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博导高峻主张迁都福州 高峻峣

福建师大博导高峻主张迁都福州 高峻峣

迁都竞争福建福州异军突起,当地博导举办讲座全力支持

福建师大博导高峻主张迁都福州

本文1624737.html

目录(四篇):

一、“首都迁福州说”学术讲座在福建师大隆重举办(2013年10月30日)

二、高峻:首都迁福州说(2013629日修改)

三、中国迁都首要条件有三:空气洁、水源丰优、近海(2013109日)

四、对宋丹丹“我该去哪里度晚年呢?”的答复(2013109日)

-------------------------------------

一、“首都迁福州说”学术讲座在福建师大隆重举办(2013年10月30日)

2013年10月30日,由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历史地理学博士点负责人高峻教授主讲的“首都迁福州说”学术讲座在该校仓山校区举办,200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高峻教授由四个方面介绍了“首都迁福州说”:(1)北京自然生态的恶化不可扭转;(2)只有迁都才能缓解北京自然生态的恶化;(3)中国迁都的首要条件有三:空气洁净、水源丰优、近海;(4)首都迁至福州是最佳选择。有20余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在会上向高峻教授提出了质疑、商榷和不同的意见,经过热烈讨论,与会者对迁都福州的可行性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二、高峻:首都迁福州说(2013629日修改)

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持续数月的北京雾霾沙尘震惊了世界,其实今年只是加重而已。进入4月、5月,北京仍有数日发生雾霾。6月28日至29日在进入夏季后,北京发生了重度空气污染,28日PM2.5达300—400。这是以往少见的。

北京自然生态的恶化不可扭转

北京的沙尘袭扰问题长期存在。记得1979年10月笔者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本科学习时,头一年因人大刚在原址复办,二炮总部占用的房子尚未归还,学生食堂不够用大都在室外就餐,冬春季沙尘大,刚在食堂窗口买的肉包馒头很快沾上一层沙子,同学们均戏称吃“豆沙包”。年已60的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5日在参加两会代表团讨论时回忆说,小时候在北京,那个时候其实沙尘也很大,戴着口罩骑车去上学。这些回忆说明新中国建立后60多年来北京一直存在沙尘袭扰问题。

雾霾是近20多年来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每年的冬春季均有。其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缘于京津两市和周围河北省人口稠密,随着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冬春季有害气体排放愈益增大。京津两市有3000多万人口,加上周围河北省7000多万人口,一亿余人口冬天的取暖、照明,工业建筑商贸企业的动力用电,农家的三餐作饭都要燃煤和烧秸杆。北京、天津和附近的河北省,加上靠近北京的山西省部分地区一年烧了4亿余吨煤,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可想而知。特别是燃煤取暖,一亿余人口需求的排放是惊人的。现在北京市区有的片区供暖已实现了天然气锅炉供暖、清洁供暖,但成本高,市区大多数片区仍采用燃煤供暖。首都高官巨贾多,住的大宅和办公厅堂宽敞壮阔,冬季房内所有面积温度要达到摄氏18—24度左右,需要多么强大的热能供应啊,供暖的排放可想而知。京津与周围的河北省农村的社会经济落差较大,农户多使用山西内蒙的廉价煤取暖,烧秸杆作饭也是常事。有害气体排放惊人。农户居住分散,欲集中清洁供暖根本不可能。其次,京津两市及周围的河北省各市还是大工厂、大工地,有众多的工矿企业在排放有害气体和污水,有无数的楼宇在建设并扬尘。第三,北京市汽车拥有量在全国比率也最高。截止2012年5月,北京汽车已达502万辆。由于中国汽油品质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京津及河北省的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北京雾霾的因由。近20年来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湾地区在奋力追赶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欲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第三个重心,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如按目前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有害气体只会逐年加剧,根本无法减轻

近10年来,北京的肺癌患者增加了60%,空气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另外,大气污染还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结膜炎、支气管炎、眼和喉部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鼻塞流鼻涕、皮疹、心血管系统紊乱等疾病的症状增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入院率增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水平。

