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上名校?——来自一位康奈尔大学PhD研究生的自述 美国康奈尔大学

我们为什么要上名校?——来自一位康奈尔大学PhD研究生的自述 美国康奈尔大学

世俗上

名校可以给你带来数不尽的机会

精神上

名校给你一笔极其可观的精神财富

思想状态上

在名校里的磨砺会促使你沉淀做事

首先,名校带给你光环效应。

人们会因为你来自名校加倍重视你。

《思考快与慢》里提到过几个经典例子,当别人无法通过深度接触你的时候,那么你的头衔,穿着等等外在表现,就决定了他们对你的看法。并且由于光环效应的存在,这样的效果还会被放大。即使说你并没有的一些品质,因为你的头衔和位置,你也会被与那些难得的品质联系上。

比如说,有一次在银行跟一位banker(我实在不清楚应该译成啥,银行家?貌似有点大)聊贷款买房,但是很明显看得出来他并没有把我当回事的意思(娃娃脸,哪有什么钱)。但是得知我的学校的时候,banker瞬间一改前面的态度,开始一个劲地夸赞我聪明。

原因很简单:在藤校无非说明几种情况——我家特别有钱,或者我特别聪明能拿到奖学金,或者是这个的组合(声明一下,这不符合我的情况,一般人而已)。

重视你的原因还有,你的校友们已经给你开拓了一条大路,或者学校的名声,就是你的名片。

由于学术的原因,去年的时候试图联系国内某公司实习,希望能够借机会可以拿到他们的数据。于是,我直接开始联系那家公司的HR,很谨慎用 gmail给他们发了一封邮件——不用说也知道,石沉大海,谁有功夫看你简历况且是这样的“求实习”的情况。但是,我过了几天,换成了学校的邮箱,给他们重新发了一遍,效果立即不同了——人力资源总监回复了我的邮件,并且表示会马上开始联系对应的团队。

《格调》里讲到,受过教育的庸俗美国人乐意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学校的徽标贴到后车窗上了(在美国这真是个很常见的风景)。试想,如果人们没有这样的学校声望崇拜,会有人把这个东西贴到车后面吗?

这个例子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贴上一个徽标可能只是让你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如果有一个http://harvard.edu或者http://yale.edu的邮箱,那情况就不太一样了,你可以打开很多以前打不开的门。

小结一下我想说的点是:

名校的声望通过多年的累积,会给你带来无形的光环效应,不管你是不是有它代表的品质(比如牛剑,哈佛,耶鲁所代表的贵族气质与理性,MIT及斯坦福代表的前卫与创新),局外人都会把这个品质联系到你的身上(至于为什么是“局外人”,下面会分析)。这样,你本身拥有的优良品质加上你个体没有,但是他人因为你的教育背景而赋予给你的品质,足够可以让其它人觉得眼前一亮了(比如,长得帅又在哈佛念书)。而这些往往又是雇主,边上的其它人会看重的东西,那么你就占了大大的便宜。

另外,名校给你带来一系列强大的校友人脉。

但是我倒不觉得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就不多讲了,举两个小例子。

在康奈尔,各种招聘活动琳琅满目。我清楚地记得在本科学校的时候,腾讯,百度和一些其它公司好不容易到本科的学校招聘,HR的架子都非常大。摆着明讲,“我们只要你们这里最好的 3 个学生”。

但是,去年去到康奈尔的HR们,至少都态度谦和。临走还一定要塞下给你几张他们的名片。原因同样很简单——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嘛。整个美国,好学校就那么十几个,每年量产的学生就那么点,而想要人的公司都想把最好的人才招进麾下,所以只要你不是太扶不起,那么还是很可以当当买方,挑一挑想去哪儿的。

想想看,其实你在找实习找工作的时候,最靠谱的递简历方式是怎么样的?显然嘛,让师兄师姐给你扔HR手里。那么假设你的师兄师姐去的地方都是,美国国会,谷歌,国家发改委这样的地方,那么作为一个争气的小学弟学妹,你还愁没有地方可去吗,你还用受盛气凌人挑三捡四的人力资源小姐的气吗?这就叫人脉。

但其实我最想谈的,是在名校里,给你带来的精神财富。

因果关系真的不是一个很好弄明白的事情,这也是没有人能回答——究竟是因为名校招的最好的学生,所以成为名校呢,还是因为学生进了那些学校变成了厉害的学生,所以成就了名校。从时间上来说,美国的这一溜藤校,也不见得是从古就好的——普林斯顿当年就是叫新泽西学院,烂得连新泽西州立大学都比不上。所以我认为,既是好学生成就了名校,也是后来逐渐上升的名校成就了学生。

还是那句大俗话,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在师。而大师存在的意义,不是用来顶礼膜拜,而是请他们传道授业给学生。在好学校里,对各个领域最了解的专家是你的老师,因此,你也更容易培养出一种“无畏”的心态。

“无畏”是怎么样的心态?

就是不畏难,不觉得这事自己做不出来。而经过一些年的经验,我感觉,人成长的过程就是慢慢在接受自己总有些事情没有办法操控。但是怎么把这样的无助感控制到一个界线内,能造成很大的差别。如果你不停地给自己心理暗示,“这事儿太难了,我做不出来”,那么,你真的更有可能做不出来。

那么为什么名校能够帮你培养“无畏”呢?很简单,因为你会问自己说,“如果这里这么多聪明人的条件下,如果研究这个问题最顶尖的学者都在我身边的条件下,我还做不出来,那还有谁能更容易地做出来呢”?

