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豆花-名字由来和魅力 富顺豆花蘸水

富顺豆花-名字由来和魅力 富顺豆花蘸水

富顺豆花-名字由来

汉武帝时,汉高祖刘邦的孙儿刘安承袭父亲封为淮南王。他喜欢招贤纳士,门下食客常有数千人。为了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他们利用淮河流域产盐有卤水做凝固剂的条件发明了豆腐。三国时期,豆腐制作技术传到益周(含今四川和重庆)后,在江阳县(今泸州市)的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很受欢迎。因为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盐产区,有一口“出盐最多”的富世盐井。同时地处亚热带,土质肥沃,雨量光照条件好,适于大豆生长。富顺由于产盐,与邻近地区的商贸往来十分频繁,人气也就非常旺盛,餐饮业极为发达,豆腐这种新鲜食品自然摆上了人们的餐桌。到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富顺因盐设县时,这里的盐产量已列于剑南道(相当于今川东和重庆市部分地区)之冠。盐业手工工人和居民、客商增多,水陆交通便利,豆腐食品需求量大增。在一种偶然情况下,一些等着吃饭的客人实在没有耐心等豆腐成型后再加工成菜肴端上桌来,就跑到厨房,看见那锅内还慢悠悠煮着的嫩豆腐,便要店主卖给他们,因为没有充分凝固,无法煎炒,只能用盐兑水蘸着做“下饭菜”。人们惊喜地发现,这种吃法比起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就一传十,十传百,“嫩豆花”即传到了民间。

富顺豆花-传说

关于富顺豆花的起源,有一段可以追溯远久的历史和一个有趣的传说:三国时期,由于当时的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有一口“盐量最多”的富顺盐井,加上适宜大豆生长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豆腐流传到了富顺后备受欢迎。此后,由于发达的产盐业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富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自贡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人气异常旺盛,豆腐食品需求量自然显著上升。

发展到民国时期,一天,一位来富顺贩盐的商人来到当地有名的朱氏餐馆,由于实在没有耐心等待,就跑到厨房催厨子快点把自己点的炒豆腐端上桌来,当他看见那还没成型的豆腐正热气腾腾地在锅内慢悠悠煮着的时候,由于实在没时间再等了,便要求朱氏餐馆的店主将此“嫩豆腐”卖给他。没有充分凝固,当然就不能煎炒,于是,老先生就吩咐厨子备辣椒水让这位客人蘸着下饭。可是不仅没感到难吃,相反,他还觉得这样吃起来比起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老先生受此启发,在此基础上反复研究豆花的鲜嫩程度,蘸水的配方以及最适合配豆花的米饭。后来,便有了让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的“富顺豆花”,并成为川菜里的一个经典招牌菜。

富顺豆花-魅力

从2002年开始,富顺人开始了豆花经营的又一场壮举,这场壮举是一场战略转移,或者说战略调整——塑造富顺豆花的品牌,希望用品牌的力量拉动富顺豆花的更大发展。这就是“富顺豆花节”的由来。富顺豆花节每两年举办一届,到今年已是第五届了。其间通过文艺专场的展演、开展胃王大赛、豆花民间制作工艺表演等形式,充分挖掘了富顺豆花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同时,还举行了富顺豆花名店的评荐授牌活动,这对于有效提升富顺豆花的品味和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五届下来,现在,你走在富顺的大街上,几十家名店的牌匾一家比一家鲜亮,一家比一家大气,“李二豆花”、“白玉豆花”、“晶品豆花”、“雷三豆花”、“胡三豆花”、“余大豆花”“黄六豆花”等等,一家比一家味道好,一家比一家米饭香,集聚了人气,挣得了大钱。更有一家大老板,为了传承刘锡禄的衣钵,弘扬刘锡禄的精神,不惜投放几十万资金,在县城的商业繁华地段开办了一座“刘锡禄豆花城”,这是富顺最有规模最有气派最上档次的富顺的豆花之都,它彰显了富顺人对当代豆花价值的另一种把握。或许,在当下,豆花在富顺人的脑子之中,已不仅仅再是一种美食的认知了,她早已上升为一种豆花文化的价值认同,一种超功利的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富庶之地造就了“豆花之乡”,富顺因豆花而闻名。富顺豆花名店结合现代饮食需要,博采众家之长,通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尝试,在做绝豆花之基础上,更是加入四川的经典烧菜和蒸炒菜品,不仅形成了自己店完善的产品系统,还在经营上创造了极适合的操作模式。

