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上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在自然界中,可以经常看到动物会有欺软怕硬,恃强凌弱的这些现象。其实,这种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是动物长期以来对食物、敌害以及生存条件的适应。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特殊的行为。越是低等的生物,行为越简单。动物的行为有明显的遗传因素,是为了生存和繁殖而进化的结果,有些则与环境密切相关。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既密切又斗争的。说它们密切,是因为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说它们斗争,是因为任何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有机物和能量。在生物圈里,也正是这种纽带,才把千差万别的生物连结在一起,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建立了动态平衡关系,这就是生态系统。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动物是人类的伴侣,它们丰富着地球的物种,并使之平衡。作为人类,不能因为自己更有智慧和能力,就可以无视动物的生存权利。我们关爱动物,不仅仅是因为有恻隐之心,而是为了尊重生命。那种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忽视了人对动物的呵护关爱,掩盖了对共同家园的动物的责任。

人毕竟与动物不同。人有发达的大脑,有意识,能思考,会制造工具,能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文化和科学技术交流。所以,在生物圈内,人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是任何动物不能做到的。因此,既然知道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就要保护自然,爱护生灵,使人类与自然统一起来。

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重叠组成的。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已经很少有人类未曾涉足的地方。现在的自然,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了,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们生活印记的自然,即人化自然。其实,人们不要忘记,人也是由自然脱胎而来,人的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不可能再生。如今仍生存在地球上的物种,尤其是那些处于灭绝边缘的濒危物种,一旦消失了,那么人类将永远丧失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它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在特定的食物链、功能链或结构链上,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特殊的位置和作用;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破损甚至崩溃。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当生态退化到一定程度时,人类将难以生存。

人与动物都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成员,都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在人和动物之间也不例外。有时候,动物的智慧和能力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动物的情感也超出了人类的想象。那一个个发生在动物与人之间的故事,让我们相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是人类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穿山甲之殇

巴西世界杯的举行,让人们认识到了一种来自南美的奇特动物,这次世界杯的吉祥物三带犰狳。这种能利用自己的甲壳将自己卷成一个近乎完美的球体的动物,借着世界杯的东风名扬世界。然而,就在三带犰狳被大家所认识的时候,远在地球的另一端,一类具有同样能力的动物却在面临灭顶之灾,它们就是穿山甲。

看过《葫芦娃》的人们肯定还记得,蛇精和蝎子精就是因为穿山甲不小心挖穿了葫芦山而逃出来的。不过现实中,穿山甲倒没有那种开山凿石的能力,它们会选择在土质松软湿润、土层厚的土坡上打洞,通常会在一个洞穴中生活十余天,然后离开旧洞重新挖掘新洞。得益于有力的爪,一个洞只消一两天即可打好。

和犰狳一样,穿山甲也披着一身鱼鳞般交错排布的鳞甲。这身鳞片实际是由皮肤角质化而来,仔细观察,还能看见鳞片间夹杂着稀疏的硬毛,显示着它作为哺乳动物一员的特征。这层鳞片也是穿山甲的防御手段,在遇到敌害时,穿山甲也会缩成一团,用鳞片将柔弱的腹部保护起来,从而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伤害。

尽管和犰狳有很多共同点,但穿山甲和犰狳的关系却非常远。犰狳属于哺乳动物纲下的有甲目,是在哺乳动物演化早期就分离出的类群。穿山甲则属于鳞甲目下仅有的一科,即穿山甲科。令人惊奇的是,和鳞甲目关系最近的类群是食肉目动物。鳞甲目最早的化石被发现于欧洲,生活年代大约为始新世中期到更新世。

古人认为,穿山甲会张开鳞甲装死,引诱蚁类爬入甲片内,然后游入水中淹死吃掉。实际上,穿山甲的确以白蚁为食,但它是用自己长而纤细的舌头伸入蚁穴之内舔食的。这种靠舌头舔食蚁类的特点,倒是颇似犰狳的近亲食蚁兽。然而,就是这种有趣的动物,由于独特的习性和一身鳞甲,成为了人们觊觎的目标。

非洲的尼日尔河流域有一个很大的市场,很特别,整个市场卖的都是野味。有很多野生穿山甲、鳄鱼、大号蜥蜴,甚至还有卖梅花鹿、斑马和猴子的。野味铺子货源颇丰,一般人不敢靠近鳄鱼栏,悠然去挑选穿山甲。围栏里放满了卷成圈的大小不一的穿山甲。一些食客拣大的挑了几只,声称要亲眼看着宰杀才放心。

穿山甲有打通一座山的本领,而一旦遭遇捕猎者,却几无还手之力......出于本能,它总是把躯体紧紧蜷缩着,卷成一圈。野味铺子一般的购买程序是这样的:买主选定以后,卖方黑人便用力把穿山甲拉直,开膛破肚,取出内脏丢弃,将身躯清理干净,再用铁夹夹着放到火盆里烤灼,直到其身体上的鳞甲全部脱落。

一个黑人小工提起最肥的一只,动作娴熟地欲把它拉直,怎么也无法把那蜷缩的躯体拉开。便十分尴尬地一下下把穿山甲往地面上摔去,边摔边解释说,穿山甲遇痛就会将躯体伸张开。不曾想连摔几下,眼见穿山甲惊恐的小眼睛早已闭合,尖尖的嘴角已经挂出一缕鲜红的血丝,身体却始终未见张开,反而越蜷越紧。

上门挑选穿山甲的食客不忍卒睹,便摇手示意作罢。那操作的黑人小工兀自不甘心,就直接拿铁钳夹起了穿山甲,放到火盆上直接灼烧。待到鳞甲脱尽,焦味弥漫,那穿山甲仍然保持原状。这下子小伙子黔驴技穷了,无奈地摇摇头,说这只穿山甲一定有了什么毛病,不可食用,随即顺手将其甩落在身后的沙土地上。

被丢弃在地上的穿山甲慢慢地伸直了躯体,眼睛眯开一条线,接着一阵抽搐,僵硬挺直,彻底没了气息。随着它躯体的伸展,在它摊平的肚皮上,竟蠕动着一只粉嫩透明的小穿山甲。小穿山甲只有老鼠大小,身上的脐带仍与母体相连,小嘴慢慢张合,仿佛在无声地呼唤着母亲。这样的场景,惊得所有人目瞪口呆。

这只母穿山甲自身体重不过5公斤,血肉之躯历经摔打与灼烧,至死仍护卫着孩子,自己已经被烤至半熟,竟还能保得孩子的周全。它的那份精神之力,不得不说早已超越了生命的极限。任何一个生物都是有生命的。记得白居易曾作过一首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探母归。

在越南,很容易找到可以吃到穿山甲肉的餐馆。很多环保组织是这么认为的,穿山甲的非法交易在越南真的太公开太普遍了。颇具讽刺的是,越南政府曾经颁布了一部严惩穿山甲非法交易的法令,这部法令禁止任何形式的使用、买卖和占有穿山甲的行为,不论行为是针对已经死亡的穿山甲还是仍然活着的穿山甲。

在越南自然教育组织的帮助下,人们开始了寻找有出售穿山甲的餐馆的行动。这一家是一个窗户上刻有威武狮子的高档餐厅,入口处是成排的鱼缸,女侍员站在一把孔雀羽毛的大扇子旁,将人们引进有棕榈树的内厅。一个服务员拿来了菜单,在“野生动物”这一栏下,开头的地方,赫然配着一张活穿山甲的图片……

一个女服务员笑着跟大家说,穿山甲点好以后,准备30分钟就可以上桌了。如果不是直接点一整只的话,至少也要点5公斤,每公斤的价格是350美元,5公斤的话就是1750美元了,约人民币10870元。那个女服务员随后解释,说点完穿山甲,厨房准备完毕后,店员会把活的穿山甲搬到桌子上,然后,切开它的喉咙。

血不会溅得到处都是吗?听着有点懵了,就这么当着人家的面切开穿山甲的喉咙?不会,当然不会啊!还可以把穿山甲的血跟酒一起端上给你们喝。这时候,另外一个带着耳机的服务员带着她的手机走了过来,用手机给大家看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穿山甲被放在一个盘子里,粗短的四肢张开着,爪子向下缩卷着。

穿山甲是对穿山甲科穿山甲属的统称,全世界共8个物种。它们是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多生活亚热带的落叶森林。白昼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晚间多出外觅食,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穿山甲野外数量稀少,在中国,仅有中华穿山甲一种。

由于穿山甲善于打洞,古人便借着象形的思维方式,认为穿山甲有打通的效力。直到今日,还有不少产妇认为穿山甲有下奶的能力,在生完孩子后要炖穿山甲汤来吃。而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由于迷信食用野生动物能够大补,甚至单单只是为了炫耀身份而“越濒危越吃”,这些都使得穿山甲们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

由于被人类无止境地捕捉,全世界的所有穿山甲都面临“极危”的状态。我国是穿山甲的重要栖息地,加强保护刻不容缓。南方的闽赣粤湘桂琼,原来最容易发现穿山甲的地方,如今,人们再有通天的本事,也没法在野外看到一只活着的穿山甲。可以说,在中国本土,穿山甲已经灭绝,至少是“野外功能性灭绝”。

在三四十前,穿山甲还是南方很容易见到的野生动物。那时候,在闽西北的丘陵地区,几乎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都会时不时与穿山甲狭路相逢。不知缘何,穿山甲经常出现在农民去田里插秧、去山上砍柴的小路。就在这样的山间小路,走着走着,路边突然出现一堆新鲜的红土。大都知道,穿山甲此时一定在洞里。

路过的人多半就路过了,倒不是因为对穿山甲不起贪心,而是在一个村庄里,多半只有那么一两个人擅长捕捉穿山甲,其他的人,有的擅长挖冬笋,有的擅长抓泥鳅......穿山甲这个可怜的家伙,估计除了打洞和吃白蚁,其他的事情似乎什么也不会。它浑身上下披挂整齐,只是为了让自己在打通土地时更容易些。

即使穿山甲打洞再快,往往也难以逃脱人类的锄头。被锄头追上了,它原来长长的身体就会蜷缩成一团。人们只需把它整个抱起,往麻袋里一塞便了事。等待它的,就是被剥甲和吃肉的结局。它的甲,是中药“通经下乳”的重要成分;它的肉,是餐桌上炫耀的资本。于是,它十来斤的身体,就这样被人类利用殆尽。

穿山甲是特化物种、视觉基本退化、尤以嗅觉灵敏。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当大型食肉动物试图去咬缩成一团的穿山甲时,穿山甲也会利用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试图吃掉穿山甲的动物会被割成重伤。

穿山甲是热带非洲一种非常罕见的哺乳动物,非常害羞,喜欢离群索居。在非洲人的心目中,认为是一种具有魔力的动物,谁有幸看到一只,就会非常走运。英国野生生物导游马克·谢里丹·约翰逊在坦桑尼亚塞卢斯禁猎区捕捉到一只狮子扑向一只穿山甲的有趣画面,卷缩成一团的穿山甲令其无从下口,只得放弃。

正安静地躲在一片灌木丛里的穿山甲,被一头两岁大的狮子嗅出来了。在遇到狮子时,穿山甲总会把自己卷成了鳞甲球来保护自己,在此之前还很威风的狮子看到这颗不知哪儿冒出来的鳞甲球后,露出了似乎很困惑的表情,后来就绕着变身后的穿山甲球团团转,似乎在研究要怎么吃这球玩意。最后,狮子悻悻走开。

面对卷缩成一团的穿山甲,狮子根本不知道如何下口。这种情况,让它感觉越来越泄气,只得去找其他东西充饥,穿山甲终于狮口逃生。狮子离开后,穿山甲仍保持球状不变,直到天黑下来,确信自己安全了,才放松警惕。看起来,穿山甲在大自然中自有一套有效的对敌策略。我们人类,是它们唯一低估的威胁。

在非洲,穿山甲是一种极难看到的动物。即使人们一生不断开着车在灌木丛中间穿行,也不见得就能看到一只穿山甲,很多导游认为它是视觉圣杯。因此,当人们看到一只受到狮子攻击的穿山甲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一只饥肠辘辘的狮子花空心思想吃掉那只长相奇怪的穿山甲,最终却并未如愿以偿。

不同个体的穿山甲体重和身长差异极大。它们以白蚁为食,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和其它昆虫的幼虫等。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舌细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蚁穴,用强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舔食之。

穿山甲的舌头长于它们的身体,一只穿山甲一年能吃7千万蚂蚁。穿山甲没有牙齿,黏膜处密布许多呈"S"型的皱襞,借吞食时吞进胃中的小砂石将食物磨碎。为了防止昆虫进入孔穴,它们会把耳朵和鼻孔闭。穿山甲有个特殊的腺体,能分泌出尿液、粪便和其他恶臭的分泌物,它们用这些分泌物来表明自己的领地。

穿山甲平时独居于洞穴之中,只有繁殖期才成对生活。洞穴结构很讲究,常常随着季节和食物的变化而不同。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风凉爽,地势较高的山坡上;冬天住的叫做冬洞,筑于背风向阳,地势较低的地方。与洞穴生活相适应,穿山甲有爱清洁的习性,大便时总会在洞外一两米的地方挖坑排放并填埋。

穿山甲是胎生动物,每胎仅怀一只幼崽。初生幼崽体重为90-130克,闭眼,体表无鳞,色浅白色,半个月后才开眼;1个月以后增重200-500克,鳞片渐次角化,多为黑褐色;2个月后,穿山甲妈妈会将小穿山甲背在它的背尾部外出觅寻蚂蚁和白蚁为食。6个月的幼崽体重达到1500-2000克时,便可离开母体独立生活。

