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生平、语录、名言、简介.... 曼德拉生平简介







年轻时的曼德拉



穿衣显瘦,脱衣有肉

2013年12月6日凌晨,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曼德拉先生因肺部感染离世。与此同时,一部叫做《曼德拉传:漫漫自由路》的曼德拉传记电影正在北美上映,但口碑极差。这很好理解,在大多数人心中,曼德拉是位反种族隔离英雄、是位自由战士,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本来就是一部电影,而之后所有关于他的多部纪录片、传记片,都是翻拍的赝品。

除非我们把他的人

1939年-1942年 学习生涯

纳尔逊-曼德拉的父亲在他九岁那年因肺病去世,琼金塔巴-达琳岱波成了他的监护人,此人是腾布王朝的摄政王,在王宫里工作,所以曼德拉也就就近在那附近的教会学校学习英文、萨科语、历史和地理,但对曼德拉影响最大教育,并不是来自学校,而是在王宫任职的前辈们,从他们那里,曼德拉了解到了白人入侵非洲之前非洲黑人的生活,了解到白人如何夺走了他们的自由,正是这些“过去故事”帮助曼德拉构筑起了价值观的基础,他开始对非洲历史产生强烈兴趣,并立志为同胞而奋斗。

曼德拉最终被福特哈尔大学录取,这所学校在非洲的地位,相当于英国的牛津或美国的哈佛。怀着早在16岁成人礼之前就定下的志向,曼德拉没太理会学校指定的课程,而是专攻罗马-荷兰法——南非当时的普通法。第二学期,他加入了学生会,后来由于积极参加学生抗议学校伙食差,以及学校赋予学生会权利过少的活动,并且跟大家一起辞去了学生会的职务,曼德拉被学校除名,校方表示如果他认同学生会的新选举结果,便可返校,曼德拉没有接受,虽然他的监护人对此大发雷霆,曼德拉仍然没有屈服,最终他选择了念南非大学的函授课程,才拿到了第一个学位。

叛逆并不难,对青春来说尤其不难,难的是为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去叛逆,并坚持下去。我们总是会记住哪些伟人、哪些成功人士都辍过学,却忽略了他们中途离开学校,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曼德拉还是通过其他方式学完了大学课程,拿到了学位,他只在学校理念跟自己的理念背道而驰时,才选择反叛,这种叛逆的本质,是捍卫。我们喜欢《三傻大闹宝莱坞》三傻挑战校规的快意,但这部电影励志的力量,还需要另一部分情节的支持:三傻确立了目标,他们坚持了十年,实现了目标,他们还将坚持下去。叛逆对浑浑噩噩者来说是一种惩罚,对头脑清醒者来说,才是珍贵的礼物。



曼德拉的革命人生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像《切-格瓦拉》一样。



第二个阶段就像《甘地传》一样。

1942年-1962年革命阶段

为了逃掉达琳岱波给自己安排好的亲事,曼德拉去了约翰内斯堡,脱离了家人安排好的人生路线,曼德拉自由地奔向了自己的理想,在南非的这座最大的城市,他积极参与反南非种族隔离运动,1942年加入了非洲国民会议,并跟国民会议内部的一群年轻人组成了一个青年联盟,专门为社会底层的农民和工人发声,他们的政治主张逐渐影响到了整个国民会议。1961年之前,曼德拉都是通过相对温和的手段反抗,在意识到南非的弊病只有通过武装暴力才能根除后,他跟朋友创立了军事组织“民族之盾”,并于同一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为时三天的大罢工,曼德拉入狱,当局政府先是判了他五年的监禁,后又以政治罪的罪名,判处他终身监禁。

曼德拉早年曾将理想寄托于非暴力活动,跟圣雄甘地有些相像,我们当中大概有很多人是通过理查德-阿滕伯勒导演《甘地传》,了解这位坚定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者的,甘地早年也到过南非,试图通过这样的运动改善在南非生活的印度人的生活,也多次入狱。

与甘地不同的是,同样不喜欢暴力的曼德拉,很快意识到了,想要在当时的南非实现人人平等,暴力手段不可避免,随后他成为了切-格瓦拉似的革命家,开始针对当局的不公平统治,展开暴力运动。这是一段后人看来有着年轻浪漫色彩的生涯,就像格瓦拉横跨南美洲那段在路上的生活,会被放大,化作为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理想,不过事实就像索德伯格用长达四个多小时呈现出来的《切-格瓦拉》的革命历程那样,每一位给世界带来传奇的人,都经历过最严峻的考验,他们成为大众的精神领袖,而曾经也有无数人无数次地试图击垮他们的精神。



