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考古學術《夏朝文明》全本 中国有夏朝的考古吗

魏文成 《夏朝文明》

前言

堯舜禹是華夏文明上古時代中後期的三位著名的以實行“禪讓制”而聞名於世的三位帝王,而這三位帝王在上古時代的陶,即今天的陶寺這個地方演繹了一場又一場的所謂的“禪讓”的歷史經典劇目。而這場儒家極爲推崇的上古和平民主制度——禪讓制,在考古學家歷史學家以及文字學家的共同努力下,筆者將這些被歷史學家記載的,被疑古學家們稱之爲“神話傳說”的歷史,盡可能的還原給讀者。讓其瞭解眞實的“禪讓制”的歷史,卻充滿了血腥的爭權奪利相互爭斗。同時,也將夏禹創建的夏朝文明展現給讀者,使其不再是神話的面目,而是以眞實的歷史的面目呈現給世界。筆者將在這本書中不僅會向讀者展示上古時代的歷史記載的證據,同時還向讀者展示考古學家們發掘出土眾多的歷史文物爲證,更重要的是將這些文物上的古文字破解給大家,讓世界重新認識夏朝乃至之前唐邦文明與虞邦文明。

還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這本書剛開始時原本只是筆者的《創文造字學》中的第二章《夏朝文字》,只是爲了證明華夏文字是集象形表音表調表意爲一體的反切拼音文字,在夏朝時就已經華夏文字早已已經非常成熟了,以及夏朝文字破解的方法而已。結果因爲夏朝文字出土的太多,而夏朝歷史的開創者夏禹,由於唐堯開創的唐邦文明,以及虞舜開創的虞邦文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而不得不將與大禹有關的堯舜的歷史也一並做一次簡略的破解。否則夏朝的歷史,就顯得不連貫了。而夏朝歷史,因爲我們的廟堂之上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以及文字學家們又無法證明夏朝的文字的讀音,也就無法證明夏朝作爲文明朝代的眞實存在。因而,筆者這個山野村夫只好班門弄斧,當仁不讓了。目的就是爲了抛磚引玉,證明一下夏朝的確確就是文明朝代而已。因爲,歷史的證明不只是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文字學家們的責任,也是筆者這個山野村夫的責任。古人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筆者言:歷史考證人人有務。筆者寫這本拙作的目的,無非是爲了證明夏朝並不是古代歷史學家們的杜撰,而是眞實存在的歷史。不僅只有歷史古籍上的文字記載,而且還有眾多文物爲證,包括有文字證據的出土文物爲證的眞實可考的歷史。於是,由一章的專門論述夏朝已經有了文字的章節,發展成了一本專門論述夏朝乃至之前的唐邦文明與虞邦文明的薄冊子。因爲夏朝要證明的不僅僅是是否有文字,還有夏禹這個人的眞實存在與否,以及堯舜的眞實存在與否,以及堯都、舜都、尤其是夏朝的首都究竟在何處等等,諸多的讓考古學家歷史學家文字學家頭痛的問題。否則,我們的國際學術界的朋友們,可不會輕而易舉地承認只有歷史記載,而沒有辦法證明其歷史文物乃至古文字眞實存在的夏朝文明。

過去中國的學者一般認爲夏朝是公元前1,900秊~公元前1,500秊間建立,而筆者認爲在公元前2,100秊前後建立的。過去曾因爲被認爲缺乏文字等文明特徵物,國外考古界一直不承認夏朝作爲中國上古文明的朝代,而只承認它是新石器時代。進而確立“商”纔是中國第一個文明朝代。所以中國文明被認爲只有3,500秊的歷史,而不是5,000秊,乃至8~9,000秊的歷史。因爲,我國的廟堂之上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尤其是古文字學家們,一直無法證明那些出土的陶器玉器乃至青銅器上的所謂“符號”是有讀音的文字。由於他們的無法釋讀,也就無法證明已經被司馬遷記入了《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的存在。雖然《史記·夏本紀》中的夏代世系與《史記·殷本紀》中記載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應該爲可信的歷史:

自夏禹之後,夏啟繼位後,在鈞臺大宴各地首領,以期對他的帝位繼承的合法性予以確認。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拒不出席鈞臺之享。夏啟發兵對有扈氏進行征伐,大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被滅。太康失國,中康傀儡,少康復國之後達到“少康中興”……夏代末秊,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桀繼位後不思改革,驕奢淫逸,築傾宮、飾瑤臺,揮霍無度。四方諸侯也紛紛背叛,夏桀陷入內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湯看到伐桀的時機已經成熟,乃以“天命”爲號召,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奮力進攻。鳴條之戰,商湯的軍隊戰勝夏桀的軍隊,夏桀出逃後死於南巢。夏王朝从此滅亡,商湯建立商朝。

可以說,歷史記載的較爲詳盡,但還需要歷史文物來佐證,這是符合西方歷史科學的求實精神的。因爲西方的歷史研究同樣受西方自然科學研究的影響,注重實驗與實際的物證。沒有實際的物證,或者是有實際的物證,你若無法證明這些物證的實際價值,人家自然而然也不會輕易採信。因此,自然而然的要求我們提供準確無誤的歷史文物的證據,否則,人家自然不會承認沒有充足的歷史文物證明的夏朝爲文明朝代了。尤其是作爲文明朝代的最重要標誌:有文字的文物出土,而且最好能夠破譯它,證明它們就是夏朝的文字記錄證據。可是,我們的歷史學家,只是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只是考古學家,文字學家也僅僅只是些漢字字形學家而已。專家學者的學識過於專業化了,以至於除了自己的學科之外往往一竅不通,也就無法證明夏朝文明乃至之前的唐邦文明與虞邦文明的眞正存在了,這一點的確讓人感到非常的遺憾。

據方熔先生在《陶寺考古與東方文明發源》講:有很多中國的學者到外國總會碰見“西方學者常會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中國文明有歷史嗎?這個問題聽起來挺可笑的,中國文明怎麼會沒有歷史呢?”但是中國的學者自己無法證明的情況下,人家提出這樣的問題,即便是挑戰,你也只能無言以對,因為你在無法證明中國記載在歷史古籍當中的輝煌而悠久的歷史,是有實物證明,出土文物上的文字證明的時候,只有受人羞辱的份。 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关注楼主

收藏本贴

转发至天涯微博

添加到专辑



1#回复作者:魏文成俊 回复日期:2011-7-24 22:08:00

尤其是自公元20世紀20秊代起,顧頡剛先生等爲代表的留過洋鍍過金的“海龜派”爲首的“疑古派”大行其道。由於他們深受西方歷史研究教育的影響,一切以西方歷史研究的方法爲出發點來研究東方歷史,於是就提出了東周起點論。顧頡剛先生在他的“信史大綱”中提到:商代以前的夏史全部爲子虛烏有的所謂的“神話傳說”。使得中國古史的起點變成了商代,但又提出商代不是中國文明時代的起點,而是石器時代晚期,西周是銅石並用時期,東周纔開始進入眞正的銅器時代和文明時代。同時,這種觀點得到了胡適先生和錢玄同先生等人的支持。顧頡剛先生的這種觀點是深受西方“中國文明西來論”和日本疑古主義影響而產生的思想產物,它將中華五千秊的文明史縮短了一半,是典型的一種歷史虛無主義觀點,與其說是“爲探討中華文明起源的一個重要學術觀點”,還不如說爲西方人否定東方文明,否定華夏文明近萬秊的文明歷史,提供了學術理論上的偽證。

本來夏朝的文字證據比比皆是,自古有之:《夏禹書》、《岣嶁碑》又稱《禹王碑》已經存在了四、五千秊的歷史了。同時,“良渚古城”,根据碳14测算,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秊左右的歷史,良渚古城也有至少4050秊以上的歷史,這應該屬於夏朝歷史的時間範疇之內。而且良渚玉架山16號墓出土了有人名文字的玉璧爲夏朝帝王——少康的“少康玉璧”,以及良渚文明眾多的表明良渚時代貴族身份“玉頭銜”、以及其它的玉禮器看,也證明其屬於夏朝文明的文物。怎奈我們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文字學家們,只能讓它們束之於高閣之上,無法證明這些有文字的文物是屬於夏朝文明的標誌物。而要創造一個原本根本沒有存在過的所謂的“良渚文明古國”來,想以此來刷新中國的歷史,創造自己的新學說新發現。找不到夏朝的首都怎麼辦呢?就把原本屬於商朝文明的偃師二裡頭遺址商朝早期都城——亳邑遺址當成夏朝的都城,將二裡頭出土的陶文,當成夏朝文字,豈能不會貽笑大方呢?

