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的基本技术 排球的基本规则

发球技术

排球运动基本技术之一。比赛总是以发球开始的,有威力的发球可以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的一传,起到先发制人。争取主动的作用。在心理上给对方以威胁。发球失误或发球后对方能很容易地组织进攻,就会直接失去发球权给本方防守带来困难。因此,发球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发球时队员应越在发球区内,不得踏及端线和踏过发球区的短线及延长线。一只手平稳地将球向上抛起,用另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触球的一刹那即为完成发球。如球没抛好,允许抛球后球自由落地,只要不触及身作怪何部位,可重新发球,但不得借此拖延比赛时间。第一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必须将球发出,否则判发球违例。

飘球

发球的一种。发球时以手掌根的坚硬部位,短促有力地击球,使作用力线通过球心。球不旋转,但运行中因周围空气对球的压强不同而产生上下或左右的飘晃,常使接发球队员判断失误,从而增加了发球的威力,在比赛中被广泛运用。按发球的姿势,有正面上手发飘球和勾手发飘球。发出的球有前冲飘球、下沉飘球、高飘球、平飘球等。

旋转球

发球的一种。发球时击球体中心的某一侧,使球产生旋转。旋转球转速快、力量大,可以使对方判断错误而造成接发球失误。按发球的姿势,有正面上手发旋转球、勾手大力发旋转球、侧面下手发旋转球3种。按球发出后的性能变化,有上旋球、下旋球、左旋和右旋球。

高吊发球

发球的一种。发球队员曲肩对网站立,球抛至右肩前方,与肩同高。以虎口击球下部,前臂向上猛挥使球经高空落入对方场区。其特点是旋转性强、弧度高、下降速度快,接发球队员难以判断落点,从而破坏接发球一传的到位率。

垫球技术

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接发球、接扣球以及后排防守的主要技术动作,是组织反攻战术的基础。垫球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运用能力,是争取胜利的重要条件。有下面双手垫球、体侧垫球、正面低姿势垫球、背垫球、单手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侧卧垫球、滚翻垫球、挡球和救入网球等。其中正面双手垫球是各种垫球技术的基础,适合接速度快、弧度平、力量大、落点低的各种来球,在排球比赛中运用较多。

单手垫球

垫球技术的一种。一般在来球低、速度快、距离远时采用。单手垫球可结合滚动、前扑、鱼跃等动作来完成。垫球时用虎口或手背击球的后下部。击球时有向上翘腕的动作。

背垫球

垫球技术的一种。即背向出球方向的垫球。常在接应同伴来球,或第3次处理过网球时采用。

鱼跃垫球

垫球技术的一种。来球低而远时采用。队员先放低姿势上体前倾,以前脚用力蹬地向远处跃出,将击球手臂插入球下,用虎口或手背将球垫起。身体落地时两手先着地支撑,两肘缓慢弯曲以缓冲下落力量,同时抬头、挺胸、挺腹、身体成反弓形,形成手臂、胸部、腹部、大腿依次着地。手的支撑均要在身体重心运动的轨迹上。为扩大防守范围,有时还可用肘滑鱼跃垫球。

滚翻垫球

垫球技术的一种。来球低并且离得远时采用,女子运用较多。滚翻垫球可充分发挥移动速度,保护身体不致受伤,并迅速转入另一动作。有双手、单手滚翻垫球。

传球技术

排球运球基本技术之一。有正传、背传、侧传和跳传4种。这4种传球技术的传球手型基本相似,都是在额前上方击球。主要运用于二传,有顺网正面二传、调整二传、背二传、侧二传、跳二传、倒地二传、传快球、传平快球、二传吊球等。

背传

传球技术的一种。用力方向与正传相反。击球点比正传偏后,用力蹬腿、展腹、抬臂、伸肘,通过指腕弹力把球向后上方传出。背传动作比较隐蔽,能出其不意,迷惑对方,增加战术的变化。

跳传

当一传来球较高时,二传手常跳起在空中作第二传。起跳后两手放在脸前,当跳至最高点时,两手伸至额上方击球,主要靠手臂和手腕的力量将球传出。在世界高水平比赛中常运用。

扣球技术

排球运动基本技术之一。是进攻的最有效方法,是得分和得到发球权的重要手段。一个队攻击力的强弱,往往取决于该队的扣球技术水平。现代排球中扣球威力体现在速度、力量、高度、变化和技巧诸方面。扣球由准备姿势、判断、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动作衔接而成。主要有正面扣球、勾手扣球、快球、调整扣球、单脚起跳扣球。

超手扣球

扣球的一种。利用身高和弹跳优势,将球从拦网者手的上空击入对方场区。这种扣球线路较长,落点较远。队员起跳后利用收胸动作带动手臂挥动,以金手掌甩腕击球的后中部或后中下部,手腕有包击动作,球呈前旋飞行。

轻扣

扣球的一种。佯作大力扣杀,而在击球的瞬间突然减低手臂挥动速度,把球轻轻击入对方空档。助跑起跳、挥臂动作部与大力扣杀一样,但击球前瞬间挥臂速度突然减低,手腕保持一定的紧张,以金手掌向前上方作“推搓”动作,使手越过对方拦网后呈弧线落入对方空挡。

拦网技术

排球运动基本技术之一。防守的第一道防线,得分、得发球权的重要手段,是反攻的重要环节。拦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拉网由准备姿势、移动、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5个动作衔接而成。有单人拦网和集体拦网。成功的拦网能直接拦死对方的进攻,使本方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并能削弱对方进攻锐气,给对方造成较大心理威胁。

排球基本技术包括:准备姿势和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球、拦网。对于初学者来说,应首先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熟练掌握各种移动步法。然后学习传球、垫球技术,再学习发球技术,学习了传、垫、发球技术后,就可以进行简单的比赛。在此基础上学习扣球、拦网技术,便可组织简单的戟和防守战术。

学习排球技术,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

(一)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的作用

准备姿势和移动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完成发球、垫球、扣球和网等各项击球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准备姿势的作用是为及时地移动和完成击球动作做好准备。移动的作用是为了及时接近球,调整人与球的位置关系,便于完成击球动作。

(二)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

1、准备姿势:准备姿势分半蹲准备姿势、稍蹲准备姿势和低蹲准备姿势三种:

(1)半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在前,两脚尖稍内收,两膝弯曲成半蹲。脚跟稍提起,身体重心稍前倾,两臂放松,自然弯曲,双手置于腹前。身体适当放松,两眼注视来球,两脚始终保持微动。

(2)稍蹲准备姿势:稍蹲准备姿势比半蹲准备姿势身体重心稍向前移,两膝弯曲程度小于半蹲准备姿势。动作方法与半蹲准备姿势基本相同。

(3)低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前后开立的距离比半蹲准备姿势更宽一些,两膝弯曲的程度更大一些,身体重心更低、更靠前,膝部的垂直线超过脚尖,两手臂置于胸腹之间。

2、移动步法:排球比赛中使用最多的是短距离移动。常用的移动步法有:

(1)滑步:当来球距离身体较近、弧线较高时,可采用滑步。其动作方法是向右滑步时,右脚先向右迈出一步,左脚迅速并上,落在右脚的左面。连续做并步即为滑步。向前滑步时,前脚先向前迈出一步,后脚迅速跟上落在前脚之后,如此连续做。滑步主要用于去完成传球、垫球、拦网等。

(2)交叉步:当来球距身体2米左右时,可采用交叉步移动。其动作方法是向右移动时,上体稍向右转,左脚从右脚前面向右迈出一步,右脚再迅速向右迈出一步落在左脚的右边,同时身体向来球方向转动,做好击球前的准备姿势。交叉步主要用于去完成防守、一传、拦网等。

(3)跨步:当来球较低且距身体较近时,可采用跨步。首先向移动方向跨出一大步,同时屈膝,上体前倾,身体重心移至跨出腿上。跨步可向前、向侧或向侧前方。

(4)跑步:采用跑步移动时,两臂要配合摆动,应根据来球的方向,边跑边转身。

(5)综合步法:将以上各种步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如跑步之后再滑步。滑步之后再交叉步或跨步等。

(三)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的练习方法

1、在简单的条件下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

(1)原地做模仿练习。

(2)面对或侧对镜子做准备姿势,观察动作是否正确。

(3)两人一组,一人做准备姿势,另一个纠正动作。

(4)看手势做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的一步和两步移动。

(5)看手势做连续移动。

(6)两人一组,一人做向各个方向的移动,另一人跟随做相同方向的移动。

(7)围场地慢跑,当看到手势即急停,做好准备姿势。

(8)准备姿势和移动相结合的练习。可先做移动,看手势或听笛声即急停,做好准备姿势,再看到手势时以上移动。

2、结合场地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

(1)在进攻线和中线这间连续做向前和后退的移动。移动时手要触摸进攻线和中线。

(2)在端线和进攻线之间连续做向前和后退的移动。移动时手要触摸端线和进攻线。

(3)在场地内做向各个方向移动练习。

(4)3-4人一组在端线做原地小步跑、原地高抬腿跑、仰卧起坐、俯臣撑等,听笛声或看手势后迅速起动向前跑至用手触摸到进攻线,再后退跑回到端线。

(5)在场地内,采用交叉步或滑步从一侧边线移动到另一侧边线。

3、结合球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

(1)两人一组,一人把球向前、后、左、右抛出,另一人移动后用双手把球接住。

(2)两人一组,一人用两个球交替向各个方向抛出,另一人移动后交替将球接住和抛回。

(3)单人在场地内连续接各种殷球,要求抛球人抛球高低远近不同的球。

(4)移动接地滚球练习。两人对角站立各拿一球,同时将球向前滚出,连续进行。

(5)三对三比赛。在进攻线后用各种抛接球方法,只许一次过网,不许球落地。落地为失1分。

(四)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注意事项

1、准备姿势要自然放松,便于及时起动和移动。

2、准备姿势和移动相结合进行练习。

3、移动步法要轻松自然,身体重心不能起伏,以免影响移动速度。

4、以短距离的移动练习为主。

5、以视觉信号反应进行准备姿势和移动的练习。

6、准备姿势和移动与其它技术结合进行练习。

二、学习传球技术

(一)传球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

传球是排球运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它的主要作用是把防起的球传给前排队员进攻,也称二传。传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队的战术配合质量,因此,各队越来越重视二传队员的培养。

(二)传球技术的动作方法

1、正面传球:

(1)准备姿势:看清来球,迅速移动到球的落占,对正来球,两脚左右开立,约同肩宽,左脚稍前,后脚脚跟稍提起,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臂弯曲置于胸前,两肘自然下垂,两手成传球手形,眼睛注视来球方向。

(2)击球点:击球点在额前上方约一球距离处。

(3)传球手形:当手触球时,手腕稍后仰,两手自然张开,手指微屈成半球状。两拇指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两拇指间的距离不能过大,以防漏球。

(4)击球用力:当来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两手微张迎球,以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部,无名指和小指触球两侧。手触球时,指腕保持适当紧张,以承担球的压力。用手指的弹力、手臂和身体协调的力量将球传出。

2、背传:

向后上方的传球,称为背传。背传的准备姿势比正传时稍直立,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不要前倾,双手自然抬起,放松置于脸前。

当判断一传来球之后,迅速移动到球下,双手抬起,手触球时,手腕适当后仰,掌心向上,在额上方击球的下部。传球时,用蹬地、展腹、抬、臂向后翻腕及手指的弹力把球向后上方传出。

3、跳传:

跳起在空中传球叫跳传。跳传的起跳最好是向上垂直起跳,要掌握好起跳的时间,起跳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传球的质量。

根据一传球的高低,及时起跳,两手放在脸前,当身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靠伸臂动作和手指手腕的弹击力量将球传出。由于在空中无支撑点,用不上蹬地力量,只有靠伸臂动作将球传出,因此,必须在身体下降前传球出手,才能控制传球力量。

(三)传球技术的运用

传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二传。所谓二传是把一传接起来的球传到网前一定的高度,供其他队员扣球进攻。由于来球的方向不定,又对传出球的落点要求较高,因此,二传难度大。

1、一般正面二传:

一般正面二传是二传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技术。这种传球的动作与正面传球基本相同,只是传球前身体不要正对来球,也不要正对传球方向,而要边迎球边转身,将击球点放在靠传球方向一侧,身体随传球动作边传边向传球方向转动。

2、调整二传:

将一传不到位、离网较远的球传给扣球队员进攻,这种传球叫调整二传。调整二传与正面传球动作相同。当传球距离较远时,要充分利用蹬地、伸臂和手指手腕等全身协调力量。调整二传时,应注意选择传球的方向,传球方向与网的夹角越小越有利于扣球,尽量避免垂直向网前传球。调整二传球应比一般传球稍高,不要太拉开,这样有利于扣球队员观察和上步扣球。