穿山甲繁殖力低下,一胎一仔,每年一胎,因而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穿山甲又是狭食性动物,进化程度低,这也是人工难于驯养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大量捕杀导致种群数量下降,就可能在某一地区绝迹。加上穿山甲御敌能力弱,逃跑速度又十分有限,且大部分时间是在洞中度过的,猎人捕捉它,犹如瓮中捉鳖。

穿山甲曾经被认为是很接近食蚁兽、树懒和犰狳的一个物种,但最新的科研证据表明,它们更应该被归入陆上食肉动物一类,陆上食肉动物的范围很广。它们已经在这个地球上存在和进化了上千万年。最早的穿山甲化石可以追溯到始新世时期,大概在3500万年前到5500万年前之间,是离恐龙灭绝后一个很近的时期。

穿山甲没有老虎的优雅,也没有犀牛那样充满蛮劲和力量的长相,常常被形容为会走路的松球,或是长着腿的洋蓟、微型的恐龙和友好的鳄鱼之类。英语中的穿山甲一词起源于马来语,是“把自己卷起来的东西”的意思。想想穿山甲以那样迥异于其他动物的样子在地球上活了那么久,难道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吗?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诗宝,从1995年就开始专门研究穿山甲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他早在2009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这些年,每到一地,就让当地有经验的老百姓帮助寻找穿山甲的踪迹,只要谁能够发现一个穿山甲挖的洞,就给对方1000元。但是,没有一个人帮助他找到过一个穿山甲新挖的洞。

这些年,吴诗宝的足迹已经遍布南方不少省区,但是已经很少再见到野生穿山甲的身影了。其实,早在2003年,就有调查报告称,中国穿山甲30年来种群数量至少下降了80%,栖息地内的种群密度已低至0.001134~0.056头每平方公里。由于中国穿山甲数量锐减,中国食客正在把捕猎的手伸向东南亚甚至非洲。

以前在闽北山区的村子里,农民们称穿山甲为鲮鲤。也许是因为它的甲片,有点像鲤鱼的鳞片。那时抓穿山甲的人很少,人们很少看过它的真容,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集市上人们第一次看到了这种动物,它很恐惧地缩成一团。穿山甲身上残存的那些红土,肯定它是在一个路边洞穴里,被敏捷的农民给活捉的。

在穿山甲的8个种类中,属于中国的,似乎只有一个种类,学名叫中华穿山甲。其他的,有些可能已经灭绝。吴诗宝教授把像穿山甲这类在最近30年里以极短的速度走向濒危和灭绝的物种,称之为“新濒危物种”。这些物种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此前很多物种灭绝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灭绝过程是无声无息的。

江西某旅游区由于旅游发展非常快,在游客无遮拦的嘴的带动下,发展出野生动物捕杀销售这个新型的产业。在该旅游区一个必然要经停的镇,有一名叫“天街”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有一条专门提供餐饮服务的街。几乎每一家店的门口,都摆着几个锈迹斑斑的铁笼子,里面关押着野鸡、竹鼠、野猪、山熊等等。

店家大门旁边的塑料大盆里,还匍匐着一两只陆龟、几只野生甲鱼,一些野生的鱼类;网兜里,则一定有好几种青蛙在那里,它们中有的是野生的有的是养殖的。更多的秘密藏在店面里。大多店家都能够卖黄麂、水鹿、娃娃鱼、穿山甲、蛇,有些店家还承诺能够卖猫头鹰,把猫头鹰和蛇一块做成汤,叫“龙凤汤”。

店家的经营方式非常灵活,只备少量的货,一般在顾客点菜之后,马上打电话到野生动物经销商要货。不过,穿山甲供应是丰富的,几乎每一个店家的冰柜里,至少都有十几只冰冻的穿山甲,它们被剥去了外甲,剩下一堆可惜的肉。这些肉半红不白地缩成一堆,没有人知道它们来自哪里,只知道它们将要去向何方。

穿山甲正在被推进灭绝的深渊。人们的嘴,人们的身体,就是它们的坟墓。穿山甲消失的过程,也是中国生态走向濒临崩溃的过程。“中国新濒危物种”有不少,有普氏原羚、中华鲎、儒艮、黄胸鹀(禾花雀)、江豚、赤麂、青头潜鸭、勺嘴鹜、黑熊等等。就拿黄胸鹀来说,它就是被广东人吃成了世界濒危物种的。

在我国,穿山甲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保护力度极其不足。中国每年穿山甲的需求量在二十万只左右,其中有一半用来制作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强大的消费刺激了野外的捕捉和非法的走私。过去十年间,野外偷猎者抓走的穿山甲超过一百万只,它们的肉被当成奢侈食品送上餐桌,它们的鳞片被当成中药到处贩卖。

正是因为保护力度不够,近三十年来,国内穿山甲消费之风愈演愈烈。在国内已经吃尽捕光的情况下,从东南亚走私穿山甲到国内销售,成了一些人新的“致富经”。国内几乎所有的动物保护专家都在呼吁,应当尽快把穿山甲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加强保护的同时,严厉打击捕捉、消费穿山甲的违法分子。

云南省森林公安每一年都会查获大量穿山甲走私案件。2012年2月份,云南临沧市耿马县森林公安局就缴获穿山甲片60.5公斤。2013年12月,海南海口海关在文昌县抓获一艘涉嫌走私穿山甲的船只,查获1200只冻体穿山甲。广东边防总队珠海边防支队横琴大队,在2014年5月12日就查获了4吨956只穿山甲冻体走私案。

这几年,中国查处的一些成吨的穿山甲案,基本上都是从东南亚走私过来的。这种大规模的走私,也给东南亚的众多穿山甲带来了灭顶之灾。目前,在柬埔寨、越南和老挝的森林中,穿山甲已经所剩无几。暴利是捕捉和走私的根源所在。早在2009年,在广州一些酒楼偷偷售卖的穿山甲,价格便高达800-1000元一斤。

如果说,吃穿山甲的风气还有可能被“八项规定”这样的抵制奢糜之风的戒律所打压的话,那么,用穿山甲鳞片入中药,在中国则是一个永远不肯放弃的追求。穿山甲由于能够打洞钻地,因此,中医相信它擅长“通”。而中医认为好多病,都是因为淤积和不通所至,于是,穿山甲的甲片,几乎成为“百通之神”。

穿山甲身上类似于鱼鳞的鳞片,市场价值很高。李时珍曰:“穿山甲入厥阴、阳明经。”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穿山甲“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络,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中医常以其走窜之性无所不至,用于宣通脏腑,疏畅经络,透达关窍,开血凝,散血聚,消肿排脓,活血下乳。

穿山甲鳞片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等功效。显然,这种功效源于“取象比类”。因而,国人错把穿山甲当做名贵药材,在中药方歌中对于穿山甲下乳的功效甚至用了“翻江倒海流”这样的形容词。实际上,穿山甲鳞片传说中的功效与通草的功效同理,完全可以被植物药材所代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穿山甲鳞片的价格一路攀升。美国《生态学与环境前沿》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1公斤鳞片以前售价8.5英镑,现在最高能卖到360英镑。这对穿山甲来说,具有灾难性。穿山甲一年只生一只幼崽,自然资源保护论者担心,人们在优待大象、犀牛和老虎的同时,忽视了穿山甲所面临的困境。

报告显示,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野生动物是穿山甲,中国穿山甲正面临被吃绝的危险。人们对穿山甲有需求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喜欢吃野味。人们普遍有些怀旧情绪,爱吃猴子、蛇等各种野生和外来动物。由于存在感染疾病的风险,中国规定只有某些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才能端上餐桌,但人们对真货的需求依然存在。

在国际黑市交易中,穿山甲是被交易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没有人知道还有多少野生穿山甲存活在地球上,但是科学家和穿山甲保护倡导者们都同意野生穿山甲的数量正在急剧缩减中。穿山甲会在大多数人意识到它的存在前灭绝。或者更准确地说,正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穿山甲的存在,才导致了它的灭绝。

人们无法确知穿山甲在被偷猎贩卖的过程中都经历了什么,只知道那绝对不会是愉快的旅程。偷猎者常常任由它们饥饿和脱水,完全不管它们的死活。因为目前没有足够的研究可以告诉人们,穿山甲在野外都吃些什么,人们也拿不准究竟应该怎么给穿山甲喂食,所以也是人们几乎不会在动物园里看到穿山甲的原因。

穿山甲能活多久?穿山甲能长成多大?它们的怀孕期是多长?它们在野外都吃什么,吃多少?它们喜欢独居还是有同类陪伴?说实在的,曾经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做过关于穿山甲演说的专家,也没办法准确回答这些问题。只知道,穿山甲在人工圈养的环境下最长可以活20年,但它们在野生环境中能活多久就不知道了。

一些保护穿山甲的热心人士,为了保护穿山甲这种奇妙的物种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似乎很少人关心穿山甲的命运。国际环保组织和政府都放慢了对穿山甲研究和救援的资金补助,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也不会把穿山甲作为封面,几乎还不会在任何公开宣传活动中看到人们为穿山甲奔走呼吁的身影。

之前,国际保护组织把很多精力放在保护那些有魅力的动物上,像是大象和犀牛,它们可以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看到,也深受大家的喜爱。很少人会注意到穿山甲,它们不是那种看上去很有吸引力的动物,不够漂亮,不够多彩。一些西方人甚至把穿山甲误认成鳄鱼。还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穿山甲了。

目前,世界穿山甲日的呼吁和相关活动主要集中在网上。也有一些新闻媒体为保护穿山甲做出了很多努力。穿山甲这种动物,它们对大众来说依然是十分模糊的。在公众的认知和保护意识里,穿山甲是绝对无法跟犀牛等动物相比的。如果人们从来不知道一种动物存在过,那么,又怎么可能会为它的消失而难过呢。

对穿山甲的无知,其实是一种偏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指出,近年来,马来西亚穿山甲的总数已经缩减了近半,在此之前,穿山甲的数量更没有人知道。目前,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人类花在穿山甲身上的时间太少了,人类为穿山甲做的事情太少了。再这样下去,或许穿山甲就只能存在于古老的传说和轶事里了。

穿山甲因肉味鲜美而频频现身亚洲各国聚会餐桌,致使该物种即将不复存在。深圳一家酒楼的厨师陈师傅讲述了宰杀穿山甲的过程:先敲击穿山甲的脑袋将其击昏,然后将其倒挂起来,用刀在其喉咙处割开一条口放血,而后像杀鸡一样将鳞片烫掉,再用微火慢慢烧掉身上的汗毛。最后,剖腹去内脏,洗净用来烹调。

吴诗宝表示:“穿山甲的胃能装500克左右的白蚁。一只3公斤左右的穿山甲,一次就能够食用300至400克的白蚁。一片面积在250亩至450亩的森林,只要有一只穿山甲,就可以免遭白蚁的破坏。因此,穿山甲也被称作‘森林卫士’。如果再不加强保护,严惩‘穿山甲消费者’,‘森林卫士’将彻底从地球上消失。”

穿山甲被称作森林卫士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的森林正在走向人工纯化林,人工纯林比天然林更需要穿山甲的保护,因为人工纯林,白蚁更容易泛滥。如果没有了穿山甲,那么,人们能够依靠的,只能是剧毒农药。于是,人类除了食物里会有农药残留,在家具里,在建材里,在桌椅上,也会有剧毒农药“悄悄生存”。

穿山甲是一种神奇、可爱的动物,是白蚁的天敌,可以消灭大量的白蚁,保护森林,具有“森林卫士”之称。然而,盗猎已经将穿山甲推向灭绝边缘,在中国本土,穿山甲已经是“野外功能性灭绝”。每年2月的第3个星期六是“世界穿山甲日”,世界各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团体呼吁更多关注和保护濒临灭绝的穿山甲。

现在还有一些餐馆在售卖所谓的“地老鼠”,其实,那就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穿山甲。这些餐馆大多位于城郊或者一些乡镇,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生意却好得很,秘诀就在于他们有野味这个法宝。餐馆的菜单上都是用别名代替野生动物的名字,顾客提出了需要,他们从隐蔽的地方做好了,直接送到餐桌上。

有知情人士透露,虽然有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和森林公安的打击,但违法分子也有许多办法,比如贩卖野生动物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链条,有负责供货的,有负责运送的,有直接销售的。常常抓到了买家,却查不到来源,或者查到了货物,又不知道货主是谁,让违法分子有可乘之机,给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困难。

近年来,野生动物的买卖逐渐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地下交易,市场消化。穿山甲多生活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生活在城镇里的居民很少能见到。不单单是穿山甲在一点点从人类的视野中消失,华南虎、朱鹮、白鳍豚等等,越来越多的物种即将灭绝。保护野生动物,不仅仅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二、土拨鼠之吻

一个关于土拨鼠的故事。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不一会儿,树洞里钻出了一只白兔,兔子飞快的向前奔跑,三只猎狗围追堵截,兔子急了,一下爬上了另一颗大树。兔子在树上,仓惶中没有站稳,一下子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兔子乘机逃跑了。

故事讲完后,教师要问学生,这个故事有问题吗?学生可能会说,兔子不会爬树;或者,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等等。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土拨鼠哪去了?由此,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土拨鼠是猎狗追求的目标,可是由于兔子的出现,猎狗改变了目标;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土拨鼠竟然也消失了。

分布于北美大草原至加拿大等地的土拨鼠,以其憨厚的脸庞和可爱的模样受到世人的注目与青睐,并得以在宠物市场兴起一股饲养风潮。可是,对于许多农场主来说,这些土拨鼠便是害兽,因为它们会争夺牧场牲口的草料。在1984年5月,犹他州的草原土拨鼠因其有许多天敌,还被分类为具有灭绝危险性的动物。

在美国的布赖斯峡谷国家公园里,经验丰富的约翰.霍格兰德研究员正在检查一只草原土拨鼠幼崽。为了便于辨认,霍格兰德还会给研究对象的每一只幼崽涂上颜色。不过,因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跳蚤瘟疫、休闲射猎和动物栖息地被破坏等方面的管理失败,草原土拨鼠被列入犹他州即将灭绝的物种之一。