由於唐堯的唐邦文明與虞舜的虞邦文明是夏文明的重要的過渡階段,夏文明是直接繼承了這兩個短暫的邦國文明,因而也是有必要敘述一下有關的歷史證明,沒有這兩個與夏朝文明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邦國文明,就沒有夏文明的輝煌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但是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們文字學家們,由於受他們的學識與認識的局限,無法證明這一輝煌的歷史文明的朝代的存在,以及對前兩個文明的繼承的證據。他們總是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結果差之毫厘而謬之千里,顧此失彼欲速而不達。好在筆者破解了倉頡創文造字的奧秘,瞭解了華夏文字是集象形表音表調表意爲一體的反切拼音文字,破解了歷史上記載的古文字乃至出土的一個又一個“神秘文字”——“天書”。否則古人在歷史上留給後人的五千秊的文明史,都要被這些疑古派們徹底的否定了,更不要奢談賈湖契刻文字八九千秊的文明史了。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也逼迫我們的中國文字歷史考古事業的蓬勃發展,尤其是相對滯後的文字考古事業的長足進展,起到了鞭策作用,成爲了反作用力。

公元20世紀30~50秊代,伴隨著殷虛的不斷發掘,以李濟先生爲代表的殷商起點論逐漸流行起來。在此觀點影響下的主流思想,將中華文明起源從上溯到殷商時代,中華文明的歷史從2,500秊向前追溯到3,500秊,邁出了整1,000秊的一大步。公元20世紀80秊代初,以夏鼐、鄒衡等先生爲代表的考古學家又相繼提出并支持夏代起點論,使中華文明起點又重新上溯到4,000秊,從公元前1500秊上溯到公元前2000秊。其實這種文明起點論對於我們中國人常說的中國五千秊文明古國還有近1000秊的差距,但這種觀點是比較客觀的,也逐漸被大家所接受,尤其在歷史教材的編寫過程中,以夏代作爲所謂的中國所謂的“奴隸社會”的開端,把夏代當作中華文明的起點的居多。可是,有沒有更早的中華文明源頭呢?公元20世紀七八十秊代,唐蘭、李學勤等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試圖在中華文明起源探討上再向前邁出一步,從“夏代起點論”再向前溯到“大汶口陶文起點論”。其實筆者認爲現在完全可以上溯到賈湖契刻文字的八九千秊的“賈湖文明”時代,如果有更早的文化遺址出土文字的話還可以上溯。因爲人類創造文字的歷史與人類發展的幾十萬秊,乃至上百萬秊的化石歷史來說太過於短暫了,一點也不值得驕傲。

可是因爲我們的一些所謂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字學家們”,因不會釋讀包括甲骨文在內的出土文字:卽陶文、玉石器上的契刻文字,就給它們訂了一個罪名,判處它們是“偽書”,或者是“陶符“,或者只是認爲古人的圖畫藝術的“獸面紋”等等。而另一些人則會走另一個極端,不會相信任何文字記錄的歷史:包括史書的記載,文字的敘述,認爲那些僅僅是“歷史傳說”或者叫做所謂的“神話傳說”而已。因爲他們相信的是只有古人的復活,親自拿著上古的文物走出塵封幾千秊乃至上萬秊的古墓時,他們似乎纔會相信。但又恐怕復活的古人會嚇死他們,他反而會說裝神弄鬼。同時復活的古人的話語,又說讓他們聽不懂。因爲他們會說:上古人講的是上古語言。親口告訴了他,他也說聽不懂。親手寫給他,他也看不懂。因爲寫的又是讓他們看不懂的上古文字。於是他們就會說:我不懂的,我就不承認。我不承認的,就不是歷史。我不知道的就是“偽書”,我看不懂的就是“歪理邪說”。一些國內外的所謂專家學者就是這樣的成爲“疑古派”,懷疑一切,不承認一切自己不懂得的出土的歷史古籍,以及古文字。於是就會出現在自己看不懂的情況下,將所有自己看不懂的責任,一股腦的推給寫了這些所謂“神秘古文字”的古人,並爲其定了一個罪名:製造了“偽書”。因爲他們信口開河的宣判爲“偽書”了,就是學術皇帝的“金口玉言”的“聖旨”,就是學術霸王的“金科玉律”,別人就不敢研究了。別人就是研究透了,也沒有能夠發表出版的地方。因爲他們是專家學者,他們不懂的就會“不成立”,他們認爲“不成立”的就不會有市場。這樣的直接後果,直接導致夏朝的歷史無法得到順利的證明。

2#回复作者:魏文成俊 回复日期:2011-7-24 22:33:00

因爲這個世界的國際學術界是不會承認只有口頭功夫,而沒有實際破譯能力的空頭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的空頭文章的。因而,國際學術界的對夏朝歷史的質疑也是有道理的,不能說人家是刁難我們。只要我們拿出眞憑實據,卽便是想刁難我們的人,他也會不得不承認歷史事實,文字證據。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夏朝作爲中國歷史古籍記錄的最完備的、最早的文明朝代,是有著極其豐富的歷史古跡,歷史文物、出土古文字歷史的文明朝代。儘管中國出土的有文字的歷史文明,已經長達八、九千秊的歷史,最早的文明完全可以上溯到賈湖契刻文字時代。但這些夏朝以上的歷史文明,在古代史書上雖然也是有案可查的并非只是“神話傳說”,是實實在在的歷史,但是都沒有夏朝歷史記錄那樣相對完備。因而,夏朝作爲文明朝代的眞實存在是完全可以證明的。但奈何中國學術界的“名人效應”,“專家學者”的學術霸權,多數學術出版界的短視,都嚴重的阻礙著中國學術的自由發展。否則上個世紀末筆者就會完全證明了之一歷史事實,而不是等到十秊之後的今天。不過等到十秊之後的今天,也許更加成熟了,論據更充分了。

筆者將在這本拙作中扭轉這一局面,用玉刻,朱書的文字證據與史實,證明夏朝這一文明朝代的輝煌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幷在這裡爲世界開啟夏朝文明的灮輝的殿堂。不僅會爲世界揭開陶寺朱書“①”扁陶壺究竟屬於誰?還要解開陶寺遺址被考古學家們忽視所謂的“玉獸面”即“帝凹(堯)玉頭銜”上的神秘圖文寓意畫,爲世界揭開帝凹(堯)歷史的神秘面紗。還要爲大家揭示被誤認爲是“偽書”的《夏禹書》以及《岣嶁碑》即《禹王碑》上的文字的神秘面紗,以證明大禹治水、舜禪位給大禹都不是什麽“神話傳說”,而是眞實的歷史事實。同時,還會證明“良渚文明”遺址的距今4050年以下的歷史遺址,就是夏朝文明的遺址。而且還會證明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們日思夜夢的夏朝的首都——夏邑,竟然就是良渚古城。而這一切的破解,都是因爲筆者揭開了良渚“②” 玉璧上的“②”就是夏朝的一個非常著名帝王——少康。以及那些精美的良渚玉器也是夏朝作爲文明朝代的最有力的歷史玉證。同時向世界宣布:中國夏朝不僅是文明朝代,而且是中國目前發現的中國封建社會的開端,而不是奴隸社會的開始。

