国战车。我没有再继续前进,因为希特勒有电报来,叫我到慕尼黑去开会。

9 s: @6 ~( K- D 5月2日我才到了慕尼黑。第一次会议在5月3日举行,而第二次则在5月4日举行,这个时候我的参谋长托马勒将军也从柏林赶来,并且带来许多新的资料。出席这次会议的包括OKW和OKH的各重要人员、南方集团军总司令曼斯坦因、中央集团军总司令克卢格、第七军团司令穆德尔、军需生产部长史贝尔等人。所讨论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在1943年的夏季,东线战场上这两个集团军是否应该发动一次攻势。结果,陆军参谋总长蔡兹勒就提出了一次攻击计划,主张用双重包围的攻击来消灭苏军在库尔斯克以西的一个巨型突出地区,假使这个作战获得成功,就可以击毁一大批苏军的兵力,使苏军的进攻力量大为削弱,从而使德军在东线战场上居于有利的地位。这个问题在4月间早就已经热烈讨论过了,不过因为刚刚在斯大林格勒经历惨败,而且东线战场上南面侧翼上又一再地受到挫折,所以此时要做大规模的攻击,似乎不太可能。可是,现在蔡兹勒却认为使用新型的虎、豹战车,即足以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从而在东线战场上重新获得主动的地位。. q+ u: J( x& [6 W0 j6 Q, }

希特勒首先致开会词,历时三刻钟。他首先说明东线战场的实际情况,然后又接着说明参谋总长的计划,以及穆德尔将军所提出的反对意见。穆德尔所提出的意见,是以情报为根据,主要的都是以空中照相为基础,由相片上可以看出来苏军在德军准备进攻的地区中,已经准备好了纵深和非常坚强的防御阵地,苏军早已把他们的大批机动部队,撤出了这个突出地区,为了预防我们将会使用钳形的攻势,他们对于可能的突破点都早已使用强大的炮兵和战防部队来加强它们的防务。穆德尔根据这些情报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结论,敌人对于我们这个攻势早已在预料之中,所以要想成功,就必须采取一种全新的战术路线,否则就不如放弃这整个的构想。照希特勒说明穆德尔意见时的姿态看来,就可以知道他对这项看法深为重视,同时也表示出来他并不赞成蔡兹勒的意见。他现在首先要求曼斯坦因元帅发表他对于蔡兹勒计划的意见。曼斯坦因这个人,当他和希特勒面对面的时候,常常有词不达意之感。他认为要是在4月间发动这个攻势,则成功希望颇大,到了现在就很成疑问了,同时他又说至少还要再增加两个步兵师的生力军,他才有能力发动攻势。希特勒却告诉他生力军是绝对无法筹措到的,曼斯坦因也就没有再坚持下去。希特勒接着又询问克卢格元帅的意见,他的措词很含混,不过大致是赞成蔡兹勒计划的。我接着就要求希特勒准我发言,并且立即宣布这个攻击实在是毫无意义:我们刚刚完成了东线战场部队的再编组和再装备的工作,若是此时照陆军参谋总长的计划实行进攻,则战车方面势必会受到严重的损失,而这是1943年一年中的产量所无法补充的,其实我们新战车的产量是应该用来成立西线战场上的机动总预备队,因为盟军在1944年一定会企图登陆的。此外,我又指出,虽然参谋总长对于豹型战车是期待颇殷,可是事实上技术方面的困难还非常多,在发动攻击之前,不一定可以完全解决得了。站在生产方面的立场,史贝尔也支持我的意见,不过在场的诸人当中,就只有我们两个人是公开反对蔡兹勒计划的。希特勒当时还是犹豫不决,所以在那一天并没有能够得到一个结论。- V/ g9 l- ]# S; o4 ?2 |

除了军事方面的争论以外,在慕尼黑会议时,我私人方面还遭遇到了一件大事。自从1941年12月以后,这是我与克卢格元帅久别后的第一次重逢。他向我打招呼的时候,态度很不友好,所以就更触痛了我的旧创痕,因此我对于他的态度也是非常的冷淡。在会议之后,克卢格请我到另外一间房子里去,要我解释为什么采取这样冷漠的态度。我就老老实实告诉他,因为他对于1941年12月间的误会,始终没有给我一个圆满解释,所以我的感情是已经伤透了。结果我们又不欢而散。( ~& l# J: r' P; R

# m) |* V. M0 {, R' X! ek. K: P$ P5 E# F

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0 z9 }+ g+ P1 z- r$ o

卫城作战计划(3)

1 `5 SA]: U! p8 F5 |. k 不久之后,希孟德到柏林来看我,把克卢格写给希特勒的一封私信带给我看,信中的内容是说准备要与我决斗。克卢格明知希特勒早已明令禁止将军们在战时举行决斗,所以就故意作此姿态。

( M' [& ]. ep. V4 z- f# |. R 希孟德就代表希特勒向我致意,说希望大事化小,把这个误会设法结束了事。为了表示服从希特勒的命令,我写了一封信给克卢格,说假使我在慕尼黑的行为有对不起他的地方,希望他能原谅。不过因为他在1941年对我曾经做过恶意的中伤,所以我实在无法不采取那样的行动。0 S2 kB/ t0 n7 O7 p* d. w6 b

在战车生产方面,由于我的主张,Ⅳ型战车还是继续生产,一直要到豹型战车可以大量生产时才停止。对于主要的战车生产中心,也已经奉命开始加强防空的准备。在5月4日的会议中,我又要求对于战车工厂的设备应有双套的准备,可是史贝尔的主要助手绍尔先生却反对这个意见,他认为敌人现在只会集中全力来炸毁德国的航空工业中心,对于战车工业还没有余力来加以顾及。; S$ @% `* D0 G. y& z+ d

希特勒在5月10日回到了柏林,又把我喊到总理府中去商讨豹型战车的生产问题,因为工业界认为他们已经不可能完成预定的计划。为了弥补这个损失,工业界答应以后再努力生产,准备在5月31日交出324辆的总数(原定是250辆)。在会议结束之后,我抓着希特勒的手问道,我能不能够向他坦白地说几句话。他说我可以这样,于是我就力劝他放弃东线战场的攻击计划。其实他早已经看出来了这计划的困难,而且是得不偿失,会使我们在西线方面的防务受到相当严重的损失。最后我向他问道:“你到底为什么今年一定要在东线进攻呢?”说到这里,凯特尔就接腔说:“我们因为政治上的理由,必须要进攻!”我回答他说:“你想想看,到底又有几个人知道库尔斯克是在什么地方?我们攻下了库尔斯克与否,对于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所以你为什么一定要在今年发动攻势呢?”希特勒回答我说:“你说的一点都不错。我一想到这个攻势,就不免要作呕。”我回答说:“你对于这个问题的反应是一点都不错。所以就搁置它吧!”希特勒就向我保证说,他并没有决定要实行这个计划,这样就结束了这一次谈话。除了现在已经不在世的凯特尔元帅以外,当时在场的人还有我的参谋长托马勒,和生产部的绍尔先生,他们都可以当作这一段故事的人证。6 F* O& h( g2 J1 D

第二天我又乘火车到勒特曾去,我的幕僚都暂时住在那里,所以我要去看看我们的一切设备布置得怎样。5月13日,我又和史贝尔会晤,在那一天下午又和希特勒举行了一次会议。5月1日,希特勒曾经视察过一辆鼠型战车的木制模型,这是波尔舍教授和克虏伯工厂的杰作,它准备装上一门150mm的大炮。它的全部重量最初定为175吨,照惯例希特勒对于原有的设计总还会有一些修改,所以它的总重在将来一定会接近200吨左右。不过这个模型上面却并没有装备机关枪,以供近战之用。因为这个原因我就决定不采用这种武器,这与波尔舍在设计他的“斐迪南虎型”战车时,是犯了同样的错误,结果使它在近战中完全成为废物,任何战车都无法避免会要实行近距离战斗的,而当它与步兵协同作战时尤然。于是我们之间又发生了激烈的辩论,因为差不多除了我个人以外,其余在场的人都无不称赞“鼠型”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车。实际上,除了大而无当以外,它可以说是一无所长。

* ~, h$ x/ L. @2 K$ t 在这一次战车表演完毕之后,我就飞返柏林。

+ L0 jb2 [) Q( g( r9 F 5月24、25日两天,我去视察驻在布鲁克(Bruck)的第六五四战车营,这个营所用的战车就是上文所说的波尔舍虎型战车。接着我又去视察生产豹型战车和战防炮的工厂。到了5月26日,我又飞往巴黎,主要的目标是视察设在那里的战车营长训练班。5月27日我到亚眠去视察第二一六战车营,28日又到凡尔赛去视察了一个连长训练班,并且又到了南特(Nantes)去与第十四和第十六两个装甲师的师长会商。最后,我在5月29日又去视察圣纳泽尔(St.Nazaire)的要塞,其目的是为了要研究大西洋长城到底有多大的防御力量。结果我才知道,这个所谓长城者,实在远不如宣传中的那样坚固。我在5月30日飞回柏林,31日又与史贝尔会晤。6月1日又到格拉芬沃尔(Grafenwohr)去视察第五十一和第五十二两个豹型战车营,并且在当天赶回柏林。1 ^/ q0 R( q; _% T2 F

这个时候,最高统帅部里面,突然产生了一种想入非非的意见,主张把第一装甲师调到希腊去,以防止英军在那里登陆。这个师的实力刚刚补充完毕,并且装备着全新的豹型战车。它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强力的预备队,现在他们却准备这样把它随便地浪费掉。我当然立即提出抗议,于是不免与凯特尔发生了激烈的舌战。我说也许一个山地师对于希腊的情形还更适合些,他却说因为供应此种部队的马匹饲料需要太多的运输工具,所以不能这样办。对于这种妙论,我实在无法和他辩论,不过最后我还是设法留下了那些豹型战车。有一个派往希腊侦察地形的战车军官回来向我报告说,希腊的狭窄山路和桥梁实在不能容豹型战车通过。于是我才获得了希特勒的批准,把豹型战车营截留了下来。可是苏联战场上少了第一装甲师,不久就使我们尝到了恶果。

( ^& l8 E& j. R6 _: `) T* NC5 r; Z( v

0 o4 H& h& Y/ Q$ N, I9 ^! r) bQ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

& ], M# O' X8 y( D8 ?D+ V& w卫城作战计划(4)6 G/ a% J. `+ k" S1 {4 X5 b

6月15日,我又在为了我们的问题儿童——豹型战车——大伤脑筋,因为它的履带和操纵系统都还有毛病,而且光学仪器也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在第二天,我就告诉希特勒,我不主张让豹型战车在东线战场上参加战斗,因为它们还不能够正式作战。+ S/ S6 O, i# Q/ r

我又到慕尼黑去访问隆美尔元帅,目的是请教他在非洲战场上所学得的经验,当天晚上我飞回柏林。6月16日,我先到于特博格(Juterbog)去视察炮兵武器,然后再飞往贝希特斯加登,去和希特勒举行会议。在中途我又在格拉芬沃尔降落,再度去检查那两个豹型战车营的毛病,以便可以向希特勒提出直接的报告。除了战车在技术上的弱点以外,所有的官兵在操纵上的经验也都还不够,而且还有人缺少战斗经验。但不幸的,就是这些事实并不能够说服希特勒和他的陆军参谋总长,放弃那个从头就错起的东线攻势。这个攻势现在已经定名为“卫城作战”(Operation Citadel)。

: H5 o: a2 x" a$ K" w 自5月12日突尼斯(Tunis)沦陷之后,我们就已经丧失了整个的非洲战场。7月10日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25日墨索里尼已被推翻和囚禁,巴多格里奥元帅已经奉命出组新的政府。所以意大利的退出战争,是已经可以指日而待了。

! w5 o) G( @: B5 k. ?7 S" _' ?# M4 z 当南欧的局势日非,战祸日益接近德国本土的时候,希特勒却正在东线上开始发动攻势,这次攻势的计划和执行都可以说是完全不适当。从别尔哥罗德地区起,在南面一共有10个装甲师、1个装甲步兵师和7个步兵师开始攻击,而在北面,也有7个装甲师、2个装甲步兵师和9个步兵师,从奥廖尔以西的地区,开入战场。这一次德国的陆军可以算是把一切攻击力量都用尽了。希特勒本来是不主张作这一次的攻势,可是后来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又改变了初衷。似乎陆军参谋总长的压力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 F0 @) |. M+ }4 y5 `0 K+ Q: s 这个攻势在7月5日开始,我们所用的战术,还是那一套老办法,这是苏联人早已有经验的,所以一切都不出他们料想之外。希特勒本来有两种替代计划,一是从谢夫斯克向苏联突出地区的最前段部分攻击,一是在哈尔科夫的东南面突破苏军的防线。可是他这一次居然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见,而热烈支持蔡兹勒的计划,那就是在提门地区内,向苏军突出地区实行双包围的行动,以求在东线上重获主动的地位。

! zB9 G% w! I6 `' j 在7月10日到15日之间,我曾经到两方面的前线去视察。我先到南线,然后再到北线,并且在战地与战车部队的指挥官举行商谈。这样我才可以看清一切行动的内幕,发现我方人员和装备的弱点。我对豹型战车的预言可以说是不幸而言中。在穆德尔军团中,虽然有90辆波尔舍虎型战车,但是它们却无法作近战之用,因为它们既缺乏足够的弹药,又没有机关枪。所以它们虽然能够突入敌军的步兵阵地,却无法毁灭敌人的火力,因此我们的步兵根本无法跟上去。等到它们攻抵了苏军的炮兵阵地,结果反而都为苏军所击毁了。尽管战车部队作战十分勇敢,而且不惜惨重的牺牲,但是步兵们却还是无法扩张战果。穆德尔进展了大约6英里远后,就停顿了下来。在南面,德军比较成功,但是既不足以封锁住这个突出地带,也不足以强迫敌军退却。苏军在7月15日开始向奥廖尔反攻,因为要加以防守,所以我们的攻势就更形减弱了。到了8月4日就不得不撤出该城。同一天别尔哥罗德也失陷了。8 ~6 g: H- S5 W1 l! E

一直到这个时候为止,在奥廖尔东北面的苏夏河—奥卡河阵地已经饱受了一切的风浪。这也是我在1941年12月所选择的防线。我上次去职的原因就是为了它,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 G/ F) C: r# {+ V 由于“卫城作战”失败了,我们遭受到了一次具有决定性的挫折。那些辛辛苦苦改编的装甲师,在这一战中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恐怕很长时间都恢复不了元气。他们是不是还来得及参与东线的作战,都已经成问题,至于想在明年春天来对付盟军的登陆威胁,则希望更渺茫了。毫无疑问的,苏军对于他们的胜利战果,是已经极尽扩张之能事,从此东线上就更无宁日,苏军不断地在发挥他们的主动优势。8 j0 O( @% t% k& l3 g2 S

: q' t; l* Nr2 b! Q0 uP; t, R

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 C* E: u* S+ ]

1943年下半年的不如意事(1)

4 i0 X7 TS* T 7月15日我又到法国去视察那一方面的装甲部队。7月底我正在塞纳河附近的训练地区,视察一些虎型战车单位,突然接到希特勒的一个电报,要我速到东普鲁士去开会。但在开会的时候,我却病倒了。当我访问苏联前线时,不慎染上了痢疾,可是当时并未加以注意,所以也未加以治疗。现在却突然发作了,非躺在病床上去不可。当我稍微好一点,可以旅行的时候,我就立即飞回柏林,以便作适当的治疗。不料在8月初又要动一次手术,所以一直躺到8月底才起床。

, F- # S$ d8 A# L 在尚未动手术之前,有一位托瑞斯寇将军(von Treskow)来访问我,他过去曾经做过克卢格元帅的作战处长。他向我说,他是代表克卢格来看我的。克卢格表示愿意与我重修旧好,不过希望我先采取第一个步骤。他建议我和他应该合作,以共同限制希特勒的统帅权。我素来知道克卢格元帅的性格极不稳定,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所以我拒绝了这个建议。