土拨鼠不会冬眠一整个冬天,初春时,它们就会重新回到地面上,顶着春雪出来觅食了。两只土拨鼠在碰牙,这是它们相互打招呼的一种方式。一窝幼小的土拨鼠包围着它们高度警觉的母亲,也许它们的母亲正在警惕着天敌,如隼,郊狼及野狗。人类是另一个强大的天敌,特别是农场工人,他们把土拨鼠称作田鼠。

夏季对怀俄明州魔鬼塔国家纪念碑的黑尾草原土拨鼠来说,似乎非常安逸。一只土拨鼠挖掘出了大规模的地洞和地道,正在用枯萎的植物作为材料填充这些洞穴。当它感到不安的时候,就开始吱吱叫,然后撤回到它的地洞里。在这些土拨鼠的数量减少到正常之前,护林员会用来福枪和毒药来削减过度繁殖的土拨鼠。

作为人类本身,不要以为自己的社交模式是最复杂的。事实上在动物世界,土拨鼠的社交行为之复杂,社交网络之精密,几乎和人类不相上下。这种小型啮齿类动物原产自北美洲,也被称为北美犬鼠,它们生活在地下洞穴里,不是独居或者以家庭为单位,而是类似蚂蚁和蜜蜂那样,个体生活在巨大的社会化族群中。

这种濒临灭绝的草原犬鼠,它们不仅十分可爱,而会说话,殖民者因它们尖锐的警示叫声而将它们命名为草原土拨鼠。多少年来,科研人员记录了它们对草原狼、鹰和獾等捕食者反应的叫声,相信在其中发现了仅次于人类的复杂语言。研究还表明,它们的报警叫声里包含了描述捕猎者身份,大小和速度的大量词汇。

土拨鼠最迷人的地方,莫过于那条可爱的尾巴和短短胖胖的手脚。它们的嘴巴前排有一对长长的门牙,呆呆傻傻的模样相当讨人喜欢。不过,它们生性非常机警,不仅经常察看周围情况,还专门有负责放哨的。这种吃素的啮齿动物善于挖掘地洞,洞穴会有两个以上入口,地道深达数米,内有铺草的居室,非常舒适。

土拨鼠有时也笨拙得很可爱。一对俄罗斯夫妇在贝加尔湖的奥尔洪岛上开车旅游时,突然在空旷的土地上见到了一只草原土拨鼠,可能是因为太胖,在自己挖出来的洞里卡住了。毛茸茸的肉球固然很萌,可是也摆脱不了是个胖子的事实。低估自己体型的呆萌动物往往会为此付出代价,不过场面还是挺令人忍俊不禁。

土拨鼠虽然善于挖掘地洞,然而它们并不贮存食物,而是在夏天往体内贮存脂肪以便冬季在洞内冬眠。于是,在北美,每年2月2日便成为土拨鼠日。1887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土拨鼠一直担负着预报时令的任务。如果土拨鼠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么冬天还有6个星期才会结束;如果看不到影子,春天不久就会来临。

在加拿大的安大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每年2月,土拨鼠从冬眠中苏醒后看到自己的影子,就预示着春天还有六个星期。1956年2月2日早晨,在安大略威尔顿当地的一个农民偶然发现许多冬眠的土拨鼠都从洞穴中探出了头,他根据传说进行了观察,发现了土拨鼠的影子。果然,当年的春天过了六个星期才到。

这位农民发现土拨鼠看见自己的影子,吓得躲到洞里继续冬眠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然后就是全世界。从1960年起,每年2月2日的8点,来自全球通讯社的记者都会聚集威尔顿等待土拨鼠的天气预报,而威尔顿城的商会借机筹办了一个欢庆活动,并把2月2日定为土拨鼠节。此后,节日的规模和影响力便与日俱增。

北美土拨鼠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问候方式与人类差不多,它们用嘴唇碰触对方,有时还用舌头相互接触,并且喜欢通过亲吻和拥抱传达爱意,当有很多“观众”的时候,甚至会亲吻得更多。当有天敌入侵时,它们会大声喊叫,发出吠声、尖叫声和叽叽喳喳的声音,构成了一种复杂的交流形式。

土拨鼠还有一个别称叫哨子猪,因为土拨鼠一旦受到惊吓,会发出尖利的哨声来警告族群的其他成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冈尼森地区有两个土拨鼠族群,其中一个族群比较倒霉,领地被区内的一条公路切成两半,这样一来,分在两地的成员只能通过声音信号进行交流,此时,吹哨子这项特殊技能就发生重要作用了。

在土拨鼠的社会中,每一个族群的规模或许有些差别,平均会有1000多个成员,规模最大的族群,成员竟然有数千。在族群中,成员们又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的规模可能不同,但是小组组长一定是成年雄性,主力组员是成年雌性,数量更多的则是它们的后代。和人类一样,这种复杂的社会系统中一定是冲突不断。

基本上说,每两只土拨鼠之间都是水火不容的,对于家族之外更是非常凶猛。为了保护领地,小小的土拨鼠可以变得非常残忍,具有攻击性,哪怕在一个族群内部也是如此。就算在一个小组之内,每一只土拨鼠的领地几乎都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家庭里,它们有各自的房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其他成员闯入。

研究发现,在一个小组内,雄性土拨鼠的领地和其他雌性及后代的领地是绝对不重叠的。只有在发情交配期间,雄性才有权利进入雌性的领地。而雌性土拨鼠之间,相互分享的领地仅10%,绝大多数领地也是专属的。它们分享10%的领地,还要看两只雌性的关系,关系好的可以互相来往,关系不好的则“非请莫入”。

鉴于土拨鼠繁殖能力很强,所有的幼崽在出生以后都必须拥有自己的领地,尤其是雄性,只能向外扩张。它们在4月末出生后,只能在妈妈身边呆2个月,然后就必须离开家,自已去寻找新的领地,成立家庭。雌性幼崽最幸运的能在妈妈身边生完第一窝孩子,然后也要留下孩子离开。新一轮幼崽又要重复父母的命运。

土拨鼠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并守住自己的领地。如果其他小组的成员进入领地,这对土拨鼠来说,是最大的侮辱,是绝对不能忍受的,一定会发生一场血腥的战争。于是,就是土拨鼠之间长距离的追逐,从早到晚追个没完。这追逐就是战争的重要部分,也代表着每一只土拨鼠为守护自己的领地付出的努力。

每个土拨鼠小组就是一个大家庭,有一个君主,还有三妻四妾。原则上说,这个家庭成员的关系相对会融洽些。雌性之间不能分享太多领地,也不能占据雄性的领地,但是关系好的,短暂的拜访还是可以的。这有点像《甄缳传》里的娘娘们,都是皇帝的老婆,但是亲疏有别,有一些非常亲密,有一些则水火不容。

由于土拨鼠没有发展出好像人类这样的面部识别系统,领地的主人识辨来访者,就是使用接吻这种特殊的识别方式。严格意义上说,是一只土拨鼠把鼻子在另一只的嘴巴上蹭一蹭,生物学家称之为“口鼻接触”,也有人称之为“爱斯基摩接吻礼”。接吻,是土拨鼠辨别敌友的方式,也是土拨鼠的一种社会行为特征。

每只土拨鼠的领地都有自己的大门,这是只有它们族群内部知道的。每只来访者都必须在大门的位置规规矩矩地等候。此时,绝不能没有允许就贸然闯入,那样必然会惹恼主人,导致一场追逐大战。耐心等待之后,主人自然会前来接吻。有的时候,两只土拨鼠在接吻过程中萌发敌意,可能让牙齿碰撞甚至互相勾住。

整个接吻过程,让它们能判断对方是不是族群的成员,是不是一个小组的成员。如果是,它们会融洽相处。如果接吻的结果证实来访者根本不是同宗同族的,好了,它们会像正负电极一样瞬间弹开,然后又抱在一起殴打,打一阵就开始全速跑,追一阵又开始抱着打,过程能持续几十分钟,消耗大量能量也在所不惜。

当然,这种礼仪并没有听上去那么浪漫。识别之吻不只是礼貌的表现,还通过摩擦嘴角,避免出现相互撕咬的行为。它们如果判断对方是族群的成员,会互相松开然后各自干自己的事情,来访的能短暂在主人的领地上转一转,但是别想拿走什么东西,主人在一边假装忙碌却偷偷观察,一旦发现有不对劲就立刻驱逐。

大多数土拨鼠都喜欢自个儿呆着,尽量避免与其他同类交往,除非是万不得已的时候,如此能最大程度减少冲突,毕竟一旦产生冲突,一番追打下来都是精疲力尽甚至可能受伤。令人吃惊的是,除了族群和小组这样的结构外,一个独特的亚结构会慢慢出现,而且这种亚结构的重要性居然会超越家庭和族群的重要性。

在一个族群里,会有个别土拨鼠突破只能在族群内部往来的传统社交准则,展开跨族群的社交活动,充当了不同族群之间的大使,帮助原本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族群建立外交关系。而且所有这些充当桥梁或者大使的都是雌性土拨鼠,它们能够在两个族群中间自由来往而不受任何攻击,正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一个亚结构的出现,会超越家庭和族群的重要性。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土拨鼠是不是像海豚那样建立了特殊关系。每个亚结构倾向以一个“明星”个体为核心,其余的成员则围绕在“明星”身边,它们并不一定要相互有血缘联系。“明星”和“大使”们在群体内享受特殊地位,与其他土拨鼠接吻的机会相对更多。

人类的接吻,是指两人的嘴唇互相接触,表达亲昵爱意。这种亲吻的举止,其实并非人类特有的身体语言。动物也会接吻,但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接吻。它们接吻也不是在于表达爱的信息,而是一种身体交流,是出于本能的一种行为。土拨鼠看上去很萌很有爱的接吻,真实的社交含义其实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浪漫。

东方人对土拨鼠了解不多,总认为是西方才有的,其实并不尽然。土拨鼠也不是田鼠,与鼠类的区别是,它们的洞口较大,且洞外有经常走路的痕迹。土拨鼠又名旱獭、草地獭,又叫哈拉、雪猪,是松鼠家族中温厚的、大腹便便的成员,大约有一只猫那样大,并且在受到惊吓时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很少讨人喜爱。

我国有蒙古旱獭、长尾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阿尔泰旱獭四种旱獭。它们体形肥大,颈部及四肢粗短,耳壳短小,广泛栖息于高原草甸草原。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为高密度集聚区,它们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强,洞道深而复杂,多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从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獭丘。

西藏地域辽阔,人口稀少,藏民笃信佛教,对动物慈爱有加,野生动物极少受到人类干扰,从而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跃动着各色的高原生灵,肥胖的旱獭也不少。它们遇到危险喜欢迅速跑回洞里,也喜欢半直立着身子张望,发出的声音很尖,人们都以为是鸟叫,直到循声望去,才知道是它们。

因地处世界屋脊而得名的喜马拉雅旱獭,是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辽阔土地上的一种大型啮齿目动物,每年四月,当和煦的春风催绿高原的高山草甸草原时,它们结束了长达五六个月的冬眠期,它们成双成对地活跃在向阳处,河流或泉水附近的山沟、凹地,怡然自得地一边享受温暖的阳光沐浴,一边觅食嫩绿的牧草。

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旱獭,说它就是北美的土拨鼠,人们也许有些拗不过;说它与同有珍贵皮毛的水獭名字相反而体形相近,就叫旱獭,这下子容易记住了。水獭生活在水边,以鱼为生,而旱獭却是生活在草原上,以草为食,故名旱獭。旱獭在青藏高原分布很广,最多的地方平均1平方公里就有100多只。  

喜马拉雅旱獭以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在高山草甸草原,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主,其次是豆科、蓼科和蔷薇科等植物,也吃小型动物。在农牧交错区,常盗食附近的青棵、燕麦、油菜和马铃薯等作物。一般早晨喜食带露水的青草,不喝水。一只成獭一年取食牧草约50公斤,相当于当地绵羊年食草量的1/20。

喜马拉雅旱獭过着群居生活,通常几个家族形成一个群体。它们的视觉和听觉都极其敏锐,稍有异常情况就惊叫。夏天是它们最活跃的时期,从清晨到傍晚,一只成年旱獭蹲在高处放哨,其余成群在草地上觅食、嬉戏,最爱抬起前腿坐在地上四处张望,有时互相追逐撕咬,有时互相抱团摔跤,生气勃勃,甚是可爱。

喜马拉雅旱獭体躯特别肥胖,呈圆条形,头部短而阔,耳壳短小,颈粗短。尾短而末端扁,四肢短而粗,前足四指,爪特别发达。自鼻端经两眼眉间到两耳前方之间有一个近似于三角形的黑色毛区,称为“黑三角”,愈接近鼻端愈窄,色调愈黑。嘴的四周为黄白色、淡棕黄色或桔黄色,眼眶上有一条黑色的条纹。

旱獭是杂食性动物,草根茎叶果都是它们的食物,有时也捕捉一些小动物为食,群体中个体活动和取食范围互相交叉,接触密切。它们在植物大都枯萎后入蛰,青草发芽时觉醒出蛰,同一家族的数代在一起冬眠,将洞口封闭,长达数月不吃不喝。出蛰后不久就进入交配期,孕期一个月,夏季产仔,每胎3-10只不等。

喜马拉雅旱獭是高山草原的代表动物,它的数量主要受地形的影响,不因草甸草源上不同的植被群落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以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的密度为最大,栖息地仿佛呈双面锯齿状。与其它的旱獭有所不同,一般只有一个窝巢,而且容积较小,洞口较少,冬洞和夏洞均可作为繁殖和夜间休息的处所。

