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村银杏树银杏人家文图:许文舟 ,此文专供《大观周刊》


银杏村银杏树银杏人家

文图:许文舟

一、银杏让一个边地村庄声名远扬

江东村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北部,是腾北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固东镇的一个自然村落。从腾冲县城驱车40余公里,就到了古银杏村——固东镇江东村。因为银杏树,让这个边地村庄声名远扬。全村共有银杏1万多亩3万余株,因保存有1000余株树龄百年以上的古银杏又被誉为银杏村。江东人秉承着“人养树、树养人”的自然法则,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不断丰富“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在过去单纯依靠季节性观光和出售银杏鲜果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摸索实践,初步形成以陈家寨自然村为代表的“吃在农家、住在农家”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赏江东自然美景、尝银杏系列美食、品地方民俗文化已成为江东乡村旅游的三张主打牌。2014年接待游客2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00万元。

江东银杏村与著名的腾冲国家火山地质公园、柱状节理等旅游景点相邻,全村共有 820 户人家。据统计,全村共分布有古银杏树3000余株,其中,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有50余株,400年以上的70余株,200——300年的150余株,30年以上的600余株,20年以上的有2100株。另外还有中幼林1000亩,约33000株。江东银杏除具有古老和天然连片等特色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相互依托。那棵立的村口,几乎每个游客都与之合影的“银杏王”已经800多岁了,逢年过节,总有人在老树下朝圣般地祷告与祈福,为自己,也为银杏王。

据说:明朝正统年间,朝廷派出大将军王骥三征麓川,将外夷驱除了国境,大将军便留守腾越州,同时派出大儿子到石门(今江东村江营一带)镇守关隘。将军的大儿子和士兵也就成了银杏村的第一代族人。大约在公元1465-1475年的十年间,江东的族人曾多次回原籍四川、湖南探亲,并把银杏树苗带到了江东。江东地处横断山脉西麓,属亚热带高原山区,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控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肥沃的火山灰土壤舒适的气候都非常适宜银杏树的生长,这些被戍边将士以寄托思乡之情而带到边疆的银杏树就在江东村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一直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并成为了该村的经济支柱产业。

银杏(Ginkgo biloba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别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树,蒲扇。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号称活化石。银杏出身在几亿年前,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

银杏为阳性树,喜适当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深厚壤土,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的保存下来。银杏分布大都属于人工栽培区域,主要大量栽培于中国、法国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毫无疑问,国外的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

银杏经济价值极高,一株树龄300年左右的银杏每年收入可达万元,每到儿女长大分家时,总把挂果的银杏树分在老人的名下,作为老人晚年生活的保障;银杏树冠很大,挂果的银杏枝常常伸展到邻居的院子中,所收获的银杏果每家一份;银杏属雌雄异株植物,雌树经雄树授粉才会挂果,一株雄树的花粉能辐射几公里范围,每到银杏收获季节,周围的农户总会主动送2—3斤银杏果给有雄树的户主作为答谢。另外,还有象征爱情婚姻美满长久的新妇育树等传统。这些传统风俗历经数百年演化,如今已成为江东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自然习惯。

二、银杏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片小小的银杏叶,非常适合做书签,不论青涩时采摘还是叶黄时落地,都有不尽的诗意。银杏叶有着长长的叶柄和犹如打开的小折扇似的叶片,如果将叶柄与叶片平面成直角折一下,就象一只步履蹒跚的鸭脚,因此古人给银杏起了了个形象的名字,“鸭脚树”或“鸭掌树”。古人常以美丽的银杏叶作为传递友情的信物,北宋词人梅尧臣《酬永叔谢予银杏》诗“去年我何有,鸭脚远赠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虽少未为贵。亦以知我贫。……何用报珠玉,千里来殷勤。”欧阳修收到梅尧臣寄赠的鸭脚(银杏叶),感而赋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这诚可珍。”就是俗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的来历,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像僧人参禅的顿悟,原来,这里所讲的鹅毛,就是银杏树叶!君子之交淡若水,指的就是这种境界吧。