, ^* h' F' f, t6 h6 f: C# j3 u 我的病况慢慢地恢复。但是柏林自1943年8月起,就开始受到猛烈的空袭,所以根本已经无法待在这儿养病。于是我和我的妻子就接受了史贝尔的邀请,搬到上奥地利的一家政府控制的小旅馆里面,暂住休养,那个房子面对着阿尔卑斯山,风景十分秀丽。我在9月3日才到达那里,第二天就得着一个消息,说我们在柏林的家已经为炸弹直接命中,变成了碎瓦颓垣,不能再住了,我所残余的一切财产都已经储存在温斯多夫军营中的地下室里面,这对于我而言也可以算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当我和妻子正在辩论着,是不是就干脆永久迁居在上奥地利地区的时候,突然又接着了一个电报,告诉我政府已经实践了1942年秋天所发出的诺言,决定把一处房地产赠与我。这是希孟德的好意,当他一听到我家被毁之后,马上就做了这样的安排。照我们当时的情形,自然是欣然接受了。1943年10月,我带着我的妻子到第芬霍夫(Deifpenhof)接收了我们的采地,从此我的妻子就住在那里,一直到1945年1月20日,苏军到达的时候,她才迁出了该地。% S" q6 m" n' C2 C

当我请病假的时候,就有人企图停止Ⅳ型战车的生产,而代之以突击炮。同时,负责修建大西洋长城和其他要塞的托德组织(Todt Organisation),又主张把战车的旋转炮塔装在碉堡里面,当作要塞炮用。由于我们当时的生产能力实在有限,所以这些办法对于真正的机动战车实力,毫无疑问地是一种严重的打击,而且也正可以表示这些人对于真正的情况,完全缺乏了解。

H8 N0 ?' @! u3 u 当我销假视事之后,马上就开始研究防空战车的问题。希特勒批准了建造双连装37mm高射炮的计划。但他却不赞成把早已经制造好了的四连装20mm高射炮,立即装在豹型战车的车身上面,结果就使这一种重要的防空武器的生产,一再地受到耽搁。

; s0 Y0 x* D& {0 j. ki& d3 u 1943年10月20日,希特勒又在阿利斯练兵场视察了一些新型装备。其中包括有虎型Ⅱ式战车的木制模型——以后我们的敌人称呼它是“虎王”战车,这实在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新型战车——还有沃马格型(Vomag)战车歼击车,以及专用于猎杀战车(JagdPanzer)的猎虎型战车歼击车(JagdTiger)的铁制模型,配有一门128mm的重炮。另外还有装在虎型战车底盘上的380mm装甲重迫击炮,最后还有特种的Ⅲ型战车,以及准备在铁路上行驶的各种轻重装甲车辆。

& T! Z/ w( A; y# I& F[+ s/ n4 G 10月22日,设在卡塞尔的战车工厂为强烈轰炸所毁,暂时使那里的一切生产都完全停顿。我在本年年初,就早已料到敌人在最近的将来,是会轰炸我方的战车工业中心的。我立即赶往卡塞尔,向工厂中的工人深致慰问之意,他们中有许多人都已经无家可归,而他们的亲属中也有很多受到了伤亡。我在大的防空掩蔽部中向许多的工人讲话,我用纯粹合乎人性的语言,来向他们表示真正的同情,而没有学一般要人的榜样,只是随便打了一顿官腔。结果他们都对我表示好感,使我感到十分愉快。

! ; I1 g# K+ o4 A* l6 h7 k1 c 11月26日,又来了第二次的大空袭,所受损失也就更大。, I- B, R' n5 J+ i

12月7日,决定把旧式捷克38吨战车的全部生产量,改为制造战车歼击车,这种车辆就使用捷克战车的底盘,外面加上倾斜装甲的保护,车上所装配的武器是一门无后坐力火炮和一支弯曲枪管的机关枪。试验的结果表示它们是一种可以令人满意的武器。这种战车歼击车是准备当作步兵师战防营的基本武器,这也就是我在3月9日所建议的办法,只不过是时间上已经迟了一步。

% B' k+ r2 A8 H" Q 因为苏军的战车数量与日俱增,德国步兵缺乏一种防御的武器,结果使死伤的人数大为增加。有一次在汇报的时候,希特勒发表了一个很冗长而粗暴的声明,痛斥把没有充分战防武器的步兵师送上前线,实在是一种没有头脑的行为。碰巧这一次我也是列席人员之一。当他大发牢骚的时候,我正站在他的对面,毫无疑问他已经注意到了我脸上讽刺意味的表情,于是他突然住口了,用眼睛向我注视着有一两秒钟之后说道:“你的话是对的。你在九个月之前就已经向我说过。但不幸的,是我并没有听你的话。”现在我已经有权照我的意见去做,不过却已经太迟了。到了苏军发动1945年冬季攻势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战防连,却还只有三分之一接收了新式的武器。

. K1 T, ?; L$ c/ h0 f

5 V7 C, }" I: H( C' W+ y9 C2 T8 n1 ^- Q" CC9 q7 A3 }" ?# c2 A

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6 W' q2 m2 H2 D0 j

1943年下半年的不如意事(2)8 T' N9 m; k) S( j

关于1943年年底以前战车的技术发展,就谈到这里为止,现在再谈到这年下半年的军事情况,在这一方面已经发生迅速逆转,而使我们居于完全不利的地位。

1 R2 p: U$ B4 d; n 当我们那个不幸的库尔斯克攻势顿挫之后,东线的位置有如下述:从亚速海上的塔甘罗格起,沿着顿涅茨河,一直到达伏罗希洛夫格勒(Voroshilovgrad)以西的某一点,然后又沿着顿涅茨河再到哈尔科夫以南的河湾,再经过伊尔门湖(Lake Ilmen),一直从列宁格勒的南面,直达芬兰湾的海岸为止。; v) l* P) K( Lm& `

苏军现在就向着这一条防线开始进攻,首先进攻的对象是A集团军所处地区的中部和南部。在7月16日到24日之间,指向斯大林诺的苏军攻势,算是被德军挡住了。不过在另一方面,苏军以52个师的步兵和10个军的战车,从哈尔科夫与波尔塔瓦之间进攻,深深刺进了德军的防线。苏军的突破固然被阻住了,但是哈尔科夫在8月20日却已经丢失。8月24日,苏军又从塔甘罗格到伏罗希洛夫格勒之线,发动了新的攻势,终于达到了突破的目的。到了9月8日,德军防线已经撤到了马里乌波尔(Mariupol)—斯大林诺以西—沙拉费安斯克(Sslaviansk)以西之线。到了9月中旬,顿涅茨防线就已经弃守;9月底苏军已经到了梅利托波尔(Melitopol)和扎波罗热的城外,并且直抵第聂伯河之线。& E# M) S, V& t/ o

苏军对于中央集团军的反攻是从7月11日开始的,到8月5日奥廖尔就已经丧失。在8月26日到9月4日之间,苏军向科诺托普—涅任地区实行深入的攻击,在以后几天之内,他们所攻占的地区已经大幅扩大。到了9月底,苏军已经进到了第聂伯河流入普里佩特沼泽地的入口点。从这里,德军的防线向北进展,通过戈梅利,直到韦利日(Velish)。) a, m9 g! V+ R* vi)

在10月的下半月中,苏军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Dniepropetrovsk)与克列缅丘格之间,渡过了第聂伯河。到了10月底,在扎波罗热南面的德军防线已经崩溃了,到了11月中旬,他们已经被赶过了第聂伯河。不过我们还保持着两个桥头阵地,一个大的在尼科波尔(Nikopol)附近,一个小的在齐尔逊地区(Cherson)以南。更推向北面,在11月3日到13日之间,苏军占领了基辅,并且向日托米尔(Zhitomir)推进。2 m$ y5 c" Y8 _- f8 v

希特勒决定实行反攻。还是照他往常的做法,这次攻击的兵力又是完全不适当。在与陆军参谋总长商谈了之后,我就利用11月9日所召开的一次讨论战车问题的会议,向希特勒建议,请他放弃这种小型反攻的计划。他主张集中在基辅以南地区的一切装甲师,来参加通过别尔季切夫(Berdichev)向基辅的攻势。在这一方面,我建议把防守尼科波尔桥头阵地的装甲师撤出,再加上现在齐尔逊地区扼守第聂伯河的克莱斯特集团军的装甲师,合并在一起以加厚兵力。我使用我平常惯用的口头禅说:“只准集中,不准分散。”希特勒虽然注意到我所说的话,但是他却并没有改变他的计划。我接着又为此事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备忘录,请希特勒注意,可是战场上负直接指挥责任的将领,其反应却并不有利,结果遂使希特勒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所以别尔季切夫的反攻,在开动时兵力即已不够充足,经过了激烈的冬季战斗之后,终于在12月间完全受挫了,想夺回基辅和重建第聂伯河防线的企图已经完全失败。1943年12月24日,苏军接着又开始反攻了,结果把德军的防线从别尔季切夫逐退到文尼察城外的某点。

1 t0 S/ b! q1 |- P8 q7 l 第二十五装甲师的作战,可以当作说明希特勒攻击战术的一个最好的例证。不过在叙述这一段故事之前,我应该回溯到更久以前。" J; S0 fdb# Q( p

在斯大林格勒惨败之后,有几个在那里被击毁的装甲师,又奉命重新整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势必就要搜罗一切可用的人力,所以有许多过去因为负伤、患病,或是其他原因没有被俘的残部,又再度被召集了起来。在非洲战事失败之后,我对于在那个战场所打垮的装甲师,也是采取同样的办法。第二十一装甲师已在法国编成,所使用的就是占领军和俘获的装备。同样的,第二十五装甲师也已在挪威编成。这个师的师长由希尔将军(Gen.von Schell)充任。在1927年到1930年之间,希尔是我在国防部中的同事,那个时候我正在从事于军队摩托化运输问题的研究。以后他曾经在美国充任武官达相当长的时间,在享利·福特(Henry Ford)的国家中研究过摩托化的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他就已经变成了陆军中的首席摩托化问题专家,发表了许多新奇的意见。因为希特勒一向重视摩托化问题,所以对他也很赏识。希尔是一个精明、果断和善于词令的人。他居然劝服了希特勒,要他接受他的意见,例如简化型式、大量生产等等。结果,他获得了多次的擢升,做了德国政府中运输部的次长,负责主管德国运输器材的未来发展。这在德国是很少有的情形,但因为他太锐进,不久就引起工业界的反感。因为这些工业家都不愿意变更他们那种陈旧的生产方法。在党内有一些要人是与工业界有勾结的,他们就在希特勒的面前讲希尔的坏话,于是他就被排挤下台。他被送往挪威,那是一个最冷清的战场,使他永远没有立功表现的机会。这个能力优越、雄心未死的人,还是不甘寂寞,不久他就设法把那些零星分散的占领部队,改组成为一支有用的兵力。我尽量地支持他这种工作,于是这个部队终于扩充成为一个装甲师,并且由于我的要求,把它调驻法国。因为当时正是“卫城作战”失败之后,在法国的部队已经大量调往东线,所以西线方面也十分需要补充兵力。当然的,这个新成立的部队一定要调换新式的装备,因为他们现在所使用的还是俘获的旧东西。而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相当的时间,来训练他们如何使用新武器,使他们学会一些旁人已经在东线上早已学会了的作战技术,否则他们还是没有能力参加大规模作战的。

% S) k5 1 f- J7 m3 c: h: S9 v: j5 Z& e) E: v4 a8 y

% ^& t* {! @6 f( Q+ o+ p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

+ _! S' j6 L2 X7 F, k5 C' T1943年下半年的不如意事(3)6 a+ E" Rv: S1 q

但是结果怎样呢?1943年10月间,该师奉到希特勒的命令,把他们的600辆新式车辆移交给第十四装甲师接收。这个师也是一个新成立的单位,现在正准备调往东线战场,因为OKW和OKH都相信第二十五装甲师将在法国驻留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他们使用次等的法国车辆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丧失了这些车辆,最主要受到影响的部分,就是该师的补给部队,他们只能够在西欧这样的环境中行动。在这个时候,该师的装甲搜索营已经重新装备装甲人员载运车。师属工兵已接收了新的运输车辆,装甲步兵团也已经有一个营获得了新的车辆,但战车团还没有完全装备好,炮兵团和战防营也正在开始调换新的武器。这个情形是大众都知道的,这个师还必须要在法国慢慢地培养它的实力。# i7 h6 s. b5 ^$ o" K

可是到了10月中旬,该师却突然奉命调往东线。我立即向希特勒个人提出了控诉,请他至少延缓执行这个命令,以便我可以有时间来再视察一次,看这支部队是否吃得消东线上的大战。我立刻飞往法国,在检阅了部队并和各级指挥官会谈之后,我就立即上了一个报告,说这个师至少还需要用四个星期的时间来接受新的装备和训练。这个电报发出之后,不久回电就来了,仍然还是命令该师立即出发。很明显,希特勒和统帅部的诸公似乎根本上就不看负责的指挥官和装甲兵总监的报告。这个师的出发日期已经硬性地定在10月29日。- B9 ^" d& M3 qD2 c

这个师缺乏准备只不过是故事的一方面而已。当时的运输计划是既不合于该师的希望,又不合于前方的战术情况。当该师已经在半途中时,命令又变换了好几次,许多部队都混杂在一起。为了想增加该师的打击力量,我又决定把新成立的第五〇九虎型战车营拨给该师指挥。碰巧得很,这个营的装备也没有完备,而且更糟的是该营的营长突然又有调动。当该营出发时,旧营长已经离职,而新营长却未到达。* J: x( _/ A) A% P

这个师被匆匆运往南方集团军的战区。集团军总司令部命令该师的轮型车辆单位都在别尔季切夫—柯沙丁(Kosatin)地区下车,而履带车辆则在基洛沃格勒—新乌克兰卡(Kirovograd-Novolinka)地区下车。这两个下车地点之间相隔有三天行军的距离。而该师根本搞不清楚大炮的牵引车和装甲人员载运车到底应该在哪一个地区下火车。这个师的参谋长和前进部队,一同从别尔季切夫到了新乌克兰卡,而师长则前往文尼察向集团军总部报到。他们定在11月6日就向集中地区开进。但是在各单位之间都还没有电话联络,为了要接受一个命令,负责的指挥官要坐上汽车,奔跑一个很远的距离。

# w: J" ?8 n& w: ^4 x( I. a, d- H 11月5日,敌军在基辅附近做了一个深入的穿透。11月6日,南方集团军总部就下达了下列的命令:“第二十五装甲师由第四装甲军团指挥。所有各汽车单位在本日内应向白采尔科维—法斯托夫(Biala Zerkov-Fastov)地区移动。在集中时由该师本身担负掩护之责。各履带单位由基洛沃格勒开动,以与该师其他部分会合。”

6 P" K5 f( Y$ e" ]* m1 x2 z8 w 集团军总部对于该师的情形应该十分明了。+ |; n1 J4 O8 L' m; s/ x

16点钟。该师师长召集各单位的指挥官,当面对他们下达命令,给每一个团长和营长都发了一张三十万分之一的地图。

& U" {& I! S- B1 b# r 在这个时候,该师的师长所拥有的兵力如下:0 k9 p! g, C% |; U

第一四六装甲步兵团:一个团部,两个营部,每一营有两连多的实力。

' c( M( m9 }e% E+ H! Z# V$ i, {% K 第一四七装甲步兵团:同上。! l6 w1 s- J6 F; bI; ~$ ^, Y

第九战车团:一个团部,第二营营部和多个连级单位,总兵力为30辆Ⅳ型战车和15辆虎型战车。# l" _$ D/ l5 w0 j+ M$ t7 @( I4 [0 ]

第九十一装甲炮兵团:一个团部,第一营营部,下辖第一、二两连。第三营有人员但是没有炮。

( {6 U4 x- m2 k 战防营:营部和一个勉强凑成的连。

7 H& ~: ^0 L; O- O; J, @ 通信营:大致完整,但无营长,已经和前进部队在一起。

! mh0 Y- Z6 J) Y4 `6 r3 v2 [2 e 工兵营:大致完整,惟缺轻工兵纵队和架桥纵队。

. L, @1 B2 O, z3 R4 n/ a4 W5 | 高射炮营:营部和一个连。

0 D& N+ a/ X- _) T8 Y+ m5 j 〖〗〖〗)月11年3491(战作的师甲装五十二第13图师长身边所有的幕僚就只有他的副官和第二传令官,以及少数的车辆和摩托车。

; V9 b! f# n3 A& s 为了适应当时的紧急情况,该师师长就决定组成几个行军集团,分别规定了他们的时间和距离。这些集团要经过卡扎京(Kasatin)和斯克维拉(Skvira),以到达白采尔科维以西的地区。到了那里之后,他就希望等待他的其余单位都到齐了,再来决定如何行动。他认为在11月6日22点钟以前,绝无开始行动的可能,因为这种用车辆传达命令的方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他仍然缺乏无线电通信工具,不过这却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不久各部队就接到不准使用无线电通信的命令,以免泄露机密。; B! X. P+ w5 Y$ y# c; G

当各级指挥官回到他们各人的部队以后,第四装甲军团最后算是与该师师长取得了电话上的联络。于是军团部就命令该师:“立即向法斯托夫迅速前进,并设法坚守该地。第二十五装甲师师长对于该地区中的战斗,负全权指挥之责。”由他指挥的还有一些零星的部队,因为他前进路上的桥梁已经被苏联游击队所炸毁,所以他必须绕着小路走。

! N. l/ [: M, {# Q5 师长决定在第一个行军集团的前面领头走。行军准时开始,一切似乎都很顺利。在下半夜里,前方退下来的纵队多数都是空军的人员,曾经制造出很多的混乱,经过师长的紧急处置,才算是恢复了秩序。之前的天气都很好,到了这个时候就开始转坏,天开始下大雨,一直到第二天都没有停过,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汽车都被迫必须拣着好路走,不过履带车辆却还是照常前进。各行军集团之间都已经失去了联络。

, k7 J7 Y/ l+ h8 S6 u! f) P% O- I; H1 R1 ?

