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翻译教案

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生词,归纳总结多义词、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意词及以“者”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的特点。
2、作为课文《鸿门宴》的延伸阅读,进一步了解司马迁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作者对这一悲剧英雄的倾向与态度。
3、了解本文以语言、行动塑造人物,以及人物语言个性化的写作特点。
4、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学会正确看待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分析项羽的言行、悲剧的原因,正确看待历史人物。
教学难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正确看待历史人物。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2、展开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鸿门宴》中项羽错失良机,放虎归山,亚父范增痛心疾首:“吾属今为之虏矣!”历史有没有印证了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读本《乌江自刎》。
二、学生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读音。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归纳总结多义词、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意词及以“者”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的特点。完成《乌江自刎》学案。
附:
读本《乌江自刎》(学案)
一、自读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 骏马名骓zhui自矜功伐jin刈旗ye溃围kui
教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翻译教案
B.陈涉首难nan乃上马骑ji披靡mi王我wang
C.美人和之he田父绐曰dai自度duo 王翳yi
D. 悲歌伉慨kang马童面之mian羲船yi 田父fu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吾闻汉购我头千金(悬赏购求)B. 自矜功伐(攻打)
C.奋其私智(逞、施展)D. 会为三处(集合)
3、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项王身亦被十余创B. 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C.及羽背关怀楚D. 乘势起陇亩之中
4、下列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
A.田父绐曰“左”B.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C.项王军壁垓下D. 政由羽出
5、选出下列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一项:()
A.放逐义帝而自立B. 期山东为三处
C.欲以力征经营天下D.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6、翻译下列句子:
(1)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2)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3)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二、合作探究学习:
1、项羽失败的原因。
2、以项羽与勾践为例,探讨对“英雄本色”的看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本文以语言、行动塑造人物,以及人物语言个性化的写作特点。作为课文《鸿门宴》的延伸阅读,进一步了解司马迁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作者对这一悲剧英雄的倾向与态度。
2、了解本文以语言、行动塑造人物,以及人物语言个性化的写作特点。
3、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学会正确看待历史人物。
教学步骤:
课间(播放MTV《霸王别姬》)
一、导入
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
(播放MTV《垓下歌》) 幻灯片1
谁唱的?在什么时候唱的?这个时候英雄已经走上穷途末路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曲英雄末路的悲歌——
(乌江自刎 第二课时《史记》) 幻灯片2
二、回顾旧知
1、上节课我们已经朗读了课文,疏通了文意,现在我想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朗读情况。请同学们先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地朗读,然后请两位同学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这种感情或语气读出来了吗?要重试吗?同学们来一次好吗?)
2、接下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幻灯片3
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C )
A. 马童面(背对着)之
B. 与其骑会(集合)为三处
C. 骑皆伏(跪下)曰
D. 五年卒(终于)亡其国
要点:理解字意词意要根据上下文具体的语境。
幻灯片4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购求我的脑袋,我就送你个人情吧!)要点:句子翻译要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购),在直译不通的情况下可采取意译。
三、课文探讨、交流
1、《乌江自刎》与《鸿门宴》一样,都是《项羽本纪》中极为精彩的一个片段。司马迁在这里,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位末路英雄的最后形象?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2、要求学生划出文章中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句子,思考:
幻灯片5
仔细揣摩项羽当时的心理与处境,说说透过这些语言和行动,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项羽?这个项羽与《鸿门宴》中的项羽有何异同?你更喜欢哪一个?
(可以从整体上说,也可以就一句话一个动作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
