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化州橘红 化州橘红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转自:www.lovemy.cn(化州橘红专卖店)

本文转自:www.lovemy.cn(化州橘红专卖店)

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桔CitrusgrandisOsbeckvar.tomentosaHort.或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晒干或阴干。本品呈长条形或不规则薄片状,边缘皱缩向内卷曲。外表面黄棕色或橙红色,存放后呈棕褐色,密布黄白色突起或凹下的油室。内表面黄白色,密布凹下透光小圆点。

橘皮  指去橘络后的橘皮。 宋 苏轼《己丑除日》诗之二:“橘红安稳近谁传,鬓雪萧骚久已然。”自注:“予旧有腹疾,或教服橘皮煎丸,经月良愈。” 宋 韩彦直《橘录·入药》:“橘皮最有益於药,去尽脉则为橘红。”   

  化州古时荒凉的地方,瘴气多,民众多患痰饮。相传有罗仙翁,怜悯民众苦困,种橘于“石龙”城内,所产橘红,消痰化饮有神效。明、清间,州人在州城建“华严庵”纪念罗仙翁,庵门楹联云:“韵事忆当年,橘树千株经手植;仙踪留此地,茅庵一所寄身栖”。明万历年间(约于1600)编纂的《高州府志》“药物”目中已有化州橘红的记载。清乾隆、道光版《化州志》对化州橘红的记述,除有传说、药效、价值、辨伪、土壤、气候、种护、采集、加工、上贡、产地及标图外,还有大量歌颂化州橘红的诗文。

  清代中叶,全县种植橘红300多亩(约1万多棵)。清末民初,因战火频仍,加之当局只顾索取,不问生产,橘红受损更大,至1949年,全县仅存30多亩(约2000余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于50年代拨出专款,以复苏旧橘园,开辟新产区。1962年成立县橘红生产办公室,并委托药材公司主管橘经生产、加工和收购销售,橘红面积逐年扩大,70年代初,全县橘红发展至3000多亩,1985年增至8500亩(约17万棵)。县人民政府又组织了中药学行家对化州橘红进行系列的研究。为挖掘地方生产优势,1987年李家橘红园扩建为中药厂,职工由原20多人增至100多人,生产橘红系统药品,进一步发挥橘红在医药上的作用。1988年该厂批量生产橘红系列药品。

  在政府的正确指导思想之下,橘红更被企业研发出新型的产品服务全社会,现有广东乔美集团研发的“黑奇士”橘红首乌洗发露畅销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英文名】 EXOCARPIUM CITRI RUBRUM

  【别名】化州桔红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桔Citrus grandis Osbeck var. tomentosaHort.或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晒干或阴干。

  【制法】除去杂质,切碎。

  【性状】本品呈长条形或不规则薄片状,边缘皱缩向内卷曲。外表面黄棕色或橙红色,存放后呈棕褐色,密布黄白色突起或凹下的油室。内表面黄白色,密布凹下透光小圆点。质脆易碎。气芳香,味微苦、麻。

鉴别

  (1)本品粉末淡黄棕色。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垂周壁增厚,气孔类圆形,直径18~26μm,副卫细胞不清晰;侧面观外被角质层,径向壁的外侧增厚。油室碎片的外围薄壁细胞壁微增厚。

  (2)取本品粉末0.3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为展开剂,展开约3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至约8cm,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4nm。理论板数按橙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橙皮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2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 H第二法)],精密称定,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橙皮苷(C28H34O15)不得少于1.7%。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用法用量】 3~9g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各家论述】

  1.《药品化义》:橘红,辛能横行散结,苦能直行下降,为利气要药。盖治痰须理气,气利痰自愈,故用入肺脾,主一切痰病,功居诸痰药之上。佐竹茹以疗热呃,助青皮以导滞气,同苍术、厚朴平胃中之实,合葱白、麻黄表寒湿之邪,消谷气,解酒毒,止呕吐,开胸膈痞塞,能推陈致新,皆辛散苦降之力也。

  2.《本经逢原》:橘红专主肺寒咳嗽多痰,虚损方多用之,然久嗽气泄,又非所宜。

  3.《医林纂要》:橘红专入于肺,兼以发表。去皮内之白,更轻虚上浮,亦去肺邪耳。

  4.《医学启源》:理胸中、肺气。

  5.《纲目》:下气消痰。

  6.《本草汇》:能除寒发表。

基本信息

  

类别:理气药

  拼音:JU HONG

  拉丁:Citrus grandis var. tomentosaHort.