! d6 n' F: M* j5 ~' p5 U9 }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9 G0 {/ Y. C& W+ c. B

1943年下半年的不如意事(4)4 ]" `# ^: x/ u) [/ q

差不多在11月7日12点钟的时候,师长从前方退下来的败兵口中,才知道敌人早已进入了法斯托夫。他带着他的传令官匆匆赶向前面,准备安排反攻该地的计划。因为在前进中,他有几次几乎为敌人步枪所击中,所以他现在坐在一辆装甲人员载运车中,领着前卫部队前进。结果他一头和苏军的T-34战车碰上了。第一四六装甲步兵团的第九连,携带着4门重步兵炮,就跟在他的后面前进。可是苏军战车一发炮,这些部队就慌忙退走。该师师长花了很多的工夫,才制止住了部队的恐怖心理,并且命令他们趁着黑夜,开始挖掘工事。在夜里苏军的战车又来冲击,把该团第二营的运输车辆击毁了一部分。这时师长就决定趁着黑夜,冲出苏军战车的包围,向法斯托夫方向前进,以与其他已经前进的部队相会合。他这个小型的战斗团,前面一个连,后面一个连,而把车辆和重武器夹在中间。希尔将军就在最前头领先挺进。经过了激烈战斗之后,他到了11月8日凌晨4点钟的时候,才突出了苏军战车的包围圈,到了14点钟左右,他才到达了第四十七装甲军在白采尔科维的军部。他这一师现在已拨归该军指挥。

6 W9 n; P/ l* l; I 在这个时候,该师的其他部分由魏赫马尔上校(Col.von Wechmar)指挥着,经由格列标恩卡(Grebenki)和斯拉维亚(Slavia)的路线,正向法斯托夫行动。在11月9日的清晨,希尔与他们会合在一起。在法斯托夫的东面,有一个村落叫作法斯托费兹(Fastovetz),正由强大的敌军据守着,所以必须把它攻下。该师师长亲自率领部队进攻,到了正午的时候,就把这个村落攻下了,接着就奉命立即向法斯托夫进攻。敌人的死伤很惨重,到了11月10日,德军已经攻入法斯托夫的东郊。当他们正想再前进的时候,却为敌人强大兵力所阻。不过无论如何,第二十五装甲师总算是阻止住了敌人的前进。7 t6 T2 d' p% R

因为该师既无充分的准备,且又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投入战斗,所以作战的情况实在是十分困难,即令希尔将军是一个很了不得的将才,所成就的也还是十分有限。固然敌军的损失很重,但是自己的损失也不轻。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在他们未习惯于东线战场冬季作战的艰苦环境之前,部队不免在心理上发生了一种惊惧的现象。在那种紧急的情况之下,局部的高级指挥官(集团军、军团和军部)是不得已而把该师做这样不合理的使用,这还情有可原。但是真正要负责的人却是最高统帅部,他们应该知道尚未成熟的部队,在运用时是必须更慎重的。/ Zu8 m$ N- G3 X

在以后的战斗中,从12月24日到30日之间,该师又不幸遭遇到一个更困难的情况。他们防守着一条长达25英里的防线,而受到绝对优势的敌军的攻击。结果伤亡惨重,几乎全师覆没。希特勒和OKH决定要把这一个师的番号取消。我在适当时机之下,把这个意见打消了,因为这个师事实上并没有责任。希尔将军抱着重病离开了前线,他看见他辛辛苦苦所培养起来的一株幼苗,就这样给人糟踏掉了,真是伤心已极。希特勒还是不信任他,以后他就再也没被起用过。这样一个天才也就白白浪费了。# H/ ' u+ a$ @# M5 P& {

为了使西线方面总能有一点装甲预备兵力,我就命令把各学校中的训练单位都集中起来编成一个师,开始在法国境内加以集中训练。这个师就叫作装甲训练师(PanzerLehr)。我把新的装备发给他们,并且选用了一些优秀的军官训练他们。他们的师长就是拜尔林将军,他过去在苏联作战时,曾经充任我的作战处长。希特勒在12月间批准了成立这个师,并且加了一个按语说:“这个想法实在不错,可惜我事先并没有想到。”5 P# Ioh* W# i& `& j

在这个时候,激烈的战斗始终没有停息。在里齐特沙(Rechitsa)地区的中央集团军防线,已经为苏军所突破。在维捷布斯克和涅韦尔(Nevel)等地都已经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戈梅利和普罗普斯克都已经沦陷了,不过德军在莫吉廖夫和奥尔沙的东面,还守住了第聂伯河上的一处桥头阵地。

/ q2 y9 u! x$ K$ P, W 这时在第聂伯河上保留桥头阵地,实在是一个颇值检讨的问题,因为我们再向东面进攻的希望,真是可以说太渺茫了。不过,如果说希特勒是为了要获得尼科波尔的锰矿供应,这多少是一个理由,但这只是一个经济上的理由,而在军事上说,这种桥头阵地的保持,却实在是有损无益。我们军人都一致主张完全退过河来,利用宽广的河流,当作一条比较可靠的防线。这样就可以重新建立预备兵力,主要的是采取装甲师的形式,有了这种机动预备队之后,才可以进行机动性的战争,以达到战略上的目标。但是希特勒一听到“战略”两字,马上就会大发脾气。他认为将军们口里所说的“战略”,实际上就是退却的意思,这是他所痛恨的,因此他主张死守一切的地盘,即令是对于我们只有害无益,他也不管。

" _* H! c1 C& N- Z* SF1 i1 X+ 这一年东线冬季作战,德军遭到了严重的损失,结果使OKH感到焦头烂额。于是他们就顾不了在西线战场上进军的计划,但是我们可以很准确地预料着,在1944年的春天,盟军是一定会登陆的。所以,我就认为这是我的责任,不得不一再提出要求,将那些疲兵久战的装甲师撤回来,加以整编和补充。OKW本来应该也赞成这一点,因为西线是他们直接指挥的,可是他们却没有完全支持我。于是这个问题一拖再拖,终于我不得不向希特勒提出直接的申诉。蔡兹勒说他所颁发撤回某装甲师的命令,非常的明确,但是我反驳他的说法,指出OKH的命令漏洞百出,前线的将军们很容易按着自己的意思解释这些命令,蔡兹勒对我的直言当然予以否认。OKH的命令常常是这样说的:“只要战斗的情况许可,某装甲师应立即由前线撤回。”事实上该师可能一直与敌方保持作战接触,OKH应该明确地指出何时开始撤出才对。于是前方集团军和军指挥官的回应,也都是千篇一律地说:“前方的情况不许可,该装甲师一时无法撤出。”这样一拖就常常好几个星期。被留在前方的一定是拥有较强大战斗力的作战单位,特别是战车和装甲步兵尤然,而他们又是最急需休息和补给的部队。前线部队的正常轮调程序,最初是师属补给部队,再来是师参谋和多数师炮兵单位,而最重要的战车部分仍被他们扣着不放,于是我的整编工作还是无法进行。为了这件事,我和蔡兹勒之间发生了极大的冲突,但是西线战场的安危,我却不能坐视不管。

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 }! y( R: I. x+ @% e) q+ IW$ F' v

) B5 g: }/ M* n& X1943年下半年的不如意事(5)

& U8 l3 [5 G/ r% ~) N/ I4 v 到了1944年6月6日,盟军开始侵入的时候,我们在万难之中,在西线方面算是勉强供给了10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这些事留待以后再讨论。对于这些师的训练,我把他们托付给我的老朋友盖尔将军。花了很多的口舌,希特勒才批准了这个任命。盖尔的头衔是“西线装甲兵总指挥”,受西线战场总司令部的节制,但是有关装甲兵方面的工作,却完全听命于我。我们彼此之间早已建立有互相的信任,因此对于工作的推动是大有助益。' }$ k7 k) U3 e

在1943年这一年当中,也还有少数偶然的事件值得在此一提。上文已经说过,当我出任装甲兵总监的时候,我曾经拜访过戈培尔博士。当时我曾经和他讨论到最高统帅部组织不适当的问题,我要求戈培尔劝希特勒把它加以改组,并且任命一个具有相当实权的参谋总长,以减轻希特勒在军事方面的负担。戈培尔认为这个问题是很棘手的,但是他却答应我在适当之时机,他可以设法提出。1943年7月底,戈培尔恰好正在东普鲁士,我就趁着拜访他的机会,请他不要忘记了上次的谈话。于是他立即和我讨论这个问题,并且也承认目前军事情形已经日益严重,最后他这样说:“当我想到有一天苏联人会进入柏林,我们不得不毒死我们的妻儿,以免落在他们的手里,这个时候你所提出的问题,就好像山一样的重,压在我的心上。”戈培尔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长此以往,战局一定会演变成怎样一个局面,但是他言行却并不能够一致。他缺乏足够的勇气,始终不敢向希特勒开口,提出这个生死存亡的大问题。4 e' m) L, F. t- |, ~

于是我又改向希姆莱试探,这位特务头子态度却很坏,他以为我是想要限制希特勒的权力。9 H1 _' z( r0 N( j6 m% t

11月间我又去看约德尔,我向他提出改组最高统帅部的建议,主张参谋总长对于作战应具有真正的指挥权,而希特勒所应该过问的事情应限于一般政略和最高级世界战略的指导。当我说得很起劲的时候,约德尔却浇了我一瓢冷水,他反问我说:“你还知道有比希特勒更好的最高统帅人才么?”我只好把我的计划塞在我的皮包里面,匆匆走出了他的房间。

. v3 w8 |& E1 w6 b& g5 |3 `8 E% P 1944年1月间,希特勒写了一个便条叫我去吃早饭,他说:“有人送了一只野鸭给我,你知道我是吃素的。所以你能不能来陪我吃早餐,代我享受这只野鸭?”吃饭的时候只有我和他两个人,坐在一张小圆桌的旁边,室内的光线很暗淡,因为只有一个窗口有光线透进来。只有他的爱犬伏在他的脚下,希特勒顺手扯了一点干面包去喂狗。一个伺候的仆人,只是轻手轻脚地走来走去。在这种稀有的机会之下,也许可以谈论甚至于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在略事寒暄之后,我们的谈话就又转向军事问题。我提到在明年春季,盟军可能在西面登陆,而我们现有的预备兵力却是绝对还不够充足。为了能从东线抽出更多的兵力,所以东线似乎有建立一条坚固防线的必要。我认为在我们前线的后方,没有一条防线,作为支撑的骨干,这实在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做法,我觉得若是能够把过去德苏边界上的要塞加以修复,其效用一定比目前随意选定任何村镇来当作据点的办法,要好得多了。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又触了一个黄蜂窝。! q* _1 {8 D! H& B( m- l

希特勒说:“请你相信我!我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伟大要塞工程师。我建筑了西线长城,我又建筑了大西洋长城,我曾经用了无数吨水泥。我懂得一切有关要塞工程的问题。在东线方面我们现在缺乏劳工材料和运输工具。甚至于到今天,铁路所能运输的物资,都还不足以满足前线上的需要。所以我无法调出火车来装运建筑材料,用来供给东线作建筑的用途。”他照例是一口气可以背得出来许多统计数字,却不管这数字是否可靠,总而言之却可以使旁人无法开口。虽然如此,我还是极力表示不同意。我知道铁路运输的情形,过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之后,才开始有壅塞不通的情形发生,所以要塞的建筑绝不会影响到前线上的物资供应。铁路的负荷力是不会成问题的,而当地也不乏可用的材料和劳力。另外就战略来说,未来假使遇到两面作战的情况,就势必要在其中一线实行固守不可。所以我说,既然他在西线方面已经有了那样好的准备,那么为什么在东线方面,却毫不准备呢?结果希特勒又还是唱他的老调,他说假使他在后方修好了一道防线,那么东线上的将领们就只会想不战而退了。所以关于这一点他已经下了决心,是怎样都不会再改变了。

9 U, V1 S% c. J8 a 于是谈话的主题又转到各位将领们和最高统帅部的组织问题方面。因为我以前所作的一切间接的努力,希望使希特勒少过问军事指挥问题,是早已失败了。现在我就觉得我有这种责任,直接和他谈论这个问题,希特勒可以任命一位他信任得过的将领,担任真正的参谋总长,而把今天这种乱杂无章的指挥系统,整理出一个头绪来。结果我这一番努力也还是完全失败了。希特勒舍不得与他的亲信凯特尔元帅分开。他似乎很不相信我,而认为我是企图想限制他的权力。我算是碰了一个钉子。此外,实际上又有哪一位将军是希特勒所能够信任的呢?在这次谈话之后,我也觉得我实在太幼稚了,因为我也找不到一位可以供他信任的参谋总长。

5 D/ i- B8 I! Po: f 所以一切都还是原封不动,依然还是采取寸土必争的战术。甚至当情况已经毫无希望时,也从未有过适合时机的撤退。不过,以后有许多许多次,希特勒常在我面前诉苦说:“我真不懂为什么在过去两年当中,一切的情势都完全不对了。”我的答复每次都是一样的,我说:“改变你的方法。”可是每一次希特勒都不肯接受我的意见。

2 L4 N) }: i# g5 @n% }2 A% L

. y/ I1 L; g+ s

" @, v" E9 F- M+ {, O: ?4 ]2 Q8 f0 B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 P& @' n) w$ x/ e- U7 ]( z

决定性的一年(1)

" X5 f# C7 T}4 A 1944年1月中旬,苏军就已经开始在东线方面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首当其冲的是基洛沃格勒,在1月24日到26日之间,苏军向切尔卡瑟(Cherkassy)以西的德军突出地区发动了一个钳形的攻势;而在1月30日,苏军又向克里沃伊罗格(Krivoirog)以东的突出地区再发动了一个新攻势。苏军在数量上居于相当的优势。所使用的兵力如下:0 {. w4 A" e3 c/ x3 F4 U9 dL

