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里尼《宽恕就是爱》学记 费德里科.费里尼


保罗·费里尼《宽恕就是爱》学记

(2011年8月10日更新,82-87)

1

我以为自己渴望的不过是更多的金钱、更多的性快感、更大的肯定,或更加健康;其实我真正渴望的只是爱。
我以为只要证明你是错的,我就变对了;其实我真正渴望的是爱。
我以为你若因所犯的罪过而受罚,我就会觉得好受些;但我真正渴望的其实是爱。

*没有爱,一切都只是生命的麻醉品。

2

每个选择都是在爱和恐惧之间作抉择。

*恐惧说:我不得不学习,不得不工作,不得不微笑;爱说:学习真好......

绝的是:它们做得一样多,有时甚至看起来一样好。

3

为何我们需要宽恕?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谴责自己,每个人都为了化解自我憎恨的问题而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投射到别人身上。但那是徒劳无益的,即使将别人卷进来,自我憎恨依然存在。攻击别人或防卫别人的攻击并不会减少我们根深蒂固的自我批评,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有待治愈。

4
在一生当中,很多的境遇和人际关系都提供给我们一个大好契机去选择恐惧或爱。若选择爱,我们就祝福了自己和别人。若选择恐惧,我们只好继续留在那伤痛中向爱哀号。任何攻击的外表其实都是在呼求爱,生活的每个危机其实都是在祈求治愈。

*爱,怎么选择呢?

5

不可否认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往外寻求满足的倾向,也有为自己的问题而责怪别人的倾向。但往外寻求喜乐或宽恕,必会失望,因为这两者都不在自心之外。

*有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别人给我们的喜乐或宽恕,没错;但是,那只是“别人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所以别人可以随时收回。如果是自己的,那么任何人也不可能把它夺走。


6

若能向内找到喜乐,我的喜乐就不再有限,既不依赖那些与我一起生活的人,也不依赖爱我的人,更不必等别人来喜欢我或公平对待我。我的喜乐是一种很深的自信:“我知道现在的我,没有问题。”那是对自己生命本质的肯定,而这仅能来自于我自己。

*现在的我,没有问题;过去的我,没有问题;未来的我,没有问题。

什么问题呢?残疾吗?钱吗?差异吗?尊严吗?习惯吗?变化吗?意义吗?恐惧吗?

7
我若对你施加压力或让你感到内疚,企图借此来控制你,那只会降低你真心爱我的可能性。我若想得到你的爱,就必须放你自由。即使得不到,我也必须心甘情愿地释放你。我必须愿意往内心寻找爱,而不是向外找。说起来容易,但实际去做时却很困难,因为我必须走入内心的黑洞,去寻找隐藏在那里的光明,我必须穿越所有陈旧创伤的阴森洞穴,去寻找在身内隐隐燃烧的“自我肯定”这一微光。

8
只要我对真相仍有误解,就会引来一些事件,帮我修正这个错误的见解。


9

自由与摆脱身体是毫不相干的,自由意味着放下虚幻不实之物。如果你在身体内无法自由,那么无论到哪里都自由不了。让我的生命飞跃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我生命的现状。接受现状,我的心灵就会从此开放,我的爱也会由此萌芽。

10

欲望是因着你对特殊关系的信念而引燃的,不论哪一种欲望,都是出自“欠缺”的观念。

11

有时我会排斥某些人和某些情绪,有时则过于依赖某些人或某些环境。“排斥”和“依赖”两者都显示出自己尚未真正地接纳。

12

生活里没有“应该怎样才对”,只有“当前的状态”,这样就够了。若觉得光这样似乎不够,或者太多了,那时由于我们旧有的看法在作祟。我们的信念不过是一种看的方式,而它们一向有待修正,因为我们一向都是透过渴望或恐惧去看事情的。


13

我们的目标并非改变世界,甚至不是改变自己,而是改变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认知。我们的目标只是用爱的眼光代替恐惧的眼光去看而已。

