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 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说的就是东晋两大顶级豪门,来自琅邪的王家和出于陈郡的谢家。顶级豪门顶到什么程度?跟皇家比肩而立,严重的时候,司马皇室都得躲在门阀大族的羽翼下求生。那劲头,那作派,(写到这里,我生生想起了小马哥),生生地造就了东晋百年门阀政治,前朝不见,后代没有。东晋一朝,堪与司马皇室比肩而立的士族高门,先后有琅邪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六大家族。六大家族当中,高平郗氏稍逊一筹,至于逊在哪儿,那是后话。其他五大家族,不只是门第显贵,大多还是君伴它如伴虎的厉害角色。但是,“旧时王谢堂前燕”,怎么就独独提起琅邪王氏、陈郡谢氏这两家,其他几家也不是豆包,怎么就不拿人家当干粮?莫非是“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当然不是。

六大家族,在不同时期占据东晋权力中心,境遇不同,家族代表人物的性格、能力也各不相同,家族地位难分高下。如果愣要整个排行榜,争个冠亚军,可以先把太原王家拿下。

在极其讲究家世门第的东晋,只有琅邪王家跟太原王家能够相比,怎么让太原王家率先出局呢?虽然都姓王,但二王跟东晋门阀政治的关系截然相反。门阀政治是从琅邪王家开始的,却是在太原王家手里完蛋的。就冲着眼睁睁看着门阀政治完蛋这一点,要说对门阀政治的贡献,太原王家不但不能跟琅邪王家比,也不能跟其他几大门阀并论。太原王家的确门第显贵,姓王的只凭着鼻子大,都可以认定为贵种,因为太原王家的祖宗王湛是个出名的大鼻子。太原王家在西晋时就出过重臣,跟跑到江南的司马皇室的密切关系,也能数上几代。凭着家世渊源,太原王家在东晋获得显赫地位不成问题。但是,太原王家一直没有出众人物,它能进入权力中心,与其说是凭自家名望地位,不如说是靠着其他门阀士族的衰落。到了太原王家得势的时候,门阀政治已经开始变味。从前是门阀制约甚至控制司马皇室,而太原王家则是依附司马皇室,为自家谋点门户利益。太原王家虽然缺能孙——能干的子孙,但是它没有成为“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还另有原因。

旧时王谢堂前燕 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谢

让郗家出局的话,郗家吃亏首先吃在底子薄——家世门第不够显贵。郗鉴,是带领郗家跨入门阀之列的领军人物。要论家世,郗鉴的爷爷的爷爷郗虑,是汉献帝时候的御史大夫,当之无愧的高干。但是,到了郗鉴这会儿,跟当时的琅邪王家比起来,郗家就不是个儿了。一是家族里做官的不特别显达,不像王家,朝里朝外论文论武,都有一堆自家人。二是没文化,这没文化不是真没文化,而是郗家在文化上成了非主流,不时尚。郗虑爷爷那会儿,还是儒学吃香。郗鉴挺孝顺,不改儒学家风,还以儒雅著称。可是到了东晋,儒雅已经不是什么好词儿了,主流、时尚、高级、官方的文化是玄学。当时在文化上与时俱进,叫做由儒入玄。讲儒的见了谈玄的,就像打酱油的遇到喝茅台的,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东晋家族地位,除了比谁家地多钱多,比谁家官多官大,还得比谁家说话够玄。官场不得势,文化不入流,郗鉴也就没有家族的豪门可以依靠,只能创业办民企——错了,不是民企,是民兵。

