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良劝诫商鞅急流勇退》 急流勇退谓之知机

《赵良劝诫商鞅急流勇退》

(2009—1—25)

商鞅,名叫公孙鞅,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

商鞅在秦国担任国相多年,他积极推行变法,是秦国迅速富强。但由于变法触及了很多贵族的个人利益,秦国的很多贵族都很怨恨商鞅。

有一个叫孟兰皋的人,与商鞅有交往。孟兰皋给商鞅推荐了一个叫赵良的人。赵良去见商鞅。商鞅对赵良说:“我之所以能见到你,是因为孟兰皋的介绍,今天我请求与你交个朋友,行吗?”赵良回答说:“鄙人不敢奢望成为您的友人。孔子曾经说过‘推举贤才而受到人民爱戴的人才会前来,聚合不肖之徒即使称王天下的人也会引退。’鄙人不肖,所以不敢从命。鄙人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不在其位而占据其位叫做贪位,没有其名而享有其名叫做贪名。’鄙人要是接受了您的情义,恐怕鄙人就是既贪位又贪名了。所以不敢从命。”商君说:“您不高兴我对秦国的治理吗?”赵良说:“能听从相反意见叫聪,能自我反省叫做明,能自我克制叫做强。虞舜曾说过:‘自谦的人受人尊重。’您不如用虞舜的学说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不必问鄙人了。”商君说:“当初秦国的习俗与西戎一样,父子不分开,同居一室。现在我改变这种习俗,使他们男女有别,分室而住,大规模建筑宫阙,营造得像魏国、卫国一样。您看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秦穆公当政时期的大臣百里奚)相比谁更贤能呢?”赵良说:“一千张羊皮,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那块皮贵重;一千个人随声附合不如一个人仗义直言。周武王允许大臣直言进谏,所以国家昌盛;殷纣王压制大臣使他们不敢讲话,因而国家灭亡。您如果不反对武王的做法,那么鄙人请求整天在您身边直言不受到惩罚,行吗?”商鞅说:“俗话说,表面上动听的话,好比花朵,忠实坦诚的话好比果实,听着逆耳的忠言是治病的良药,阿谀奉承的话会让人生病。您果真愿意整天在我身边直言,那可是我治病的良药。我将拜您为老师,您又何必推辞呢?”赵良说:“那五羖大夫(百里奚)是楚国边远地区的乡下人,听说秦穆公贤明而希望谒见,想去又没有旅费,就把自己卖给秦国人,穿着粗布衣服给人家喂牛。整整一年,穆公知道了这件事,把他从牛嘴底下提拔起来,凌驾于贵族之上,秦国人没有谁敢埋怨,任秦相六七年,向东征讨过郑国,三次拥立晋国的君主,一次出兵解救楚国之祸,在境内施行教化,巴国进贡,施仁政于诸侯,八方少数民族来朝见。由余听说后,入关求见。五羖大夫担任秦国的国相,劳累了也不坐车,暑热的时候也不打伞,在国内行走,不要车辆相随,不要武士防卫,他的功名载于史册,藏于府库,他的德教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时,秦国无论男女都痛哭流涕,儿童不唱歌谣,舂米的人停止了捣杵。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啊!如今您之所以能见到秦王,是因为秦王的宠臣景监的引荐,不是因为您的名声。您出任秦相不为百姓谋利,而大造宫阙,这算不上您的功劳。您对太子的老师施以墨刑,用严刑残害百姓,这是积累怨恨、积聚祸患啊!教化百姓比命令百姓更深入人心,百姓仿效上司的行为比命令百姓更为迅速。如今您违背情理地建立威权,改变法制,这不是对百姓施行教化啊!您又面南自称君王,天天用新法来处罚秦国的贵族公子。《诗经》上说:‘相鼠有礼貌,而人反而没有礼貌,人既然没有礼貌,为何不迅速死去呢?’照这诗句看来,实在是不敢恭维您了。公子虔闭门不出已经八年了,您又杀死祝懽,以墨刑处罚公孙贾。《诗经》上说:‘得人心的兴旺发达,失人心的崩溃灭亡。’这几件事,都是不得人心的。您一出门,后面跟随数以十计的车辆,车上人都是全副武装,身强力壮的勇士做您的护卫,手握长矛锐戟的人紧靠您的车子紧紧跟随。这些防卫不样样具备,您一定不敢出门。《周书》上说:‘以德服人的昌盛,以力压人的灭亡。’您像早晨的露水一样危在旦夕,您还想延年益寿吗?那为什么不将十五邑的封地还给秦国,到偏远僻静的地方去浇园耕种,劝秦王重用隐居山林的贤能之士,敬养老人,抚育孤儿,使父兄互为敬重,按功劳大小赏赐官爵,尊重德行高超的人,这样才可以稍保平安。您若还要贪图商於之地的富贵,热衷于独掌秦国大权,积聚百姓的怨恨,一旦秦王舍弃宾客不能当朝,秦国要收拾您的人难道还少吗?您丧身的日子就像您抬起脚那么快就到来了。”商鞅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