——————————

註釋:①陶寺遺址朱書陶文

②良渚文明玉璧上的文字

3#回复作者:魏文成俊 回复日期:2011-7-24 22:34:00

第一章•陶寺遺址是“陶”的遺址

陶寺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黃河中游地區以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爲主的遺址,還包括廟底溝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戰國、漢代及金、元時期的遺存。位於山西襄汾縣陶寺村南,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經過研究,確立了中原地區龍山文化的陶寺類型;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其秊代約當公元前2500~前1900秊。同類遺址在晉西南汾河下游和澮河流域已發現70余處。陶寺遺址對復原中國古代階級、國家產生的歷史及探索夏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陶寺遺址的發現是很偶然的事情,那是公元1978秊爲一個農民發現的,其實這個農民也應該被載入考古史。那秊陶寺村有一戶村民在村南邊批了一塊地基準備建房,挖地基時一鐝頭下去,嘣的一聲就碰到一個瓦罐,後來越挖越多,就逐級上報,最終引起了國家文物部門的重視。文物部門的人到陶寺來一看,不得了,很有考古價值。陶寺遺址因爲與陶寺村挨得最近,所以叫陶寺遺址,它實際上包括好幾個村,包括陶寺鄉中梁村的全部,還有東波溝村西北部和李莊村的東南部地區,總面積約300萬平方米(也有的人說有400萬平方米),是目前爲止在我國發現的龍山時期考古遺存中面積最大的。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規模最大的,而且還是目前國內秊代最早、文化內涵最豐富、研究期望值最高的一座古城遺址,是一座帝都級的遺址。考古學家們爲了對遺址內涵與性質有一個比較深入的瞭解,按照遺址的地層關係和器物類型的發展變化,將遺址稱爲陶寺類型文化。分爲早、中、晚三期。經碳14測定秊代爲公元前2500秊至公元前1900秊之間,並初步認爲陶寺類型文化的遺存可能和帝堯有關,中、晚期的遺存很可能就是夏人的遺存。由於遺址遺存的重要性,1988秊國務院將其公佈爲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陶寺文化被考古學家們根據14C測定分爲三個時期,一般認爲早期(公元前2500秊~2300秊)與中期(2300秊~2100秊)乃至晚期(2100~2000秊)。何駑博士認爲早期(公元前2300秊~2100秊)與中期(2100秊~2000秊)乃至晚期(2000~1900秊)等。筆者根據本人依據《今本竹書紀年疏證》的干支紀年推算的公元紀年,也贊成何駑博士的分期較爲客觀并符合實際文物出土年代。筆者認爲陶寺文化早中期實際上是不屬於夏朝文明的時間範疇,而屬於夏朝之前的唐堯時代的唐邦文明與虞舜時代的虞邦文明。因爲,與後期生活在陶寺即唐邦文明與虞邦文明的 (文命)即大禹有了瓜葛,也就不得不進行進一步的考證了。陶寺遺址及其所代表的陶寺類型文化,在中原地區諸龍山文化遺存中,文化面貌最豐富多彩,發展水準最高的遺址。多數學者認爲:它反映華夏上古社會已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文明歷史階段,而不再是所謂的“原始社會”的原始蒙昧時期,即單純的所謂的新石器時代。因爲,華夏大地上七八千秊前就早已有了文字,這個文明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標誌(參見筆者的《創文造字學》一書第一章•有關賈湖契刻文字)。公元20世紀80秊代對陶寺遺址的發掘,使我們進一步認識了一個全新的陶寺文化。但這一認識主要是建立在對1,300余座不同規格墓葬,尤其是對早期大墓的發掘基礎之上的。在對整個聚落的把握上難免缺乏整體性和準確性,而陶寺城邑及中期大墓的發現則彌補了人們對陶寺文化總體認識的不足。儘管陶寺古城遺址經歷了早中期的變遷和後期的廢棄與破壞,但在考古學家的手鏟下仍呈現出一些重要的遺跡現象。從這些重要的遺跡和城垣的規模,完全可以看出陶寺古城遺址的宏偉氣象。特別是宮殿區、祭祀區、倉儲區及其墓葬區等不同功能區域的劃分,都說明了陶寺遺址不僅是一座典型的城邑,而且是一座氣勢宏大的上古帝都——凹(堯)都遺址。因爲除了考古學家們在其後期遺址中出土的 (文命)扁陶壺上的文字之外,筆者還發現了考古學家們稱之爲所謂的“玉獸面”實際上爲:“帝凹(堯)玉頭銜”,其上的“帝凹”兩個圖文寓意畫顯示出來“帝凹(堯)”兩個美術字,它的發現,毫無異議的證明了陶寺遺址無疑就應該是“凹(堯)都——陶”之所在,而不是“平陽”。“平陽”應該是虞舜囚禁唐堯的所在,而不是唐堯的帝都之名。

4#回复作者:魏文成俊 回复日期:2011-7-24 22:36:00

第一節 陶寺爲唐凹(堯)帝都

公元1999秊秋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臨汾市文物局聯合組隊對陶寺遺址進行了連續四秊八個季度的發掘。截至目前,累計發掘近3,000平方米,鑽探50,000平方米。發掘出土的陶寺城址平面呈圓角長方形,總面積約爲280萬平方米。早期遺存的秊代經碳十四測定爲公元前2,500~2,300秊之間。由早期小城、中期大城、中期小城三部分組成,已考證中期的用於祭祀觀象的天壇區與墓葬區就在中期小城中。用於觀象與祭祀的天壇位於中期小城內祭祀區,總面積大約在1400平方米左右。目前清理的天壇遺跡共爲四個層面,遺跡壓在陶寺文化晚期文化層之下,由此推斷,應以觀象授時祭天功能爲核心、兼有觀象功能與祭天功能的天壇。筆者這是根據它在陶寺達成遺址東南的位置確定它的功能其實就是其天壇的。宮殿區位於早期小城的中南部,其三面有圍壕,一面緊靠南牆,面積約50,000平方米。從宮殿核心建築區北入口遺跡的發掘,進一步證實在陶寺大城遺址內存在的早、中期宮殿區建築的奢華不是同期一般小城能夠相比的。而陶寺遺址尤其是墓葬遺址中出土的陪葬品,解開了陶寺遺址就是唐堯時代的唐堯帝的帝都的眞面目。

一、陶寺帝陵出土文物盡顯帝凹(堯)風采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總面積達400萬平方米,凡是較大型的墓,隨葬的玉器也就較多。在9座大型墓中,除出土有代表王室重器的鼉鼓、特磬、土鼓外,還有帝王玉頭銜,即考古學家們所謂的“玉獸面”,以及帝王玉戉、玉琮等。尤其是M3015號墓,出土各類隨葬品178件,其中陶器14件,木器23件,玉石器達130件之多。較典型的玉戉或石鉞,沒有使用的痕跡,有的薄而細長,非實用器,且與代表王室的重器同出,表明它不再作爲生產工具,而是作爲禮儀用具了。出土的玉器有玉戉、玉瑗、玉琮、玉鏟等禮器和製作精良的玉梳、玉管、玉臂環等。其中以鉞、瑗較爲常見。而這一墓葬中的被考古學家們忽視的所謂的“玉獸面”解開了陶寺文化的廬山眞面目,證實了考古學家們的猜測M3015號墓爲“帝凹(堯)之墓”不只是可能,而是實實在在的就是“帝凹(堯)之墓”。根據何駑先生的報告:

襄汾丁村曲舌頭遺址位於陶寺西南10公里處,最早遺存可早到陶寺文化早期偏晚(相當於陶寺M3015時代)。……我認爲陶寺文化早期應相當與廟底溝二期文化晚期,那麼,其秊代爲前2300秊~前2100秊。

