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走走 | 中国最美的火车站之一:阿尔山火车站 一个人到处走走停停



「到处走走」是《人物》杂志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周六固定栏目,我们希望向读者分享一些旅途上的故事,也希望读者能加入到分享的行列中,如果你去过特别的地方,记录了路上的风景,想告诉更多的人,请投稿给我们,邮箱是 portrait1980@gmail.com 。

今天的这篇文章,作者齐栋,他是一位作家和编剧,也是一位铁路爱好者,喜欢坐火车旅行,出版过《老火车的时光慢游》、《天堂不过黔东南》。他个人有微信公众号「齐栋的铁道旅行」(railway_travel),如果看完本文你也喜欢上了铁路旅行,推荐关注。

《人物》微信账号:renwumag1980

文|齐栋

1.

写小站,当然要写阿尔山。可以不写旅顺,不写碧色寨,但不能不写阿尔山。更何况,我已经错过了民国大才女林徽因的吉林西站。无论怎样,阿尔山站的光芒,都足以点亮这片森林和湖泊密集的灵境之地。

关于这座小站,有太多太多的传奇故事。每天也有无数远道而来的旅行者,将不同尺寸的脚印留在铁轨和站台上。和中国不少异域风情浓烈的铁道小站相似,这座车站建筑上的始作俑者,属于在这片土地上犯下滔天罪行的侵华日军。而阿尔山站所处的那条铁路白阿线,和台湾的平溪线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原本都为侵华日军掳掠当地矿产资源所修建的铁道线。到了今天,也都不约而同的成为了大陆和台湾代表性的「景观铁路」。

不过相对平溪线的如雷贯耳,以及这条铁路的各种商业旅游开发,白阿线显然还有些孤单和寂寥。哪怕相对人丁兴旺的阿尔山站,也要拜她身后的「国家森林公园」所赐,才能以一种惊鸿一瞥的姿态,引各种不明真相的游人侧目。就像耳旁本该传来「阿尔山站果然名不虚传」的各种赞誉,可听到的却都是「没想到这座火车站如此漂亮」的此类感慨。在这一点上,台湾平溪线上的十分、菁桐、猴硐等体态轻盈的小站,早已被各路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挤得大腹便便,连空气中都洋溢着一股幸福的烦恼。

所以写小站,必须要写阿尔山之外,还要把她写得漂亮一些。写得让更多不为所知的人,从此把这座小站牢牢地刻在欲望清单里。并且在没有动身之前,便已经三个月不知肉味那般垂涎。当然以我并不完美的文笔来看,这样的描述难免会让人生疑,或干脆误解为吹牛皮。但在这里我仍旧要大张旗鼓、郑重其事的宣布:

去趟阿尔山吧!乘绿皮车走一遭白阿铁路吧!你会发现,她们配得上任何一位大文豪不曾有过的溢美之词。



2.

这个夜晚,我正坐在一趟 K7565次绿皮车上。起点是沈阳,而终点正是阿尔山站。一想到即将体验的白阿线上无尽美景,以及那座朝思暮想的小站阿尔山,内心的情绪便起伏难平。



夜间的绿皮火车,像一只沉默的羔羊,丧失了一切理性和思考,独自在轨道上狂奔着。卧铺车厢的乘客们,早已乖乖地爬到各自的铺位上,为了赶路的明天留存体力。终于盼来了熄灯的那一刻,仿佛一句无声的接头信号,让这个黑暗却亲切无比的世界降临。这当然已是属于我的私密领地,总算可以一身轻松的打开窗户,并且关闭所有的音乐与噪杂了。是时候对着窗外的人或物打个招呼了。

「别跳。夜晚发出笑声般的回音,

模仿车轮在轨道上的碰撞声。」

辛波斯卡的《然而》这首诗,是对夜火车的一次注解。

「开着窗的午夜绿皮,和宇宙交换着最深邃的秘密。

窗外的世界,变成了一场单纯的黑白电影。」

我写下这些,不是为了致敬谁。这些莫名其妙的话语,也许只能取悦我自己。火车沉默着,一路往前开。我坐在黑暗的车厢中,继续一边胡思乱想,一边让风儿吹乱我卷曲的头发。我迷恋夜火车。

3.

在绿皮车的世界里,白天和夜晚,自然是两种迥然不同的体验。

如果夜晚是暧昧的,那白天就是直接的。窗外的风景好与不好,一看便知。此时此刻,白阿线上最精彩的那段景观,正赤裸裸地呈现在 K7565次的窗外,让我目不暇给,让我心花怒放。

尤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从大石寨到索伦之间的「42公里」。这是一段「让人不忍将视线移开一秒、甚至连眨眼都成为浪费」的旅途。而对自己的执着有所回报的,是一碧千里的大草原,迎风盛开的向阳花,躲在山坡上吃草的牛羊,以及让时间沉淀下来的蓝天白云。这真是不可思议的「42公里」,我又何等幸运,躬逢其盛了一趟赏心悦目的铁道旅行。题外话,「42」是个多么伟大的数字,如果你读过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一定对这个数字敏感之余,会心一笑。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伴随我的亦是一段孤独而漫长的旅程。这趟车的大部分乘客,已在白城和乌兰浩特等地,纷纷下车,融入生活的喧嚣之中。我所在的10号车厢,也仅剩下了6、7个人。而除我之外,其他几个人都为两三个家庭组成的「小旅游团体」。

4.