3、背向二传:

背向二传能充分利用网的全长,增加进攻点,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突然性。传球前要移动插到球下,背对传球方向,要明确身体所处的位置及离标志杆的距离。传球时,要利用向后上方展体、抬、臂伸肘动作将球传出。

4、传快球:

传出的球弧线低,节奏快,这样的传球叫传快球。传快球主要是依靠手指手腕的弹击动作和适当的伸臂动作来控制传球力量。要传好快球,二传队员必须主动与扣球队员配合,要根据一传的弧线、速度和扣球队员的助跑速度、起跳时间、击球点的高度和挥臂速度等情况,来决定传球的速度、高度、距离和出手时间,把球主动送到扣球队员手上。

5、传短平快球:

传出的球速度快、弧线平,落点距二传手2-3米处,这种球叫短平快球。传球时,击球点应保持在脸前或额前,上体前倾,充分利用伸肘和压腕动作,传出快速的平弧线球。

6、传平拉开球:

传出的球速度快、弧线平,落点距二传手6-7米处,这种球叫平拉开球。平拉开传球与短平快传球动作基本相同,但要充分利用蹬地、伸、臂压腕腕伴随动作将球传出。如果来球低,要稍屈膝,降低重心,使击球点保持在脸前。如来球较高,可采用跳传。传球时,利用伸肘和主动加大屈指、屈腕的力量把传球路线压平。

(四)掌握传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1、在简单的条件下掌握传球技术

(1)原地做徒手模仿传球技术

(2)传固定球。两一组,一人按传球手形持球于额前、另一人用手压住球,传球者按传球用力方向,向前上方伸展,体会传球手形和身体的协调用力。

(3)近距离对墙传球。两人一组(工单人对墙)。传球的距离要逐渐加长,体会腿蹬地的用力动作。

(5)两人一组,自传一次再传给对方。

(6)传抛来的球。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传球。要求抛球人尽量把球抛准,距离可由近至远。

(7)移动传球。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前后左右移动传球。要求抛球人将球抛在距传球人一二步远的距离。

(8)两人对传。要求传球有一定弧线,随时准备移动,对准来球。

(9)三人一组,三角传球。

(10)四人一组,四角传球。

2、在较复杂的条件下巩固传球技术

(1)在网前沿网移动自传球。

(2)两人一组,平行移动互传球。

(3)纵队跑动传球。

(4)两人一组,一人用两个球向对方左右抛球,传球人移动后将球传给抛球人。

(5)四人三角移动传球。

(6)用两个球轮流抛,三人左右移动传球。

(7)结合球网和球场进行三角传球。

(8)在中场向各个位置传各种角度的球。

(9)插上传球。

(10)后撤调整传球。

3、在接近比赛的条件下提高传球技术

(1)接抛球一传、二传结合练习。

(2)接发球一传、二传结合练习。

(3)接扣球一传、二传结合练习。

(4)拦网后,转身传后排垫起的球。

(5)结合本队战术各种球。

(五)传球常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对不准来球。主要是移动不熟练,移动速度慢,判断不准确,没有选择好球的落点位置。

纠正方法:

(1)徒手做向各个方向移动步法练习。

(2)移动接各种球。

2、击球点太前或过高。主要是传球时手臂伸的太直。

纠正方法:

(1)一人抛球,一人用传球手形在额前将球接住。

(2)坐在地上自抛自传。

(3)向远躏传球。

3、拇指朝前。主要是对正确手形缺乏明确的概念。

纠正方法:

(1)反复观看正确的动作示范。

(2)多做传球的模仿练习。

(3)对墙近距离传球。

(4)用拇指、食指两个手指传球。

4、手指、手腕缺乏弹击力,传球时后打动作。主要是手指、手腕过于紧张。

纠正方法:

(1)两人近距离传足球或篮球。

(2)距墙4-5米做对墙平传。

5、传球时上体后仰,全身用力不协调。

纠正方法:

(1)多做徒手模仿练习。

(2)一人抛球,另一人传球后立即摸体前地面。

(3)两人平传球。

(4)向远距离传球。

(六)学习传球技术注意事项

1、建立正确的传 球手形。

2、体会传球时全身的协调用力。

3、先在简单的条件下学习传球技术,待正确动作形成后,再进行移动传球练习。

4、多结合球网、场地做各种传球练习。

5、二传要与扣球相结合进行练习,以加强相互间的配合。

三、学习垫球技术

(一)垫球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

垫球是排球技术中最简单易学的一项基本技术。垫球技术在比赛中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等。接发球和接扣球是组成进攻的基础,是比赛中争取多得分、少失分、由被动转为主动的重要技术。

(二)垫球技术的动作方法

1、正面垫球:

(1)准备姿势:正面对正来球方向,两脚开立舟宽于肩,一脚在前,两脚跟提起,前脚掌着地,两膝变曲微内收,重心稍前倾,双臂自然弯曲置于腹前。

(2)手形、击球点和触球部位:当球接近腹前时,两手重叠,掌根靠拢,合掌互握,两拇指平行朝前,手臂伸直,手腕下压,用前臂旋外形成的颊靠近手腕的部分击球后下方。击球点在腹前一臂左右距离,便于控制用力大小并可根据垫球的方向,调整手臂的角度。

(3)击球用力:两臂靠拢前伸插入球下,靠手臂上抬力量增加球的力,同时配合趴地跟腰动作,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击球时,两臂要形成一个平面,身体和两臂要有自然的随球伴送动作,以便控制球的落点和方向。

垫球时,还应根据来球的力量控制手臂的动作,垫轻球时采用上述动作。垫中等力量的来球时,由于来球有一定速度,因此,垫球时的抬臂动作要小,速度要慢,主要靠来球本身所造成的反弹力将球垫起。垫重球时,应采用收腹含胸的动作,手随来球屈肘、后搞通,缓冲来球力量,控制垫球的距离。球距离身体稍远、击球点较低时,手臂在缓冲用力过程中,要采用屈肘翘腕的动作把球垫在手腕部位的虎口处。

2、侧面双手垫球:

在身体两侧用双臂垫球的动作称侧面垫球。当来球速度较快、距离体侧较远、来不及移动对正球时采用。体侧垫球可以扩大防守范围,但不易控制垫球方向,因此,在来得及移动的情况下,最好采用正面垫球。

当同右侧飞不,左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右脚向右跨出一步,右膝弯曲,重心随即移至右脚上,两臂夹紧向右伸出,左肩微向下倾斜,用向左转腰和提右户的动作,使两臂击球面截住球的飞行路线,垫击球的后下部。

侧垫时,不要随球伸臂,这样会造成球触臂后向侧方飞出。应使两臂先伸向侧方截击来球,还应注意两臂不要弯曲,以保持手臂击球,颊避免因手臂动作影响垫球效果。

3、背垫球:

背垫就是背向垫出球方向,从体前向背后的垫球。当球飞出较远而又无法进行正面调整传球时,或第三次被动击球过网时采用。

背垫时,判断好球的飞行方向,先要迅速移动到球的落点处,背对出球方向,两臂夹紧伸直,插在球下。击球时,蹬地抬头挺胸,展腹后仰,直臂向后上方摆动抬。在背垫低球时,也可以有屈肘、翘腕动作,以虎口处将球向后上方垫起。

4、跨步垫球:队员向前或向体侧跨一步的垫球称跨步垫球。跨步垫球主要运用在接发球和防守中。

前跨垫球:当来球低而远时,看准来球落点,向在出一大步,屈膝深蹲,重心落在跨出腿上上体前倾,臀部下降,两臂前伸插入球下,用前臂垫击球的后下方。

侧跨垫球:当来球至右侧时,右脚向右侧跨出一大步,屈膝制动,重心移至跨出腿上,上体前倾,臀部下降,两臂插入球下,用前臂垫击球的后下部。

5、单手垫球:

当来球低、速度快、距离远、来不及用双手垫球时,可采用单手垫球。这种垫球动作快,手臂伸得远,可扩大控制范围,但由于手臂击球面积小,不容易控制球。

当球在右侧向右跨出一大步,上体向右倾斜,重心移至右腿上,右臂伸直,自右后方向前摆动。用前臂内侧、掌根或虎口处垫击球后下部。

6、挡球:

当来球较高、力量较大、不便于利用传球时,可采用挡球。

双手挡球的手形有抱拳式。抱拳式挡球的手法是:两肘弯曲,一手半握拳,另一手外抱,两掌外侧朝前。并掌式挡球的手法是两肘弯曲,两虎口交叉,两掌外侧朝前,合并成勺形。挡球时,前臂放松,两肘朝前,手腕后仰以掌外侧和掌根组成的平面挡击球的下部。击球瞬间,手腕要,用力适度,击球点在额前或两则肩上。

(三)垫球技术的运用

垫球技术在比赛中主要运用于接发球、接扣球和接拦回球等。

1、接发球垫球:

接发球垫球是比赛的重要环节,是组织一攻的基础。比赛中接发球主要采用正面双手垫球,但根据各种发球的性能不同,接发球的动作方法稍有不同。

(1)接大力发球:大力发球的特点是力量大、速度快、球旋转力强,但球运行轨迹较固定,容易判断。接这种球时,要对准来球,迅速降低身体重心,手臂插入球下保持不动,让球自己弹起。如击球点低时,也可用翘腕动作击球。

(2)接飘球:飘球的特点是飞行速度快、不旋转、飞行轨迹飘忽不定,接发球时很难判断球的落点。接这种球时,首先要判断好来球落点,快速移动取位,对准来球,主动伸臂插入球下击球。击球时,要配合蹬地、提肩、送臂的全身协调力量将球击出。

(3)接侧旋球:侧旋球的特点是球的飞行轨迹呈弧线,落点偏向旋转方向一侧。接这种球时,要快速移动,对正来球,重心要靠向球旋转飞行的一侧,用前臂控制球的旋转方向。如接左侧旋球,要靠向右侧,右臂抬,以便截住球向右侧的飞行路线,控制球的反弹方向。

(4)接高吊球:高吊球的特点是弧线高,球从空中垂直下落,速度快。接这种球时,首先要判断好球的落点,两臂要向前平伸,等球下落到胸腹间再垫击,击球点不要太低。击球时,抬臂动作要适当,主要靠球自己的反弹力量将球击出。

2、接扣球垫球:

接扣球是防守反攻的基础,防守反攻又是得分的主要手段。比赛中接扣球的次数最多,根据来球不同,接扣球防守动作也有所不同。

(1)接重扣球:采用半蹲或低蹲准备姿势,两手臂放在腹前,手形和正面垫球相同,只是击球时的动作有所不同。要利用含胸收腹动作,帮助手臂随球屈肘后撤,并适当放松以缓冲来球力量,以手臂和手腕动作控制垫球的方向和角度。如击球点稍高并靠近身体时,同样可用前臂垫击;如击球点较低、又距离身体较远时,可利用屈肘翘腕的动作把球垫在手腕部位的虎口处。

(2)接轻扣和吊球:已做好接重扣球的准备姿势,当对方突然改用轻扣和吊球时,往往来不及向前移动,这时可采用原地前扑垫球或鱼跃垫球。

(3)接快球:快球因速度快、线路短,一般落点靠前。取位应适当靠前,重心要降低,手臂不要太低,要做好高球挡、低球垫的准备。

(4)接拦网触手的球:拦网触手的球,由于改变了原来的扣球路线、方向,落点变化不定。接这种球时,要做好向各个方向移动的准备,根据来球的高低、远近,采用不同的击球手法。

3、接拦回球:

接拦回球也叫"保护"。拦回球的落点多数在扣球人附近,因此,取位应适当靠前场区,采用低蹲姿势,手臂插入球下,接球的动作要小,以翘腕或屈肘抬臂动作将球垫起。

(四)掌握垫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1、在简单的条件下掌握垫球技术

(1)原地做徒手模仿垫球动作练习。

(2)垫固定球。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于腹前,另一人用垫球动作击球,体会击球动作。

