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图的意义在于什么? 生命的意义在于

【杨刚的回答(123票)】:

鸟瞰图当然有用,只是很多人误解了鸟瞰图的意义,甚至也误解了图纸的意义。

让我们说来话长。

1 三维实物和二维图形关系,是介于符号映射与形象模拟之间的。

人类是三维动物,但人眼(除去微弱的视察导致的立体感外)却基本是二维的,也就是说人能够感知三维世界的关系,但却是以二维图形为媒介。什么是建筑空间体验?这里 @陈芒果说的很好,只有在运动中人才能感知到空间。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任何的图纸,从严格意义来说,都不能直接告知我们实物空间的效果,包括最写实的照片和效果图。二维的图纸只能是代表三维意义的符号,需要人们通过联想才能体会空间的真实效果。

其实人的感官几乎都是难以用符号传达的,所谓冷暖自知,告诉你xx度的水温,只是个符号,你必须自己接触过并记住xx度水的感觉,这个度数才有意义。

这里,图纸,文字,语言,都只是个符号,引导你去回忆某种已有的感受,而不是直接给你感受。

当然,从最简单的文字叙述,到比较具体的建筑图纸,到逼真的照片,再到大尺寸模型,虚拟现实,对感觉效果的传达是逐渐增强的,是从纯表意符号---模拟实际感觉的效果,并不是截然断裂的。而真正完美的应当是大脑插入式传感器吧。

2 理念和实物,可以说前者更为根本。

伟大的柏拉图同志指出,万物的本质并非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个实物本身,而是存于人内心的理念。正是这一理念才繁衍出万物的实体(大概意思),这种邪恶的唯心主义真是太荒诞了,可是却极为深刻的指出了人类创造活动的本质,并且在智力行业里有奇效。

好的设计师总是在心里先造出那个完美的设计,然后安排实习生把它画出来,施工队再根据图纸建出来。这有句古话叫"胸有成竹"。

前面我们说到,对实物的感觉无法复制,只能是用符号媒介代替,来传达感觉。柏拉图的理念,正是类似的逻辑:某一物体的本质只存在于理念中,我们可以造出实例,但只是一个符号物,无法真正表达出完美的理念。不过通过这些实例,另一个有共同理念的人是能够理解并看到实物背后的纯粹理念的。这里理念据说原文就是idea, 现在西方建筑教学喜欢讲idea说不好跟这个有关。

理念--实物--图形,这是表达的食物链。图形用于表达实物,实物为了体现理念,那么可不可以用图形直接表达理念呢?

3 那么,让我们回到建筑。

建筑设计的效果图,既有感官模拟的功能,让你容易想象建筑的建成效果,但其实也不能表达充分,更多时候只是为了帮助你构想脑子里那个真实的建筑。平立剖也好,动画也好,本质都是符号+模拟,只是程度不同。

所以更多时候,成熟的甲方会直接要求类似的实例去现场调研,而不是满足于看几张效果图。而好的设计师,也不会依赖图纸,而是主动寻找实际的案例,以及各种适用的感受片段,最终形成脑子里那个完美理念。建筑师的这个理念,往往更容易像一个三维模型。因为想象建筑效果的主要困难,还在三维vs二维。

鸟瞰图恰恰是那个方便我们形成脑中理念模型的图纸。

很多时候,现场看房子都不如一张鸟瞰图更能形成清晰的理解,因为人还是理念动物啊,柏同志威武。

4 当提问者认为鸟瞰图无用的时候,其实已经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效果图是可以拟真的,并且把拟真作为效果图的唯一标准。

实际上,形成脑中模型才是更好的表达方式,通过概念研究,各种分析图,部分写实效果图, 模型,实际案例参观,电影动画体验,乃至诗意的叙述和启发,尽可能让客户在脑中形成清晰、深刻、有细节、有亮点,打动人的完整理念,了然于胸,才是PPT的最高目的。------算了,还是后脑勺插管吧。。。