喜马拉雅旱獭通常数个家族形成一个群聚,群聚中个体活动互有重叠,冬眠时常几十个聚居于一洞,出蛰后分洞居住。在开阔的草原上,穴居生活是一些动物的主要生活方式。旱獭洞有利的生态气候条件常为多种鸟兽所利用,形成与旱獭混居的现象,鼠兔、鼢鼠和长尾仓鼠的地下洞道也经常可以与旱獭洞互相串通。

喜马拉雅旱獭是典型的冬眠动物。9月以后,它们体内贮存了大量的脂肪,开始衔草构筑冬巢,至10月下旬开始入蛰。冬眠时,常见它们用土掺和粪尿紧紧塞住接近冬巢的内洞口。成体伏卧于巢室内,仔獭卧于成体群中;若只有成体,则互相以吻端插入尾下,颠倒相卧。一直到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方才觉醒出蛰。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喜马拉雅旱獭的交配繁殖旺季,它们的洞外活动最为热闹。在葱绿的草地上,上演着一出出热情似火的追逐戏。个头偏大的雄旱獭,为了获得雌性的注意,总是将自己强壮的身体充分地展示在灿烂的阳光下,并不时发出“咕比咕比”的响亮叫声。雄旱獭的表演,总会惹得一旁的雌旱獭春情荡漾。

幼崽出生一个月后,成长迅速的旱獭幼崽开始出洞活动。进入空气清新、视野开阔的草地上,幼崽们表现得十分活跃,在草地上尽情奔跑嬉戏。在灿烂的阳光下,旱獭一家生活得其乐融融。为保护不谙世事的幼崽免受侵害,成年旱獭的守望和训诫明显增多,稍有异响,它们便会机警地站起身来,发出尖锐的警叫声。

喜马拉雅旱獭是一种白昼活动的动物,在晨晖和夕阳余晕的照射下,表现最为活跃。在洞口不远的柔软草地上,它们让阳光温暖着肥壮的身体,并且会情不自禁地发出鸣叫声。临近的同类在听到这种鸣叫声后,立即会用同样的鸣叫声进行相应。此时的草地上,“咕比咕比”的鸣叫声此起彼伏,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

在辽阔的草原上,喜马拉雅旱獭们生活得十分惬意,一边享受着高原特有的阳光,一边滋滋有味地啃食着嫩草。那些前往草地旅行者们往往会被它们肉嘟嘟的可爱样子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想要走近它们,想要伸手触摸它们柔软的皮毛。然而,生性胆小的它们则会倍受惊吓,立即跑回就近的洞穴之中,良久不肯出来。

这种喜马拉雅旱獭,在藏区又叫“哈拉”。它们是同野兔一般大小的冬眠性动物,尾短而稍扁,四肢短粗,适于掘洞。它们的毛皮是高级的制裘材料,仅青海省每年就可产10~20万张,是出口换汇的好原料。其肉和脂肪均可食用,并可用其骨、肝和胆汁等入药治疗疾病。特别是旱獭油,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显效。

喜马拉雅旱獭自古就生活在丹巴雪山下的草原里,是土地神的宠物。在藏民看来,万物皆有灵,并不是抽象而看不见的。藏民将旱獭奉为神灵,每天都要拿好吃的东西喂这些小宝贝,使这里的野生旱獭融入了牧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莫斯卡旱獭通佛性、见人就立身而起,拱掌相拜,是丹巴大雪山下最可爱的野生动物。

在藏族地区的人居附近,俗称旱獭的土拨鼠从来不怕人,超萌招人爱。可能是它们总被人们喂食,吃顺了嘴了,养成依赖人类的习惯。这和现在人们生活好了有关。原先,藏民们习惯上就很少捕猎,也很少捕猎旱獭。如今生活好了,观念也改变了,不再总想着扒皮吃肉啥的,野生动物和人关系也就是没有那么紧张。

有时候,喜马拉雅旱獭还会露出一手。当人们的车子急速经过时,有的旱獭因为距离洞穴较远,来不及返回洞中,肥胖的身子便趴在地上,耷拉着脑袋一动不动,仿佛这样子便不会被发现,样子十分滑稽可笑。偶尔碰到人们的连续追赶,旱獭拖着肥大的身子跑来跑去,直到气喘吁吁地一动也不能动,而被活活生擒。

俗称旱獭的土拨鼠通常是几个大家族共同生活在一面山坡上,主要以洞周围的植物为食。天气好时,经常出洞嬉戏,如遇危险便迅速钻进洞内,好长时间不再出来。所以,很难捕获,甚至有时用枪也不好打。还有人说它们会躲子弹,特别是在洞口附近的土拨鼠,在子弹到达之前的一瞬间,会迅速闪开,并且立即进洞。

人们是从保护草原和清除病源的角度出发去抓捕旱獭的。因为它们不但破坏草原,而且常常是鼠疫杆菌的携带者,有些染病的旱獭,常会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游荡,这是最危险的,不小心会被它传染上鼠疫,那可是要命的事。然而,它们临死前的叫声是很凄惨的,有时还会发出像婴儿一样的哭声,使人不忍下手。

人们捕获旱獭的办法就是用铁丝套捕。用几股细铁丝拧一起,做成一个圆圆的活扣,安放在洞口的地方,另一头用木桩钉在洞口上方,过几个钟头再去看,多有套住的。但是,要想把套住的土拨鼠拉出洞来却是需要技巧的,必须是一拉一放,再使劲一拉,连续几次就可以拉出来。这样,有时一天可以捕到十几只。

生活在昆仑山上的旱獭活蹦乱跳,是不会有鼠疫传播的。因为采集标本,人们看着眼前这一块块新鲜而又细嫩的土拨鼠肉时却犹豫了。说实在的,对于经常以罐头食品为主的考察队员们来说,谁见了新鲜肉食都会馋涎欲滴的,但是,却始终未敢动心,只好强咽下口水,眼看着到口的肥肉竟成了乌鸦、老鹰的美餐。

蒙古旱獭子是一种中型的土拨鼠,体重大的可达十斤以上,小的也有六七斤,身长约四五十厘米,尾巴也有十来厘米。它们长着长三角型的脑袋,身子胖胖的,毛短密柔软,头顶为黑色,嘴周围和下颌是橙黄色,背部呈褐色,腹部草黄色,毛色渐变,背腹毛色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眼神单纯,一副天真可爱的傻模样。

蒙古旱獭子属于一胎多生动物,一年繁殖一至二胎,春天开始繁殖,从受精到繁殖时间只要一个月到四十天,一下子能产崽六七个。秋天有时能看见母旱獭子带着小崽子,排成一长溜儿。为什么叫旱獭子呢?因为它们很少喝水,喜吃雨后草与露水草,只在春天干旱的季节,渴极了的时候,可能去有水的地方饮些水。

旱獭子浑身是宝,活该倒霉。秋天的旱獭子皮光泽鲜亮,能做珍贵的皮草,一张皮子值八到十块钱。一些人别的不干,秋天光打旱獭子,就能卖两千多块,在那时,这可是一笔巨款。旱獭子脂肪层厚,从肉里能提炼出很多油脂,它的油也用途多多。尤其是秋天的旱獭子,一只通常能出一斤油,最大的甚至能出三斤。

从旱獭子提炼的油能治烫伤。新烫的伤口若抹上獭子油可以不起水疱。旱獭子油还有一个与獾子油相同的功效,把它的油打在牛皮上能使皮子变软。特别是那些沾了水的马嚼子、马笼头等皮具,干了立马儿变硬,若抹上旱獭子油来回揉搓,很快就吸收了,使其重新柔软。打羊油就不行,牛皮吸收不了,都浮在表面。

旱獭子的肉都是精瘦肉,身上的肥油和肉也很好分离,剥下来的油脂可以熬成油存放起来。旱獭子的腋下有两个汗腺,味儿相当臊。只要去掉臊腺,獭子肉就没有难闻的味道,跟兔子肉差不离,跟什么一起炖就是什么味儿。由于肉的含油量高,单吃的话可以把汤焅干,和油炸过一样,吃起来挺有嚼头儿,挺好吃的。

上世纪80年代前,草原上基本还是游牧。当年那些插队的知青和牧民一样放牧。蒙古族以肉食和喝奶茶为主,以小米及全面为辅,只在春夏之交在肉里放点儿野葱或野韭菜。知青们当然不安分,什么新鲜的都想吞进肚子里,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只要草原上有,能逮着,几乎什么都敢吃,其中当然也包括旱獭子。

当年,旱獭子在内蒙古生存比在蒙古艰难。在蒙古,它属于被保护动物,只在秋天有计划地打,而且是专挑公的捕杀,母的、小的予以放生。在内蒙古,却对它们一律格杀勿论,方法也与蒙古不同。用若干股铁丝拧成活套儿,套儿的一头儿有个木头橛子,横搭在旱獭子的洞口上面,拿草遮挡住,就等着旱獭子入瓮。

旱獭子洞口的大小与它们的体形差不多,它们的头小,一钻出来,身子自然就被比洞口略小的铁丝活套套住,越挣扎勒得越紧。这些旱獭又不知道及时后退,就在那儿苦苦挣扎,直到坐以待毙或奄奄一息。当然,也有个别运气好的,劲儿大,铁丝被拧折了,或橛子打得不深,被拔起来了,便都能捡条命,逃回洞里。

旱獭子再狡猾,也比不上人聪明。见了人,马上立起来,做戒备状,见人走近了,一下钻进洞内。曾经有人用枪打旱獭子,没有打死就钻进洞里去了。后来,却被别的旱獭子从洞里拱了出来,已经死了。它们往外拱东西也特别,倒退着,用两条后腿儿往外拱着。有人说,它们是草原沙化的罪魁之一,真替旱獭抱屈。

在牧区的生涯中,最有趣的活儿就是打旱獭。打旱獭得到几百里外的大天山去打,那里是西旗的过冬草场,草长得又高又茂,但由于缺水,只能在冬天把牛马羊赶到这里来。牲畜吃草喝雪,牧民化雪取水。由于是过冬草场,又靠近边境,所以人迹罕至。人到不了的地方,自然风光特别美,有一种原始草原的韵味。

大天山有着一种原始草原的韵味。尺把高的绿草随风起伏,象海上的波浪。五颜六色的鲜花盛开,还到处可见一圈圈的蘑菇。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这里到处是数不清的小洞穴。大车所到之处,人喧马啸,吸引了许多旱獭从洞里跑出来看热闹,有的好奇地翘首以望,有的还热情地舞动身姿,摇晃着小尾巴以示欢迎。

可惜旱獭子好景不长。这种天人合一、人和动物和睦相处的美妙图景,很快就被坚硬的铁夹子撕得粉碎。铁夹子所到之处,旱獭不是断魂送命,就是吓得胆战心惊龟缩在洞里,宁愿忍饥挨饿也不敢出来。这时,人和动物已经成了敌人,在人的眼里,旱獭是猎物,是钱;而在旱獭的眼中,人就是来要它们小命的恶魔。

蒙古旱獭亦称草原旱獭,又称中亚土拨鼠、长尾土拨鼠,属东蒙温旱型,栖息于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及荒漠草原与干草原相交的边缘地带。系群居动物,一洞多獭,出洞前,先是成獭在洞口的土丘上了望片刻,然后幼獭才陆续出洞。出洞后,洞外总有一只成獭警戒。在自然条件下,它们不采食人为布放的任何食饵。

打旱獭,马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因为草原地界大,容易迷失方向,马儿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还因为它是为人解闷的伙伴,危急时分还可以壮胆。马的鞍骣上挂着旱獭夹子和帆布口袋。袋里装着干马粪,还有纱布小网子和一头是钩子,一头是小铲的工具。夹子是捕获旱獭的武器,而铁钩子则是对旱獭执行死刑的屠刀。

在草原上打旱獭,先要找旱獭洞。这里大大小小的洞穴很多,然而不见得都有动物,更不都是有旱獭。要知洞内有没有旱獭,先要看看洞口是否光滑,洞口光滑说明常有旱獭出入,用毛皮把洞口蹭得光亮;再看看周围是否有旱獭的粪便,如粪便新鲜有味儿那就表明洞里有旱獭;再看看四周草上是否有被啃咬的痕迹。

放夹子要找主洞。一窝旱獭一般有好几个洞穴,主洞只有一个,是旱獭的卧室兼厨房,而辅洞则多少不一。主洞和辅洞之间一般相隔几米到十几米,有小径相通。由于旱獭在主洞出入频繁,夹子就支在主洞上。当然,看到有旱獭钻进去的辅洞也可放上一个夹子,这更好打,因为辅洞没有吃的,旱獭在里面呆不久。

找准主洞后,就要在洞口挖出放夹子的小坑,然后支上铁夹子。铁夹子每个约二三斤重,有上下两圈的铁环,咬得很紧,左右各有一条铁腿,用于在洞口支撑,旱獭带不进洞里。放夹子时,要用穿着马靴的脚蹬住夹子腿,用力掰开夹在一起的夹子环。这是要命的东西,太紧了,掰起来很难;太松了,夹不住旱獭。

小心翼翼把夹子掰开放成一个平面后,用铁钎子支住,上面放上用纱布做成小网,网上撒上一层干马粪末,再撒上一层干土。为不露出放夹子的痕迹,再从洞口附近薅一把草将土轻轻扫平。开始时由于缺乏经验,常常在支夹子时,铁钎子不是放得太深,就是太浅了;不是夹子翻了还得重来,就是土放多了又得重来。

二三个小时,十几个夹子就全放出去了。这时,是人们最空闲、最惬意的时刻。找一块丰茂的草地,用马绊把马的两个腿绊住,卸下它嘴里的铁嚼子,让马儿美美地吃草,人躺在如茵的草地上,闻着沁人心肺的芳香,看着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尽情地遐想。等到打旱獭结束时,马儿膘肥体圆,肥得象头牛了。

