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文明之旅 楼宇烈:喝茶之道

节目现场

节目现场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然而,茶起源于何时?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什么说“吃”茶?饮茶能给我们带来哪些益处?品茶还存在着哪些误区?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邀您一起“吃茶去”!

无我感恩茶礼仪规

1、入座、相互致礼(鞠躬)
2、相互敬茶(无我茶三巡)
3、明本感恩:齐颂《感恩词》
4、相互敬茶(无我茶三巡)
5、相互牵手、致礼(鞠躬)

自由敬茶品茗、交流
无我茶:每人各自沏茶,分酌两杯,敬左右同学

感 恩 词

民胞物与 仁民爱物 天地万物 同体共生

让我们感恩天地
天地大德 生命之源 生而不有 长而不宰

让我们感恩父母
CCTV[文明之旅]楼宇烈:喝茶之道
父母养育 慈爱辛劳 无微不至 无私奉献

让我们感恩师长
师长教诲 传道授业 解惑启发 润物无声

让我们感恩同胞
同胞一体 相依相存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让我们感恩同学
同学相聚 缘结当下 珍惜欢喜 互勉共进

让我们永存感恩之心 常持报恩之行
感恩天地 感恩父母 感恩师长 感恩同胞 感恩同学



大家都知道, 赵朴老持五戒七十余年,力倡人间佛教,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 他倾尽全力贯彻党的宗教政策, 帮助佛教恢复、发展, 为使佛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倾注了大量心血。赵朴老佛理参透, 身体力行, 不但深入教海, 广结佛缘, 而且把佛理和宗教工作的心得、经验自然地、灵活地、恰当地用于其他领域, 民进的同志们因此受益匪浅。

赵朴老曾有禅诗云:

七碗受至味,

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

不如吃茶去。

“吃茶去”, 这是暗用了赵州和尚的公案, 意思契合禅宗六祖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吃茶一类日常事务中, 即有佛法。他在国际交流中, 在捐资救灾时, 在接人待物的场合, 无不体现了万法归一, 佛法圆融。他和民进的同志们聊天、谈话, 总是在似乎不经意间说明深刻的道理。一次, 他对民进的同志讲:

我们要报答国家、人民、父母、教师的恩, 报这“四恩”。碰到危难时, 我们提倡爱国主义思想, 用这个思想马上可以统一起大家的意志。



唐.卢仝《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七碗茶歌》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第三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它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润,第二碗帮人赶走孤闷;第三碗就开始反复思索,心中只有道了;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抛到九霄云外,表达了茶人超凡脱俗的宽大胸怀;喝到第七碗时,已两腋生风,欲乘清风归去,到人间仙境蓬莱山上。一杯清茶,让诗人润喉、除烦、泼墨挥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写出了茶之美妙。茶对他来说,不只是一种口腹之饮,茶似乎给他创造了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将喝茶提高到了一种非凡的境界,专心的喝茶竟可以不记世俗,抛却名利,羽化登仙。

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

茶道三个误区:追求高档茶 ;追求昂贵的器皿;追求华丽的环境。背离了喝茶的根本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0341.html

更多阅读

读《于丹论语心得》之四:君子之道——有感

于丹《论语》心得之四:君子之道。这章主要讲如何做一个君子,能够称为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使许多人正在努力的方向与动力。提到“君子”一般都会与男子相联系,谁说女子中就不能有“君子”。“君子

形而上与形而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无形的东西。《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形而上”指无形的精神本体(道),“形而下”指由道派生出来的具体事物(器)。“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一对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有过长期的

CCTV大型纪录片-共48集:《世纪战争》

CCTV大型纪录片-共48集:《世纪战争》<1-10>《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CCTV大型纪录片-共48集:《世纪战争》<1-10>[热诚推荐]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叶永烈:黑白参半的赫鲁晓夫之墓

叶永烈:黑白参半的赫鲁晓夫之墓列宁、斯大林的墓在莫斯科红场。赫鲁晓夫之墓则在远离红场的新圣女公墓,他的墓地偏居公墓一隅,丝

声明:《CCTV文明之旅 楼宇烈:喝茶之道》为网友做最好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