对付德军的乌克兰南方集团军:34个步兵师及11个装甲师

8 p, [/ y0 Y# G4 N9 P+ TA 对付德军的乌克兰北方集团军:67个步兵师及52个装甲师

+ {/ M8 o& X/ |- _, Y* [ 2月的下半月内前线状况平静无事,可是到了3月3日、4日和5日,苏军又再度大举进攻,将德军逐退到布格河之线。

; X& k9 c' v; ~ 中央集团军在3月底以前,还大致能够保持着它原有的防线。' V: F9 P. ]# U* v2 ~: D

4月间整个克里米亚半岛,除了塞瓦斯托波尔(Sebastopol)以外,都全部丧失了。苏军已经渡过了布格河,和普鲁斯河(Pruth)与锡雷特河(Sereth)的上游。最后苏军的攻势又被德军所阻止,在塞瓦斯托波尔失陷之后,前线就稳定了下来,一直到8月里为止。

" R7 G8 l0 H* T! ]% A 1月间,苏军也同时向北方集团军的防区进攻。在最初,他们只是在依尔门湖的北面和列宁格勒西面,获得了有限度的成功。但是到了1月21日,苏军的兵力突然加强,强逼着德军撤过了卢加河(Luga),2月间又撤过了纳尔瓦河(Narva)。3月间,德军撤到了韦利卡亚河(Velikaia)和普斯科夫湖(Pleskau)和佩普西湖(Peipus)的后面。在这里德军总算又站定了脚跟。

! b. w' h' z4 Y; f 东线战场上只有一个极短时间的喘息期,维持到6月22日为止。我们在冬季战役中所受到的损失实在是太重。现在已经完全没有预备兵力可用。凡是一切可以节省得出来的兵力,都已经送去防守大西洋长城,可是实际上这个所谓长城者,不过只是吓唬人而已。

: G) o5 c4 {7 z4 q$ q5 I) t/ l 我在这个时候,却奉到希特勒的命令,负责处理一件非常无趣味的特殊案件。和平常一样,他每打了一个败仗一定要找一个代他受过的替死鬼,这一次冬季战役的失败也自不例外。其中有一位是耶尼克上将(Col.Gen.Janicke),希特勒认为他对于克里米亚的失陷应负全责。我就奉命调查这一个案件,当时希特勒正处在盛怒之下,一心想入人于罪,所以我只有使用拖延的战术,才可以免兴大狱。耶尼克最后对于我这种故意的拖延,反而感到不耐烦,殊不知我却是有意保全他的性命。5 N3 B2 I) l: M

上文早已说过,在1943年我就已经开始研究西线战场的防御问题。新年一过,这个问题就更日显重要。2月间,我又到法国去视察,顺便与龙德施泰元帅和盖尔将军举行会商。我们都一致认为敌人的海空优势会使我们的工作感到十分困难。盟军的空中优势尤其会影响到我方在地面上调动军队的能力,为了想获得充分的速度和集中起见,我们被迫在夜间采取行动。我们认为一切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组建一支适当的装甲预备兵力:这些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应该部署在所谓大西洋长城的后方,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以便当我们认清了敌人是在何处主攻时,即可以将它们迅速地调往截击。为了使它们的行动便利起见,对于法国的公路网应该加以必要的修补,并且还要多准备预备性质的渡河工具,例如水底桥梁和浮桥等等。

4 C; X$ N- i9 V8 f 当我去视察部队时,就随时感觉到敌军的空中优势是早已存在着。当我们部队在训练场中操练的时候,敌人的飞机就在他们的头上编队飞过,谁也无法预料它们会不会把炸弹扔下来。0 t4 s& Q. a2 L6 M4 g$ _7 i

回到总司令部之后,我再研究OKW所颁发的命令,以及我们现有预备兵力的情况,才发现了这些担任预备主力的装甲师,其位置距离海岸线都是很近的。这样的分布,它们就不容易迅速调动,以来应付敌军在其他地区的登陆。有一次和希特勒会谈的时候,我就指出这个错处来,并且提议把这些机动部队的配置重新加以调整。希特勒回答道:“目前这种安排是隆美尔元帅所建议的。在没有征得前线负责指挥官的同意之前我不想发出一个矛盾的命令。你自己再到法国去一次,好与隆美尔当面商谈这个问题。”5 L" G4 ]$ w/ [4 _

4月间,我又再到法国去作了一次访问。敌方的空军此时已经十分的活跃,并且开始攻击战略性的目标。在我视察后的几天内,我们设在马伊营(Camp de Mailly)的战车仓库完全被炸毁了。不过幸亏盖尔早已有了疏散的准备,所以损失并不算重。

9 `9 ^' H: I2 ; s$ W 在和龙德施泰元帅与他的幕僚们重新讨论了一番之后,我就遵照希特勒的命令,由盖尔陪同一路,到古荣(La Roche Guyon)去拜访隆美尔。在大战以前我就已经和隆美尔认识。他一度曾经指挥过的戈斯拉尔(Goslar Jager Battalion)轻步兵营,就是我所属的原有单位,与我有极深切的友谊。以后我们在波兰战役中也曾经见过面,他那时是希特勒大本营的警卫部队指挥官。不久他也就转到装甲兵方面来,并从战绩上证明了他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1940年他在法国充任第七装甲师的师长,以后调往非洲,升任军长和军团长,终于获得了名将的荣誉。隆美尔不仅是一个公平正直的好人,同时也是一个勇敢的军人,并且更是一个具有高度天才的指挥官。他充满了活力,而且料事如神,对于最困难的问题,他常常可以找到一个适当的答案。他也具有知人之明,深得部下的爱戴,所以他的负有盛名,是绝非偶然的。1942年9月,疾病强迫着隆美尔必须离开非洲,他曾经要求希特勒任命我为他的副帅,在他请假期中,代行他的职权。当时他也深知我已经与希特勒闹翻了,但是他却还是提出了这个要求。事虽不成,其盛意却很感人。事实上这次我未去非洲实在是不幸中之大幸,不久德军就遭到了阿拉曼(El Alamein)的大败,我要是去了,也一样不足以挽回这个危局,而徒然有损于我的英名。# V! v% O+ ~4 ^; E% @

) E6 ?" T& ]0 p4 b8 w- O( D) [

4 v# `. ~, k, O. C; E

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

! T% A$ N) g# N6 p% {! _决定性的一年(2)

! c: I: g! E$ A8 N7 G 隆美尔在非洲惨败之后,沉痛的经验使他一想到盟军的空中优势,就不免谈虎色变,甚至于他认为以后要使用大部队作运动战,是已经不可能了。他更认为即令是在夜间,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的行动也都很困难。1943年他在意大利境内作战的经验,更加强了他这种信念。所以当盖尔主张把装甲预备兵力集中在防线后方的时候,隆美尔马上就和他发生了冲突,因为盖尔的意见是想把装甲部队当作一支有组织的机动兵力看待。这一次我再和隆美尔谈到这个问题,依然还是遭到他的强烈反对。他认为我是从东线方面来的绨屠校耆挥屑?!-- 正文页画中画 begin -->市面;而他却有在非洲和意大利的作战经验,所以自信要比我们高明一点。他的态度既然如此,所以也不必和他多作辩论,我决定不再去理会他,而还是把我的反对意见呈报给龙德施泰和希特勒。不过当时西线方面,除了原有的少数装甲部队以外,也不会再有新的兵力调到。要挽救西线的危机,主要的条件有两个:一是OKW所控制的预备兵力可以调到西线去,一是西线战场总司令应有指挥全局的权限。可是这两点却都不曾办到。

: R4 I" |! n0 |. R% n 不过自从隆美尔接任了B集团军总司令职务之后,他对于他所辖地区中的大西洋长城的防务,却已经加强了不少。照他的理论,海岸线也就是主要的防线,所以他又在防线之前,布置了许多的水底障碍物。在防线的后面,凡是他认为空降部队有着陆可能的地区,也都布置了广泛的障阻物,此外又布了许多的雷阵。在他指挥下的部队,除了训练的时间以外,就都忙于修筑工事。所以在B集团军的范围之内,可以说是从上到下,都是十分的紧张。不过尽管隆美尔是如此的努力,但是他却没有认清机动预备兵力的重要性,这总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因为我们在空中和海上,都是居于绝对的劣势,所以只有大规模的陆上行动,才是我们惟一的成功机会。隆美尔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也就绝对不愿意从这一方面着手准备。此外,至少在我访问他的时候,他是认为他已经完全猜中了盟军的登陆地点。他曾经一再地向我保证说,盟军登陆的地点一定是在索姆河口以北的地区;他认为其他的地区都没有可能性,因为这种大规模的渡海登陆战十分困难,所以滩头阵地的选择一定要与上船基地愈近愈好。此外,在索姆河以北登陆,还可以使盟军获得较大的空中支援。那个时候,隆美尔对于他自己的看法,是绝对坚持不愿放弃的。

" G( y' o' `# k& t, ] 虽然所根据的立场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对于以上所述各点,隆美尔的意见恰好又与希特勒相符合。希特勒本人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堑壕战争时代的产物,他对于机动战争的原理,并没有真正的了解。隆美尔以敌人具有空中优势为理由,而认为这种机动战争是不再可能了。所以毫不足怪的,希特勒不会赞成我和龙德施泰元帅的建议,因为他也认为隆美尔的战争经验要比我们更丰富。* |3 u5 F/ U( c; k3 m

1944年6月6日,在西线方面一共有48个步兵师,其中38个分布在海岸线上,而10个则部署在后方。此外一共还有10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而一切胜利的希望就寄托在这10个师的身上。

6 l- ]9 V7 t6 _ 其中有4个师(第二、第一一六、第二十一和党卫军第十二)是交由隆美尔直接指挥。而党卫军第一装甲师、装甲训练师和第十七党卫军装甲步兵师却算是OKW的总预备队。至于第九、第十一和第二党卫军师则部署在法国南部,用以防止敌军在地中海方面的登陆。( s( l( C! J3 c/ Q9 s& i1 c

这样的分散兵力,就使一切防御胜利的可能性都完全化为泡影。不仅如此,当盟军登陆时,其所遭遇到的机会也恰好对于德军方面非常的不利。从头说起,登陆那一天,隆美尔恰好不在前方,而是回到德国准备与希特勒会商,正在旅行的途中。希特勒本人,照平常的习惯总是睡得很迟,而上床之后,就不准人惊动他。所以当6月6日盟军侵入的第一次消息报到的时候,只有约德尔接到,但是他却不敢作主。他不敢下命令叫OKW的预备队出动——实际上那也不过是3个装甲师而已——因为他还不敢断定诺曼底的登陆是真的主攻,还是假的助攻。同时OKW又更不放心地中海方面,而不敢把法国南部的装甲师调到北面去。在登陆地点只有第二十一装甲师,但是他们奉有严命,在未得隆美尔许可之前,不准采取任何行动,所以向英国空降部队反攻的良好机会就坐失掉了。隆美尔又把第一一六装甲师移动到距离迪耶普海岸更近的地方,而且让他们一直留在那里直到7月中旬。

3 ]7 f: w7 b. + r 许多高级指挥官对于装甲师的使用都完全是外行,譬如以装甲训练师为例,它就曾经奉到命令在白天里冒着空袭的危险采取行动,同时又要他们正对着敌海军炮火所能控制的地区实行正面的反攻。所以用不了多久,这一点机动兵力就完全消耗光了。虽然西线损失惨重,但是却又得不到必要的补充,因为自从6月22日以后整个东线就一直存在有总崩溃的危险,所以一切的补充都已经运往那一方面去了。

! u0 G; C5 S5 n! H+ r' {. R. R+ ~4 B 假使希特勒早听了我和盖尔的话,那么西线的防守也许就不至于一糟至此。我们主张把所有的装甲兵力分成两个兵团,分别集中在巴黎的南面和北面,随时准备把他们开往盟军真正侵入的地区。2 m/ O5 R8 x8 t9 e2 w+ N/ T% n- v* I

不过即令事先没有合理的兵力分布,若是最高统帅部在敌军登陆之后即做出明确的措施,则结果也可以比较有希望。7月16日,这距离盟军登陆的第一天,差不多快两个星期了,第一一六装甲师还在阿布维尔和迪耶普之间的海岸上,第十一装甲师还在波尔多(Bordeaux)地区,第九装甲师还在阿维尼翁(Avignon)的附近,而第二党卫军装甲师(即帝国师)还在法国南部打游击队。至于其他的装甲师,虽然已有从东线方面调来的两个师(第九和第十两个党卫军装甲师)的增援,可是都已经陷于正面的苦战中,而且又处于敌方海军重炮威胁之下,不过除了装甲师以外,这个时候在塞纳河以北的地区,也还有7个步兵师停留在海岸线上,无所事事,坐候着一个永远没有成为事实的第二次登陆。

& }- A8 @3 q( v

, d# O) @6 q7 O) ]- w+ _* y4 ?# I6 v9 d6 m! z2 a

第九部分 装甲兵总监8 S8 d3 K+ w3 v6 Z6 Q

决定性的一年(3)

6 P$ i' e7 u" x+ l9 k: F 下面的详细情形值得在此一提:c' U/ I# x+ ^/ ?& M1 I

6月7日,盖尔将军奉命负责指挥卡昂(Caen)地区的战事,首先由第七军团节制,继又受B集团军的管辖。第二十一装甲师已经参加作战,而第十二党卫军装甲师和装甲训练师,则拟用在它的左方。盖尔准备在6月10日开始发动反攻,可是由于盟军的空袭,使他的司令部完全丧失了作战的能力。于是改由第一党卫军装甲军接替他的防务。经过了几天的延迟,第一党卫军装甲师和第二装甲师也都分批投入了战火。到了6月28日,西线装甲兵团又重新组织好了,指挥着第一和第二两个党卫军装甲军,与第八十六和第四十七两个装甲军。盖尔主张集中兵力,做一次猛攻,但遭到隆美尔的反对,因为他对反攻早已丧失了信心。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隆美尔是因为政治上的理由,而不愿将预备兵力都用光。(注:据说他已经知道“7月20日政变”即将发生,所以他希望能够控制一些预备兵力,以做应变的准备。)

2 p) {" D2 C5 x; j 6月28日,第七军团的司令多尔曼将军突然死了。遗缺由豪赛尔上将继任。

$ R# s0 l8 @% ^1 x 6月29日,所有西线的高级将领都被召到了希特勒的行营,参加军事会议,龙德施泰、斯贝尔勒(Sperrle)和隆美尔等人都同时出席,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隆美尔。他的见解还是和4月间一样,认为在敌方空中优势之下,机动战争已经再无实现的可能了。在这一次会议中,最主要的议题就是如何增加战斗机的实力。戈林表示只要斯贝尔勒能够提供驾驶员,他可以供给800架战斗机,可是斯贝尔勒手里却并没有那样多的驾驶员。当他说出他一共只有500人的时候,马上引起希特勒的怒火。这一天会议的结果,就是不久后龙德施泰、盖尔和斯贝尔勒三个人都被免职了。龙德施泰的继任人选就是克卢格元帅,这时他正深得希特勒的宠信。

& B4 K* |1 U$ w 〖〗〖〗)日1月8至日22月6年4491(灭毁的军团集央中23图这位新总司令于7月6日开始视事,但是却并不能够挽回危局。最初他非常乐观,这完全是受了最高统帅部的影响,所以一到任之后就不免与隆美尔大起冲突,不过不久他就认清了当前局势的严重,而不能不接受隆美尔的看法。, o( ~8 Z1 F: [5 Q& [

克卢格是一个很努力的军人,他对于小型战术的知识很丰富,可是对于大规模的机动作战,却完全不懂。他对于装甲兵力的用法,就是把它们拆散成为小单位,对敌方海军火力控制下的有限目标发动正面攻击,结果逐渐将兵力消耗掉,这种办法当然是非垮不可的。

( ~# UL. B: S2 _7 b 7月11日,卡昂城陷落。7月17日,当隆美尔从前线驱车回司令部的时候,中途遭到一架英国战斗轰炸机的袭击。他翻了车,头部受了重伤,被迫离开前线进了医院。自从他离去之后,西线战场上就少了一位具有坚强个性的大将。而这一天盟军继续向前推进,从奥恩河(Orne)突入到卡昂、科蒙(Caumont)、圣洛(St.Lo)至莱赛(Lessay)的海岸地区。+ QW3 B; X# u! s/ A