曼德拉资料图



《杀死一只知更鸟》剧照

1962年-1964年为自己辩护

跟1956年因相对温和的反抗行为被捕不同,曼德拉1962年再次遭到起诉时,已经是暴力革命者的角色,这让当局政府感到不安,他不可能再次胜诉,1964年4月20日,曼德拉在法庭上做了一次将近半小时的演讲,演讲的最后他说,“我的一生都在为非洲人民而战,我为反对白人的统治而战,也为反对黑人的统治而战,因为我希望的社会是民主自由的社会,这个社会里,所有人都能和谐相处,人人皆有平等的机会。我希望能亲眼见证这一理想的实现,但如果这一理想需要以我的生命来换取,我亦义无反顾。”

在终审判决下达前,曼德拉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在那个怀有严重种族歧视的白人法庭上获胜,但他还是希望这次失败能为南非革命带来正面影响。类似的事,中国的戊戌六君子做过、孙中山做过,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做过、米尔克做过,《杀死一只知更鸟》鸟里的律师芬奇也知道,自己为一位黑人被告辩护,获胜希望渺茫,在最后的结案陈词里,他说过一句话,“我并不是理想主义地坚信我们的法庭和陪审团系统是绝对公正的。”但其实他还是理想主义的,他希望那个由12个白人决定一个黑人命运的陪审团,能够“以上帝之名,履行你们的职责,以上帝之名,信任汤姆-罗宾逊”,败诉之后,他坚定地决定上诉。

他们都是世人眼中的梦想家,理想国不存在也许正是因为梦想家太少,所幸,就像约翰-列侬歌中唱到的,“但我不是唯一的一个。”



重新回到罗宾岛监狱的曼德拉,身份已经是南非总统。



摩根-弗里曼一直是饰演曼德拉的不二人选。

1962年-1990年监狱生涯

1962年10月开始,曼德拉被关押在比勒陀利亚见不到一丝自然光的监狱里,等待他的是五年监禁;1964年,他被转移到罗本岛上的监狱,被虐待、做苦力,他依然坚持体育锻炼,尽管当时他面对的是终身监禁;1982年,曼德拉又被转移到波而斯穆尔监狱,他在监狱里种起了一片菜地。

世界上最感人的关于自由的事迹或故事,都难免有禁锢的部分,无论是像曼德拉这样为自由而战的真实人物,还是《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这既是因为自由在禁锢的对比下才显得更加宝贵,更是因为,只有那些在镣铐加身时还要选择自由的人,才有可能被自由选择。曼德拉被判了终身监禁,安迪也被判终身监禁,自由对他俩来说都是明知不可为的事,但他俩还是而为之了,曼德拉在狱中争取到了相对的自由,比如种菜,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仍是自由的权利;安迪凿开了监狱的高墙,不知道他是否确信自己能活到打通通道的那一天,但没关系,他每一天都在为自由努力,而不是臣服在围墙之内。安迪在监狱里认识的朋友瑞德,在安迪越狱成功数年后也被释放了,不过他却忘记了自由的味道,不知所措了,就像自由已经抛弃了他。



曼德拉在任期内结束了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推动南非经济发展。



另一位伟大的总统林肯

1994年-1999年总统生涯

1994年,南非举行了其历史上第一次民主选举,曼德拉当选总统,在任期内,他结束了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推动南非经济发展,通过《重建和发展计划》,为国民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住房和基础医疗保障。1996年,南非终于从法律上确定了新的政治体制,既保护了多数人的利益,也照顾了少数派的权利,因为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南非政府积极听取了社会各阶层的想法,这是南非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宪法,在此之前,只有1993年的临时宪法明确了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态度,1910年的《南非法》、1961年的《南非共和国宪法》都在推行种族歧视政策,1983年南非的第三部宪法里所谓改善各种族关系的条款,本质上也是换汤不换药。

总之,南非的这部民主宪法来之不易,是无数人与不平等战斗的结果,其中也包括了曼德拉的热情和坚持。在充满歧视的世界里,任何平等都来之不易,能写进法律更是过程艰辛,比如美国的宪法第13号修正案,就是林肯大半辈子的努力和思索的结果,2012年斯皮尔伯格就把《林肯传》的重点放在了这条法律的确立上。真正民主的宪法,在那些刻板冰冷的文字条款背后,从来都不应该是自私、仇恨,或者想当然,它们的背后应该是热情、睿智和普世的爱。