——何駑《陶寺城址陶寺文化譜系研究調研報告》

這個墓即陶寺M3015號墓埋葬的時間應爲陶寺文化早期偏晚公元前2100秊前。

5#回复作者:魏文成俊 回复日期:2011-7-24 22:45:00

㈠“帝凹(堯)玉頭銜”揭示陶寺爲堯帝都的眞面目

陶寺文化早期偏晚秊代爲公元前2300秊-公元前2100秊,分佈于晉南地區,玉器有鉞、圭、璧、璜、環、組合頭飾等,多爲禮制性玉器,玉色以青白色爲主。晉南地區是古史傳說中堯、舜、禹活動的範圍,其遺跡和遺物與中華文明的誕生有密切關係,因此陶寺玉器對探討中華文明的起源有重大意義。由玉件、綠松石飾片及骨笄組裝成的鑲嵌頭飾等,則首先發現于陶寺。而“帝凹(堯)”玉頭銜(參見《帝凹(堯)玉頭銜》與《帝凹(堯)圖文寓意示意圖》),即被考古學家稱爲所謂的“玉獸面”,是出土于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遺址的M3015號墓的玉器。高3.5釐米,寬6.4釐米,厚0.3釐米。屬於陶寺文化中期(約公元前2300~公元前2100秊)的文物,也是不太被考古學家們所看好而忽視的最重要的文物。筆者認爲這就是屬於帝凹(堯)戴在帝冠之上的象徵其帝王身份地位的玉頭銜。這是筆者乃至中國考古界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玉頭銜,而夏朝即良渚玉頭銜(詳見本書第八章•第一節),無疑是對陶寺遺址即唐堯時代玉頭銜的繼承和發展。

1.“帝凹(堯)”玉頭銜解開帝凹(堯)墓眞面目

請看這個被考古學家們忽視並被排除在陶寺三件寶貝之外的陶寺遺址最重要的寶貝,即考古學家們所謂的“玉獸面”,實際上作爲“帝凹”的玉頭銜,其實就是明白無誤的顯示著這個擁有者的身份和地位就是“帝凹”。請看筆者用紅色字寫出的“帝凹”倆字玉頭銜顯示出來的圖文寓意畫玉頭銜示意圖,這可不是筆者的胡謅八理。筆者首先看出來的就是就是這個玉頭銜的外部輪廓就是一個“帝”字,再看下面原來以爲只是一個“帝”字的玉頭銜,因爲筆者首次發現上古時期的玉頭銜是從研究良渚玉器研究開始的。後來再仔細看看好像是“啻”,再仔細看看,發現下面是“凹”字的美化。而下面的小孔是爲了將玉頭銜固定于梳子狀插接物相聯繫用的一個小孔,而單獨一個孔寓意爲“孤家寡人”、“獨一無二”、“至高無上”之寓意。於是就明白了是“帝凹”兩個字的合體,從而構成“帝凹”圖文寓意畫是的玉雕玉頭銜。而“帝凹”玉頭銜明顯不是屬於“ (文命)”即夏禹的,因爲雖然同樣是出土于陶寺遺址,但不是同一個位置出土的文物。帝凹”玉頭銜顯然是屬於中期的貴族墓中出土的陪葬物品,而“ (文命)”扁陶壺屬於後期灰坑裡出土的廢棄物,這也說明這兩種文物的擁有者當時的身份是天差地別的。因而,完全可以肯定不屬於 (文命)即夏禹的。同時,因爲虞舜的墓在湖南九嶷山名條峰下的舜陵。因而,完全可以推測出擁有“帝凹玉頭銜”的墓就是唐堯帝的墓,而現在的堯帝墓。

那麼,爲什麽說筆者就敢肯定“帝凹”就是“帝堯”呢?這裡面還有文字讀音的證據,而不單純是在理論與時間上的推理判斷,還有文字讀音的證明。因爲“帝”字非常明顯,沒有什麽值得產生異議的地方,就不做表音表調的分析了。重點分析一下“凹”與“堯”的表音表調加以對比。

因爲,“凹”字的中古時代乃至今天的北方方言中的讀音與“堯”是一樣的,方言中一般的“凹凸”依舊讀爲iáutū[ㄧㄠˊㄊㄨ˙]。請看現代注音與《康熙字典》中的綜合標音釋義:

凹,拼音:āo;注音:ㄠ;《廣韻》:烏洽切,入31洽,ya,鹹開二入鹹影;《平水韻》:下平三肴;國語:āo,wā;粵語:aau1,aau3,lap1,nap1,waa1;閩南語:thap4,lop4,mau1,mauh4;《唐韻》烏洽切;《集韻》《韻會》:乙洽切,竝音浥。低下也。《東方朔•神異經》:大荒石湖,千里無凸凹,平滿無高下。《江淹•靑苔賦》:悲凹險兮,惟流水而馳騖。《楊愼•丹鉛錄》:土窪曰凹,土高曰凸。古象形字。又《集韻》:於交切,音 。窊也。

筆者揭示的其表音表調爲:(見圖片)

堯,拼音:yáo;注音:ㄧㄠˊ;《廣韻》:五聊切,下平3蕭,yáo,效開四平蕭疑;《平水韻》:下平二蕭;擬唐音:*ngəu;國語:yáo;粵語:jiu4;古文: 《廣韻》:五聊切;《集韻》:倪么切,竝音僥。《說文》: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白虎通》:堯猶嶢也。嶢嶢,至高貌。古唐帝。《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又姓。魏堯暄,上黨人,以武功著。又《諡法》:翼善傳聖,善行德義,皆曰堯。又人名。《前漢•高帝紀》:帝擢趙堯爲御史大夫,曰無以易堯。《宋史》:陳堯叟,堯諮,堯佐,兄弟皆有聲,世謂陳氏三堯。又山名。《山海經》:美山東北百里曰大堯山,今直隸眞定唐山,縣亦名堯山以堯始封得名。或作 。本作垚,小篆加兀,作堯。兀,會高意。一曰從三土積累而上,象高形。其表音表調爲:(見圖片)



帝凹(堯)玉頭銜即古文字語音分析

因而,“凹”字的古本音及現代北方方言尤其是東北方言音依舊爲iau{iāu}[ㄧㄠ˙]。

這說明顯然直到中古時期《集韻》中的“凹”與“堯”讀音還是相同的,即“於交切”與“五聊切,平蕭疑”同爲iāu[ㄧㄠ˙],或者uā[ㄨㄚ˙]而“堯”中古時代也屬於平聲調。現代漢語標準音中纔變成陽平調,而在北方方言中依舊還是讀iáu[ㄧㄠˊ]。

因此,M3015號墓墓主人“帝凹”就是“帝堯”。也就是說,擁有這個“帝凹”玉頭銜的M3015號墓墓主人就是“帝堯”。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骨齡來測定帝凹(堯)的實際秊齡,並可以通過帝凹(堯)遺骸距今的距離的秊代,可以推算出堯舜禹的公曆時間表了。不過筆者不知道現在的科技考古是否能夠百分之百的判斷出這個掉要的骨齡即秊齡,而測定其遺骸距離今天的實際的確切時間表。因爲,筆者對於這些畢竟是門外漢,筆者認爲這樣是可行的。不過從諸多的考古秊代的確定看來,似乎中外從沒有這樣考證過古代文化遺址秊代的先例,也許筆者過於孤陋寡聞的緣故吧。通過各種古文字破解的分析,尤其是古代出土文物上的人名用字,與歷史古籍記載的人名用字的不同分析,顯然後世的歷史記載無疑都不是當事人的歷史記錄,而是後世人們通過採訪,記錄下來的歷史著作。因而人名用字有出入時完全正常的。尤其是對於華夏文字這樣一個同音同調字很多的文字系統來說,歷史記錄者不同,用字也會有所不同。時代不同,用字不同也是正常的,沒有什麽值得懷疑的。就如同“ ”就是“文命”一樣,因此,“帝凹”就是“帝堯”。“帝凹(堯)”玉頭銜上的“帝凹”兩個字也說明,陶寺時代的文字的使用已經很普遍,而且很規範了。因此,陶寺遺址除了考古學家們發現的“ ”扁陶壺上朱書文字之外,還有更重要的完全可以揭示陶寺遺址眞面目的“帝凹(堯)玉頭銜”上的隱形的“帝凹”兩個字。