无论长短,不分远近,列车也终将到站。K7565次停靠在阿尔山站的那一刻,正是阳光最美妙的下午三时左右。

几乎所有坚持到最后的旅行者,此时都抖擞精神,拿出相机各种拍照留念。他们再自然不过的,被阿尔山站金黄色的东洋风格建筑给迷倒,快门声此起彼伏。

他们依依不舍的朝出站口走去,很多人仍在回望。这也让站台上的工作人员「压力倍增」,几次大声催促游客们赶紧出站,并且「威胁」要立即锁门。



我注意到阿尔山站出口处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本站不是旅游景点,请勿拍照和逗留」之类话语,一副冷冰冰拒人千里姿态。尽管在实际操作中,阿尔山站的工作人员已足够网开一面,默许游客们拍照留念。但这样的牌匾竖立在此,总归让人觉得心里有些疙瘩。火车只能扮演交通工具的角色,永远不能成为旅游和文化资源。

5.

好在,尽管现实诸多不如意,我们也总能找到相应的对策。因为爱是可以消除一切藩篱,并且让人勇气倍增的一样东西。我爱旅行,也爱火车,所以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这一切都不能成为让我停止前进的障碍。

挂在我的脖子上,和我一起来阿尔山火车站朝圣的,还有这两年一直对我不离不弃的那台老式胶卷相机——美能达 X-700。这台相机陪我一起登上过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也在暴雨之夜中和我一起见证了坟地的无比凄凉。我喜欢她这样的胶卷相机,也喜欢胶片绝无仅有的色彩和颗粒感。在今天的数码摄影时代,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摄影似乎正在走向一个「智能化」时代:一般手机内置摄像头已经能满足大部分人的日常需要,而各种千奇百怪的后期 APP,则能让一个人轻易成为风格化的「摄影大师」。这一切实现的步骤,「智能」到只需轻轻触碰几下手机屏幕。

与之完全相反的是,胶卷相机的操作仍旧相对繁冗复杂。这其中又以测光和换胶卷为甚。而至于对焦、光圈、快门等常规参数的调整,也需要积累一定的摄影常识和经验后,才能操作顺畅。可一旦当你轻车熟路,并且亲眼看到自己拍摄的胶片呈现出来时,那种成就感也是无与伦比的。与数码摄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在胶片摄影中你不能随意删除你拍下的照片。因此,每一次的快门,都是一次赌博。赌输了不可耻,而赌赢了则会收获几何倍的快乐。因为这渗入了你无法预料的意外惊喜——在冲洗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你拍的是一张怎样的照片。

因此,这样带有赌博性质的「小把戏」,让我深深沉迷,并且欲罢不能。不必再细说胶片成像后的独特美感与色彩,这当然只能让我更加喜爱不已。也许自己骨子里天生就是一个怀旧的人吧。之前写过绿皮火车,现在又在写铁道小站,而挂着老式胶卷相机乘绿皮车穿过一座座小站,这又显得多么相得益彰。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一位叫做汤姆·布坎农的人曾说,「世上将马厩改造成车库的人多如牛毛,而将车库改造成马厩的,恐怕只有我。」是啊,总有一些马想回到古代,就像总有一些人怀念默片。我相信纸质书也好,黑胶唱片也罢,这些能带给我们精神层面无比愉悦和享受的宝贵财富,一定会被聪明的人类真正赏识,并且得以继续传扬下去。

6.

为了拍摄阿尔山站的全景,我也算煞费苦心,最终敲定了位于车站对面一座宾馆的第五层楼。找到老板娘,直截了当告知想法,却遭到了无情拒绝。老板娘的回复简单实在:那几间房子都住了人。

扭头便走的话,那将是多么的遗憾。一切问题的根源,不都是一个钱的问题么。于是提出用钱租赁的方式,这一次却得到了老板娘爽朗的同意。

看来所有浪漫的想法,都需要现实的依托。我倒并未觉得老板娘唯利是图,相反却对她充满了感激,毕竟她帮我完成了一个小小的心愿,虽然这花费了我50块钱。

而且,老板娘也是个「实在人」。服务员帮我打开了5楼「最佳机位」的房间后,客人的行李果然散落一地。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服务员表示,一定要看好我。不然万一丢了东西,多么不好交代。