拟真型的手段,和导向理念的手段,并不是冲突的,也不应该以一端否定另一端。

5 靠谱的轴测鸟瞰图和不靠谱的照片建筑。

在此基础上,让我们谈两个例子。

我们知道西方画家在文艺复兴时代发明了透视法,这是效果图界最喜欢的拟真人视图。而中国古画不但喜欢鸟瞰,而且还要画成轴测,这是为毛?其实这恰恰是艺术史的一大创造。山水之法,以大观小,早在宋代,沈括批评画家李成仰画飞檐,这种思维方法,可见题主的想法在宋之前就已经有了,并且沈括也已经回答过,还反咬一口认为人视图是荒诞的。。。。当我们把画作为导向理念的符号,而不是代替感官的模拟,才能理解鸟瞰轴测图。

正如手指明月,而手指不是明月,只是为了让你看到明月而已。

而轴测也比透视更容易把握,这也是工程图纸为什么喜欢用轴测图而不是透视图的原因。比如迈耶老爷子就喜欢画轴测图。

现实案例中,苏州园林特别典型,小时候参观网师园,整个人都震惊了,但是几次去想拍照和写生,都以失败告终,发现根本无从下手,无法用二维的方法表达那种神奇的空间感受。现在想起来,也需只有如古人一样做鸟瞰轴测山水画,反而能表达一二。

“以大观小”的思维智慧对于古典山水画的重要乃至对于整个古典甚至现代中国画的一以贯之。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中西绘画在创作思维上的截然不同,也就不会生硬地去套用西画的透视理论去评论中国画了。 感悟中国画之“以大观小”



反过来,也有一波人以照片效果为目标去设计建筑,所谓的杂志建筑、效果图建筑,在照片里看着很好看,可是实际体验非常乏味,这也是我们很多建筑教学里容易犯的毛病,只知道奔着效果图做设计,忘记了三维空间的特殊性,被表达手段束缚了设计本身,所谓削足适履就是这个意思。反过来,也有一波人以照片效果为目标去设计建筑,所谓的杂志建筑、效果图建筑,在照片里看着很好看,可是实际体验非常乏味,这也是我们很多建筑教学里容易犯的毛病,只知道奔着效果图做设计,忘记了三维空间的特殊性,被表达手段束缚了设计本身,所谓削足适履就是这个意思。

很多明星建筑师依赖平面媒体做宣传,就喜欢干这种照片唬人的事情,很不好,大家不要学。照片和效果图毕竟离三维空间的建筑差得远了,更不要说材质触觉气味这些。想想美颜相机大头照吧。。。愿天下业主不要再被效果图骗了。

解决之道,当在实体模型和案例体验,至少是三维动画。

6 结论

理解了 指向理念的符号vs对感官效果的模拟 这两者的不同,才能理解鸟瞰图的意义。

另外,后来西方画家也觉得透视图不顶事儿,于是有了毕加索四维降二维,而中国画反过来竟然符合西方人柏拉图的古老理念,但又在后来重补写实的课,这些事想起来也是蛮奇妙的。



《下楼梯的裸体女人》 马塞尔·杜桑

完。

【杨东奇的回答(18票)】:

鸟瞰是反映建筑间关系的图,可以直观的说明建筑物的位置,互相的高度关系,同时对建筑的形态,立面设计,地面铺装材料,整体绿化布置等等都有很精确的描述。在所有的建筑效果图里,如果非要通过一张图来展示整个方案的概况的话,鸟瞰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说,如果题主还是觉得效果图只是照片的话,恐怕思路要放宽一些了。效果图和其他设计图纸一样,是要读出信息的,否则再炫也没用...

当然,这一堆话不是我说的,是在实习过程中老板告诉我的经验。从此之后,对什么图都非常的上心。

【张矢远的回答(35票)】:

人在做,天在看!

为什么要画剖面图?人又不会把房子切开看

为什么要画立面图?人看房子不可能平行投影啊

居然单纯的认为出鸟瞰图是为了模拟建成后人看到的效果?幼稚!