6#回复作者:魏文成俊 回复日期:2011-7-24 22:56:00

2.現在的“堯陵”實爲“帝嚳之陵”

本文所說的“堯帝陵”,主要指現在得山西臨汾市的所謂的“堯帝陵”,這是歷代多以此爲主陵進行祭祀活動的地方。而在歷史文獻中記載的“堯塚”也有好幾處,如陝西華縣,湖南攸州瑤山也都有所謂的“堯帝陵”。而現在從陶寺M3015號墓墓主人爲帝凹(堯)看來,現存的所有的“堯陵”無疑是後人的誤判。而現在的臨汾”堯帝陵”筆者認爲這是帝凹(堯)的父皇——帝嚳之陵。也就是說:現在的“堯陵”實爲“帝嚳之陵”,是後世被誤認的結果。那麼,筆者爲什麽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呢?這是因爲,筆者根據《山海經•海外南經》記載的:“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這一句話,再結合考古學家們在陶寺遺址M3015號墓出土的,被筆者破解的“帝凹(堯)玉頭銜”即考古學家們所謂的“玉獸面”,確定了M3015號墓就是“帝凹(堯)之墓”之後,結合“狄山”這個古山名的破解得出的結論。

首先,看看現在的所謂的“堯帝陵”的所在。

現在的所謂的“堯帝陵”,其具體位置位於臨汾市東北35公里郭村的西側一處有山有水的風水寶地。澇河從北向南經陵前繞陵南泄,陵周土崖環抱,丘陵聳峙,松柏蒼翠。這是依據相傳的“堯帝建都平陽”,而“平陽”被認爲今山西省臨汾市得出的結論,因爲現在的臨汾城南還有堯廟,城東則築有中古之人認爲的“堯帝陵”。而現在的所謂的“堯帝陵”周圍土崖環峙,河水經陵前南泄,蒼松翠柏,陵聳丘峙。陵墓高達50米,陵墓周長達80米。陵前築有祠宇,相傳爲唐代初期所建。金泰和二秊(公元1202秊)碑文記載:唐太宗征遼曾駐蹕於此,因謁堯陵,遂塑其像。元中統秊間,道人姜善信奉元世祖命修築堯陵。明成化、嘉靖,清雍正、乾隆間,都曾重修。現陵丘如故,松柏依舊。祠內有山門(門上爲樂樓)、牌坊、廂房、獻殿、寢殿、碑亭等建築。佈局緊湊,木雕精細,紅牆綠瓦,圍以清流古柏,相映成畫。陵前祠內立有元代以來碑碣十余座,記述陵宇沿革和帝堯功績。其中明嘉靖十八秊(公元1539秊)堯陵碑上刻有堯陵全圖,保存完好。明成化、清雍正、乾隆時都曾對堯陵重修過。

由此可見,當秊雖然沒有找到帝凹(堯)墓的正確位置,但是,古人根據歷史傳說,臨汾所謂的“堯帝陵”的大致範圍還是接近於現在陶寺發現的“帝凹(堯)墓”M3015號墓的。可見歷史與傳說還是大致相吻合的,只是到了唐代在沒有能夠找的堯帝陵正確位置而在現在的陶寺遺址的情況下,發現有一座具有帝王規格的古墓,自然而然的被推測爲“帝堯陵”還是情有可原的。

其次,再看看“狄山”究竟是現在的哪座山?

“狄山”一直以來,不知道究竟是現在的哪一座山,而成爲歷史懸案之一。一般的常見的解釋爲:

狄山,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海外南經》:“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袁珂校注引畢沅曰:“此雲狄山者,狄中之山也。”狄山的異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歷唐堯於崇山兮,過虞舜於九疑。”張守節正義引張揖曰:“崇山,狄山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瓠子河》:“《山海經》曰:‘堯葬狄山之陽。一名崇山。’”

——百度百科《狄山》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被稱爲“崇山”,至少有兩座甚至是三座:一座是湖南張家界地區的崇山,這是最大的“崇山”,也是第一個被稱爲“崇山”的在上古地圖上注明的高山。另一座就是現在的山西臨汾地區的陶寺遺址東南的現在的“塔兒山”也曾經被稱爲“崇山”。第三座就是中嶽嵩山也曾經被稱爲“崇山”。這就說明被命名爲“崇山”還是有特殊意義的,不是古人隨便起名或改名的。而被命名爲“崇山”的山腳下都會出現古都遺址。這說明所謂的“崇山”,就是上古時代帝王祭祀崇拜上天的“神山”。君不見塔兒山被稱爲“崇山”,其山腳下發現了陶寺遺址爲帝凹(堯)之都或者是游宮。而湖南省張家界的崇山腳下發現城頭山古城遺址也是上古古都——陽城遺址。而中嶽嵩山也是被後人經常叫做“崇山”,以至於後世只知“嵩山”,不知“崇山”,將二者混爲一談(關於這一點參見第四章第二節二㈠)而嵩山腳下則有“鄭州古都群”、“洛陽古都群”遺址,這都不說明筆者的推理是正確的嗎?

在解釋唐堯時期的陶寺遺址的歷史,則多指的就是現在“塔兒”這座“崇山”。《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大人賦》云:“歷唐堯於崇山兮”,《正義》張(揖)雲:“崇山,狄山也。”《帝王世紀》引《山海經》“堯葬狄山之陽,一名崇山”。《山海經》載:“狄山,帝堯葬于陽,帝嚳葬于陰……一曰湯山。”東晉郭璞注:“狄山即崇山,湯山即唐山,亦今之崇山。”《墨子》雲:“堯北散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陰,崇、蛩聲相近。蛩山,又狄山之別名也。”又王充《論衡•書虛》云:“堯帝于冀州,或言葬於崇山。”因而可以知道唐堯死後所葬的崇山,在冀州境。其具體地望,《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一平陽府襄睦縣條下雲:“崇山在縣(今襄汾)東南四十里,一名臥龍山,頂有塔,俗名大尖山,東南接曲沃、翼城縣,北接臨汾、浮山縣”,現俗稱塔兒山。《一統志》亦云:襄汾縣的塔兒山爲崇山。可見陶寺遺址,正在古崇山即狄山腳下。這個“崇山”,俗稱塔兒山。這一帶爲陶唐氏活動的區域。崇山位於今山西省翼城、曲沃、襄汾、堯都區、浮山交界處。據考,崇山在夏朝曾名“唐山”或者叫狄山。這裡還有百度百科對塔兒山的解釋爲證:

塔兒山,爲太嶽山系之一。塔兒山,又名臥龍山、唐山、湯山、崇山、大尖山。在襄汾縣陶寺鄉東陲,海拔1493米,因七級浮屠建於主峰之巔而得其名,又稱崇山寶塔。臥龍山是塔兒山即崇山的主峰,爲太嶽山系之一。相傳隋代時有一千尺大蛇臥於其上而得名,而臥龍祠又因建造於此而得名。據史書記載,臥龍祠是古代當地百姓爲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輸財佐力共同建造的祭祀神靈的地方。據專家考證,該祠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上千秊的歷史。建成後雖曾幾次重新修建,但終因秊深日久,現已面目全非,惟4根石柱仍遺留於此。該祠究竟毀於何時何故,尚需進一步考證。4根石柱均爲青石質,成不規則型八棱柱,由東向西平行排列。柱高300釐米,邊長40釐米,切角10釐米。柱的頂端均有一10×15釐米的橫切卯槽。4根石柱南北間距7米,東西間距9米,由此推測,在這裡曾有過一座規模不小的祠堂建築。東北角石柱上豎刻有《蒙溪山居》五言古體詩一首,共8行,滿行19字。元代詩人張著《蒙溪山居》:“我本山中人,十秊墜紅塵,歸來愧青山,青山解迎人。十里如相望,五裡如相親,乃知山德厚,不以俗罵嗔。藹藹桑麻原,熙熙雞犬鄰,落落冠裳古,悠悠言話眞。回思所遊地,囂埃塞城煙,終焉吾有約,爲報山之神。”

