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国宝带“毒”,尚能用否 蕴康系列云南白药

作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牌、著名中药,云南白药得到很多赞誉和广泛使用;但另一方面,它也风波不断,不仅因为广为诟病的保密配方,也因为它5年来频频爆出的“质量门”。

前不久,香港卫生署、澳门卫生局发文指令厂家回收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散剂、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气雾剂和云南白药酊。究其原因,是因为上述产品中检测出含有未标示的“毒药”——乌头类生物碱。此举再次将云南白药推向风口浪尖。

乌头碱有毒,云南白药含有乌头碱,是不是也该划入有“毒”范畴呢?云南白药应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呢?考虑到港澳卫生部门的举动,我们不禁要问,国宝级的云南白药,究竟还能不能继续使用呢?

云南白药是我国广为人知的一种外伤科常用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的问世也是历经磨难,几度坎坷。

神奇传说,辉煌历史

1896年,出生于云南省江川县的曲焕章满了16岁,他开始离家以贩卖土布为生。一次贩布途中,曲焕章突发重病,幸亏被当地一位叫姚连钧的郞中所救,他从此拜姚连钧为师。姚连钧精通医术,在他的倾囊相授下,曲焕章的医术突飞猛进,1902年,22岁的曲焕章研制出具有化淤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作用的“百宝丹”。1914年,曲焕章又在原方基础上研制出“万应百宝丹”等伤科系列药物。1916年,百宝丹经相关检验后被允许公开发售。

因百宝丹止血愈伤、消炎去肿功效显著,救人无数,被誉为中华瑰宝,行销全国。曲焕章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百姓眼中的“神医”。到1923年,百宝丹开始享誉海内外,尤其在东南亚一带十分畅销。1938年4月初的台儿庄战役中,参战的60军(滇军)战士人人都携带一小瓶百宝丹,该药后来在前线治疗枪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止血名方,伤科圣药

云南白药的保密配方,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配方考证工作也演变成了一场解密、寻宝的活动,成为其持久魅力所在。究竟由一些什么成分组成,众说纷纭,最终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不过,云南白药虽然配方神秘,但这并不代表医生们对其一无所知,经过多年的使用,其具体成分已基本了解。

成分

云南一带祖传药方记载,云南白药散剂为藤三七和白鹤灵芝,另加有蒲黄和白芨。藤三七即三七,又名田七,是止血散淤、消肿定痛,治疗金刃箭伤,跌扑杖疮的要药,这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有详尽叙述;而其他几味药也有止血、散血、定痛的作用。这种说法被公认是较为可靠的版本之一。当然,也许还有其他成分。研究发现,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二醇、人参三醇,云南白药的主药之一是三七,自然含有这些成分。也有人认为其中含有麝香、重楼、草乌、冰片、散瘀草、独定子等中草药。

作用

云南白药具有化淤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肺结核咳血、胃溃疡出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皮肤感染性疾病等的治疗。

剂型

云南白药问世以来,一直以散剂面市,散剂和胶囊剂也是最先进入保护名单的剂型。但散剂因剂量难掌握、味带苦涩,冲服不适,外用也欠方便,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为解决这一困扰,厂家先后已开发出十多种剂型。

其中主要剂型有5种,包括散剂、胶囊剂、酊剂、膏剂和气雾剂,其他剂型还有颗粒剂、片剂、橡胶膏剂(创可贴)、合剂、口服液、糖浆剂等。除不同剂型外,它还被添加在一些生活用品,如牙膏、美白精华液、洗发乳、祛斑霜、面膜、沐浴露、洗面奶等之中,更方便使用。

用法

1. 对刀枪、跌打诸伤,无论轻重,出血者用温开水送服。

2. 淤血肿痛及未出血者,用温黄酒送服。

3. 凡遇较重的跌打损伤可先服红色保险子,轻伤及其他病症不必服。

4. 治疗各种疮疡肿毒初起,尚未溃破之时,除内服外,还可以取药粉适量直接外敷。不过对于已经化脓的伤口,则不宜外敷,可用洗液。

5. 成人口服每次0.25~0.5克,每日4次,单日总剂量不超过4克。小儿用量遵医嘱酌减。外用剂(气雾剂、酊剂)每日3~5次。

禁忌及注意事项

云南白药有活血祛淤、兴奋子宫的作用,孕妇忌用,容易造成流产;对此药有过敏史者忌用;服药后当天忌食羊肉、牛肉,豆类及其制品,少食鱼类,酸冷食物;有高血压和严重心律失常者忌用;用药过量或中毒后忌再服用。

