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业景气度汇总 行业景气度排名



1.钢铁

钢铁行业在2008年再度出现2007年井喷式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但新的机会仍然不断出现:一是要关注“大长厚”企业;二是关注资产注入、整体上市题材;三是关注矿石资源公司。

“大长厚”中的“大”主要是指规模大,产业链完成的企业,像宝钢、鞍钢、武钢这一类的行业龙头。尽管国际铁矿石价格在节节攀升,国际海运费也出现暴涨,但影响最大的还是现货市常对大规模的钢铁公司来说,长单锁定成本已经成为一种竞争优势。2008年铁矿石价格肯定要涨,但不管涨多少,都不会超过现货市场价格。而一些小规模的钢企则面临成本压力,河北地区许多小钢厂已经被迫限产、停产。

“长厚”主要从产品结构来看,包括长材以及中厚板等。长材价格今年涨幅较大。上涨主要是受市场需求影响,不仅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外像俄罗斯、印度、中东等新兴国家市场需求也非常旺盛。对于像唐钢、XD承德钒、安阳钢铁、马钢、八钢、包钢、酒钢等长材比重大的公司来说,明年的业绩会有出色表现。中厚板等板材产品以大钢厂为主。中厚板的市场需求也不错,价格涨幅虽不及长材,不过其成本上升幅度也不如长材,市场波动性较小,收益预期稳定。宝钢、鞍钢、武钢的中厚板比重较大。

今年以来,钢铁业的重组、资产注入以及整体上市公司比较多,对投资者而言也是机会。

包钢在今年8月已经完成集团钢铁主业资产的整体上市;武钢也提出了收购集团钢铁辅业资产的计划,目前仍在实施中;攀钢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合为一家的整合思路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攀钢集团整体上市的相关工作也在进行中。最近,宝钢又宣布了143亿元收购集团旗下罗泾项目的计划,中国最有实力的钢铁公司在向整体上市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另外,就是市场传闻的唐钢集团的整合。目前,唐钢与承德钒钛都已经作了澄清。不过,地区钢铁行业的整合是大势所趋。整合的快慢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济钢与莱钢共同组建山东钢铁集团的消息已经公布出来,一个3000万吨的钢铁巨无霸的产生已在意料之中。这反过来会促动其他地区的钢铁整合。2008年,鞍本联合体的实质重组可能会提上日程。建立在高成本之上的中国钢铁业,整合、分化、再整合,会不断出现,机会也在不断产生。

矿石是中国钢铁业的痛,而拥有了矿石资料的中国钢铁成为投资者的新宠也无可争议。

酒钢宏兴、西宁特钢、金岭矿业、唐钢股份、承德钒钛都具有矿石资源的背景。酒钢集团与哈萨克的合资,为酒钢宏兴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资源保证。重组与矿石两大题材推高了酒钢宏兴的市场预期。唐钢与承德钒钛同样也具有矿石资源优势。特别是承德钒钛,周边有80亿吨的钒钛磁铁石资源,而该地区的上规模钢厂只有承钢一家,这大大提升了承德钒钛的议价能力。加上承钢炼钢同步提钒的技术优势,以及未来的整体上市的猜想尚未有结论,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承德钒钛的想象力。

相对于其他行业,2008年的钢铁行业仍具有比较优势,估值相对更便宜。目前,钢铁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在20倍左右,2008年的市盈率才18倍左右。

虽然大家担心的钢铁行业周期性问题,与宏观经济的走势休戚相关,但在我国钢铁总体的供求平衡没有打破之前,其景气周期不会出现突然中断。

2.高速

●宏观环境支撑行业持续向好.日趋显著的路网效应,持续提高的城镇化水平,汽

车销售形势良好,尤其是重卡井喷式增长都将成为高速公路业绩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

.

●预期燃油费改税影响趋中性,新《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是行业性利好.明

年燃油税或有可能开征,但具体仍要参考国际油价态势和所涉各部门及行业的利益平

衡.新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有近期出台的预期,将对有明确预期的相关路产转让事

宜有所促进.