東南角石柱上豎刻張著的《崇山臥龍祠獻殿石柱銘》一文,9行,滿行49字,此文系蒙溪先生中秊所作。文中記述歲時獻殿木柱已敗裂,廟貌損毀,上雨旁風,議作重建。柱以石代木,然石未到,延至延祐三秊(1316秊)纔由其子思敬書丹石上,衛寧刻之。西南角石柱已斷裂臥地,柱上有文字痕跡,漫漶不清,殊難辨認。西北角石柱無文字。往北10米處有一巨型碑首,雙螭盤繞,另有碑趺一方,碑版已失。

7#回复作者:魏文成俊 回复日期:2011-7-24 22:57:00

因而,“狄山”就是“崇山”,而“崇山”就是“塔兒山”爲主峰的臥龍山。由此可以推理出:既然陶寺遺址的M3015號墓已經確定是“帝凹(堯)之墓”,處於塔兒山爲主峰的上古時代的“狄山”之陽,崇山之陰,而東北的也就是“狄山之陰”的現在的“堯陵”,無疑就是實際上的“帝嚳之陵”(參見《陶寺遺址帝凹(堯)之都、帝嚳陵、狄山比較圖》)。是後世之人將帝凹(堯)父皇的“帝嚳之陵”,誤認爲是“帝堯之陵”的。這也說明在萅秋時代以前,現在的陶寺遺址東南東北一帶的山脈統稱爲狄山。狄山,故名詞義就是狄人居住的山脈。關於“狄人”現在一般解釋爲:



陶(寺)遺址狄山帝凹(堯)陵帝嚳陵圖

中國古代民族名。分赤狄、白狄、長狄諸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稱爲北狄。又指秦漢以後,狄或北狄曾是中國中原人對北方各民族的泛稱。萅秋前,長期活動于齊、魯、晉、衛、宋、鄭等國之間,與諸國有頻繁的接觸。因爲他們主要居住於北方,故又通稱“北狄”(亦作”翟”)。
歷史考古學術《夏朝文明》(全本) 中国有夏朝的考古吗

——百度百科《狄人》

而帝凹(堯),名叫放勛,姓伊祁氏,就是隨其母慶都的姓氏的,而其母慶無疑就狄人。而狄人就是北方胡人的一支,他們剛開始就是一直以母姓爲姓的,因爲,人類原始時代處於母系氏族時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故子女從其母姓,而不姓父姓。剛進入父系氏族時期,依舊以母姓爲姓,而以其父的氏族稱號爲氏。而漢民族現在的百家姓中沒有複姓“伊祁”的。而將“狄山”改稱則是後世之事,這是漢代人爲了抹去“狄人”在歷史上,曾經佔據山西一帶的所謂“恥辱史”的一種短視行爲而已。由於“狄山”改名爲“崇山”,以至於後世學者,包括現在的很多學者都與現在的湖南張家界的上古流放地“崇山”(有關“崇山”的考證,請參見第四章第二節㈡1),以及中嶽“嵩山”相混,造成歷史考證的眾多失誤。

帝凹(堯)因爲儒家推崇其開始實行的“禪讓制”,而比其父兄兩代帝王帝嚳、帝摯都要有名,因而帝凹(堯)之名遠勝於帝嚳之名而聞名於世。又由於一直傳說”堯都平陽”,而現在的“堯陵”實際上的“帝嚳之陵”,在帝凹(堯)時代就很宏偉,只是當時沒有明確的標記墓碑而已,或者碑記在中古時代早期已經蕩然無存了。

同時,因爲陶寺時代後期,發生了帝朱與帝舜爭奪帝位的戰爭,致使帝凹(堯)之墓,乃至“帝凹(堯)之都”,即今陶寺遺址都被夷爲平地了,就早已已經無法找到眞正的“帝凹(堯)之都”,更不要說”帝凹(堯)之墓”。只是我們今天纔有能力通過考古,以致對古文字的研究纔證實:“帝凹(堯)之墓”爲M3015號墓而已。而後世也許就是漢朝時期開始,認爲既然在平陽以東的現在的所謂的“堯陵”是當時剩下的唯一的一座高陵大墓,就只能是“堯陵”了。以至於造成兩三千秊來,將帝凹(堯)的父皇——帝嚳之陵視爲“帝堯之陵”的千古疑案了。如果考古學家們沒能發掘M3015號墓,筆者也沒有能夠破解”帝凹(堯)玉頭銜”即考古學家們所謂的“玉獸面”的文字奧秘的話,眞的成爲千古冤案了。由此還可以推測出,陶寺遺址不僅是“帝凹(堯)之都”,還是“帝舜之都”。

綜上所述,在M3015號墓出土的“帝凹(堯)”的玉頭銜的發現,以及文字的破譯釋讀,不僅顯示出了陶寺除了擁有“①”扁陶壺上的“①”的文字證據外,還有了“帝凹(堯)”玉頭銜上隱形的圖文寓意畫上的“帝凹(堯)”兩個字作爲文字標記。同時也證明了陶寺遺址的M3015號墓就是“帝凹(堯)”的陵墓的最准確的位置,也就是說:M3015號墓的墓主人就是“帝凹(堯)”也就是“堯帝”——唐凹(堯)。而現在的“堯陵”實際上是“帝嚳之陵”。這都充分說明唐堯時代起,不僅有了文字,而且已經運用文字與圖畫雕刻相結合結合,創造出明顯的帶有圖文寓意的玉頭銜,作爲帝王乃至諸侯臣下的身份標誌了。筆者發現玉頭銜是從研究良渚玉器開始的,而良渚玉器玉頭銜的源頭卻在陶寺中期的唐堯時代。也許還會有更早的玉頭銜的歷史,不過得有出土文物作爲證據。同時,“帝凹(堯)”玉頭銜充分證明了陶寺遺址的確是唐堯的帝都的最有利的文字與文物證據。這個“帝凹(堯)”玉頭銜可不是筆者的偽作,因爲筆者沒有參加過陶寺遺址的考古,也不是什麽考古學家,只是一個文字研究者。由於研究文字的緣故,對一切有文字文物感興趣而已。如果說到筆者已經開始涉足考古了,那只能算得上屬於網上考古。而這個“帝凹(堯)”玉頭銜正是考古學家們親自考古出來的東西,而且是被他們忽視的最有價值的陶寺遺址的文物。“帝凹(堯)玉頭銜”的出土說明:M3015號墓就是帝凹(堯)墓,也證明了陶寺遺址的確是唐凹(堯)的帝都。而“帝凹(堯)玉頭銜”它也應該是陶寺遺址最重要的寶貝之一,應該是第一寶貝。沒有這個“帝凹(堯)玉頭銜”的話,陶寺遺址也許眞的會經過一百秊也不會弄清楚是否就是堯都了。

我們的考古學家何駑先生等人,基本上已經推測出陶寺遺址就是堯都了,這一點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只可惜忽視了這個“帝凹(堯)”的玉頭銜,認爲是可有可無的所謂的“玉獸面”。其實何駑先生曾經在他的關於《陶寺文化》的錄像報告中強調過:這個“玉獸面”只有出現在陶寺遺址,其他地方沒有出現過。說明還是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了,只是何先生忽視了它的重要性在陶寺遺址文化中,甚至可以說是超過“ ①”扁陶壺上的“ ① ”這兩個字的價值的。因爲,帝凹(堯)纔是陶寺遺址的眞正主人,而“ ① ”扁陶壺上的主人——①,只是帝凹(堯)的刑徒而已。因而在眾多的對”陶寺遺址就是堯都”的質疑面前,沒有能看出這一最直接的證據,而把“①”當成“文堯”實在是可惜之至。不過筆者在這裡感謝像何駑先生一樣辛勤工作在第一線的廣大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勞動,沒有他們的考古工作,就沒有筆者今天的破解陶寺遺址奧秘的結果。這使筆者想起牛頓的一句話: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沒有這些辛勤的考古”巨人”,就不會有筆者的豐碩的收穫。也就不可能解開一個又一個的上古歷史的奧秘了。