好在郗鉴是个人才,善于寻找比较优势——我有人,还是武装起来的人,是兵!随着东晋南渡的,有大批流民。因为一路打一路跑过来,这些流民都是半武装的。群龙不能无首,郗鉴好歹也是当过兖州刺史的,就成了一个统帅流民的流民帅。流民帅,不好听,听错了就是流氓帅。不好听可是管用。郗鉴眼睛能往下看,找到了自己可以利用的力量。到了王敦叛乱威胁皇权时,流民的帅——郗鉴就抓住机会,得到司马皇室重用。后来在门阀之间的争斗中,手握重兵的郗鉴平衡左右,不让一家独大。维系门阀之间平衡,才会有门阀政治,郗鉴在这方面起的作用,当时无人可比,后来可以跟陈郡谢家相比。但是,郗鉴一直没进入名士的文化主流,也没有直接掌控过中央政权,所以郗家在顶级豪门里还是显得弱了点。再加上郗鉴的后代没出什么杰出人物,到了郗愔,只能被桓温兼并了。让郗家从豪门大赛中出局,虽然勉强,多少也有些理由。

庾家不能与王谢并论,也是有些道理。论家世门望,庾家也还不错,庾敳开始由儒入玄,为庾家兴起争得了文化制高点,并且在司马越手下做过官,而东晋得以建立的根子就在司马越。但是这点家底,还不足以推动庾家成为东晋的至尊门阀。讲究门第的日子里,跟谁结婚很重要。庾敳侄子庾亮成了晋明帝的大舅哥,后来又是晋成帝的舅舅,于是扶摇直上。当然,庾亮本人也是个人物,加上庾冰、庾翼的协助,才能够把庾家带到可以跟琅邪王家抗衡的显赫地位。但是,毕竟是靠嫁姑娘成为外戚起家的,对东晋皇权没有显著功绩,腰杆不硬,庾亮死后,庾冰和庾翼也相继死去,庾家势力也就急速跌落了。庾家快速衰落,跟太原王家也有相似原因,后面一起再说。

轮到桓家了。说到家世,桓家自己都有些含糊其辞,好像有些难言之隐,还不能一瞒了之。因曹爽案遭株连宗族的桓范,很可能是桓温的先人,而处置曹爽案的又是司马懿。桓范家里死里逃生的子弟,只能隐瞒家世,到了桓玄,都敢夺权当皇帝了,还是不敢说明家世。起初是怕被人杀了,后来是不想背上侍候仇家的名声,桓范的后代一直想让这段往事如烟。经过那场大劫,桓家不只是名望门第不高,连人丁也不兴旺。桓玄的爷爷桓彝跑到江南,只带着个弟弟桓猷,跟王家、庾家的弟兄成群根本没法相比。跟谁结婚很重要,生多少孩子也很重要。到了桓玄的爸爸桓温,成了晋成帝的姐夫,庾家的外甥女婿,因为弟兄少,还是族单势孤。打虎亲兄弟,没有自家弟兄,跟其他门阀抢起地盘来就先天不足。

桓家跟郗家,桓温跟郗鉴,都有一些可比之处。桓、郗两家在进入东晋时都不是一流士族,桓温和郗鉴分别提升了两家的门户地位。跟郗家相比,桓家因为经过桓范一劫,官场运作的难度更大,郗家至少没有哪位先人需要藏着掖着的。在文化转型上两家也很不一样,郗家一直固守儒学家风,桓家却是积极进取,融入主流。桓彝在西晋时就开始结交名士,到了东晋,终于挤进江南“八达”——时尚文化名人Top8。不过,士族豪门还是看不起桓家,看着衣冠楚楚的你却总是提醒你脚上穿着草鞋。桓温为官一方,去太原王家给儿子求亲,还遭人鄙视,被拒了。不过,桓温不怕这个,嘴上谈玄学赢不来名望,手里就用武力争得地盘。就凭刀把子立门户这点,桓温跟郗鉴有些相似。不同的是,郗鉴止步于凭借武力立足于门阀之间,并维持它们的平衡。而桓温还想往前多走几步,甚至想取晋而代之。事实上他的确走得很远,操纵皇帝的废立,桓家差点取代司马家,“共天下”差点回到独天下,门阀政治也因此走到顶峰。桓家曾经达到的权势高度,超过了东晋一朝的任何门阀,但是,后世怎么却记得王谢,忘了桓家?