巡夹子,这是最让人高兴或者最让人丧气的时刻。从马上远远望去,看到洞口的夹子翻了,赶紧策马赶去。旱獭在踩翻夹子后,或者一只腿被夹住,或者被夹住脖子,大都还活着,它们出于本能大多望主洞里跑,这是人们最乐意看到和抓起来最省事的。有的带着夹子跑到辅洞或附近的草地上,这就要费些工夫去找。

大多时,旱獭被夹子夹住后,会带着夹子钻到洞里,铁夹子的两条腿露在洞口,只要把夹子用力一提,旱獭就被拽了出来。有时从洞口看不见铁夹子,就用铁钩子往洞里捅捅,捅到铁夹子,就知道夹住旱獭了。把旱獭连夹子一起带出洞来需要巧劲儿。旱獭为了求生,会凭借铁夹子在洞里的支撑,拼命作出一番挣扎。

旱獭出洞后,大多冲着人吱哇乱叫。这时,要用一只脚踩住铁夹子腿,用左手拽住铁夹子的另一条腿,把铁夹子连同旱獭一起往上用力一提,再用铁钩子照着旱獭的脑门用力猛的一击,旱獭就昏死过去了。这时,再用力将旱獭的脑袋和身子使劲往上一拽,只听“嘎巴”一声,气管就断了,这时旱獭才真正地死了。

有时候,铁夹子翻了,可旱獭既不在主洞,又不在辅洞,只好在附近的草地上仔细寻找。跑到草地上的旱獭,即使它看到人们了,只要人们不去动它,它就会闭上眼睛,和人们玩起装死的把戏。等人们一走近,旱獭就会本能地一蹦三跳,拼命挣扎,意欲逃逸。然而也就是片刻之间的事,不久便成了马鞍骣上的挂件。

打旱獭,最热闹的时刻,莫过于人们的归来。旱獭皮很好剥,从肚子中间挑开皮子,刀口不可太深,否则肠子血屎等流出来把毛皮弄脏。然后,刀口轻轻沿着皮和肚子之间的油脂滑向四肢。然后,将皮向两侧剥翻,最后翻到4条腿和脑袋处,用刀切断四肢,把皮子从脑袋上撸下来,一张完整的旱獭皮就算剥下来了。

阳光下,将旱獭皮子晾干。在支起来的木板上小心地刮去皮板上的油,然后将旱獭皮毛朝下、板朝上平铺在扫得干净平整连一粒小石子和一根草棍都不能有的土地上,因为有这些东西会把旱獭的毛压出印痕。皮子的四肢和脖子处用小钉钉上。这是技术活儿,刮油时不小心就会把皮子刮出口子,那样皮子就不值钱了。

在打旱獭现场,人们开始分享旱獭子肉。由于旱獭太多,吃不过来,只得择其精华,光吃旱獭腿,而且被打伤的那条腿还嫌弃,因为有淤血。旱獭身子是不吃的,扔在太阳下面曝晒,作为上好的燃料。前腿腋窝处的两块粉红的肉也不吃,据说那是“人肉”,是张天师的兵,出于忌讳,只能丢弃,在当年是好奢侈的。

把旱獭腿先在锅里煮上,放上花椒、大料、葱、姜、盐等作料,煮好后,有点草腥味儿。然后把煮熟的旱獭腿再放到油锅里用旱獭油炸,吃起来外焦里嫩,味道奇美无比。吃炸旱獭腿就够享福的了,但人们还更上一层楼,还要用旱獭油炸“海那闷儿”,用旱獭油炸出的这种小果蓖儿似的食品,又香又酥,赛过点心。

旱獭浑身是宝,皮可穿,肉、油可吃,胆还可喝,清凉败火。旱獭油炸小果蓖的“海那闷儿”,又香又酥。贪吃的小伙子们吃得身子长肉长膘,整个脸就象用气吹起来似的,有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睁不开了。旱獭肉虽好吃,但是凉物,吃多了跑肚拉稀。吃到后来,一个个几乎没有不拉稀的,只得顺其自然。

每个人都有打旱獭的经历,每个人每天打旱獭的经历也不相同。天天和旱獭打交道,得天天和它们斗心眼,有时也败在狡猾的旱獭之下。比如,夹子支得太紧,旱獭踩不翻;钎子入得太浅,放上马粪和干土就翻了,还得重来;看见夹子打翻了,人们既喜又忧,喜的是可能有旱獭上了钩,忧的是不一定打着了旱獭。

旱獭有时比人还聪明。它们干脆躲在洞里不出来。人们的夹子放得再多,不出来,也奈何不了它;或者,有聪明的旱獭被人们弄得有经验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饿得不行了,非出来不可,在出洞前,先用前爪拿个小石头往洞口一扔,“咣铛”一响,把夹子打翻,它再大摇大摆地从翻了夹子的地方跑出跑进。

在内蒙古锡林草原下过乡的朋友都知道,旱獭和地鵏是草原上的精灵,那个时期草原上有很多动物,现在基本已经绝迹。旱獭、地鵏和草原狼一样,已经成为草原上罕见的动物,就是当地牧民也很难找到它们的踪迹。这次,当车在乌拉盖牧场的草原路上时,司机突然一个刹车,只听他喊到:快看,那边有两只旱獭。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是到草原的人就能遇见的。在一个电网圈着的草场上隐藏着一只小旱獭。还是当地的人有经验,不让人们惊动它,而是先找到它的洞口并站在那里,使它没有机会钻进洞中。然后拿着相机慢慢的接近这只小精灵,那只大的旱獭早就跑到洞中去了,只有这小家伙趴在草中观察着人们的动向。

当相机的镜头接近到极限距离时,小旱獭做出了要跑的样子,通过镜头,终于看清了这种蒙古旱獭可爱的模样。这时,有的人建议将它抓住,那绝对不行,既然已经拍摄完毕,将那个洞口让开。旱獭确实是聪明的动物,它看到门洞大开,小家伙终于下决心逃跑了。别看它小,跑起来速度还挺快,也是生存的本能吧。

小旱獭在逃亡的路上,这才看清了,它长有一条粗粗的尾巴。它还小,不知道江湖上的险恶,看到人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跑到洞口并没有马上钻进洞中,而是回过头来惊恐地盯梢着。回想起来,真不应该惊动这小家伙,看它那惊恐的大眼睛,心里也产生了不安,为了这次的拍摄,惊吓着它了,真不应该这样做。

在附近溜达了一会儿,同样的洞口有好几个。旱獭确实是聪明的动物,也许是为了生存吧。这种广泛栖息于高原草甸草原的蒙古旱獭,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本来就是它们高密度集聚区,它们与北美的土拨鼠都是同种生灵,一样过着家族生活,个体接触同样十分密切,也是动辄就亲吻。然而,如今却是难以寻觅。

三、海獭之灵秀

在加利福尼亚沿海,洋流持续不断地把各种物质从深海带到海面上。这种上升洋流,给生长在这片北美大陆架上的海藻森林带来了大量养分,使它们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飞速生长。这些巨藻足有三层楼那么高,它们每天还能长出半米。茂盛的海藻森林养育了大量的不同的生物,它们不为人知的生活中充满了戏剧性。

巨型海藻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植物,从海底到洋面,茂密繁盛,绵延不断。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在乘坐“小猎犬号”轮船进行航海考察中,第一次看到巨藻群落后,感到非常惊讶,他这样写道:“那些依赖巨藻生存的所有种类的水生动物,它们的数量打得惊人。我只能将这里的水下世界比作陆地上的热带雨林。”

海藻森林养育了大量不同的生物,不管是会游的,爬行的,还是依附在上面的,几百个物种,几千种动物,都将海藻丛林作为它们的活动基地。这里大多数的居民都非常小,不过,鲸鱼、鲨鱼、海豹等也会时不时光顾这片天堂,它们不是来吃海藻,而是来躲避风暴的。这个海洋栖息地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巨藻是像草一样巨大的海生植物,在海浪中飘舞时,充满气体的小气泡能让叶片直立起来。它们能从海底长到海面,大概有40米长。巨藻扮演的角色就像森林中的大树,每立方米的海藻森林都是一个小规模的生命之网。在巨藻根部还生长着其他小型海藻,它们形成了海底的“灌木丛”,成为众多生物的幸福家园。

巨藻的基部是根状结构,和根不同,它不是专门用来汲取养分的,作用犹如船锚,称作固着器。固着器的顶端连接着茎状的柄,即巨藻的主干。在这根主干上生长着无数植物体,就像一条条绳索一样。在每个植物体上都长满无数的褶皱状的叶子。在叶子的底部,也就是依附于柄的那一端,是一个充满气体的漂浮物。

海藻森林生长在北美大陆架上的太平洋中,是生长最快的植物,虽然不断被磨损,仍然能以最快的速度长出来,像是缠绵不断的带子。它们的根部像巨大的夹子扎根在海底,能抵御海浪冲击,不会被拔起,这样的栖息地沿着北美太平洋海岸绵延几千公里。这片海洋世界之所以如此缤纷热闹,它们的功劳实不可没。

加利福尼亚的海洋生态系统以海藻林为基础。那儿的巨藻通常是长成一丛一丛的非常茂密,这些巨藻有的可以长得跟树一样高,可以从海底一直长到100英尺,足有三层楼那么高,而且每天还能生长半米。这些海底森林为海洋生物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和食物,很多年幼的鱼就是藏在海草中来躲避凶恶的肉食动物。

将洋流中的这片巨藻比作热带雨林毫不过分。许多鱼类、无脊椎动物把这里当成隐蔽所,而海胆和鲍鱼等则将巨藻作为主要食物。海獭就终生生活在这片海藻森林中,尽管它们体型很小,对海洋却影响很大,它们的一举一动与其他动物的活动一起,共同塑造了事它们赖以生存的世界。这是大自然最伟大的生命之网。

海獭是海底森林保护者。2012年9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海獭能够控制海胆的数量,当海獭数量减少时,海胆数量会无限制地增长。这会导致海藻这个海洋动物藏身之所消失,因为海胆喜欢噬咬海藻的根,没有根,海藻就会四散开来,并会被水冲走。这样,海胆就破坏了整个海洋森林系统。

一大群紫海胆正在啃吃巨藻的固着器,每只海胆有五个锋利的牙齿,并且,它们还会随着摄食而作出运动,从一株海藻移步到另一株海藻。海胆的运动是靠数目繁多及带有黏性的管足及棘刺来进行的。管足在运动时,可以把海胆的身体抬起,以帮助海胆随意的运动。被众多紫海胆啃咬的巨藻,固着器会变得特脆弱。

紫海胆生活在大型海藻类生长繁盛的岩礁区,喜栖息于岩礁的背光处或石缝间,常在栖息处钻洞,并藏于其中,昼伏夜出。借助管足和棘刺的运动在海底匍匐行进,再生能力强,棘刺和其他外部器官损伤后都能再生,壳的裂痕和断口也能很快恢复。以管足和钳棘搜集食物,以咀嚼器内的齿将食物磨碎后再吞咽下去。

紫海胆体形呈圆球状,壳上布满了许多能动的棘,就像带刺的紫色仙人球,因而有“海中刺客”之称。其身体由一个球形的硬胆壳所包围,中空的石灰质壳由3000块小骨板形成,内部器官包含在由许多石灰质骨板紧密愈合构成的壳内,众多管足从壳上穿孔到达体表,其功能各有不同,如摄取食物、感觉外界情况等。

海獭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海胆,但海胆的壳很坚硬,靠牙齿是绝对咬不开的,海獭在水下拣起海胆把它们夹在前肢下边松弛的皮囊中,很快地浮上水面,四条腿朝上仰游着,把从海底拣来的拳头大小的石块放在胸前当砧石,用前肢夹着海胆在石块上撞击,一旦发现壳敲破了,海獭便马上将里面的肉质部分吸食出来。

海胆以巨藻为食,海獭捕食海胆。如果海獭灭绝了,海胆就会把巨藻吃光。最终,这片海域变得非常荒凉,人们便称其为海胆荒地。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片海獭很少的海域来了新海獭,海獭将大量捕食海胆,而巨藻林就会很快恢复原貌,其他藻类也会重新出现,鱼类又将会自由自在地在巨藻形成的保护伞中游戈。

和海胆同属棘皮动物的海星,长相较之海胆优雅得多,同样生活在巨藻丛生的海底森林里,不过,它们可不是吃素的,同样是海胆的克星。见到酷似向日葵的太阳海星,成群的饼海叠加起来,组成防御阵线,然而,在太阳海星面前毫无作用,太阳海星挤出了胃,包住饼海胆直接消化,最后只剩下饼海胆的白色骨架。

饼海胆看上去像一块有绒毛的饼干,它们全身长着短刺,不仅身体上面长着管足,下面也有管足,它们用这些管足来觅食和移动。太阳海星长着可弯曲的腕,管足上还长有吸盘,取食饼海胆时,将身体附在猎物之上,翻出喷门胃将它们裹括入内,吃完猎物,将胃和已消化的食物慢慢由口收回体内,而将残渣遗弃。

对于每一只海獭来说,海藻森林就意味着是一辈子不离不弃的家园,是一个活的食物储蓄柜。或许,它们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做海洋森林系统。海獭是獭类生物中代谢速度最快的,每只海獭每天需要消耗体重四分之一的食物,对于刚刚产育的海獭母亲尤其如此。因为它在哺乳,在别处是不可能找到足够的食物的。

海獭只生活在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在食肉目动物中,长期栖居于海洋之中的只有海獭和北极熊2种,但北极熊并不是长期在水中生活,大部分时间还是在陆地上,而海獭则很少上陆,一年中有95%的时间都是在海水中活动,它的游泳本领不仅比北极熊强得多,甚至可以同鳍足目的海豹、海狮、海象等海兽相媲美。