●其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充沛的现金流和高股息率,及不受目前结构性通胀负

面影响的重资产行业特征,存在进一步认识和挖掘的空间.

2007年以来公路运输业务量继续快速增长,客运量,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同比增

速均创下了10年来历史新高.根据交通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预计到2010年全国公

路客货周转量将分别达到14300亿人公里,9800亿吨公里;2020年分别达到25000亿人

公里和15000亿吨公里,高速公路客货运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宏观环境支撑行业持续向好

路网效应日趋显著.我国将在2007年底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最后2385

公里的建设任务.到2010年,中东西部地区将基本形成"东网-中联-西通"的高速网络,

日趋显著的路网效应必将成为高速公路业绩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城镇化率呈现加速趋势,200

6年我国城镇化率约为44%.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和相关预测,我国城镇化率在2010

年将接近50%,2020年将达到55%左右,而城镇居民年均出行次数是农村居民的8至9倍,

城镇人口的增加将持续显著的提升交通运输量,新农村的建设也将在更为广泛和深远

的框架下为交通运输提供不竭动力.

汽车销售形势良好.2007年1至8月国内汽车销量累计达568.53万辆,同比增长24.

95%,其中乘用车销量为402.16万辆,同比增长24.09%,商用车销量为166.37万辆,同比

增长27.08%,全年旺销可以期待.其中重卡销量前景良好,一方面,计重收费普遍实施,

超载惩治力度加大提升了物流企业对重卡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重工业化的

中期,固定资产投资与重卡销售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高位运行为重卡市场提

供了有力支撑,从今年的数据来看,重卡销售1至8月同比大幅提升83%,呈现井喷式增

长态势.近几年计重收费实施效果表明,高速公路普遍从中受益,总通行费收入及单车

收入得到提升,养护成本得到合理控制.

燃油费改税出台预期

近期,燃油费改税呼声再起.按照有关方案的设计,今后对汽油,柴油开征燃油税

之后,养路费,客运附加费等多项行政收费将同时停收.从推出时间上看,由于国际油

价日趋高企,预计明年或有可能开征,但具体仍要参考国际油价态势和所涉各部门及

行业的利益平衡.

从费改税对高速行业的影响看,一方面,其对象只是养路费,对通行费的收取没有

影响;另一方面,费改税通过影响汽车需求和运输需求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车流辆

和车型结构,短期或略有抑制作用,但同时高速公路的节油优势将相应诱增车流辆,总

体来看,燃油费改税对高速公路行业的整体影响偏中性.新《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

》有近期出台的预期.交通部2006年底颁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收费公路管理工作的通

知》,叫停了政府还贷公路权益的转让,事实上经营收费公路的权益转让也受到了一

定抑制.新办法的出台预计对有明确预期的相关路产转让事宜有所促进,如山东高速,

福建高速及皖通高速等,其中福建高速由于控股股东明确承诺2007年底前注入罗宁高

速,且罗宁高速属于被暂停转让的政府还贷公路,新办法的出台将对其资产收购有最

直接的影响.

关注内外双修的优质公司

在既定的宏观环境下,高速类上市公司业绩成长主要取决于内涵式成本控制和外

延式资产收购,计重收费的渐趋普及则对行业主营收入的提升和养护成本的减少带来

了双重利好.股改过程中对成本控制,资产收购,股权激励以及分红比例的承诺大大增

强了业绩提升的可预期性.

除广东和河北外,主要上市公司基本都实施了计重收费.已实施计重收费的公司

通行费收入普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效应一般可以持续半年到一年,平行的未实施

计重收费的替代性公路短期则会对计重收费的效果有一定影响,但随着承运人对计重

收费的主动适应和地方公路的超载治理,车流辆会逐渐回流乃至提升,这一方面如山

东高速和预期中的现代投资等.

高速公路的大修扩建计划是应该关注的另一个重点,一方面会影响相关路段的车

流量,另一方面会导致大量改良支出的资本化,一旦竣工即面临巨额折旧和财务费用

压力.已经完成大修,改良项目较小或道路使用率尚较低的上市公司则可持乐观态度.