说具体一些,当你在高中的时候,看见听见,你们学校有人能考上清华北大。那么,你是不是总有些蠢蠢欲动,琢磨:我也可以试试吧?但是如果你们学校从来没有人考上过,那么,你是不是更容易在想:靠,这么多年没人上过,我这样能考得上吗。

同样,在攻克一个学术难题的时候,在创办一家公司的时候,在游说别人给选票的时候,如果你能时刻琢磨着,如果以我的条件都做不成,那还有人能更容易做成吗?这个心态,就是“无畏”。

当你在名校里,教授只会告诉你说,这个东西我 20年前发明出来,现在的状态是 A,暂时没有人改进到B。那么,你是不是会蠢蠢欲动,琢磨着,咦,没准我来搞搞,可以搞出点名堂。同时,你的同侪们也是人才济济,他们的成就同样会促使你培养“无畏”感——他们可以,为什么我不行?

(一个过马路的路人甲结果是——图灵奖得主)

而如果你的学校里到处都是这样的教授和同学呢?

另外一项精神财富是,名校的压力,教给你用心,尽全力,去完成一件事情。

其实很简单,《另类》里讲得很明白,做多数事情都是10000 小时法则。经过 10000小时的刻意训练,正常人也可以变成世界级的专家。而在好的学校里,课业的标准要求一般非常之高。为了完成那么一些任务,你的专注程度会被不断强调——因为你一个学期的时间就那么多,如果你不够专注于你手上的事情,那么你一定会死得很难看。

(那 100天里留下的那些手稿)

刚好上个学期手里的项目需要很多概率图模型的知识。但是作为一介码农,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东西,被逼着硬着头皮上(上面所说的,“无畏”)。

为了交差,一个学期里,读了百来篇关于这个题目的论文,硬是从概率论都不是很熟到后来推公式也顺风顺水。同时还把长时间没有看完的三本教材上相关章节全部给看了个遍。以致于后面只要说一个人名,就能反射出那是哪篇论文里讲的什么公式。

其实在那 100多天里面,生活简单得出奇——起床,看论文,写代码实现,睡觉。整整 100 天,日日如此。每天平均工作 12个小时算的话,那么也算得上十分之一的世界水平了(显然不能这么算:D)。伊萨卡下的雪很大很大,每天几乎不出门,与我为伴的,只有几只每天到我家楼下吃叶子的鹿(每每和朋友说到这事都无比骄傲和唏嘘)。

(每天来跟我对峙陪我的鹿)

当然,其它的精神财富——比如崇尚理智,崇尚读书之类的,就不多说了。康奈尔有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图书馆,也经常是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直到太阳下山。

(康奈尔的 uris图书馆,传说中天堂的样子?)

最后,名校也不是什么万金油。

很多同学本来就已经厉害得不行了,去不去读个常青藤都不是大事儿。名校情结和崇拜控制到一定程度就好,我也见过让我佩服到不行即使在康奈尔也没有见过那样厉害的同学,在康奈尔我也碰到过乱七八糟不知道怎么就进去的同学(当然他们看我也可能一个样,哈哈)。这只是一个概率的问题而已,如果你的驱动力足够强大,我想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如果现在在回答的问题是:假设一个人没有意志力没有执行力也不读书不上进,但是就是上了哈佛,那个人会怎样?那么我的回答是——大概率来说,不会怎么着。那么有一个:极其上进一直知道自己要什么,为着目标一直往前进步的青年,他会怎样——我会说,运气再差的情况下,他的境况应该也不会糟糕。

作者:康奈尔大学 PhD 研究生 谢科

文中图片为谢科本人拍摄

小编有话说:

就像我们一直说的那样,名校不是目的是方向,它代表了一种素质、一种精神、一种品质,我们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将孩子们都送到名校中去,而是为了让孩子们具备名校所代表的品质。

在向着名校努力的过程中,正是孩子们努力塑造自我,完善自身的过程,无论我们最终是否有走进名校的大门,在这个前进的过程中,你总会变成一个你更喜欢的自己。

2015年世界名校申请发布会正式启动

让我们一起进入名校的世界

时间:2月7日(周六)13:00

地点:滨江万丽大酒店5层宴会厅

地址:和平区建设路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了解展会详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0255.html

更多阅读

黄鳝为什么要用激素? 黄鳝为什么不能吃

黄鳝为什么要用激素?近日各大媒体不断报道有关黄鳝用激素催肥的事件,说法也是五花八门,那么,为什么黄鳝要用激素呢,真的是用来催肥的吗?黄鳝用了激素会怎样呢?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又如何分辨用过激素的黄鳝呢?咱们首先要了解黄鳝是一种什

SIM卡剪卡器怎么用?为什么要剪卡?iPhone剪卡 iphone6s sim卡 剪卡

SIM卡剪卡器怎么用?为什么要剪卡?iPhone剪卡——简介随着iPhone4推出小卡(Micro SIM)后,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开始使用小卡,SIM卡最重要的是中间部分的芯片,小卡一般更节省空间,能为手机提供更多的布局的可能,又不影响使用,随着手机越来越薄,功能

PX项目:为什么要上?该怎么上?

PX项目:为什么要上?该怎么上?核心提示: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全球PX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相关下游产业的情况。与目前在国内出现的尴尬局面相比,PX项目在其他国家发展的情况如何?2013年我国PX的对外依存度已经上升到了50%,聚酯、纺织等

雷锋报头版:我们为什么创办正道农场?

日期:2014-05-05 15:25:20 作者:吴云龙 浏览: 1397 评论: 0 大/ 中/ 小我们要成为新时代的知青,重新认识劳动、重新认识农业、重新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和未来的路!终有一天,父母会理解我们的!终有一天,社会潮流将转向我们这一边!雷锋报头版:

声明:《我们为什么要上名校?——来自一位康奈尔大学PhD研究生的自述 美国康奈尔大学》为网友未蓝澄海的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