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因受海拔一千多米高的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的阻碍,形成后难于向北向西移动、稀释。向南也难以消散,受到了南部多省雾霾的顶托。近十年来,黄河流域的河南省北部地区和山东省,淮河流域的皖北、苏北地区也同步形成了雾霾天气,成因基本相同。京津冀地区的雾霾能够稀释的路径就是向东,掠过渤海湾移至朝鲜半岛和日本诸岛。京津冀地区的雾霾要靠北方的强冷气流吹走,但跟之而来的如果没有强降雪降雨,就是沙尘飞卷,形成沙尘天气。京津冀地区的强冷气流主要是由西伯利亚向东南方向南下的内陆干冷气流,经蒙古国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中部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浑善达克沙漠,挟带巨量沙尘自原上坝上下来,形成京津每年冬春多次的沙尘天气。2000年北京发生22次沙尘天气,以后的年份次数也很多。故大多雾霾刚散,沙尘又来,冬春季循环往复,没有尽头。沙尘、雾霾天气长期威胁首都。

北京近十年受到沙漠南进的威胁,官厅水库附近的怀来县已有成片的沙漠,最近的沙漠距天安门仅70公里。在沙漠大举南进面前国家都没有应对之策吗?也不是。从1979年起,为阻拦沙漠南进,治理水土流失,国家开始在西北、华北、东北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水资源匮乏,树木成活率低。有的树木即使成活,但秋冬季树木落叶后仅存树干,故三北防护林拦沙成效甚微。

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严重短缺,频频告急。北京市的水资源一靠天然降水,二靠潮白河、永定河上游入境水量,两项一年水量只有15亿立方米,人均水拥有量已降到了仅100立方米。永定河上游各支流下来的都是污水,存在官厅水库不能使用。永定河在京西芦沟桥附近的河床已干涸20多年。潮白河上游各支流的水质也每况愈下,密云水库以下的潮白河经常干涸。现在北京城市自来水除密云水库供水外主要靠抽取地下水维持,地下水水硬,饮用也不理想。北京地下水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已亏缺50多亿立方米,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泉水枯竭,湖泊逐年萎缩,地面下沉。现在已形成以朝阳区为中心,西到石景山、东至顺义、南至南苑、北到昌平山前约16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引起地面沉降。城区的东部,八里庄至大郊亭一带,沉降幅度最大,沉降点最大累积幅度达850毫米;水井供水衰减或报废。同时由于水位不断下降,井越打越深,泵越换越大,形成恶性循环。北京周围拥有7000万人口的河北省,数十年来一直被干旱所困扰。境内的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等,20年前就先后断流或干涸。华北地区地下水全部严重超采,最深的水井已达300—400米,形成了世界面积最大的复合漏斗区,总面积至少在5万平方公里以上。河北省8个供水区地面沉降200毫米到1000毫米不等,总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

京津和河北省正急切地期待2014年丹江口水库的水北来。但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0年才能全部竣工,而长距离输水,水质能否保障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丹江口水库水源被粪便、垃圾、工业生活污水严重污染的新闻屡见报端。届时一年95亿立方米的水除明渠渗漏和蒸发15%外,80余亿立方米的水为河南、河北两省和京津两市分配,如何分配将引起激烈地竞争。北京约能分得12亿立方米来水,这一水量仅能起到缓解水紧张的作用,与缺水30亿立方米的现状仍相差很远,尚不能根本解决问题。2013年3月18日闻有关机构正试图从250公里外的渤海淡化海水输送入京供市民饮用,殊不知渤海是中国污染最为严重的近岸海域,基本的鱼类早已消失。受海湾地型和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封扼,渤海受严重污染的海水难以同黄海清洁海水自然交换,这样的海水高成本淡化后能否饮用,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只有迁都才能缓解北京地区自然生态的恶化

人类在长期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于实践和思想的两个层面形成了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首善之区的事实和理念。居住在首都的各阶层人士备感骄傲,而都城之外的能人志士有相当数量以迁入首都,子孙后代能在首都生息繁衍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这一特征更为鲜明。北京自元代成为都城后,城市的范围和人口始终是在扩大的。资料显示,北京近十年来每年常住和流动人口增加50余万人,人口在向2500万逼近。六环之外,正在规划七环道路。饼越摊越大。如若不将首都从北京迁出,北京人口聚集的趋势就不可遏止。管它什么沙尘雾霾水匮乏,北京的房产能迅速增值,还可能赶超香港、新加坡房价。华北、东北、西北,甚至华中地区的富人们进京购房置产的热情就不会衰减。北京由于人口聚集带来的自然生态恶化的态势就不可能缓解。笔者以为只有将首都由北京市迁出,才可能缓解北京地区人口聚集的势头。

北京作为世界大国——中国的首都,自然生态条件的巨大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首都是首善之区,代表的是国家形象,生态环境应当是优良的。世界各大国首都不是靠海就是有大河环绕,气候适宜生活。政治家们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来励精图治,使领馆的各国外交家们亦然,生活在首都的市民应过上高品质、有尊严的生活。北京却在气候、水资源等自然生态方面愈益陷入困境。北京作为蒙古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威慑中原而选定的都城,历经岁月的变迁,到了今天,其生态环境的演变已到了尽头。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要想靠人为的力量根本改变,无异天方夜谭。到了考虑迁都的时候了。