当前高速公路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各项运输指标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计重收

费尤其是路产收购也给市场带来良好的预期.其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充沛的现金流

和高股息率,及不受目前结构性通胀负面影响的重资产行业特征,存在进一步认识和

挖掘的空间,整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优质高速股进行基本的筛选:

——区域经济发达,城镇化比率高,人均收入高;

——核心路产处于国家路网主干道,附近新开通路段有诱增而非分流效果;

——新实施计重收费/新建或改扩建完工/有优质路产收购预期;

——公司治理结构优良,股息率高,有相关财务指标承诺和管理层激励预期;

重点看好具备相对估值优势的现代投资,赣粤高速,以及成长预期良好的宁沪高

速,山东高速和深高速.

3.煤炭

煤炭完全成本化进程基本实现,08年综合成本上升幅度可能达到20%。资源税改革、矿产资源补偿费率提高、人工成本继续推高等因素,将使煤炭企业在08年继续面临成本上行压力,综合成本提高幅度可能达到20%,也就是说相对吨煤价格提高12%才能化解成本压力。

煤炭"中国定价"渠道正在形成,大企业定价优势逐渐凸现。从市场化进程来看,除动力煤合同价格受到"煤电联动"牵制以外,其他煤种价格已经完全与市场挂钩;而从行业整合来看,核定产能、小煤窑关闭、出口配额减少等政策措施多管齐下,供需结构已经逐步从过剩到平衡,从平衡到偏紧,煤炭企业话语权不断提高。

提价持续,基本化解成本压力。08年煤炭产量增长可能慢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需求增长,尤其冶金煤供应缺口将继续存在。供需偏紧局面以及行业定价能力的整体提升,将使得煤炭价格继续上涨;其中动力煤价格上涨幅度可能在5%-10%,具体涨幅仍受煤电联动影响;冶金煤可能超过15%;块煤及其他煤种涨幅在10%-12%左右。

08年全行业利润增速将超过20%。在毛利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两税并轨和增值税抵扣范围扩大,将成为净利润提高的保护伞。综合考虑产量、价格、成本、税收节约等要素,08年全行业利润增长将超过20%。更长远来看,完全成本化实现之后的价格上涨将更具含金量;"中国定价"模式的有效推进将使涨价得以持续。

08年煤炭企业释放业绩动因将比06年、07年更加充足。采矿权转资本金逐步落实、非煤资产加快剥离,以及地方整合政策的因势利导,使得各大企业注入资产、推进整合的环境更为成熟。当企业增发需求旺盛之时,资金竞争不可避免,业绩增长成为最重要的竞争要素。 目前股价具备安全性。我们借助内涵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比较各企业的资源价值,估值结果是绝大多数煤炭公司的内涵资源价格低于吨煤销售净利,即内涵资源价格与资源价格比率低于公司净利润率。此结果表明,股东目前支付的股价仍然是经济的。

我们维持对行业的"看好"评级,推荐分煤种龙头及外延式扩张效果最显著的优势企业。其中,中国神华行业地位最为突出的,煤电路港一体化优势明显,配置价值无可挑剔;拥有并能持续获取稀缺煤炭品种的大型煤炭企业仍是我们持续推荐的品种,最符合这个主题的是西山煤电;关注业绩释放能力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负担轻、经营能力突出的潞安环能及神火股份、兰花科创;关注成长性及收购预期投资者可大胆投资大同煤业、露天煤业、国阳新能;稳健型投资者仍可选择买入并持有具备估值优势的平煤天安。

2007年中期策略会上,我们做出的判断是:2007年将是煤炭行业整合并取得"质变"的一年,是行业筑底的一年,是煤炭行业步入全新发展阶段的"元年"。

在这一年中:采矿权有偿使用、可持续发展金征收、资源税调整等一系列政策,令煤炭生产"全成本化"的过程深入人心;在这一年中,核定产能严格执行、小煤窑加速关闭的行业整顿措施,使新增产能投放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供需偏紧局面逐步稳定;在这一年中,从中央到地方的行业整合政策逐渐清晰,大企业规模扩张的路径变得有章可循。

煤炭是中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一次能源,也是唯一在人均占有量上仍具比较优势的不可再生资源。有人说,煤炭最终可以做到中国定价;而煤炭"元年"开启,更使得这一话题的探讨具备了更扎实的现实基础。

4.汽车

近期汽车股经历了深幅调整,油价高位运行也让投资者对汽车消费的需求产生担

心,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需求和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影响行业的投资价值呢?