在诺曼底,盟军正在厚集兵力,准备实行突破,情况已经是瞬息万变。可是在东线方面,我们也正遭遇着更重大的惨败。

2 D4 j! I9 c' c$ ]; z 6月22日,苏军使用了146个步兵师和43个装甲师,沿着德国中央集团军的全线,开始发动总攻,这个地区的德军是由布西元帅所指挥。苏军的攻击进展顺利,德军步步败退,苏军在主攻地区压サ只掣浇奈雇吆雍屠锛拥厍=峁侵醒爰啪氖盗负跞伲搅?月中旬一共损失了25个师。

, m( d0 ^3 q; w, u% ?" J4 }: E# }$ X 听到这个噩耗以后,希特勒又把他的大本营由阿卑尔沙兹伯格(Obersalzberg)迁回东普鲁士。我们所有可以调集的兵力都已经全部送上战场,以挽救这个残破的危局。布西元帅被免职,由本来充任A集团军总司令的穆德尔元帅兼任他的遗职。因为穆德尔事实上无法两面兼顾,所以B集团军就改由哈尔培上将(Col.Gen.Harpe)指挥。穆德尔本是我的旧部,在1941年时他是第三装甲师的师长。关于他的一切,我在上文中已经有过很多的描述。他是一个勇敢和勤勉的军人,对于前线的情形非常熟悉,能够获得部下的信赖,而且常常不注意自己个人的安全,他对于懒惰无能的部下是毫不宽怠的。他的行动十分坚定,一点都不犹疑。在这个时候要想塞住东线中央的这个大缺口,他实在是一个最合理想的人选。哈尔培也是一位装甲兵出身的军人,具有冷静、可靠、勇敢、坚定的美德,也算是一流的人才。由于他俩的同心协力,德军东线的危机才算是勉强渡了过去。当然,他们还需要有相当的时间,始能稳住这个局面。可是这时德国国内却又发生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变乱。

* n: d! c4 r1 l9 ?: g9 ~2 l& o: U8 ^0 M, c% g" r, R% {4 L

& O( l1 t% h- g第十部分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 B; ^: C; j: {" V) B- a2 m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1)

, [& S# t7 N; L# L8 Y* W 因为苏军已经节节胜利,而我们则缺乏预备兵力,所以苏军冲入东普鲁士的危险已经确实存在。凭着我主管一切装甲兵训练学校的资格,我就在7月17日下命令,把凡是可以参加作战的学校示范部队,都从柏林调到东普鲁士勒特曾设防地区的附近,以供救援之用。$ l) }) w$ B" s; p

在7月18日的下午,有一位我一向熟识的空军将官向我问道:他是否可以来看我。他告诉我一个情报,新任西线战场总司令克卢格元帅,准备瞒着希特勒而与西方国家缔结一个停战协定,为了这个目的,他已经在与敌方接触中。我听到这个秘密情报之后,不觉惊骇了一大跳。我马上想到克卢格这样一个举动,将使我们这个已经危险不堪的东线,和整个德国的前途,都要受到极严重的打击。我们在东西两方面的防线,都会一下就总崩溃了,从此苏联的红浪,就会无情地把我们都淹没了。一直到这个时候为止,我从来不曾想象到,任何一位德国的将领,在领兵作战时会和敌人真正接触,而且还能够采取必要的步骤,以直接反抗国家的元首,因为我根本不相信这个情报是真的,所以我就问他是否可以把这个消息的来源告诉我。他对于这一点感到犹豫。同时他也没有告诉我,他说这话的动机是什么,和他对我所希望的是什么。当我问到这个拟议中的行动是否在最近的将来,即将成为事实,他却说那并不一定。所以我认为我还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不过,当我在司令部里的时候,总是一天到晚忙于开会和会客,所以实在没有办法来仔细考虑这样严重的问题。所以我就决定在7月19日这一天,乘车到阿伦施泰因、托伦(Thorn)和霍恩沙查(Hohensalza)等地,表面上是去校阅部队,而实际上是想在路上仔细研究研究,以便做出我个人的决定。假使我说不出来这个情报的真正来源,而就把这个捉风捕影的话先报告给希特勒知道,那么我对于克卢格元帅就是做了一次严重的中伤,使希特勒对他发生极大的猜忌。假使我把这个消息完全密而不宣,而结果真就发生了,那么我对于祖国就未免罪孽深重了。但要想决定一条正确的路线才真是颇不容易。. D6 R+ o/ n9 T: pD6 o

7月19日我正在视察驻阿伦施泰因的战防部队时,突然柏林有电话来,我的参谋长托马勒将军,请我把那已经发出的命令——将装甲示范部队调往东普鲁士——暂停三天执行。因为国内军的副总司令欧伯里希特将军(Gen.Olbricht)曾经有电话要求我们改采如此的做法。他所持的理由是,在明天——1944年7月20日,有一个代号“战婵”的演习,所有柏林地区的预备部队都要参加,若是装甲示范部队此时调走,那么就要影响整个的演习计划。所谓“战婵”演习就是一种对敌人空降部队,或是后方暴动的训练演习。这至少是我的想法,当然我并不知道还另有内幕。当托马勒向我保证着说,东普鲁士的局面还不是那样严重,三天的延迟对于大局似乎并无太大关系时,我只好勉强批准了,等演习完毕后再开拔。6 j3 S/ N% L! I4 G

那一天下午我在托伦校阅预备兵,到了7月20日上午,我就驱车往霍恩沙查去视察那里的部队。到了薄暮的时候,我一个人到野外去散步一番,突然被一个骑摩托车的传令兵找到了,他告诉我最高统帅部可能有紧急电话来,请我赶紧回去。当我回到当地驻军司令部的时候,才有人告诉我无线电广播里面,已经报告了有人谋刺希特勒的消息。一直到深夜,我才和我的参谋长托马勒将军通上了电话。他在电话中把谋刺希特勒的事实经过,简单向我说了一遍,把主谋的人名也告诉了我,然后报告我说希特勒已经有命令来,要我第二天到最高统帅部报到,因为他想免去蔡兹勒的职务,而任命我继任陆军参谋总长。在21日上午8时会有一架飞机飞到霍恩沙查,来接我去东普鲁士。. ~+ V# `V1 D5 z# S

外间一切有关我在7月20日的行动的传说,实际上都是凭空捏造,我事先对于这个谋刺的阴谋完全不知道,我也没有和任何人谈过这个问题。那一天惟一与我发生接触的人,就是在深夜和我通了电话的我的参谋长。

- s4 B. s8 z1 K( @& k: F 由这个意外的事件,而使我接任了陆军参谋总长的一切经过,托马勒将军曾经将它详细记录在一个文件中,并且曾经宣誓一切都是事实,这个文件现在仍由我保管。它的内容大致如下:

7 J" M9 F8 r* M9 W- ?' n% U+ m, U 1944年7月20日下午18时的时候,托马勒将军还正在他的办公室里面,突然最高统帅部有电话来。打电话的人是约德尔上将属下的一位参谋魏曾尼格中校(Lt.Col.Weizenegger),他问我现在在什么地方。托马勒就告诉他说我已经出去检阅部队了。于是托马勒立即奉命到最高统帅部直接向希特勒报到。托马勒大约19点钟才到达那里,希特勒由他的副官贝罗上校陪伴着接见了他。希特勒首先问我人在哪里,我身体是否健康。托马勒用肯定的语气回答了他的第二个问题。希特勒于是就说他本想任命布勒将军(Gen.Buhle)做陆军参谋总长,但是因为他在这次事变中负了重伤,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康复,所以他就决定在这个过渡期间,请古德里安上将兼代参谋总长的职务。托马勒就奉命安排一切,使我在第二天上午去向希特勒报到。. j% e# `* @1 D+ N

从这些事实看来,希特勒原意并不是命令我去接替蔡兹勒的,因为我曾经与他闹过别扭。他现在找我,只不过是已经无人可用而已。所以外面一切有关我的谣言,都可以不攻自破。实际上,当时东线的情形已经危如累卵,所以即令我是自己钻营这个位置,也还正可以显示出来,我是具有过人的英勇。

9 X- i0 H3 mT2 Y1 G1 Y

* L- a* {3 y, p6 L+ r2 B! ]* U3 S4 d! y1 y- S$ K8 U

第十部分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 l$ J$ @" m( f2 [# A, U8 v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2)- D7 f3 Z9 I; E/ i* P/ l* O' |! K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接受这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我的回答很简单,军人是应该服从命令的。尤其是当时东线战场的情形,已经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为了挽救数百万德国军民的厄运,我也非跳这个火坑不可。假使此时我拒绝受命,坐视东线的德军和我的故乡东德沦陷,那么我在道义上简直就是一个懦夫了。虽然我的企图最后还是失败了,这是使我一生到死都会感到痛心和遗恨的。当我看到我们东部的疆土,和那些无辜善良、忠诚勇敢的人民,遭到这种浩劫的时候,可以说很少有人会比我更感到伤心。不管怎样的说法,我自己也是一个普鲁士人呀!

' K0 a5 N; j9 I: i2 ^ 1944年7月21日,我从霍恩沙查飞到了勒特曾。当我一到达了之后,马上就和托马勒做了一个简短的谈话,他告诉我他和希特勒谈话的详情,并且把当时行刺那一幕的情形,也大概描述给我听了。接着我就去见凯特尔元帅、约德尔将军和布格多夫将军(Gen.Burgdorf)。因为希孟德已经被炸重伤殒命,所以布格多夫继任了希特勒的侍卫长,并兼任陆军人事处长。他们都把与我新任命有关的事情向我简明地解释了一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OKH中的所有幕僚人员,几乎要全部更换,因为原有的人员有些在这次爆炸中受了伤,有些犯了嫌疑,并已经纷纷被捕。还有一部分是久闻我的大名,根本就不愿意和我共事,另外还有一批人是从来没有上过前线的,这种人也是非换不可的。在没有和他们会晤之前,我就已经决定,准备在下午16点到陆军总司令部去视事。j3 u- n) `/ S: o5 B

在与陆军总部的人员会谈了之后,我就在大约正午的时候去向希特勒报到。他的样子似乎还很狼狈,有一只耳朵还在流血,他的右臂灼伤得很重,用绷带吊着,几乎全看不见了。可是当他接见我的时候,态度却是异常的安详。他当即面谕我接任陆军参谋总长的职务,并且告诉我他对于我的前任蔡兹勒,有时是深为不满的。蔡兹勒曾经向他五度提出辞呈,这在战时实在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因为负责任的将官也正和在战场上的将军一样,是不应该临难退缩的。所以他严厉地命令我,不得借故提出辞职的要求。

; @7 x; Y. t! g! A" g 于是谈话就又转到了人事的问题。希特勒批准了我所提出来的OKH新任人员的名单。同时我也趁机提出现任的西线战场总司令,对于大装甲兵团的指挥,完全是外行,所以我建议把他调职。希特勒这时突然插口说道:“而且他事先对于这个暗杀阴谋也早已知道消息。”这时,凯特尔、约德尔和布格多夫三个人,都一致说克卢格元帅现在是西线的倚靠,所以虽然他知道这个阴谋,此时还是以不换动他为宜,于是想把克卢格调离西线的企图就此打消了。因为很明显的,希特勒所晓得的要比我还多,所以我决定还是不要多开口。% D3 t) ]0 t: v' l" p

在军事问题讨论完毕以后,希特勒也谈到一两件私人的事情,他告诉我说,我的生命也处在危险之中,所以他已经命令秘密警察方面应该对我严加保护。这些人对于我的住所和车辆,都曾经加以严密的搜索,结果还是一无所获。不过为了应付希特勒,我只好决定为我个人设置私人卫士,这还是我自从担任军职以来的第一回。于是我就在装甲部队中随便指派了几个可靠的人员,担任我的住所和办公室的警卫,他们一直忠心地服务,一直到我离开的时候为止。这些人以后也常常调换,我对于私人安全问题实在并不那样放心上。

D" J3 I1 V! t( T& x5 d- D 希特勒又劝我去和他的私人医师莫瑞尔(Morell)谈谈,因为他知道我有心脏病,所以他主张请莫瑞尔为我注射。我虽然曾经去和莫瑞尔谈过一次,但是因为遵从我那位柏林医师的劝告,我拒绝了他所提议的注射。以希特勒本人为例,事实上莫瑞尔专门为希特勒注射有麻醉性的药品,所以我自然不会上这位医生的当。

% q7 a' P7 h9 n. ~; L1 ? 暗杀的企图曾经使希特勒的右臂受了重伤,他两耳的耳膜都已经震坏,右耳的欧式管也受了伤,不过他却恢复得很快。他本来有一种神经性的痼疾,从他的左手和左腿总是发抖的现象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却与这次暗杀无关。实际上他这次所受到的打击不是在生理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依照他的个性,他对于整个的人类,尤其是参谋本部的军官和德军的将领,早已感到不信任,而现在就更变成了极深刻的仇恨。病态的心理使他丧失了道义上的判断力,变成了暴虐狂,以欺诈来作为掩护弱点的工具。他常常毫不犹豫地撒谎,并且也假定任何人在他面前所说的都是假话,他已经不再信任任何人。过去伺候他已经是很困难了,现在就变成了受洋罪了。他常常丧失了他的一切自制力,而他所说的话也越来越粗暴。在他的左右亲信当中,也再没有一个人可以对他略加约束,因为那个温文有礼、富有君子风度的希孟德已经死了,而继任的布格多夫却是一个饭桶。

9 s5 F' l. B$ H 在向希特勒报到之后,我就抽空到那个所谓“汇报室”里面去观了一次光,那暗杀一幕的景象还留在那里,这是很多人都已经叙述过了的,所以我不必再赘述了。接着我就到陆军总司令部里的参谋总长办公室去,开始执行我的新任务。我走到那里的时候,发现办公室中空无一人,也没有一个职员出来迎接我。我一连看了几间房子,才找到了一个正在熟睡中的工兵,他的名字叫里尔(Riehl)。我就把这个宝贝喊醒,叫他去找一个军官来。又等了相当的时间,他才带了一位洛林齐霍芬少校(Maj.Baron Freytag von Loringhoven)一同走进来。他是我的旧部,当我在1941年担任装甲军团司令的时候,他正是我的一位传令官,于是我就马上请他担任我的副官。此后,我就想和前线上各集团军总部通电话,询问他们当前的情况。在总长办公室里,一共有三部电话,但是却并没有说明哪一部是通到什么地方,我就拿起一部离手边最近的话筒,有一个女性的声音回答我。当我告诉她我是什么人的时候,她就一声尖叫,接着就把电话挂断了。我花了相当的时间才使那些电话小姐们平静下来,然后才命令她们接好了我所要接的电话。

" m" J! m1 C8 T/ t* ZM( a2 p$ {: g4 k. ^3 G: V. S

8 p# P+ q7 y' w5 Q) dN第十部分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

/ b- d: d9 r/ n7 M“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3)

0 o4 x7 n8 T% e, d2 s 一直到1944年7月20日为止的军事情况发展,我在前一章中已经讲述过。那实在是糟得可怕。要想使OKH对于前线上的战争有所助力的话,首先第一步的工作就是要恢复它本身的工作秩序,这个时候,整个东线战场的控制中心,也正是陷于分裂的状态。我的前任主张把OKH移回柏林附近的措森(Zossen)地方。有一部分的幕僚,连同军需总监部等等重要的机构,都早已迁到那里去了。许多的通信网也已经更动了。所以花了很多的工夫,我才和前方的集团军、后方的补给机关等等,取得了联系。现在我第一个所要决定的就是OKH在将来的总部到底设在什么地方。我决定仍然设在东普鲁士,因为希特勒本人和OKW也都在这里,比较便于联系。那些已经迁到措森去的各单位都奉命立即召回。( z# q7 a3 W- Y- p" u4 B6 K- J

第二步是要恢复OKH工作秩序的步骤,就是赶紧任命一些必要的人员。我把温克将军找来,请他担任作战处长,他过去是夏纳尔(Schorner)的参谋长。不久我就又增加他的责任,改派充任OKH的办公厅主任,所控制的单位不仅包括作战处和组织处,并且还有一部分陆军情报机构,就是通常所谓“东线外国军”(Foreign Armies East)的机构。这样一来,东线的整个作战机构,就完全集中控制在一个地方了,现在作战处长就改由波宁上校(Col.von Bonin)充任,组织处长由魏兰中校(Lt.Col.Wendland)充任,而情报机构则由可靠的盖仑上校(Col.Gehlen)主管。军需总监本是瓦格纳将军(Gen.Wagner),但他已经畏罪自杀了,现在就改由托柏上校(Col.Topper)继任。柏林将军(Gen.Berlin)在法国和苏联战役中,都是我的炮兵总顾问,现在就被派为OKH的炮兵指挥官。普劳恩将军在1940—1941年的战役中,一直是我的通信指挥官,现在已升任三军兼陆军通信指挥官,这许多人要有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够全部赶到东普鲁士,而且更要相当的时间,才能够使他们在已经被破坏的工作网再恢复工作。在旧陆军总部中的重要高级职员,只有运输指挥官、优秀的格尔克将军(Gen.Gercke)仍然留位不动。

B( G7 U1 U% g1 w 在最初的几个星期当中,我一天到晚所忙的事就是使这个机构恢复它的正常工作秩序。关于其他的问题,我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我当时是太忙了,除了前线上的战况以外,其他什么事我更一概不加以注意。我的新僚属们都常常和我本人一直工作到每天的深夜里,我们的目的就是想要挽救当前东线上的危局。* ]* @- U+ T5 ?' [% C/ O2 E

“7月20日事变”的实际效果到底怎样呢?

