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堪称鬼子最杰出的兵器之一“92式步兵炮”! 堪称一绝逃顶指标

92式步兵炮为步兵营支援武器,适合在复杂地形上使用。例如对于山地战中的步兵营支援。任务范围广,几乎能包干所有步兵营需要的火力支援种类。结构简单,不但方便战时生产,相应的,使用和维护也都很容易。该炮于1932年7月设计定型,大阪陆军兵工厂和名古屋陆军兵工厂共制造3000门以上。

92式步兵炮是当时一种堪称"理想"的步兵营支援武器.尤其是对于机械化程度极低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另外,它非常适合在复杂地形上使用.例如对于山地战中的步兵营支援,就十分得心应手.而且它任务范围广,几乎能包干所有步兵营需要的火力支援种类.再加上结构简单,不但方便战时生产,相应的,使用和维护也都很容易.

92式步兵炮在75毫米级的火炮来说,全重只有212公斤实在是太轻了.因此,在运输上的要求很低.没有车辆的情况下,未经训练的畜力或人力都可以拖曳前进.在加上其可以分解运输,对战区的道路状况要求几乎是降到了最低点.可以说,92式步兵炮是一门真正可以无条件伴随步兵营作战的步兵炮.在二战中,只要有日军大队以上规模的行动,几乎都少不了92式步兵炮的掺和。

92式步兵炮是一种非常矮小的火炮,如果拆除防盾,全高会下降到50厘米左右—这个高度已经和重机枪差不多了。这意味着92式步兵炮可以很容易被隐藏.对于需要在火线上战斗的步兵炮而言,这是非常有用的优势.利用这项优势,92式步兵炮可以隐蔽部署在离敌人目标很近的距离上,充分发挥火力的准确性/突然性和猛烈性.并且在第一时间给予步兵需要的支援.(此战术具体而言,就是我军在战争中非常有名的大炮上刺刀)

92式步兵炮的射界非常开阔:横向射界90度,高低射角也将近90度。因为92式步兵炮体积小重量轻,再加上重心低,可以承受比较大的射角调整范围。灵活应用射角,:平射可以当加农炮用,足以对付土木工事和一般砖石工事,虽然炮弹初速低,但是打无防护车辆和装甲车的威力足够;曲射可以当榴弹炮用;大仰角射击时可以当迫击炮用,由于92式步兵炮是榴弹炮出身,弹道比迫击炮稳定的多,所以精度也比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80~82毫米)要好的多。同时,借助高射角,在山地作战时,92式步兵炮可以方便的配置在反斜面阵地上,这样,既可以为处于棱线或正面阵地上的己方部队提供及时的支援火力,又很好的隐蔽了自己.

92式步兵炮的弹种较齐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92式步兵炮本身超轻,但发射的炮弹不轻。高爆弹重达3.8公斤,和一般的75毫米身管火炮及80毫米级别迫击炮的高爆弹是一个档次。这赋予了92式步兵炮相对口径和重量而言较大的威力。