中信建投分析师认为,中国汽车行业仍具投资价值.虽然在宏观调控,油价上升,

燃油税实施的预期下,中国汽车行业短期内增速可能放缓,但在宏观经济长期向好发

展和显著性价比支撑下,长期来看国内需求和出口将快速增长.在车价下降和成本下

降幅度基本同步的趋势下,汽车行业利润率将继续趋稳.国Ⅲ标准的实施主要影响需

求结构,优势企业将脱颖而出.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发展前景看好,给予"增持"评级.

国金证券分析师则对这些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于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分

析师表示,根据对国内纳入汽协统计范围的48家乘用车企业的统计,2007年国内乘用

车产能为971万辆,预计产能利用率为65.1%,较2006年最低点回升2个百分点,按照目

前在建产能计算,2010年产能还将增长24.3%.但如果乘用车行业销量按预期13.6%的

速度增长,则2010年行业产能利用率将回升至80.8%,产能过剩的现象只是暂时的,国

内需求足以消化目前过剩的产能.

对于汽车降价问题,国金证券分析师表示,2007年以来国产乘用车价格指数下降4

.5%,但重点汽车企业集团的毛利率却比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2%

,降价并没有造成企业利润率下降,规模经济效应,更为保守的会计政策和大量新产品

的推出是企业盈利能力不受降价影响的主要原因.

对于高油价问题,国金证券分析师表示,根据对过去58个月的汽车销量与油价的

回归统计分析,发现2006年以后乘用车销量与油价开始出现明显的负相关性,这与家

用轿车需求上升有关,油价的上升对排量在1.0-1.6升之间的轿车影响最为明显,但按

照2008年汽油价格上涨3%计算,此区间轿车需求会下降0.24个百分点,其影响有限.

平安证券分析师也表示,油价上涨对汽车产销有负面影响,但从历史情况看,影响

程度较小.因为国内燃油使用费用/购置费之比低于国际水平导致对油价相对不敏感;

另外,强大的消费力化解油价上涨压力.

申银万国分析师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汽车行业:中国汽车产业现阶段正处于产业

转型期,正是在这种转型阶段才能通过改善行业的竞争结构,改变行业组织结构,通过

行业整合来做乘法,从而催生龙头企业的诞生.在行业转型期,投资者应该轻增速,重

结构;轻行业,重公司,毕竟在此阶段,行业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时期,过分追求增速并不

现实,而看重行业结构性增长更为重要.

5.纸业

节能环保政策与《造纸产业政策》合力推进了造纸印刷行业的大规模整合.2008

年对造纸行业的投资策略是,把握行业整合背景下的上升周期,充分分享行业超预期

净利润增长.

两大政策加速推进行业整合

根据今年6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造

纸行业主要淘汰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装置,年产1.7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

排放不达标的年产1万吨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纸厂.其中,07年淘汰230万吨,"十一五"

期间淘汰650万吨.而目前我国的小造纸厂多生产以草浆为主的低档文化纸和普通瓦

楞纸.预计关停的650万吨中40%为低档文化纸,60%为普通瓦楞纸.显而易见,小造纸厂

的关停将首先直接影响文化纸和瓦楞纸的市场供求关系.

06年文化纸产量为1220万吨,含低档文化纸550万吨,高档文化纸670万吨,消费量

为1210万吨,供求基本平衡.预计09年以前需关停250万吨低档文化纸,这意味着文化

纸的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的逆转.低档文化纸严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成本下降,需

求缺口向高档文化纸转移,带动其价格上涨.价格和毛利率的大幅提升将促使文化纸

净利润大幅超预期增长.

出于谨慎性原则,我们仍判断,低档文化纸08年净利润将超预期增长200%,高档文

化纸08年将超预期增长142%,09年上市公司高档文化纸的净利润相对08年仍将同比增

长80%以上,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平均价格上涨和产能扩张.