海岸边浓密的海藻形成一个个巨大柔软的垫子,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圆柱形和伞状的水下植物如同一片墨绿色的森林。海獭喜欢在浮在波浪之间的海带较多的地方,晚上摇摇晃晃地爬上海藻垫,身体像脱了节似不停地扭动,将海带缠在身上,然后躺在海带堆上休息,有时还用前肢抓住海带,姿态极为特殊而潇洒。

科学家们一直把加州海獭列为“关键性捕食者”,凡是被列为“关键性捕食者”的动物,意味着它们的饮食对身处的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海獭会吃大量的海胆,这对维护海洋植被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海獭消耗如此巨量的海胆,海胆就会吃掉大量的海藻,这些海藻广泛分布在加州的中部海岸,构成海洋下的森林。

海獭在外形上与栖居于河流、湖泊等淡水环境中的水獭很相似,头骨和裂齿也长得与水獭十分相像,不过,从体型上看,要比水獭大得多。它们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的北美洲西海岸和亚洲东北海岸附近,即从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至阿拉斯加沿岸、俄罗斯的堪察加南岸,以及科曼多尔群岛、阿留申群岛和千岛群岛一带。

海獭属于海洋哺乳动物,与鲸、海象、海豹相比,算得上是小个子;海獭属于鼬科动物,又比陆地上的黄鼠狼亲戚大得多。它们很少在陆地上觅食,大半时间都待在水里,不是仰躺着浮在水面上,就是潜入海床觅食,连生产与育幼也都在水中进行。为了在水中生活,它们长着小小的脑袋,小小的耳壳,滚圆的躯体。

海獭主要在白天活动,通常结成小群,与其它动物不同的是,在非交配季节,群体中都是同一性别,所以海獭的群体分为雄性群和雌性群两种。雌海獭每5个星期发情一次,雄海獭则全年都可以发情。如果处在发情期的雌雄海獭碰到一起,它们就会离开各自的群体,寻找一处不受干扰的洞穴,一起度过短暂的蜜月。

海獭的幼崽是在水中出生的,它在冬未初春的时候,带着浓密的绒毛来到世上。海獭怀孕时间长达一年,产育时,蜷卧在海藻垫上等待着幼崽的降生,通常一胎只有一只。初生的幼崽在头一年里几乎是毫无抵抗力的,无论妈妈到哪里,都只能挂在胸前。据统计,每10只幼崽中只有1只能够长大有本领扩展它的领地。

小海獭刚出生不会游泳,浑身覆盖着茶色皮毛,它躺在母亲的肚子上,时而由母獭替它顺毛,时而进入睡梦,显得悠闲自得。每当母獭把幼崽放进冰冷的海水时,它便又叫又闹。不过,毛茸茸的身体始终浮在水面上,母獭故意和幼崽保持一段距离,使它无所依附,这样过了一会儿,再游到它的身边,让其饱餐一顿。

在阿拉斯加的一处海港,一只母海獭受到杀人鲸的追击,情急之下跳上了一条快艇的尾部。与此同时,一头巨大的杀人鲸也从它身后露出水面。母海獭逃过一劫,但它的幼崽却落入了杀人鲸的口中。看到自己的孩子遇难,母海獭焦急地望向水中,发出了哀号。快艇载着它离开后,它又跳回水中,尝试寻找小海獭。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只小海獭在水中捡到了一张塑料包装纸,就往嘴里塞,打算把包装纸吃了。看到自己的孩子要吃塑料包装纸,海獭妈妈看不下去了,把小海獭搂在了怀里,连哄带骗抱着小海獭游走了。又过了几分钟,这对海獭母子又游了回来,不过包装纸不见了。小海獭看上去很高兴,还爬到了妈妈的头上。

海獭性成熟的年龄为4至5岁。寿命可以超过20年。海獭幼崽稍微长大以后就能基本上掌握了划水动作和翻转技巧,并且能够从母獭那里抢夺食物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它就可以学习潜水技巧,开始表现得非常顽皮,常常可以看见它在水里翻筋斗,事实上这也是它为了今后更好地生存而进行的一项十分艰苦的训练。

近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莫罗贝,人们见到了两只可爱的小海獭趴在母亲肚子上的温馨画面。它们有时候在吃奶,有时候让海獭妈妈梳理毛发,有时候就漂浮在母亲身边。海獭终生生活在太平洋的海藻森林中,连产育也没有离开,出生后的幼崽还不会游泳,不会潜水,不会保暖,6个月内完全靠母亲哺养。

虽然人们每次看见海獭,都会发现它们在梳理毛发,但这只是一个表象。海獭其实是不折不扣的大吃货,成年海獭每天的摄食物量可达体重的四分之一。理所当然的,海獭妈妈消耗的能量会更多。据有关人员的测算,海獭妈妈在哺乳期内必须为幼崽提供930000千焦的能量,或者更直观地说,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33%。

测量工作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尼科莱·托梅兹在加州的蒙特雷湾水族馆进行的。这所水族馆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海獭幼崽救助放归机构,因此可以测量各个生长阶段小海獭的代谢数据,小至换毛前的小崽,大至可独立生存的亚成体。当然,不论什么年龄段的小海獭,所需要的能量都不会像成体那样高。

根据这些结果,科学家们就可以计算出小海獭每天需要从母亲那里获得的能量:刚出生的几周它们每天需要2290千焦,而在它们在可以单独捕食之前,每天所需的能量高达7410千焦。即使是小海獭可以自己捕食了,它们还会不时回到妈妈身边补充营养。直到6个月断奶后,海獭妈妈才算是真正摆脱了这个“负担”。

多么惊人的930000千焦。这意味着,海獭妈妈本身如果不能增加摄食,仅仅依靠自身能量的储藏的话,它需要消耗自身体重的133%。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海獭妈妈只能通过大量增加捕食来满足幼崽的能量需求。这对已经接近代谢极限的海獭而言非常不利,因为更多摄食活动意味着更多的能量消耗。

这样的结果,可以解释哺乳期间海獭妈妈死亡率比较高的原因,也可以解释,为何有那么多的海獭幼崽被遗弃。如果海獭妈妈身体状态不好,不太可能养大幼崽,那它就有更大的可能性抛弃幼崽。此外,海獭妈妈还会选择尽可能早地断奶,增大自己在下个孕期中成功育幼的几率,即便这样可能会增大幼崽的死亡率。

为了寻觅食物,海獭母亲每天要花上8小时潜水400次,屏气的时间长达4分钟,但一般只要一分钟就能找到食物。它下潜之前,必然把幼崽翻转过来,不让它呛水,一般下潜10米左右,用前爪去摸海藻根部下面,寻找海胆、螃蟹或者鲍鱼之类,上浮水面后用牙齿迅速撕下一块肉,递给刚开始进食固体食物的幼崽。

海獭性喜群栖,白天常常在海里嬉闹、觅食,到了晚上,有时睡在岩石上,但更多的时间是躺在漂浮于海面的海藻上。遇到海面刮大风暴时,它们就成群地跑到岸边躲起来。海獭是一个匠心独具的“工程师”,当它们上岸时,会搬来一块块石头,构筑起一个个漂亮的巢穴。它们那个细小的前足非常会使用工具。

海獭擅长潜水,经常潜到3~10米处活动,有时潜到50米深的海底寻找食物,它们几乎不到陆地上活动。海水的传热比空气要快4倍,海獭没有鲸鱼那样厚厚的皮下脂肪层,皮下脂肪仅占体重的1.8%,不过,海獭有一身厚厚的皮毛,每平方厘米有毛12万5千根,同时皮毛上还有一层脂肪,即使在深水里也能滴水不透。

海獭的抗寒本领,来自体内和体外两项遗传变异。体外变异就是盛长密集毛发,而体内变异则是消耗大量海鲜以盛产热能。因而,海獭不但是动物界中最佳的毛皮兽,也是地球上食量最大的动物,通常一天要消耗其体重的三分之一那么多的海鲜。换句话说,一只体重45公斤的海獭,每天就要消耗15公斤的海鲜。

海獭的食物大部分是海底生长的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有时也吃一些海藻和鱼类。它们擅长潜水,经常潜到3~10米处活动,有时潜到50米深的海底寻找食物,它们几乎不到陆地上活动,也从不远离海岸。夜晚,它们能在海面上过夜睡觉。与其它海兽相比,海獭的游泳速度是比较慢的,每小时仅10~15千米。

海洋中的哺乳动物都是庞然大物,只有海獭最小,而且还是肉食兽中唯一的海栖动物。成年雄海獭体长1.47米,体重45千克。雌海獭体长约1.39米,体重约33千克。它们的头很小,身躯肥胖,前肢短小,专门取食和梳刷绒毛,后肢较长,成鳍状,趾间有蹼,能像桨那样划水,长长的尾巴像舵那样在前进时掌握方向。

海獭的一切都是不寻常的。首先是骨骼,它没有锁骨,骨骼灵活地连接在一起,能够朝任何方向弯曲。然后是肾,它的肾与众不同,能排出盐分。其次,它的后脚有蹼,潜水方式也异常优秀。为了利用海藻,海獭必然潜水,每次潜水都会影响到波浪下面的世界,成为以巨藻为基础的生命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总以为自己是唯一会使用工具的智慧动物,事实上,其它动物也会使用工具,海獭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们非常喜欢吃硬壳动物,如海胆、贻贝、蛤子等。这些动物都有很坚硬的外壳,海獭的牙齿根本无法咬碎它们。聪明的海獭想到了用坚硬的石块来敲碎它们。吃饱之后,它们还会将石头保存下来,反复使用。

海獭挟藏猎物游到水面后仰躺,把随身携带的约有拳头大的方形石块放在胸腹部上作砧板,然后,用前肢抓住猎物使劲往石头上撞击,击几下以后,看一下猎物的外壳是否破碎,若未破碎,则继续用力撞击,直到壳裂肉露为止。有人统计,一头海獭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可以从海底捕获54只贻贝,在石头上撞击2237次。

令人惊叹的,不仅仅是海獭会用石块当砧板来砸开海胆壳的聪明才智,还在于它们对成功捕食的准确把握。海獭的潜水时间只有4分钟,在这4分钟内,必须潜到十多米或数十米深的海藻根部去捕猎,如果超过了4分钟,它们就会溺死在水里。所以,时间对于海獭来说,就是生命,每次的捕猎都是以倒计时来完成的。

海獭的食物大部分是生长在海底的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由于海獭非常清楚自己捕猎的时间有限,所以每次潜入水中之后,它们总能准确地寻找到自己的猎物,一秒钟都不会耽误。它们没有鲨鱼那样坚硬的牙齿,也没有金枪鱼那样锋利的长枪,然而,千百年来就是靠着这4分钟的捕猎时间,在海里生存下来。

海獭的睡觉十分有趣。夜幕降临,有的海獭也爬上岸来,在岩石上睡觉,但大多数时间海獭却寝于海面。它们寻找海藻丛生的地方,先是连连打滚,将海藻缠绕在身上,或者用肢抓住海藻,然后枕浪而睡,这样可避免在沉睡中被大浪冲走或沈入海底的危险。海獭的这种睡觉模式可以有效地抵御来之岸上的敌害威胁。

风暴是海獭最大的天然威胁。每逢风暴即将来临之际,海獭总是将藻带把自己像个小包袱似的蜷起来,在狂风的呼啸之下,任凭汹涌的海浪摆布。然而,偶尔一阵恶浪扑打而来,总会将巨藻连根拔起,浑身蜷在海藻叶间的海獭顿时便失去了它固着在海底的锚,尽管它迅即松开藻带,潜入水底,还是被海浪卷走了。

风暴结束了,不管是在加利福尼亚还是在阿拉斯加,大陆架上的海藻丛总被刮得七零八落,一塌糊涂。失去了海藻庇护的海獭,有的被海浪狠狠地摔上了岩石,一命呜呼;有的被海流漂移,远离家园;有的即使侥幸存活下来,不是母亲找不到自己的幼崽,就是幼崽失去了母亲......在大自然中,它们实在太渺小了。

海獭具有特别灵敏的嗅觉,这种灵敏的嗅觉有利于它们及早发现敌害。它们在睡觉时,如果遇到敌害的来犯或者受到惊忧,大多数成员都会立即潜水逃跑,不过,仍有少数成员留下来,以探明引起骚动的原因。一旦发现确有危险时,就用尾巴“僻啪僻啪”地猛击水面,以此作为报警信号,通知其它成员赶快潜逃。

据外媒报道,一位摄影师在美国阿拉斯加的一处海港拍摄到了有趣的一幕。一只海獭仰卧在水中,两只小爪子举到耳侧,大张着嘴巴,样子像极了著名油画《呐喊》中的人物。对于海獭做出的这种“呐喊”动作,动物专家解释称,海獭虽然表情看上去很痛苦,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它这是在用爪子清洁头部。

海獭平时特别爱打扮。一生除了觅食和休息以外,总是用相当多的时间来梳理、舔擦自己的皮毛,连胸腹部这个“餐桌”也洗得一乾二净,它的这种“梳妆”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海獭全靠身上的皮毛起保护作用,如果皮毛乱蓬蓬的,或者沾上了污秽,海水就会直接浸透皮肤,把身体的热量散失掉,因而会被冻死。

一个有关海獭母爱的感人故事。一个猎人抓到一只大海獭,剥其毛皮后弃之而去。傍晚,猎人回到原处,不见海獭。寻着血迹,他找到附近一小洞穴,发现那只大海獭。猎人将大海獭拖出,发现已死,同时有两只尚未睁眼的小海獭,还在吸吮大海獭乳头。原来大海獭忍着剥皮之疼,爬回洞里,给孩子喂最后一次奶。