实际上,从整体性能来看.92式步兵炮除了重量和体积外,其他性能是落后于西方同口径步兵炮和加农/榴弹炮的(当然,也不是落后太多).但是武器优劣还要看使用环境.在亚洲地区,道路交通水平和军队的运输能力都远远比不上欧洲.同样一门2吨重的火炮,在欧洲可以叫轻炮,并可以跑的活蹦乱跳,但是在亚洲,就得专门成立个单位供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火炮的价值因素比重中,机动性就处于比较优先的位置.在这一点上,92式步兵炮做的很好.而且,亚洲地区的战斗中,火炮战斗强度远远低于欧洲,火炮的生存环境要比欧洲好的多.所以,92式步兵炮可以通过近距离射击,来弥补其在射程/精度/威力上的不足.并且充分发挥其一炮多用的特点,将"性能平均=性能平庸",变成"性能平均=样样皆通".真正的体现出"一寸短,一寸险"的特点.与“对手”比较:在亚洲战场上堪舆92式步兵炮较量高下的当然非美国M-1式75毫米榴弹炮莫属。92式步兵炮1932年7月设计定型,美国M-1式75毫米榴弹炮于1927年完成初期样炮至41年大规模列装,看来两种火炮的研制年代还是比较接近的。但两者同为战术级火炮所肩负的任务却并不完全相同:92式步兵炮作为步兵直接支援火力的一个主要任务是采用直瞄抵近射击摧毁敌方工事火力点,即所谓的“大炮上刺刀”;而美国M-1式75毫米榴弹炮则可以尽量避免扮演一线冲锋的角色——有更为轻便的“巴祖卡”和无后坐力炮担负这一任务。因此具体体现为92式步兵炮部署在营级而M-1式75毫米榴弹炮部署在团级,严格来讲两者并不是同一“重量级”的对手。92式步兵炮全重212公斤,如果拆除防盾,高0.5米左右;M-1式75毫米榴弹炮重650公斤,高0.9米——比较结果自然是小鬼子的92式步兵炮更灵活轻便。92式步兵炮使用的高爆榴弹重3.8公斤,射程2,800米;美国M-1式75毫米榴弹炮用M48型榴弹重约7公斤,全装药射程可达8800米左右——显然威力射程方面“纸老虎”山姆大叔胜了一筹。射速方面92式步兵炮采用螺式炮闩而M-1式75毫米榴弹炮采用横楔炮闩,看来92式步兵炮是落伍了,但M-1式也并非没有缺点——发射时虽然有炮锄支撑,但后坐力依旧会使炮跳离地面。所以通常美国大兵会在火炮的大架后端放上几包沙,减少火炮往上跳的距离和跳动的次数,以便加速退弹和装填下一发炮弹——估计是火线高度偏高,如果能进一步降低就理想了(例如像前苏联的D-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那样将助退/复进机布置在炮管上面)。

亚洲战场上此两种火炮的较量不止一个“回合”,也颇具戏剧性。第一次对决是在太平洋岛屿战场和印缅战区热带丛林战场。岛屿战场几乎没有回旋余地,92式步兵炮大多固定布置在火力点内,轻便灵活的优势完全不能发挥。在双方都固定不动的情况下,92式步兵炮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而在缅甸密林之中,装备M-1式75毫米榴弹炮的中国驻印军已是一支半机械化部队,一边修路一边行军作战。此种步步为营的作战方式下,M-1式75毫米榴弹炮以半吨多的重量依靠简易公路机动,因此未显得笨重——牵引火炮用的是吉普车而非骡马。在进攻密支那的战役中M-1式75毫米榴弹炮为盟军进攻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92式步兵炮在日军进攻缅甸时也担负同样任务,但对手是英军与中国远征军)。在市区与机场的战斗中,M-1式75毫米榴弹炮利用直射火力有效地摧毁了日军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工事。如此看来92式步兵炮与美国M-1式75毫米榴弹炮的初次对抗中彻底落败,当然此时已是二战末期,一个是筋疲力尽,“日暮西山”;另一个是辖全面优势“泰山压顶”——决定战争胜负的绝不是一两种武器之间的优劣(原子弹这东西另说),德国佬的“老虎”都含恨而终,何况饭都吃不饱的个把小鬼子呢!而即便如此,据说眼光苛刻的美国大兵对此种小炮也评价甚高。或许是冥冥之中92式步兵炮输的有些不服气?在鬼子投降后没两年,此两种火炮获得了再次同场对决的机会——“第二回合”92式步兵炮是“主场作战”—— 92式步兵炮完全是针对中国战场的实际情况而设计制造的,但小鬼子不管是面对国军的“德械师”、“苏械师”,还是“土八路”游击队都一直未遇对手。而国共战场上的血腥厮杀让此两种火炮都得以将各自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土八路”在小鬼子投降后才真正实现了“鸟枪换炮”。最为典型是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从45年10月初进东北时的32门小炮到48年4月第二次炮兵会议时统计的“山、野、重炮572门(其中包括100毫米以上的榴弹炮和加农炮79门),步、迫、战防炮863门,小炮掷弹筒3083门,总计4518门”,几乎全部为当年鬼子关东军遗留。估计排除掷弹筒后其余的一千四百门炮中92式步兵炮为数不少。而在攻占锦州的战役中四野几乎集中全部火炮“蹂躏”锦州国民党守军,用的恰恰就是92式步兵炮的长项——抵近射击。

