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而逝 倏忽的意思

“倏忽而逝”,这四个字,是昨天下班时坐在公车上想到的。

这几天,下班的公车上,脑子里都是闪回的镜头,许是因戴老板的死触动的吧。

戴老板是戴俊,这是FF当初在我面前称呼他的,因为当时他是我进文化社后直接分管我们编辑室的领导,而我,当然是老老实实地叫他“戴老师”,不管是当着戴的面,还是在别人(除了FF)面前提到他。

在有一大堆紧急工作压在手头时,写下这一篇文字,并不只是为了戴老板的死和他值得大家八卦感慨的家事,而是同时祭奠我的最初的职业生涯,和一同逝去的对于这一份工作的激情。戴老板在文化社分管生活技艺室的那一两年,正是我初入出版这一行业,充满着理想主义的情怀,并享受着由此带来的精神愉悦的时段。

记得第一次见到戴老板,是2000年8月底9月初光景,即将由他带队去参加北京国际书展(那时好像还没有“BIBF”的简称)。那是在绍兴路74号的院子里,而我的办公室是绍兴路54号三楼朝北的一个大间,去74号大多是去拿报纸和信件的,还有就是去人事科和财务科办事。不知那一次在74号见到戴老板,因何机缘?只觉得他身上颇有正气,无论从长相还是神态。我是当过兵的,后来得知他也在部队里呆过,那应该就是所谓的军人气质吧。

其时我进文化社已经一月有余(清晰地记得是2000年7月12日报到的),但除了本办公室的成员(当时是两个编辑室合用一个大办公室,有十来个人)和总编辑郝铭鉴老师外,其余人等一概不识。即使是同一办公室的,也没人来搭讪我这个新人。没有人把我介绍给大家,也没有人把大家介绍给我。

那次跟着戴老板去北京,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飞机。记得当时趁毕业户口迁离学校,顺便换了身份证,因为办理周期太长,正式的身份证尚未领到,还是紧急办了一张临时身份证才得以坐上飞机的。

在北京,戴老板带着我们和台湾城邦集团谈合作出版旅游杂志书(MOOK),吃北京烤鸭和皇城老妈。在皇城老妈,因为我不吃羊肉,他还特地点了大虾。那两顿在当时看来都价格不菲,后面的几任领导,要么是无缘一起吃饭,要么是走节约路线的,所以都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记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以后恐怕也不会有了。

真正和戴老板熟悉起来,应该是搬到7号之后,他的办公室和我们在同一层楼了,之前他应该是在74号办公的吧。

我们是2000年年底或第二年年初搬的。当时正在做2001年度的选题计划,我报了一套“余秋雨眼里的中国文化”,是从FF那里得来的消息,号称有余大师入股的文化公司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出版过程颇费了一番周折,最初是郝老师和我一起去谈的,后来冷了一段时间,又因扣率问题差点黄掉,最终是戴老板拍板做的。他大概也是从这个项目开始正式接手生活室的吧。

那时他还是《旅游天地》和《美家》的主编。《美家》刚创刊,是我们编辑室的何老师负责编的,我因为近水楼台,经常被差使到写文章的活儿。就是交给我几张国外杂志上的家居照片,据此拼凑一篇文字。还有一个探访各地民居的栏目,因为FF有照片,写文的任务也落在了我身上。记得第一期写的是福建土楼,是戴老板看过FF的照片后定的。之后,《旅游天地》要编一本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书,戴老板也曾经找我问FF要来过照片。他看后,露出释然之中又有一股狠劲的神情,好像是接受一个原本并没底的挑战,现在胜算在握了。

那一本书后来并没用FF的照片,但因了这一层关系,书出来后我也颇为关注,看到责编的名字署的是和我同一时间进文化社的《旅游天地》的一个女编辑。那时尚不知戴和她的关系,后来有所耳闻,回头再看戴对那一本书的关注程度,从中似乎也可以读到些许微妙之处。

最后一次见到戴老板,是在去年年底的编辑协会年会上,他是协会的副主席,在主席台上就坐,但没有发言。早就听说他因为肝病,人已不成样子。以为他应该卸下工作担子,好好养病了吧,没想到在多年未见之后,看到的却是他满脸泛黑的憔悴面容,和以往一脸正气的端庄判若两人。今天见他最后一面的同事都说躺着的他已经全然认不出来了,而我却觉得,比起数月前,今天他的脸上至少因化妆而多少有了点血色。

印象中和戴老板共事的时间有好几年,但今天听到的却是他2001年就调离文化社,去上海三联上任了。那么,在他手下干活也仅仅只有整一年的时间。因为那一年的值得珍藏,所以戴老板也因之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没法抹去。

戴老板其实看起来是一个颇严谨的人,但想来内心应该又充满着文学青年的浪漫情怀,看重精神生活甚于柴米油盐,不然,也不会毅然拆散了原有的家庭再重组了。不幸的是,他的两次婚姻,都以离婚告终,作为旁人,我们不了解其中的隐情,自然没有权利评论别人的生活,但他两次都能净身出户,应该算是有道德感的性情中人了吧,真正做到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就冲这一点,戴老板也应该是值得尊敬的。他有个很宝贝的女儿,我进社的那年正好是他女儿高考,据说考分很高。他的第二次婚姻,受到最大伤害的应该是他女儿吧。但他可能觉得女儿已经长大了,可以独立了。今天听到他女儿哽咽地说出那一句:“希望爸爸在人世的轮回中,找到回家的路。”不禁动容,跟着落泪。

精神上的家园和物质上的家,能否兼而有之呢?当两者不能兼得时,哪一个又更为重要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8240.html

更多阅读

“风起青萍之末”的意思 风起青萍末

“风起青萍之末”的意思出自楚国宋玉的《风赋》宋玉在《风赋》中,与楚襄王谈论风的起末,宋玉说:“大王之风,庶人安得而共之!”,说大王之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而庶人

析词辨义之“为虎傅翼”与“如虎添翼” 如虎添翼的意思

析词辨义为虎傅翼与如虎添翼文/独坐敬亭山成语“为虎傅翼”的意思是“给老虎安上翅膀,比喻为对方增加力量”。傅:附着。翼:翅膀。《逸周书·寤儆篇》:“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汉·刘向《淮南子·兵略训》:“今乘万民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而和以的用法1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

“而”作为连词的用法和例句: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⒉表

七步诗的意思 七步诗赏析 曹植希望? 曹植写七步诗是希望

七步诗的意思 七步诗赏析曹植希望?2012-06-05 17:05:22 来源: Tag:七步诗,赏析,意思(转自商都网)曹植雕像“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是谢灵运对曹植的最高评价,王世贞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

『色即是空』的意思 2015色即是空 云盘

【『色即是空』的意思】【心經】文中有一段不錯的解釋:「一切你認為必須的,沒有一樣是絕對必須的」這就是『色即是空』的意思。」一位婦人在河邊尋死,被路過的船夫搭救了,詢問原因,婦人說,因為丈夫猝逝,覺得沒有丈夫,活不下去了。船夫問:結婚

声明:《倏忽而逝 倏忽的意思》为网友拽到扒了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