  富顺大厨在北京用富顺料,没能调出富顺豆花应有的美味。正应验了那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只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顺豆花在县城这一个层面是很难得见到她的真实的庐山面目的,在这样一座充满豆花芳香的千年古城,每一家豆花店里都再也见不了豆花制作的真实过程,惟一能见的是那些制作豆花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工具实物。豆花制作的全过程:包括从泡豆子,用石磨把豆子碾成浆,再把浆倒进锅里用柴火烧滚烫,再将烧滚烫的浆倒进用支架架好的粗布里,经摇架、沥水,这时沥出的水就是豆浆了,再用卤水一滴一滴地滴在豆浆里,一边再用锅铲之类的器物在豆浆里搅拌,慢慢的,浑浊的豆浆就一步步变得清亮起来,最后是把篾制的筲箕放在锅里轻轻碾压,这时,豆花与滜水(因味甘甜因而也叫甜汤)也就日渐的分明开来,一锅豆花经过这样八道工序就算完成了。这样的全过程现在只有在乡镇,或者说得更准确些,只有在乡下才能真正见证这样的流程。还有就是蘸水的制作,包括在锅里炒辣椒、在石器里捣辣椒、煎辣油、再放入一些佐料配兑,这些过程也是只有在乡下才能见到的了,城里的豆花,都融入了现代文明的精致要素,少去了许多的人力因素,文明社会不免也要为其配上一只文明的标签。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现代文明的融入,富顺豆花才能在万众瞩目之下创造着自己的辉煌。2005年,全国人代会的时候,在多方友人的大力举荐之下,富顺豆花有幸登上四川出席人代会代表的餐桌,并有幸邀请到了一些国家领导人和一些驻华使节。那真是人民代表品豆花,豆花美名天下扬。不过稍显遗憾的是,人们没能在这次宴会上完美的吃出富顺豆花特有的鲜嫩的味道,与产地的豆花相比总有种美中不足的感觉。其实,当初进京的时候,一切原料都是从富顺空运去的,豆子、辣椒、香料,就连大厨师傅都是从富顺挑选送去的,而结果,仍然没能调出富顺豆花应有的美味。原因何在?人是富顺的人,料是富顺料,但是,水却是北京的水呀!这不正应验了那句话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就是富顺豆花神奇的魅力!

  所以,要真品富顺豆花,就请来富顺作客!富顺豆花,将会成为你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特别看点

  劳动创造了美,包括创造美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顺豆花是一个流芳百世的典型例子。建县于公元567年的富顺县,其富顺豆花的产生距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整个富顺,有大大小小三百多家豆花店。是什么原因让千年古县豆花飘香?为何富顺的原料、富顺的大厨在北京却调不出富顺豆花应有的美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6190.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做正宗的富顺豆花蘸水? 最好吃的豆花蘸水秘方

如何做正宗的富顺豆花蘸水?——简介自贡富顺豆花,是在全国都比较出名的一道名菜,尤其是特有的豆花蘸水,更是一绝!我老家在富顺,小时候老妈一有空就推豆花吃,都是用石磨推,那个味道,那个香味一直让我这个离乡背井的思乡人久久不能忘怀。后来

冒险岛名字空格和特殊符号 冒险岛特殊空格

冒险岛名字空格和特殊符号——简介分享给大家一些 冒险岛人物名称方面的经验。准备了3个“空格”和冒险岛人物名字可以使用的特殊符号冒险岛名字空格和特殊符号——方法/步骤冒险岛名字空格和特殊符号 1、先说说空格,这些只是一些看

令计划、令完成名字由来 趵突泉名字的由来

名人趣事按词汇见报率取名 令路线、令政策、令方针、令计划、令完成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代表当中有四对“兄弟档”,其中最受注目的要算是新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和他的兄长令政策。令政策是山西省发改委主任,他在十七大上称赞弟弟令计

变装小说的由来和分类种种 变装穿环 男妾小说

变装小说的由来和分类种种变装的英文为crossdress,简称CD,它通常是指男性通过穿着异性的服装和模仿异性的谈吐、举止等获得一种特别的满足感,是一种影响力渐渐扩大的非主流社会群体,也是一种与TS(变性)等有密切联系的边缘亚文化存在。变

声明:《富顺豆花-名字由来和魅力 富顺豆花蘸水》为网友脑海有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