(3)垫抛球。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垫球。

(4)移动垫球。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向前后左右移动垫球。

(5)自垫球、体会抬臂动作。

(6)对墙连续垫球。

(7)两人对垫。

(8)三人一组,三角连续垫球。

(9)两人相距7-8米,一人发球,一人垫球。

(10)两人相距5-6米,一人扣球,一人垫球。

2、在较复杂条件下巩固技术

(1)两人一组,一人向各个方向交替抛两个球,一人移动垫球。

(2)三人一组,跑动连续垫球。

(3)四人一组,三角跑动垫球。

(4)单人连续防多球

(5)两人或三人后排连续防多球。

(6)垫击从对方抛来的球。

(7)垫击从对方发来的球。

(8)垫扣球。

(9)移动垫扣球。

(10)垫击对方高台上中过来的球。

3、在接近比赛的条件下提高垫球技术

(1)三人一组接发球练习。

(2)三人一组接发球、调整传球练习。

(3)"中一二"接发球及其进攻。

(4)"边一二"接发球及其进攻。

(5)接发球及其插上进攻。

(6)三人垫、调、扣练习。

(7)接扣球后再接吊球。

(8)三人一组,后排专位防守。教练员在网前打吊结合,后排三人防守。可结合防、调与防、调、扣等练习。

(9)三人防全场的练习。教练员向不同位置抛、扣、吊球,队员快速移动将球防起。也可以结合组织反攻。

(10)防对方扣球练习。对方在不同位置进攻,本方三人后排防守。

(五)垫球时手臂动作和下肢动作脱节,全身用力不协调。

纠正方法:

(1)距墙4-5米处对墙自垫。

(2)两手并拢用手绢绑住,臂与胸之间夹一个球,然后垫击固定球、垫抛球或垫扣球。

(3)垫球不抬臂,身体向上拱。

纠正方法:

(1)原地向上自垫球。

(2)垫扣球后立即向前跟进保护接吊球。

(六)学习垫球技术注意事项

1、形成正确的手臂击球动作。

2、注意垫球时的全身协调用力。

3、多做移动垫球。

4、多结合场地练习垫不同方向的来球。

5、结合发球、扣球练习接发球、接扣球。

四、学习发球技术

(一)发球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

发球是排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别人制约的技术。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的开始。准确而有攻击性的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还可以破坏或削弱对方的战术进攻,起到先发制人、争取主动、摆脱被动的作用。

(二)发球技术的动作方法

1、正面下手发球:

这种发球动作简单易学,但球速慢、力量小、攻击性较,适用于初学者。

(1)准备姿势:发球前,面对球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两膝微屈,上体前倾,重心偏后脚,左手持球于腹前,右臂自然下垂。

(2)抛球:左手将球平稳地抛在体前右侧,离手约一球多的高度。

(3)在抛球的同时,右臂伸直,以肩关节为轴向后摆动。击球时,右腿蹬地,身体重心随着右手的向前摆动前移,在腹前用掌根击球的后下部。重心随击球动作前移,迅速进场比赛。

2、正面上手发球:

这种发球由于面对球网站立,便于观察对方,容易控制球的落点。

(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站立,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持球于体前。

(2)抛球:左手将球平稳地垂直抛于右肩的前上方,高度适中,抛球的同时,右臂抬起,并屈肘后引,肘与肩平行,手掌自然张开,上体稍向右侧转动,抬头、挺胸、展腹、身体重心移到右脚上。

(3)挥臂击球:击球时,利用蹬地上体向左转动,迅速收腹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挥动,伸直手臂在右肩前上方的最高点,用全手掌击球的后中部。手触球时,手指自然张开与球吻合,手腕要迅速向前做推压动作,使击出的球呈上旋飞行。击球后,随重心前移,迅速进场比赛。

3、正面上手飘球:

这种发球不旋转,但球不规则地向前飘晃飞行,使接发球队员难以判断球的飞行路线和落点。这种发球由于面对球网站立,便于观察对方,控制发球方向。上手发球的成功率高,攻击性强,在各种水平比赛中普遍采用。

(1)准备姿势:同正面上手发球。但抛球的高度稍低并靠前。

(2)抛球:同正面上手发球。但抛球的高度稍低并靠前。

(3)挥臂击球:击球时,利用蹬地,向左转体和收腹的力量,带动手臂向前做直线运动,身体重心随之从右脚过渡到左脚。手触球时,五指并拢,手腕稍后仰,用掌根颊击球后中下部,作用力通过球体重心。击球瞬间,手指手腕保持紧张,手形固定,用力要突然、短促。击球结束,手臂要有突停动作。击球后,迅速进场比赛。

4、勾手发飘球:

这种发球与正面上手发飘球一样,发出的球不旋转而在空中飘忽不定,给接发球队员造成错觉,同样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发球队员由于侧面站立,可充分利用腰部扭转带动手臂加速挥动。这种发球比较省力,但动作较复杂。

(1)准备姿势:左肩对网,两脚自然开立,左手持球于体前。

(2)抛球:和将球平稳地抛在左肩前上方约一臂多高。抛球的同时,上体顺势向右倾,身体重心右移,右臂自然向侧后摆动。

(3)挥臂击球:击球时,右脚蹬地,上体向左转动发力,身体重心向左脚偏移,同时带动伸直的手臂向左上方挥动,手臂做直线运动。手触球时,五指并拢,手腕稍后爷,并保持紧张,用掌根或半握拳击球的后中下部。击球用力短促、突然,并通过球的重心。击球后,迅速进场比赛。

5、勾手大力发球:

这种发球力量大、速度快、弧线低、球的放置速度快。

(1)准备姿势:左肩对网,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屈,左手持球于体前。

(2)抛球:左手将球平稳地抛在左肩前上方约一臂高度,抛球的同时,两腿弯曲,上体向右倾斜,重心移至右脚上,右臂向右侧后方摆动。

(3)挥臂击球:随着右腿用力蹬地,利用转体动作带动手臂做直臂弧形挥动,在右肩前上方手臂的最高点击球。击球时,手指自然张开包住球,利用手腕的推压动作,用力击球的后中下部,使球向前上旋飞行。

6、跳发球:

跳发球是利用助跑起跳在空中击球的一种发球方法。这种发球可提高击球点,加大发球力量,增强发球的攻击性。

队员面对球网,距端线3-4米处站立。利用双手或单手将球抛向前上方,抛球的高度可根据自己的弱跳高度而定。抛球的同时向前助跑(二步或三步)起跳,利用收腹转体动作带动手臂挥动,在身体升至最高点时以全手掌击球的中下部。击球时,手腕要有推压动作。

(三)掌握发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1、在简单的条件下掌握技术

(1)徒手做抛球的练习。要求平稳地向上抛,使抛出的球不旋转。最好使抛出球的高度固定。

(2)徒手模仿发球动作练习。

(3)击固定球。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举至击球点高度,另一人挥臂击固定球。体会击球点和挥臂动作。

(4)对墙或对网近距离发球。体会抛球和挥臂击球动作的配合。

(5)距网4-5米的发球练习。逐渐加长发球距离。

(6)对墙定点发球。在墙上画一圆圈,将球发到圆圈内。

(7)在发球区发球。

2、在较复杂的条件下巩固技术

(1)在发球区的不同位置发直线、斜线球。

(2)向网前和后场发球。

(3)向后场两角发球。

(4)向对方六个位置发球。

(5)结合接发球进行发球练习,统计发球的效果。

3、在比赛的条件下提高发球技术

(1)三人一组,轮流在3号位、2号位扣球后,迅速跑到发球区发球。

(2)在前排拦网后迅速跑到发球区发球。

(3)发球后迅速进场防守。

(4)发球比赛。将队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进行发球比赛,从统计看效果。

(5)在分组比赛或对外比赛中进行统计,检查发球效果。

(四)发球技术常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抛球时有屈腕动作,使抛出的球不平稳,影响发球效果。

纠正方法:

(1)平抛护膝或扁平物体,并使之不旋转。

(2)反复做平托上送抛球动作。

2、抛球的高度中位置不准确。

纠正方法:设置固定的目标,对准目标反复做抛球练习。

3、正面上手发球时,做不出推压带腕动作。

纠正方法:

(1)徒手练习挥臂。

(2)对墙或对挡网距离5-6米,用掌根轻击球,体会击球手法。

5、勾手发飘球时,弧线挥,臂击不准球。

纠正方法:

(1)讲明击球前手臂运行轨迹,多练习击固定球。

(2)徒手练习挥臂。

6、勾手大力发球时,挥臂动作不协调,没有用上转体的力量。

纠正方法:

(1)徒手做挥臂击球练习。

(2)击固定球练习。

(3)用掷实心球做勾手大力发球动作练习。

(五)学习发球技术注意事项

1、要掌握正确的抛球方法,使每次抛球的高度、位置固定。

2、要掌握正确的击球手法。

3、要掌握不同的发球方法,能发出不同性能、路线的球。

4、在发球准确的基础上,加强发球的攻击性。

5、发球练习应与接发球练习结合。

五、学习扣球技术

(一)扣球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

扣球是排球基本技术中攻击性最强的一项技术,它在比赛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得分、得发球权的主要手段,也是进攻中最积极有效的武器。扣球是战术配合中的最终目的,强有力的、富有战术目的的扣球,可使对方难以防守和组织反击,从而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二)扣球技术的动作方法

1、正面扣球:

正面扣球是扣球中的一种基本方法。正面扣球面对球网,便于观察,准确性较高,运动员可根据对方防守布局,随时改变扣球路线和力量,有利于控制击球落点,因而是最好的进攻方法。

(1)准备姿势:站在离网3米左右处,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下垂,观察二传来球,随时准备向各个方向助跑起跳。

(2)助跑:助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水平速度,增加弹跳高度,并且选择适当的起跳点。助跑的时机、方向、步法、速度、节奏是根据来球的方向、速度和弧线来决定的。因此,要全面熟练掌握一步、两步、三步及多步助跑的步法。

以两步助跑为例:助跑时,左脚先向前迈出一步,接着右脚再迅速跨出一大步,左脚及时并上,落在右脚侧前方,两脚尖稍内收准备起跳。

助跑的第一步要小,目的是对正上步的方向,使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第二步要大,目的是接近球和提高助跑的速度,右脚落地支撑点在身体重心之前,有利于制动。

(3)起跳:在助跑跨出最后一步的同时,两臂绕体侧向后引,左脚在落地制动的过程中,两臂自后积极向前摆动,随着双腿蹬地向上起跳,两臂配合起跳用力上摆。

(4)空中击球:起跳后,挺胸展腹,上体稍向右转,右臂向后上方抬起,身体成反弓形。挥臂时,以迅速转体、收腹动作发力,集资带动肩、肘、腕各部位关节成鞭甩动作向前上方挥动。击球时,五指微张成勺形并保持紧张,用全手掌包满球,以掌心为击球中心,击球的后中部,同时主动用力屈腕屈指向前推压,使扣出的球加速上旋。击球点在起跳和手臂伸直最高点的前上方。

(5)落地:空中完成击球动作后,身体自然下落,为了避免腿部负担过重,应昼用双脚的前脚掌先着地,同时顺势屈膝,缓冲身体下落的力量。

2、快球:快球是扣球队员在二传传球前或传球同时起跳,并迅速把球击入对方场区的中球方法。快球是我国传统的打法,它的特点是速度快、突然性大、牵制能力强,有利于争取时间和窨,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

(1)近体快球:在二传队员附近约50厘米处扣的快球,叫近体快球。近体快球主要是进攻速度快,常常使对方来不及拦网和防守。近体快球不但进攻效果好,而且具有较强的掩护作用,是副攻手必须掌握的技术。

近体快球的助跑路线一般同网的夹角保持在45°左右为宜,助跑时要随一传传出的球同时到网前,当球落在二传队员手上时,扣球队员应在二传手体前约一臂距离处迅速起跳,快速挥,臂将刚传出网口(球网上沿)的球扣过网。击球时,利用含胸收腹动作带动前臂和手腕迅速挥动,以全手掌击球的后上方。

(2)半快球:半快球是在二传队员附近起跳,扣超出网口两个半球高度的球。半快球比一般扣球速度快,比快球速度慢,队员可利用高点看清对方拦网者的手,以便改变扣球手法和扣球路线。半快球的助跑路线一般同刺网夹角成45°左右,起跳一般在二传出手后快速跳起。击球动作与近体快球基本相同,主要利用前臂和手腕加速甩动去击球。

(3)短平快球:扣球队员在二传手体前两米左右,扣二传队员传过来的平快球,叫短平快球。这种球由于速度快、弧线平,因而进攻节奏快,在网上进攻点多,有利于避开对方拦网,具有较强的牵制和掩护作用。扣短平快球的助跑路线与球网的夹角应小于45°,要在二传出手的同时起跳,在空中挥臂截击平飞过来的球。击球时,要迅速地以含胸动作带动前臂和手腕加速挥动,以全手掌击球的上方。可根据对方拦网手臂的位置,在球平飞过程中寻找击球点。