同时,由于文化纸新产能的持续集中上马能大量吸收行业内的固定资产投资,从

而缓解新闻纸,铜版纸等供大于求的状况,提高白卡纸等供不应求的程度,这将大大改

善全行业的盈利水平.

瓦楞纸通常分为以低质废纸(以草纤维为主)的普通瓦楞和完全使用高质量废纸

和本色针叶浆的高强瓦楞,目前约各占一半.小瓦楞纸厂基本只生产普通瓦楞纸,其退

出将拉动高强瓦楞的进口,瓦楞纸消费升级被人为加速.国内大型箱板纸厂将由此开

辟高强瓦楞广阔的市场.此外,此类纸厂的关停将带来麦草需求的大幅锐减,同样对文

化纸厂降低成本有利.

《造纸产业发展政策》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该文件在"节能环保"方面给出了

更多的具体指标,而另外两大焦点"明确产业准入条件"和"发展国际级大型纸业集团"

则是直接指向了行业整合.新建,扩建制浆项目单条生产线较大的起始规模束缚了大

量中小型造纸企业的未来发展,未来产能扩张几乎成为大型企业或者说上市公司的专

享;相关条款支持国内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和扩建等形式,发展10家左右100万吨

至300万吨制浆造纸企业,发展若干家年产300万吨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制浆造

纸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凭借现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存量及融资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将可率

先脱颖而出.从目前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中玖龙,理文,华泰,晨鸣,太阳,美利(集团层

面)已达到百万吨级,而博汇,岳纸,景兴,银鸽,山鹰等在"十一五"期间冲击百万吨级

应无悬念.

行业全面进入上升周期

两大政策加速推进了行业的大规模整合,产能进一步向大纸厂或者说上市公司集

中.小企业(5万吨以下)被"节能环保"政策关停,中型企业(5-10万吨)被《造纸产业

政策》的准入条件限制了发展空间,无论是关停产生的需求转移还是每年自然增长的

需求,主要为大型企业(文化纸10万吨以上,其他纸30万吨以上)特别是上市公司所瓜

分.尽管2008-2010年的额定绝对增长量为1350万吨(参照《造纸产业政策》)不大,

但考虑到650万吨的关停产能的补充,总共2000万吨的新增产能很大部分落到现在占

总产量30%的30万吨级以上的超大型企业(现有总产能约2000万吨),实际产能扩张空

间极大.

行业全面进入上升周期.文化纸受供求关系驱使,将步入新一轮产能扩张运动(20

08-2010年),集中释放于2009-2011年.两大政策对其产生结构性影响,09年前45%的低

档文化纸产能将被关停,促使文化纸价格连续上涨和原材料麦草等价格下降,显著增

加销售收入,大幅提升毛利率.而其他纸种受文化纸吸收固定资产投资影响,产能扩张

将低于消费增长.07年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增速趋缓,下游市场随着供给增长趋缓和需

求稳步增长而改善,这些纸种价格受到成本推动,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从实际情况来看,今年三季度以来所有纸种价格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文化纸价

格持续显著上涨,但成本并无显著变动,表现为较为纯粹的需求拉动型价格上涨;而白

卡纸价格的持续显著上涨,除去原材料,能源成本上升等因素外,需求旺盛也是推动因

素,作为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等的包装材料,白卡特别是高档白卡纸的需求在未来

将继续稳步高速增长;铜版纸,新闻纸,箱板纸和瓦楞纸受上游浆价上涨和废纸价格上

涨的影响,都表现为明显的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今年1-8月行业利润同比增速大幅超

越收入同比增速(40%vs21.5%),关键因素是由行业整合引发的纸价普涨和期间费用率

下降.

主要上市公司三季度的经营状况也很好地验证了上述观点.低档文化纸占一定比

例的公司,由于低档文化纸均大幅提价,成本却稳中略有下降,使得毛利率大幅上升,

三季度单季的净利润两倍于上半年平均水平,代表公司有博汇纸业,银鸽投资;高档文

化纸占一定比例的公司,其高档文化纸有所提价,成本也有所上升,毛利率上升,三季

度实际经营业绩超过上半年平均水平,代表公司华泰股份,晨鸣纸业.而没有文化纸或

文化纸比重太小的公司,综合毛利率及单季经营业绩变化不显著.