迁都福州市是最佳选择

鉴于黄河、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匮乏。淮河水近20年长期遭受工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治理后重污染又重现,大多为四、五类水。这三大流域的城市不适宜建新首都。武汉市为华中重镇、九省通衢,原来是较理想的新首都选址。但近20年来长江水污染愈益严重,成为流域近5亿人口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污河道,三峡水库390亿立方米的蓄水量,即使死水位也有170亿立方米,若选武汉市,首都头上顶着一个大水盆,换言之武汉市已失去了作为新首都的备选条件。武汉市也不靠海。近20年来由杭州市入海的钱塘江流域水污染较为严重,且钱塘江年径流量比福建省的闽江少了150亿立方米,杭州市从地域上看,紧靠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故杭州市也不宜作为新首都的备选城市。当今长江、太湖、钱塘江流域及珠江的支流西江、北江存在严重的水质问题,重大水污染事件频发。仅珠江流域的东江水质较好,主要供水香港、深圳。因此,考虑这些流域的重要城市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南昌、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市的水源质量、区位和城市容量等的综合因素,笔者建议首都南迁福州。

福州市人口目前仅700余万。如果迁都带来100余万人,以后陆续再迁来100余万人,人口还未突破千万。福州市及所辖沿海地带的连江、长乐、福清、平潭、罗源诸市县能够容纳3000万人,建成类似日本大东京市的海洋型城市群。笔者构想中国的新首都于海滨连江、长乐、福清、平潭、罗源诸市县错落建置。主要依据是:第一,福州气候条件优越,秋冬春季无霜期,无需供暖,也就没有这方面的排放。气候温暖湿润,树木常青,鲜花盛开,空气洁净,除雨天外多是晴空万里。第二,福建省是全国自然生态保护最好的区域之一,森林覆盖率占陆地面积约63.2%,全国位列第一。省域青山绿水,秀丽如画。

第三,淡水资源充沛,绕福州城而入台湾海峡的闽江,发源于本省西部的华东最高峰武夷山脉,水量丰沛,年径流量约590亿立方米,比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的黄河径流量还多20亿立方米。闽江流域的人口仅1200余万,而黄河流域的人口3亿余,闽江流域人均优质淡水拥有量是黄河流域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由于是省内河流,便于防污管理,闽江水质长期是全国大江大河中最优秀的。众所不知其中的缘由,闽江水遭到上游生产生活污水的污染,中央政府只要撤职福建省长即可,水污染即能得到解决。但淮河流经河南、安徽、山东、江苏4省,淮河流域遭受水污染,中央政府不可能撤职4省的行政首长。黄河流经9省区、长江流经12省市。这些江河污染了,如何行政问责本身就是一个未破解的问题,水污染长期难以根治,重大水污染事件频发。所以当今治水仍是一个制度建设、管理和道德修复的问题。

第四,福州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有广阔的东南、华中经济腹地,其两翼是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福州市经改革开放30余年的建设已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30余年的历史经验说明,海峡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福州市和福建省的现代化事业就迅猛发展,经济崛起。而台湾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繁荣。台湾民众认同一个中国,随着大陆现代化建设的持续稳定推进,中国必将和平统一。

总之,迁都福州可迅速建成空气洁净、水源质优量丰、生态美好的海洋型新首都,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政治家们保持健康的身心,治国理政。当今北京的多位卓越政治家、领导人曾在福州工作生活和为民众奉献过,他们应当有切身体会。迁都福州时,希望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也随迁,国内顶尖知识精英理应享有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地为国家人民奉献心智。

三、中国迁都首要条件有三:空气洁、水源丰优、近海(2013109日)

随着9月、10月秋高气爽时节北京频发重雾霾,网上民间讨论迁都的文章多了起来。笔者于2013年1月提出了“首都迁福州说”,6月29日修改后文字已超过5000字。老子的《道德经》仅5000字,流传千古,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所以笔者以为“首都迁福州说”目前文字不易再增加了。文字太长读者、同仁看了也不耐烦。迁都说有争议的问题可另文再述。

说到迁都,首先要认识到这是在21世纪之初的时代背景下考虑的国家大事。21世纪是什么世纪?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进一步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世纪,是中国实现“中国梦”,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世纪。所以此次迁都与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是结合在一起的,必须高瞻远瞩。