(4)平拉开扣球:扣球队员在4号位标志杆附近,扣二传队员传来的长距离的平快球。这种的扣球,二传球弧线低而平,飞行速度快,因而进攻的突然性大,进攻区域宽,容易摆脱对方的集体拦网。平拉开扣球的助跑路线应采用外绕助跑,在二传球出手后,在标志杆附近起跳,在空中截击球。击球动作与短平快扣球基本相同。根据击球部位的不同,可扣出小斜线球或直线球。

(5)调整快球:在一传不到位、离网较远时,二传把球调整到网品进行快球进攻,叫调整快球。调整快球要根据二传的位置和传球的方向、出手的时间,选择好助跑的角度、路线和起跳时间。应边助跑边观察,助跑的路线与球网的夹角要小,以便观察球的飞行路线和落点,使起跳点与二传球的飞行路线形成交叉点。起跳时,左肩斜对网,右臂随来球顺势向前追击球。击球时,利用含胸收腹动作,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挥动,以全掌击球的后上方。手触球时,手腕要有明显的推压动作,使球上旋。

3、自我掩护扣球:

自我掩护扣球是扣球队员用扣各种快球的假动作来掩护自己第二个实扣的半高球进攻。这种扣球有"时间差"、"位置差"和"空间差"三种。

(1)"时间差"扣球:扣球队员做扣快球或短平快球的助跑和摆臂起跳动作,但实际并不跳起,以欺骗对方拦网队员起跳,在拦网队员下落时,再迅速原地起跳扣半高球或弧线低的球,造成自己扣球与对方拦网时间上的明显差异,这种扣球称为"时间差"扣球。"时间差"扣球运用的关键在于假动作要逼真,为了骗取对方拦网队员起跳,有时可把摆臂起跳动作做得夸大逼真一些。

(2)"位置关"扣球:扣球队员在助跑后假做起跳,但并不跳起,待对方拦网队员起跳时,扣球队员突然向体侧跨出一步,用双脚或单脚起跳扣球,造成自己扣球与对方拦网位置上的明显错位,这种扣球称为"位置差"扣球,也称"错位"扣球。

"位置差"扣球的变化很多,常用的有:短平快球向3号位错位扣,近体快球向2号位或3号位错位扣,背快球向2号位错位扣等。

①短平快球向3号位错位扣:扣球队员假做扣短平快球助跑,但助跑后不起跳,等对方队员起跳网时,扣球队员突然向右侧跨步起跳扣近体半快球。若采用单脚错位起跳时,在假跳动作之后,左脚向右跨出一大步起跳,右腿积极向上摆动配合起跳,并向左转体挥动手臂击球。

②近体快球向2号位错位扣:扣球队员假做扣近体快球助跑,助跑后不起跳,等对方队员起跳拦网时,扣球队员突然向右跨步到二传手身后起跳扣背传半高球。若采用单脚错位起跳时,在假跳动作之后,右脚先向二传手侧面跨出一大步,左脚再向二传身后跨步起跳,右腿积极向上摆动配合起跳,同时向左转体挥动手臂击球。

③近体快球向3号位错位扣:扣球队员假做扣近体快球助跑,助跑后不起跳,等对方队员起跳拦网时,扣球队员突然向左侧跨出一步起跳,扣弧线稍高、速度稍慢的短平快球。

④背快球向2号位错位扣:扣球队员假做扣背快球助跑,助跑后不起跳,等对方队员起跳拦网时,扣球队员突然向右侧跨步起跳,扣背传低平球。若采用单脚错位起跳,在假跳动作之后,左脚向右跨出一步起跳,右腿积极向上摆动配合起跳,并向左转体手臂击球。

(3)"空间差"扣球:扣球队员利用助跑的向前冲跳技术,使身体在滞空中有一个位移过程,将起跳点和击球点错开的扣球,称为"空间差"扣球,也称空中移位扣球和冲飞扣球。它是中国运动员创新技术。这种扣球不仅速度快,而且有较强的掩护作用。

常用的"空间差"扣球有:前习、背飞、拉三、拉四等。

①前飞:队员假打短平快球,突然利用向前冲跳,"飞"到二传手前扣半高球,这种扣球叫"前飞"。

助跑又脚起跳的前飞扣球,助跑路线与球网的夹角很小,接近顺网助跑,右脚最后一步前脚掌着地,身体重心仍继续前移,左脚跟着落在右脚之前约60-80厘米处,有明显的制动动作。踏跳同时,两臂由后经体侧用力向前上方摆动,随之右脚先蹬离地面,左脚再蹬离地面,由于起跳动作的向前冲力,使身体腾空后有明显的位移,当身体接近球时,已摆脱了对方的拦网。击球时,利用向左转体和收胸动作带动手臂挥动击球。

助跑单脚起跳的前飞扣球,可以充分利用助跑速度,加速助跑的最后一步跨出左脚蹬地,同时右腿和两臂配合向前上方摆动,使身体向前上方冲跳。击球时,利用向左转体动作带动手臂挥动击球。击球后,双脚同时落地,以缓冲身体下落的力量。

②背飞:扣球队员假打近体快球,突然冲跳飞二传手背后标志杆附近和背传平快不,这种扣球叫"背飞"。

背飞扣球的动作与前飞相同,只是步点在二传手的体侧。击球时,在空中有随球飞行的感觉,击球区域较宽,可选择有利的突破口。

③拉三:队员按扣近体快球助跑,而二传手将球向3号位传得稍拉开一些,哲球队员侧身向左起跳追球,在左前方扣快球,这种扣球叫"拉三"扣球。

拉三扣球的助跑起跳,右脚要有意识踏在靠右侧一点,身体重心随之向左倾斜,两脚用力向右下方蹬地,使身体向左上方腾起,利用向左转体、转腕动作,将球从对方网手右侧击过网。

④拉四:队员在扣短平快球的位置上起跳,而二传手将球向4号位传得拉开一点,扣球队员侧身向左起跳追球,在左侧前方扣短平快球。起跳方法和扣球动作与"拉三"相同。

(三)扣球技术的运用与变化

1、调整扣球:扣由后场调整到网前的球叫调整扣球。调整扣球的动作与正面扣球动作相同,只是要求扣球队员应根据来球的方向、角度、弧线和落点,调好人、球、网的关系。助跑时,应边助跑边看球,力争在与来球飞行路线形成交叉点处起跳扣球。

2、转体扣球:在击球前,突然改变上体原来的方向和扣球路线,这种扣球叫转体扣球。一般在3号位运用的较多。转体扣球的动作与正面扣球动作基本相同,只是起跳时将球保持在左侧前上方。南球时,利用向左转体和收腹的动作,带动手臂向左挥动,以全手掌击球的右后上方,改变球的飞行方向。

3、转腕扣球:在扣球时利用转动作,改变原来的手臂挥动方向,使球突然改变路线,这种扣球叫"转腕扣球"。向右转腕扣球,击球时右肩向上提并稍向右转,上体和头部向左偏斜,前臂向外转,肘关节伸直,手腕向右甩动,以全手掌击球的左上方。击球时,前臂向内转,手腕向左甩动,以全手掌击球的右上方。

4、吊球:吊球是的球的一种变化,比赛中与大力扣球结合使用,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动作方法是起跳后,假做扣球,然后突然改变挥臂扣球动作,用单手将球从对方拦网队员手的上面或侧面吊入对方场区空当。

5、打手出界:扣球队员有意识地使球触及拦网队员的手后飞向场外的一种扣球方法。一般在二传球离网较近或球的落点在标志杆附近时,运用"打手出界"较多。扣球队员进攻位置不同,采用的击球也不同。如在4号位标志杆进攻时,击球瞬间手腕迅速向左转,击球的右侧上方,使球触及拦网者侧手后飞出界外;如在2号位进攻,手腕迅速向右转,击球的左侧上方;如在3号位进攻,可利用转体或转腕扣球,对准拦网者的外侧手掌向两侧挥动手臂,造成打手出界;还可利用平击的方法,对准拦网者的手指尖击球,使球触手后向端线外飞出。

(四)掌握扣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1、在简单的条件下掌握技术

(1)原地双脚步练习。要求两脚用力蹬地,两臂划弧摆动配合起跳,在空中扣球手臂抬起并后引成扣球前的动作,落地要双脚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

(2)一步助跑起跳练习。要求手脚配合协调。

(3)网前助跑起跳。掌握助跑起跳步法。

(4)待手挥臂甩腕练习。体会鞭甩动作。

(5)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举至击球点位置,另一人挥臂击固定球。体会击球点和手形。

(6)网上扣固定球。体会网上扣球击球点和手形。

(7)对墙连续扣球。体会挥臂动作和击球手法。

(8)在网前自抛自扣过网。

(9)在4号位连续扣抛球。

(10)在4号位扣传球。

2、在较复杂的条件下巩固技术

(1)在4号位和2号位扣直线、斜线球。

(2)在3号位扣抛球。要求用转体和转腕动作将球扣到场区两腰。

(3)在4号位和2号位扣抛来的调整球。

(4)结合一传、二传扣快球。

(5)扣对方抛过来的探头球。

(6)在对方单人拦网的情况下扣球。

(7)在对方双人拦网的情况下扣球。

(8)在网前4、3、2号位连续扣球。

(9)在3号位连续扣半快球。

(10)后排扣球练习。

3、在接近比赛的条件下提高扣球技术

(1)在5号位接起对方发过来的球,把球垫给二传手,再上步扣球。

(2)在1号位接发球,把球垫给二传手,到2号位扣球。

(3)在4号位后撤防起对方4号位高台扣球,然后再上步扣球。

(4)拦网后,迅速后撤再上步扣球。

(5)在2号位扣球后,立即到网前准备拦网。

(6)在4号位扣球后,自我保护垫球。

(7)接发球后组织各种战术的扣球。

(8)防守后组织各种反攻的扣球。

(9)三对三或四对四的防、调、扣练习。

(10)六对六攻防比赛。

(五)扣球常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助跑起跳动作不连贯,起跳点不准,起跳时间不合适。

纠正方法:

(1)多做徒手向各个方向的两步助跑起跳。

(2)在地上画出起跳点和落点,按标记做助跑起跳练习。

(3)扣固定球。

(4)以口令、信号限制助跑起动时间。

(5)固定二传的弧线、高度练习扣球。

2、击球手法不对,全掌包不住球,扣不出上旋球。

纠正方法:

(1)扣固定球。

(2)连续对墙扣球。

(3)抵网原地自抛自扣球。

3、挥臂动作不正确,不能保持在最高点击球。

(1)待手挥臂。

(2)扣固定球。

(3)助跑起跳掷示、小皮球。

(4)在低网前原地直臂扣球过网。

(5)将网升至队员起跳后能扣过球的高度,练习扣球。

(六)学习扣球技术注意事项

1、要熟练掌握助跑起跳步法

2、要掌握正确的挥臂击球动作和击球手法

3、扣球时应做到边助跑边判断,以便选择正确的起跳时间和起跳点,保持好人与球的的位置关系。

4、与二传手加强配合。

5、与拦网结合进行扣球练习。

六、学习拦网技术

(一)拦网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

拦网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一项具有进攻性的防御技术。成功的拦网可以直接拦死、拦回对方报扣球,削弱对方进攻锐气,减轻本方后排防守的压力,为组织反攻创造投机倒把,是得分和获取发球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拦网技术的动作方法

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两脚平行开立约同肩宽,距网30-40厘米,两膝微屈,两臂自然弯曲置于胸前。随时准备起跳或移动。

2、移动:为了对准对方进攻点,拦网队员需要及时移动。常用的移动步法有以下几种:

(1)并步移动:这种移动适合于近距离使用。动作方法是单脚向右(左)迈一步,另一脚并步靠拢。

(2)滑步移动:相距2米左右可采用滑步移动。连续的并步步移动即是滑步。

(3)交叉步移动:这种移动速度快,制动能力强,移动范围大,适用于中、远距离。动作方法是:向右移动时,身体稍向右转,重心移向右脚,接着左脚从右脚前面向右交叉一大步,然后右脚再向右边跨出一步,右脚落地时,脚尖内转,使两脚平行站立,身体正对球网。移动时,也可右脚先向右迈一小步,其他动作与上述相同。

(4)跑步移动:移动距离较远时采用。动作方法是:向右移动时,身体先向右转,左肩对网,顺网跑至起跳点时,左肢跨出一步制动,右脚再向前迈出一步,同时脚尖内转,尽量合双脚保持平行,接着屈膝起跳。