1 H" b# D' c# G/ y 他们想要暗杀的人,事实上却只受了一点轻伤。他的生理情形,在过去本已不太强健,现在就更减弱了。他的精神上的安定却从此完全被破坏了,他全身的一切邪恶的魔力,都充分地发泄了出来,他从此更不受任何的限制。

- N# ?0 l" p$ a; o, a$ { 假使这次暗杀的目的是想严重的打击德国政府的机构,那么所有纳粹党的重要巨头,就必须予以一网打尽才行。可是当炸弹爆炸时,这些人却一个都不在那里。对于希姆莱、戈林、戈培尔、鲍曼(Bormann)等巨头,都没有一个肃清的办法,换言之,这些阴谋家即令在希特勒被刺身死之后,对于如何夺取政权也并没有充分的把握。那么实际动手杀人的人,施陶芬贝格伯爵(Graf Stauffenberg),可能是完全明了这一点,所以在几天之前他本已有动手的机会,但是因为希姆莱和戈林都不在场,所以他又暂时停止了。我不知道施陶芬贝格为什么一定要拣7月20日动手,很明显的,这一次纵令暗杀成功,而政治目的还是很难达到的。或者是因为政府已经下令拘捕哥尔德内博士,所以才逼得他不能不赶紧下手。

/ A0 ^8 |6 ?]! x 即令希特勒已经被刺,而阴谋者也达到了夺取政权的目的,但是他们却还是需要有一批相当实力的军队,来巩固他们的政权,可是他们手里可供调遣的兵力连一连兵也没有。所以,当施陶芬贝格飞回柏林,带来了行刺成功的假消息之后,他们还是控制不了柏林城。那些根据演习计划集中的部队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他们当然会拒绝合作。譬如说,我的装甲部队虽然已经奉命暂留柏林不调往东普鲁士,但是对于阴谋者却并无什么作用,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将他们的计划明白地告诉这些官兵。

7 a5 T, C8 T8 l% @) ~2 |6 s; M 再说到外交政策方面,这次政变成功的条件更不存在。阴谋分子的领袖和敌国政府间的联系可以说十分不可靠。敌国中的重要政治领袖并没有一个人,曾经轻微的表示过,他们将会与阴谋者取得协议,所以可以说,即令这次政变能够成功,德国的情况也并不一定比今天更好。我们的敌人是不会仅以毁灭希特勒和纳粹主义为目的的。: t. ^4 ?* ~8 E3 ?

在暗杀现场殒命的人有下列几位:OKH作战处的布兰特上校(Col.Brandt),空军参谋总长柯尔腾将军(Gen.Korten),希特勒的侍卫长希孟德将军,还有一位名叫贝格(Berger)的速记员。除此以外OKW和OKH中的高级人员还有很多负伤的,事实上这些都是无辜的受害者。1 U% ~6 }- R: a+ p% c, b& C. }1 D

接下来的受难者就是参加或预闻这个阴谋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家属。事实上,这些人中间只有极少数是曾经真正参加了活动的。而多数的人不过只是晓得有这样一回事,或是因为朋友的义气,对于这个秘密并未加以泄露,可是他们这种义气的酬报却是苦痛的死刑。第一批死难的人当然是他们阴谋分子的领袖人物,像贝克上将、军需总监瓦格纳和特瑞斯寇将军(Gen.von Treskow)等都已经纷纷自杀,此外像施陶芬贝格、欧伯里希特等人则在被捕后被执行枪决。

第十部分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

: [+ k, P' y5 y# ?4 q$ Z- n! {4 Z; j% ^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4)1 u! H$ f/ N; v: M, Z

希特勒又下了命令,将所有的被告都交给一个所谓“人民法庭”加以审判。对于军人而言,那就是剥夺了他们受军法审判的权利,而改由希特勒个人所控制的法庭处理,这个法庭根据的不是正常的军法,而是代表希特勒的一种报仇雪恨的心理。在独裁政治之下,对于这种事情是不能作合法的控诉的。* d; Q. x7 G& J6 n

假使军人为了参加或预闻这种阴谋,而有被移交“人民法庭”审理之必要时,第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开除他们的军籍,这个问题奉希特勒之命,另行组成一个“荣誉法庭”,专门负责加以裁决,这个法庭的庭长是老元帅龙德施泰,其他奉命出席参加的人有凯特尔、斯洛特(Schroth)、克利贝尔(Kriebel)、契尔希海姆(Kirchheim)和我本人。我当即要求,因为我身兼陆军参谋总长和装甲兵总监两项重要职务,实在没有空闲时间,所以希望免除这件不愉快的工作。希特勒却并没有批准。我所能办到的,就只有因为紧急军务不能分身时,契尔希海姆将军可以算是我的合法代理人。起先我就以此借口,根本就不出席,不久凯特尔就奉了希特勒的命令来看我,嘱咐我至少要偶尔出席几次。所以我迫不得已也曾经出席过两三次,所听到的都是一片伤心事。, ?+ w$ K4 QW9 I/ r

最初阶段的审判是由卡腾布鲁纳(Kaltenbrunner)和盖世太保的米勒(Muller)队长担任。前者是一位奥地利籍律师,后者是一位巴伐利亚的官吏。他们对于德国“军官团”的精神,根本就毫无了解,而米勒对于军官团的态度,是一种仇恨和自卑情绪的总结合。此外陆军人事处长和副处长,也代表希特勒本人而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一般说来我们这几个审判官总是尽量地为那些被告们开脱,而龙德施泰也经常支持我们这种态度。4 G5 z- P6 _7 nF0 ^* Y

荣誉法庭的惟一任务,就是根据最初审讯的报告,裁决这些被告是否应该交人民法庭处理。假使这个法庭裁决是应该移交的,那么这个人马上就会被开除军籍,从此他就不属于军法审判的范围。我们的审理只以书面审理为限,那就是所根据的只是那两个初审员所提供的文件。我们无权直接讯问被告。# P" W) B4 i3 s& W

所以这种审理实在十分困难,要想开脱一个无辜的人,是要费下不少的力量。而且偶一不慎又可能要把其他的人拖下水来。

3 W{5 q2 o6 C' A* o% g* L 人民法庭所宣判的死刑,是用绞刑来执行,这是德国法律,尤其是德国军法上所绝对没有的成例。在过去,一个军人犯了死罪,就只有执行枪决。绞刑是一种来自奥地利的输入品,不幸得很,在今天却还继续保留着。" ^4 A$ l: B( J7 K, S. u' ^9 M4 K

任何人真正企图发动政变的时候,他当然已经认清了“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原理,假使他失败了,他当然应该以叛国之罪接受死刑。不过由于“7月20日事变”的结果,却有许多人才真是冤枉地送掉了性命。有许多人根本就毫不知情,可是这种辩论对于希特勒而言,才真是毫无意义。许多悲惨的故事中,我可以举出齐尔贝尔格将军(Gen.Heisterman von Ziehlberg)的事件为例,他是我的老上司柴希维兹将军的女婿。当“7月20日事变”发生的时候,他正在东线基地充任师长的职务。他的作战科长库恩少校(Maj.Kuhn)本是在OKH组织处工作,他事先知道这个阴谋。齐尔贝尔格接到了一个电报,命令他立即拘捕库恩,并把他解送柏林,他却允许库恩先单独驾车往某处一行。他是想给他有一个自杀的机会,可是库恩却偏不自杀,反而逃到敌方去了。于是齐尔贝尔格被捕,并送交军法审判,他只受了一个轻微的判决。不久以后希特勒知道了这回事,他就下令再度加以侦讯。他的理由是说库恩过去曾在OKH组织处中工作,可能知道很多的军事机密,所以他的逃亡对于国家具有严重的影响,所以齐尔贝尔格就被改判死刑了。他在1945年2月间被执行枪决。我那不幸的老上司还有一位女婿也是被判处了死刑,虽然理由各有不同。那另一位被处死的女婿是一位十分勇敢的人,他的名字是哥德希将军(Gen.Gothsche),他是因为公开声明德军绝不会胜利,所以才会被枪决的。$ k1 ~/ U0 J* z0 O: x6 Z

被判死刑的人,命运固然很悲惨,而那些没有死的人,也真是活罪难受。我们对于他们的命运,真是感到爱莫能助。

" W1 i* m8 O& B3 q 所以无论从哪一点看来,这种暗杀的企图实在是一无是处,而且结果极可怕。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反对任何形式的暗杀的。我们基督教的精神曾经明白地禁止这种事情。所以我对于这次事变是根本不赞成的。除了宗教的理由以外,国内外的政治情况也限制了这个政变成功的可能性。他们的准备既不够完善,而领导人才也不高明。最先的发起人是哥尔德内博士,这是一个热心有余的理想家,他甚至于相信不要流血就可以使政变成功。毫无疑问的,他们这一伙人自认为是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才进行这种阴谋。哥尔德内博士并且主张在政变成功之后,应该实行民主政治,他曾经拟定了一个新政府的名单,所不幸的就是因为他个人的不小心,这个密件也给盖世太保弄到了手。拟定中的新元首是贝克上将,关于他的一切个性,我在本书中早已描写尽至。他在7月20日那一天的行动也就可以证明我的观察是一点都不错的。维茨埃本元帅(FieldMarshal von Witzleben)是一个病夫,他固然痛恨希特勒,可是在这个艰难的局面中,他却缺乏决心发动一次军事政变。霍普纳尔上将是一个勇敢的军人,不过他对于这次事变的根本问题并不见得了解。欧伯里希特将军是个第一流的好军官,可是他手里一个兵也没有,根本不能有所行动。到1944年7月20日为止,他们对于这个问题早已讨论了一年之久。晓得这个计划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无怪乎盖世太保已经有了风声,于是就开始动手抓人,这才使他们感到迫不及待了。这种威胁遂促使施陶芬贝格伯爵不得不亲自动手,结果终于完全失败了。关于国内训练军总司令弗洛姆上将的情形到底怎样,现在还搞不清楚,虽然他最后也还是送了性命。法国驻军总司令斯徒普纳格尔将军(Gen.Heinrich von Stulpnagel)是一个人格高尚,和我私交颇深的好人,他也遭到了惨死。但是最悲惨的却还是隆美尔元帅的结局,我一直到进入俘虏营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事的内幕。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算是把这一本悲剧完全看清楚了。0 Y: z% l( r$ Qr

n! i! r1 E1 L/ P

C/ E" g/ W' m- Q. v) H

第十部分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 g# }8 c: G* yu* z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5)

3 j$ a& w! Y- s2 B/ m 当然一定会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来,那就是假使这次政变成功了,结果又会怎样?任何人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有一个事实却是不可否认的:在那个时候,大部分的人民还都是相信希特勒的,他们甚至认为若这些人把希特勒杀死了,将使德国丧失胜利的希望。他们也许更会痛恨德国的军人,因为他们会觉得军人们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突然背誓,杀害了政府的首脑,从而使国家成了无舵之舟,那实在是太不荣誉。同时,敌国对于我们的态度,似乎也不会因此而有所改良。

9 V% T7 Q6 k4 F5 w: p2 u/ X' [% U 第二个问题就是将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认为是这样的:虽然有许多人曾经说到和写过反抗希特勒统治的问题。可是事实上,这些人现在却都活着,他们在当时又何曾敢于违反希特勒的意志?又有谁敢于在独裁者的面前,大声地说出“不”字,或是和他公开的辩论呢?由此就可以推断将会有些什么事情发生。我曾经参加过无数次的汇报和会议,深知很少有几个人是敢于和他对立的,而这些人在今天仍能活着的也就更少了。有些人只敢在走廊上交头接耳的谈话,以表示他们的反对,或是鼓励旁人去送死,对于这些人,我们似乎不愿意称他们是“反抗的斗士”。假使有一个人敢于不同意希特勒的意见,那是他的责任感在内心里鼓动他这样做的。假使有人敢在战前向他表示异议,那么也许可以发生效力。假使有任何人早知道希特勒的政策会引起战争,或是使德国遭到惨败,那么他应该在开战之前,明白直率地把这个意见告诉希特勒和德国人民,假使国内环境不许可,那么他也可以到国外去发表这样的言论。当时那些应负责任的人们,事实上,却没有一个人敢于这样做!3 Q( V. e2 _0 }J

! A# `+ w7 Ko. @

$ c& ]8 Z( _# a2 j第十一部分 参谋总长$ A1 s: H( L0 a3 a

东线的作战(1)

- n0 n2 c( o4 @, k7 L* r 让我们再回到严重的军事情况。' ]3 W( a/ n' J8 N5 B. w}* l

在OKH的参谋本部恢复了工作秩序之后,我们的工作还是非常沉重而迟缓,因为希特勒还是坚持着一切的事情都必须要他批准,并且不让参谋总长有一点最有限的决定权。所以我就要求对于不具重要决定性的事情,我应该拥有给与东线各集团军直接命令的权限。同时我也要求专就整个参谋业务的范围而言,我应有权给与各军团的参谋人员直接的指示。这两个要求却都为希特勒所拒绝了,凯特尔和约德尔又都附和希特勒的意见。凯特尔亲笔签字表示他接受希特勒的主张,而约德尔却在我的签呈上,加注意见说:“参谋军官团本就应该予以撤销!”这些本身是参谋军官团出身的高级人员,都这样的忘本,所以前途才真是无法乐观。由于希特勒拒绝了我的要求,其结果就是不久即发生了许多次的违反纪律的事件。于是我就把凡是不听指挥的人员设法调回OKH服务,因为在那里我多少总还有些执行纪律的权力。在那里,我让那些过分自信的青年绅士们,有几个星期冷静头脑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对于自己的态度有一个反省的机会,我偶尔将我这种处理的方式告诉希特勒。他惊奇地凝视我,可是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O. d: m3 O4 X7 C

在我接受新命令的头几天,我就要求可否与希特勒个人做一次私人性的谈话。他问道:“你是想要讨论业务问题呢,还是人事问题?”那当然是业务问题,而且只有我们两个人密谈,并且保持着相当坦诚的态度,才可以获得一些结论。希特勒完全明白这一点。这也就是他拒绝我的要求的理由,以后凡我与希特勒讨论业务的时候,凯特尔元帅几乎总一定在座,另外还加上两个速记员,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就很少有机会向最高统帅据理力争,因为只有在私人性的谈话中,才不至于损害他的尊严。为什么做出这样非常不利的规定,凯特尔也要负一部分的责任,因为他害怕会有什么重要事情不让他知道,这样他慢慢地就会丧失了他的地位,所以我在行使职权时,其所受的限制正和我的前任是一样的。这种情形已经积重难返,很难设法改善了。

