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全册教案下载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俄国十月革命。

本课的重点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这是个既复杂又特殊的历史现象,要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认识其存在的暂时性。

二、教法建议

1.在课前提问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如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概括归纳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而十月革命的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由此导入新课。

2.俄国十月革命为什么能爆发,是本课的重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二月革命的时间、性质、结果。②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概况。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

由于第二个问题又是一个难点问题,所以老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逐层深入,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总结历史原因、分析历史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①什么是两个政权?明确在两个政权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②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③为什么说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暂时的历史现象?结合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来理解。

对于第三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俄国地图、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出彼得格勒在俄国的位置,起义总指挥部所在地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让学生思考:十月革命的主要参加者是谁?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使学生认识工人阶级的伟大作用,了解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是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及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等有关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由自己概括。还可以对比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府建立政权后所采取的不同措施,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4.关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即1918~1920年是苏俄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解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教师可以用具体实例说明斗争的极其艰苦,胜利的来之不易。

这一目学完后,教师可以用“动脑筋”的问题提问:想一想,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以突出重点,巩固知识。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以培养其分析、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比如,将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横向对比,找出两国选择不同的革命道路的原因。再如,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内容大致如下: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无产阶级革命

推翻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5.讲述“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一目时,教师要突出强调两个“第一次”,以讴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革命首创精神。也可以打出投影: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 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6.本课内容学完后,教师打出投影片《列宁回到彼得格勒》。让学生解读这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场景。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会受到工人和士兵的热烈欢迎?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结合本课学过的内容回答。最后,教师小结: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同资本主义制度曲折、长期的斗争。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历史地图,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

3.指导学生概括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从中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想一想: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讲一个与列宁有关的小故事:

1.回忆小学时候学过的课文──《诚实的孩子》。

2.复述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年》中的有关内容。

五、参考书目

1.刘文涛、陈海宏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现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辽宁省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 李凤)

参考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的社会矛盾激化

在大战期间,沙皇政府不断加强反动统治,工会组织大部分被解散,罢工遭到残酷镇压,布尔什维克党在国家议会中的代表被逮捕,党的报刊全部被查封。大战还给俄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极端混乱的局面,约1 400万青壮劳动力脱离生产,被拉去当兵。由于燃料不足,工厂减少了生产,1916年有30多座高炉熄火。农村大片土地荒芜,物价飞涨,食品奇缺。为了应付战争开支,沙皇政府大借外债,仅在军需订货方面,就欠英、法、美三国的债务达到77.69亿卢布。俄国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1916年,许多城市开始发生饥荒,工人运动急剧高涨。这一年罢工有1 500起,人数超过100万。1917年初,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示威运动在彼得格勒发生,接着扩展到莫斯科、巴库等大城市。

俄国二月革命

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彼得格勒工人的罢工已经发展成为政治罢工,提出“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等口号。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发出传单,号召起义,打倒沙皇专制政权。11日,当时负责领导工作的以莫洛托夫为首的中央局发出起义号召,工人们立即动员起来,解除警察、宪兵的武装,用来武装自己,起义开始。

3月12日(俄历2月27日)起义席卷全城,许多士兵站在革命人民一边。工人和革命士兵占领了弹药库、兵工厂,打开监狱释放政治犯,并逮捕了沙皇的大臣和将军。正在白俄罗斯大本营(最高统帅部)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企图回到首都,挽回败局,但由于沿途许多地区的士兵纷纷起义,沙皇未能得逞。结果,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把政权交给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起义的消息传出,全俄各地都发生了革命,统治俄国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垮台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证明了列宁提出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十分正确。

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世系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1613—1645),1613年7月登位,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阿历克塞·米哈伊洛维奇(1645—1676)。

费多尔三世(1676—1682)。

彼得一世(1682—1725),即彼得大帝。1682年与其兄伊凡五世同时继位。由其姐索菲娅公主摄政。1689年亲政。1696年伊凡五世病死后,为唯一君主。实行改革。

女皇叶卡特琳娜一世(1725—1727),彼得一世之妻。

彼得二世(1727—1730),彼得一世之孙,他死后,罗曼诺夫王朝男嗣绝。

女皇安娜·伊凡诺夫娜(1730—1740),彼得一世之侄女。

伊凡六世(1740—1741),安娜的外甥女所生不满三个月的婴儿,后被囚18年,1764年被杀。

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1741—1761),彼得一世之女。

彼得三世(1761—1762),彼得一世之外孙,即位不久被废黜,后被杀害。

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彼得三世之妻,德意志公爵之女,参与废黜和杀害彼得三世后执政。其执政时期是俄国农奴制的鼎盛时期。

保罗一世(1796—1801),叶卡特琳娜二世所生,名义上是彼得三世之子,1801年被谋杀。

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保罗之子,杀父夺权。神圣同盟的组织者之一。

尼古拉一世(1825—1855),保罗之幼子。曾镇压波兰起义(1830~1831年)和匈牙利革命(1848~1849年)。

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1861年实行改革。

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

尼古拉二世(1894—1917),绰号“血腥的尼古拉”,曾镇压1905年俄国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尼古拉二世在1918年被枪决。

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苏维埃是俄国1905年革命中出现过的新型革命组织。最初是领导罢工的代表机关,后来成为准备起义的领导机关,又逐渐发展成为新政权的萌芽。在二月革命中,工人代表苏维埃、士兵代表苏维埃相继出现。它虽然没有掌握政权机关,但依靠着绝大多数人民,依靠着武装的工人和士兵。然而,苏维埃的领导权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窃取。孟什维克分子齐赫泽当了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和孟什维克分子斯克别列夫当了副主席。3月15日,在彼得格勒苏维埃全体会议上,他们拒绝布尔什维克的主张,通过了支持临时政府的决议,把政权拱手交给了资产阶级。同一天,临时政府成立。大地主李沃夫担任政府总理,资产阶级立宪民主党头目米留可夫任外交部长,莫斯科纺织厂主科诺瓦洛夫任工商部长,克伦斯基任司法部长(7月21日,克伦斯基代替已经辞职的李沃夫任临时政府总理)。在两个政权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握政权的机关。它代表了俄国资产阶级和英、美、法帝国主义的利益,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竭力保存旧的国家机器,企图解散工人武装,消灭苏维埃,建立单一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什么二月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资产阶级窃取了呢?一是二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党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迫害,列宁被迫侨居瑞士,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等被流放在西伯利亚,这就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二是广大工农群众过去长期生活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没有参加过政治运动,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因此,从思想觉悟上和组织程度上都还跟不上急剧转变的形势。三是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乘机在工农群众中散布推翻沙皇政府就是革命的完成,主张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苏维埃只要在一旁“监督”就可以了,从而帮了资产阶级的大忙。

列宁的《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四月提纲》)

1917年4月16日,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第二天早晨,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然后他又在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出席全俄苏维埃会议的代表联席会议上重述了这个报告。以下是这个报告的摘要:

“……

2.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这种特点要求我们,在刚刚觉醒过来参加政治生活的极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中进行党的工作时必须善于适应这种特殊条件。

3.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指出它的任何诺言,特别是关于放弃兼并的诺言,完全是谎话。要进行揭露,而不是“要求”这个政府即资本家政府不再是帝国主义政府,这种要求是散布幻想,是不能容许的。

4.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在大多数工人代表苏维埃中我们党处于少数地位,比起受资产阶级影响并把这种影响带给无产阶级的一切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分子的联盟──从人民社会党人、社会革命党人起直到组织委员会(齐赫泽、策列铁里等)、斯切克洛夫等等止──暂时还处于较弱的少数地位。

要向群众说明: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因此,当这个政府还受资产阶级影响时,我们的任务只能是耐心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特别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来说明他们的策略的错误。

只要我们还是少数,我们就要进行批评,揭示错误,同时宣传全部国家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必要性,使群众从实际经验中纠正自己的错误。

5.不要议会制共和国(从工人代表苏维埃回到议会制共和国是倒退了一步),而要从下到上遍及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共和国。

废除警察、军队和官吏。(注:即以普遍的人民武装代替常备军。)

一切官吏应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

6.在土地纲领上,应把重点移到雇农代表苏维埃。

没收地主的全部土地。

把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单独组织贫苦农民代表苏维埃。把各个大田庄(其面积约100俄亩至300俄亩,根据当地条件和其他条件由地方机关决定)建成示范农场,由雇农代表进行监督,由公家出资经营。

7.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

8.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注:《列宁选集》第3卷第14~1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临时政府封闭了《工人之路》报和《士兵报》,并企图占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形势万分危急。当晚,列宁在《给中央委员会的信》中指出:“情况已经万分紧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真的就等于死亡。……无论如何不能让克伦斯基及其同党把持政权到25日,一定要今晚解决问题。”根据列宁的指示,党中央决定提前起义。列宁于当天深夜越过敌人封锁线,秘密地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

7日凌晨1时起义部队占领了邮政总局。2时攻占了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接着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电路,电话局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6时左右,赤卫队员、士兵和水兵已经占领了皇宫大桥。除了宫廷广场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地区,其他地区几乎都掌握在起义者的手里。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跑。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但临时政府仍负隅顽抗,2 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继续盘踞着冬宫。下午5~6时,2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9辆军车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命令它于6时20分缴械投降。8时过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下达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书,遭到拒绝。晚9时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空弹射击,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赤卫队和士兵们在雷鸣般的“乌拉”声中,迅猛地冲向冬宫。在117级云石阶梯上同敌人短兵相接。接着,在1 005个房间里展开了白刃战。8日凌晨1时50分,临时政府的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斯莫尔尼宫

位于圣彼得堡。1806~1808年由意大利建筑师克瓦伦吉设计建成。原来是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院。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和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设在这里。11月6日夜,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7日晚,在此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选举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胜利后,斯莫尔尼宫成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直到1918年3月才从这里迁到莫斯科。