怎么在最短的时间明晰建筑同周边环境的关系!怎么迅速反映出建筑布局!怎么表达体量关系!鸟瞰图的信息量被你吃了?看图的都是外行领导,一张图直观表达风格体量材质布局,你说这图不重要,你说你是不是白学建筑了

说鸟瞰图是用来坑领导的可以去死了,这种人不配做建筑师,鸟瞰图需要公正客观,美观只是一个方面

当然我也反对鸟瞰图拼图形的,下图这种的,没意思



刚刚方案被毙了,怒答!不说了,重做方案去了

【陈铠楠的回答(60票)】:

我想,题主的问题已经不是“项目成果应不应该包含鸟瞰图”,而在于“设计是否要考虑鸟瞰情形的美观”。

密斯说“上帝在细节之中”。好的工匠,会用心做好马桶的正反面,不管反面是不是永远不会被看到。那么,假如上帝在马桶的反面,那么上帝也会在鸟瞰。

真要抖机灵,加粗的部分本身就足以了断这个问答了。

说实话,真是好的设计师的话,上帝不止在宏观、中观、微观,上帝还在透视、轴测、平面、立面、剖面,还在分析图,还在文本排版,还在PPT的制作和演讲的遣词造句,还在派去做汇报的人的衣服鞋子手表腰带的搭配上。强者样样通吃,弱者在贬低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的意义。

你可以不把鸟瞰形象设计得好,然后被设计得好的人淘汰掉。

你也可以把鸟瞰形象设计得好,并且推敲屋顶花园做法或坡屋顶做法,推敲鸟瞰角度才可视的体量构成,推敲建筑立面和地面景观的延续关系,推敲建筑体量与周边城市肌理的关系,然后故意不做鸟瞰图,非要把这些事情用嘴说用分析图说,或者干脆不说憋在心里。

不过,如果我报以最大的善意,其实这个问题就成了对这样的现象的质问:设计实践总是过多地在考虑上帝视角下的构图,但相对漠视了对人视点的空间形象、人活动的空间体验作出细腻推敲;政府甲方总是沉醉在宏伟蓝图的政绩虚荣里,漠视国计民生百姓家常。

那你的观点是对的。

尽管,多少年前就已经是老生常谈。

此致。

【尹小包的回答(25票)】:

看这个关于效果图的问题讨论的人比较多,我就答非所问的把这篇文章放在这儿吧,这样大家也许都能看见,关于UP主的鸟瞰图意义,我觉得没必要回答,但是我能告诉你,半鸟瞰的效果图会容易好看一些

======================请叫我分隔线============================

很久以来想写篇文章解释效果图到底怎么能好看,每次当想跟别人说,某某公司画的那些作(la)品(ji)简直就难以评价的时候,总觉得力不从心,因此下面要写的东西,就是在想办法说明这件事情。(长文警告,懒得看字或者业内大神可以直接拉到第三部分)

解释如何能好看(或者说,大家喜欢看),得请各位看官先了解如下的三件事:

1.国际上厉害的效果图公司,以及效果图网站都有什么

2.画一张建筑效果图大概分成哪几个大的部分

3.效果图的数据库和分析

1.关于高大上效果图公司

不知道你们怎么觉得,反正我看到好看的效果图就挪不开眼睛了。如下的几家效果图公司没有给我广告费,但是我还是抱着强烈的推荐欲望把他们列出来(假设你已经知道了,就偷偷的看,不要说出来)

A. 公司名称:Mir 公司地点:挪威卑尔根 人数:10+

他们公司的主页长这样:



(也是改了好多次版了,最近一次长这样,网址是mir.no)

很多你平时看到的投标的方案,比如在http://BUSTLER.NET或者http://ARCHDAILY.COM上,都跟这个公司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网上能搜到一篇MIR负责人的访谈,也有中文翻译版,这里就不放连接了。

B. 公司名称:DBOX 公司地点:好几个 人数:(没去过,欢迎知道的小伙伴补充)

他们的公司主页最近不知道是不是被墙了,反正我没上去,但他们的图我有不少,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图:



和下图:



Tianyi姐姐就是从这个公司出来的,不发链接了,避免成为软文。

C. 公司名称: DOUG&WOLF 地点:法国 人数:(没去过,欢迎知道的小伙伴补充)

这个其实是我最早从网上了解到的效果图公司,代表作品如下:



D. 公司名称: ARQUI9 地点:伦敦 人数:(没去过,欢迎知道的小伙伴补充)

近期发现的公司,连带着知道了一本英文杂志,叫先进PS技术,ADVANCED PHOTOSHOP,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搜搜看,每本都是教程合集,质量是没话说,他们的图:



E. 公司名称:XOIO 地点:德国柏林 人数:(没去过,欢迎知道的小伙伴补充)

也是跟着杂志知道的,只不过是另一本,叫3D WORLD MAGAZINE,图如下:



F. 公司名称:vyonyx 地点:法国 人数:(没去过,欢迎知道的小伙伴补充)

我这里能查到的资源上,好多FOSTER以及AEDAS,KPF的图都出自他们公司,如下:



还有好多,比如法国的luxigon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继续有兴趣的可以直接移步上述公司各自网站或直接骚扰我

2.关于效果图分成哪几个部分

笔者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搜集效果图教程,在线的和线下成品出售的。这种教程里面说谈到的东西基本就是构成这东西的基本方式,对于渲染器和建模软件而言,实在有很多。抛开ILM和PIXAR这种行业大佬用的工业级不谈,一般不需要渲染农场的诸如VRAY,MAXWELL,MENTALRAY,BRAZIL,Kerkythea(这个渲染器得单独说,一般很少见,但alexhogrefe在他的博客教程里面经常用,而且也解释过他不用VRAY专用这个的原因),KEYSHOT,ARTLANTIS,INDIGO,FINALRENDER….(太多了,不列了)。而对于建模软件,由于跟建筑师也有关系,所以了解程度也相对比较高。

一个效果图从软件技术上,基本就是这三大块,建模&渲染&后期。

但从建筑师的实际工作中来看,顺序往往不是这样,简单描述一下就是:公司BOSS催着你得去跟效果图联系了,你把模型给他们,告诉人家建模的时候注意哪些事情,NB的效果图公司在这种节骨眼上会跟你反馈要求,比如提供实景照片啊,提供基地航拍啊,一般的效果图公司就是你说什么,人家就改什么,改到你舒(kuai)坦(jiao)为(tu)止(le)。模型确定了之后,你会跟效果图公司选角度啊,定调子啊,选配景模型啊,确定材质啊,越好的公司这个步骤越精细,比如会根据建筑的功能和形态来确定适合的场景情绪。等渲染完成了之后,会进后期,这步就靠脑补能力了,你的脑补能力也行,效果图公司的也行,渲得多后期就少,渲得少后期就多,PS,AE,MAGIC BULLET什么的就都来了。

根据上述的基本流程来看,如果不根据软件技术分,而根据甲乙方工种来分的话,基本就是两大块事情:甲方(建筑师)负责建筑形体的模型控制,角度的选择,画面调子的控制,配景的选择和摆位,材质的选择和细节控制(如果负责的建筑师够熟练的话);乙方(效果图公司)负责技术的实现,建模的方法,材质参数的调节,渲染主次引擎以及抗锯齿等参数的设置,光环境的模拟和搭建,光子贴图以及可能涉及的体积雾、通道等的调整,以及后期软件技术上的问题。

拿两张图来举例子,建筑师一般管这张图:



效果图那边一般管这张图



好了,本文由于不是效果图教程,因此我们用后一种分类方式来说明,即建筑师与效果图公司对最终成图的不同控制方面来分析,到底这图怎么能好看起来。

3.效果图的数据库提取以及数据分析

笔者喜欢看电影,有时候也装文艺背台词以备需要的时候引用两句解(zhuang)释(bi)用。去年的娱乐片环太平洋里面有一句话我记得就挺深,估计应该是编剧Travis Beacham自己写的,翻译过来是“政治、诗歌、戏剧,这些都是骗人的,唯有数字才是最近接上帝的手稿”,说这话的演员还演了蝙蝠侠3里面那个企业家的副手,后来扔河里那个(唉,跑题了…)。基于量化分析的这个观点,我需要找到一个数据库,它能比较全面,能包括从低到高的多样化效果图;比较专业,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效果图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立场。这样我可以从里面找出来相对平衡的效果图数据合集,再来说他们都有什么特点,而不至于拿着MIR的图就说人家怎么好,因为你会觉得“这TM不废话么,我也知道他们好”。