《鸿门宴》——刚愎自用、寡谋轻信、自大轻敌、胸无城府的项羽
《乌江自刎》——
语言:自命不凡,不承认眼前的事实,把失败归结为马不肯向前,又有点对虞姬的担心与无奈;回首英雄往事,不自认战败,而要痛痛快快地打一战,面对强敌,濒临绝境,毫不气馁,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慨;本欲渡江而不渡,是为江东父老的拳拳爱心所感动,是为自己无颜面对他们的愧疚万分,表现了项羽具有人情味的一面。
动作:体现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如:力拔山:大呼驰下遂斩汉一将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气盖世:泣数行下——莫能仰视嗔目而叱之——辟易数里项王笑曰吾为汝德(鄙视、视死如归)
3、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也都谈得很好。读文学作品,就要有自己的感悟,这是很重要的。其实,除了大家谈到的以外,项羽有两个动作表情也不可忽视,“泣”“笑”,《鸿门宴》中项羽的一“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火暴汉子的形象,那么,《乌江自刎》中的一“泣”一“笑”又是一个怎样的项羽呢?
(学生谈自己看法,不求一致,重在有自己独特感受。)
4、许多好文章,总会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情感,请说说司马迁在《鸿门宴》与《乌江自刎》处流露的情感是否一样?
(前文:批评多于赞美后文:赞美多于批评,带有惋惜)
四、失败原因探究:
师:我们经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纵然是盖世英雄,也还是走上了穷途末路。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英雄是怎样走上末路的——
幻灯片6 历史图片
教师:刘、项在鸿门会面后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刘邦到南郑后,先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联合各诸侯军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彭城一战项羽以3万兵败汉兵56万。刘邦后来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刘项乃讲和:“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欲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自刎。
显示幻灯片7、8,设置情境,营造气氛,感受乌江畔的悲壮。
幻灯片78MTV《霸王别姬》电影中“乌江自刎”片段
教师:从24岁横空出世,到27岁自封“西楚霸王”,短短三年间,项羽就夺取了天下。从27岁自封“西楚霸王”,到31岁乌江自刎,短短五年间,项羽就失去了天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位英雄走上末路呢?我们先来看看当事人与相关人物的说法。
幻灯片9
项羽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宿命论
司马迁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性格悲剧
幻灯片10
刘邦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不善用人
1、你跟他们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别有高见?都请说出理由。
幻灯片11亡项羽者何也?
考虑:人物性格、对手强弱、军事策略、用人得失、民心向背、地理利弊及历史趋势等原因。参考:
一是残暴凌虐,丧失民心。楚军到新安,夜袭已经降楚的秦军,活埋了二十万人,他们其实是穿军装的秦百姓的子弟;项羽又掠走秦宫女珍宝财货;咸阳宫的大火烧了三个月。如果你卷土重来,秦人不会殊死抵抗吗?你烧的不仅是秦国人民创造的伟大物质财富——宫殿,也是中国历代典籍图册等大量的精神财富;但刘邦,虽然这个流氓无产者也照样讨厌儒生,对宫殿和美女照样馋涎欲滴,但还是采纳了张良与萧何的意见,秋毫无犯,大得民心。
二是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在刘邦周围,可谓人才济济:萧何、曹参、韩信、陈平、彭越、陆贾、周勃……项羽身边除了虞姬还有谁?战争不是凭力气单打独斗,它是需要最高的集体智慧和调集兵将的组织能力的。人才兴国,这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规律,也是屡试不爽的真理。刘汉王朝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中的成功,使这一真理得到了极好的实践检验。刘邦说得好:“要论出谋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要论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筹集粮饷,我不如萧何;要论带兵打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杰,我能用他们,这是我能够得到天下的重要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也不能好好使用。”看一个领导者的高下,只须看他重用的是些什么人就够了。
三是思维方式的简单,脾气暴躁。咸阳宫固然是独夫秦始皇的杀人、专权和逸乐的淫窝子,但宫殿和美女何罪之有?你把对嬴政的怒火,化为咸阳宫的大火,投鼠尚且还须忌器,为了打狼,你能烧掉森林吗?你项羽的脑子不是缺根儿筋吗?孙子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你不屑于谋略,不懂得外交,就认准武力,你以为有权就有一切,分封十八国就是主观霸道的荒谬之举。须知斗争的方式和结局,并非只有一个模式:你吃掉我或我吃掉你。孔子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不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双赢”吗?
四是军事策略。项羽分封诸侯,举措失当,不公不平,促使那些在分封中没有得到满足的诸侯王倒向刘邦,使他在政治上日益孤立;鸿门宴上放虎归山,致使留下无穷后患。
五是地理位置失利。中国的地势,东部低而平坦,西部高而险峻,从军事立场来看,西部险峻的地形对战事有绝对的重要性。汉高祖虽先入关,因为项羽随后亦到而兵力远较汉高祖为强,关中地方遂又归项羽支配。项羽并没有认识到关中地方的重要,韩生劝他建都关中,他却想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人谁见之?”仍还都彭城,把关中地方分给章邯董翳司马欣等三个降将,果然项羽离开关中不久,汉高祖便出兵复取关中。汉高祖认识关中的重要,务必取为根据地,这是汉高祖的得着。项羽不能认识关中的重要,失去关中的地方,这是项羽的失着。就军事地形说,汉高祖已立于不败之地。何况关中不仅地形险固,而且土壤肥沃农产丰富,汉高祖在关东与项羽战,以关中作根据地,已不忧军粮的匮乏,再加上原有的巴蜀汉中等富饶地方,更可使给养优裕,可作持久战。反之,项羽对於军粮一层,似乎一向就没有十分注意,他后方的积聚常被彭越焚烧,以致运不继,他对汉军的饷源,却无法夺取或断绝。结果,汉军常饱,楚军日饥,并未战败的项羽,终不能不撤兵东归,这又是项羽的败着。)