冬宫

俄国沙皇的皇宫。建于1754~1762年,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的涅瓦河畔。由建筑师拉斯特列里设计建成。1847年大火后重建。宫殿宏大华丽,有1 000多个房间(包括大厅),长200米,宽130米,高22米。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成员都躲在这里。11月7日晚,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冲进这里,逮捕了临时政府的部长们,彼得格勒的起义取得了胜利。十月革命后,冬宫改为历史博物馆。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10点40分,正当起义部队攻打冬宫时,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到会的共有673名代表,代表全国400多个苏维埃组织。其中布尔什维克党人占多数(390名),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处于孤立地位。第二天清晨5时左右,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同日晚11时左右,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平法令》是苏维埃国家对外政策的第一个法令。它强烈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滔天罪行,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9日2时左右,通过《土地法令》。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最后,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下设陆海军、外交、财政、司法、内务、民族事务等13个人民委员部,执行无产阶级国家的各种职能。斯大林当选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托洛茨基当选为外交人民委员。清晨5点钟,大会胜利闭幕。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成立。

毛泽东论十月革命

“……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动,是极其巨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通过了各国内部和中国内部自己的规律性而起的……”

(《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年版第303页)

“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来,是全人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世界各国的广大人民热情地庆祝十月革命的40周年,因为这40年的历史使他们确信,无产阶级必然能够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必然能够战胜资本主义,被压迫民族必然能够战胜帝国主义。当然,在人民面前还有困难和曲折。但是,列宁在36年前说得好,‘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船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会议上的讲话》

(195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1957年11月7日)

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还处在同德、奥匈等国交战的状态。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迅速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停止战争,缔结公正的和约。但英、法、美等协约国断然拒绝和谈。于是,苏维埃政权单独同德国进行和谈。1917年12月3日,谈判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进行。德国代表在会上提出了从俄国割出15万平方千米土地的苛刻条件(包括整个乌克兰及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部分地区)。列宁根据当时苏维埃国家刚刚建立、红军正在组建之中、国内反革命力量还很猖獗等情况,主张接受条件,退出战争,缔结和约。但是,当时出席布列斯特会谈的苏维埃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等人反对这样做,党中央也没有通过列宁的主张。1918年2月18日,德军在前线大举进攻,侵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并从北面威胁彼得格勒。党中央号召人民起来保卫祖国,年轻的红军为粉碎德国的军事进攻,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德国的谈判再次进行,德国提出较前更加苛刻的条件,增加了对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和高加索等地的领土要求,并要求苏俄赔款60亿卢布。列宁说服其他人接受了这些苛刻条件。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国等国在布列斯特签订了和约。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和平喘息时间,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整顿了国家经济和扩大了红军,为以后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大战中战败投降。13日,苏俄政府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又称军事共产主义。苏俄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1918年9月2日苏维埃中央执委会的决议宣布,将全国变为军营,“一切为了前线”,“不仅在陆军和海军中,并且在粮食业和运输业以及军事工业领域内,都应建立军事制度。”这是战时共产主义在全国开始实施的标志。它的主要内容有:①国内贸易国有化。1918年11月2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这时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②余粮收集制。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征收数额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裕农民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不按期完成的,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③产品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一度称消费公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1920年开始逐渐改为免费供应,使工资实物化,货币工资失去实际意义。④劳动义务制。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政府可以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何种经常性工作。⑤全部工业国有化。大工业国有化是内战前就开始的,1918年6月正式颁布法令,加快了国有化速度。1920年11月29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将拥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作用。

形象图《战斗中的恰巴耶夫》

这是苏联画家П·华西列也夫的名画,它生动地反映了恰巴耶夫的形象。恰巴耶夫是苏维埃国家红军战士英雄主义的象征。恰巴耶夫旧译夏伯阳,为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红军的天才指挥员。1887年诞生在喀山省切博克萨雷县的一个贫农家庭里,年幼时当过牧童,做过木匠学徒。1908年应征入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英勇善战获得过几枚十字勋章,升为上士。1917年秋,由前方回到尼古拉也夫城参加革命。1918年加入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19年初,他被调往东方战线担任旅长。不久提升为第二十五师师长。1919年6月8日,他在指挥部队攻占乌发时,头部受伤,但他继续指挥作战,取得胜利,他荣获红旗勋章。1919年9月4日夜晚,恰巴耶夫师部所在地──乌拉尔的尔比欣斯克(今查帕耶沃)遭到白卫军哥萨克的袭击、包围,恰巴耶夫英勇奋战,在突围渡乌拉尔河时不幸牺牲。恰巴耶夫深得人民和红军战士的爱戴,1923年,原第二十五师政委、恰巴耶夫的亲密战友富尔曼诺夫创作了中篇小说《恰巴耶夫》。这部作品以后又被搬上银幕。课本上的插图《战斗中的恰巴耶夫》生动地表现了恰巴耶夫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的英勇精神。

国内战争结束时苏俄的国民经济状况

四年的帝国主义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1920 年的工业总产值,只等于战前的30%。其中大工业的产量只有战前的15.5%,钢产量只有战前的4.6%,生铁只有战前的3%左右,煤比战前减少了2/3,石油减少了3/5。由于缺乏燃料和原料,大部分企业无法开工。2/3的铁路毁于战火,整个交通运输业因破坏惨重和缺乏燃料而奄奄一息。1920年农业总产量只等于战前的65%。国内所有库存的金属和布匹差不多都已用完。国家的状况正如列宁描绘的那样:“俄国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摆脱战争的,就是其形象正如同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一样,在七年之中把他打得遍体鳞伤”。经济的破坏,引起了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恶化。人民生活必需品,就连面包、衣服和肥皂这样最起码的物品都十分匮乏。工人的口粮极少,经常挨饿,于是有一些工人跑到农村去,工人人数锐减。1913年,大工业中有255万名工人;1921年时,只剩下140万人。农民的生活状况也异常艰苦,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沿用下来的余粮收集制和禁止贸易自由的政策,与农民的经济要求相抵触,使农民的不满情绪尤为显著。在坦波夫省、沃罗涅什和萨拉托夫省,在乌克兰、顿河和西伯利亚等地发生的富农叛乱中,有不少中农参加。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于1921年2月28日也发生了叛乱。列宁清醒地看到了这种危险,指出只有迅速恢复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发展生产,才能摆脱现在所处的悲惨境地和所忍受的饥寒,才能打退资本家在稍事休息之后可能重新挑起的内战,才能巩固苏维埃政权赖以存在的基础──工农联盟。

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史学界掀起了一次研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高潮,其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1.基本持否定态度。持这种意见的以复旦大学姜义华为代表,他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是“十足的农业社会主义”,是旧俄国专制主义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政权万能论以及宗法式的情绪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侵袭的结果。(注:杜立克:《喀琅施塔得叛乱及其教训》,《内蒙古大学学报》1981年增刊。)杜立克也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是由于党的一些领导人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动,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此外,也有人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绩有限,错误严重”。

2.基本持肯定态度。这种观点以北京大学的谢有实为代表,他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保全了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工人和广大劳动群众,保全了遭受战争破坏的工业,为恢复生产保全了前提条件。战时共产主义不是农业社会主义。(注:谢有实:《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世界历史》1981年第1期。)另外,许多人的文章也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供应前线,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从而巩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保卫了国家独立。

3.具体分析的态度。王斯德、叶书宗认为,否认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从1918年6月到1919年底,主要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后期从1920年到1921年初,此时才把适用于战争环境的特殊措施,用来进行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以便“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王斯德、叶书宗:《也论列宁主义和战时共产主义》,《世界历史》1982年第2期。张培义指出,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不同阶段,因而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这些措施产生于战争环境,使国家能集中人力、物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由于领导人企图借助这些措施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最后造成严重后果,引起人们强烈不满和生产力下降。张培义:《战时共产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总结》,《山东师大学报》1982年第1期。此外,张驰、黄济福都具体分析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功过、经验教训。张驰:《如何评价苏维埃国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世界经济》1980年第6期。黄济福:《也评苏俄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苏联历史问题》1984年第1期。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是新经济政策。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后,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它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它既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由于苏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因此这一模式深刻地影响着苏联的历史和命运,也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中可以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结合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状况加以说明。使学生认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提问上一课学过的有关内容。比如提出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帮助学生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那么,当国内战争结束后,还要不要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呢?由此导入新课。

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目,包括两个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的成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本课的重点,要讲清楚实施的背景、时间、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教师可打出投影: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教师先请同学们思考这段话的含义,再指出这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能继续实行了。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继续实行这一政策了?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政策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因此,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关于苏联的成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苏联地图,让学生了解这已是一个历史名词,存在时间是1922~1991年。当时苏联的成立,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到1991年,苏联解体。

这里,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区别沙俄、苏俄、苏联三个名称的不同。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目,也是本课重点。它包括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三方面内容。关于苏联的工业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概括归纳如下要点:是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针对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说明苏联工业化的特殊性及其取得的成就。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习兴趣。

在有关农业集体化问题的学习中,首先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其次,投影如下资料: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让学生根据这段话来分析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客观结果,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本课的难点,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老师要结合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帮助学生分析: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是个人的高度集权,其发展的结果导致了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进而引导学生用生产力标准分析产生弊端的原因及其造成的结果,思考解决弊端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本课内容学完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最后老师小结: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5.在巩固环节,让学生动脑筋思考: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苏联的工业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苏联工业化的建设资金主要采用行政手段来保证、实行高积累多投资。

三、学法指导

1.借助展示的历史材料,加深学生对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2.指导学生初步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

四、问题探究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列表: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1917.3

二月革命

1917.11
初中九年级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全册教案下载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

十月革命

1918~1920

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1921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2年底

苏联成立

1928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6

苏联通过新宪法

五、参考书目

1.刘文涛、陈海宏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现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辽宁省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 李凤)

参考资料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工业的恢复

大工业很快地恢复起来。它的总产值每年都有很大的增加。1925年总产值达到77.39亿卢布……1913年是102.51亿卢布……但是1926年就已经超过战前工业水平8.1%。在恢复时期的五年中,工业生产增长了4.5倍。……

……发电站的数量和平均供电面积增加了。与1921年比较,在1925年发电站的发电量几乎增加了五倍,并超过了战前的供电面积。1925年我国(指苏联)的全部发电站的发电量是29.25亿千瓦小时,而1913年只有19.45亿千瓦小时。…………

恢复时期苏联工业产值的增长非常迅速。在这五年之内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加4l%。

