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园小梅》赏析 林逋山园小梅赏析

《山园小梅》赏析 林逋山园小梅赏析

《山园小梅》赏析

梁春玉(教师)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赏析:

林逋,宋人,书载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当是时,人多劝其出仕,均婉言谢绝,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他终生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妻梅子鹤”。

历来咏梅的诗歌不胜枚举,但能用只言片语去勾勒梅的情韵和风骨的则屈指可数。而以林逋有如此之性情,其笔下的梅必定别具风韵。

林逋的《山园小梅》历来就为人所称道。诗的首联以梅不畏严寒,笑立风中起句,此联中“众”与“独”相对,众花皆凋零,唯有梅立于风中。诗一开头便勾勒了梅的孤高的品格。梅的美有别于牡丹的富丽,不同于桃的妖艳,它虽在寒雪中独占风韵,但并不张扬,而是在小园中自赏,它的美是娴静、淡雅的。

颔联被世人誉为咏梅绝唱。此联勾勒了一幅优美的山园小梅图景。诗人从梅的姿态和香气入手。上句勾勒了梅之骨,“疏影”描绘梅的轻盈之态,“横斜”更添其艺术美感,并且诗人把带有艺术骨感的梅放到清澈的水中去写,更增加了梅的摇曳多姿,富有动态感。下句,黄昏的淡月下,飘散这缕缕幽香,此句从淡淡地香气去勾勒梅之风韵,如此的描绘,完全符合中国传统“雅”与“韵”的品味。再者,此联能给人带来视觉和味觉的美感,还得益于“水”与“月”两个特殊的背景,纵横交错的梅枝在清澈的的水中有了动态美感,而幽幽清香在淡月的映衬下更沁人心脾。梅的姿态和幽香完美结合,把梅的淡雅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此联并非是诗人臆想出来的,他在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的基础上借鉴了前人的诗句,五代南唐江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但未能写出“竹”与“桂”的真实情态,而林逋把“竹”改成“疏”,把“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的形神活现。

颈联以物观物,从动物对梅的态度再现梅之美。霜禽想要栖息在梅枝上要“偷眼”,说明霜禽在孤洁的梅面前不敢随便,表现其对梅既爱又敬,此举为实写。下句“粉蝶如知合断魂”为虚写。梅花开放时没有粉蝶,如果粉蝶知道,定会对梅一往情深。“断魂”略显夸张,但将梅的色、香、味推崇到极致。

尾联说可以亲近梅花的,幸喜还有低吟诗句这样的清雅,而不须酒宴那样的奢华。林逋笔下的梅让人动情,销魂,表达了诗人愿与梅合二为一的生活志趣和情深追求。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四库全书总目》说:“其诗澄澹高逸,如其为人。”可知其言不谬,该诗之神韵正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8454.html

更多阅读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赏析 陶渊明诗歌赏析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作者:杨树临风 出自:踏雪寻梅 浏览/评论:1,299/3 日期:2007年5月18日 05:5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赏析归去来兮辞晋·陶渊明●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

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赏析 诗经秦风蒹葭拼音

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赏析凌彰《蒹葭》今译蒹葭苍苍,河边芦苇郁葱葱,白露为霜。晶莹露珠凝成霜。所谓伊人,有位丽人真可爱,在水一方。站在河水那一方。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她,道阻且长。道路阻塞又漫长。溯游从

声明:《《山园小梅》赏析 林逋山园小梅赏析》为网友遥远的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