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警示录七 唐山警示录 pdf

唐山警示录[连载之31]:如果尊重历史,这个会不能不说

作者: 张庆洲

梅世蓉:要说唐山地震预报,有一个会肯定要谈的。而这个会钱钢没写,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这是一个专业会,没有群测群防。

1976年5月份,好像是23、4日的样子,在北京友谊宾馆,开了一个京津唐张地区震情碰头会。

张庆洲:那个会还有资料吗?

梅世蓉:“文革”中的文件好像也残缺不全,不知道有没有。但那个会是我亲自组织召开的。

我主持,我记得很清楚。

那个会反映了当时的真实情况。

张庆洲: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梅世蓉:1976年4月6日内蒙古和林格尔发生了6.3级地震,1976年4月22日河北大城发生了4.4级地震。这两个地震引起我们很大注意,到底意味着什么?京津唐张地区到底还有没有地震?大家的意见很分歧,大致有三种意见。

第一,西边的异常对应了和林格尔地震,东边的异常对应了大城地震。京津唐张地区短期内不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

第二,和林格尔地震对应京西北的异常太远了。大城地震对应京津唐张前兆趋势异常震级太小了。宝坻地电3年的异常是7级以上的地震。

所以有的同志认为这样分开对应有问题。还有的同志,很强烈地站出来反对,认为这样对应太危险。

当时,承认宝坻地电异常是可靠的;昌黎地电异常是漏电引起的;马家沟的地电有问题。但是,宝坻地电只是一个点,如果有7级以上地震就不可能是一个点。

第三,你要承认宝坻地电异常跟地震有关系,就不是一个5级地震的问题。可它又是一个孤家寡人,如果有别的台站跟它配合呢,那就把它撑上去了。昌黎和马家沟又有问题。

张庆洲:总的来看,唐山大地震前,有多少异常摸不准看不清,还有和林格尔、大城两次不大不小不远不近的地震也模糊了视野。所以,有一些前兆现象就啃不死,是吗?

梅世蓉:所以我们在会上就说,抓紧做工作落实,把它敲死。

大家进行了分析,认为异常情况很多,但目前还作不了结论,定在7月份再开会。

这个会没来得及开,七.二八大地震就来了。

唐山地震漏报了,仅仅是科学水平问题吗

张庆洲:唐山大地震漏报,是否跟唐山属于首都圈有关?

梅世蓉:应当这么说吧,首都圈的地震预报不是那么容易的。作首都圈的地震预报顾虑很大。不是高精度的预报,谁都不敢报。

一直到现在还是这个问题。

为什么那些成功的地震预报都在首都圈以外?所以就奇怪了,首都圈的地震台站最多,研究力量最强,历史最悠久,资料最丰富,可是……

张庆洲:1976年也是这个状况?

梅世蓉:是这个状况。咱们打个比方,说北京地区估计有一个5-6级地震,你是报还是不报?你报了,好家伙,北京城要采取一个措施,这是多大的损失?这当然要中央政府去决定。要是7级以上的地震,那又另当别论。你报一次,不准一次,就失信一次。狼来了狼来了狼来了!你喊了三次它还不来,第四次它来了,前三次的损失加在一起,损失更大。

所以,首都圈的地震预报不是很轻易的事,思想负担特别重。

张庆洲:当时您的思想负担是不是特别重?

梅世蓉:当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看不准。不是感觉到有一个大地震要来不敢说。当时没看出是大地震。

我没看出是大地震,凭什么说是个大地震呢?

我没看出来,别人也没看出来呀?

张庆洲:1976年7月14日,国家地震局在唐山召开了京津唐张渤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近百名中国地震界的官员、专家和工作者到唐山二中参观地震科研小组的情况。田金武老师郑重地发出地震警报:1976年7月底8月初,唐山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可能达到8级!像这样的地震警报,查志远回来不讲不通气吗?

梅世蓉:那次会议我没参加。咱们这是瞎猜啦,田金武讲的时候查志远在不在也是个问题呀,听了没听也是个问题呀,这我就不知道了。

至于我,根本就没资格去参加那个会,因为我不是群测群防处的人。

那个时候体制就是这样。

分析预报室是国家地震局里一个小得很的机构。

你也知道“文革”中的知识分子夹着尾巴做人,咱们就规规矩矩做工作就是了。所以与我无关的事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张庆洲:1976年5月,国家地震局在山东济南召开了华北水化学地震会商会议。唐山市地震办公室负责人杨友宸向地震界的领导、专家和同行们郑重提出:唐山在近两三个月内有可能发生强烈地震!

梅世蓉:不知道,不知道。

张庆洲:唐山地区的吕兴亚、侯世钧他们都有书面地震预报意见,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都没收到?

梅世蓉:我没看到。没有任何人呈送给我。我如果看到这些,肯定会引起注意的。

张庆洲:我听说,5级以上的书面地震预报意见要层层往上转,是吗?