大概三年前,我看过火星时代上面,shiyao的一个帖子,通过那个知道了好多有意思的网站,其中就包括能涵盖上述信息的这个www.cgarchitect.com,如果你不是专门画效果图的建筑师,也十分推荐这个站点,平时没事的时候去看看有利于提高效果图审(bi)美(ge)。

言归正传,这个网站按站长jeff mottle 的介绍,是从2001年建站的,大哥长这样



(颜值还是很可以的),主服务器在枫叶国。

至于权威性,他们干这件事:



笔者翻译过他们在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做的行业调查报告,很全面也很有数据支撑,但不知道该发到哪儿,如果有小伙伴想看,可以直接联系我,免费的哟

为了找到合适的分析数据,笔者在今年8月底的时候,找了其中在2014.4-2013.10这段期间的200页,共计2800张图。但这么多图肯定不会都好看,因此将其中浏览量大于300的图,共计487张挑出来,为前17.39%,作为基础数据进行统计。(这里需要说明,鉴于笔者在这个网站上的发图经验,一般上传的文件,在3个月之后,好坏基本就都没人看了,因此挑选了上述时间段)。挑出来之后的图,长这样:



基于第2部分说的分类方式,建筑师&效果图各自控制的部分,笔者把这些效果图按如下方式进行平行分类:

A.室内&室外

B.鸟瞰&半鸟瞰&人视&其他角度

C.公建&城市鸟瞰&集合住宅&商业&小住宅&其他类型

D.黄昏及清晨&大晴天&夜景&阴天或雾

E.近景水面&近景次反射&近景草地&近景无反射

F.构图分析

怕文章写太长,笔者挑上述三个类别说,

分别是D 时间段分类,E近景材质分类,F构图分类

(这里需要提前解释一个事情,本文不是专家评审意见,因此有一定的民间性,故统计数据中除了百分比以外,一个较为直接,也是唯一的指标即浏览量。但针对本网站的受众人群和专业水平上来看,大量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避数据偏离和非目的性浏览,因此下述的分析多以浏览量作为评价标准)

这487张图,总的平均浏览量是457.29,示意图如下:(这个数据一会儿都用得上)



D时间段分类上,有这么几种,如图:



每组分类后面的数字是类别中的效果图数量,比如149张大晴天的(我们这个城市BOSS管这叫一级天)

从统计结果上来看,如图:



稍微解释一下,右边那条短黑线就是整体浏览量平均值457,晴天的图从数量上占的比例最大,有149张,占31%,但平均浏览量是这四个分类里面最低的。最高的是黄昏&清晨,502。笔者坦白,我也遇到过这个情况,而且不止一次,甲方明确要求,“给我们整那些能看清的,别雾气昭昭的,要白天”,比如某青岛大型上市公司。我同意主管部门的基本要求,但咱这文章不是只分析图面本身嘛。假设投标,且你能控制图面质量以及出图时间,根据这个数据的建议是:晴天的图,从时间段上会比较难画,你得多在其他环节,比如模型精细度和角度上下功夫,夜景稍微好点儿但有限,太阳逼近地平线或者阴天的图,会比较占便宜。

E.近景材质类,有如下几种,如图:



分类后面的数字还是图的数量,后面就不啰嗦了,从比例和平均数上,如图:



这个分类很有意思,因为建筑师能控制,而且效果图公司一般也会画,但如果你不提,一般都是按最基本的材质来做,就是最后一个子分类:无反射材质,当然平均浏览量也是最低的。而草地作为近景的时候,就这487张图来看,别看它平均值不太高,但这些图在这个草地的质量上都很优秀,比如下面的这张:



从技术角度上来看,完成这种草地,要么你用实体模型,通过随机分布插件在3D文件中自己种一遍,要么在后期的时候找合适的近景照片素材直接P,反正不能用贴图。但如果用实体模型,渲染时间特别长不说,对草本身的材质还有不少要求,例如表面反射和高光光泽度等等,因此画这类图又想出效果的时候,慎重。

水景那个分类有时候需要靠基地本身的特征,比如在河边、湖边之类,不见得每个项目都能在实际中达到,但是下图:



你可以通过景观的补充方式,在近景处给一片水面(我立马想起了安腾),这个很多时候就不是问题了。

次反射分类,说白了就是雨后或者洒水车刚经过。渲完的效果是这样的:



(顺便说一下,这张图是MIR里的一个人画的,是个教程,网上能搜得到,质量不用多说)

从渲染器层面上,在反射通道里加一张黑白贴图就能实现,这种贴图一般长这样:



渲染里有个说法叫“黑透白不透”,跟PS里面的蒙版是一个意思,这里不展开了。

总之,近景有反射情况会给画面带来不少的好处,如果你负责项目,且涉及到最终表达的时候,选个前面有水的角度,或者在主体前面弄一片水,或者跟效果图公司提要求需要有雨后的效果图等等,都能帮上你最终成品的忙。

F 构图分类

笔者个人觉得这个分类最有意思,也会稍微长一点儿。从个人观点上,笔者认为效果图这个由于计算机技术而产生的建筑表现方式,从血统上来看,跟美术的关系更近,而不是建筑设计。在油画等传统美术领域里面,你一定看见过下面这张图:



以及这张:



甚至偶尔你能去看妹子的时候,还会看到这张:



从效果图他妈的(抱歉我不是那个意思)专业角度来看,构图对于最终的图面表现,或者说观看者的视觉焦点集中,是有经验上的意义的,体现在建筑效果图里面,就是选角度。至于黄金分割矩形,或者说黄金螺旋线,在这儿不详细说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百度,这里只说两个特点:它是斐波那契数列的图形化体现,横纵两个相邻矩形之间的比例关系越来越接近0.618。下面的分析里,这个曲线是把尺。

在这个分项里,有如下分类:



从数据比例上,是这样的:



一个一个来说,主体居中的图像下面这样:



或者这样:



其实这四个字的描述也不是太准确,笔者想说的是:建筑本体没把整个画面撑满或者撑爆。在487张图里面,没画面撑满的有121张图,其中有114张,比例高达94.2%,都有上面两张图的特点。即建筑主体在画面上的呈现,或多或少满足黄金矩形的比例关系。笔者的意思不是说这些建筑师在选角度的时候,没完没了的拿这个矩形去量,但从结果上看,人们更乐于浏览的这些图,往往都符合这个特点。

从横向构图上来看,分类结论如下:



这些图的比如下面这种:



以及下面这种:



这种构图方式的特点在于,建筑师会把建筑放在画面的一边,尤其是在横向比例上0.618分隔的一边,而且它们从数量上就不小,平均值也高于整体的457,从构图上还是相当划算的一个技巧。

最后说一个特别的分类,一点透视,这个分类里面有两种图,一种类似这样,就是任性就是一点:



还有一种讲究的一点透视,是这样的:



前一种有13张图,后一种有24张,从数量上来看确实比较低。但这两种的平均浏览量分别是521.84和527.63,后者的这个值是所有分类里面最高的。它的特点就是,主体在画面中间,两侧的配景各自均保持在0.618的比例分隔上,而且左右对称。这种构图实在太占便宜,笔者再放几个:



以及这个:



到此为止,基本就说完了,笔者最后解释几点:

针对这个分析,我的几个朋友跟我特意争论过关于浏览量的实际意义,以及有可能产生的非主动性点击。首先这个确实不是专家评分系统,因此我在开篇的时候就提到它是大众化的分析方式(因为CGARCHITECT上每年会搞一个很正式的优秀作品评选,分委托项目组、自由项目等等分类,那个是专家评分体系,大奖是台渲染工作站,有实力的小伙伴可以去投稿,国内好像就tianyi姐姐得过头奖,2011年貌似),但如果只有几幅专家作品的话,你可能无法从大量数据里面归纳出相对综合的数据,毕竟优秀作品的数量太少了,而且专家的评审意见也无从考证。

建筑效果图毕竟还是用电脑软件画的,跟参数什么的关系很大,这篇分析里面没讨论不代表他们不重要,但建筑师一般都不会去背这些参数和实际的对应调整方法(所以才有什么VRAY参数JAVA之类的小文件以便你省的去背)。但建筑师有他作为甲方和设计者能控制的事情,因此这篇分析的分类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说明的。也正是因为剥离了这些软件上的差别,笔者相信同样的构图技巧和后期色调方法,对于非渲染器渲染的底图,同样适用,比如SKP或者照片合成等等。