( s+ P% l1 s( a 当我在1944年7月21日勉强接受了陆军参谋总长的任命时,东线的情形令人忧心。, g7 p- F/ ?4 Q( V

我们最强大的兵力似乎要算是南乌克兰集团军,它所包括的有第七、第八两个军团,以及一部分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部队。它的前线正面从黑海海岸上的第聂伯河口起,沿着该河到达克齐尼夫(Kichinev)以南、雅西(Jassy)以北和弗尔蒂切尼(Falticeni)以南,越过普鲁斯河和锡雷特河,最后向西南面延伸,以到达锡雷特地区为止。在3、4月间的春季会战中,这个集团军曾在雅西以北,击败了敌人的攻击,最后还能够把一部分的师团抽出前线,充作预备队。目前该集团军的总司令是夏纳尔将军,他是一个特别能获得希特勒信任的将领。

' U$ }& S& [+ p9 F0 {5 d( n3 ^' `9 M. _ 〖〗〖〗图33波罗的海诸国局势的发展(1944年7月23日至10月4日)在南乌克兰集团军以北,就是北乌克兰集团军。一直到1944年7月12日为止,这个集团军沿着上锡雷特河的勒德乌齐(Radautz)地区,向东经过布查(Buczacz)以达地拉登(Delatyn),再到科韦利(Kovel)地区以南的贝里斯特齐柯(Beresteczko)之线,实行防御作战也很成功。可是到了7月13日,苏军就发动了攻势,在该集团军的前线上突破了三点,到了7月21日就占领了利沃夫(Lvov)、托马舒夫(Tomaszov)、柯尔门和卢布林等地,其攻击的矛头已经到达大约从维斯瓦河上的普瓦维(Pulavy)到布格河上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之线。

& G# c0 k( w6 E1 ~# w 若认定这一方面的情形已经很恶劣,那么中央集团军方面的情况,自从7月22日以来就更悲观了,实际上已经不堪收拾。苏军在别列津纳与普里佩特大沼泽地之间的攻击已经获得成功,从6月22日到7月3日之间,它已经在罗加乔夫、乔瑟、奥尔沙以北和维捷布斯克的两侧等地区,突破了德军的阵线,在整整歼灭了德军25个师之后,他们并且压迫着德军不得不逐步后退。在最后数天之内,苏军对于战果的扩张,更是获得了惊人的胜利。不仅是德军中央集团军已经站不住脚跟,就是北方集团军也被拖着陷于全部崩溃的局面。到了7月21日,苏军以十分强大的兵力,向维斯瓦河之线,发动了全面攻势。其中威胁最严重的一路是由波尼维希(Ponievisch)以达孝仑(Schaulen)和米陶(Mitau)。在米陶以北,他们已攻抵了里加湾,于是就把北方集团军和德军其余部分的联络完全切断了。

f8 {4 Z8 Q1 w 北方集团军,其右翼在波洛茨克以北,前线全部正面由该处经佩普西湖,以达芬兰湾为止。由于中央集团军已经遭到了惨败,所以到了7月21日,北方集团军的右翼就只好撤到米陶—都拉堡—普斯科夫之线。但是局面仍不能稳定住。" ~8 {+ k" p- x' K7 c" i

我的前任移交给我的,不仅是一群完全丧失了组织力的幕僚,而且也是一个完全瓦解了的前线。现在我手里惟一可以动用的兵力就是在南乌克兰集团军后方的罗马尼亚部队。可是只要从铁路运输图上略为一看,就可以明白必须要有相当的时间,才能够把该部队运往北面。国内训练军团所能产生的有限兵力,早已向前方赶运,用来补充惨败后的中央集团军。4 n/ k+ _- T( a4 P0 @# g* `' M1 N

我现在最主要的作战助手温克将军,本来就是南乌克兰集团军的参谋长,他对于罗马尼亚的情形十分熟悉,所以在我们征得了南乌克兰集团军总司令同意之后,我就向希特勒建议,把凡是在罗马尼亚境内可以抽出的兵力,都悉数北调,以填补中央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之间的空隙。希特勒马上同意了。同时希特勒又命令南乌克兰集团军总司令夏纳尔,和北方集团军总司令佛瑞斯纳(Friessner)互相对调,并且破例给予该总司令相当大的指挥权限。由于此项紧急的指示,才使苏军的北面攻势暂告停顿。我原有的意图是不仅想重建这两个集团军间的联系,而且还想趁机撤出波罗的海国家,藉以大幅缩短战线。要想使北方集团军不至于在目前这种危险局势中全部被歼灭,这种撤退似乎是绝对必要的。夏纳尔将军就奉命拟定撤退计划。他提出报告说大约要三四个星期的时间,才可以完成这个撤退,这实在是太慢了。我们必须采取更迅速的行动,因为我们已经预料着敌军即将向东普鲁士发动大攻势,所以希望将这一部分兵力赶紧撤出,以供防守之用。因此我就命令在七天之内,应完全撤出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于是在里加只占领一个桥头阵地,而把所有的装甲和摩托化部队都马上集中在孝仑以西的地区中。我判断苏军一定会在那里发动下次的攻击。若是要想使中、北两集团军再重建联络,那么首先就要击败敌人这一次的攻击。

; B6 w6 O( pJ0 ]4 R9 d

8 M7 u$ `6 _4 R1 P* P

9 K; {! i+ L0 i# ^7 [, U7 k8 @P第十一部分 参谋总长

- Q0 h7 s- n/ `x4 o8 T东线的作战(2)9 i. V& ! b/ v* w) a0 f% Cv) n

德军从9月16日到9月26日发动反攻,才使两个集团军重新恢复了联络。这一次胜利的主因是斯塔希维兹上校(Col.Graf Strachwitz)的英勇作战,而他所使用的部队就是一个临时拼凑而成的装甲师。在这次小胜之后,似乎是趁机撤兵的最好机会,可是北方集团军却居然抗不从命。夏纳尔相信苏军不会再向孝仑以西地区进攻,而将向米陶进攻。所以他就不遵照希特勒所签署的命令,而把他的装甲兵力保留在米陶地区。我不知道夏纳尔是否在暗中已经获得了希特勒的批准,因为他和希特勒是能直接联系的。不过无论如何,谛⒙匾晕鞯牡戮?!-- 正文页画中画 begin -->

" O0 9 OD7 P" y. E8 P 战线由于他这一个行动,遂在10月间又重被苏军突破。苏军在梅默尔与利包(Libau)之间攻抵了波罗的海的海岸。德军为了想重建两个集团军之间的联络,就沿着海岸进攻,结果又失败了。于是与北方集团军的联系终于被切断了,现在一切补给物资就只有经由海路来运输了。: ~! d# t9 z" X@

我和希特勒发生了冗长而激烈的争论,为了保卫德国本土,我极力主张把这一部分宝贵的兵力撤出。而这个争论的结果只不过是使双方更感到不愉快。* 3 t" V- M, _; q2 ]

〖〗〖〗图34切断北方集团军(1944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正当东线左翼方面发生了这样严重危机和激烈战斗的时候,中央集团军在穆德尔元帅个人的英勇领导之下,逐渐重建了华沙东面的战线。可是此时波兰人却在华沙城内发动了叛乱。这一次的起事,由波尔—柯莫罗维斯基将军(Gen.BorKomorowski)指挥,发生的地点就恰好在我方前线的正后方,所以成为前线上德军的一个极大威胁,和第九军团司令弗尔曼将军(Gen.von Vormann)的联络也因此中断了。起事的波兰人和苏军的会合,也是一个很可能的威胁,不可加以漠视。我就要求把华沙城归并在军事作战地区之内,以便做统一的处置。可是波兰总督法兰克(GovernorGeneral Frank)和党卫军总司令希姆莱的私人野心,却说服了希特勒,使他拒绝了我的建议。于是虽然华沙城事实上已经成为前线中的一部分,可是却与军事指挥系统完全脱节,一切还是由他们自己处理。希姆莱奉令负责平息这一次的叛乱,他就动用了大批的党卫军和警察部队。这个战斗一直延续了几个星期之久,情形是十分的野蛮。许多党卫军都是临时抽调来的,成分复杂,其中有许多人都是违法犯罪、为非作歹的狂徒。所以在混乱的街市战中,就把一切的军纪都丢光了。他们的总指挥官巴赫(von dem BachZelewski)亲自向我诉苦说,他已经无法控制了。我看着实在太不像话,就向希特勒报告,要求把两个纪律最坏的旅撤出东线。最初希特勒还不肯相信我的话,可是希姆莱的联络官,党卫军准将费格莱恩(Fegelein)却自动承认说:“我的元首,这是真的,那些家伙全是混蛋!”这样希特勒才同意了我的要求,开始整饬党卫军的军纪。

% i7 z, Y2 o4 @3 w1 Q 一直到10月2日,这次叛乱才被完全铲平。当波兰人一开始有投降的表示时,我就力劝希特勒宣布,他们可以拥有国际公法所保障的战俘一切权利。我希望这个宣告可以缩短这种无意义流血的时间。希特勒也接受了我的意见。在8月15日,穆德尔即已奉命调往西线战场,他的中央集团军总司令一职改由赖因哈特上将继任,因此就由赖因哈特接受波兰人的投降,陆军也就开始照着这个命令来执行受降的任务。2 p0 l% E* p, d; w8 n

在这种叛乱中,是最难分辨有组织的战斗人员与无辜平民的差异的。波尔—柯莫罗维斯基将军在他所著的《不可征服的人们》(The Unconquerables)一书中,也曾经这样写着:" g9 i9 x, w: g% {& h

在战斗中我们的指挥官也分不清楚谁是军人谁是平民。我们的部队并没有制服,而我们也无法阻制平民戴上红白两色的臂章。他们,和波兰国内军的士兵一样,也使用德制的武器,所以更使我们弹药缺乏的问题,分外显得严重。因为平民们没有战斗的经验,常常为了一个单独的德国兵,而浪费了大量的手榴弹和步枪子弹。所以我的部下为了这个问题也都纷纷向我诉苦。7 T' a6 A5 x1 ]. [2 p( z

因为波兰人又从德军的仓库中,夺获了大批德军的制服,于是就把它穿上,这样的鱼目混珠的情形一发生,就更使德军感到人人自危,因此残酷杀人的事也就大幅增加。当希姆莱和他的部下,把华沙城中战斗的情形,报告给希特勒听的时候,他就不禁大光其火,于是也发出严厉处置的命令。10月11日他就向党卫军的指挥官巴赫发出了命令,叫他负责把华沙城夷为平地。% {9 q) I7 m. A

因为这个命令是直接给与党卫军的,所以我事先完全不知道。一直到1946年我在纽伦堡监狱里面,才看到了这个命令的原文。不过虽然如此,我在当时却也风闻到有毁灭华沙城的谣言,于是我赶紧去见希特勒,恰好碰上他正在为此事大发雷霆。我就觉得我有这种责任,为保存该城而力争。因为希特勒已经宣布要把华沙城当作一个要塞,那么因为掩护德军也需要有房屋,同时维斯瓦河现在已经是我们的防线,而该河又流过该城的中心,所以保全那里的建筑物,实在更是非常的重要。( r2 C( a6 {/ u; A

1943年和1944年的秋季战斗,已经使华沙受到很大的损毁。但一直到1945年正月苏军发动攻势为止,这个古城才算是完全被毁掉了。0 H" j9 p( ~' S3 x2 Z. m

那些叛乱的人,投降之后就都移交给党卫军接管。波尔—柯莫罗维斯基将军和费格莱恩本是老朋友,他们在战前都是国际体育界的名人。所以由费格莱恩负责收容他,是恰到好处。

2 f! O: K9 e* r4 H' B) J+ Q- s; ~: F& l- |

7 ^4 s& }" HL4 f6 A7 q4 q$ c第十一部分 参谋总长/ 9 E" R$ G( dJ8 B

东线的作战(3)

# Z6 K$ I$ O0 o/ V0 @7 W 常常有人要追问,为什么苏联人明知华沙城内已经发生了叛乱,却不仅不赶紧支援,反而在维斯瓦河上按兵不动,停止了他们的攻势。毫无疑问的,在华沙起事的波兰人是自认为与伦敦流亡政府有关系的,他们也只接受这一方面的指示。他们一再表示他们的眼睛是朝西面看的。所以苏联当局当然不愿意这一派波兰人得势,而且还控制住了波兰的首都。苏联想扶持的是在卢布林成立的傀儡政府。这些问题是同盟国彼此间的纠纷,与德国无关。我们所感觉到的,就是苏联人既然没有进入维斯瓦河,结果遂使我们获得了一个短期的喘息机会。

8 i9 R. ~) ^) @) D2 x; z( ?) d" t) j # K* R$ h0 ~3 sd+ b

虽然如此,苏军的第十六战车军,也曾经在7月25日企图在登布林,越过维斯瓦河上的铁路桥梁。结果为德军所击败,损失了30辆战车,桥梁也适时被炸断了。其他苏军的装甲兵力就完全被阻隔在华沙的北面。就我们德国人的观感,觉得苏军之所以不再前进,是由于我们防守有功,而并不是因为他们要坐视华沙叛乱的失败。

( f" O. t. B" H* U+ O1 n_# S' I% r 8月2日,属于所谓“波兰自由民主军”的波兰第一军团,使用了三个师的兵力,在普瓦维—登布林地区,渡过了维斯瓦河,向德军进攻。它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是却占据了一个桥头阵地,以等待苏军援兵的到达。

0 o5 A# y- x3 F3 B* z! C- ~ 在马格鲁兹夫(Magnuszev),敌人在维斯瓦河上又建立了第二个桥头阵地。苏军奉命从此处渡河,再沿着与维斯瓦河平行的道路,向华沙进犯。不过他们进到皮利察(Pilica)之后,就被德军阻止住了。

, s! E. P! ]/ Z2 S- ~ 德军第九军团方面有这样的印象,认为在8月8日以前,苏军即拟以突袭的方式,企图攻占华沙。照当时他们不断胜利的情况看来,似乎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即令华沙城内已经发生了叛乱,德军却还是挡住了他们的攻势。而苏联人又认为波兰人在华沙的起事,是未免太早了点,所以使他们接应不上。从7月26日到8月8日之间,第九军团曾经报告他们共俘获了603名战俘和41名苏方逃兵,击毁了苏军战车337辆,俘虏了70门大炮、80门战防炮、27门迫击炮和160挺机关枪。而当时第九军团本身还正在不断退却之中,所以这个数字的确是相当的惊人。/ H! z, {+ u% `- w

无论是在西线战场还是在东线战场,德国人都从来没有做构筑防御工事的准备。在西线战场方面,希特勒是相信他可以依赖大西洋长城,而在东线战场方面,他始终认为假使有了一条固定的防线,那么将领们就会不肯拼死力战,而希望赶紧向后撤退。结果是我们迭遭惨败,丧失了许多可供回旋的空间,而使今天的前线这样的接近德国边境,显得异常的危险。假使希望今后的前线,不至于因局部的败退,而被拖得全面退却的话,那么现在就必须要采取新的办法了。诚如我在1月间向希特勒说过的话,重新修筑过去德国东面的边界防线,实在是刻不容缓的事。衔接这条防线与主要河流防线之间的联络点,本身也都应该加以设防。我在与OKH工兵指挥官贾可布将军(Gen.Jakob)合作之下,就拟定了一个全面的构筑计划。