14
没有一条路是最后的路。


15

我感到被你伤害,但我了解你不是造成我受伤的主因,我的伤在你碰触到我这敏感地带以前早就存在。或许,我对你生气是因为你令我失望,但你并不是造成我失望的主因,而是我对你的期待构成了我被排斥的感受,而你正好路经我这一程。你像一面镜子般的出现,让我看清自己的期待是有问题的。我无法改变你已做或未做的事,但能改变我对你的期待。


16

只要你批评别人,你就干扰了自己内心的平安,因为你做的任何批判都会变成自我批判。你若接纳了别人,就等于祝福了自己,因为你所施予的必会重返自己身上。

17

凡是你无法满足我所期待的,无异于提醒我,那正是我必须给予自己的。

任何人际关系,若不是为我们制定了一个学习的环境,就是订制了一个自我折磨的环境。


18

凡是真实的,不受任何威胁;凡是不真实的,根本不存在。

19
活在幻象里,不会使你变坏,只会延续你的痛苦。当你准备好时,你自然会放下那个痛苦。你一旦这么做了,你么你苦过两分钟或十年都不重要了,因为它已经不存在。


20

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们着眼于某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21

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我们都在编导自己的电影,而且我们在银幕上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潜在意识的反射。然而,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我们的电影并不是唯一的一部。在我们电影里出现的那些个演员或技术人员也一样在编导着他们自己的电影,我们也在他们的电影里扮演某个角色或摄影师。


22

自尊心不足的人通常就是喜欢批判别人的人,这绝非巧合。愈是批判别人,在潜意识里就愈会批判自己。


23

除非我们明白自己所有的黑暗不过是在呼求光明,所有的愤怒和伤害都是在呼求爱,否则我们根本不可能开始宽恕自己。


24

我不会因为攻击你而成为邪恶的人,你也不会因攻击我而成为邪恶的人,我们之间的互相攻击都是来自双方内在自惭形秽的感觉,都是来自你我觉得不被人爱的感觉。


25

凡是你无法接纳的,你就会抗拒到底,这种对立便成了你的束缚。凡是被你接纳的,就会轻轻地进入你的心房,成为你自由的元素。


26

神不存在你内,或我内,而是在你我相遇之处。


27

每当我们对别人敞开心灵时,其实是在积极地化解彼此分离的幻想。


28

要做自己的主人,你必须放下向外寻求答案的心态。


29

我的整个生命乃是一个不断划下界线再撤销界线的过程。我若能看出这一真相,便会学着对自己和别人放轻松一点,因为我知道那些界线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是我的想法认定它们是真的。一旦我改变自己的想法,那条界线就消失了。


30

我常会认定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并非我想要的;事后,我猜慢慢领悟,那正是我当时最需要的。慢慢的,我明白了一点:原来我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31

我以前习惯把生命力称为“命运”或“神”,但始终未曾奏效,因为这样的指称已把它推到我生命之外了。


32

我不知道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事,那已不重要了,无论什么都好。因为我已把恐惧和批判置于身后;过去的阴影污染不了我的纯洁无罪,未来的期待也不会使我失去活出自己或让你活出自己的自由。因为我已了解,我现在没有问题,你现在也没有问题,生活本身本来就没有问题。那就是我的天堂你的净土,也是我的生命本质;其余的只是尺寸和形状而已,那些外在的形式最后都将归于尘土。


33

发生在我身上的每个人生课程,原是为了唤醒我,而不是惩罚我。


34

我的期待注定会落空,如此,我才能迈向一个更深更广的生命实相。


35

对于未知的一切,我以欢迎来代替怀疑,看着它如何拓展我,在我心中开垦出一个让爱得以驻留的地方。


36

我们所恐惧的,常会被拟人化,其实那都是我们自己心里营造出来的,我们在自己身心之外所看到的一切,只是反映出我们内在的现实而已。


37

开放心灵,一点都不玄奥,只要接纳,就可以达到;而关闭心灵也不玄奥,只要批判,也会达到。


38

认出身心本身的存在本质,只是一堆烦恼和恐惧、期待和批判而已,那只是短暂而且趋向自我毁灭的一段现象罢了。它出生、受苦,然后死亡,本身不具备任何目的,它唯一的目的只是当爱的容器,即是爱的身体、爱的心智、爱的言语、爱的举动,爱只是悄悄地坐在那儿,或是随风而舞动。