梅世蓉:这个呢你问我,我还真答不上来。我们只跟河北省地震局分析预报室打交道,主要是专业队伍。也可能跟当时的体制有关,专业队伍和群测群防两条线。

唐山警示录(七) 唐山警示录 pdf
张庆洲:这两条线不可能是平行线吧,它不在分析预报室相交,总得有个相交的地方。否则,群测群防不就失去意义了吗?

梅世蓉:他搞他的群测群防,我们搞我们的分析预报。

你今天要是不来,我还真不知道唐山地震前还有这么多的地震预报意见。

……

唐山警示录[连载之32]: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唐山地震漏报的原因

作者: 张庆洲

我想,梅教授说的都是真话,她毕竟是72岁的老人了。这是让人尊敬的年龄。国家地震局的决策部门,确切地说,主管华北震情的政府官员,不掌握唐山的震情告急,也不掌握唐山的前兆异常,我们就不得不沉下心来想一想了。

1.群测群防与专业队伍两条线,群测群防处和分析预报室,应该隶属于国家地震局。这两条线在地震局的哪个部门或是哪个领导那里相交?

两条莫名其妙的平行线导致了什么?不仅仅是唐山投入了那么多的人力和财力搞地震监测网……

2.我们公正、客观地分析,1976年5月的济南会议和1976年7月的唐山会议,都是国家地震局主持召开的。国家地震局的官员,对来自唐山的地震信息应该是知情的。而像吕兴亚、侯世钧他们的书面地震预报意见,则不是直接呈报的国家地震局,那些“有关部门”是否层层往上转了呢?如果没转,是哪一级的官员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了?

3.梅教授讲,如果唐山地震前,真有多个群测点在差不多的时段里,有突出异常的资料并作出强震预报,如果我们知道的话,我们一定会特别重视的!我想如果这样的话,唐山也许应该成为第二个海城。起码向唐山人民打个招呼是可能的。唐山会少一些孤儿,也会少一些截瘫……

4.我不想再声明什么了,我只想找出是哪个环节出了毛病,而不是很具体的某一个人。因为第五次地震活跃期已经来临。一个行政部门犯错误不怕,可怕的是视而不见,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种错误,那才是真正的悲哀。而且这是令人不寒而栗的错误,它以数十万鲜活的生命为代价。

5.唐山大地震以后,国家地震局下了很大气力,动用了八个省、市的地震局和九个科研机构,以及许许多多从事台站观测、野外测量的同志们,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论述了唐山大地震。这部《1976年唐山地震》(梅世蓉主编),无疑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震例。

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唐山地震漏报的原因呢?

我为我自己悲哀。随着本调查的采写不断深入,我越来越感到自己走进了雷区,前后左右都要照着点。几乎所有的被采访对象,都提出尽量少涉及具体的人。梅教授说,唐山地震都过去二十多年了,你成书的时候,能回避的就回避吧……我答应七旬老人要求的同时,不再年轻的心骤然苍老了许多。

唐山大地震犹如一座冷酷的冰山,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海平面以上的八分之一,海平面以下的八分之七呢?

梅世蓉研究员简历

梅世蓉,女,1928年4月27日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

1947-1952 四川重庆大学物理系学习。

1956-1960 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地震学专业。

1974年以来,历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副主任、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3764.html

更多阅读

唐山90后女孩原创网络小说《寻找炎亚纶》出版 炎亚纶

90后唐山女孩王梦玉在网络上连载的60万字的长篇励志小说《寻找炎亚纶》,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王梦玉在唐山举行了《寻找炎亚纶》新书发布会。在发布会现场,作者宣布将拿出新书销售额的10%用于帮助寒门学子,扶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

打造时尚唐山陶瓷博览会 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

从1998年至今,唐山陶瓷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了16届。它陪伴着我走过了童年和少年,陪伴着家乡父老度过了16个春秋。它记录着我市陶瓷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讲述着北方瓷都的悠久历史文化,向世人展示着一座凤凰涅槃的城市的和谐新风貌。

2012年5月28日河北唐山地震及其地质背景 河北省唐山市

2012年5月28日河北唐山地震及其地质背景嵇少丞2012年5月28日10时22分河北地震了,北京、天津、承德、秦皇岛、廊坊、辽宁省葫芦岛、盘锦、锦州等地区(特别是住楼房高层的人)有感。震中位于在河北省唐山市市辖区、滦县交界(北纬39.7度,

大唐山地区今天又发生地震 唐山今天地震

大唐山地区今天又发生地震 精选已有 3354 次阅读 2012-6-18 04:52 |个人分类:地震与地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地震 河北省 天津市 唐山市大唐山地区今天又发生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2年6月18日3时5分在天津市宝坻

声明:《唐山警示录七 唐山警示录 pdf》为网友烟波的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