“首都迁福州说”提出后,各界反响强烈。赞同的观点不说,反对、质疑的观点不少,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1、福州在中国不居中,地点偏了。这一观点以知名学者、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郭德宏教授为代表。2、台湾问题未解决,迁都福州欠安全。此种观点以知名学者、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邵雍教授为代表,他认为台湾统一后,再迁都福州是较适宜的。

笔者以为21世纪中国迁都,最重要的条件有三,即选择一处同时具备洁净的空气、丰沛优质的水源、近海的地方来建都。这三项条件同时具备的城市只有福州。

若说到居中,河南、陕西关中地区在中国的版图上是居中,但关中地区和河南的洛阳、郑州、开封地区冬春季雾霾很大,关中地区沙尘暴势头不小,且黄河、渭河流域水资源缺乏。豫南和鄂北虽有汉江、淮河的源头,但水量不够大,又是远离海岸的偏远山区。这些地区难以感受21世纪全球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快速发展的脉动。虽居中,并不适宜建都。

不居中、太偏的观点还隐含着若迁都福州,对西部、西北部、东北部地区中央政府不易驾驭、控制的担忧。笔者认为不必多虑。新中国成立64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已建立、形成了中共集中统一领导的国家政治制度,国家统一、党领导的理念深入各族人民的民心,这一体制、理念业已成熟。迁都不可能酿成中央与地方的分析。

至于台湾问题,笔者以为台湾问题的解决路径唯有和平统一。中国大陆经改革开放34年的发展,经济全面崛起,已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奠定了基础,这一前景台海两岸的有识之士均已看到。台湾同胞认同一个中国,台独根本无市场。迁都福州只会利于祖国和平统一。

还有一种观点从国防角度认识,认为首都迁至福州海边,若中国与周边海洋国家关系紧张,美日介入,导弹打来,首都首当其冲。这方面笔者以为也不必多虑。21世纪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强国,只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周边的海洋国家不可能、也不敢与中国为敌。这种气度、气势中国领导人早已具备。况且现今洲际导弹的射程已达万公里,首都即便迁至中部、西部,受威胁的程度同沿海相差无几。

总之,迁都福州能迅速建成空气洁净、水源丰优、生态美好的海洋型新首都,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

四、对宋丹丹“我该去哪里度晚年呢?”的答复

北京往年11月至翌年3、4月雾霾严重,燃煤取暖和沙尘暴是主因,进入春末、夏季便迎来好天气了。市民们心情就会好转、放松。

但2013年6月却有18天雾霾,9月有15天雾霾。国庆节有5天雾霾。夏季、秋季也高发雾霾,表明北京污染愈发严重。雾霾不仅没有得到遏抑,反而迅猛发展。令人心情沉重!

随着北京市民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口的聚集,用电、用煤、用油量稳步上升,意味着空气污染将持续加大。

同时,内蒙古、蒙古国沙漠对华北地区的侵袭也逐步加大。这些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和趋势非常明显。

现在,雾霾的长期侵润对人们身体和精神健康影响的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权威研究成果尚未问世,但根据一般的常识判断,危害一定是巨大的。

缘此,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点负责人高峻教授2013年1月正式提出了“首都迁福州说”,6月29日进行了修改,作为应对北京自然生态恶化的根本性方略、国家今后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构想,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热烈批评、讨论。

2013年1月30日,著名演员宋丹丹在网上对北京的雾霾天气叫苦不迭,想移民。宋丹丹说:在北京出生长大生活了五十年,出国潮及各种诱惑都没能让我离开这个可爱的城市。今天,我脑子里一直在转:“我该去哪里度晚年呢?”。宋丹丹要搬去个空气好点的地方度晚年。

高峻教授建议京津冀地区已离退休、不再工作的成功人士,可考虑先行南下,迁至福州市或所辖的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罗源等沿海地区,安享一年四季空气洁净、蓝天白云、山海天色的人生,颐养天年。这里的空气不仅是好点,而是极佳,中国之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5023.html

更多阅读

怎么发长微博——给师大爷 福建师大附中微博

首先用你的新浪帐号登录,申请一个博客(不是已有的微博哦),然后进入博客点击你的账号后的下拉箭头,会有一个微博的选项,绑定你的微博。然后在红圈处可以找到一个“发博文”后的下拉箭头,有发“长微博”的选项。选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学佛 苟利国家

林则徐学佛文/藏密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

声明:《福建师大博导高峻主张迁都福州 高峻峣》为网友高谈阔论篇幅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