没有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时期能以这样的速度来恢复自己的工业。帝国主义战争的结果,法国的工业生产1920年降低到1913年水平的62%。把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的法国花了6年(从1919~1924年)。同时它还利用了根据《凡尔赛和约》所得到的大量赔款。德国为了把自己的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规模,就用了10年工夫,而且是在外国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输出的条件下恢复的。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维埃经济的发展》,学习杂志社1955年版,第256~259页)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农业的恢复

农业在1925年几乎达到了战前的水平。农业总产值在1925年至1926年度约为97.46亿战前卢布,而1913年到1914年度为102.25亿战前卢布。1925年谷物生产达到45亿普特,超过了战前的平均收获量,战前最后10年全国的平均收获量约为40亿普特。播种面积已在逐年不断地增加……

由于粮食总产量的增加,谷物作物的商品率逐年提高起来。国家的粮食采购量的增加就可以说明这一点。1921年至1922年度苏联的粮食采购量是3 814.07万公担,而1925年至1926年度就增加到8 913.11万公担,即增加133%以上。……

整个来说应当指出,在这些年内农业的恢复和提高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虽然1921年的旱灾很严重,但是在5年内苏联的农业仍然达到了战前的水平,而且在1926年还超过了这个水平。资本主义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为了使农业达到战前水平,花了1年以上的工夫。德国在10年之内才把主要谷物作物的产品增加了21%。法国甚至于到1931年还没有恢复战前谷物的播种面积。苏维埃国家在5年内把谷物产品增加了77%。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维埃经济的发展》,学习杂志社1955年版,第271~273页)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开幕,出席代表大会的有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代表1 727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代表364人,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代表33人,南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代表91人。12时45分,由军事最高代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彼·格·斯米多维奇宣布代表大会开幕。……

约·维·斯大林宣读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和成立条约的全文。……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条约基本上规定了联盟最高国家机关的权限职责和全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规定了联盟的国旗、国徽和国印。……定都莫斯科。条约规定了每个共和国都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

……代表大会一致批准了宣言和条约,并选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四个加盟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米·伊·加里宁、格·伊·彼得罗夫斯基、亚·格·切尔维雅科夫、纳·纳·纳利马诺夫当选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苏联科学院《世界现代史》第8卷,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758~759页)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1922年12月30日)(摘要)

可是连年战争并不是没有留下痕迹。战争所遗留下来的田地荒芜、工厂停工、生产力遭到破坏和经济资源枯竭的现象,使得各个共和国在经济建设方面仅仅靠单独努力就不够了。在各个共和国单独存在的情况下,国民经济恢复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和新的侵犯的威胁,使得各个苏维埃共和国必然要建立统一战线来对付资本主义的包围。

最后,就阶级本质来说,苏维埃政权是国际主义的政权,因此它的结构本身就推动各个苏维埃共和国的劳动群众走上联合成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道路。

所有这些情况都无条件地要求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成一个联盟国家,这个国家既能保证外部的安全和内部的经济繁荣,又能保证各族人民的民族发展自由。

(《斯大林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1~322页)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了加快工业化步伐,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指示。党中央责成古比雪夫领导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1929年4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和同年5月召开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批准了“一五”计划方案。在“一五”计划的鼓舞下,苏联人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

在联共(布)中央号召下,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全面展开。1931年,斯大林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干部、群众努力学习,精通技术。经过苏联人民艰苦奋战,193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建成了1 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建起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奠定了基础。

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4年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1935年斯大林提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苏联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培养训练经济工作干部,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力量的作用,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大胆提拔富有创造性和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扩大技术队伍,普遍提高群众文化教育水平。到1937年,全国知识分子干部已达960多万人,其中技术人才达400万以上。在重要工业部门中,专家的相对人数超过德国。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达54万人,超过英、法、德、日、意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总和。在“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口号的推动下,1935年8月,在各个部门都掀起了以斯达汉诺夫命名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由于开展斯达汉诺夫运动,“二五”计划也以四年零三个月完成。在“二五”计划期间,有4 500个大企业投入生产,工业产量比1932年增加120%,比1913年增加了将近5倍。而同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13年仅增长44.3%。到1937年,苏联的钢产量达1 770万吨,钢材为1 300万吨,生铁为1 450万吨,煤为1.28亿吨,电力为362亿度。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已取得了彻底胜利,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了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

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

1913年

1928年

1932年①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拖拉机



4

2

1

2

1

联合收割机





2

1

1

1

电力

15

10

7

4

3

2



6

6

4

3

4

3

石油

2

3

2

1

2

1

生铁

5

6

5

4

3

2



5

5

5

4

3

2

水泥

6

8

7

5

4

3

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

(《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第二个五年计划)》,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32页)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7年末,苏联的工业生产达到并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最高水平。然而,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的决议指出: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决议要求在运动中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苏联集体农庄制度的确立

1918年

1929年

1930年

1934年

1937

年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

1.6

57.0

85.9

233.3

243.7

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数(单位:百万户)

0.02

1.0

6.0

15.7

18.5

集体化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百分比

0.1

3.9

23.6

71.4

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

不详

4.9

33.6

87.4

99.1

(《苏维埃政权二十年(统计资料汇编)》,财政经济出版社1954年版,第45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问题包括:第一,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下,使许多产品无人问津,大量积压。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往往受国内外政治形势和领导人意志的影响,非经济的管理方法对计划的实施起了消极作用,高度指令化和过分集中妨碍各地区、各企业的积极性,商品货币关系处于受限制、受排斥状态,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缺少多种多样的流通渠道。第二,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改造小农缺乏经验,工作中注重农民利益不够,不少地方的领导人追求集体化速度,公然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还把农民的住宅、小牲畜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明显下降;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致使整个国民经济无法达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

关于1936年苏联宪法及其评价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根本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1936年12月5日,全苏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该宪法是在斯大林参加和指导下制定的,故又称“斯大林宪法”。它以资本主义在苏联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胜利为出发点,规定“苏联全部政权属于城乡劳动者”,苏联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宪法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苏联最高苏维埃。宪法还对苏联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作了明确规定。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关于苏联1936年宪法的制定

“自从1922年宪法制定以来,苏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国家的基本财富已归公有;人民不再是文盲了。间接的,受工作单位限制的不平等的投票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各地的人民都知道他们的全国性的英雄,能够直接投票选举这些人了。在1935年2月6日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决定修改宪法,以适应已经改变了的国家生活。以斯大林为主席的,由31名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科学家组成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被指定草拟一部更符合人民意愿的,更加适合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宪法。

……随后在1936年6月,宪法草案由政府试行通过,并且印了6 000万份提交给人民。这个草案经过了3 600万人参加的52.7万次会议的讨论。好几个月里,每一张报纸都载满人民的来信。提出的修正意见约有15.4万条──当然,其中有许多是重复的……但是宪法草案的确根据人民的创议而作了48处修正。

1936年12月,2 016名代表在克里姆林宫的雄伟的白色大厅里举行了制宪大会。”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斯大林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第72~73页)

关于农业全盘集体化的研究

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是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苏联社会的巨大变革,但它在进行过程中犯有严重错误。这是我国学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共同看法。但在评价全盘集体化上,人们的看法就不同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1.斯大林发动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是否符合列宁的思想和理论?一种意见认为它不仅不符合列宁的思想和理论,而且违背了列宁的思想和理论。杨存训、余大章认为,苏联1929年开始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理论依据不是列宁晚年倡导的合作制战略,而是被列宁认为“也起了不好作用”的共耕制思想;集体农庄也不是列宁所说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注:杨存训、余大章:《论列宁从共耕制到合作制的战略思想转变》,《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刘瑜指出,在对待农业的问题上,斯大林违背了列宁的路线。在斯大林主观主义的驱动下,苏联将列宁预计要经过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的合作化过程人为地缩短了。(注:刘瑜:《对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再认识》,《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另一种意见则相反,认为斯大林发动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不仅与列宁的思想、理论相一致,而且还发展了列宁的思想和理论。李德硕指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继承列宁有关这一问题的思想。但由于二者的历史背景不同,因而在所要克服的思想障碍和采用的手段上亦有所区别。在集体化运动中,在集体农庄选择的形式和集体农庄与苏维埃政权的关系等问题上,斯大林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注:李德硕:《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理论和实践五题》,《江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

2.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对此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姜长斌认为,评价这一运动时有两点不能忽略:(1)运动是在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2)全盘集体化实现后,确实使工业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因此,全盘集体化是苏联当年特有的一个运动,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注:姜长斌:《从新经济政策到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苏联现代史论文集》。)吴仁璋则持相反观点,他认为,应该肯定,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大方向和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看,农业集体化是符合苏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在历史上有一定的生命力。(注:吴仁璋:《关于30年代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几个问题》,《苏联现代史论文集》。)石柏林不仅同意吴仁璋的观点,而且还进一步认为,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胜利向全世界农民指出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注:石柏林:《试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主要教训》,《辽宁师院学报》1980年第1期。)

苏联“30年代大清洗”人数

俄文中的“镇压反革命”不能理解为通通枪杀,它包括死刑、驱逐出境或流放、监禁三种形式。

综合1954年2月苏联总检察长、1990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1992年8月俄罗斯联邦安全部公布的三组数字,总括起来:

在苏联30~50年代因政治犯罪被判刑的人总共380万左右,其中1937~1938年大清洗中被判刑的大约在130万~150万人左右;

1937~1950年关在劳改营的政治犯共有340万~370万人,1937~1938年关押的政治犯约60万~70万人;

30~50年代被处死的政治犯是786 098人,1937~1938年被处死的政治犯是691 708人;

1921~1954年被流放或驱逐出境的共765 180人,1937~1938年大清洗高潮时期被流放和驱逐出境的共28 411人;

30~50年代被强迫迁徙的富农及其家属共348 670人;

1934年1月1日至1947年12月31日死于集中营的犯人总共96.21万人。

(摘自《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吴恩远文)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史,特别是掌握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变化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对巴黎和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内容的分析与探究,使学生认识《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从而得出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这一重要结论;通过引导学生对华盛顿会议的内容进行简要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极大地扩大了自己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势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从经济和军事实力两个方面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通过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中宣称的“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本课的重点是《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的确立,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之间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这一重要的国际关系体系正是由《凡尔赛和约》及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构成的。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特别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这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影响。

本课的难点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概念,但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理解有较大难度。教学中不要求学生完全理解这一历史概念,只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初步认识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同时形成掌握重要的抽象历史概念的初步能力。