太原王家、高平郗家、颍川庾家、谯郡桓家,怎么就让王谢两家胜出了呢?郗家落选的原因,前面基本都说到了。庾家、桓家和太原王家的出局,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简单说,就是一个字——“杀”。庾家遭遇桓温大肆诛戮,桓家在桓玄被击败后死绝,太原王家逐渐分为妃党与后党两支,两支的领军人物及其子弟在纷争中先后死去,双双覆灭。只有琅邪王家和陈郡谢家,在复杂的长期冲突中,没有遭受一勺烩的打击,家族势力才得以延续长久。

即使是幸存的王谢两家,也没逃得开个“杀”字。王家兄弟子侄之间就没有少了自相残杀,例如,王敦杀了王澄、王稜,王敦败死后,王舒又把王含、王应沉入江中。而到了晋末宋初,谢家被杀的人比王家更多。孙恩起事,士族门户被杀的最多的,就是谢家。到了刘宋政权,士族门户被杀最多的,又是谢家。谢家被杀的多,也是因为谢家地位不坠,做官尤其是做高官的多。所幸的是,谢安兄弟这一辈子孙众多,元气没有大丧,跟琅邪王家一起延续到南朝之末。所谓五朝门第,就以王、谢为代表了。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家族兴起,要靠兄弟势众;本是同根生,相煎才更急——自相残杀的,也是自家兄弟。家族兴旺,官运亨通;官运亨通,被杀也多。兄弟,你到底是要多还是要少?官,你到底想做还是不做?

只有生的比被杀掉的多,家族才有机会在崛起后持续兴旺一阵。王、谢胜出,要一直追溯到它们的生育能力。不过,旺盛的生育,也扛不住时间的打磨。到了最后,连王谢堂前的燕子,也得“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写这句诗的时候,距离王、谢的鼎盛时期,大约四五百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7587.html

更多阅读

陈丹燕的《上海的金枝玉叶》读后感 上海的金枝玉叶 阅读

早晨起来在网上浏览了陈丹燕的《上海的金枝玉叶》,书里描写的是戴西坎坷的一生。她对自己的命运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看法,她把生命比成一个胡桃仁,她说如果一颗胡桃仁没有被强力敲开,人们永远不会知道核桃仁有着怎样芳香的气质。她说:“我在

车前草的作用与副作用 蒲公英的副作用

车前草的作用与副作用——简介  车前草是属于一种草本植物,又被称作车轮菜。车前草有被分为大车前和平车前。车前草属于偏寒性的,入口味道甘。一般会生长在路旁,河边,山中,田地、石头边、房屋前后等等。车前草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

车前子的功效与作用 葛根的作用与功效

车前草为多年生草本,连画轴高达50cm,有须根。叶根生,有长柄,险些与叶片等长或善于叶片,基部扩大。叶片呈卵形或卵形,长4~12cm,宽2~7cm,叶片先端尖而钝,基部狭小成长柄,叶片全缘呈不法则波状浅齿,凡是在叶片上有5~7条弧形脉。车前的画轴较多,三5个

车前草的吃法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车前草的吃法——简介  美食的诱惑总是难以抵挡的,每一个喜爱美食的人都是美食家。煎炒烹炸以及蒸煮,每一种做法做出来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喜爱美食的人,每一种无毒材料都会是很好的食材,除了常见的蔬果外,乡间地陇的野菜也是一种很好的

养生堂:战术的巨人、战略的矮子

养生堂:战术的巨人、战略的矮子(一)发布日期:2010-5-5 9:58:43一、养生堂——营销创新的第一高手中国快消品领域有一个传奇企业,它推出的每个新品和品牌几乎都可以成为年度经典案例,它就是中国营销策略创新的第一高手——养生堂。它拥有深

声明:《旧时王谢堂前燕 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谢》为网友你看着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