3、起跳:起跳时,重心降低,两膝弯曲,弯曲程度因人而异,两脚用力蹬地,两臂在体侧划小弧用力上摆,带动身体向上垂直起跳。起跳后稍收腹,控制身体平衡。

拦网起跳的时间必须掌握好,应根据对方二传球的高低、远近、快慢以及扣球队员的起跳时间和动作特点来决定。拦高球时,一般应比扣球队员晚跳;拦快球时,可以和扣球队员同时起跳或提前起跳。

4、空中击球:起跳同时,两手从额前贴近并平行球网,向网上沿的前上方伸出,两臂伸直,前臂靠近网,两手昼伸向对方上空接近球,两手自然张开,屈指屈腕呈勺型。两手之间距离不能超过一个球,以防止球从两手间漏过。当手触球时,两手要突然紧张,手腕要用力下压盖住球的上方。站在靠近边线的拦网队员,为了防止对方打手出界,外侧手掌心在拦击球时要内转。

拦远网扣球时,要尽量向上伸直手臂,不要采用压腕动作,以提高拦击点。

5、落地:如已将球拦回,则面向对方,屈膝缓冲,双脚落地。如未拦到球,在身体下落时要随球转身向着球飞出的方向准备做接应救球。

6、拦网的判断:判断是拦网技术的关键环节,在拦网的全过程中都要贯穿着判断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判断对方的战术打法;判断对方一传情况;判断对方二传的方向,弧线、速度和落点;判断对方扣球队员的助跑方向、起跳的时间以及起跳后人与球的关系和空中挥臂击球动作。同时,还要判断对方扣球队员的个人技术特点。

(三)集体拦网的配合:

集体拦网有双人拦网和三人拦网。集体拦网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拦网的截击面。集体拦网除按个人拦网技术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拦网队员之间的配合。集体拦网配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集体拦网要确定以谁为主,密切协同配合,防止各行其事。

2、主拦队员确定拦网中心,配合队员要及时选好起跳点,起跳时应避免互相冲撞和干扰。

3、起跳后,手臂在空中要保持适当距离,尽量扩大拦击面,但手与手之间距离不要过大,以免造成漏球。

4、不同身高的队员要加强起跳时间的配合,一般来说,高个子队员起跳时间应稍晚于矮个子队员。

5、把身材高、弹跳力强、拦网好的队员换到3号位或换到对方扣球威力大的位置上,以加强本方拦网的威力。

(四)掌握拦网技术的练习方法

1、在简单条件下掌握技术

(1)降低球网原地做徒手伸臂拦网动作练习。

(2)两人一组在低网前隔网站立,一人将球举在网上,另一人原地做拦网动作,体会拦网手形。

(3)在网前做徒手原地起跳拦网练习。

排球的基本技术 排球的基本规则
(4)在网前做徒手拦网移动步法练习。

(5)两人一组隔网站立,一人在网前抛高球,另一人起跳拦网,体会起跳时间和压腕动作。

(6)两人一组隔网站立,一人扣球,一人拦网。

(7)教练在高台上扣固定路线球,队员起跳拦网。

(8)教练在高台上扣不同路线的球,队员起跳拦网。

(9)对方从4号位扣一般弧线较为集中的球,本方在2号位轮流拦网。

(10)对方在2号位扣球,本方在4号位拦网。

2、在较复杂条件下巩固拦网技术

(1)对方在2、3、4号位扣球,本方在相对应的三个位置单人拦网。

(2)对方在4号位扣球,本方3号位队员向2号位移动组成双人拦网。

(3)对方在2号位扣球,本方3号位队员向4号位移动与4号位队员组成双人拦网。

(4)对方在2、4号位扣球,本方移动后组成双人拦网。

(5)对方3号位强攻,本方2、4号位队员向3号位移动与3号位队员组成三人拦网。

(6)结合对方不同进攻战术配合,本方组成双人拦网。

(7)对方在2、4号位连续扣不同弧线、距离、速度的球,本方拦网队员连续移动拦网。

3、在接近比赛条件下提高拦网技术

(1)对方做接发球一攻练习,本方前排拦各种战术球。

(2)前排拦网,后排防守的反攻练习。

(3)拦网后,立即准备接后排传起的球,进行反攻扣球或做转移传球。

(4)对方组织三点进攻,本方前排组成集体拦网。

(5)在攻防练习中提高拦网的效果。如四对四、六对六比赛。

(五)拦网常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拦网起跳过早。

纠正方法:

(1)分析各种扣球的起跳时机,在练习中反复体会拦网的正确起跳时间。

(2)运用信号刺激,提高起跳时机判断的准确性。

2、拦网时双手扑球,造成触网犯规。

纠正方法:

(1)徒手模仿拦网练习。

(2)拦固定球。

(3)反复练习提肩压腕的拦球动作。

(4)在矮网原地拦扣球,体会手臂动作。

3、拦网起跳时,脚过中线或身体触网。

纠正方法:

(1)看信号做原地或快速移动起跳拦网练习,学会最后一步制动和垂直起跳。

(2)起跳后在空中做含胸收腹动作。

4、拦网时手离网较远,球从手与网之间漏下。

纠正方法:

(1)徒手练习近网起跳,双手尽量伸到对方上空。

(2)结合扣球,练习网前起跳、手臂伸过网的动作。

5、对扣球路线判断错误。

纠正方法:

(1)看清扣球人的助跑路线,选择正确的起跳点。

(2)看准扣球人的挥臂动作,随时准备变换拦击路线。

(六)学习拦网技术注意事项

1、要熟练掌握单人拦网技术。

2、多做移动拦网练习。

3、要结合各种扣球进行拦网练习,提高拦网的判断能力。

4、加强集体网的相互配合。

5、结合比赛实距进行拦网练习。

ruanshipaiqiuguize

第一部分 比赛

第一章 器材与设备

1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及无障碍空间

1. 1面积

A制:比赛场区为长16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图1)。

B制: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

1. 2比赛场地的地面

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不得有任何可能造成伤害队员的隐患,不提在粗糙、湿或滑的地面上进行比赛。

1. 3场地上的画线

1.3. 1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

1.3. 2所有的界线宽5厘米。颜色必须区别于场 地地面。

1.3. 3界线

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

1.3.4中线

中线在网下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8米、宽9米(A制或长9米、宽9米(B制)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1.3.5进攻线

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标出了前场区。

在每条进攻线边线两侧画五段长15厘米、宽5厘米,并间隔20厘米的虚线,虚线总长1.75米。

1. 4区和区域

1.4. 1前场区

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无限延长的,直至无障碍区的边沿。

1.4.2发球区

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不包括端线)。端线后各画一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之内。

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1.4.3换人区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的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1. 5温度

温度必须适合于室内外比赛。

1. 6照明度

照明度在离比赛场区地面1米高处测量应为800-1200勒克斯。

2球网和网柱

2. 1球网高度

2.1. 1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2.35米、女子2.20米。青少年组球网高度可适当降低。

2.1.2球网的高度应用量尺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

2.2构造

球网为黑色,宽1米、长9.50-10米,网眼直径10厘米。

球网外沿的全长缝有7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带。带子的两端留有小孔,用绳索穿过小孔系在网柱上使网上沿拉紧。

用一根柔韧的钢丝穿过帆布带,拉紧网上沿固定在网柱上。

球网钙没用绳索穿起并拉紧,因定在网柱上

2.3标志带

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带了子为标志带,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铁一部分。

2.4标志杆

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0米,直径10毫米,由玻璃纤维或类似质料制成。

两根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高出部分每10厘米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

2.5网柱

2.5.1网柱架设在两条边线外0.5-1米处,高2.55米,最好可以调节高度。支架球网的网柱为两根。

2.5.2网柱应光滑并无拉链。一切危险设施或障碍物都必须排除。

3球

3.1特性

球是圆形的,由柔软的材料制成,能适应室肉外比赛。

颜色:应是浅色。

圆周:成人组,65-67厘米;青少年组,63-65厘米。

重量:成人组,220-240克;青少年组,200-220克。

3. 2统一性

在一次比赛中所用的球,其特性,包括圆周、重量及牌号等都必须是统一的。

国内正式比赛所用的球必须是中国排球协会批准指定的球。

3.3球的弹性

比赛用球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其标淮为:在2米高处自由下反弹高度不低于50厘米。

第二章 比赛参加者

4比赛队

4. 1队的组成

4.1. 1一个队由8名队员组成。A制上场比赛的为4名队员,B制上场 比赛的为6名队员。可设1名教练员,1名领队。

4.1.2队长

队长应在记分表上注明。

4.1.3只有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才可参加比赛。教练员和队长在记分表上签字以后,已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名单不得更改。

4.2比赛队的位置

4.2. 1比赛时,替补队员应坐在他们场地一侧的球队席上或在准备活动区内,教练员、领队和其他成员也应坐在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球队席设在记录台的两侧、无障碍区之外。

4.2.2只有队的成员才允许在比赛中坐在球队席上并参加赛前的准备活动。

4.2.3替补队员可以在以下区域做无球的准备活。

4.2.3.1比赛中,在准备活动区内。

4.2.3.2暂停时在他们比赛场地一侧后面的无障碍区内。

4.2.4两局比赛之间的休息时间内,队员可以在无障碍区用球做准备活动。

5队员的服装

5. 1.1队员服装包括上衣、短裤、袜子(必须一致)和运动鞋。

全队队员上衣、短裤、袜子和运动鞋必须统一、整个齐和颜色一致。

5.1. 2运动鞋必须是没有后跟的柔软轻便的胶底或皮底鞋。

5.1.3队员上衣必须有号码,序号为1-12号。

5.1.3.1号码必须在身前和身后的中间位置,并与上衣的颜色明显不同。

5.1.3.2身前号码至少15厘米高,身后号码至少20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2厘米。

5.1.4队长上认胸前号码下,应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的长8厘米、宽2厘米的带状标志。

5.1.5禁止穿不符合规定号码的服装比赛。

5.2服装更换

裁判员可以允许1名或多名运动员:

5.2. 1不穿鞋进行比赛。

5.2.2在局间或替换后更换湿运动服,但新换的服装必须为相同的颜色、式样和号码。

5.3. 3天气较冷时,裁判员可以允许比赛队穿训练服进行比赛。但全队服装颜色、式样必须相同,并有规则规定的号码。

5.3禁止着戴的服装与物品

5.3.1禁止佩带可能造成伤害及有得于人为加力的任何物品。

5.3.2队员可以戴眼镜进行比赛,但风险自负。

6参加者的权利和责任

6. 1队员

6.1. 1队员必须了解并遵守软式排球竞赛规则。

6.1.2队员发源以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服从裁判员的判定,不允许争辩。

6.1.3队员的行为必须符合公平竞赛的精神,不公对裁判员而且对其他工作人员、对方队员、本队队员及观众都要尊重,要有礼貌。

6.1.4队员不得有任何其目的在于影响裁判员的判断或掩盖本队犯规的动作和行为。

6.1.5队员不得以任何行为过到延误比赛的目的。

6.1.6比赛中允许全队成员间的交谈。

6.2队长

6.2. 1在比赛开始前,在记分表上签 字并代表本队进行抽签。

6.2.2在比赛中,队长担任场上队长。当队长返回场上,或至该局结束。公有场上队长在死球时可以和裁判员讲话。

6.2.2.1提出的问题和请求。他如果对解释不满意,必须立即向裁判员提出声明,并保留其在比赛结束时将此意见作为抗议记录在记分表上的权利(规则27.2.3)。

6.2.2.2请求允许:

a) 更换全部或部分服装。

b) 核对双方队员的场上位置。

c) 检查地板、球网儿球等。

6.2.2.3请求暂停(规则20.3)和换人(规则23.3)。

6.2.3在比赛结束时队长要:

6.2.3.1感谢裁判员,并在记分表上签字承认比赛结果。

6.2.3.2如果他曾向裁判员提出过声明,可以进一步确认后作为对裁判员解释或执行规则的正式抗议记录在记分表上。

6.3教练员

6.3. 1教练员应于比赛至始至终在场外进行指挥,他填写队员上场位置表、请求换人和暂停,为此他和裁判员联系。

6.3.2比赛前,教练员在记分表上登记和检查队员姓名、号码并签字。

6.3.3比赛中:

6.3.3.1每局开始前填写位置表,签字后交给记录员或裁判员。

6.3.3.2坐在靠近记录员一端的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

6.3.3.3请求暂停和换人。

6.3.3.4与队的其他成员一样,可以对场上队员进行指导。教练员在进行指导时可以在替补席前自进攻线延长线至准备活动区之间的无障碍区站立或走动,但不得干扰或延误比赛。