二、教法建议

1.在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福煦车厢”及其文字说明,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教师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德国、奥匈等成为战败国,英法虽为欧洲强国但实力已大不如前,美日两国的经济实力则得到大幅度增长。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和“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安排’战后世界的?”两个问题。通过第一个问题使学生理解,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就是“通过大战变化了的各国实力”。结合第二个问题,教师可简要说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完成了对战后世界的“安排”,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并由此导入新课的讲授。

2.“战后的‘新秩序’”一目,主要介绍了凡尔赛会议的基本情况、《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和国际联盟等几个主要问题。教师可首先指导学生结合“巴黎和会‘三巨头’”一图阅读本目的第一自然段,并提出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参加会议国家的基本情况、操纵会议的国家以及和会的气氛等问题。

在处理“参加会议国家的基本情况”时,教师可适当指出:苏维埃俄国被剥夺了参加和会的权利,德国及其盟国则成为受审者等候发落,就是参加会议的27个国家的各自地位也相差甚远。英、法、美三国始终是会议的主宰,而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只能作为大会的陪衬。与会各国的地位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巴黎和会必然是一次大国分赃的会议。

3.“战后的‘新秩序’”一目中的《凡尔赛和约》是本课的重点,这一部分内容应主要由教师讲述、分析来完成。教师在具体讲述之前,可适当提醒学生巴黎和会签署的各种条约是以条约签订的具体地点来命名的。教材中的表格从领土、军事、政治、赔款和殖民地等五个方面,列举了《凡尔赛和约》有关的主要规定。教师可首先结合“签署《凡尔赛和约》”一图要求学生记住和约签订的时间。对和约的主要内容,教师应作重点讲述和分析,特别是要利用好教材第15页中的其他两幅插图,这对学生理解和约中有关“军事”和“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有很大帮助。

对《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也可以采取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决问题或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重点分析、讨论和约中一个方面的内容,然后由教师汇总五个小组的情况最后完成《凡尔赛和约》内容的教学。

教材中有关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屈辱地位的楷体字叙述,可由学生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内容自由阅读完成。

4.关于凡尔赛体系,这个问题的综合性、概括性较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首先侧重讲明凡尔赛体系的概念:1919~1920年,协约国在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被称作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对“新秩序”进行适当的讲述:首先,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德、奥、匈、保、土五国的疆界因割让而缩小,原俄罗斯、德意志、奥匈三大帝国统治下的中欧和东南欧地区新成立了一批独立国家;其次,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亚统治的新秩序,奥斯曼帝国已经解体,它原先统治的阿拉伯地区,在委任统治的名义下成为英法的殖民地;最后,凡尔赛体系还确立了帝国主义在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英、法等国瓜分了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同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欧洲》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两幅历史地图,比较两幅地图中欧洲各国疆域的具体变化,以加深对“欧洲统治的新秩序”的理解。

在完成“凡尔赛体系”的教学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动脑筋”的问题。

5.关于“国际联盟”,教材中只作了简短的交代,教师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有关国际联盟的背景知识。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首先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因为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所以美国没有参加,最后国联成为英、法操纵的工具。国联盟约虽然虚伪地写上了对侵略国实行经济和军事制裁的条文,但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得到全体会员国同意才行,而这是不可能的。1920年1月2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但国际联盟毕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

6.“对亚太地区的‘安排’”一目,主要包括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会议的影响等几个主要问题。关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教师应该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尖锐矛盾。教师可适时指出,参加会议的九个国家均在东亚地区有利害关系,日、美等列强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尤为激烈。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协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其中美国又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是华盛顿会议签订的重要条约,但其内容对初中学生不做要求,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无须掌握。

7.《九国公约》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在讲述这一问题前,可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历史》中关于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有关内容,并着重指出中国问题是东亚和太平洋问题的核心问题,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在对《九国公约》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布置学生阅读关于《九国公约》问题的两段课文,并结合教材中的引文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毛泽东说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九国公约》中宣称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真正含义。然后教师指出,《九国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实际上是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它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中国是华盛顿会议“安排”的最大受害国。

会议期间中国和日本代表在会外签订了双边协定,涉及到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改变《凡尔赛和约》的安排,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但不要求学生记忆。

8.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几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结构,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教师着重指出,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由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构成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学生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整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应对这一体系作一个简略的评价,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其次,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读懂教材中展示的历史地图,帮助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凡尔赛和约》内容和凡尔赛体系实质的理解。

2.通过指导学生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进行简要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评价重要历史概念的一般方法。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想一想:法国元帅福煦和列宁为什么对《凡尔赛和约》分别作出“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和“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评价?

答:因为依靠《凡尔赛和约》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1.讨论:对比一下,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时间、地点、操纵国、涉及的地域方面有哪些不同?

项目

时间

地点

操纵国

涉及的地域

巴黎和会

1919年

巴黎

法、英、美

欧洲、西亚、非洲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华盛顿

美、英、日

东亚、太平洋地区

2.观看历史题材影片《我的1919》,简要谈一下你的观后感。

教师可自行安排,然后组织学生自由发言。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第四编,第二十章,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法〕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著《欧洲史》第十章,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第四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推荐网站

历史天地(pep):http://www.pep.com.cn/lishi/

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http://hsbz.126.com/

世界历史:http://www.geocities.com/worldhistoyhk/

(作者:辽宁省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 闫焕民)

参考资料

福煦车厢

福煦(1851—1929)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协约国联军总司令。1918年9月,德军领导人发表声明,要求签订停战协定。不久,德国发生了十一月革命。出于对德国革命的恐惧,11月5日,协约国同意在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的基础上同德国开始会谈。11月8日,福煦代表协约国在贡比涅森林接见了德国代表团。他下令宣读了协约国提出的停战条件,并要求德国必须在72小时之内答复。经过几天的谈判,德国只从协约国方面得到了微小的让步。11月11日法国时间凌晨5时,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11时,各战胜国鸣放礼炮101响,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次大战后,福煦车厢被放入了博物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以闪电战迅速攻占了西欧一系列国家,法国也未能幸免。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法国政府中的投降派占了上风。6月21~22日,法德举行停战谈判。根据德方的指定,谈判地点就设在一次大战德国战败后于1918年11月11日签订停战协定的同一地点的同一车厢内。6月22日下午6时50分,法国代表进入1918年德国签订停战协定的那节车厢,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此后,福煦车厢作为战利品,被德军运到柏林。后来在美英盟军轰炸柏林的时候,这辆车被炸毁了(另一说法是,希特勒为了免于德国战败时再一次丢脸,下令炸毁了福煦车厢)。

巴黎和会的组织机构

巴黎和会于1919年1月18日以全体大会的形式开幕。以后还召开过五次全体大会,但这纯粹是形式,而且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真正的工作是在各个特设委员会里进行的。这些委员会由大国的专家和外交官组成,听命于会议的领导机构。会议期间的任何重大决定,都是由会议的领导机构在秘密会议上敲定的。这个领导机构开始是“十人会议”,由美、英、法、意、日五国政府首脑和外交部长组成。3月中旬,它又缩小为“四人会议”,由美、英、法、意四国政府首脑组成。到了4月,由于威尔逊总统拒绝满足意大利的要求,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愤然退出了会议,“四人会议”又变成了“三人会议”。实际上,在和会的各个阶段,重大问题都是由美、英、法三国首脑决定的。

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被称作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和会期间,他们在严守秘密的情况下碰头开会,决定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他们中的克里孟梭还被选为和会的主席。

克里孟梭(1841—1929)是法国顽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已有50年的从政历史。他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坚持自己提出的要求,拒绝做出任何让步。他要求确保法国免遭德国侵略。他说他一生中已经历过两次入侵,不要让他的国家再遭受第三次侵略。在防止侵略的旗号下,他要求以最严厉的手段处分德国,尽可能地肢解这一强大的邻国,以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劳合·乔治(1863—1945)是英国自由党首领,有30年从政经验,原是一位威尔士律师。他矮小、精明、圆滑。就在和会召开的头一年,他还在自己的竞选纲领中提出“绞死德皇”的蛊惑人心的口号,以迎合群众对德国的激愤情绪。但在和会上,却常与威尔逊一唱一和,对法国极力削弱德国的要求加以批评和抵制,似乎在某些问题上成为德国利益的维护者,以致引起克里孟梭极大的反感,指责他对欧洲的形势一窍不通。克里孟梭还不无讽刺地说“我猜测这个人是会念书的,但是我怀疑他从来就没有念过什么书”。实际上劳合·乔治清醒得很,这就是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让法德两国相互牵制。

威尔逊(1856—1924)是连任两届的美国总统。他是一个固执己见的资产阶级理想主义者、民主党人,当过教授和普林斯敦大学校长。1918年1月,大战即将结束前,他就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俨然以世界领袖自居。他打破美国总统不离开本国的一贯作法,亲自跑到巴黎参加和会。他深信,只有他自己才能说服协约国缔造出他所憧憬的那种“公正和平”。他反对过多削弱德国,要利用德国来同英法相抗衡。

列强争论的主要问题

和会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有时甚至达到互以退会相威胁的程度。它们争论的主要问题包括:

(1)会议程序问题。美国坚持要求先解决国际联盟问题,再言其他。而英、法却担心一旦建立了由美国控制的国际联盟,美国就将支配对所有其他问题的解决,使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英、法认为国际联盟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巩固战胜国通过和约所获得的成果的工具。因此英国提出先解决德、土殖民地的瓜分问题,法国则要求先制裁战争的罪魁祸首,肢解德国。面对英法的反对,美国只好退让,“十人会议”决定将国际联盟问题交由一个以威尔逊为主席的专门委员会去研究。

(2)对德和约问题。这是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但几乎在每一个决定做出之前,大国之间都有一番较量。在对德国的领土处理上,英国在美国支持下坚决反对法国肢解德国和兼并萨尔矿区的计划,迫使法国妥协。在战争赔款方面,英、美又联合反对法国的巨额赔款方案,双方最终因无法确定具体赔款数额而把该问题交由一个由克里孟梭主持的专门委员会去讨论。在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方面,法国要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最后各方不得不做出让步,问题才算解决。在对待德国殖民地问题上,英、日主张直接兼并,美国则坚持以托管或“委任统治”的方式解决,最后美国的意见占了上风。