中国的海域中没有海獭这种动物,它们只产于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1911年美国、日本、俄罗斯与英国协议通过国际协定禁止捕捉海獭时,海獭的数量已经减少到只剩下数千只。在1977年的海洋哺乳类保护条例中列为“枯竭种”。它们的危机在于本身为小族群,加上受到渔网与加州中部海岸的原油外泄污染等威胁。

海獭仅分布在北太平洋,以阿留申群岛为最多,其次是堪察加半岛,科曼多尔群岛、阿拉斯加及普利比洛夫群岛。它的皮下脂肪很薄,在那寒冷的地方,只靠一身极好的毛皮来御寒。海獭的毛皮不仅极其致密保温,而且还能把空气吸进毛里,形成保温防护层,使寒气不能侵入体内。因此,海獭对其毛皮保养得极好。

海獭不仅一出水就要把身上的水珠抖落干净,而且总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梳妆打扮上。它们总是要对周身的毛皮进行梳理和舐擦。原来,它们的"洁僻"和自己的性命攸关,如果它们的毛梳得蓬乱一团或沾满污秽,那么就会因毛皮失去绝缘性能和保温作用而冻死。海獭的毛异常浓密,因此它们是极其珍贵的毛皮兽。

1989年3月24日,美国埃克森公司“瓦尔德斯”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搁浅,并向附近海域泄漏了近3.7万吨原油。这起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使阿拉斯加州沿岸几百公里长的海岸线遭到严重污染,并导致当地的鲑鱼和鲱鱼资源近于灭绝,即使是生活在海藻森林中的众多海獭也难逃一劫。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当年,“埃克森-瓦尔迪兹”号船长约瑟夫-哈泽尔伍德因为喝酒,指挥出现失误,使这艘超级油轮偏离指定航道,与水下礁石相撞,导致船体裂开。超过1000万加仑的重油流入威廉王子峡湾冰冷的海水,在严寒天气作用下,周围数英里的海岸漂浮着像沥青一样的黑色粘稠物。

原油泄漏是海獭最大的杀手,会裹住喉咙,令毛发打结,致使海獭无法梳理,无法保温,无法进食。阿拉斯加冰冷的海水原本是海獭生存的必然元素,一下子反倒成为海獭致命的因素;沾染上了原油的海藻也给海獭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障碍,影响了海獭的食物链。时至今日,仍然有部分残存的原油还在毒害海獭。

造成全世界近百万海獭几乎灭绝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们对于海獭皮的需求。海獭曾经广泛分布于环太平洋浅海地区。至今300多年前曾有超过50万只海獭生活在太平洋中,包括被地理界限限定在加利福尼亚海的2万只亚种。但是从18世纪中期商人发现了海獭珍贵的皮毛后,人们就一直在捕杀海獭,几乎使海獭灭绝了。

海獭的毛是褐色的,有着缎子的光亮,毛梢是银白色,给它的皮毛带上一层银色光泽,人称海龙银针。海獭的皮毛又细又软又密,還能把空氣吸入毛里,形成一個保溫防護層,所以非常珍贵,比紫貂,水貂都要高级,其优点是柔软、蓬松,不易掉毛,不过,正因为这些,给这种无辜的可爱动物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海獭身上对人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它的皮毛。用海獭皮制成的衣服是御寒的极品。早在260年前,为了获取海獭的皮毛,人们大量捕猎海獭。在阿拉斯加,据说当时有一个俄国人一次就捕获上万头海獭,取皮去肉,高价出售,牟取暴利。到1911年,海獭的数量仅剩下1000头。后来,经过保护,海獭的数量才有所回升。

当年在阿拉斯加,憨态可掬的海獭在短短不到一百年就几乎灭绝,原因就在于俄国人为了猎取海獭皮。他们在阿拉斯加大肆猎杀海獭,取得海獭皮,然后在中国以惊人的高价卖出,牟取暴利。1867年,俄国同意低价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原因就是因为那里已经没什么海獭了,他们觉得阿拉斯加的价值已经被榨干了。

海獭是稀有动物,只产于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身上长有动物界中最紧密的毛发,是哺乳动物中皮毛密度最高的。据研究,它们是由栖息于河川中的水獭,在大约五百万年前移居海边而进化的。因此,海獭并不像生存在于海水中已有三千五百万年的海狗那样善于潜水,同时也缺乏一层厚厚的皮下脂肪以抗寒。

在加利福尼亚蒙海岸特里湾,一只海獭一会儿钻到水下,一会儿又探出水面,不时激起一层层的水波。及后,它浮上水面,将爪子伸到前臂下松软的皮毛中,取出一只蛤和一块它刚才潜水时取到的石头。海獭将石头放在它的胸部,然后“啪”的一声,熟练地将蛤往石头上一砸,蛤壳开了,海獭开始享用壳里面的肉。

从殖民时期开始的皮毛交易,使加利福尼亚海獭曾一度绝迹,在20世纪初期的时候,已经变得极为罕见。在1938年之前,人们都认为加州海獭已经彻底灭绝,直到有一年,一个去海边露营的人在海面上目睹大约有50只加州海獭聚集在一起。从那之后,加州海獭的数量缓慢上升,在2010年的时候已经达到2700只左右。

海獭会吃大量的海胆,这对维护海洋植被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海獭消耗如此巨量的海胆,海胆就会吃掉大量海藻和海草。美国地理调查局驻加州圣克鲁兹的生物学家蒂姆·汀克发现,加州海獭不仅是贪婪的捕食者,还非常嘴刁,它们的饮食习惯非常特殊,会自动分组,不同小组觅食的海域不同,食物的种类也不同。

“海底森林”养育着大量无脊椎海洋生物,包括螃蟹、藤壶和海洋蠕虫等。生活在加利福尼亚的海獭不仅贪婪,还非常嘴刁。它们的饮食习惯非常特殊,会自动分组,不同小组觅食的海域不同,食物的种类也不同。令人吃惊的是,不同小组的成员绝对不会进入另一小组的觅食海域,也不会尝试其他小组的食物类型。

因为觅食对象的不同,加州海獭形成了不同的饮食层次,不同层次之间且绝对不会交叉,不会改变。喜欢潜水到深海的海獭,几乎只吃海胆、鲍鱼和太平洋大螃蟹;喜欢潜水到中层海域的海獭,只吃蛤蜊、蠕虫和其他一些小型贝壳类生物;喜欢在浅海潜水的就经常聚集在浅海海域,只吃垃圾食品,主要是黑海蜗牛。

那些属于浅海的海獭因为只吃浅海的海蜗牛,受污染物、毒素、寄生虫和病原体污染的程度是最高的;那么,属于中海中的海獭是不是就活得更健康呢?未必如此!中海中的海獭被发现极易被一种名为“牛肉孢子虫”的病毒感染。这种病毒何以进入海洋还不清楚,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它有可能在负鼠粪便中存在。

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进入海洋的陆地型病毒越来越多,除了弓形虫和牛肉孢子虫之外,还有更多威胁着海獭的健康。那些在离海洋只有几公里距离的陆地上产生的病毒和细菌,很容易被冲刷进入近海海域,虽然有些在海洋环境中难以生存,但是少数找到了栖身之所并慢慢适应,最终成为毒杀加州海獭的元凶。

一般来说,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对于海洋病毒有相当的免疫力,加州海獭也毫不例外。从这一点来说,加州海獭不仅是“关键性捕食者”,还是海水健康的指示灯,如果加州海獭是健康的,那么近海海域的海水也是健康的,如果加州海獭种群在为生存而挣扎,说明近海海域的污染程度可能到了很麻烦的程度。

生物学家杰姆·恩斯特正坐在一艘小船上观测这只正仰躺在水面享用着海蛤的海獭。为什么杰姆·恩斯特会如此关注加利福尼亚的海獭呢?原因在于加利福尼亚海滩上突然有大量被冲上岸的死的或将死的海獭。杰姆·恩斯特,这位美国地质勘探局和加利福尼亚-圣克鲁兹大学的海獭研究者正在寻找海獭死亡的原因。

海獭是鼬家族的一员,这种哺乳动物拥有完美的生存技巧,至今300多年前,曾有超过50万只海獭生活在环太平洋浅海地区,从日本到北极圈再到墨西哥,都有它们生活的足迹。但是,自从18世纪中期商人发现了海獭珍贵的皮毛是动物世界中最厚、最密实的皮毛后,人们就一直在捕杀海獭,几乎使它们陷于灭绝了。

现在,加利福尼亚的海獭数量已有2800只。但是,又有一个神秘的杀手威胁着海獭的生存。海滩上发现的死亡的海獭数量正逐年递增,仅2004年前五个月就发现有135只海獭死掉。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海獭的大批死亡呢?对死亡的海獭进行了尸检发现,造成海獭死亡的头号杀手,竟然是来自陆地上的微生物寄生虫。

在最近几十年里,海獭的死亡率大幅度升高。如果海獭消失,将会永远改变加利福尼亚浅海生态系统。这是因为海獭主要以海胆为猎物,海胆以海藻为食物。如果海獭不能控制海胆的数量,海胆将会过量啃吃海藻,造成一片贫瘠的海底世界。为了保证海洋生态的健康,恩斯特正在努力寻找致使海獭死亡的神秘杀手。

海獭对浅海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恩斯特为何如此关注海獭生存的一个原因。通过追踪研究,他可以发现,那些生活在特定区域内或吃某种特定的食物的海獭是否比其它海獭更容易被感染致死。研究结果,将帮助科学家使海獭远离有寄生虫存在的危险水域。问题是,近海生态系统能否保持一种适合海獭生存的状态。

研究显示,最近死亡的海獭有40%是被陆地上的两种寄生虫感染而死的。其中,一种是弓形虫,存在于猫的排泄物中;另一种是肉孢子虫,存在于鼠兒的粪便中。这些寄生虫随着猫和鼠儿的排泄物被从陆地冲到水中,可以在水中存活很长时间;到了海里,寄生虫逐渐集中在蛤、贻贝这些海獭最喜欢吃的动物身上。

这些水中的寄生虫连同食物颗粒一起被蛤、贻贝这些双壳贝动物吃掉,并吸附在双壳贝体内的组织上。这样,当海獭无意中吃了感染有寄生虫的双壳贝后,身上也有了一定数量的寄生虫;一旦寄生虫钻进海獭的肠内,寄生虫将进入海獭的血液中,这会造成严重的感染并导致一种脑炎,正是这种脑炎致使海獭死亡。

加利福尼亚的海洋生态系统是以海藻林为基础的,这些海底森林为海洋生物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和食物来源。海獭死亡率的上升,将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海獭是海洋生物链中的关键一环。当海獭存在时,海洋生态系统看起来是一个样子;当它不存在时,海洋生态系统将会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国外最新研究表明,通过食物链的作用,海獭能增加海藻群的数量,而海藻能吸收二氧化碳,小小的海獭或许也能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狙击手。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分析了40年间从温哥华岛至阿拉斯加阿留申岛范围内海獭和海藻数量的变化。发现,海獭通过捕猎海胆间接对海藻的数量产生正向影响。

四、银背大猩猩的“父爱”

这是1986年8月的一天,英国泽西动物园迎来了新的一天。在大猩猩的围栏里,银背大猩猩扬波和牠的西部低地大猩猩家族刚刚迎着晨曦走出了睡觉的屋子。它们原本生活在中非的热带雨林中,25岁的扬波在这个家族已经当了14年的首领,家族成员中,包括年轻的雄性大猩猩霍比特,三只雌性大猩猩和两只幼崽。

上午9点钟,动物园开门了。梅里特一家几乎是第一批跨进门槛的游客。这对夫妇有两个男孩,大的莱文5岁,小的劳埃德4岁。这一天是假期的第一天,天气挺好,恰巧就是劳埃德的生日,征询了他的意见,于是来到了动物园。孩子们最先想去看猴子,远远听到大猩猩的叫声,改变了主意,来到了大猩猩的围栏边。

泽西地处英国群岛与欧洲大陆的环抱之中,在很久以前原属诺曼第半岛的一部分,后来海平面上升,小块较高的土地便成为海岛。1997年泽西宣布为全球第一个能符合绿色地球资格的旅游目的地,岛上有很多令考古界瞩目的新石器古墓,泽西动物园也是很多游客必游之地,是国际著名的保护野生动物工作训练场所。

泽西动物园拥有许多珍禽异兽,其中有马达加斯加狐猴和愈来愈罕见的黑猩猩。这个动物园给动物们提供了相当大的自由,不是将动物关进笼子的传统动物园,是个让人欢欣鼓舞的地方,到处可见猴子,狐猴在这个自然的森林环境中漫步。游客们可通过亲身参观和经志愿人员讲解,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方式。

居住在泽西动物园里的大猩猩,原本生活在中非的热带雨林中,是一个成员之间关系特别复杂的族群。银背大猩猩扬波作为家族首领,它的职责是照顾整个家族,并且呵护自己的后代。家族里,大猩猩之间经常互相打斗,特别是那只雄性霍比特,它天生脾气暴躁,好斗无比,整天惹事生非,根本不把首领放在眼里。

在围栏里,大猩猩一家正准备吃早餐。饲养员即使与牠们混得挺熟,也极少直接接触,连喂食也是站在围栏外,因为进入围栏会使扬波觉得自己的领导地位受到威胁,进而展开对人的攻击。这是莱文第一次见到大猩猩,因此显得特别兴奋,特别是当他看到围栏内的霍比特因为跟同伴争抢食物失利而正在大发雷霆时。

大猩猩是现存所有灵长类中体型最大的种,毛色大多为黑色,年长的雄性背毛色变成银灰色,因此也被称为“银背”。“银背”通常是一个大猩猩群体中的首领,群体由数头雌性和幼仔组成。有些情况下,群体中也会有两头或多头雄猩猩,不过,只有“银背”有与雌性交配的权利,其它雄性一般为比较年轻的黑背。