笔者不是想说,如果你做到了上述这些特点和技巧,这图就是好图了,不不不,笔者只是想说明,大家总去浏览的图里面,有这些信息,毕竟这些分类不是从纯数字角度出发的(比如按色阶区分,按色彩数字信息区分,按色彩平衡的主色调区分等等),因此里面确实还有一定的经验性,他们只是技巧,量化统计得到的经验型技巧。真想把图画好看?先把方案做漂亮吧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者希望得到其中提到的某些资料,欢迎和笔者联系:

410651389@qq.com,如需转载记得跟我说一声。

(文中所有图片版权归图片上传者所有,未经允许,别瞎转载)

【十方的回答(17票)】:

题主买房子的时候要看户型图(平面图)是因为会住在天花板上吗?

【龙一的回答(11票)】:

所谓"Medium is the Message"—— “媒介(的选择本身)就是信息”,我们对任何一种媒介的选择除了表面上的功能性动机,还有深层次的文化动机。

大家回复的都太正能量了,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来批判一下鸟瞰图。

(时间紧凑,先来挖个坑)



这是艾佛尔铁塔么?不是,这只是一个长得像艾佛尔铁塔的微型雕塑在一个角度下的彩色照片而已。可是在日常生活的语言对话中我们不会把他们区分开来。这就是图像/摄影对实际物体的“物”化,符号化作用。而透视/摄影,作为一个本身隐含主体角度的描述性媒介,自然通过这个主观角度强加给观察者一系列信息,这就好像每个国家的地图都会把自己国家放在正中间一样。这是艾佛尔铁塔么?不是,这只是一个长得像艾佛尔铁塔的微型雕塑在一个角度下的彩色照片而已。可是在日常生活的语言对话中我们不会把他们区分开来。这就是图像/摄影对实际物体的“物”化,符号化作用。而透视/摄影,作为一个本身隐含主体角度的描述性媒介,自然通过这个主观角度强加给观察者一系列信息,这就好像每个国家的地图都会把自己国家放在正中间一样。

随手找到了一篇讨论鸟瞰图文化历史的文章,由英国爱丁堡大学(前?)建筑系主任Mark Dorrian执笔。我直接归纳结论吧,因为真的很好懂:

结论2:

鸟瞰图展示对18世纪英国的田园景观美学的兴起贡献颇多:

”the ‘landscape idea’ emerged as the privileged representational form of the new landowning class. Landscape imagery served an ideological function: it provided representations of land and nature that naturalised the claim and position of the new landholders. At the same time, it marked the estrangement of an observer who stood outside the landscape and looked in, this situation being necessary both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landscape as an aesthetic object and as a zone of control spread out before a proprietorial gaze. “ (1).

鸟瞰图同时做到了一下几点贡献:通过绘画角度本身对”观察者“心理”地位“的提高;让被描述的土地可以简单的一眼望尽,这种与现实空间体验和历史记忆的疏离让土地真正具有瞬时的图像性,平面性,从而在文化上更加自然的成为一种可以被消费/占有/掠夺的物体/商品。

用笔者的话来讲就是:土地不再是土地,而成了消费指南上的一块可以被指指点点的图形。

结论二:

Mark童鞋这里转述了一段Walter Benjamin大神对巴黎豪斯曼计划的评论:

”the ideologically recuperative effects of techniques of estrangement from the quotidian reality of the city and its transformation into an distanced object of visual consumption are clear: the violence of the urbanism ‘on the ground’ would be sublimated into the quasi-pastoral spectacle of the ‘urban landscape’.“

鸟瞰图本质上的文化作用是一种疏离感,这种疏离感具有思想意识上的修复作用,能够将城市从繁琐的日常中剥离出来,转化成一个有距离感的,可以被消费的商品。在“地面上”的城市化建设的“暴力行为”于是能够被升华/掩饰成一种可被观赏的,“田园风光”般的,“城市景观”。