39

只要我们能够单纯而安详地进入内心,迟早会达到这种境界的。那时,我们便明白了: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说;做什么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做。而且,我们都知道,若不用爱的眼睛、嘴巴和容貌去观看、说话和行动,所有信念都变得毫无意义。


40

每一个人,无论是男是女,来到这世上,都不是来受苦的,而是来摆脱痛苦的。

*奇妙的是:唯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们真正离开痛苦,那就是受苦之地。


41

每个失落,每个痛苦,都会把我们带到内在空虚之处,而那正是生命之主所在之地,他就在那是等着我们;我们一旦想填满那个空位,他就只好暂时退隐。

*“无聊”其实是多么可贵、重要的生命信号啊!如果你不能耐心接受它的启示,而是把游戏、金钱、工作通通作为手段去躲开它;那么此生最大的成就不过是一只别人看来比较美观的黑盒子。

42
一旦坏事发生,我发现自己不是自责,就是怪罪别人。但我看到了,那是因为,我的理想在充当向导,妄自评估那本来无所谓好或坏的事情。

*盲目地做万物的尺度,才会自责或怪罪别人。如果做个本分的生命,那就只有感恩和赞美了。


43

你不可能用“不爱”的方式去爱人。攻击“不对”的,不可能让你成为“对”。错误能加以化解,但不能打击它,因为所有的错误都是源自恐惧;唯有先解除恐惧,错误才有办法修正过来。

*他恐惧,所以他做错了;你恐惧,所以你开始攻击他的错。


44

上天的一切美善和真实就是你的美善和真实,接受这个事实吧!

*我们不得不把生命中某一刻受辱的那个念头套在日月星辰、春花秋月之上吗?

45

你如果相信自己有罪,就会看到一个充满罪恶的世界。

*你相信自己的罪在头上、手上、变动的记忆、飘散的往事,还是梦中?如果你不曾受到伤害,你真的会变得邪恶并伤害别人吗?你真的受到过来自别人而不是来自自己的伤害吗?那个“罪”能阻止你做一个生命吗?它能阻止你在银河系中用双手拥抱另一个生命吗?


46

学习爱你自己,和学习爱你的邻人是一体的两面;你不可能爱你的兄弟却恨自己,也不可能只爱自己却恨兄弟。你对兄弟的感受不过反映出你对自己的感受罢了。


47

当你一有不顺心的事情,就觉得自己受到了攻击或惩罚,这种想法全是出自内疚的驱使。


48

当你的期待受挫时,你愿意接受它改正的机会,还是宁可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呢?你愿做某经历的受害者,还是学习者呢?你愿把自己的经历当成一种祝福,还是惩罚呢?

49

诚实地问一下自己:你是否仍在追寻一个安稳的、可以十足自我掌控的人生?那是你由衷的期盼吗?若是如此,那你最好是要有个心理准备,世界绝不会如你所愿的。

*“自我掌控”的欲望来自对宇宙和生命本身的怀疑;如果你怀疑宇宙和生命,那就只好从宇宙和生命中跳出去了。

50

你无法一边爱他一边又想控制他。唯有给他他最想要的,才算给他自由;你不给他自由,就等于没有给他爱。
*如果你担心给他自由会造成对自己的伤害,那对他的控制必然是对双方无所不在的隐形伤害。

51

从婴儿时期开始,你就以人们是否正面响应你来评断自己的价值,从那当中,你学会向外建立自己的价值,这实在是个天大的错误,但却根深蒂固地渗入了你每一个生命经验里。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你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人”的价值暗示,而忘了自己生命的“自足和无价”时,“他人”就真成了你自愿打开并进入的“地狱”。

52

我曾说过:“除非重生,否则你进不了天国。”我说的不是轮回,而是小我之死,以及那使你与众不同分裂的所有信念之死,我说的是批判之心从此告终。
*如果你觉得幸福,那就好好活着吧!如果你觉得不幸,那就不妨死一回——把那些偷偷折磨你的“正确信念”退还回去。