现实中总统的爱情



电影中总统的爱情

曼德拉的爱情

1995年有一部名叫《美国总统》的电影,虚构了一段美国总统的爱情故事。总统正忙着大选,希望能获得连任,竞选活动中他跟希德妮-瓦德相遇,一见钟情,但是两人的政治身份给这段原本应该完美的爱情带来了麻烦,最后,总统决定选择爱情。这个结局看起来太过浪漫,显得并不真实,似乎只会在好莱坞编织的美梦里出现,但是,1998年,类似的浪漫故事真的在南非的总统府发生了,格拉萨-马谢尔接受了曼德拉的第二次求婚,这位莫桑比克前总统遗孀早在1990年代就跟曼德拉相识,她独立的个性、政治主张和积极的社会活动,都让曼德拉感到了共鸣。这两位在政治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独处时,同样会感到孤独,格拉萨曾说过,“我们都想找个可以聊天,可以理解彼此的人。”而他们很幸运的找到了对方。



曼德拉纪念雕塑曼德拉光辉岁月

曼德拉语录:



转播到腾讯微博



【论宽恕】

“能够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我深感荣幸。可更让我高兴的是,当年陪伴我在罗本岛度过艰难岁月的三位狱警也来到了现场。我年轻时性子急脾气暴,在狱中,正是在他们三位的帮助下,我才学会了控制情绪…”

——1994年曼德拉当选南非总统邀请虐待了他27年的三位狱警参加就职仪式

“即使是在监狱那些最冷酷无情的日子,我也会从狱警身上看到若隐若现的人性,可能仅仅是一秒钟,但它却足以使我恢复信心并坚持下去。”

——曼德拉回忆监狱生涯

“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

——1995年,曼德拉通过橄榄球世界杯使黑人与白人走向和解

【论抗争】

“假如你想和你的敌人构建和平,那你必须和你的敌人一起努力。那样他就变成了你的战友。”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政权可以阻止被压迫人民争取自由的决心。”

“我已经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了非洲人民的斗争,我为反对白人种族统治进行斗争,我也为反对黑人专制而斗争。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有着平等的机会。我希望为这一理想而活着,并去实现它。但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准备为它献出生命。”

——1964年被判终身监禁时,曼德拉将审讯法庭变成了揭露种族隔离制度罪恶和唤醒广大民众的讲坛。他那长达4个小时的声明是这样结束的。

“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

“为了说一句‘够了’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抗争。这件事将对所有有良知的人们而言都会永远存在——作为一种指责和挑战而存在。”

【论人生】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曼德拉在自传《漫漫自由路》中写道

“我想用乐观的色彩来画下那个岛,这也是我想与全世界人民分享的。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战,连最奇异的梦想都可实现!”

——84岁时,曼德拉在南非举办了个人画展展示自己的监狱生涯

“我们最大的恐惧不是我们没有能力,我们最大的恐惧是我们有无与伦比的力量。是我们的光芒而不是我们的黑暗是我们震惊。”

——1994年4月,当选南非总统的曼德拉发布就职宣言

“我已经演完了我的角色,现在只求默默无闻地生活。我想回到故乡的村寨,在童年时嬉戏玩耍的山坡上漫步。”

——1997年,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表示不再参加1999年大选  腾讯自传

情史] 曼德拉一生娶三位妻子 曼德拉名言的最新微博习近平致唁电 曼德拉在中国 从囚徒到总统 曼德拉的遗产 非洲国民大会发声明称曼德拉去世是巨大损失_资讯_网易视频南非 奥巴马总统普京 世界杯 林肯

曼德拉:出狱演讲: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0bb500100qkzb.html
曼德拉生平、语录、名言、简介.... 曼德拉生平简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6955.html

更多阅读

DNF昔日悲鸣攻略、 dnf昔日悲鸣

DNF昔日悲鸣攻略、——简介DNF昔日悲鸣、也就是时空之门中的、地狱级难度的情况下、精英怪比较难对付、DNF昔日悲鸣攻略、——工具/原料地下城与勇士昔日悲鸣

李镇西老师的经典语录 李镇西简介

和教育专家李镇西零距离接触“永远和学生在一起,心就永远年轻。”“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重复每天平凡的工作。”“不要做别人,做自己;不要重复自己,要创新。”“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决不盲从。”“教育要有

李嘉诚的经典名言,李嘉诚励志名言语录 励志名言微信语录

1、“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李嘉诚的经典名言2、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3、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4、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5、人生最大的错误是

声明:《曼德拉生平、语录、名言、简介.... 曼德拉生平简介》为网友野菊花的单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