  科 属:芸香科 柑橘属

  别名:芸皮、芸红

  药用部位:外果皮

  药材性状:本品呈长条形或不规则薄片状,边缘皱缩向内卷曲。外表面黄棕色或橙红色,存放后呈棕褐色,密布黄白色突起或凹下的油室。内表面黄白色,密布凹下透光小圆点。质脆易碎。气芳香,味微苦、麻。

  栽培要点:

  产地:四川、浙江、福建、广东。

  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用刀削下外果皮,晒干或阴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温;辛、苦;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或入丸、散。

  禁忌:阴虚燥咳、久嗽气虚者慎服。

详细介绍

  橘红,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所说的桔子皮。芸香料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拉丁学名略)的成熟果皮的外层红色部分。产于广东茂名化州市。它吸收了这地土壤的礞石矿物质与镁元素,据现存的史料推测,化桔红原为野生柚树,由于吸收了当地土质中所含的礞石(礞石为治顽痰、癖洁之奇药,痰去咳自除),又经历了漫长岁月,逐渐进化而成的。由于化州桔红的药效奇特,为人们所推崇。花果绒毛柔浓可爱,气味芳香沁人,药用功效神奇,人们取之随身携带和珍藏,是防、治疾病及健身延年之佳品,自明朝被朝廷列为御药后,桔红成为宫廷贡品,并漂洋过海,被世人充分取为药用。而且深受国内外医学家的确认。自古以来就有“南方人参”之称和“一片值一金”的说法。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桔红佳品,其瓤内有红白之分,利气、化痰、止咳功倍于它药。。。其功愈陈愈良。”清朝《本草纲目拾遗》载:“桔红治痰症,消油腻、消食、醒酒、宽中、解蟹毒。”《中药大辞典》曰:“化州桔红,性味辛、苦、温,功用为化痰、理气、健脾、消食,治胸中痰滞、咳嗽气喘、呕吐呃逆、饮食积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载:“化桔红辛、苦、温,归肺脾经,具散寒、燥湿、利气、消痰功能,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心痞闷。”临床实际证明,对肺痨、支气管炎、长期胃痛、止咳化痰等有独特疗效。

  桔红成分:枸橼(Citral)、香叶醇(Geraniol)、芳香醇(Linalool)、柚皮苷(Naringin)、新橙皮(Neohesperidin)、枸橼苷(Poncirin)等。

  桔红功效:化普、理气、健脾、消食、燥湿、醒酒、消油腻、宽中、解蟹毒。

  桔红主治:化痰止咳、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哮喘、喉痒痰多、胸中痰滞、呕吐呃逆、饮食积滞、食积伤酒、呕恶痞闷、长期胃痛、气痛等有独特疗效。

橘红、陈皮和化橘红的区别  陈皮、橘红、化橘红是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三种不同中药。

  橘皮与橘红同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因二者加工不同分为陈皮与橘红。橘成熟时采摘,剥取果皮,阴干称为陈皮或橘皮。橘成熟时采摘,剥取果皮,去掉橘皮内部白色部分后,晒干称为橘红。橘皮去白留红者为橘红。

  化橘红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 grandis Osbeckvar.tomento a Hort或柚Citrus grandisOsbeck的干燥未成熟外果皮。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光七爪”。

  陈皮入药历史悠久,橘皮疗气大胜,以东橘为好,西江者不如,须陈久才为良,故习称陈皮。

  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曰红皮、陈皮,去白者曰橘红。

  化橘红,外皮淡红色,内腹皮白色,周身亦有猪鬃皮,此种皆柚皮,亦能消痰。又一种为世所重,每个五片如爪,中用化州印,名五爪橘红,亦柚皮所制,较掌片为佳。”现商品化橘红以毛橘红(原植物为化州柚)为正品,光橘红(原植物为柚)也作化橘红入药。李时珍曰:“橘皮纹细色红而薄,内多筋脉,其味苦辛,……柚皮最厚而虚,纹更粗,色黄,内多膜无筋,其味甘多辛少,但以此别之,即不差矣。”可见古代本草就指出橘有多种不同品种。

  三者在功效上也不尽相同。《本草纲目》:橘皮“和中理胃药则留白,下气消痰药则去白”;“橘红温燥之性胜于橘皮,并兼发表散寒,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者用之为宜”。化橘红无发散之性,兼能消食,咳嗽痰多又兼食积或消化不良者用之较宜。:“柚子皮厚,味甘不如橘皮,味辛而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李时珍曰:“橘皮性温,柑、柚皮性冷,不可不知”。寇宗爽曰:“本草橘柚一条,盖误传也,后世不知,以柚皮作橘红,是贻无穷之患也。此乃六陈之一,天下日用所须”。《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收载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干燥未成熟外果皮。1985年版及1990年版一部收载橘红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未单独收载化橘红。至1995年版,才将化橘红与橘红分别收载。另外,1995年版以后的《中国药典》化橘红和橘红性味与功效主治完全一致,这也是造成化橘红与橘红临床使用混乱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历代本草在陈皮(橘皮)、橘红、化橘红的性状及使用上均有区别,将此三者混用是为不妥。