! V% |$ v& j5 z* u- G5 % E8 r 为了研究要塞联防的问题,我就命令把我前任所撤消的参谋本部城塞组,又重新恢复了起来,并任命提罗中校(Lt.Col.Thilo)为组长。我把我们所拟定的计划,在没有呈送希特勒批准之前,就先由我自己负责,分送各有关单位加以执行。之后在呈送计划给希特勒时,我又亲自加上一个附注说,因为事机急迫,我已经先发出了命令,要求他给与我一个事后的追认。希特勒很勉强地同意了我的办法,这当然是一种非常的措施,不可以常用的。无论如何,东线的要塞现在总算是已经开工修建了。土工方面通常都是由志愿人员、妇女、小孩和老年人担任,这是德国惟一没有动用的劳动人力。而“希特勒青年团”对于这一个工作具有很大的贡献。尽管天气十分恶劣,这些忠实可靠的德国人一直都在努力工作之中,他们希望保卫他们所爱护的祖国,和支援在前线苦战的士兵。以后这些工事并没有完全达到我们所希望的理想,但是原则上却并没有错误,因为以后我们并没有那样多的人力和武器来守住它。我们本来准备使用的部队和武器,以后因为西线情况紧急,就完全调走了。仅仅西线不要的货色才留在东线方面。不过我对于当时出力劳动的人们,还是要表示深切的谢意。此外,有一部分要塞也完成了它们的任务,滞碍苏联攻势达到相当长的时间,例如在科尼兹堡和但泽的保卫战、格洛高(Glogau)和布里斯劳(Breslau)的保卫战中,都发挥了极大的效用。假使没有它们,苏军的进展也许还要更快,德国的损失也许就会更大了。

& H6 6 ^2 c3 ]# X6 F3 E 我十分清楚,要想阻止敌人的攻击,这些要塞工事就一定需要充足的防守兵力、武器和补给物资。所以我就命令组织要塞部队,其所需要的人力以不能供野战之用、而尚可以在要塞中服役者为原则。第一批成立的部队是100个要塞步兵营和100个要塞炮兵连。接着机关枪、工程、通信等部队也都陆续成立。但是即令如此,在这些部队刚刚可以参加作战时,其中就有百分之八十都已经奉命调往西线去了。我虽然表示严重的抗议,却是毫无效果,等我知道的时候已经太迟了,所以一点办法都没有。这种准备不够充分的部队,被送上了西线的野战场,不明不白的,在他们还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之前,就已经完全毁灭殆尽了。而在东线方面,虽然已经修好了要塞工事,可是却找不到人来据守它。所以到了要用的时候,这些工事对于撤退中的野战军,并不能够给与必要的支援。

! `, o0 S! r+ J8 @; }2 A' U# d- e+ wl# K

5 R0 U$ P' k" s1 V3 l; S第十一部分 参谋总长- K( S3 P' E3 @1 A2 @$ d

东线的作战(4)

( Q# Sm& Q2 C3 U: w4 c- V 在武器方面的情形,也正和人力是一样的。我最先要求把所储存的俘获兵器,完全交由我使用,结果为凯特尔和约德尔两个人所批驳了。他们告诉我在德国境内并没有储存着这一类的大炮。可是OKW的陆军处处长布勒将军,却告诉我说:有数以千计的重炮储存在兵工署的仓库中,每个月都要有人为它们擦一次油,可是从来就没有动用过。我就下命令把它们装置在东线要塞上面,并且命令人员们开始使用的训练。约德尔还是从中捣鬼,结果他又规定凡是口径在50mm以上,或是弹药在50发以上的大炮,都一律送往西线。可是当它们到达西线时8 o# d$ z3 R7 t8 |

,时间是已经太迟了,若是它们能够运往东线,那么所发挥的作用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此外,自从1941年以来,我们的30mm和37mm的战防炮,就已经无力击毁苏式T-34型战车了,所以东线战场方面实在是需要更大口径的重炮。3 X+ g# I# ~2 S# ]$ ^% m

关于补给物资方面,我命令一律应作三个月的储备。无线电通信中心和燃料供应线也都分别加以建立。当我因旅行之便,到工作地区去视察的时候,立即受到了当地工作人员的欢迎。他们都一致愿意听我的指挥,努力进行一切准备工作。" ^, K, x/ q8 F

因为我原先成立的要塞部队,已经给他们差不多都调光了,于是我就只好另想他法。前OKH作战处长豪辛格将军,曾经向希特勒建议在东部危险地区中,组织一个民防军(Landsturm),但为希特勒所拒绝。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就决定成立这种部队,其人员都是本可以服兵役的,因为担负了后方重要工作才被免役的。假使苏军突破之后,这些单位就可以立即召集,以来防守东线要塞。我就向希特勒建议,因为SA(冲锋队)还可以供给可靠的人员,就命令他们负责主持这个组织好了。时当SA的参谋长是希波曼(Schepman),这个人很有头脑,愿意与我合作,并接受陆军方面的指导。希特勒本已批准了我的建议,可是第二天却又变卦了。他告诉我他曾经重新考虑过这个问题,认为还是由纳粹党来主持这个工作比较好,换言之就是交给他的亲信鲍曼主持,名字也改成了“国民军”(Volkssturm)。鲍曼奉命之后,起先是一事不做,接着因为我的一再催促,才照例发一纸文书通令各级党部负责筹办。我们的原案是专以东线紧急地区为范围,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全国性的组织。于是所谓“国民军”这个组织就变成了一个大而无当的东西,我们既没有这样多的军官去训练指挥他们,同时也没有这样多的武器去装备他们。很明显的,纳粹党对于真正的军事情况,并不表示关心,所任用的人员也都是一些卖膏药的党部干部。我的老朋友魏特夏将军就被派充当小兵,他的连长却是一位党干。所以,这些投效国民军的勇士们,本来都是存心以死报国的,可是他们所受的训练却是忙于学习如何向希特勒敬礼,对于真正作战的训练却反而完全不重视,还有许多伟大的牺牲精神,也都不为当局所认识,以后我还要提到这些事实。z0 S! g+ w& g8 E# i

这种很明显的孤注一掷,在当时却是必要的,因为国内训练军的最后一点兵力,也都被希特勒抽调走了——他用在西面去准备发动一次新的攻势,而完全不顾东线方面的防守问题。在8、9两个月里面,德军的西线已经完全崩溃,因为中间并无任何防线可供据守,所以他们就一直向所谓齐格菲防线退却。但这条防线事实上已经不再是一条完整的防线,因为它们的武器大部分都已被拆卸下来改装到大西洋长城上面去了,现在都完全丢光了。德军撤退得很匆促,而盟军又追击得很凶猛,所以有许多重要据点都纷纷沦陷。假使事先有相当的预备队据守着,也许就可能会有一个反攻的机会。这个时候,希特勒的脾气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他一再严令必须死守某些地方,可是前线上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用来执行他的命令。所以他在9月间,就决定动员德国所剩余的一切力量,以期做一次最后的攻击。自从“7月20日事变”发生之后,党卫军领袖希姆莱就兼任了国内训练军的总司令。他凭着这个职权,就开始建立“政治军人”和“政治军官”的制度,这是希特勒和他两人多年梦想的计划。新成立的单位叫作“国民步兵师”和“国民炮兵团”等等名称。所需要的军官由陆军人事处审慎地加以挑选,并且实行了“政委”的办法。在东线方面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形,有些“政委”们直接向鲍曼提出小报告,而鲍曼本人对于陆军又是具有深恨的。我看到这个情形实在不像话,所以不等到它发展得太快,就开始加以制止。并且把犯罪的人加以处分。不用说,这当然又不免要引起一场激烈的争吵,结果对于“国民军”的管制问题还是没有进步,而大本营的一切也还是照样的乌烟瘴气。) J- i" X7 a7 d$ I- e& v) S% |0 B

希特勒的目的,是想要在11月里,把所有现役军的最后兵力,都送到西线上去做最后的一搏。他想把盟军击败,并把他们赶下海去。这些新成立的部队,可以说是我们国力的最后结晶,现在都要用来实现这一次伟大的计划。这些事情下面我还要加以检讨。

% s9 e1 {7 O4 n" S0 c4 {. WO- U/ d   〖〗〖〗)日4月01至日61月3年4491(陷失的亚尼马罗53图1944年8月5日,当我们正在忙于为“7月20日事变”和东线总崩溃,办理善后事宜的时候,罗马尼亚的首相安东尼斯丘元帅(Marshal Antonescu),突然访问东普鲁士的希特勒大本营。我奉命主持汇报,要把东线战场的现况讲述给这位元帅听。希特勒、凯特尔和其他的高级人员也都照例出席,此外还有里宾特洛甫带着他在外交方面的助手们。我的讲话由外交部的首席翻译官施密特大使(Ambassador Schmidt)译成法文。施密特大使不仅是一个风度极佳的外交官,而且也是我所认识的最好的翻译人才之一。他有数十年参加多次国际会议的经验。可是这一次他只说了几句话,就表示他对于军事方面的语句还是不大熟悉。所以结果还是我自己用法文来说比较便利,我很满意的就是安东尼斯丘元帅对于我所说的法文,倒还算能了解。/ Z% F& V5 ?( `% x8 n! g

5 T4 Y; ?) ]: z

' v1 L1 R; m8 I9 A# y第十一部分 参谋总长

5 D( WR; f- [+ X$ 东线的作战(5)

9 }( ~- t1 `% Y7 l8 c 在这次汇报中,安东尼斯丘完全明白了我们处境的困难,他也懂得首先第一步就是要重建中央集团军的防线,其次就是使中、北两集团军之间取得联系。于是他就主动建议撤出摩尔达维亚(Moldavia),而我们就撤到加拉茨—福克沙尼—喀尔巴阡山脉(Galatz—Focsani—the Carpathian Mountains)之线。只要是合于轴心国的利益,他是不惜牺牲的。我立即将这个伟大的诺言翻译给希特勒听,以后又再度提醒他。希特勒就向安东尼斯丘表示热烈的谢忱,并且对于这一承诺获得了某种结论(这是后话)。

# c6 r5 a6 S; |! G 第二天上午,安东尼斯丘请我到他的房间里去,和我单独做一次私人性的谈话,对于这次谈话我觉得获益良多。这个罗马尼亚的老元帅,不仅表示出来他是一个好军人,而且也表现出来他对于他的国家的交通、经济和政治情形,都具有深切的了解。他所说的一切都是以常识为基础,说话的态度也十分的有礼貌,在那个时候的德国,可以说已经找不到这样君子风度的人物了。他不久谈到这一项事变,表示他很感到震惊,他说:“请相信我的话,我对于我手下的各位将领,是一向具有绝对的信心。要说是军官们参加这种政变,对于我们而说才真是不可以思议的!”在那个时候,我对于他这种严词指斥,感到实在无话可说。可是14天之后,安东尼斯丘本人所面临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而我们也和他成了命运共同体。

' @. ^* P9 L$ V! O& y! ? 这一次和他一同来访的人员,还有罗马尼亚的外交部长米恰东尼斯丘(Michai Antonescu)。这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人物,但似乎很狡猾,他的友谊让人觉得有一点虚伪。和他们一路的还有德国驻罗马尼亚的大使克林格(Killinger),和德国驻罗军事代表团团长汉生将军(Gen.Hansen)。我和这两位德国官员,都曾做过长时间的谈话,征询他们的意见。他们两位都不太重视安东尼斯丘,但是却主张德国人应支持那个年轻的国王,以当作罗马尼亚的傀儡元首。他们的意见使德国的军事当局大上其当,忽略了酝酿中的阴谋,而具有一种虚伪的安全感。

, ~: o' k( z6 w5 N3 n/ 7月底,佛瑞斯纳上将代替夏纳尔继任南乌克兰集团军总司令,他现在也同意安东尼斯丘的建议,在安东尼斯丘访问大本营不久之后,他就向希特勒建议把我们的正面撤退到加拉茨—福克沙尼—喀尔巴阡山脉之线。希特勒作了一些保留之后,才勉强同意了,不过他却坚持着认为必须等到他获得了敌人确实想向这一方面进攻的证据之后,他才肯发出撤退的命令。在以后几天之内,大本营情报主管所获得的有关罗马尼亚情势的情报,混乱而且矛盾,一般说来,由于德国驻罗代表的糊涂,所以还是显得很乐观。不过里宾特洛甫对于他手下的大使报告,却感到不敢相信,并主张派一个装甲师到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去,并且要求希特勒采取行动。当讨论这件事的时候,我也在座,我当时就认为里宾特洛甫的主张是不错的。不过当时东线的情况已经是太紧张,我手里实在是无兵可调。所以我就建议把在塞尔维亚打游击队的第四党卫军装甲师,调往罗马尼亚,以挽救危局。但是约德尔却说那个师是不能抽调的,因为当时塞尔维亚是属于OKW的指挥范围之内,与东线战场无关,所以他不愿意抽调他手里所控制的兵力。希特勒此时又下不了决心,所以结果是一无所获。

" c* n/ ?+ t4 y$ y8 q4 F$ N" o 在保加利亚,也和在罗马尼亚一样,正在酝酿着乱事。我从戎根费尔特上校(Col.von Jungenfeldt)手里获得了一些报告,他正训练保加利亚部队学习使用德国的装备。这些报告很确实,对于当前的情况描画出一副黯淡的前景。保加利亚部队的士气很低落,从一般行为上看来,显得他们是不可靠的。我把这些报告送给希特勒看,但是他却不相信;反言之,他却深信保加利亚人对于共产主义具有激烈的仇恨心理,所以是绝不会帮苏联人打仗的,我要求不要再把德制的装甲军备送往保加利亚,而且已送去的也应该收回,希特勒却拒绝了,之后我不顾一切自行下命令撤回这些装备,可是受了约德尔的阻挠,无法执行。

7 z* L9 A' q% q( y3 c; X 1944年8月20日,苏军开始向南乌克兰集团军战区发动了攻势。罗马尼亚军队所防守的地区,立即被突破。不过问题还不那样简单,罗军大批的逃向敌方,并马上掉过枪口向昨天的盟友进攻。德国的军队和领袖都完全没有事先晓得这个阴谋。虽然希特勒立即下令撤退,但是前线的部队却还想据守,并且实行且战且走的政策。为了避免全面崩溃和全部被歼灭的危险,实在应该赶紧撤退,并且迅速占领多瑙河上的桥梁。可是这一步却并没有办到,罗军比德军先赶到了渡口,使德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处境。德军全部毁灭者共16个师,在这个非常艰难的局面中,真是禁不起这样大的损失。这些德国兵都誓死打到底,他们在军事上的荣誉是一点都未受污染。对于他们这种悲惨的命运,他们本身并无责任。要想避免这一次的悲剧,只有在苏军尚未发动攻势之前,就事先撤到加拉茨—福克沙尼—喀尔巴阡山脉之线。因为那条防线很短,我们不需要罗军的协助,也可以守得住,那样苏军的诡计就不会得逞了。不过要想做这一个决定,就必须事先对于罗马尼亚领袖人物的心理和政治情况有所认识才行。安东尼斯丘对于他自己的组织弱点,并没有认清,结果是冤枉地断送了他的性命。他虽然深信他的部下,可是部下却出卖了他,结果使德国人也跟着上了大当。几个星期之内,罗马尼亚就丢光了。9月1日,苏军开始向布加勒斯特进攻。保加利亚国王在1943年8月28日,就早已神秘的暴毙了,该国接着在9月8日就正式脱离了同盟的关系,而加入了敌方。我们所交到保加利亚人手里的88辆Ⅳ型战车和50mm的突击炮,都同归于尽了。希特勒认为至少可以组成两个师的反攻保军的梦想,也终于化为泡影。在保国境内的德国军人都被解除了武装并被监禁起来。保军并且也参加了苏军向我们作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5693.html

更多阅读

《重返德军总部》全流程图文攻略 重返德军总部2

《重返德军总部》全流程图文攻略——游戏操作 《重返德军总部》全流程图文攻略 1、左摇杆:控制方向《重返德军总部》全流程图文攻略 2、右摇杆:控制准星《重返德军总部》全流程图文攻略 3、A键:跳跃《重返德军总部》全流程图文攻略 4、

转载 《赢在中国》窦大海:学校餐厅项目

原文地址:《赢在中国》窦大海:学校餐厅项目作者:曹峰光30号选手:窦大海  评委:马云、熊晓鸽、史玉柱  [选手项目介绍]  窦大海:简单向评委老师介绍一下项目。今天我带来的项目是提供学校餐饮服务,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项目主要基于这

声明:《《闪击英雄》全 作者:海因茨·古德里安德 二 闪击英雄》为网友烟已淡无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