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试卷

29、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撒、玉”等9个生字,会写“斗、玉、组”等12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收集有关张衡的故事。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看见蓝天上有许许多多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你们有没有数过星星呢?离我们现在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小孩,他却数起星星来了。他为什么要数星星,又是怎样数星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读课题。指名读、齐读,注意多音字:数(shǔ)星星。
二、审题
  从课题中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在“孩子”下加着重号)写这个孩子的什么事?(“数星星”下加着重号)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范读全文。问:数星星的孩子是谁?
  简介张衡:张衡是我国古代东汉人,离现在已经近二千年了。他从小就喜欢观察大自然,以后又刻苦钻研天文知识,后来成为一位非常有名的天文学家。
  2.自读课文:
  ①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哪几段写张衡小时候的事?写他小时候的什么事?他长大后怎样了?课文哪段写了?
  ③在文中划出本课田字格中的生字词,看看是在哪句话里出现的;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以上三个问题的落实情况:
  (1)抽卡片认读生字词。
  ①数:多音字。在“数星星”中读shǔ,在“无数”中读shù。
  ②“之、勺、睡”几个字是翘舌音,“组”是平舌音,“名”是后鼻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
  课文第1—5段写张衡小时候的事,第6段写长大以后的事。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思考:张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
  (读词卡:“晚上”、“院子”、“数星星”)
  2.演示幻灯片,理解比喻句:
  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夜空,课文用哪句话来描写?请小朋友划出这句话,并读一读。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读词卡:“颗”)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分析第二句话。这句话把星星比作了什么?为什么把星星比作珍珠呢?“无数”说明了什么?“碧玉盘”指的是什么?课文用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星星的美。
  再齐读这句话。
  3.观察插图。
  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读词卡:“靠着”)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他数得认真?“一直数”
  4.指导朗读句子“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读“一颗、两颗”时要放慢些,“一直”要读重音,表现出他仔细、耐心。
  5.齐读第一段。
五、学习部分生字词
  1.指名读词卡:数星星、晚上、院子、靠着、颗。
  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熟字和部首分析,记忆字形。
  3.组词:
   数(  )  (  )  (  )
   靠(  )  (  )  (  )
  除了说“一颗星”外,还可说一颗什么?
六、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29、数星星的孩子
            数星星
        张衡———————天文学家
     (汉朝人)坐、靠、仰、指、数(刻苦钻研)
          喜爱、认真、不怕累

第二课时

  一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词卡指名认读:
  晚上、院子、靠着、数星星、颗。
  2.根据以上的词语把第一段意思说一说。
  张衡数星星多认真呀!一直数到几百颗。奶奶和爷爷是怎么说的?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奶奶怎么说的?小朋友自己读读看。
  2.女生读奶奶说的话。注意奶奶是笑着说的,要读得很亲切。(女生朗读第二段)。
  3.奶奶说的话里哪个词说明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
  “又”说明他经常数。今天又数了,一数就数了几百颗。张衡数星星真刻苦啊!
  4.奶奶对数星星有什么看法?把奶奶说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1.张衡是怎么说的?默读张衡说的话。张衡同意奶奶说的话吗?你怎么知道?(“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2.他为什么说能数得清?“总是”是什么意思?

3.张衡怎么会知道这些的呢?(仔细观察)
  4.齐读第三段。指导读出肯定的语气。
  5.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
  小结: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却说数得清。因为张衡他经常数星星,而且仔细观察,知道了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那么远。
四、讲读课文第四段
  1.爷爷走过来怎么说?把爷爷说的话全部找出来。(自由读爷爷说的话)
  齐读词卡:“爷爷”。
  2.爷爷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指名读爷爷讲的话。一人读一句。(指名轮读)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试卷
  指名五个学生讲这五句话。一人说一句,用讲话的语气说说。(指名讲述)
  3.爷爷赞成谁的意见?为什么?爷爷说的话跟张衡说的哪些话意思是一样的?
  齐读词卡:“之间”。“之间”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星星的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
  4.爷爷还告诉张衡哪些新知识?
  读词卡:“一组”、“名字”
  5.出示图片,让学生区分哪是北斗星?哪是北极星?并让学生用笔把北斗星连起来,说说北斗星是什么样子?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那七颗星叫北斗星。
  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读词卡:“勺子”、“北斗星”)
  分析第二句话。(具体地说出了北斗星分布呈勺形)
  6.北斗星和北极星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图上比划一下北斗星是怎样绕着北极星转。
  师简单介绍:北斗星以逆时针的方向绕着北极星转。在地球上看北极星,它几乎是不动的。北斗星绕北极星一圈就要用一天一夜的时间。
  7.齐读第四段。
  8.指导学生用“爷爷告诉孩子……还告诉他……”的句式口述爷爷的知识。(两点新知识:第一,我们的祖先把星星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第二,教他认识了北斗星和北极星以及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五、学习部分生字词
  1.指名读词卡:爷爷、之间、一组、名字、勺子、北斗星。
  2.记忆字形。
  比一比:爷——爸,组——姐——祖,名——各,勺——句。
  数笔画:之、斗。
  六、指导写字
  七、巩固生字
  1.抽读两节课中学的生字词。
  2.做课后题2。
  指名上台写。写完后齐读。
  3.形近字组词:
   颗(  )  爷(  )  组(  ) 勺(  )  名(  )
   棵(  )  爸(  )  祖(  ) 句(  )  各(  )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词卡指名认读。
  2.复问:爷爷告诉张衡哪些天文知识?
二、讲读课文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
  2.复问:爷爷的话是真的吗?这句话后面用的什么标点符号?说明什么?应怎样读?(指名朗读)

3.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读词卡:睡)
  4.这里“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
  一夜起来几次,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
  指导朗读:“几次”要突出,这句后面停顿长些,说明他在仔细观察。
  5.他看到了什么?“果然”什么意思?
  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6.齐读第五段。
三、讲读课文第六段
  齐读第六段。思考:张衡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刻苦钻研”什么意思?
四、总结全文
  1.结合板书,总结谈话。
  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张衡数星星,一直数了几百颗,说明数得认真。从奶奶的话说明他经常数星星;从他自己说的话,说明他数星星认真仔细。爷爷告诉他天文知识后,他认真看,认真想,说明了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刻苦钻研,所以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2.分角色朗读全文。
  提问: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知识?我们要向张衡学习什么?
五、指导书写生字“睡”
六、巩固生字
  1.抽读所有生字词卡片。
  2.听写词语。

板书设计:

一直

总是

29、数星星的孩子一夜认真、可爱

(张衡)几次(天文学家)

慢慢地转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2147.html

更多阅读

《夸夸我的同学》教学设计 夸夸我自己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口语交际》      《夸夸我的同学》教学设计 ●中山市实验小学 卢小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发现同学的长处,能用具体的事例真心实意地夸奖同学。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靖江市新桥中心小学张胜214537【教学课题】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8~60页。【教材简解】《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要学生在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认识、掌握长方形和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曹斌锋教学设想《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

声明:《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试卷》为网友跟彩虹说午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