6.4领队

6.4. 1领队坐在球队席上,但无任何权力。

6.4.2如果教练员必须离队时,根据场 上队长的请求、经裁判员同意。他可以承担教练员的职责。

第二章 比赛方法

7记分方法

7. 1每球得分制

7.2三局两胜制,胜两局的队胜一场。

7.3如果1:1平局时,进行决胜局。

7.4前两局

先得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胜一局。当比分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对方2分为止,没有最高人限。

7.5决胜局

先得1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胜该局,当比分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某队领先2分为止,没有最高分限。比分到8分时交换场区。

7.6弃权

7.6.1某队被召唤之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以0:2的比局和0:25、0:25的比分失利。

7.6.2某队无正当理由而未准时到场,则宣布该队弃权,结果同规则7.6.1。

第四章比赛的准备和组织

8比赛的准备

8. 1抽签

裁判员应在比赛开始前15分钟和决胜局开始前召集双方队长抽签。获胜者选择:

a) 发球或接发球。

b) 或场区。

抽签失利者从余项中选择。

8.2准备活动

在比赛开始前,如另有场地供比赛队进行活动,则每队可上网活动5分钟,可分练,也可合练另无场地,则每队可上网活动10分钟。

9上场阵容

9.1A制:场上每个队必须始终保持4名队员进行比赛。

B制:场上第每个必须始终6保持名队员进行比赛。队员轮转次序应按位置表登记的顺序进行,直到该局结束。

9. 2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员必须及时将上场阵容登记在位置表上,签字后交给裁判员或记录员。

9.3未列入上场阵容的队员为该局的替队员。

9.4位置表一经交给裁判员或记录员,除正常换人外,不得更改。

9.5当场上队员的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

9.5.1一局开始前,场上队员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不予判罚。

9.5.2如果一局开始前,场上有一名或更多队同没有登记在位置表上,则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不予判罚。

9.5.3如果教练员要保持未登记的队员在场上,则他必须请求正常的换人,并登记在记分表上。

10位置

当发球员击球闪,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

10. 1队员的场上位置

A制:1号位为后排队员,2、3、4号位为前排队员;

B制:1、5、6号位为后排队员,2、3、4号位为前排队员。前后排队员位置不能颠倒;同排队员位置不能交叉(发球了队员除外)。

10.2两名队员之间的位置

10.2.1每名后排队员的位置必须比其相应的前排队员距离球网更远。

10.2.2前、后排队员左右之间位置按规则10.1的规定站位。

10.3队员的位置应根据其脚的着地部位来判定

10.3.1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

10.3.2每一名右边(左边)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右(左)边线更近。

10.4发球击球后,双方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上。但后排队员不得进入进攻线以前拦网和踩上或踩过进攻线内将高于球网的球直接击过对方场区。后排队员可以在进攻线后将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

10.5位置错误

10.5.1当发球队员击球时,如果队员不在其正确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

10.5.2发球队员击球的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发球獗被认为在先而被判罚。

10.5.3如果发球队员是击球以后犯的规,则位置错误在先,判位置错误犯规。

10.5.4位置错误的判罚如下:

10.5.4.1位置错误的一方被判失一球;

10.5.4.2队员恢复到正确的位置。

10.6轮转

10.6.1轮转次序包括发球及其他队员的站位,在整局中均按位置表填写顺序进行。

10.6.2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A制:2号位队员转至1号位队员转至4号位等;B制:2号位队员转至1号位发球,1号位队员转至6号位等)。

10.7轮转错误

10.7.1没有按照轮转次序进行发球应判为轮转错误,进行如下判罚:

10.7.1.1该队被判人一球

10.7.1.2队员的轮转次序被纠正。

10.7.2记录员应准确地确定其错误从何时发生,从而取消该队自错误发生以后的所有得分。对方得分仍然有效。

如果不能确定在轮转错误中所得分数,则仅给予失一球的判罚。

11队员的替换

在裁判员的准许下,一名队员离开比赛场地,而由另一名已在记分表上登记过的队员占据其位置的行为,被称做替换。

11. 1替换的制

11.1.1每一局每队最多可替换四人次。可以同时替换一人或多人。

11.1.2每一局开始上场阵容的队员在同一局中可以退出比赛和再次上场。

11.1.3替补队员每局可以上场替换场上任何一名队员。

11.2特殊替换

某一队员受伤不能继续比赛时,必须进行合法替换。如果不可能进行合法替换时,可采取超出规则11.1限制的特殊替换。

特殊替换时场外的任何都可以替换受伤队员,但受伤队员不可在本场比赛中再次上场比赛。

在任何情况下特殊替换不作为合法替换的次数计算。

11.3被判罚出场和取消比赛资格的替换

某队员被判罚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时必须进行合法的替换。如果不可能进行合法替换时,则该队被宣布阵容不完整。

11.4不合法的替换

11.4.1超出规则11.1限制的替换是不合法的替换(规则11.2的情况除外)。

11.4.2某队进行了不合法的替换,而且比赛已重新开始,应按如下步骤处理:

11.4.2.1判该队失一球:

11.4.2.2对不合法的替换给予纠正;

11.4.2.3取消犯规队因此而得的分数,对方所得的分数应予保留。

第五章比赛行为

12比赛的状态

12. 1比赛开始

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发球队员击球时比赛开始。

12.2比赛的中断

裁判员鸣哨则比赛中断。但是如果裁判员是由于比赛中出现犯规而鸣哨的,则比赛的中断实际是由犯规的一刻开始的。

12.3界内球

球触及比赛场区的地面包括界线(规则1.3),为界内球。

12.4界外球

下列情况为界外球:

12.4.1球接触地面的部分在界线以外(不包括触线);

12.4.2球触及场外物体、天花板或非场上比赛的成员等

12.4.3球触及标志杆、网绳、网柱或球网标志带以外部分

12.4.4球的整体或部分从非过网区完全越过网的垂直面;

12.4.5球的整体从网下穿过

13比赛中的犯规

13. 1定义

13.1.1比赛中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被认为是犯规。

13.1.2裁判员根据规则对犯规进行判断和判罚。

13.2犯规的判罚

13.2.1每一犯规均有判罚。

12.2.2如果两个或更多的犯规先后发生,则只判罚第一个犯规。

12.2.3如果双方队员同时犯规,则判双方犯规,该球重新进行。

软式排球基本技术

一.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是在进行移动和各种击球动作前所做的合理的准备动作。准备姿势是软式排球完成各种技术和组成战术的基础,它为移动和击球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更快捷地移动和准确地击球创造条件。良好的准备姿势可以迅速启动及快速移动,接近来球,保持好人球关系,占据有利的击球位置,以便完成各种击球动作。

软式排球准备姿势的特点:由于软式排球球速较慢,所以软式排球运动中的准备姿势一般采用重心比硬排球稍高的稍蹲准备姿势,身体重心稍靠前,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软式排球各种击球技术动作前都有其特定的、专用的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根据身体重心的高低可分为:稍蹲准备姿势、半蹲准备姿势两种。稍蹲准备姿势一般用于来球速度较慢、弧度较高的传球、垫球或击球前的助跑。半蹲准备姿势主要运用在防守和拦网。

(一)准备姿势动作方法

1.稍蹲准备姿势技术动作方法:两脚前后或平行开立,比肩稍宽,脚尖朝前或适当内收,两漆内扣,身体重心稍低、靠前,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弯曲,两臂放松,肘关节自然下垂,双手置于腹前,注视来球,两脚微动,全身处于待发状态(图2-1,图2-2)。

2.半蹲准备姿势技术动作方法:两脚前后或平行开立,比肩稍宽,脚尖朝前或适当内收,两膝关节弯曲程度大,两肩的投影线超过膝部,膝部的投影线落在脚尖前,脚跟稍提起,上体前倾,重心靠前,其余动作方法与稍蹲准备姿势相同(图2-3)。

(二)准备姿势技术分析

1.脚跟稍提起,两脚稍内收,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弯曲,便于向各个方向进行快速有力的蹬地。

2.身体前倾,重心靠前,便于向前或斜前方蹬地,接起较低的来球。两臂弯曲,手置于腹前,利于伸臂接各种弧度和不同方向的来球以及移动时的摆臂。

3.两膝两脚保持微动,可使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便于肌肉快速收缩,完成快速起动。

二.移动

移动是从起动到制动之间的人体位移。移动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人体位移的距离。移动的作用是及时地接近球,保持好人球关系,以便合理完成击球动作。迅速的移动可以占据场上的有利位置,争取时间和空间。是否能及时地移动到位,是完成技术的关键。软式排球运动都是在人体移动中完成击球动作的,因此,移动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击球效果。移动的特点:移动是通过队员的走动或跑动来完成的。软式排球场上的移动大都是短距离的移动,两三步移动最多。软式排球场上的移动又是不定向的,即每一次的移动都必须根据来球方向、击球方向或在比赛中根据本方的战术组成进行多方向的移动,根据接球的性质和接球的距离采用不同的步法。

移动技术是由起动、移动步法和制动三部分组成。软式排球常用的移动步伐有并步与滑步、交叉步、跑步等。

(一)移动动作方法

1.移动前的准备:应根据场上的情况采用合理的准备姿势,以便及时地进行起动,快速移动到位。

2.起动:在准备姿势的基础上,迅速抬腿收腹,使身体重心倾向移动方向,同时移动方向的(交叉步移动除外)异侧腿迅速蹬地,使整个身体迅速向来球方向起动。

3.移动步法

(1)并步与滑步:当来球距离身体一步左右时可采用并步移动。近球一侧的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另一侧脚迅速有力地蹬地,并迅速跟上做好接球的准备姿势。当来球与身体的距离较远,用并步无法接近来球时,可采用连续并步即滑步。

(2)交叉步:当来球在体侧3米左右时,可采用交叉步。如向左移动采用交叉步时,身体稍向右转(图2-4 ),左脚从右脚前向右交叉迈出一大步,然后右脚再向右跨出一大步,同时身体转向来球方向,成接球前的准备姿势。

(3)跑步:当来球较远时采用跑步移动。跑步移动时两臂要配合摆动,不宜过早做击球准备,边跑步边看球。

4.制动:击球前,身体重心必须相对稳定,才有利于完成各种击球动作,并控制好击球方向、路线和落点。所以在移动后必须有良好的制动过程。

一步制动法:移动后跨出一大步,同时降低重心,全脚掌着地以抵抗身体继续移动的惯性,并利用腰腹力量控制上体,使身体重心停留在两脚所构成的支撑面以内。

两步制动法:两步制动时以倒数第二步做第一次制动,紧接着跨出最后一步,同时身体后倾,两膝弯曲,重心下降,用脚内侧蹬地,以抵抗移动的惯性,使身体处于有利做下一个动作的状态。

(二)移动技术分析

1.起动技术分析

(1) 起动是移动的开始,起动的快慢是速度的关键。

(2) 起动的力学原理是破坏平衡。移动时身体应向移动的方向前倾,重心降低,使后脚蹬角度减小,增大后蹬水平分力,达到加速起动的目的。

(3) 起动时主要用力在于蹬地腿的爆发力,爆发力越大,起动速度越快。

2.移动技术分析

(1)移动是一个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

(2)并步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快速作到制动,便于做击球动作。并步可向前、后、左、右各方向移动,主要用于传球、垫球和拦网技术。

(3)交叉步的特点是步子大,动作快且制动强,主要用于二传、拦网和防守。

(4)跑步也可向各个方向移动。其特点是速度快,但制动较困难,需要两三步的减速后方可制动,主要用于追击距离比较远的球。

3.制动技术分析

(1)制动的实质是恢复平衡。制动和起动是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当移动后跨出一大步,跨出脚给地面以蹬力,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和身体重心移动方向相反,从而使身体重心移动速度减小,起到制动作用。移动后身体重心后移和降低,有利于减小蹬地角,加大制动的水平分力。

(2)一步制动多在短距离移动之后,速度较慢、冲力较小时采用;两步制动则主要在快速移动之后,冲力较大时使用。

三.发球

发球是软式排球比赛的开始。发球是队员在发球区由自己抛球,用一只手将球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击球方法。发球是软式排球技术中唯一不受他人制约的技术。软式排球规则要求"发球队员必须在肩以下部位将球出(下手发球)。"即发球时击球点不能与肩平或超过肩关节的高度。下手发球是软式排球的特点技术之一。本节主要介绍下手发球技术。下手发球技术有正面下手发球和侧面下手发球两种。

一.正面下手发球动作方法

(一)准备姿势:面对球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以右手击球为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后腿,左手持球于腹前(图2-5)。