投资策略

生产文化纸的7家上市公司将充分享受到文化纸子行业净利润因关停小纸厂而产

生的超预期增长,文化纸占比大,贡献利润较多的上市公司其总体盈利预测增长率较

高.其余大宗纸种,由于行业进入上升周期,同样会获得超过市场平均预期的净利润增

长.维持对能充分分享行业超预期净利润增长的博汇纸业,华泰股份,晨鸣纸业,银鸽

投资等公司的"买入"评级,上调对景兴纸业的评级至"买入".

博汇纸业(600966):按最新股本给出07-09年EPS为0.59,1.24,1.54元的预测,维

持"买入"评级.公司拥有25万吨的低档文化纸产能,目前售价已达5800-5900元,关停

小造纸促使其08年业绩将超预期大幅增长.今年三季度经营状况上佳,预计全年业绩

将达预期;增发顺利完成,预计明年盈利翻倍.白卡业务进一步高端化,已成为烟卡龙

头,未来产能将大幅扩张,子行业地位不断提升,由此产生09年业绩大幅增长的潜力(

现有盈利预测未包含此预期).

华泰股份(600308):考虑到潜在的增发,在顺利完成股改业绩增长承诺的前提下,

明年业绩的喷发对公司更为有利.08年EPS预测为1.80元,维持"买入"评级.由于转产,

公司文化纸比重将由17%上升至37%,对新闻纸的依赖将大大降低.文化纸比重增加将

使公司业绩超预期大幅增长.公司原有高档文化纸在三季度6200元的基础上再度提价

至6600元;转产的新型文化纸获得了市场的更多认同,价格已由最初的5600元提升至5

800元.纵向一体化有待时日.

6.机械

人均GDP,工业产出值占GDP比重及各产业就业人数比例等数据显示,中国已步入

工业化中期,而工业化中期的显著特征便是重型机械的需求大幅增加,包括工程机械,

机床,船舶以及冶金矿山机械.从日韩制造业在工业化中期的发展经验来看,机械制造

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例将会持续地增加,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长期看好机械

行业的投资机会.

我们发现,尽管面临着本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但细分行业的发展趋

势各有不同,以工程机械,冶金矿山机械,机床以及造船业为代表的重型机械保持了收

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而在出口方面,上述细分行业的增速也远超行业平均增速.工程

机械和冶金矿山机械以及机床的快速发展首先受益于日本国内的强劲需求,在内需市

场的培育下,相关企业逐渐具备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并依靠技术升级和提高劳动生产

效率克服了本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难题,造船行业则是受益于当时全球造船

业由西欧向日本的转移.综合来看,目前全球造船业正加速向中国的转移,工程机械受

益于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出口业务的大幅增长,冶金矿山机械受益于工业化进程对

煤炭和钢铁的需求,我们看好2008年的造船,工程机械以及冶金矿山机械等细分行业,

而在企业的选择上,我们更看好具备内涵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能力的企业.

造船业:中国加速崛起

我们认为,全球造船景气周期将有望持续到2011年.尽管全球经济增速将在2008

年下滑,但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依然维持在4.8%的

高位,而根据Clarkson的预测,全球海洋贸易增速依然会保持高位运行,因此,我们认

为全球经济增速的下滑可能会影响到2008年的新船订单,但不会导致全球造船景气周

期的提前结束.我们认为,本轮造船景气周期有望通过不同类型船舶景气周期的轮换

而得到延续.

对于造船企业未来几年的盈利,我们认为,即使全球造船景气周期提前出现了回

落,也不会影响造船企业的盈利能力.从新船订单来看,全球造船企业的新船订单已经

安排到了2012年,按2006年的手持订单/完工量计算,目前全球船厂手持订单也足以支

撑今后四年生产所需,同时,全球船厂工作量饱满,船坞紧张的局面促使新船造价不断

上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全球船厂将在2008年开始生产2006年新接的高价船订单,未

来造船企业的持续盈利可期.