  宋代诗人苏东坡在河南净居寺读书时,十分喜爱唐僧道岸、定易二人合栽的银杏树,在其盛果时赋诗一首,抒发感情:鸭脚生江南,名实本相符。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陆游有“鸭脚叶黄乌桕丹,草烟小店风雨寒”描写景色的诗句;兆补之有“五百年间城郭改,空留鸭脚伴琼花”之喟叹。

  苏东坡的诗透出一个重要信息,宋朝时,地方以鸭脚子作为礼品向朝廷进贡。有传说,皇帝问及此果之名,进贡的地方官员知道鸭脚子名称不雅,恐皇帝不悦,急中生智,回答此果为“银杏”,龙颜大喜,连连称赞,并厚赐了送贡品的地方官员。自此以后,“银杏”之名先在朝官中,继而在文士中,最后在百姓中流传。明代《本草》中曾有简述“叶似鸭脚,因认为名,宋补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

银杏又称公孙树。银杏雌株树龄在20年以上才结果实,因此在民间留下了“爷爷栽树子孙吃果”的俗语,民以此联系隔代人之间的感情,故名。在我入住的农家,一说到银杏,主人一定说是享受了祖上的福份,就是祖父栽下的这些银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财富。银杏树种多有根部分蘖的特性,常在主干基部周围萌生出许多小树条形成子株,象一群子孙围绕老公公一样,故名,此为因形得名。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冠大荫状,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银杏的种核俗称白果。银杏为中国著名干果之一,味道鲜美,柔韧滑腻,别具风味,较之莲子,更胜一筹。银杏在古代被列为皇家贡品。银杏的种仁,营养丰富,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银杏的药用:银杏的药用主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和兽药三个方面。明代李时珍曾曰:“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清代张璐璐的《本经逢源》中载白果有降痰、清毒、杀虫之功能,可治疗“疮疥疽瘤、乳痈溃烂、牙齿虫龋、小儿腹泻、赤白带下、慢性淋浊、遗精遗尿等症”。明代江苏、四川等地曾出现了用白果炮制的中成药,用于临床。就食用方式来看,白果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但食用白果的用量和食法不当,会引起中毒。(主要指食量过大的情况)为了预防银杏中毒,熟食、少食是其根本方法。

银杏除了果实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外,可以说它全身是宝,树皮、树叶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实用性。它的树叶可以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抗凝固,有一定概率提高记忆力。银杏叶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病。此外,据现代临床研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显著效果,对老年痴呆症也有一定的功效。在民间选用银杏叶和当地一些中草药配制成银杏叶健康枕,淡淡幽香,能改善人体呼吸,提高睡眠质量,长期使用可以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

早在三国时代,银杏就盛产于江南。唐代中原已有,至宋代时则更为普遍,除药用外,宋初即始为朝廷贡品。南宋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陈景沂所撰的《全芳备祖》,对银杏已有专门记述,并在此前后开始由我国传入日本。直到18世纪初,才由日本传入欧洲,而后再传入北美等地。

三、银杏人家

这是十二月,尽管我来得较晚,银杏村依旧是满地的金黄。银杏树,古老而古朴,整个村子掩没在银杏树林里,随便进入谁家院子,都有南来北往的客人坐在银杏叶满地的院子里,享受着大冬天里南国的曼妙景色。此刻,银杏叶随风轻轻落下,忙碌的主人正把一道道与银杏有关的采肴端上来。那是紫薯银杏汤,那是银杏蜜豆,那是银杏炒百合,诸多银杏菜肴,都有银杏果的芳踪。在这其中,银杏煮鸡多当主菜,银杏的鲜香与土鸡的美味搭档配合,让一粒粒银杏仁置入游人的美好记忆。

在江东银杏村,差不多所有农户家都可以留客入住,因为银杏,留住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我到银杏村已是傍晚,停好车,先忙着去转村子,去看银杏,不想,越转越深,竟忘了黄昏已跟在身后,此时肚子也饿了,只好找个地方吃点东西。走进“安培定艳农家乐”,主人很热情,帮我们拿行李,又是泡茶又是递烟。本来只计划吃了就走,返城去住,想不到主人家特热情,我只好临时改变到县城住宿的打算,决定在这家农乐住下。晚饭后,主人烧起炭火,一家人围着聊天喝茶,男主人怕我远道而来疲劳,特意煮了姜汤泡脚,女主人给我烧银杏果吃,我感到好温馨。年过七旬的老奶奶,临睡前还交待她的儿子,把我的住处打整了一番。