53

死去的不是你。死去的,是你心目中认定是你的那些表象,是你对自己及别人所作的种种的批判;重生的,则是光明清净的身体,也就是在你我之内永恒不灭的自性。


55

当你独处时,试着提醒自己,那些感觉纯粹只是你的感觉而已,与那个人根本无关;你必须抛掉别人应该对你的感受负责的那类念头。

56

你认定自己必须在对错之间作个选择,其实,世间有谁敢断定是非对错?你一旦认为自己知道,就再也看不见它的真相了。
*对错是语言思维的事,而被思维的“对象”中并无语言和思维;所以,语言思维首先是对“真相”的遮蔽。若不了解这一点,却苦苦探求“真相”,多悲惨!

57

你若为自己的错误辩护,就等于加入了它的阵线,让你不得不一再为它辩护下去,耗尽你的时间与精力。说真的,若不提高警觉,你这一生会被它绑住而难以脱身。
*错误又不会给你幸福,何必为它卖命?

58

这个世界之所以如此污浊,只因你缺乏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只因你老爱与兄弟姐妹玩伪装的游戏。你真的认为自己的品德比他高尚,思想比他纯正么?这不过表示你的隐瞒技巧高人一等而已。这种自卫游戏,何等可悲!
*谁认为自己的品德比别人高尚,谁就只是自欺成功而已!清代学者金兰生说: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59

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人,会成为别人的灯塔,因为他已脱下黑暗的斗篷,让光明照射出去,因为他的心已然透明。

60

世间没有一个错误是修正不了的,也没有一个过错是无法宽恕的。


61

真理可以被扭曲,但不可能被彻底消灭或否定掉。即使在最黑暗之处,永远都有一丝微光照射。只要你有心,随时都能找到这道微光。

62

每一种人生观都会投射出一种生活环境,然后又转过来为你的自我批评撑腰。


63

面对外来的刺激,你可以把它看成正面,也可以看成负面的,一切端赖于你的选择。你若决心去看杯子半空的那一边,表示你已经选择当一个受害者了。


64

人之所以想要隐藏创伤,一定别有用心,想把自己交给过去当人质。

65
你所经验到的匮乏,并非上天的惩罚,它不过是告诉你,你有一个信念有待修正。

66
我在世上的经验,和你毫无差别,我并未征服痛苦,只是交付给它;我并未克服死亡,只是心甘情愿地迎上前去;我无意颂扬身体,但也不诅咒它;我不曾宣称这个世界是天堂或地狱,只是教你明白,这两个世界其实都是你自己造出来的。

67

你想找回你的自性么?只要你肯放下自我批评和批判,放下你对兄弟姐妹的一切批评,你就会认出自己的神圣自性。

68
我在迫害者和受害者双方的灵魂背后,看到他们同样在呼求爱,在渴望别人的接纳,而我怎么可能拒绝他们任何一人?

69
朋友,就是敢自由表达同意或不同意的人;朋友,就是会对你说真话的人,即使他未必看清事情的全貌或真相,但他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正的朋友,会告诉你实情,然后尊重你的自由选择。

70
爱唱反调的对头,其实最能反映出你不喜欢自己的那些地方,他会帮你指出你想要隐藏恐惧和自卑的症结所在,只要你肯竖耳细听他对你的每项指控,就不难看清哪些地方有待修正。

71
你对别人的想法,所说和所做的一切,不过反映出你对待自己的心态罢了。


72

扣下扳机杀人的,并不是眼前这个凶手,而是原先那个小孩,那个受尽打击而惊恐不安的小孩,那个感受不到爱和接纳的小孩;是那个受伤的孩子在发动攻击,不是那个成人。
*这样说或许不太全面,但可谓正中肯綮。只有被伤害的人才能成为伤害者。

73

一直以来,你把生活的焦点放在身外的人事上,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世界原本就建筑在这些形式上与条件上。但是,它无法给你真正想要的,只会反映出你不想要的。
*外在的人事只是用特定的历史语境建造的生命模型,它并不是超越历史和语言的“生命本身”。这就是“世界”之所以显得无聊的原因吧!