乌头碱引事端

前不久,港澳卫生部门发文,指令药物进口商丰华公司回收5款云南白药,包括胶囊、散剂、膏、气雾剂和酊剂5种剂型,理由是这些药物中查出有乌头碱,而且没有进行标示,担心民众使用后发生中毒。此举顿时让云南白药阴云密布。

对这一事件,我们不妨从两方面来加以解读:一是乌头碱的毒性;二是隐瞒成分的合理性。

先说乌头碱。

乌头碱主要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生物碱,它直接作用于心肌,用量过大可导致心肌麻痹而死亡。一般口服纯乌头碱0.2毫克即可中毒,中毒表现有唇、舌、颜面、四肢麻木及流口水、呕吐、烦躁、心慌、心率减慢或心动过速、肤冷、血压下降、早期瞳孔缩小(后放大)、肌肉强直、呼吸痉挛、窒息而危及生命,由于直接作用于心肌,用量过大时(3~5毫克)可致死。《中国药典》规定:川乌、草乌常规用量为1~3克;附子3~10克,最大可用30克。这类药物常配伍应用,但必须单独先煎、久煎,方能减少毒性,且应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

研究表明,乌头碱主要有镇痛作用。临床上用于缓解癌痛,尤其适用于消化系统癌痛,外用时能麻痹周围神经末梢,产生局部麻醉和镇痛作用;其次是消炎、抗风湿功效,常用于各类关节炎、关节红肿及疼痛等。此外还有发汗作用。

含乌头碱中药安全吗?

中药虽然药性相对平和,但也有一部分是含毒的,不过通过高温加热和加工炮制后,这些“毒药”的毒性会大幅下降,这时即使还残存少量毒性,也并不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对治疗还有一定的正向辅助作用。中医理论也有以毒攻毒等说法,如癌症、脑梗塞、风湿性疾病等,常配合使用一些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如三棱、莪术、蜈蚣、乌梢蛇、细辛、附子、芒硝、番泻叶、甘遂、巴豆、雪上一支篙、太白乌头、藤乌头、铁棒锤等,也就不足为奇了
云南白药——国宝带“毒”,尚能用否 蕴康系列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含乌头碱,但经过独特的炮制、生产工艺,已使乌头碱毒性得以减弱。数十年临床应用证明,云南白药作用广泛,疗效肯定,尤其在治疗骨科及其他外科疾病上有较佳的镇痛、止血、消炎功效。

确实有患者使用云南白药后出现中毒、过敏等不良反应,但一方面出现的几率很小,另一方面也多与患者过量服用、过敏体质或对毒副作用认识不足有关。

总的来说,云南白药还是安全的。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规定服药,如云南白药气雾剂每天3~5次;胶囊每天服4次,每次1粒,完全在安全范畴之内,可以继续使用。对其他含乌头碱的中药,也应该保持同样的态度。

注:含乌头碱的中成药有二十五味珊瑚丸、人参再造丸、小活络丸、大活络丸(胶囊)、天麻丸、中华跌打丸、风湿骨痛胶囊、玉真散、正骨水(外)、再造丸、附子理中丸、参附注射液、骨友灵擦剂、跌打万花油、骨刺丸、追风透骨丸、麝香镇痛膏、小儿至宝丸、四逆汤、再造丸、骨刺消痛片、祛风止痛膏、祛风舒筋丸、桂附地黄丸、益肾灵颗粒等。

名噪一时的“泄密”事件

云南白药的配方至今仍是个谜(前述成分分析来自医生猜测,并非官方答案),但在美国,其配方却早已揭晓。这让人惊奇之余,也不免感到愤怒:既然配方牵涉国家机密,其成分表在海外却被公之于众,是不是有泄密的嫌疑?

2010年底,网上有人爆料,2002年一家膳食及草药补充剂的经销商按照美国法规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了一封通知信,想把云南白药酊作为“膳食补充剂”在美销售。为了通过FDA认证,这份文件列出了“云南白药酊”的全部成分,并注明了英文名和中文名。从成分表上看,云南白药酊的具体成分为田七、冰片、散瘀草、白牛胆、穿山龙、淮山药、苦良姜、老鹳草、酒精,不过并未公布具体剂量。据此推断,云南白药全系药物并没有恪守曲焕章“百宝丹”原方,但主要成分应没有变,如田三七、冰片、散瘀草、蒲黄等仍是其中重要药物。除此以外,报道还指出在美国亚马逊购物网站上,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喷雾剂等产品也都注明了成分。

不过对云南白药生产厂家而言,“泄密”其实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目前云南白药集团在美国销售的5种产品均未以药品身份在市场上销售,而是以“膳食补充剂”的面目出现。这是因为它们要取得药品身份,可能需要8亿~10亿元投资和5~10年的周期,因此选择了膳食补充剂这种相对易于进入美国市场的变通形式进行销售。等到合适的时机,再申请作为药品进入美国市场。