(二)抛球:左手将球轻轻抛起在体前右侧,高度约离20~30厘米。

(三)击球:抛球的同时右臂伸直以肩为轴向后摆动,借助右腿蹬地的力量,身体重心随右手向前摆动击球而移至前脚,在腹前以掌根或虎口击球的后下部。击球时手指、手腕适度紧张,击球后随即入场。由于软式排球球体较软,挥臂速度应快一些,以增加击球的力量。

二.侧面下手发球动作方法

(一)准备姿势:队员左肩对着球网(以右手击球为例),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二)抛球:左手将球平稳抛送至胸前,距身体约一臂距离,离手高度约30厘米。

(三)击球:在抛球的同时,右臂引向侧后方,利用右脚蹬地、转体的力量,带动手臂向前摆动,重心随之移向左腿,在腹前用掌根或虎口击球的右下方,击球后随即入场。同样挥臂速度应快一些以增加击球的力量(图2-6)。

三.发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抛球稳。将球平稳地抛起不旋转,每次抛起的高度和距离都应基本固定。抛球不稳是影响击球准确的主要原因。

(二)击球准。击球是发球的关键,击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球的质量,要以正确的手型(掌根)击球的相应的部位,使用力的方向与球的飞行方向一致。

(三)控制力量。因软式排球球体较软,挥臂速度要稍快一些,以增加击球的力量,但击球的力量要控制好。

四.垫球

垫球是用单手或双手手臂的坚硬部位,从球的下方向上击球的技术动作。垫球技术较简单易学,但由于软式排球球体较软,垫球时难于控制,准确性相对较差。

在软式排球中垫球技术运用较多,所以在软式排球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垫球在软式排球比赛中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及接拦回球及接应各种低球,有时也用来组织进攻。在软式排球垫球技术中,一般采用双手垫球,当来球较远时可采用单手垫球,当来球较高、速度较快时可采用单手挡球或双手挡球技术。

垫球的特点:垫球技术大都是接对方的各种击过来的球,因此主要是一项被动的防守技术。

第一, 软式排球比硬排球飞行速度慢,而且球经过长距离飞行后会出现突然下 沉,所以垫球判断时,应比硬排球的落点距离适当前移,身体重心要随之前移。

第二, 由于软式排球球体软,垫击球时手臂上抬力量应稍大,以增加反弹力。

第三, 在一般情况下垫球技术在软式排球比赛中都是将球垫给同伴,因此,要求 垫球准确性要高,起球效果要好。

一.正面双手垫球

(一)正面双手垫球动作方法

1.准备姿势:呈稍蹲或半蹲准备姿势,重心稍靠前,两臂自然弯曲,两手至于腰腹前。

2.击球手型:主要有三种手型。

抱拳式:双手抱拳互握,两拇指平行向前(图2-7)

叠掌:式:双手掌根靠紧,两手手指重叠互握,两拇指平行朝前(图2-8)。

互靠式:两手自然放松 ,腕部靠紧,两拇指平行朝前(图2-9)。

3.击球部位:触球时,以两手臂靠拢伸直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桡骨内侧合成的平面(图2-10)。

4.击球:当球飞到腹前一臂距离时,两臂快速前伸插入球下,向前上方蹬地抬臂,击球点保持在腹前约一臂距离,将球准确地垫在击球部位上,同时配合蹬地跟腰的动作,身体重心随击球动作前移(图2-11)。

(二)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分析

1.准备姿势屈膝的深浅和重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来球的高低和角度以及运用的时机和自身腿部的力量。

2.击球的手型在通常情况下,两大拇指都是朝前的。这有利于两手臂形成正确的击球部位,同时也可使两手在特定的情况下形成较好的击球面。

3.击球的部位在两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因为该处面积大且平,肌肉较富弹性,能缓冲来球的力量,更好地控制来球,准确地将球垫到目标。击球部位再往上,将使两臂的空隙增大,易造成柔软的球"夹塞"而持球,而且不易控制击球的方向;如击球部位再往下击在手腕或手上,则不但减小了触球面积,而且会使垫球的方向和力量不易控制。

4.击球点在腹前,双臂尽量正对来球方向,便于控制用力的大小,调整手臂的击球角度,控制来球的落点和方向。

5.击球的用力要根据来球的力量大小和要击球距离的远近来确定。接球速慢的来球,由于力量较小,击球时主要靠手臂的上抬力量以增加球的反弹力将球击出。如需要将球垫得较远,还需要运用蹬地、提肩、抬臂等动作的协调配合,增加球的反弹力,而且手臂要随球屈肘后撤,以延长触球时间。在垫一般来球时,击球后手臂应有一随球伴送的动作,以便更好地控制球的落点。

二、体侧垫球

在软式排球接发球或防守垫球时,身体来不及移动正对来球,则垫球击球点在体侧,称体侧垫球。这种垫球可扩大击球的控制面,但不易控制击球的方向。

(一)体侧垫球动作方法

如当球由左侧飞来时(图2-12),右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左脚向左跨出一步,左膝弯曲,重心移至左脚,两臂夹紧向左伸出,右肩微向下倾斜,左臂高于右臂,用右转体收腹动作,配合两臂在体左侧截住来球的飞行路线,用两前臂击球的后下部。如球从右侧飞来则相反。由于侧垫不易控制垫球的方向,所以在来得及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正面垫球。

(二)体侧垫球技术分析

1.左脚向左侧跨出一步,是为了扩大控制面积,更接近球。

2.右肩微向下倾斜,左臂高于右臂,是为了使双臂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成一定适合的角度,以便截击来球

3.切忌随球摆臂,以保证侧垫动作的稳定。

三.背垫

由体前向背后垫球的方法称之为背垫,大多在球飞过身体上方离身体较远时采用。

(一)背垫动作方法

首先判断来球的落点,迅速转体移动到球的落点下,背对击球方向,两臂夹紧伸直,击球点高于肩,抬头挺胸,展腹后仰,直臂向后上方摆动,击球的前下部,直臂向后上方抬送(图3-13)。

(二)背垫技术分析

1.背对击球方向要准确。

2.两臂夹紧伸直,插到球下及抬头挺胸,展腹后仰,使击球的力量向后。

四.单手垫球

当来球离身体较远,速度较快来不及或不便用双手垫球时,可采用单手垫球。这种垫球方法动作快,控制范围大,但由于击球面积小不易控制球的方向。

单手垫球可采用虎口、半握拳、掌根、手背以及前臂等处击球。如当来球向右侧飞行时(图2-14),右脚迅速向右跨出大一步,上体向右倾斜,右手臂伸直向右伸出,自右后方向前摆动,击球的后下部,如来球在身体的远处,可用向侧方跃出、单手击球的方法。

五.挡球

在软式排球比赛中当来球较高、速度较快、不便用于传球或垫球时,可采用单手或双手在胸部或肩部以上挡击来球,称挡球。挡球主要有双手挡球和单手挡球两种,主要运用在防守胸部以上力量较大、速度较快的来球。运用挡球可扩大击球的控制范围,但不易控制球的方向。

(一)双手挡球:多用于挡击胸部以上力量大、速度快的来球。双手挡球的手型有:抱拳式(图2-15)和并掌式(图2-16)。抱拳式的手法是:两肘弯曲。一手半握拳,另一手外抱,两掌外侧朝前。并掌式的手法是:两肘弯曲,两手虎口交叉,两掌外侧朝前,合并成勺形。双手挡球时无论使用哪种手法,两肘都必须弯曲,肘关节朝前,手腕后仰,用掌外侧和掌根组成的平面挡击球的后下部。击球点在脸前或两肩上,击球时手腕应保持一定的紧张,用力适度(图2-19)。

(二)单手挡球:主要用于来球较高、力量较轻、在头上方或侧上方的球。单手挡球的方法有:掌根击球和掌心击球,掌根击球时手张开,手腕后仰,手指自然弯曲,用掌根平面击球(图2-17);运用掌心击球时,击球手掌虚握拳,用掌心的平面击球(图2-18)。不管采用哪种手型挡球,击球瞬间手腕要紧张、后仰,用力适度,使击球平面朝前上方,对准球的后下部击球。如来球较高时,还可采用跳起挡球(图2-20)。

五.传球

软式排球传球是用双手(或单手)在额前上方,利用蹬腿、伸臂协同一致的动作及手指手腕的弹击力完成的击球技术动作,是软式排球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软式排球由于球体柔软、无伤害,所以软式排球的传球技术对初学者来说难度不大。传球在比赛中主要运用于二传,将接、防起的球传给进攻队员进攻,在比赛中起到组织进攻与反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由于软式排球比赛中发球是下手发球,发出的球的速度、力量都不及硬排球,并且球体柔软无伤害,因此传球技术也在接发球中被经常采用。同时传球还可用来吊球和处理球,起到进攻的作用。

一.正面传球

(一)正面传球动作方法

1.准备姿势:采用稍蹲准备姿势,上体适当挺起,眼睛注视来球,双手自然抬起,置于额前。

2.迎击球:当判断来球下降至额前上方一球的距离时,蹬地、伸臂、两手向前上方迎击球(图2-21)。

3.手型:当触球时,两臂弯曲,两肘适当分开,两手自然张开成半球状,使手指吻合球(图2-22),手腕稍后仰,以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无名指和小指在两侧触球部分较少。两拇指相对接近成"一"字型或成"八"字形,两手间距以不漏球为宜,手型比室内硬排球大,便于控制柔软的球体。

4.用力:当手触球时手指手腕保持适度紧张,配合脚蹬地、伸膝、伸腰、伸臂,不要手指手腕的缓冲即可将球轻揉地传出。

(二)正面传球技术分析

正面传球主要指向前传球,它是传球的基本方法。初学者应从正面传球开始学习。这种来球一般速度慢、弧度较高,采用稍蹲准备姿势。

击球点保持在额前上方,这样能看准来球和传球目标,如果等待球触手而不是主动迎击球,会影响全身协调力量的发挥,易造成"持球"。

传球的手型是由手腕和手指动作共同组成的,手型是传球的关键。球体是圆形,若要将球传出,触球时,两手要适应球,为此,必须将两手组成圆弧型来吻合球。

传球用力是传球的最后一个动作,它是通过蹬地、伸膝、伸髋、伸臂,配合手指手腕的屈伸及全身各部动作的协调力量合成的。由于软式排球球体柔软,正面传球时依靠伸臂和手指手腕的紧张用力即可将球轻揉传出。传球时要根据来球力量的大小和传出球的距离远近,恰当控制伸臂速度和腕指的紧张程度,以达到控制球的目的。

二.顺网二传

二传队员传出的球是顺网飞行称顺网二传,是常用的比较简单的二传技术。顺网二传能看清扣球队员的位置,容易控制球的方向和落点。这种传球动作与正面传球动作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由于一传来自后场,为改变球的飞行方向,使球顺网飞行,传球前要斜对来球方向,对准击球点,在传球时要边传边转体,使身体面向出球方向,保持正面传球。

三.背传

背传是指向后背方向传球,也称背向传球。采用稍蹲准备姿势,上体比正传稍后仰,重心在两脚中间,双手自然抬起置于脸前,背对传球出手方向,击球手法与正传相同,击球点比正面传球略高在额上方,手触球时,手腕适当后仰,掌心向上(图2-23)。手型与正面传球相同,拇指托住球底。传球时,利用蹬地、展腹、抬臂及手腕的弹力将球向后上方传出。

四.跳起单手传球

跳起单手传球运用在来球较高且靠后或二传在网前对一传来球高而冲网,跳起后又无法运用双手二传时运用单手二传。跳起单手传球,在空中最高点时,单手臂的肘部弯曲上举,手腕后仰,掌心向上,五指适当收拢,构成一个小的半圆形手型(图2-24),用伸肘动作及手指手腕用力一"点"即可(图2-25)。如需要跳起单手传高球时,上臂要适当下降,以增加上抬和伸臂的距离,手指手腕的紧张程度也应大一些。

六.扣球

扣球是软式排球攻击性最强的基本技术,是队员跳起在本方空中将球从过网击入对区的一种击球动作。扣球技术在软式排球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扣球技术的好与坏、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它不仅是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最积极、最有效的进攻武器。

扣球技术是比较复杂的空间连续动作。它需要有良好的弹跳高度,利用腰腹力量、快速挥臂鞭打动作控制球胆能力,才能将高于网上沿的球击入对区。

扣球是在与二传密切配合下完成的击球动作,二传队员与扣球队员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扣球手的作用和威力的发挥,也是决定战术组成成败的关键。

