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学实录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

《永生的眼睛》教学实录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个盲姑娘安静吗?她用小手触摸着美丽的春天,用心灵感受着生命的美好。如果她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该多好啊!可是,像安静一样的盲人,在中国就有500万人,他们在黑暗的世界里度过了一生。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盲人的生活,去听听盲人的心声。(配乐播放flash《盲人》和盲人的生活图片)。

师:想想这些盲人一辈子在黑暗中度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请你们闭上眼睛,回想刚才所看到的一切,假如你是那些盲人,你最渴望什么?

生:我希望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生:我希望有一双重见天日的眼睛,去看望我的父亲和母亲。

师:你是个孝子。

生:我渴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蓝蓝的天空。

师:是啊,他们多么渴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他们多么渴望有一双永生的眼睛。(屏幕出示课文插图和配有爱心图案的课题《永生的眼睛》,学生齐读课题)

师:这是美国著名的作家琳达·里弗斯的一篇回忆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她向我们讲述了他们一家三代人的感人故事。早读时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陈老师来考考你们,是否把字词读准了,把课文读通了。(屏幕出现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突如其来 笼罩 呵护 不由自主 孤零零不假思索 不顾一切 捐赠 酷爱 屡屡获奖重见光明 栩栩如生 热泪盈眶 与世长辞 遵从遗愿 重见天日 夺眶而出 领悟

师:读词,一,读准字音。来,一组读一列,比赛一下,看哪一组读得准确、大声?(三组学生分别读三列词语,一组比一组读得准确、大声)

师:读词,第二步要读出词语的意思。(老师示范读突如其来、笼罩、呵护、不由自主,充分应用体态语言和语气变化,读出词语的含义来)

生:(学生齐读,老师用手势和表情暗示,让学生尽量想象词语的意思,并通过体态语言和不同语气表现出词语的含义。)

师:读词,三,要记住难点的笔画。请同学们看“酷”和“遵”哪一笔容易出错?

生齐:不要少了一横。

师:再看“突”、“零”、“获”和“热”,要注意什么?

生齐:不要少了一点。师:提笔,把六个加点的字各写一遍,注意刚才提到的难点笔画。(学生写六个难点字,写快的同学再把这些词几遍)

师:好,最后老师考考你们有没有记住这些成语?

(老师念突如其来、不由自主、不假思索、不顾一切、屡屡获奖、重见天日、重见光明、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夺眶而出等成语的前两个字,学生不看书说出后面两个字)

师:好。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是否还记得故事主要讲了哪些人物?他们做了什么事?

生:主要讲了琳达和他的爸爸,还有温迪。爸爸答应警察把妈妈的眼睛角膜捐给盲人,最后自己也把眼睛角膜捐给了盲人。

师:还有谁?一起说。

生齐:温迪。她也要捐赠自己的眼睛角膜。

(板书): 妈妈——捐赠眼睛角膜 爸爸——捐赠眼睛角膜 温迪——也要捐赠眼睛角膜 二、爸爸的捐赠——永生的眼睛。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他们一家为什么都想捐赠眼睛角膜?让我们一起走进琳达一家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回顾当年他们三代人是如何对话的?老师想请三位同学和我一起来再现当年的对话场景。(挑选了一个“警察”,一个“琳达”,一个“温迪”)其他同学要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倾听他们的语气,再想象他们当时的内心在想什么?

生:(三位学生模拟表演警察、琳达和爸爸的对话情节。)

师:谢谢你们!同学们,你们是否听出来了,琳达在捐赠角膜这件事情前后思想上发生了……

生:变化。

师:发生的变化大吗?(大)

从小时候,对爸爸要把妈妈的眼睛角膜捐出去,她感到非常的……

生:惊讶。

生:痛苦。

生:很生气。

生:坚决不同意。

师:你说,她能理解父亲的做法吗?

生齐:不能!

师:伤心的琳达,不满的琳达,不理解的琳达。让我们来听一听琳达的心声。哪位同学读出伤心的琳达?

生:“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声音低沉地读)

师:谁来读一读不满的琳达?