化学成份

  柚的外果皮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柠檬醛(citral),牻牛儿醇(geraniol),芳樟醇(linalool),邻氨基本甲酸甲酯(methylanthranilate)。另据报道,挥发油中主含柠檬烯(limonene),还含a-蒎烯(a-pinene)等。又谓挥发油中尚含丁香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oxide),芳樟醇单氧化物(linaloolmonoxide),顺式-3-己烯醇(cos-3-hexenol),荜澄茄烯(cadnene),二戊烯(dipentene)等。又含黄酮类成分:柚皮甙(naringin),新橙皮甙(neohesperidin),枳属甙(poncirin),福橘素(tan-geretin),川陈皮素(nobiletin),5,7,4’-三甲氧基黄酮(5,7,4'-trimethoxyflavone),5,6,7,3',4'-五甲氧基黄酮(5,6,7,3’,4'-pentamethoxyflavone),5,7,8,3,4’-五甲氧基黄酮(5,7,8,3',4'-pentamethoxyflavone),5,7,8,4'-四甲氧基黄酮(5,7,8,4'-te-tramethoxyflavone)等。还含水苏碱(stachydrine),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橙皮油内酯(aruapten),腐胺(prtrescine),焦性地茶酚(pyrocatechol),番茄烃(lycopene),甘氨酸(glycine),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二十九烷(nona-cosane)等。又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烟酸,钙,磷。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柚皮甙给小鼠腹腔注射l00mg/kg,可降低甲醛性足踝浮肿,但对5-羟色胺引起的炎症无效;柚皮甙静脉注射50-250mg/kg,可抑制大鼠因静脉注射微血管增渗素(Kallidine)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所含柚皮甙有消炎镇痛作用。

  2.其它作用:柚皮甙(2g/kg饮食)与致栓塞(Thrombogenic)饲料喂养大鼠,可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并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快血流等作用。

  【毒性】柚皮甙毒性很小,以1%含量的柚皮甙食物喂饲大鼠200日,未见毒性反应。

附方

  1.治嘈杂吐水:真橘皮(去白)为末,五更安五分于掌心舐之,即睡。(《怪证奇方》)

  2.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憨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上细锉,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局方》二陈汤)

  3.治途中心痛:橘皮(去白),煎扬饮之,甚良。(《谈野翁试验方》)

  4.治风痰麻木:橘红一斤,逆流水五碗,煮烂去滓,再煮至一碗。顿服取吐。不吐加瓜蒂末。(《摘元方》)

  5.治产后脾气不利,小便不通:橘红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下。(《妇人良方》)

  6.治乳痈,未结即散,已结即溃,极痛不可忍者:陈皮(汤浸去白,日干,面炒黄)为末,麝香研,酒调下二钱。(《圣惠方》橘香散)

各家论述

  1.《药品化义》:橘红,辛能横行散结,苦能直行下降,为利气要药。盖治痰须理气,气利痰自愈,故用入肺脾,主一切痰病,功居诸痰药之上。佐竹茹以疗热呃,助青皮以导滞气,同苍术、厚朴平胃中之实,合葱白、麻黄表寒湿之邪,消谷气,解酒毒,止呕吐,开胸膈痞塞,能推陈致新,皆辛散苦降之力也。

  2.《本经逢原》:橘红专主肺寒咳嗽多痰,虚损方多用之,然久嗽气泄,又非所宜。

  3.《医林纂要》:橘红专入于肺,兼以发表。去皮内之白,更轻虚上浮,亦去肺邪耳。

转自:www.lovemy.cn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9066.html

更多阅读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包括什么? 全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包括什么?当归作为中药材,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因此成为大家热捧的一种中药材,今天,我们就全面剖析当归。  当归的功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可以很好地顺通人体内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简介夏枯草为唇形目唇形科植物。一般是在夏季采取半干燥果穗入药,但在台湾市场多见全草使用。夏枯草有什么功效和作用,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方法/步骤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1、清肝明目

刺梨的功效与作用 刺梨泡酒有什么功效

刺梨的功效与作用——简介刺梨是一种天然的药食两用植物,其果肉脆、甜酸,《本草纲目》及《中药大辞典》均有收载。刺梨果实是一种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药食两用型水果,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肿瘤等功能。

葡萄酒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自制葡萄酒的危害

?导语:喝葡萄酒,喝红酒的好处和坏处先说喝葡萄酒的功效与作用,葡萄酒的好处,最后说 女人喝红酒的好处和干红葡萄酒的功效。葡萄酒的好处真的很多,下面列举一部分。葡萄酒的功效与作用:葡萄酒对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喝葡萄酒,喝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藏红花男人可以喝吗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藏红花是古代影视剧中常常听说的一个名词,那么,藏红花到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与功效呢,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下!  藏红花特性:性温、所以性子不是太辣,味甘、微辛、微苦,尝起来会感觉有一点苦,性平;归心

声明:《什么是化州橘红 化州橘红的功效与作用》为网友夜色乄朦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