扣球是在有对方阻挡的情况下完成击球。扣球手除与二传手组成的战术配合外,还应具有力量大、击球点高、速度快、变化多的个人技巧和特长,才能突破对方的拦网。

一.正面扣球

(一)正面扣球动作方法

正面扣球按其动作分为准备姿势、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相互衔接的5个部分。

1.准备姿势:(以右手扣球为例)助跑前采用稍蹲准备姿势站在进攻线附近,注意力集中观察一传落点及二传来球方向,做向各个方向助跑的准备。

2.助跑:助跑的步数有一步、两步或三步。通常多采用两步或三步助跑。助跑时,左脚向前迈出一步,接着右脚再迅速跨出一大步,同时两臂绕体侧向后引(图2-26 ②),左脚及时上踏在右脚之前(图2-26 ③),两脚尖稍向内转,两脚距离与肩同宽,身体重心随之下降,两膝弯曲。

3.起跳:助跑最后一步即在左脚并上踏地的过程中,两臂从后迅速向前摆动,随之双脚踏地向上跳起,两臂也要向上用力摆动配合跳起。

4.空中击球:起跳后,挺胸展腹,上体稍向右转,右臂向后上方抬起,肘高于肩,身体成反弓形(图2-26 ④)。挥臂时,以迅速转体、收腹动作发力,依次带动肩、肘、腕各部关节成鞭打动作,手臂轨迹成弧形向前方挥动。击球时,五指微张成勺形并保持适度紧张,以全掌包满球,击球的后中部,同时主动屈腕屈指向前推压下甩臂,使扣出的球加速呈上旋飞行(图2-26 ⑦,)。应在起跳最高点时击球。击球点在击球手臂伸直最高点的前上方(图2-26 ⑥)。

5.落地:完成空中击球动作后,身体自然下落,为缓冲身体与地面的撞击力,落地时应尽可能双脚同时着地,以前脚掌先着地在过渡到全脚掌着地,同时顺势屈体并立即准备做好下一个动作。

(一) 正面扣球技术分析

1.助跑:

(1)助跑是为了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以达到增加弹跳高度的目的,同时为了选择适宜的起跳点。

(2)助跑的时机、方向、步法、速度和节奏根据二传球弧度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位置来确定。如二传弧度高起动可稍晚,二传弧度低则起动要早些。

(3)助跑的步数要根据球的远近和个人习惯而定。通常多采用两步助跑。第一步是决定助跑的方向,步幅要小,速度较慢。第二步是决定起跳点、起跳时机和起跳高度的一步,所以,右脚跨出的步幅要大,这样便于接近球,使支撑点落在身体重心前方,重心自然后移和降低,有利于制动身体前冲力。助跑节奏应由快到慢,步幅由小到大,重心平稳由低到高,使助跑动作协调连贯,以便充分利用助跑速度,增加弹跳高度。

(4)助跑最后一步脚落地的瞬间,将是起跳的开始。起跳既要获得高度,又要掌握扣球时机和选好击球位置。

2.起跳:

(1)起跳动作先是屈膝、屈髋降低身体重心,使臀大肌、股四头肌和腓肠肌预先拉长,随后,利用腰背、大腿、小腿的肌肉快速收缩及双脚以猛烈的蹬地给予地面强大的冲力而产生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推动身体跳离地面。所以起跳时,蹬地力量越大,速度越快,人体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也就越大,离地后的高度也就越高。起跳前膝、踝和髋关节弯曲程度较大时,有利跳得更高。但由于每人腿部、腰部力量不同,起跳的习惯动作也不同而有所差异,如腿部力量大的,可弯曲大些,腿部力量小的可弯曲小些。

(2)起跳步法有两种:一种是并步起跳,即一脚跨出后,另一脚迅速向前并步,落于该脚之前随即起跳,此步法有利于稳定重心,便于调节起跳时间,适应范围大。另一种是跨步跳法,即一脚跨出的同时,另一脚也紧接着跨出,两脚腾空又几乎同时着地。这种步法加大了踏地的力量,从而增加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有利于提高弹跳高度,但对调节起跳的时间不利,需对来球有精确的判断力。

(3)起跳摆臂动作是为了帮助起跳,提高身体重心,有利于增加弹跳高度。摆臂方法有两种:一是侧摆法,也称划弧摆,其动作方法是在最后一步的同时,两臂绕体向后引,左脚在并步过程中,两臂自后积极向前上方摆动。这种摆臂动作协调连贯,便于调整摆臂速度,以配合起跳时间,适应性强。另一种是前后摆臂,也称直摆臂,其动作方法是在助跑最后一步的同时两臂由体前向体后摆,再由后向前摆动。这种方法由于直臂摆臂距离长,振幅大,有利于提高弹跳力,但动作大有时影响起跳速度。

3.空中击球:

(1)空中击球是正面扣球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扣球起跳后,挺胸展腹,身体成反弓形,使躯干前面肌肉和四肢肌肉充分拉长,为击球做好充分发力的准备。

(2) 击球时快速收腹及躯体和下肢做相向运动,使身体成正前弓形,躯干应当幅度增大,加长了挥臂距离及上体和手臂的振幅,也加快了手臂挥动的速率。挥臂时,以迅速转体、腰腹发力依次带动肩、肘、腕各部关节成鞭甩动作向前上方挥动(图2-27)。使全身的用力依次传递叠加,最后集中在手上,以加大击球力量。此时应比硬排更加注意用力的把握,控制好力量是关键。击球时屈臂转动,以获得较大的角速度,随之肘关节伸直加大了半径,肘关节伸得越直,也就得到更大的线速度,击球点也就愈高。击球瞬间再加屈腕又加大了手腕的转动角速度使扣球更加有力。室内硬排球击球部位是球体的中后部,而软式排球击球部位是球体的中上部。

(3)击球点应保持在起跳的最高点和手臂伸直的最高点的前上方击球。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扩大进攻范围,以增加扣球线路和扣球角度变化。

(4)非扣球手臂在起跳时要同扣球手臂一起后引,从体前迅速屈肘上摆至胸前。击球时,击球手臂利用身体转动扣球,同时非扣球手臂向外侧转动给扣球手臂以反作用,起到保证起跳和挥臂的平衡作用。

4.落地

落地是扣球动作的结束,不是比赛的结束,还要准备下一次动作的进行。落地一般采用单脚和双脚的前脚掌落地接着过渡到全脚,顺势屈膝以缓冲身体下落时对地面的冲力。为避免左脚负担过重,应尽可能双脚同时着地。

七.拦网

"拦网是队员靠近球网,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对方来球的行动"。

在软式排球比赛中,拦网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可减轻本方后排防守的压力,同时拦网又带有强烈的攻击性,可以直接拦死或拦回对方的扣球,是得分的重要手段。在软式排球比赛中拦网对夺取胜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拦网既是防守技术,也是进攻技术。在对方队员扣球之前,拦网是被动防守;但当对方队员击球后,拦网队员将对方的扣球拦死、拦回或拦起,即又从被动防守变为主动的进攻技术,所以拦网技术具有攻防两重性。

拦网队员触球后可再击一次球,不算连击,这是拦网技术与其他击球技术的不同特点。

拦网徒手动作简单易学,但结合实战的拦网却比较难掌握,尤其是拦各种不同高度、速度及弧度的扣球,要掌握不同起跳时机和网上空中拦截就更不易。

拦网技术从动作来看,拦网有原地拦网和移动拦网,这两者的拦网动作的全过程是相同的。从拦网的组成形式来看可分单人拦网和集体拦网。单人拦网是拦网最基本的技术,本节着重介绍软式排球的单人拦网。

一.单人拦网动作方法

(一)准备姿势

面对球网,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距中线30~40厘米处,两膝稍屈,两手弯曲,置于胸前,密切注视对方扣球员的动向,随时准备起跳和移动。

(二)移动

移动的目的是为了选择有效的拦网起跳点。常用的移动步法有并步、交叉步等。

1.并步:移动距离较近时采用并步。以向右移动为例,面对球网,右脚向右横跨一步,左脚并上同时起跳。连续的并步即滑步。

2.交叉步:移动距离稍远时采用交叉步。面对球网,向右移动时,身体稍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脚上,然后左脚经体前交叉落在右脚右前方,同时右脚向右跨出一步,脚尖稍内转向球网(图2-29)。交叉步由于用内侧脚制动,制动力大,因此移动速度较快,移动范围较大。

(三)起跳

起跳有原地起跳和移动起跳两种

1.原地起跳:起跳时,降低重心,两膝弯曲,用力蹬地使身体垂直起跳。同时,两臂从体前贴近球网向上举。起跳后含胸收腹,控制平衡,延长滞空时间(图2-28 ①、②、③)。

2.移动起跳:移动起跳时要使移动与起跳动作紧密衔接,注意移动后的制动,使身体面向球网起跳,手臂动作同原地起跳。

(四)起跳时机

准确掌握好起跳的时机,才能发挥拦网的效应。起跳时机的确定,要根据对方二传球的高度、距离、速度和扣球队员起跳速度的快慢,手臂动作幅度的大小等个人特点为依据。如拦高球时,应比扣球队员慢一点起跳,因扣球队员起跳后在空中还有一个挥臂过程。如拦远网扣球时,击球后还有一段飞行过程才靠近球网,所以也不能与扣球队员同时起跳。如拦快球时,拦网队员应与对方扣球队员同时起跳或稍提前起跳。

(五)空中拦击球

空中拦击球是在起跳同时,两手从额前贴近球网,平行向网上沿前上方伸出(图2-28),两臂伸直,两肩尽量上提,两臂伸直贴近球网保持平行,因为软式排球球体较软,两臂若与球网贴得不近,拦网时容易造成"窝裹"。拦网时手型两手自然展开,屈指屈腕呈勺形(图2-30),两手和两臂距离适当缩小,不让柔软的球从中间挤过。手触球瞬间,两手突然紧张,用力屈腕,主动盖帽捂球(图2-31)。

(六)落地:

如将球拦回,则面对对方屈膝缓冲,双脚落地。如未拦到球,则身体下落时随球转身观察球的动向,准备接应来球或做下一个动作。

二.单人拦网技术分析

(一)拦网准备姿势采用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距球网30~40厘米成半蹲准备姿势,有利于迅速向两侧移动和起跳。

(二)两臂置于胸前并屈肘,有利于快速伸臂。

(三)起跳时机注意判断。判断是拦网的关键,要根据对方进球战术打法、对方二传情况、扣球队员助跑方向及起跳情况、扣球队员挥臂动作等进行判断,其中最主要是在对方扣球挥臂时,看清挥臂的方向来决定拦网伸臂部位和手型。拦网的判断应贯穿在拦网准备姿势到空中拦击动作的整个过程,拦网的每一个技术环节都离不开准确的判断。

(四)起跳时为提高拦网点,两臂要伸直,两肩尽量上提,软式排球应特别注意两臂贴近球网以免造成"窝裹"和两手间距适当缩小,以防柔软的球体从两手间挤过。手呈勺形以便包住球,扩大拦网的控制面积。

(五)手触球时,手腕主动用力盖帽捂球,使球反弹角度小,对方不易保护。拦远网扣球时不用压网动作,尽量向上伸直手臂、手腕以提高拦网点。为防止打球出界,2、4号位拦网队员外侧手要向内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061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象棋基本规则 象棋杀招36招图解

中国象棋基本规则——简介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在国内深受广大棋迷的喜爱,而且流传至国外,也逐步赢得很多棋迷的青睐。国外比较流行国际象棋(chess),很多外国棋友都想知晓中国象棋的游戏规则。两者走棋方法毕竟有很多

福彩3d玩法的中奖规则 3d组六玩法

福彩3d玩法的中奖规则——简介福彩3D是福利彩票的一种,采选固定奖金的中奖规则,对应3个奖励级别。中奖规则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初次涉及该彩种的彩民而言,还是需要认真学习领悟。本篇为您讲述具体的中奖规则。福彩3d玩法的中奖规则——

一些篮球基本规则的认识 篮球基本规则图解

你是不是篮球菜鸟,是否在与同伴打球时因一些习惯性动作而犯规,是否在无意间就犯规,时常犯规往往让自己很烦恼,那该怎么办呢?接下来的基本规则学习将带领你认识篮球场上的一些基本规则一些篮球基本规则的认识——步骤/方法一些篮球基本规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则 wave的第三人称单数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则——简介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与之对应的谓语也要采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那么动词怎么变成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呢?现在就讲一讲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则。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则——普遍规则动词第

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动词过去式变化规则表

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简介但句子的时间是一般过去时的时候,与之对应的谓语也要采用过去式。那么动词怎么变成过去式呢?今天就说一说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普遍规律动

声明:《排球的基本技术 排球的基本规则》为网友盲目狂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