(3)波兰问题。由于英美坚决反对法国要求把上西里西亚和但泽全部划归波兰的建议,法国建立“大波兰”的意图最终未能实现。

(4)阜姆问题。意大利想得到阜姆的要求遭到英、美、法的一致反对,在和会上未能如愿。

(5)中国山东问题。中国作为战胜国,当然有权收回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非法权益。但是英、法、意始终支持日本关于接管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无理要求,而美国最后也向日本让步,结果和会完全满足了日本的欲望。

虽然帝国主义列强在上述问题上争吵不休,但在反对苏维埃俄国方面却态度一致。由于“从一开始,俄国革命的巨大阴影就隐隐地笼罩着和会”,因此尽管会议中没有苏俄代表,“俄国问题”也未见诸于和会议程,但“列宁是一个占据了无形一席的无形成员”,成为影响和会的强有力因素,以致列强在整个和会过程中多次讨论如何扼杀或遏制俄国革命的影响问题。和会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保留德国东线部队、建立由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组成的所谓“防疫地带”,还批准了反苏俄武装干涉计划。《凡尔赛和约》关于德国领土的处置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曾提出一个肢解德国的计划。它要求在莱茵河西岸建立由法国控制的莱茵共和国,在德国南部建立巴伐利亚国,由法国占有德国的萨尔煤矿,收回被德国在普法战争中夺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在德国东部支持波兰的某些领土要求。英美两国坚决反对法国的这个计划,认为这个计划有造成法国独霸欧洲的危险。它们特别不能容忍的是让法国占领莱茵河西岸领土,因为这不仅意味着法国国土的扩大,还意味着法国将控制整个西欧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德国西部疆界问题,成为草拟对德和约引起争执的焦点。鉴于法国担心德国有可能发动复仇战争,英美两国建议与法国分别缔结双边条约,一旦德国无端发动侵略,英美立即给予法国援助。但是克里孟梭仍然坚持己见,并以退出和会相要挟。威尔逊立即以流行性感冒为由卧床不起,命令美国代表团回国。和谈濒于破裂。面对英美联合阵线,法国不得不妥协,同意了和约的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交给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确定德波边界,把历来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仍留给德国。总起来说,德国失去了原有领土的1/8,同时却留下了约10万平方千米历来属于波兰的领土。德国的领土缩小了很多,但却成功地避免了肢解,完整地保留下来。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军事限制

《凡尔赛和约》处置德国军事的原则是,限制德国军事力量以免威胁协约国,为德国保留相当兵力以镇压国内革命力量。具体内容有:①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通过志愿入伍的方式招募军官和士兵;允许保留陆军10万人,维护国内的秩序。②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在莱茵河流域保留部队和设置堡垒,给德国造成西侵的障碍。③同意德国拥有战斗舰6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12艘、鱼雷艇12艘,限制德国海军的发展。④禁止德国拥有坦克、装甲车、军用飞机、潜水艇和化学毒剂,阻止德国改进军事装备。

《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28日)摘要

第四十二条德国在莱茵河之左岸或右岸,于该河以东50千米所划界线之西不准保存或建筑要塞。

第一百十九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与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

第一百六十条(一)在1920年3月31日以后,德国陆军不应有步兵七师、骑兵三师以上。

自此以后,组成德国之各联邦,其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军官及补充军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之秩序及边界巡察之用。

其军官之实力总数包含各参谋处人员在内,无论如何组织不应超过4 000人。

(三)……德国之总参谋部及其他类似之组织均应解散,并不得用任何种形式重新成立。……

第一百七十三条德国之强迫普及征兵制度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

奥地利的演变及《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合并奥地利

现在的奥地利是经历长期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原来奥地利和普鲁士同为德意志诸邦中的两个最强大的邦。1806年奥地利帝国成立,其领土包括现在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奥地利居住的是日耳曼人,在匈牙利居住的是马扎尔人,在捷克斯洛伐克居住的是斯拉夫人。这时的奥地利既是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但也仍然是属于德意志的一个邦。奥地利人操德语,属日耳曼人,与同属日耳曼人的德国人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1867年,由于匈牙利民族运动的高涨,奥地利和匈牙利的统治者达成协议,在奥地利帝国基础上建立二元制帝国。奥皇兼任匈牙利国王和帝国元首;奥、匈各设政府和议会;外交、国防和财政则由帝国政府统一办理。两国议会每年各派代表集会商讨共同事务。1918年奥匈帝国由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而解体,在原奥匈帝国的领土上分别建立了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国家。操德语的奥地利人势单力薄,希望能实现奥地利和德国合并,以找到新的出路。1919年协约国召开的巴黎和会,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承认了民族自决的权利。但是协约国担心德、奥合并会过大地增强德国的力量,因此在《凡尔赛和约》中作出了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的规定。此外,原奥地利的日耳曼人绝大部分留在新形成的奥地利境内,还有一部分则留在新形成的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

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制度

国际联盟是一次大战后建立的一个国际性的机构。它的盟约由1919年巴黎和会制订和通过,并被列入了《凡尔赛和约》第一部分。盟约规定了维护殖民主义的委任统治制度,要求德国和土耳其把自己以前的海外殖民地交给国际联盟,由国际联盟委托受委托国直接统治。国际联盟把委任权授给了英国、英国的自治领、法国、日本和比利时,这些国家因而实际上获得了新的殖民地。

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的具体情况如下:德属东非,除卢旺达和布隆迪委任比利时、基翁格委任葡萄牙统治外,大部分地区均委任英国统治。多哥分给了英法两国,喀麦隆也被英法两国瓜分。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邦。新几内亚岛的德属部分给了澳大利亚,萨摩亚群岛给了新西兰。日本占领的太平洋中部的德国殖民地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和加罗林群岛,留给日本。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协约国与德国的盟国缔结的和约

协约国除于1919年6月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外,还于1919~1920年在巴黎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四国缔结了和约。对奥和约称作“圣日耳曼条约”,对保和约称为“纳伊条约”,对匈和约称为“特里亚农条约”,对土和约称为“色佛尔条约”。这四个条约也是以订约的具体地点命名的,它们同《凡尔赛和约》一起合称“巴黎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威尔逊提出建立国际联盟

美国总统威尔逊是国际联盟的发起人。1918年1月8日他在向国会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中,首先提到了建立国际联盟的问题。他还亲自拟订了一个国际联盟草案。巴黎和会经过激烈争吵,于4月28日修改通过,并把它列为《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盟约规定国际联盟行政权由全体会员国代表组成的大会和行政院行使,行政院由美、英、法、日、意五个常任理事国和由大会按期选出的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6月28日威尔逊总统在《凡尔赛和约》上签了字。

美国未加入国际联盟

威尔逊总统没有想到的是,1920年3月,由共和党多数控制的美国参议院拒绝了对《凡尔赛和约》的批准,主要理由是国际联盟盟约构成了《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美国不能接受超国家的力量的控制。这反映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中一部分人的一种担心,即国际联盟将会被英法所控制,那它就只会妨碍美国推行扩张政策。他们这种担心的根据是:一次大战后,英法两国虽然被严重削弱,美国虽然成为世界首富,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欧洲中心的国际格局还未被彻底打破,英法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仍扮演着主要角色。加之在美国,孤立主义思想一直占据上风。因此,参议院对建立国际联盟一直持反对态度。这种态度也就导致了对整个《凡尔赛和约》的拒绝,美国也因此未加入国际联盟。

战后日美矛盾

一次大战中日本侵占中国领土和太平洋上的岛屿,以及它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的显著增长,使美国统治集团日益惶惶不安。在大战末期,美国人就试图削弱日本在中国的地位。1918年6月,美国提出成立国际银行团以垄断对中国一切信贷的方案。日本统治集团很清楚,美国人将在银行团中占主导地位。受日本支配的中国段祺瑞政府拒绝了美国的计划。战后,东亚市场对美国资产阶级具有越来越大的意义。巴拿马运河于1920年正式通航,对此起了促进作用,这条运河大大缩短了美国东部重要港口同东亚之间的航路。争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争夺中国的斗争,在美国对外政策中被提到了重要地位。英日同盟与美、英、法、日《四国条约》

英日同盟缔结于1902年,最初以反俄为目标,后来转变为反德和部分反美,引起美国统治集团不安。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废除英日同盟。英国起初坚决主张用英、美、日三边协定来代替英日同盟。美国拒绝了英国这种变相保留英日同盟的企图,坚决要求法国参加协定,以增强美国同英日角逐的阵地。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签署了《四国条约》。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一旦这种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各国应进行协商,就应该采取的措施达成协议。条约确定在本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即告失效。这是美国外交的巨大胜利,它用体面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当时日本代表就愤愤不平地对英国代表说:“不管怎样,你们毕竟给同盟安排了一场盛大的葬礼。”

造舰竞赛和《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一次大战后不久,美、日、英三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造舰竞赛。1919年美国批准了庞大的造舰计划,预计到1924年美国舰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支舰队。英国当然不肯示弱。1921年英国通过建造4艘主力舰的计划,还准备在第二年增造4艘巨型战舰。日本也在疯狂扩充它的海军,1920~1921年把国库收入的一半用作海军军费。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了裁减海军军备的建议。英国受制于财政困难,只得同意美国的建议。日本在讨论具体方案时,反对美国提出的美、英、日主力舰10∶10∶6的比例,而坚持10∶10∶7的比例。美国人威胁说,要是日本坚持下去,那么日本造l艘军舰,美国就造4艘军舰。日本人被迫让步,但附有一个条件,即美国人不得在太平洋上建造新的海军基地。经过将近三个月的激烈争执,美、英、日、法、意五国于1922年2月6日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了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为5∶5∶3∶1.75∶1.75。经过美国力争,各国还同意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这恰好是巴拿马运河的最大通航能力)。条约的通过意味着英国被迫放弃了所谓的“双强”标准,但英国拒绝了对巡洋舰的裁减,相对地保持了海军优势。由于条约禁止在距离日本5 000~6 000千米以内建筑海军基地,美国被剥夺了在菲律宾、关岛和阿留申群岛建筑海军基地的权利,便利了日本舰队在亚洲海洋的称霸。