用笔者的话讲就是:城市本身被疏远了,强制拆迁和改建在公民面前有了正义性,城市成为了明信片和照片上美丽的风景。

那么对题主的直接回答如下:

鸟瞰图能够最有效的提升客户的心理地位,美化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对土地的野蛮改造,并将成果最直接的展示成图像商品的形式被大家所消费。

所以开发商需要鸟瞰图自嗨,城市领导需要鸟瞰图来让民众自嗨,从而说服民众对公共项目表示支持。世界上的第一个鸟瞰摄影系列作品,诞生于豪斯曼巴黎计划开始后不久,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1. Mark Dorrian, ? The aerial view: notes for a cultural history ?, Strates [En ligne], 13 | 2007, mis en ligne le 22 octobre 2008, Consulté le 28 novembre 2014. URL : The aerial view: notes for a cultural history

2. W. Benjamin, 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London, New Left Books, 1973, p. 174.

【覃木的回答(4票)】:

可能是为了给到来的外星人留下个好的第一印象吧,毕竟别人远道而来(°ー°〃)

【田耀丰的回答(4票)】:

题目就错了。

正是因为“人又看不到”才需要,随随便便就能看到,还要个鸟的鸟瞰图。

【张强的回答(4票)】:

鸟瞰图属于可视化的一种,即让使用者对自己所关心的东西在视觉上可视化,可感知。鸟瞰的意义便在于将全体数据可视化的过程。

东方明珠的顶层观光门票大概要100多,每天络绎不绝,上去观光的人他们能看清啥东西吗?为啥他们还要上去看?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学问题。

【蘑菇汤的回答(4票)】:

我就想在高处看看我生活的地方长啥样。

【周公瑾的回答(4票)】:
鸟瞰图的意义在于什么? 生命的意义在于

上帝视角

【达达尼的回答(2票)】:

有用,特别对于规划方案,可以清楚的了解整个地块建筑道路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相比于单纯的CAD总平面图,要生动许多。

【洛小狐的回答(2票)】:

1. 就是平面图的作用再加上高度关系,配景关系。

2. 看方案的人不一定能通过看平面图和标高得到立体的认识(我们做方案的都不一定能),鸟瞰图让他们知道这个方案到底长啥样。就好像你娶个老婆其实不知道她的真名年龄籍贯日子也能过,但是难受不啦。

【睡前故事100遍的回答(19票)】:

题主没打过DotA?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哈,为更高处的人着想吧,顺便提一句,有人分不清鸟瞰图和总平面图了哈!

【CarliWanyi的回答(0票)】:

我在做居住区规划,总工和有点水平的甲方通过鸟瞰图一看就知道日照间距怎么样了。。。

【犄角的回答(0票)】:

鸟瞰图非常必要且必不可少,人视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立面,而鸟瞰图能在第一时间直观地让看方案的人对整个建筑的体量关系,形式,风格,高度,与场地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与道路的关系有一个宏观把握。

接下来再慢慢了解具体指标,看CAD总平,和平立剖就会清晰得多。

有经验的人看一眼鸟瞰图就心里有数了。居住区规划,看过鸟瞰就能大概估计出容积率和户型套数,能看出你的建筑布局,主入口选择,日照间距,防火间距等等是不是符合要求。

效果图就是方案阶段给甲方,规划部门等作为参考的么,能直接的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让别人了解你方案的合理性,比仅仅从人视角度看到房子的长相要重要得多。

原文地址:知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7842.html

更多阅读

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佛家讲人活着的意义

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简介徐朋飞谈人生的意义。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如果非要给它加一个意义,那就是不断的付出爱。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方法/步骤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1、意义一:不断的成长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小

鸟瞰图的意义在于什么? 生命的意义在于

【杨刚的回答(123票)】:鸟瞰图当然有用,只是很多人误解了鸟瞰图的意义,甚至也误解了图纸的意义。让我们说来话长。1 三维实物和二维图形关系,是介于符号映射与形象模拟之间的。人类是三维动物,但人眼(除去微弱的视察导致的立体感外)却基本

声明:《鸟瞰图的意义在于什么? 生命的意义在于》为网友醉城夜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