商鞅和赵良谈话五个月后,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

曾经被商鞅以严刑处罚过的公子虔等人见商鞅失去了政治靠山,便立即向商鞅发难,他们捏造罪名诬告商鞅谋反,秦惠王立即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闻讯立即逃跑,逃到秦国的边境。商鞅想在客店住宿,客店的店主不知道他是商鞅,对他说:“商鞅制定的新法规定,留宿没有证件的客人,我们就要与客人一起定罪。”商鞅听了慨然长叹:“唉!制定新法的弊病竟到了这种地步!”

商鞅离开秦国逃到魏国。魏国人怨恨他欺骗了公子卬而打败了魏军,不肯接受他。商鞅想逃到别的国家去。魏国人说:“商鞅,是秦国的叛逆,秦国强大而它的叛逆逃到魏国,不归还不行。”于是将商鞅送还秦国。商鞅被送回秦国后,寻机逃跑,逃到他的封地商邑,与他的下属发动商邑的军队向北攻打郑国以谋求生路。秦国派遣军队攻打商鞅,将商鞅捕获。秦惠王下令将商鞅处以车裂的极刑,并将商鞅的家族全部诛杀。

《赵良劝诫商鞅急流勇退》 急流勇退谓之知机

赵良劝诫商鞅的言语中,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不当之处,但其指出商鞅因为变法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劝其急流勇退,保全自己和家庭的安全,却是非常有道理的。

变法表面上是对旧的法律制度的颠覆,实质上却是对旧的利益关系的颠覆。在旧的利益关系格局中受益的人,难免会有一部分人的利益在新的利益关系中遭受损失。利益受损的人,自然会憎恨主持变法的人。商鞅处在巨大的政治漩涡之中,被很多人憎恨,他自己未必不知道;赵良向他指明的危险,他也未必不清楚。但是,要急流勇退,必然要放弃很多已经到手的利益。商鞅被利益所迷惑,走不出利益缠绕的困局,因而置赵良的劝告于不顾,贪恋权位,最后终于坠入了家破人亡的深渊。

商鞅的悲剧证明:对于很多处于利益和风险交织而成的漩涡中的人而言,急流勇退是最有价值的人生智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2741.html

更多阅读

《趣看夏商与西周》第五十五章之褒姒的传说一 夏商西周

褒姒,同样以国名为姓,名叫姒(si),故称之为褒姒。关于褒姒的身世,历史上还有这么一段充满传奇色彩般的故事。传说,在夏王朝的末年,褒人先祖的神灵化作了两条龙。一天,二龙闲来无事便飞到了夏王朝的宫廷之上,到处的飞来飞去,张牙舞爪。

声明:《《赵良劝诫商鞅急流勇退》 急流勇退谓之知机》为网友月下鹰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