中日关于山东问题的协定和《九国公约》的签订

1921年11月,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中国北洋政府代表在人民反帝运动压力下提出“十大原则”,包括取消外国在中国境内的一切特别权和优越权、日本把原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归还中国等。这个纲领是帝国主义列强首先是美国所不满意的。美国只支持其中可以用来反对日本的条款。美国代表赞成山东归还中国,日本代表拒绝在大会上讨论这个问题。后来,会议通过决议,由中日双边谈判来解决问题,美英派观察员列席。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代表在会外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使中国在山东的主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修改《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意味着日本外交的失败和美国外交的胜利。至于在其他问题上,中国则无大进展。

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日、比、意、荷、葡、中九国代表签订了《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这就是通称的《九国公约》。它在名义上“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掠夺中国的协定。美国以它一贯推行的“门户开放”和各国在华工商业“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打破了日本在一次大战中取得的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对中国来说,把“门户开放”的原则列入《九国公约》,就是主权受到粗暴侵犯。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受害最大,《九国公约》肯定了中国处于不平等的半殖民地的地位。

对威尔逊失败原因的分析

威尔逊是国际联盟的主要倡导者也是国际联盟的真正创始人,1920年1月国际联盟也终于成立了,但最后美国参议院却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从而导致美国无法加入国联,这不能不说是威尔逊的一大失败,有人甚至认为“现代历史事件中还没有一件比这件事更带有埃斯库罗斯戏剧的悲剧色彩。”那么,威尔逊为什么会失败呢?对此人们众说纷纭,有强调党派倾轧的,有把威尔逊的失败归于他性格上的弱点,也有人从威尔逊和洛奇的个人恩怨上找原因的。近来,我国史学界一般认为,美国拒绝参加国联的真正原因不应归结于个人纠葛或性格缺点之上,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问鼎世界霸主地位的时机尚未成熟。(注: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4、282、305~306页。)这种不成熟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国际上,当时的列强力量对比对美国不利,美国在欧洲的阵地太弱,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却十分强大。二是从国内情况看,1920年美国人还没有准备来承担威尔逊贡献给他们的世界领导地位。诚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给美国带来了世界上最大经济强国、债权国和金融中心的荣耀,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并未带来世界霸主的交椅。威尔逊孜孜以求的国际联盟只会加强英法在欧洲的地位,巩固日本在亚洲的优势,而美国的手脚反而受到束缚。此外,也有学者指出,在国际联盟的创建过程中,威尔逊犯了一些严重错误,如不该在1918年10月25日国会选举前夕发表一篇要求选民选举民主党候选人的呼吁;在威尔逊亲自率团离开华盛顿参加巴黎和会以及美国参加和会代表团的人员构成上等问题上威尔逊亦有失误。(注:吴小安:《论国际联盟的诞生与威尔逊的失败》,《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还有学者从美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态度上进行分析。当时,许多美国人都反对《凡尔赛和约》。除了西部强烈的孤立主义者以外,和约掠夺德国的条款遭到德裔美国人的反对;威尔逊拒绝把阜姆让给意大利,引起意大利裔美国人的反对;爱尔兰血统的美国人则以盟约严重威胁了爱尔兰的独立事业为由反对盟约;华裔美国人因为和约把山东出卖给日本,也表示强烈反对。威尔逊则错误地估计了美国人民对和约和国际联盟的认识。(注: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3页。)

关于国际联盟性质和作用的讨论

传统观点遵循列宁对国际联盟性质的经典论述,认为它实际上是一群你抢我夺的强盗的联盟。虽然在国际联盟盟约中也有诸如“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各会员国之领土完整及现有之政治上的独立”,但这些美丽动听的词句并不能掩盖其“强盗联盟”的实质。国联成立后的罪恶行径证明,它是用来绞杀苏维埃革命政权的工具,一个新的对付各国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反革命神圣同盟”。(注:萨那、孙成木等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第290页。)

陈旭东在《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一文中对全盘否定国际联盟的观点提出质疑。(注: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文章从一战后特别是德、意、日法西斯出现后,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国联内部几种力量对比的角度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及国际联盟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价。文章认为,一战后期,国际联盟的使命就是维护这种新的国际体系,因此说国联是“强盗的联盟”是非常适当的。但是自德、意、日法西斯相继出现,亚洲和欧洲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之后,国际联盟的性质以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主要表现在:(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是一种约束力量,是正义舆论的理论根据,在客观上起到了延缓战争爆发的作用。在这里,作者本着“一分为二”的原则,在肯定国联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容和绥靖侵略者的同时,也指出国联力图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尝试。例如,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联提出的《李顿报告书》中关于承认东北属于中国一部分,否定伪满洲国合法性等条款对中国都十分有利;对德国,国联的裁军运动在实际效果上延缓了德国的扩军速度;而国联对意大利的制裁可以说是国联反对法西斯扩张的顶点。(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战后秩序,在法西斯战争策源地产生后从总的趋势看是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的。(3)所谓国际联盟的使命是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实际上只是维持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并不是保证这一体系所包含的内容绝对不变。因此我们不能说这一体系必然导致法西斯的产生,否则必然给法西斯侵略扩张行径披上正义的外装。由此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在法西斯战争策源地出现之后,国际联盟便开始转化为和平工具,它为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做的努力是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的,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动起到了约束作用,延缓了它们发动全面战争的速度,对反法西斯侵略的各国人民则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和实际的援助。

此外,文章还从力量构成角度,分析了国联中四种力量所起的不同作用。一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它们的基本目的是要摧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了不受国联的钳制,三国相继退出了国际联盟。二是英、法、美等国,文章强调这些国家是“非侵略的民主国家”,对法西斯国家的不断对外扩张,它们既有绥靖的一面,也有积极限制的一面。三是中小弱国,其中大多数都要求国联积极限制法西斯的对外扩张,从而对国联决议的形成起到重要影响。四是社会主义苏联。在国联成立之初,苏联是坚决否定这一机构的,但随着日、德两国相继退出国联,苏联的态度发生转变,认为国联已能够成为制止或阻碍军事行动发生的一种因素,能够促进和平。1934年9月,苏联加入国联。文章强调,国联为和平所做出的贡献是与苏联的作用分不开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也从世界一体化的视角,指出“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了20世纪世界已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注: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28页。)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经济大危机”,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

本课的重点有二:一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它是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二是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

难点:本课的难点有二,一是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概念性较强,初中学生难以理解。二是《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对学生而言,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二、教法建议

1.导入本课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知识并提出问题:“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2.“繁荣”及其崩溃一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讲述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时,指导学生阅读第20页小字部分,教师提出问题,利用幻灯片打出投影:

问题一:“这一时期经济增长快的表现是什么?”

问题二:“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种经济繁荣是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产物。对“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含义,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清楚,总结出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3.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崩溃,主要讲述的是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是本目的重点。

(1)讲述“经济危机的爆发”一目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1页小字部分及插图,提出问题:“你们对股票有哪些了解?”提示学生结合我国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学生身边的耳熟能详的事例让学生谈自己的认识,教师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是私有的,采用股份制经营,总结出股票在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的晴雨表。1929年10月29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出现股票抛售狂潮,使经济跌入低谷,经济危机爆发,它影响了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并很快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利用幻灯片展示第21页经济危机特点的表格,进行直观教学,适当补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破坏的内容(见下表)。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这次危机的特点。

(3)讲述经济危机的原因时,利用第22页“动脑筋”题,在学生学习本课前面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总结出经济危机的原因,教师进行适当点拨。

(4)经济危机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无条件的地区可用幻灯片)结合第21页小字部分、导入框的提示内容演示危机时的情景,给学生以直观印象,丰富教学内容。如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露宿街头的失业者,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动态图表,资本家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成熟的棉花等。教师提出问题:

问题一“这些画面说明了什么?”

问题二“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或问“你若是资本家,你该怎样做?”)

问题三“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在学生口头总结之后,教师进一步分析,得出经济危机的影响有二: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5)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假如你此时失业了,你有何想法?”讨论时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应给予适当评价。

4.“罗斯福新政”一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罗斯福当选总统,二是实施“新政”的目的、主要措施、产生的效果。

(1)讲述罗斯福当选总统问题时,可通过课前安排学生查阅有关罗斯福个人的资料,结合教材第22页图和22页、23页小字内容,介绍罗斯福,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培养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学习罗斯福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

(2)“新政”一词的由来,教师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增加“炉边谈话”的内容,结合第23页罗斯福的就职演说词,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民众支持罗斯福实施新政。教师总结“新政”的目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家指导和干预的手段,对工农业、商业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危机。

(3)“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是本课的难点。教师适当讲解《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其目的是“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中心”,“制订各工业企业经营规范,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教师提出“除此之外,国家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目的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第23页小字部分,总结出在农业、金融、公共工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目的在于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4)对“新政”的效果,组织学生根据内容讨论,然后自由发言。对有争议的问题,要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教师总结“新政”的效果是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作用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5)教师简单讲述30年代德国和日本为摆脱危机在政治上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在经济上将国民经济转上军事轨道,形成了新的世界大战策源地,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插图,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如“黑色星期四”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取信息、学习历史的方法。

2.采取多媒体教学,制作教学软件,进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提倡自主探究式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交流,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采用对比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增加学生讨论的时间,加强讨论的力度,教师尽量少讲或不讲。

4.通过指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为什么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却带来了危机?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与劳动人民消费能力的相对缩小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这些矛盾一直没有解决,暂时的“繁荣”背后孕育着更大的危机。

本书第21页失业者身上的广告牌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从全班选出几个同学,扮演大危机年代的美国记者,其他同学扮演工人群众。记者对工人进行采访,根据采访获得的信息,写一篇有关美国工人在大危机期间生活状况的短篇报道或综述。

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来源,采取小组合作搜集、交流的方式进行活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记者要事先拟订采访计划,工人群众要准备好资料。

2.小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在查阅收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讨论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会爆发这样大的危机。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资料,分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发言,从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之间的辩论。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刘文涛、陈海宏等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现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汉国等主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5月

2.推荐网站

中国教育在线www.cer.net

中国基础教育网www.cbe21.com

(作者:辽宁省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 韩维娣)

参考资料

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恢复

1.英国:由于暂时摆脱了德国的竞争并实行保护关税措施,新工业部门,如汽车、电气、化学、有色金属等在20年代有较大发展,汽车(包括载重汽车)由战前3万多辆,增至1929年的24万辆。1921~1929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7%。1929年,工业总产量超过战前水平(1913年)5.7%。