我们认为,造船景气周期的提前结束将加速中国造船业的崛起.通过分析韩国造

船业在90年代中期赶超日本的过程,我们发现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政府的支持成为韩

国造船业能够胜出的重要因素.中国造船企业目前相对日韩拥有明显的劳动力和钢材

成本优势,但在船配国产化率以及生产效率方面与日韩有一定的差距,但国家目前已

经加大对船配产业的投资力度.我们预计船配国产化率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从目前

国内某些技术领先的造船企业来看,船坞周期达到50天,接近日韩30—40天的水平.结

合韩国造船业的崛起经验,我们认为,在拥有明显成本优势的背景下,一旦全球造船景

气周期出现回落将加速中国造船业的崛起.

对于中国造船企业的估值,我们认为,从产业生命周期看,中国造船企业相对韩国

增速更快;从主要造船企业盈利能力来看,中国造船企业是韩国的4倍以上;从未来新

船订单来看,中国造船业的成长空间更大,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造船企业相

对韩国造船企业的PE估值应有3—3.5倍的溢价空间,从韩国造船企业2008年的估值来

看,应给予中国造船企业30—35倍的PE,在企业的选择上,我们重点推荐中国船舶(600

150),广船国际(600685)和振华港机(600320).

工程机械:内外需求旺盛

内需市场的强劲增长和近年来海外市场的不断突破使得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得到

了快速发展,销售收入由1992年的20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970亿元,1992—2006年的

复合增长率达到11%.从需求角度而言,国内市场依然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主要销售

市场,而拉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因素包括城镇化建设,房地产投资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

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关系较为紧密.从历史数据来看,国

家在2004年实施宏观调控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通过分析,我们
各行业景气度汇总 行业景气度排名

发现尽管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但不同类型的产品受到的影响不一

致.产品多元化将能有效化解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的影响,目前,行业内企业出于扩

大业务收入和对冲宏观调控影响,在保证原有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同时开始涉足工程机

械的其他领域.

自2000年以来,工程机械行业出口业务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趋势,2000—2006年的

出口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39%,并且进出口贸易在2006年首次实现了顺差.从上市公司

出口业务情况来看,随着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公司的出口收入占比

逐渐增加.根据2007年中报,各公司的出口收入占比普遍在10%以上,山河智能(002097

)和徐工科技(000425)甚至占到了20%以上的比例,出口业务占比的加大同样能平衡国

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影响.

根据日本工程机械行业的成长历程,我们认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将出现世界级工

程机械巨头.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人均销售收入和人均净利润均保

持持续增长;从2005—2006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如欧美,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而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市场份额增速位居

第一,结合日本工程机械企业的成长过程,我们认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将出现世界级

工程机械巨头.在企业的选择上,我们重点推荐三一重工(600031)和中联重科(000157

).

冶金矿山机械:量升质优

自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重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冶金矿山机械的市场需求保持了

快速增长,2001—2006年销售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65%.从细分行业来看,受

益于我国的钢铁,煤炭产量的上升,冶金矿山机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1.5%(2001

—2005年),受益于钢厂的扩产,大型水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立,起重机械的年均复合

增长率达到25.69%.冶金矿山机械行业在实现了"量"增长的同时也完成了"质"的转变

,整个行业的营业利润由1998年的0.36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1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高达138%.这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方面是受益于近年来的行业高景气度,另一方面

是因为国内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或是采取技术引进的方式来引导产品升级,从而

提高产品销售毛利率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根据国家对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的规划,将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淘汰钢铁行业

的落后产能和建成数个年产30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厂;对于煤炭行业,国家将重点建

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包括10个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煤矿和10个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矿

井,全国新开工的大中型煤矿将主要分布在大型煤炭基地内,预计到2010年,大型煤炭

基地产量将达到22.4亿吨,将占到全国产能的86%.钢厂和煤炭开采基地大型化的趋势

将进一步加大对冶金矿山机械的市场需求,以煤炭开采机械为例,预计到2010年,大型

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将达到95%以上,中型煤矿达到80%以上,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

化程度达到40%,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预测,"十一五"期间,煤炭开采机械的市场

需求大概在1000亿元左右.