74

你以为这一生是为了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迹而来的,那种想法,不过是小我寻求肯定的欲望而已。今生今世,你来到此,并非为了大展宏图,而是为了化解你对自己及别人的错误想法和信念;毕竟而言,这事无人可以为你代劳,解铃还须系铃人。
*“伟大的真理”往往不如小小的善意更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这不是要贬低真理,而是一个提醒:真理永远不会是把握或抵达的对象;你只能通过自我融化而投入无所不在的真理怀抱。


费里尼《宽恕就是爱》学记 费德里科.费里尼
75

任何发生的事件,都有它的机缘和天意,只要你一介入其中,设法赋予你已认定的意义,天机就隐身而退了。只要你认为自己知道这事的意义,就再也无法真正了解它了。
*甲知道乙:甲是甲,乙是乙;“知道”在甲处,在乙处,还是在中间?知道是什么意思?

76

理性通常会先做判断,再向外寻找一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可以说,整个世界就是由接受判断和反对判断的人所组成的。处在这样的世界里,怎么可能没有竞争、斗争和贪婪?


77

放下批判和诠释,原来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你若觉得困难重重,表示你已忘记怎么“活”。


78

无论你做什么,必须发自内心深处,因此,它必须是崭新、纯净而且真心;是又自然又随缘,既不勉强,也毫不做作。

79
你在有生之年,愈想有一番作为,对死亡的恐惧就会愈加强烈,因为死亡是一切“有为”的终点。


80

在人生旅途上,你只需要宽恕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


81

凡是你认为有问题的人物或事情,恰恰显示了你认为自己有问题的地方。兄弟,那正是你的内疚藏身之处。好好正视它一下,否则你会被它控制一辈子的。

82

你若能对眼前之物不再赋予自己的意义,灵性之眼便会自然开启,你就会看到一个不受审判的纯洁世界,透出不可言喻的美。

83

小我是宇宙中最缺乏安全感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它始终需要结党营私来为自己壮胆。它对自己没有一点儿信心,自然缺乏包容别人的胸襟。它憎恨自己,所以也憎恨一切事物;它的自尊与自傲常是虚张声势,你若把小我支解开来,只会看到一个裸露在外的可怜伤口。

84

小我,就是你心里不知道自己可爱的那一部分,它既然不知道自己有爱,自然也给不出爱来。觉得自己不被爱而且不值得爱的人,怎么可能找到爱?然而,这岂不就是放逐于人间每一个灵魂的哀泣么?

85

我们必须引导小我看出它是有爱的,然而,这一课题会直接威胁到小我的存在,因为小我一旦认出自己的爱,就不再是小我了,它摇身一变,成了爱的化身。

86

你的每一个念头,若非释放你,就是囚禁你,而你终会选择释放自己的这一条路的。

87


祝福偈


只有一个上天之子,
那就是你。
由他那儿,你领受;
由他那儿,你施予。
当你凝视自己,
愿你忆起这一事实。
当恐惧侵入你的眼中,
只需如此提醒:
施者与受者,
爱者与被爱者,
并无你我之别,
两者同一无异。
你给出的,
与你领受的,
只是彼此的倒影
……而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4961.html

更多阅读

电影《爸爸的爱》精彩评论 爸爸的爱作文400字

电影《爸爸的爱》精彩评论2007-09-1722:37:23|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让杜鹃啼血的美丽重来观龙赞许的电影《爸爸的爱》2010-06-07 00:09:32●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姚瑶深夜,伴着寂静的雨声,《爸爸的爱》带我

《狂野的爱》。。。 狂野的爱完整版

不想晚睡,却熬不过这部《狂野的爱》,荒诞混乱的两个钟头,留给我千丝万缕的纠缠不清,想着,先缕一缕再睡咯……也因为苏菲玛索,才让我支撑到影片的最后,带着颗几近崩溃的神经百度上求索。才知道,导演波兰人安德烈.祖拉斯基是苏菲的准老公,一

声明:《费里尼《宽恕就是爱》学记 费德里科.费里尼》为网友苏州城外的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