2.法国:由于德国暂时不能成为竞争对手,法国经济有了一定起色。阿尔萨斯、洛林的归还,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基本解决了法国的原料、燃料缺乏问题。又因得到德国81亿金马克赔款并扩大了殖民范围,法国进行了大规模恢复和重建。汽车、航空、化学、橡胶等新兴工业最为突出。1920年生产汽车4万辆,1929年增至25.4万辆。1926年,法国工业人口第一次超过农业人口。工业生产总指数从1919年的57(1913年为100),增至1924年的109,1930年的140,增长速度超过美英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的8%。1921~1929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9.4%。

3.德国:“道威斯计划”把赔款转嫁到德国人民身上。1923年进行货币改革,稳定通货;1924~1930年共得到外国贷款和投资326亿马克,解决了资金奇缺的困难;得到美国大量技术和装备;广泛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普遍更新设备,工人平均每周工作55小时。汽车、汽油、摩托制造、炼铝等同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增长迅速。1927年,工业已达到战前水平。1921~1929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7.1%。

4.日本: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工矿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由1914年的49.5%上升为1919年的61.1%。战后,美国从日本大量进口生丝、纺织品、船只等商品,英、法、德也需从日本进口战时奇缺的民用工业品,日本获得较广阔的国际市场。1919年下半年,每月新建扩建企业的投资达5亿日元。在政府特殊保护下为军事生产服务的钢铁、电力、化学、机械等部门有较大发展。1920年,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2%。1921~1929年,工业生产每年平均增长3%。

5.美国:由于大战中赚得巨额利润,在战后更新设备,大力采用自动传送装置等新技术,实行标准化的大量生产,同时,由于科学管理的发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几乎增加了一倍。

利用欧洲各国战后经济尚未恢复及对美国在财政上的依赖,夺占新的国外市场。在国内采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扩大消费市场。1927年,分期付款售出的汽车约占60%,1925年,分期付款的零售商品总额为48.75亿元。因此,工业有很大发展,以汽车制造、电气设备和房屋建筑最为突出。1921~1929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4.3%。1929年,美国生产了资本主义世界48.5%的工业产品,对外投资达172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把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半以上(50亿美元)掌握在手中,还第一次夺得了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中的首位。

“繁荣”背后危机的萌芽滋长

从理论上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由危机、停滞(即萧条)、中等活跃(即复苏)、生产过剩(即高涨)四个阶段构成。危机通常在以经济繁荣形式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达到顶点时爆发。危机中,工厂停工、倒闭,失业人数剧增,生产下降。生产降至低点徘徊,市场冷清,形成停滞阶段。接着出现降价销售存货,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对生产资料需求增长,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提高,生产逐渐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出现中等活跃(复苏)。继而,生产快步发展,市场活跃,重新进入生产过剩,又叫“繁荣”。当生产大大超过市场需求时,新的危机又到来了。

生产过剩

是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消费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它导致大量产品因劳动群众无钱购买而积压,形成生产过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劳动生产率已提高了40%以上,商品生产大量增加,但是,1929年却有60%以上的美国家庭年收入不足取得最低限度生活必需品的2 000美元。煤炭、棉织、造船、铁路设备、制革等工业,特别是农业都停滞不前或下降。就业人数上升很少,在马萨诸塞州,制造业工人人数甚至比1920年减少约25万人。

插图《纽约股票交易所前》

图为美国纽约华尔街一家股票交易所门前的景象。华尔街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的一条街,街道狭窄而短,它是美国一些主要金融机构的所在地。纽约证券交易所等交易所、联邦储备银行等银行都设在这条街上。华尔街是美国金融和资本高度集中的象征。1929年10月底,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价格暴跌,股票大量抛售,股票交易所前挤满了抛售股票的人群。美国股票市场崩溃,宣告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美国历史上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一般认为,这次危机是从1929年10月股票行情猛跌开始的。到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损失达260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经济陷入停滞状态。从1929年到1932年,银行破产达101家,企业破产约11万家。到1933年3月,美国的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万,还有100多万农民破产。这次危机中,工业、农业、信用危机同时并发。危机还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它的工业生产总值下降36%。世界贸易也因此缩减2/3。

纽约股票交易所抛售狂潮

1.股票:资本主义国家的股份公司需要额外资本时,会发行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和取得股息的有价证券。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之所以有价格能买卖,就因为拿着它可以向公司领取一定的股息。股票通常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卖,但不能向股份公司退股。

2.股票价格:股票价格与股票票面金额不一致。由于它取决于预期股息和银行利率,即: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率,例如一张票面金额100元的股票,预期每年领取8元股息,当时银行存款利率为4%,则这张股票的价格应为8元÷4%=200元。股票价格还常因某些企业乃至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的变化而波动,经济繁荣时期,买进股票者多,股票价格猛涨。经济危机时期,卖出股票者多,股票价格急跌。

3.股票交易所:买卖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市场。业务分两类,或现款买卖,或只买卖证券所有权,待一定时期结算时,支付行市涨落的差额。投机者往往利用行市涨落的差额牟取暴利,若预测失误,会造成破产。

4.抛售狂潮:由于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当时股票每一次买进都意味着利润,有100万新顾客随着大投资者和职业性的证券投机商进入股票市场,买卖各种证券,因此,发行和出售股票成为有利可图的交易,“新的证券好像肥皂块那样地被制造出来”。1925年1月到1929年10月,纽约股票交易“可上场股票”从4亿多股增至10亿股以上,有些股票卖价甚至在“10倍的收益”这个传统基数的50倍以上。1929年时,37天内成交数目超过500万股,成千上万的人集中精力去进行投机,股票交易成为商业和社交集会的主要话题。结果,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早晨10点钟,股票交易所大厅里的大锣刚刚响过不久,剧烈的风波就突然发生了。大批的股票涌到市场上来,不计价格地在抛售……交易所的情况十分混乱……开盘后半小时内,交易量就在300万股以上,12点钟时就超过了800万股,1点半钟时超过了1 200万股,当停止交易的大锣鸣响时,这一天的疯狂交易以1 641万多股的最高纪录而收盘……”。到11月中旬,30亿美元股票消失不见。1933年,股票市场跌到最低点时,约有740亿美元无影无踪,相当于1929年9月股票价值的5/6,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战费的3倍。

经济危机迅速蔓延美国

股票市场崩溃给各部门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银行纷纷倒闭,银行门前挤满惶惶不安、竞相提款的人群,1932年,全国1.8万多家银行库存现金不过60亿美元,却要应付410亿美元的存款。工业生产连续下降,到1932年,汽车工业仅开工5%,全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7%。危机期间,商业降到正常时期的60%以下。全国13万家以上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在1933年达1 300万以上,占劳动人口的1/4。农产品滞销,农民总收入下降了57%,大批破产。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值都下降了70%左右。资本输出几乎停止。

危机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英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23.8%。1932年,失业人数近300万。出口贸易下降50%。1931年,实行英镑贬值。

2.法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36.2%,约倒退了20年。1935年,失业人数为50万以上,半失业者占工人总数的一半。1937年,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从1929年的6.4%降为5.1%。危机延续到1936年才稍有回升。

3.德国:工业生产降低40.6%。失业人数最高时达600~800万,占近全国工人半数,居欧洲各国之首。农业收入减少30%。进出口额都减少70%左右。

4.日本: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对外贸易,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工业总产值下降32.9%。1931年,失业人数近300万。

插图《大危机时期穷人居住的棚屋区》

1929年,赫伯特·胡佛就任美国总统。在此期间,美国已经陷入经济危机,失业人数猛增,失业者用旧纸板、旧木料搭起简陋的棚子,由这种小棚组成的临时居住区被人们讽刺地称为“胡佛村”。胡佛(1874—1964)是美国第31任总统。生于依阿华州一个铁匠的家庭,9岁成为孤儿,由叔父抚养长大,20岁取得斯坦福大学地质学学位,成为该校第一批毕业生之一。后来,他从做一名普通矿工开始,很快成为颇有声誉的矿业管理人员。1899年,曾到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食品管理局局长,战后曾任商业部长,他主张政府尽可能对企业少加限制,在1928年竞选总统时,他曾说:“今天,我们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最终战胜贫困”,预言“每家锅里有一只嫩鸡,车房中有两辆车。”可是不久就被经济危机无情粉碎了。危机期间,他曾设法使赔款和战债延期一年支付,也曾向国会提出挽救危机的纲领,但坚决反对由国家援助失业的群众,他被嘲讽为“饥饿总统”。在1932年选举中,被罗斯福以压倒优势击败。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值此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待我能坦率而果断地向他们说明我国当前情势。现在尤其有必要坦白而果敢地谈一谈真情实况,全部的真情实况。我们没有必要去躲闪,而应该老老实实地面对我国今天的情况。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首先,允许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在我们国家生活中每一个黑暗的时刻,每位坚强有力的领导人都曾经得到人民的谅解和支持,从而保证了胜利。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人表示支持。

我和你们都要以这样一种精神来面对共同的困难。感谢上帝,这些困难都只是物质方面的。价值贬缩到难以想像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降低了;各级政府都遇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在贸易交往中交换手段也被冻结了;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人们并不在少数。只有愚蠢的乐天派才能否认眼前的暗淡现实。

……

然而复兴并不仅仅要求改变道德观念。祖国要求行动起来,现在就行动起来。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由政府直接招雇可以部分地做到,像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工业中心已经人口过剩,应该在全国范围重新分配人口,因此应尽力把土地提供给最善于耕种的人,使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为了促成此项工作,要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农产品价值,从而提高对我们城市产品的购买力。要从实际出发制止对小房产和农场取消偿还抵押所造成的悲剧和日益严重的损失。要坚持由联邦和各州以及各地方政府立即采取行动支持大量削减抵押的要求。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总之,可以促成此项工作的方法是很多的,但它绝不能借助空话。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迅速行动起来。

最后,在恢复阶段中,我们需要避免旧秩序弊端重新出现的两项保证:必须严格监督一切银行储蓄、信贷和投资,以制止利用他人存款进行投机的活动;必须提供充分而有偿付能力的货币。