_______________

註釋①陶寺朱書陶文

8#回复作者:魏文成俊 回复日期:2011-7-24 23:03:00

㈡“帝凹(堯)”墓出土的其它帝王標誌物

探索華夏上古文明的起源,建立華夏上古文明模式的理論框架,少不了對佔據國家最高統治地位上古時代的三皇五帝時代的各種陵墓出土材料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對於“皇、帝、王、伯”級別的陵墓的出土材料的分析。是解開上古文明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而陶寺唐堯帝墓的發現,無疑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陶寺爲“帝之都”、“邦之本”的存在並非是考古學家們杜撰。因爲上古時代“邦”屬於現在的大國,“邦”就是幾個乃至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國”的聯合體,現代社會叫做聯邦或者叫做共和國。而“國”屬於現在的小國,大點的如現在中國的省,小的也就是縣級的。因此,唐堯帝建立的帝邦可以稱之爲“唐邦”。同樣虞舜帝建立的帝邦就可以稱之爲“虞邦”。而自夏禹開始纔稱爲朝,可能是取消了禪讓的關係。儘管當時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們未能確定它就是唐堯帝墓,但是已經爲筆者解開唐堯帝墓的廬山眞面目,提供了很好的文物考古材料。因而筆者還是感謝這些辛勤工作在第一線的考古工作者,沒有他們的考古工作,筆者也無法解開陶寺遺址就是唐堯帝都的神秘面紗。同時,陶寺遺址的墓葬發掘情況來看,已經反映出帝王與臣下、大臣與平民、富人與貧民的等級差別的出現,以及私有制發展初期階段所呈現出來的各種社會矛盾。

在陶寺墓地已發掘的數百座墓葬中,有六座大墓明顯超出一般墓葬以上規格等級。一般的墓葬長2米左右,寬不足1米,而這類大型墓長、寬往往在3米和2米以上。墓中間置槨,有的墓安放死者前,還在槨底鋪一層朱砂。在陶寺遺址的六座大墓中的葬具均已遭到後期的人爲破壞。而從發現“帝凹(堯)”玉頭銜的即考古學家們所謂的“玉獸面”所在的M3015號即爲唐堯帝墓。儘管當時的考古學家未能完全證實是唐堯帝墓,但是已經意識到M3015號墓墓主人非同一般的地位,認爲他是“集軍事統率權和祭祀權于一身的王者”。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唐堯帝墓出土的其它標誌其帝王地位出土文物。

⒈ 軍政大權的標誌——戉

戉,又寫作鉞,是最早作爲一種上古時代的重武器的面目出現的。而戉的使用者一般都是些孔武有力的勇士,體格不好的,沒有力量的人是使用不了的。因而,往往其使用者就成爲當時部落的英雄,乃至氏族的領袖,以及後來邦國的帝王。因爲只有英雄纔能成爲人類文明開拓時期的領袖。同時,又因爲這些英雄大多都是能夠使用“戉(鉞)”的,因此,以後“戉(鉞)”逐漸演化爲統帥部眾作戰的軍事權力的典型標誌物。在上古時代看到一支軍隊中使用戉的,就是這支軍隊的統帥。在陶寺M3015號帝凹(堯)墓中出土的玉戉、石鉞,從其放置的位置和木柄痕跡看,均爲與器身呈垂直方向裝柄,按照現代人的觀察似乎斧鉞沒有什麽區別,而古代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戉(鉞)就是一種長柄大型的兩面開刃的爲戉(鉞),是專門應用於征戰疆場的。而短柄的小型的爲單面開刃的爲斧,用於日常生活,以及木匠砍木頭或者普通人劈柴之用。現在只有木匠的斧子,還保持著單面開刃,是爲了被砍伐的木頭表面的光滑。而一般的普通的斧子也是兩面開刃了,其實就是鉞。結果使得現代人斧鉞不分了,也因爲斧鉞的劃分沒有了地位身份區別了的關係,你是單面開刃還是雙面開刃,已經無人問津了。如果上古時期那是不允許的,只有帝王纔可以使用兩面開刃的戉。

有的學者進行過研究之後,認爲戉(鉞)曾經是軍事民主制時期軍事酋長的權杖,爾後演化爲帝王權力的象徵物。而不太清楚“戉(鉞)”爲什麽麼會演化爲帝王權力的象征物?這是因爲現代學者大多生長在都市中,生活在書齋裡的研究者的關係。很可能從來沒有使用過斧鉞,這種笨重的原始的武器或者工具進行勞作的關係。而筆者生活在山野鄉村,從小與其爲伍砍柴伐木,比較瞭解使用過程中的力量的分配,汗流浹背時的愉悅,這兩種工具沒有力氣人的確是無法使用。同時,還要使用一定的技巧,纔能使用得遊刃有余,否則就不會有班門弄斧的成語了。弄斧都尚且如此,跟何況使用比斧子大得多的戉進行征戰,拼殺疆場,沒有力量與智慧是不可能全身而退的,更何況還要統帥軍隊進行征戰呢?!

戉(鉞)作爲軍政大權的象徵,在華夏大地上出現至遲在仰紹文化末期。當時的戉(鉞),不只是單純地象徵軍事統帥權的意義,同時作爲帝王你還要身先士卒率領士兵族人進行征戰。而不只是拿在手裡作爲權力的象徵物,就可以什麽都不用幹了。越是人類文明的開拓期,作爲軍政大權的掌握者——戉的使用者、擁有者——帝王,就越要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否則,人民得不到帝王的保護,也就不再擁護他,歸屬他,而會成爲別人的臣民,唐堯時代也不例外。唐堯時代這個眞正意義上的“文明時代”,即邦國——唐邦的產生之後,社會矛盾已明顯開始激化。而戉作爲帝王標誌物也發展到同帝王、帝權有著不可分割的地步。從上古世代流傳下來的歷史古籍的記載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上古時代的帝王往往親自秉鉞,率眾征戰的記錄。司馬遷的《史記•殷本紀》就提到“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周書•牧誓》曾云:“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在上古時代,正如《左傳》所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可見帝王御駕親征,率領軍隊作戰,與舉行祭祀活動,都是當時帝王頭等軍邦大事。帝王之權的最早形成完全依賴於上古時期,部落首領的軍事統率權和祭祀權的合併掌管。

這就是這些彌足珍貴的戉(鉞)只會出現在少數大墓中,而不見於一般墓葬的原因。因此,斧鉞雖然外部形制很相似,但作用是不同的,斧子可以劈柴,可以爲一般百姓所有。但是比它大的玉戉乃至後世的金屬鉞都是帝王之物,百姓是不允許擁有的。這些玉戉和M3015號帝凹(堯)墓殊高的埋葬禮遇,共同刻劃了墓主人——帝凹(堯)的帝的身份。因而,僅用軍事統帥權來看待,這些玉戉的含義就顯得很不夠了,無疑是軍政統帥權的合二爲一的標誌。換句話說,這類生前持有玉戉(鉞),死後有玉戉(鉞)作爲陪葬品的墓主人,之所以在葬禮上表現出空前的奢侈與豪華,就是因爲他已不同于一般軍事首領的身份,而是享有了與其身份地位相符的帝位的結果。

據考古資料顯示:

墓主遺骸正前方的墓壁上,嵌有一副豬下頜骨,兩側立著6把玉戉,墓中出土的玉戉總數達9把。何駑先生認爲:豬的下頜骨象徵財富,鉞則是王權、兵權的標誌。在此前的考古發掘中,從未見過二者以這樣的組合方式出現。