从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随着国内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冶金矿山机械行

业的进口替代效应十分明显,2001—2006年的进出口贸易金额差距不断缩小,并在200

6年首次出现了贸易顺差.而从2007年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来看,进出口贸易顺差有进

一步扩大的趋势.

冶金矿山机械行业依然保持高景气,企业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均保持高速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效应明显,出口收入不断增长,我们看好能最大限度上受益于行业景气

度的龙头公司,重点推荐太原重工(600169)和天地科技(600582).

7.电力

电力需求稳定增长,装机投产高位回落.2008年电力需求继续呈现稳定增长的态

势,我们预计同比增长13%.从装机投产来看,2008年随着小火电机组的关闭以及电源

投资的放缓,2008年投产装机增速将高位回落,预计同比增长11.8%.

发电利用小时数企稳,局部地区反弹可望.2007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在5000小时左

右,2008年的供需环境,将使全国发电利用小时数企稳.预计明年发电利用小时数下降

0.5%.同时局部地区,如山东地区,华东地区投资增速下降,需求稳定增长,使得地区发

电利用小时数反弹可望.维持电力行业"中性"的投资评级.

需求稳定增长

2007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达到328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处于历史用电

增速高位.中国的用电结构中,工业用电占到75%,因此工业增加值的高速增长就带来

电力消费的高速增长.这一轮用电高速增长从03年开始,在03,04年的时候,中国出现

了严重的电荒,随着接下来几年的电力投资的高速增长,用电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各

地拉闸限电的现象从03年的比比皆是到现在大为减少.目前,只在局部地区部分时段

存在拉闸限电情况.同时发电利用小时数从2004年创下5455小时的纪录后,逐渐回落.

关闭小火电机组

在国家节能减排的主题之下,电力工业作为耗能大户,是国家实现其政策目标的

重要抓手.到今年10月份,全国已关闭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提前两个月完成今年小

火电机组的关停目标.今年全年预计关停1200万千瓦.

装机增长将回落

在2003,2004年出现电荒的情况下,全国掀起一股建设电厂的高潮,2005年净增加

装机6771万千瓦,06年净增加11359万千瓦,07净增加在10000万千瓦左右,投产的高峰

在2006,2007年.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2007年装机增加10000万千瓦左右,2008年增

加8500万千瓦,2008年同比增长11.8%.

煤电联动可能性加大

今年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传出煤价又将大幅上涨,预计增幅在5%-10%之间,而

今年电煤涨价达到了8.9%,超过了煤电联动的条件.但是发改委考虑到CPI上涨的因素

,迟迟没有实行第三次煤电联动.现在一些上市公司对明年煤电联动的预期是比较乐

观的,加上这次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合同煤继续上涨,明年实行煤电联动可能性加大.

面对煤价的上涨,发电企业可以通过优化机组结构,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来消化一

部分成本的上涨,另一方面通过电价的上涨来转嫁出去.根据煤电联动的原则,电力企

业要自己消化30%的煤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1690.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各银行存款利率汇总 公积金贷款利率2012

2014年各银行存款利率汇总——简介根据目前五大行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农工建交五大行1年期以内(含一年)定存利率目前最低上调8%,但都没有达到10%的上浮幅度,活期存款及1年期以上存款均执行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2014年各银行存

2014众达朴信数据盘点:2013年全国各行业离职率

人才的流动和流失,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用工的一大常态。随着中国企业在快速发展,个别行业离职率也逐年上涨。在2014年初,对2013年盘点之际,众达朴信数据部门将本年度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盘点,形成全行业离职率总表,供各位HR参考。众达朴信高级

A股各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2016

以下列举了目前国内股市中各行业的典型个股,至于这些股票哪些会成为真正的龙头股则要取决于其股价位置的高低、主力资金介入程度、同一行业是否有国家政策扶持等因素,一旦各方面因素具备,就有可能成为龙头股从而带动整个板块成为市场热

声明:《各行业景气度汇总 行业景气度排名》为网友杀死庸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