生:“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非常焦急、生气的样子,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掌声)

(老师引读,领着学生“不理解”地齐读)

师:同学们,面对父亲的做法,琳达不理解,很不满。假如你是琳达,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就是假如人死掉了,眼睛还可以用吗?

师:眼睛角膜取出来以后,可以保存一段时间,然后再给盲人进行角膜移植。

师:假如你们是琳达,你们会同意吗?

生:我不同意。我会一直哭,对爸爸很生气。因为妈妈很爱我,我不想让妈妈没有了眼睛角膜,痛苦地离去。

师:让她在九泉之下也不完整。你是一个爱妈妈的好孩子。

生:我不同意,因为妈妈很爱我。如果把妈妈的眼睛角膜取出来了,那这样妈妈在九泉之下就没有眼睛了。

生:我同意。因为就算妈妈在世的时候,她也同意把她的眼睛角膜捐给盲人。

师:你们说,妈妈爱琳达吗?

生齐:爱!

师:琳达爱妈妈吗?

生齐:爱!

师:真正的爱就是互相理解。你理解了妈妈,支持了妈妈,就是对妈妈最大的爱。

师:咱们再往下看,当琳达长大了,爸爸也要捐赠自己的眼睛角膜,这时候,琳达感到怎样?

生:感到自豪。

师:最后,当听到女儿也希望捐赠自己的眼睛角膜时,琳达感到……

生:无比的骄傲。

师:这就是琳达思想上发生的巨大变化。直到长大后,她才明白父亲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屏幕出示父亲的话,学生齐读:“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师:你们同意父亲的话吗?

生齐:同意!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舍己为人,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捐给别人。

生:我觉得爸爸很关心别人,因为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他就立刻帮助他们。他看到盲人失去光明,自愿为他们奉献自己的角膜。

师:你们说,人的身体的一部分是不是最珍贵的?

(对)还有比身体的一部分更珍贵的吗?(没有)你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给了别人,是不是最大的奉献?(是)爸爸的做法有意义吗?生齐:有!因为他让盲人重见了光明。

师:我们为父亲的做法感到骄傲。父亲的内心深处和妈妈一样,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和希望。他们多么希望什么?

师:正如父亲对琳达说的那句话,他是多么希望……(屏幕出现父亲的话,学生齐读:“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师:(指着屏幕上的课文插图)你们看,温迪画的这匹马如何?

生:很美。

生:栩栩如生。

生:就像真的一样。

师:女生,咱们来读一读这美妙的马儿。(女生朗读父亲这句话的前部分:“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

师:男同学,为父亲感到自豪。来,自豪地读。(男同学语气高昂地、自豪地朗读父亲的话:“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父亲这种美好的心愿、自豪的心情。(学生齐读父亲的这两句话)

三、温迪的心愿——永生的眼睛。

师:我们都为琳达的父亲感到自豪。同学们,琳达的妈妈走了,她留下了什么?

生:眼睛角膜。

师:她的爸爸也走了,也留下了……

生:眼睛角膜。

师:除了眼睛角膜,他们是否还留下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同桌分角色对话。一个当琳达,一个当温迪。对话完,讨论如下两个问题。(屏幕出现合作学习单)

合作学习

1、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最后一段琳达和温迪的对话。

2、想象:“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想想那些盲人是多么的痛苦,因为他们看不见五颜六色的鲜花,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也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幅角膜!”琳达觉得父亲还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生当温迪,女生当琳达,角色对话。)

男生:“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女生:“这令你骄傲吗?

男生:“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

师:请看第二题,想象那些盲人是多么痛苦啊!他们看不见五颜六色的鲜花,他们还看不见……

生:看不见人世间每一个美好的事物,也看不见五彩缤纷的世界。(掌声)

生:看不见一望无际的大海,看不见美丽的景色,也看不见父母慈祥的面容。(掌声)

生:看不见无边无际的天空,看不见装满知识的书本,也看不见春天那美丽的景色。(掌声)

生:看不见美丽的春光,看不见缤纷的彩虹,也看不见父亲笑得灿烂的面孔。(掌声)

生:看不见祖国发达的样子,看不见周围的高楼大厦,看不见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山。

师:我们学过,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山是什么地方的山?