而筆者認爲,與“一副豬下頜骨,兩側立著6把玉戉”中的玉戉(鉞)其實就是斧子,與豬的下頜骨構成表示”富足”的寓意,也就是“斧子”表示的諧音就是“富”,豬下頜骨諧音就是“足”,在北方方言中,尤其是東北方言中”足”與“豬”同音。同時上古時期是不分z[ㄗ]與zh[ㄓ]的,這一點可以從距今約7000秊前河姆渡時期的遺址出土的畫有豬的陶覆(參見《河姆渡陶覆豬圖》)上得到佐證。《陶覆豬圖》的寓意也是“覆”者”富”也,“豬”者”足”也,也是“富足”的寓意。這就是上古時代的人們取其寓意,這是根據諧音取意。這種寓意畫的起源就是筆者從研究河姆渡時期美學藝術中得到的啟示,這種寓意畫一直流傳至今。因此,M3015號墓即爲唐堯帝墓中的在“豬下頜骨兩側立著6把玉戉”其實都是“斧子”,而不是玉戉,是爲了取其寓意”富足”而用的陪葬品。而其余的三把玉戉纔是象徵軍權的。



9#回复作者:魏文成俊 回复日期:2011-7-24 23:13:00

⒉國家禮樂制度形成的標誌

⑴玉禮器:在M3015號帝凹(堯)墓葬中出土了眾多的玉器,其中有帝王標誌的玉璧(參見《帝凹(堯)玉璧》)玉琮(參見《帝凹(堯)玉琮》)。這也說明帝凹(堯)所具有的天子身份。而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稱爲“六器”,爲我國古代重要禮器。據《周禮》記載“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說明玉璧是祭祀上天的禮器,玉琮是祭祀大地的禮器。而良渚玉器即夏朝玉器,無疑是繼承了唐邦虞邦的玉器的結果(因爲筆者是先研究的良渚玉器即夏朝玉器的,已經詳細論述過,這裡不再贅述,請讀者參考本書第七、八章)。這也說明文明傳統是相互繼承的傳承關係。

玉璧:玉璧是祭祀上天用的一種禮器。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爲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爾雅•釋器》載:“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根據中央孔徑的大小把這種片狀圓形玉器分爲玉璧、玉瑗、玉環三種。玉璧是一種圓版形、片狀、中部有孔的玉器,《爾雅》有“肉倍好謂之璧”的說法。肉即邊,器體;好即孔;邊爲孔徑的兩倍便是璧。璧是一種重要玉器,使用秊代之長、品種之多是其它玉器不能相比的。現代人研究認爲璧有以下幾種用途:一爲禮器,二爲佩玉,三爲禮儀饋贈品,四爲葬玉。玉璧的紋飾隨著時代不同而有變化。璧是玉禮器中,較爲廣泛使用的圓片玉。凡貴族朝聘,廟堂祭祀,喪葬禮儀等,用璧都有規定。後世出現的所謂的小玉璧,則是用於佩玉,作爲裝飾之物其實屬於環。

爲什麽玉璧用於禮天呢?有人說古人認為“璧圓象天”,又爲什麽呢?筆者認為,玉璧的“肉”,就是象徵天空的,也就是古人所謂的“天圓”,而天是青色的也就是古人所說的“蒼天”。故此,將蒼色玉璧簡稱為“蒼璧”。而“好”就是象徵“太陽”的,合起來就是蒼天與太陽,故以“倉璧禮天。”也就是說:玉璧就是青天太陽的象徵,故可以當成祭祀天空的象徵物。而後是就不太清楚古人為何用玉璧禮天了。同時也象徵著天子——皇帝,是代裱上天來通知萬民的。所以,玉璧就是天陽的象征,帝王的標誌,也是陽性的標誌,表示統治。

玉琮:玉琮是祭祀大地用的一種禮器。玉琮被當作統治階級祭祀蒼茫大地的禮器。也就是“以黃琮禮地”。玉琮的造型是內圓(孔)外方,似是印證“琮方象地”等道理。玉琮於墓葬中出土時有如下特徵:墓葬規格高,規模大,隨葬品較豐富;墓主人多爲男性;琮常與璧伴出,一些墓中有殉葬人的現象。種種現象說明琮與原始宗教及祭祀禮儀密切相關,它的主人必屬帝王之類的上層人物。

爲什麽以黃琮禮地呢?黃色是中華大地中心位置——中原大地的顏色,也就是黃土地的顏色。而黃玉也是黃色物質中最結實,自然而然在古人看來就是象徵黃色大地的不二之選。而玉琮外方象征著“地方”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大地是方形。而不是現代人所說的“什麽什麼地方”之“地方”。而玉琮的內圓的筒形,就是大地上的“丼”,象徵大地上江河之源都源於“丼泉”也就是地下水。也象徵著地陰,各路諸侯、臣子、也是陰性的標誌,表示臣服。很可能沒一個諸侯臣子表示歸順臣服之時,都要將象徵自己管轄之地的玉琮獻給帝王,表示自己服從他們的領導。

玉璧玉琮也是權力帝位和財富的象徵。從發掘現場可以看到,墓主身份越顯赫,殉葬品中的玉璧、玉琮就越多,似乎要顯示生前的榮華富貴。玉璧玉琮用於隨葬能說明墓主原有身份,及其在各部落中享用財富與權勢的程度,也代表上古文化的一種喪葬禮制。

⑵樂器:邦國樂器的建立歷史可以追溯到昔古時代的朱襄氏,在距今8,000秊前的賈湖時代中原地區就已經有了骨笛。這也是有歷史記載的:

帝顓頊好其音,乃令飛龍作,效八風之音,命之曰承雲,以祭上帝。乃令鱓先爲樂倡。鱓乃偃寢,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帝嚳命咸黑作爲聲,歌九招、六列、六英。有倕作爲鼙、鼓、鐘、磬;吹苓、管、塤、篪、鞀、椎、鍾。帝嚳乃令人抃,或鼓鼙,擊鐘磬、吹苓、展管篪。因令鳳鳥、天翟舞之。帝嚳大喜,乃以康帝德。帝堯立,乃命質爲樂。質乃效山林溪穀之音以歌,乃以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7896.html

更多阅读

《尸体派对》全章节流程攻略CHAPTER3 小朋友生日派对流程

《尸体派对》是一款恐怖冒险解谜游戏,最初是以RPG制作大师Dante98作成的免费同人游戏。重制版与手机版制成后,以“尸体派对Blood Covered”PC版名称在C72发售。后来经过人设重新设定以及更完美的剧情,于2010年在PSP上发售,如今又移植到i

《subway surf》全攻略 subway surf任务翻译

《subway surf》全攻略——简介最近玩ipad游戏《subway surf》,跑酷类型的游戏,很简单,也很耐玩。通关之后说说如何完成每一级的任务。有时间再补全一下。开始之前先分享一点策略。升级最好先升喷气筒的等级,升完再升磁铁的等级,然后再

《非常秘书》全本CHM电子书下载 作者:洞房波败

《非常秘书》1-3920章(全本CHM电子书下载)【作者:洞房波败】【电子书制作:人生乐趣】  内容提要:  一次改革,他分配到了一个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单位;一次意外,他得到了他做梦也想不到的财富;一次偶遇,他获得到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机会;一次争

转载 《戏说乾隆》全解 戏说乾隆 电视剧

原文地址:《戏说乾隆》全解作者:轻舞飞扬人物篇乾隆(四爷)太和殿上,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通古博今,不苟言笑;江南、热河、云南,他是行走江湖的四爷,插科打诨,笑对人生。郑少秋谈到乾隆皇帝这个角色的时候,他说,戏说乾隆里描写的乾隆和他以前扮演过

声明:《歷史考古學術《夏朝文明》全本 中国有夏朝的考古吗》为网友大雪满弖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