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低地大猩猩主要在树上活动,即使很重的雄猩猩也往往会爬在20米高的树上寻找食物。大猩猩前肢握拳支撑身体行进,这一行走方式被称为拳步,这样行走是它们四肢着地,前肢支持在指头的中节上。晚上睡觉时,它们也用树叶在树上做窝,每天晚上都做新的窝,一般筑窝的过程不超过5分钟。

由于粗鲁的面孔和巨大的身材,大猩猩看起来十分吓人。实际上,尽管身躯庞大,它们却极为怕羞,从不主动攻击人,一旦碰到人就会躲开。一般而言,它们是相当温和、善良、安静的素食主义者,主要食物是果实、叶子和根。只有受到攻击或围困时,才会捶胸咆哮,变成愤怒的反抗者,甚至形成强烈的自卫行为。

银背大猩猩通常是一个群体中的首领,起到解决群内冲突,决定群体的行止和保障群体安全等作用。它们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如果其它动物侵入它们的领地,会用喊叫或用捶胸的吓唬方式赶走入侵者,甚至会使用武力来捍卫权利。银背大猩猩手臂有惊人的爆发力,可以举起比正常人所能举起的物体重4倍的东西。

也许是孩子们太小了,太高的围栏挡住了劳埃德和莱文的视线,他们只看到坐在山上四处张望的大猩猩,但是看不见底下的小猩猩。经不起吵闹,斯蒂芬双臂举起了小儿子劳埃德。在弟弟的尖叫声中,好奇的莱文为了看得更清楚些,独自站到围栏旁的一块大石头上,然后俯身探头朝下观看,瞬间,一场悲剧发生了。

莱文平素就喜欢爬上爬下,爬树,爬架子,只要人们能想到的地方,他总能爬上去。于是,父母也不太过于留意他。可是,这一次不同了。不小心一失足,整个身体失去了平衡,他一下子从4米高的地方重重地摔进围栏里,并且脸部朝下狠狠地砸在水泥地上,周边的人群立即乱了。顿时,害怕声和呼救声不绝于耳。

斯蒂芬第一眼看到的,是莱文躺在地上,也说不出他是活着还是死了。当时就想,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带他出来玩,发生了一点意外,忽然就好像失去了。失去理智的母亲要跳下去救莱文,好在被其他人强行抱住了,拉上了附近的小山,还在声嘶力竭地尖叫着。此时,如果有人跳下去,扬波或许会展开攻击。

此时,银背大猩猩扬波距离莱文还不到两米远,扬波的力气超过10个成年男子汉,体重达200多公斤,而且勇悍无比,能轻松地杀死一名成年人,对接近它的任何人都有敌意,平时就连饲养员都从不敢靠近它,因此没人敢跳下去救生死不明的莱文。扬波开始朝莱文走了过去,所有的人都觉得它肯定要去伤害莱文。

眼前出现的一幕,却令人难以置信。朝莱文走过来的银背大猩猩扬波,先是摸了摸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莱文,像是在安慰他。看到小孩毫无反应后,又开始查看他的衣服,用鼻子闻了闻,然后竟然将莱文抱在自己的怀中,似乎怕他趴在地上窒息而死,同时也似乎在等人下来救。就在这一刻,扬波几乎成了救人英雄。

银背大猩猩扬波还没等到来人,等来的,却其它几只大猩猩,表情显得特凶的便是霍比特。围栏外的人们又紧张了起来,莱文再次面临险境,可他们却无能无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接下来,扬波的举动再次令所有的人震惊。它温柔地放下了莱文,然后迎面冲到了霍比特的跟前,挡住了它的去路,不让它靠近莱文。

或许是由于之前争抢食物的失利,此时又看到人类的“入侵”,因此面对首领的阻挡,霍比特非常愤怒,它又是抓地,又是捶胸,试图把扬波吓走开。可银背大猩猩扬波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这时,莱文突然醒来过来,他开始本能地挪动并发出哭声,这让形势变得更糟糕,因为极容易激起其他几只大猩猩的敌意。

当莱文开始挪动,哭岀声时,斯蒂芬简直不敢相信,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真是无法形容。莱文的母亲闻讯跑下小山,趴在围墙上往下看,莱文显然伤得知很重,他的耳朵上有许多血。幸好,至少他还活着。当莱文挣扎着想坐起来,周围的观众发出了一阵阵的呼喊;母亲急切地呼唤他躺着别动,以免惹来更大的麻烦。

银背大猩猩扬波对家族成员十分呵护,对入侵者有着强烈的敌意。不过,此时此刻,扬波摒弃了自身惯有的野性,温柔地呵护起一个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类男孩,展现出它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的确令所有在场的人们都大感意外。大家都企盼着有人进去,把莱文救出来。然而,谁都知道扬波的脾气,不敢轻举妄动。

银背大猩猩扬波再次展示出了难以想象的智慧和果敢,它直起身子,展现出一派长者的风度,带着所有的大猩猩走向了室内的住房处。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一直在等待这一刻,趁机快速地把铁门关上。然而。就在这一刹那间,那只年轻暴躁的雄性大猩猩霍比特却趁机溜了出来。没有了首领的约束,霍比特会更加狂妄。

大猩猩霍比特抿着嘴,这种神态,意味着牠对眼前的状况不太满意。情况可能相当危险。饲养员安迪-伍德是现场唯一一个能够对付霍比特的人,这是他第一次进入围栏。面对一只魁梧的雄性大猩猩,他不知道霍比特会有什么反应,只是手持着木棍,守护在莱文的身边,不让蠢蠢欲动的霍比特有些许冒犯的机会。

急救人员赶到了现场,听到了莱文还在大声哭叫。救护人员布赖恩-福克斯趴在围墙上往下看,能看到莱文的手腕是开放性骨折,还能看到血从耳朵里流出来,头骨靠底部的部位破裂。然而,没有多久,莱文突然间停止了啼哭,变得很安静。此时,布赖恩明白,如果急救工作稍有延迟,这个小孩有可能会窒息而死。

莱文的生命危在旦夕,布赖恩需要立即下到他的身边,没有别的选择。可是,大猩猩霍比特还在围栏里跃跃欲动。尽管饲养员安迪挥动着木棍,仍然不能消除牠试图显示自已权威地位的欲望。没有首领在这里抑制它,强悍的霍比特一点也不平静。这时,动物园的鸟类专家第一个勇敢地跳下去,布赖恩也随之往下跳。

围栏里,三个成年人将莱文围在一侧,这对异常亢奋的霍比特来说,可是更大的挑衅,牠一次次地冲上来,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敌意。有时候,牠与莱文的距离只有一米之远。这不由得令人联想起金刚,无不毛骨悚然。布赖恩很清楚地看到,这只个头很大的大猩猩,眼睛似乎不是白色的,而是红色的,布满血丝。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上)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这时,管理员安迪做了一件极为勇敢的事。他直接面对霍比特,学着银背大猩猩扬波的样子恐吓牠,既没有退怯,也没有追逐,只是坚守在原地。一般来说,安迪只是站在那儿,大猩猩就不会冒然进逼。如果稍有不慎,霍比特跑到莱文那儿,有可能把他拖走,然后可以把小孩当玩具,这种后果可就会令人十分尴尬。

莱文掉进围栏已经有25分钟了,他失血过多,必须马上救出来。然而,大猩猩霍比特不见丝毫退让。用麻醉枪麻醉牠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药物生效需要太长的时间,而且牠可能会变得更猖狂,更加不肯妥协。布赖恩的同事递下了一条绳子,在大猩猩稍微后退之时,布赖恩终于抱着莱文,被人们齐心拉上了围栏。

莱文被空运送到医院治疗,他的30分钟磨难终于结束了。他的头骨破裂,左臂多处骨折。骨头露了出来,离大动脉只有几毫米。医生说,他能活下来真的很幸运。如果没有银背大猩猩扬波的出色表现,莱文或许逃不过这一劫。个头那么大的扬波坐在莱文身边,像父亲一样安撫着小孩,这颗"父爱"之心真是难能可贵。

银背大猩猩扬波尽管身材魁梧,形象有几许可怕,然而性格温存,举止老成,大有一派长者的风度。牠与骷髅岛上那头连凶悍的恐龙都要敬畏三分的金刚相比,简直是判若异类。当人们目睹了扬波爱撫小男孩莱文的一举一动后,似乎对于听到女人的尖叫声便闻风而动,之后更是钟情倾注的大猩猩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个月后,莱文完全康复。他和妈妈再次来到泽西动物园,来看望当初救护他的银背大猩猩扬波。远远看见莱文,扬波缓缓走了过来,隔着一层玻璃幕墙,牠歪着头,似乎是一个长者在端详久别重逢的后生;莱文也同样歪着头,向这位矜持的“长辈”透露出答谢的目光。不必细说,扬波仿佛还在回忆当初的情景。

莱文能够活下来的确非常幸运。银背大猩猩扬波确实非常关切他,并且为救他出了一份力。人们无法解释牠的这一行为,不过,却极大地改变了大猩猩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在当时,人们在围栏外大喊大叫,大家都以为牠会蹂躏小孩,但是,牠没有那么做,自始至终都表现得非常冷静,自始至终都表现得非常关切。

英国泽西动物园发生了莱文坠落大猩猩围栏内的事件10年后,在美国芝加哥的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一个小男孩同样不慎掉进了大猩猩的围栏里,并且失去了知觉。当时,雌性大猩猩宾图伊-朱瓦与扬波一样,没有伤害男孩,牠抱起男孩,就像妈妈一样,把他放到了门边,等待人们来把男孩带走。

不久前,已经三十多岁的莱文-梅里特又再一次来到泽西动物园。不过,扬波已经去世了,现今当家的银背大猩猩是彼此都不认识的亚昆泽。尽管对于莱文来说,亚昆泽显得十分陌生,然而,从牠那温柔的目光中,莱文似乎还是看到了扬波那魁梧而慈善的形象。时至今日,这个形象仍然深深地烙印在莱文的脑海里。

同样是小男孩掉进围栏中,同样是出于救人的动机,英国泽西动物园的银背大猩猩扬波与美国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的雌性大猩猩宾图伊-朱瓦的义举却有所不同。宾图伊是主动把小孩抱起,放在门边,让管理员带走;扬波却是对孩子安撫一番后,带领同类走进了自个儿的屋子里,腾出空间,让管理员进来。

对于雌性大猩猩宾图伊的义举,人们很容易理解;对于银背大猩猩扬波的义举,或许人们不一定就能够马上反应过来。牠们当时的思维如何,人们无从而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不同的义举体现的是不同的性格,也是不同身份的表现。宾图伊的做法非常直观,扬波的做法倒是太像人类的长者,显得深沉而成熟。

银背大猩猩扬波率猩猩返回自个儿的屋子里,牠究竟是怎么想的,人们很难推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论在野外还是在人工环境里,银背大猩猩都非常关心牠们的幼崽。出人意料的是,作为银背大猩猩,扬波却把牠的关爱给了一个人类的小孩,而且牠自己就身陷人类设置的囹圄之中,其中缘由的确发人深醒。

从扬波救人,不由使人联想到一个人在动物园里戏弄大猩猩的笑话。他做什么动作,大猩猩就做什么动作,感觉好玩极了。于是,他做了个用手扒眼皮扮怪相的动作,猛然间,大猩猩拿起石块就向他砸过来,砸的头破血流。他去问动物园管理员,管理员哈哈大笑,告诉他:“你这个动作骂他笨蛋,他不砸你才怪!”

这人听了动物园管理员的解释以后,又过去逗大猩猩。他开始拿木棍打自己的脑壳,原以为大猩猩会模仿他,照样操起木棍敲打自己的脑瓜。但是大猩猩给了他一个扒眼皮的动作,这个人一下子懵了。用手扒眼皮扮怪的动作,在大猩猩的语言里,就是笨蛋的意思。真的没想到,一只大猩猩可以毫不费劲地骂人笨蛋。

近日摄影师丹尼尔·扎卡罗夫公布了他在全球各地动物园拍摄到照片,有大猩猩表情呆滞地蹲坐在地板上,有狮子垂头丧气地沿着围栏内独自散步,还有长颈鹿、河马以及棕熊等动物在动物园内的悲惨生活。扎卡罗夫称,拍摄这些照片不是为揭露动物园有意虐待的行为,而是想告诉人们,自然界动物所面临的困境。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对野生动物的猎杀,一些动物濒临灭绝。于是,人们对动物园又有了新的认识。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对动物园动物进行的研究证实,北极熊、狮子、老虎、印度豹等野生动物在被囚禁的条件下生活,会感到身心紧张。由于圈养环境与野生环境差别很大,导致很多动物行为异常。

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生态维护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少国家动物园顺应潮流,重新组合了动物园的职能,把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作为动物园的首要职能,并坚称动物园对保护野生动物和公众教育起到积极作用。实质上,把野生动物圈养起来,其目的就是一个,那就是以牺牲动物自由和权利为代价来满足人的享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4909.html

更多阅读

打造淘宝平民爆款实验室从零开始 诚信通爆款实验室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关注了的微博明明是美食或者旅游专题,却拼命的转发服装的微博,哪个哪个衣服特漂亮啊,质量特好啊,特有明星风范啊……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刷着刷着微博,逛着逛着论坛,就莫名其妙的买了件衣服,明明没在计划内,当然爆款

wifidog-从零开始学习OpenWrt完美教程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Maker开始折腾OpenWrt,但作为一个Maker新手来讲,在网上还是很难找到一份系统的入门级资料。查找资料很辛苦,而且OpenWrt的门槛相对较高,希望这篇文章所提供的从零开始学OpenWrt编译+刷机+使用教程能降低新手们的入门难

声明:《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上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为网友风与水的痕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