六是历史趋势。秦始皇统一天下,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后来鲜于顺应民心,推翻暴秦统治,这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但项羽灭秦后,却“分裂天下而分封诸侯”,使社会又回到秦统一之前的分裂割据的动乱状态,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刘邦在楚汉战争胜利后,即仿秦帝制,建立汉帝国,这是顺历史潮流的。顺历史潮流昌,逆历史潮流亡,这才是根本原因。
2、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哪一条?(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小结:
英雄末路,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同学都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课外再查找资料充实自己的理由,这也不失为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五、论英雄
项羽失败后是怎样做的?(自刎)他选择了死,上个学期我们学了《勾践灭吴》,同样是失败了的勾践却选择了活着,后来,勾践复了国。所以有人说勾践是英雄本色,也有人说项羽才是英雄本色。人们对此看法不一:
幻灯片12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幻灯片13
致勾践
钉上耻辱的十字架,
为了最后的荣誉,
为了伟大的国家和人民。
你可知道,
你创造了一个成语,
收入了所有的词典?
你可知道,
你创造了一种精神,
收入了所有的心灵?
告诉我,
你现在的是怎样的心情,
还有什么可做的事情?
你们是如何看待项羽与勾践的?请学生畅抒己见。同时显示幻灯片14
幻灯片14
问天下谁是英雄?
(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有理有据,教师都给予肯定)
教师小结:
英雄是谁?你认为是谁就是谁;英雄在哪里?英雄在你我的心中,因为他们都是——活着的过去。
幻灯片15图片:活着的过去
幻灯片16 MTV《霸王别姬》电影的片尾曲《千秋功过》
五、作业:
幻灯片16
作业: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不同的人读项羽,都会读出自己心中的项羽,请以“我心中的项羽”为话题,写一篇随笔。
《乌江自刎》译文: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
“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
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
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
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太史公说:我从周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是两个瞳子”,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子。项羽难道是舜帝的后代吗?否则为什么兴起得如此突然呢!秦朝失去了治理国政的正道,陈涉首先发难,天下豪杰蜂拥而起,互相兼并争夺,不可胜数。然而项羽没有尺寸封地,乘势兴起于田间陇亩之中,经过三年时间,就率领五路诸侯灭亡秦朝,分割天下,封王封侯,天下政事都由项羽主宰,号称“霸王”,地位虽然没有善终,但在近古以来也是从未有过的。等到项羽离开关中而迷恋楚地,放逐义帝而自立为王,再去埋怨王侯们背叛自己,也就很难了。他自夸功劳,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而不师法古代。认为霸王的大业,要靠武力征服来统治天下。五年后终于亡国,死在东城,临死前还不觉悟、不自责,错得也太过分了。还声称“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失造成的”,岂不是很荒谬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8487.html

更多阅读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孙权劝学全文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讲述了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的历史故事,揭示了开卷有益、虚心学习的道理。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相关资料仅供参考。  原文  

高中文言文宾语前置辨析学案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例句

高中文言文宾语前置辨析学案一、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在文言文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边。例如:(1)彼且奚适(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也? (《逍遥游(节选)》)(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英语谚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方法 易语言特征码

周影韶摘要:谚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积淀,也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本文探讨了英语谚语的主要语言特征及翻译方法,旨在加深对英汉谚语的理解,更好地欣赏和使用它们。英汉谚语都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形象生动、简炼概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

网上看到的,就转贴过来。我的古文没有学好,以后一定多多诵读。前100篇附有原文,后150篇只有译文,希望以后能补上。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作者:杨振中出版日期: 1997-04页数: 451ISBN: 7806271643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阅读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ppt

[诗词赏析] 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阅读 [复制链接]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阅读:【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

声明:《教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翻译教案》为网友苿緍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