这是一家典型的农家乐店,男主人姓陈,叫陈安培,女主人姓黄,叫黄定艳。两个孩子在腾冲县一中分别上高中初中。除了农家乐,还有一个大院子,七棵树龄分别在五百三百年不等的银杏树分兵把口,站得规规矩矩。这是一个让客人晒太阳聊天的地方,几张八仙桌,一些躺椅,四时皆有的茶水,悬挂着的玉米辫子,穿成小串的辣椒,一坛一坛的自酿白酒。抬头看树,黄叶摇摇欲坠,低头看地,大地一片金黄。

像陈安培这样的农家乐很多,差不多每个村口都立着牌子招睐客人。每年入秋,是农家乐最忙的季节,算起来前后两个多月吧,每家纯收入三万多元。陈安培告诉我,旺季过后,他还得去做点工,家里交给妻子管理,他最远的时候到过外省,由于没特别手艺,打工的收入也不是很多。不过,家里除了“黄金期”的饭馆民住宿的收入,还有几亩水田,山地都退耕还林了,谁家也不愿意走“种一偏坡收一土锅”的老路。

总以为江东银杏村有创收的环境,年轻人会留在村子,坐收祖上留下的财源,村支书告诉我,差不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一些老人守着银杏树,等着一年又一年的秋天。因此,客人一多,许多农家乐就忙不过来了,短工又不好请,工价逐年增高,许多客人由于等不及,只能抱憾离去。当地政府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银杏经济虽然走悄但时间太短,一年就这么一两个月,如何让银杏村人得到更多的实慧,增添更多收入呢?值得高兴的是,与银杏相关的产品应运而生,白果煮鸡常年可以吃到,火山石烧烤板,银杏花、银杏果等产品经过包装,也都有不错的销路。其实,银杏开花挂果时也很好看,那正是秋老虎天气的时候,如果这时前来江东银杏村,又会是另一番景致。

当我再次抬直头来,注视着一片银杏叶的时候,我想在风中簌簌落下的银杏叶,是否就是江东父老的款款脚步。

(许文舟简介:男、1964年10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在城里遥望故乡》、《高原之上》、散文诗集《云南大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现已在《诗刊》、《诗选刊》、《散文》、《中华散文》、《散文百家》《民族文学》、《星星诗刊》、《文艺报》以及台湾《活水》、《自由时报》香港《香港文学》、《大公报》、《香港文汇报》、美国《世界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100多万字。有作品入选《读者》(乡土版)、《读者》(原创版)、《青年文摘》、《视野》、《海外文摘》等选刊,并正式选编入《大学语文》、中学生课外阅读教材,《语文月刊》2014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专项训练专辑,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入学试卷,中学生八年级《字词句篇》,散文诗先后七年入选《年度散文诗选》并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荣获过第十八届、二十一届“孙犁散文奖”、《云南日报》文学奖等奖项。出席全国第十三届散文诗笔会。通联:云南省凤庆县工商局邮编:675900汉族,供职:凤庆县工商局,职务:副主任科员,电话:18988306285QQ:309803546 邮箱:xwzxwz2004@vip.sina.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144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视频:田川寿美(日本正宗原版)《北国の春》

北国之春,正宗原版。原文地址:视频:田川寿美(日本正宗原版)《北国の春》作者:参战军人程明请点击下面链接地址欣赏日本正宗原版《北国の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zODg0MDg0.html?firsttime=100视频:田川寿美(日本正宗原

《亚洲周刊》全球十大华文小说2014 亚洲周刊2015十大好剧

 不少作家重写“宿命”主题  2014年《亚洲周刊》十大小说揭晓,获奖作品和作家分别是:《耶路撒冷》徐则臣(中国大陆)《微喜重行》黄碧云(中国香港)《女儿》骆以军(中国台湾)《老生》贾平凹(中国大陆)《三个三重奏》宁肯(中国大陆)《妈阁是座

声明:《银杏村银杏树银杏人家文图:许文舟 ,此文专供《大观周刊》》为网友少年包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