抓紧时间,对准阿尔山车站,按动胶卷机的快门。清脆的机械快门声,响彻在5楼某个房间之中。想到我竟然偷偷在一间有人居住的旅馆房间里拍照,自己都觉得有些奇怪。



拍了大概七、八张之后,「过片扳手」掰不动了,这表示需要更换胶卷了。极为麻利的掀开机背,迅速更换了胶卷。这一刻脑海中,却突然浮现出了英国战地记者唐·麦卡林。他在越南战场上练就了一项「特殊技能」:由于之前使用的是尼康F系列相机,装底片时只能把整个机背拆下来。因此在战火中,他能够在平躺状态下,凭感觉一番摸索后,将胶卷完好的装入相机。他说如果起身看一眼相机的话,可能早就被一枪爆头了。

而此刻,我当然不必担心被暗藏的狙击手爆头。相反,我越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隐藏在宾馆5楼的狙击手。我的目标,就是对面那座清新脱俗的日系小站——阿尔山。而那一声声清脆的机械快门声,又多么像狙击手扣动扳机时的声音。只不过,我不是在杀人,而是留住眼前的这一个个美好瞬间。

也正如同唐·麦卡林换底片的娴熟那般,每一次更换胶卷,总能让我联想起士兵们给自己的步枪换弹夹的场景。哈,这是多么美妙的时刻。

7.

大多数时候,阿尔山站是安静。当游客一窝蜂般作鸟兽散时,这座小站很快便恢复了她原有的面目。她在时间和空间的洗礼下,岿然不动,将一切风霜和血泪独自咽下。甚至连她不远之处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也只有在夏秋之际,才被趋之若鹜的游人挤满。更多的时候,她也其实不过是当地人口中的「沟里」。



各种山货,琳琅满目

对于广大游客来说,来阿尔山,当然是奔着国家森林公园来的。于他们而言,阿尔山火车站也许不过只是一道「餐前小菜」。

而对于虔诚的铁道迷来说,来阿尔山,则当仁不让的冲着「中国最美的火车站」而来。毋庸置疑,这时候的阿尔山火车站,已彻底成为铁道迷们期许已久的一场「饕餮盛宴」。

但你身上的标签,却并不能阻挡你的大脑,以及你脚下的路。你是什么角色并不重要,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属于自己的旅程,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如果喜欢这座火车站,就多看两眼,甚至泪洒当场。如果不喜欢,就转身离去,不留下任何痕迹。

何必见戴,何必见戴。

显而易见,这个道理通行于世间的一切需要抉择的时刻。而不仅仅只是旅行。

写到这里,却蓦然发现,并没有对阿尔山站的「姿色」有过任何正面修饰和描写,是我太敷衍了么?还是原本吹牛皮的人反而是我?非也。倘若在我一番天花乱坠般的夸耀下,你就此言听计从,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阿尔山火车站,却发现一切非你所想,这才是一种残酷的欺骗吧。

所以,我只负责把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带给你,却没有任何权利强迫一个人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大抵便是如此。









最爱东北林区小镇的一点,是各种斑斓的色彩,举目皆是。







作者小贴士:

【阿尔山站】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建于1937年,是一座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二层日式建筑,目前为全国重点文物。阿尔山是一座三等站,隶属沈阳铁路局管辖。
到处走走 | 中国最美的火车站之一:阿尔山火车站 一个人到处走走停停

【周边景点及注意事项】

(1)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于2000年2月22日成立,总面积103149公顷,目前为 AAAA 级景区。公园内的地貌属于大兴安岭西侧火山熔岩地貌,并有众多河流及湖泊,如著名的天池、杜鹃湖等。是天然的旅游、猎奇、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2)白阿线:白阿线(白城-阿尔山)有两对绿皮火车在运行,4345/4346次来往于白城和阿尔山之间;K7565/K7566次来往于沈阳和阿尔山之间。需要说明的是,K7565/K7566次列车是季节性列车,旺季(4月末-10月初)执行夏季运行图为沈阳-阿尔山区间运行;淡季(10月19日-4月中旬)执行冬季运行图为沈阳-乌兰浩特区间运行。

(3)阿尔山、伊尔施的住宿比较昂贵,在旺季时屡出天价,推荐住民宿。旅行网站中提前预定,是比较稳妥、靠谱的办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8625.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最美的十大乡村 湖北十大最美乡村

中国最美的十大乡村——简介乡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从世界范围看,乡村这个特定的经济区域分为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原始型乡村、古代型乡村、近代型乡村、现代型乡村、未来型乡村。中国乡村目前正处于由近代型向现代型过渡的阶段。

中国最美的100个地方(一) 全球最美100个地方

中国最美的100个地方中国是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古国,很多历史遗迹值得我们津津乐道。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很多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值得我们留恋。现在,就请您用心灵去发现,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中国最独具特

声明:《到处走走 | 中国最美的火车站之一:阿尔山火车站 一个人到处走走停停》为网友神经质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