不过根据FDA规定,即使只是膳食补充剂进入美国市场,也须将其所用植物或动物成分进行罗列并备案,膳食补充剂的标签中必须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商、包装商或批发商的名称和地址、所含成分表、服用方法及剂量、包装规格等。业内人士分析,云南白药如果选择不公开成分,就意味着无法自证其身,将无法在美国上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云南白药成分表的流出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它想打开海外市场的话。而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通过认证的同时也就“泄密”了,这是两难的抉择。

而这也正是中国保密中药进入美国市场面临的最大困扰。

保护而不保密

云南白药属国家保护品种,在没有解禁之前(编者注:云南白药和片仔癀都是一级保护中药,保护期20年,从1995年到2015年),申请FDA认证,应征得主管部门批准,显然厂家在这方面是做得不够的,是一种工作上的失误,应该反思。

而我国中药保护制度以及相关法规,也到了必须修改的地步。云南白药早日公开成分,既是社会的需要,更将是自身的明智之举。这至少有以下5个原因——

1. 过去将云南白药等列入国家级保密处方,是因为没有其他保护法“护航”。如今我国已颁布了专利法,保密品种的保护方式应该和专利法接轨,制定相应法律,指定专门厂家生产,坚决打击伪劣产品、仿冒产品,一旦违反,将追究法律责任,否则难以走向世界。

2. 侵犯老百姓的知情权。写着“国家保密方”,秘方保护住了,企业赚钱了,但相关部门的监管权、消费者(或医生)的知情权在哪里?消费者安全又如何保障?

3. 公开成分不能内外有别。生家厂家称在美只公开的是云南白药成分,符合国家法规,不算泄密。既然不涉密,那在国内为何不敢公开成分?内外有别之余还涉嫌歧视。

4. 隐藏有毒成分有违“法理”。明确标出药品(包括保健食品)的成分,这是国内外相关法规所规定的,尤其是药品中的有毒成分,更要标示清楚。否则一旦中毒,患者可能不知道中毒原因,到医院也可能失去有针对性地治疗与抢救的机会。

5. 公开成分担心遭仿制是多余的。中成药的保密部分包括药物组成、处方配比、生产工艺等多方面。只公开药物主要成分(如另一个王牌中药——片仔癀便是这样做的),工艺制法保密,这样既难以仿制,仿冒更面临极大风险。如今饮料类企业同样涉及配方保密,但饮料成分公布并没有带来多少知识产权的混乱。

时至今日,社会进步了,科学发展了,保护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核技术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确应当保密;而云南白药给人类带来的只会是福祉,应该全人类共享,它需要只是一定程度的保护,并不是完全的保密。

云南白药在面世100多年来,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云南白药长期受“国家保护”,不仅挡住了对手的参与,也将合理的竞争挡在门外,药品质量的提升就失去了现实的动力。虽然依旧值得信赖,但近年来,云南白药因自身存在质量问题、毒副反应问题,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扣分不少。这些应当引起企业的重视,只有找出问题,不断开拓,努力提高药品质量才是根本。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上市产品的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安全。如果只是打着保密的旗号躺在金字招牌上睡大觉,任何“保护”都会失效“金字招牌”也将摇摇欲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3142.html

更多阅读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老矣 典故

印象中,邯郸火车站一楼大厅有一副巨型壁画,上面刻画了邯郸最具代表性的成语典故。其中一幅画是这样的,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光着膀子,背上负着一捆木头棍子,向一个黑发黑须的中年人下跪。老者很健壮,黑头发的中年人一看就是个书生打扮,中年人

光脚踩黄豆最近火了:既能排出全身毒,又能燃烧一身肥

原文:光脚踩黄豆最近火了:既能排出全身毒,又能燃烧一身肥 作者:天祥阿比甲当嘎 一边边看电视一边光脚踩黄豆,既能缓解腰酸背痛,缓解一天的疲劳,又能排毒减肥。具体做法是:在沙发前面开辟一小块地带,铺上黄豆,每天看电视的同时光脚在上面踩15分

美康粉黛玫瑰粉饼怎么样,好不好用? 美康粉黛

美康粉黛玫瑰粉饼怎么样,好不好用?以下为大家分享买过美康粉黛玫瑰粉饼的真实评价1.感觉挺细腻控油不错的持久度不错遮瑕还不错皮肤变得挺水润保湿不错哦2.粉饼很香很好,我是干性皮肤从没用过粉饼,第一次尝试,抹脸上感觉比较自然舒服也没

声明:《云南白药——国宝带“毒”,尚能用否 蕴康系列云南白药》为网友你消失的踪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