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赏析翻译(初中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渡荆门送别

【内容】: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解】

[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渡远]指乘船远行。

[从]到。

[楚国]泛指湖北、湖南一带。

“山随”二句:谓高山随平原的出现而不见了,大江在无边际的旷野中奔流。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下”句:指船轻快地顺流东下,看到月亮就像飞镜一样向西坠下去。

“云生”句:形容晓雾云生,看见两岸村庄好像传说中的海市蜃楼。

[海楼]海市蜃楼。

[怜]爱。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李白青少年时生活在四川,对蜀地感情深厚,故称四川为故乡。

【导读】

李白二十五岁前一直在四川。此诗是他刚刚出蜀东下,远渡荆门所作。

“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友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多姿的景象,反映了诗人的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月下”、“云生”二语奇妙,历来被称为不朽的佳句,十分奇丽,表现出诗人放达洒脱的个性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山水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美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壮美的五律也可以说能已小见大,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韵译】: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渡荆门送别赏析翻译(初中) 渡荆门送别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评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458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日本战地记者渡部阳一 战地女记者

原文地址:日本战地记者渡部阳一作者:1823633633战地记者给人的印象是行动敏捷、说话简洁,怎么也想不到还有渡部阳一这样说话和行动都很缓慢战地记者。他说每一句话都是投入全部感情、每个单词都饱含深情地在说。有一次渡部上岛田绅助的

湖北荆门圣境山九龙谷风光 荆门市九龙谷

欢迎点击九龙谷网站:http://www.hbjmjlg.cn/index.asp湖北荆门圣境山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0MzkwNTg4.html九龙谷风景区位于道教名山圣境山咽喉部分,南离荆门城区九公里,属秦岭南支大巴山的荆山余脉,它东接汉沔,西连巴蜀

Roses,Roses,Alltheway翻译赏析 all the way 字幕

Roses, Roses, All theway 翻译赏析Martha DuffyIt has now been five years since Margaret Thatcher resignedas Britain’s Prime Minister. In her heyday she strode theinternational headlines with such bravura that she

声明:《渡荆门送别赏析翻译(初中 渡荆门送别》为网友殺掱與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