生齐:桂林的山。

生:看不见清香袅袅的早晨,看不见夜深人静晚上,也看不见现在发达的世界。(掌声)

师:看不见清澈见底的泉水,看不见多姿多彩的世界,也看不见同学们游戏的样子。(掌声)

师:好!看讨论三:“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幅角膜!”琳达觉得父亲还留下了什么?

生:我觉得父亲还留下了一种爱心。

生:还留下了一颗善良又朴实的心

生:留下了一种引发后人深思的美好的品质

师:美好的品质!他把一切都献给了谁?(盲人)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心,这是多么美好的奉献的品质。父亲的话永远地留在谁的心中?(琳达)我们也一起牢牢地记住父亲的话。(学生齐读文中父亲说的四句话)

(屏幕出现琳达的文章,连同温迪的课文插图。老师深情地、伤心地地讲述温迪车祸的故事。所有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被深深震撼了,他们的眼圈湿润了,他们的心灵也像这永生的眼睛一样闪烁着熠熠的光辉。)

师: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仍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你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仿佛还在不辍chuò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师:这就是永生的眼睛。你照亮了失明者生命的道路,你还给人们带来了什么?请提起你的笔,快速写下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作为《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的结尾。

(学生在《爱的奉献》的音乐中,抒写自己的感受)啊,永生的眼睛,你照亮了失明者生命的道路,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我感到,如果每个人失去生命以后,能把眼睛角膜献给盲人,那么以后我们中国就不会有500万盲人,而是只剩下500个,50个,10个,1个,甚至没有了。只要每个人都能献出角膜,我们中国一定会一个盲人都没有的。

师:陈老师问你们,中国有多少人口?

生齐:13亿。

师:如果每个人都献,够不够?

生齐:够!

生:啊,永生的眼睛,你照亮了失明者生命的道路,你会在每个失明者的心中永存,你将永远地保留在人间。(《爱的人间》音乐响起)

师:我想,它也将永远地留存在你的心中

生:啊,永生的眼睛,你照亮了失明者生命的道路,你让沉浸在黑暗中的盲人重见了光明,你让沉浸在痛苦中的盲人把悲伤永远地忘掉。

生:啊,永生的眼睛,你照亮了失明者生命的道路,你点燃了奉献的火焰,你激奋了我们美丽的心灵。(掌声)

生:啊,永生的眼睛,你照亮了失明者生命的道路,你把光明送给了失明者,你把善良带给了失明者。(掌声)每一个黑暗的角落,你照亮了每一颗受伤的心灵。如果全世界的盲人都重见光明,那多么美好啊!(掌声)

《永生的眼睛》教学实录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
师生:“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黑暗无光。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师生深情的合唱,把爱的感动推向了高潮)

师:好,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双永生的眼睛。下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9034.html

更多阅读

——《少年闰土》课堂实录(转) 少年闰土识字教学实录

重温真诚质朴的友谊,再现元气淋漓的闰土——《少年闰土》课堂实录及点评执教: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罗才军点评: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特级教师莫国夫一、沉醉美好的想象,初识那闰土。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海边少年,这少年

《蜀道难》课堂实录盐城市田家炳中学许万军 蜀道难教学实录

《蜀道难》课堂实录盐城市田家炳中学许万军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播放视频《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同学们,我们在李白诗歌的吟诵中,牙牙学语,渐渐成长,不断收获。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诗仙

转载 优秀教师《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原文地址:优秀教师《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作者:安乐闲人学习目标:1、品味文章含蓄隽永的语言,感受藤萝的美。2、理解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3、学习本文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优美的

《三峡之秋》课堂实录与评析 三峡之秋教学实录

《三峡之秋》课堂实录与评析富裕县友谊小学 张敏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设计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体会,

《三个太阳》教学设计1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三个太阳》教学设计轻舞飞扬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能理清文章结构、顺序;2、体会南极人身上所表现的民族胆识、气概和崇高的南极精神;3、能说出自己对“三个太阳”的理解和认识;4、品析文章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5、

声明:《《永生的眼睛》教学实录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为网友旧爱太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