这就是我们的行动路线。我即将向新的国会的特别会议提出实施这些路线的具体措施,我还将要求各州立即提供支援。“新政”(New Deal)

1932年6月底,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提出这一说法。有人认为是把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公道政治”(Square Deal)和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新自由”(New Freedoms)两个口号巧妙地加以结合。有人认为是借用了同年社会学家斯图尔特·蔡斯出版的新著《新政》之名。

恢复银行信用

罗斯福就职时,全国最大的金融中心纽约的股票与商品市场关闭,天空一片灰色,气氛有如“战时的围城”。第二天,他滚动轮椅来到椭圆形办公室,当晚做出全国银行一律休假4天的决定,以便制止挤兑。经他要求,73届国会特别会议于3月9日召开,会议进行的100天中,他召集一批教授组成“智囊团”,提出一系列法令,大致包括了“新政”的内容。其中有关金融的立法占1/3,最重要的就是只用38分钟就在欢呼声中通过的“紧急银行法令”,它授予总统紧急权力管理信贷、通货、黄金、白银和外汇的交易。授权审计官对有问题的银行逐个审查,给有偿付能力的发放执照,准许3月13日重新开业。授权政府以各银行资产的储备,发行20亿元新钞票。后来,又对那些在一周之内就囤积了全国15%货币的人们施加压力,对一切银行存款实行保险,使人们把藏在床垫下、园土中、宝盒内的黄金和货币纷纷储入银行。政府还批准某些银行可让每个存户提取10美元现金。商业开始活跃。不出一周,全国3/4银行复业,交易所又响起锣声。不到一年,存款增加10亿~20亿美元。

调整农业

1933年5月通过“第一农业调整法令”,用三种方法减少生产过剩和提高农民的收入:(1)棉花买卖选择方法。种棉人将种植面积至少减30%,可买进等于减产量的棉花,若棉价上涨,这部分购进的棉花可以卖出。(2)政府对暂不栽种的农田给予奖金。(3)订立销货合同法。后来,又对不按计划的耕种和饲养课以重税进行惩罚。1933年,控制全国棉花播种面积73%的100万个棉农,将棉花播种面积减至不到l 000万英亩,使未来收成减少440万包左右,政府付出1亿多美元补偿。

国家工业复兴法

1933年6月通过,目的在于通过商业的自行调节,减少生产过剩、增加工资、缩短工时和提高物价,从而促进工业的复兴,授权总统拟定一些为工业部门自愿接受但可通过执照制度执行的公平竞争的法规。为此成立全国复兴总署,领导几千种适于编入法规的工业部门拟定法规。当时华盛顿出现了一种与战争时期相似的激昂气氛,最后通过了576项基本的和189项补充的法规。7月宣布的“再就业协定”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作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角。遵守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可以领到一个“蓝鹰”标志。1933年仲夏,100万雇主表示愿意遵守这一规程,900万工人在“蓝鹰”标志下工作。1935年,工业复兴法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而取消。

举办公共工程

罗斯福刚就职就制订法令,授权总统雇用青年人组成平民保持队进行造林、防洪和其他市政工程,每人每月工资30元,其中22元寄往家中,由陆军部负责提供粮食、服装等。第一年就有30万人参加。全国工业复兴总署成立后,又设市政工程总署,拨款33亿元发展公共工程。1935年,又成立工程计划署,统一计划,耗资约105亿元,建筑了12.2万幢公用房屋、64.4万英里新路、7.7万座桥梁、285个新机场、2万多英里下水道和公园、游戏场、水库、医院、校舍、运动场等。这项工作,在1938年,为380万工人提供了就业,约占失业人数的1/3。

形象图《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

为了治理水患频繁的田纳西河,提供就业机会,1933年开始,罗斯福政府着手在田纳西河上筑起了16条水坝。这些水坝保护了农业,提供了大量电力,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已准许在田纳西河上的“麻梭浅滩”建立两座发电厂,生产制造炸药用的硝酸盐,并投资1.4亿元,于1925年建成使电厂得到电力的“威尔逊水坝”。但是在政府拥有和营运方面,一直有争论。1933年5月通过“麻梭浅滩与田纳西河流域发展法令”,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具有收买地产、建筑水坝、设水电站、拟定洪水控制计划、保持水土、造林及制造硝酸盐产品等广泛权力,并在10年内实现了政府经营,从而达到了加强国防、发展该地区工农业、改善航运、控制洪水的目的。它是“新政”中最有持久意义的一项成就。

“新政”取得一定成效

1934年秋,经济得到有限恢复。1936年,银行恢复了正常活动,农业收入增加近1倍,许多工业部门恢复到1929年水平,国民收入比1933年增加了50%。但1938年,失业率仍高达10%。1939年,在业工人年平均工资只是1 264美元,仍低于危机前一年的1 405美元。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作为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实验,具有一定的短期作用和深刻的长期影响。

新政缓和了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到1936年底,美国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农业生产也有较大恢复。新政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同时,也注意改善中下层民众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缓和了社会矛盾。新政还打击了美国的极端主义组织,稳定了资本主义民主政体。

从实质上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同私人占有矛盾的大爆发。罗斯福新政是一场资本主义的体制改良运动,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财产占有形式、生产调节方式、生产管理体制等方面向更高的层次调整,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的空间。新政的实践也推动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国家干预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19世纪30年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通过引导学生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代表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法西斯政权是最反动,最富侵略野心的政权。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以“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为主题,以德国为典型事例叙述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对内实行残暴独裁统治,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叙述了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及“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家形成对世界和平构成的严重威胁。

本课重点是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德国和日本尽管在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即德国纳粹党是以逐步夺权的方式,日本则是以控制内阁的方式),但两国的法西斯势力都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发展起来的,它们都是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它们所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也正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两国在法西斯政权建立及对内对外政策方面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典型性。第二,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既承接前一课所述“经济危机”,又诱使学生思考下一课有关二战爆发的内容,它是这一历史阶段的关键内容。

本课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主要由于初中学生缺乏对经济危机方面知识的积累,使之对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加速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理解较为困难。

二、教法建议

1.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参阅教材中《焚书》插图自制课件,结合“提示”内容导入本课。也可采用联系旧知识的方法导入本课。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上一课讲的经济危机发生的时代、特点、影响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德国、日本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从而导入新课。

2.讲述德、意、日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时,为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建议教师自制《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简表》课件,适时向学生展示。(见下表)

国名 项目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工人失业人数

工人罢工次数

德国

40%

70%

800万

1931~1934年1000多次

日本

32.5%

50%

300万

1931年2415次

意大利

331%

100万

3.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是本课的重点,而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政权建立的过程更是应该突出讲授的内容。讲授时建议教师突出以下几点:

(1)历史背景。教师结合《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影响简表》指出,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2)反动理论。按教材小字部分内容,教师可将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的成立及反动理论归纳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妄图建立日耳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

(3)纳粹势力的发展。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世界经济危机为契机,主要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具体表现是: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③加紧勾结军队。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教师可适当补充材料加以说明。

(4)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这也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5)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①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④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4.本课“反犹狂潮”一目虽然不是重点,但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自然会产生对德国纳粹迫害和杀害犹太人原因方面的疑问,或提出这方面的问题。建议教师从以下三方面解释:

(1)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2)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就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3)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对纳粹的退让、姑息,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不断升级。

5.讲述“法西斯”一词时,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课后的“自由阅读卡”,并引导学生回忆九年级上册“古代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法西斯”一词的由来与发展。

6.讲述轴心国集团形成时,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和影响。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1)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联合起来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其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这是德、意、日三国勾结,“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的主要原因。(2)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挂出“世界地图”或展示地图课件,明确德、意、日三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使学生转换视角,进一步认识到轴心国集团形成对世界和平所构成的严重威胁。

7.本课小结时,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将本课知识归纳为“一”、“二”、“三”。即“一次”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二(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欧、亚);“三国”轴心国集团,使学生宏观把握本课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从背景、目的、方式、阶级本质、对内对外政策等方面比较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过程中的异同。使学生在师生共同总结、分析、比较中深化认识,获取新知识。

三、学法指导

1.鉴于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内容,对前、后课文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纵向联想,形成阶段性知识系统,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执果索因,逐步深入探究。

2.指导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试制一张“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简表,使学生在巩固本课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总结、归纳历史知识的方法(参看下表)。

国别

背景

建立标志

建立时间

内外政策

影响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想出几条确凿有力的证据,批驳德国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诬蔑。(3点提示:)

1.当代世界有决定影响的三位思想巨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都是犹太裔人。

2.犹太人追求知识,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谋生。据对美国的犹太人统计,有将近90%的犹太男子和65%的女子受过大学教育,犹太男子中有30%以上获得专业职称和博士学位。

3.犹太经济学家人才辈出,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中,有1/3属于犹太人和有犹太血统的人。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参考有关历史文献,以一名20世纪30年代居住在德国的犹太少年的身份,以《难忘的岁月》为题,写一篇回忆录,描写当时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

可参考的文献简介:张贺福、孔圣根著《犹太民族不灭之谜》,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电影:《辛德勒的名单》。1994年,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根据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基尼利的同名小说拍摄而成。影片上映后引起全世界强烈反响。

写作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文字以300~500字为宜。

2.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同学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或《屠城血证》、《南京大屠杀》,然后谈谈观后感。(略)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第八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徐天新、梁志明主编《世界现代史》第十一章、第十二章,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2.推荐网站:

61.187.64.123/~lishi/jiaoan5/new_page_1.htm

(作者:北京市密云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曹庆文)

参考资料

希特勒的纳粹党

一次大战结束后不久,1919年秋,希特勒奉命调查慕尼黑的小政治团体“德国工人党”。以后他控制了该党并充当了该党的负责人。1920年,他在该党发布了《二十五点纲领》,打着民族复兴的旗号,鼓吹民族复仇主义和对外扩张,要求所有日耳曼人在一个大德意志国家内统一起来。同年,德国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而希特勒为纳粹党组织了武装组织冲锋队,采用“ ”字作党徽,亲自设计了红底白圆心、中间是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4938.html

更多阅读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下载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案

《游击队歌》说课稿一、说大纲: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其中领域之二“表现”要求“初一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能够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7课时)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

声明:《初中九年级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全册教案下载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为网友雾涣风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