[评论]堪称鬼子最杰出的兵器之一“92式步兵炮”! 堪称一绝逃顶指标
而同时期国军的火炮数量是多少呢?根据资料:“到锦州、辽西大捷和占领长春、沈阳后,国民党军东北精锐遭到全歼(其中包括全部美械装备的“五大王牌”中的新一军、新六军共五个师。这两个军在火炮方面的规模是每个师辖75毫米山野炮一营12门,37毫米战防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军则直辖有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营及一个155毫米榴弹炮营——两个王牌军加起来火炮不足500门!)。战后四野共缴获各种重炮170余门,其中包括美式155毫米重榴炮36门,日式150毫米重榴炮36门,美式105毫米重榴炮34门,各种高射炮69门(100毫米以下山野炮及迫击炮未计入)。由此而知,在国民党美械化师标准编制中M-1式75毫米榴弹炮是作为师级支援火炮进行配置的——看来老蒋的所谓美械王牌军也不过是顶个名罢了,怕是连美国从不参战的国民警卫队都不如!如此炮火密度难怪对手能把火炮推到眼皮底下“拼刺刀”。

而在中原战场上著名的战例就是“孟良崮”——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因为一个或一群曾经的抗日英雄黯然陨落而变的家喻户晓,至于其后几十年里不止一次的被搬上影视屏幕就不知应该让人觉得骄傲还是悲哀。回到原来的话题:74军即整编74师为民国军队王牌劲旅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打满抗战全场的老兵论战斗经验和军事技能也远非新一军、新六军那样的“小字辈”可比。

而围攻的华野第1(叶飞)、第4(陶勇)、第6(王必成)、第8(王建安)、第9(许世友)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即炮兵纵队)外加地方民兵总计二十万,可谓是由老虎(粟裕)带领的一群饿狼。

整编74师在孟良崮战斗中装备的12门卡车牵引105毫米榴弹炮因太重抛弃在山下,因此在编的36门75毫米山炮是除了迫击炮外的炮兵当家主力。作为全美械重装师,整编74师所装备的这36门75毫米山炮可能即为M-1式75毫米榴弹炮。(有资料称整编74师有一个炮兵营未参加此战而逃过一劫。而从战后报告看,华野缴获山野炮为28门,由此猜测M-1榴弹炮未全部参战,仅两营24门。)

孟良崮这种地形——缺少水源植被的光石头山,实在让人无语。不仅士兵之间的撕杀野蛮血腥,对火炮来说同样如此。无法构筑火炮掩体,迫击炮还可以寻找反斜面阵地,可直瞄火炮怎么办,如同回到拿破仑时代,拉开炮架面对面互轰?在无法构筑工事的山区,外型矮小、灵活轻便的92式步兵炮自然凭借相对隐蔽、容易机动的特点而大占优势。战场狭小、目标相对集中也回避了92式步兵炮射程较近的缺陷——2,800米的射程估计可以一炮将74师阵地射穿,否则老蒋空投的补给也不会落到共军头上去。在弹片与乱石齐飞又缺乏遮蔽手段的环境里,即使手榴弹的威力都成倍提高,至于炮弹是3.8公斤还是7公斤此时已经不是问题了。何况74师弹尽粮绝而华野大军有数十万山东老乡推着小车源源不断运输补给。另外提一句,山东解放区大概是当时除了东北解放区外后勤补给条件最好的,所用炮弹大多为设在大连苏军占领区的军火工厂生产,跨渤海运输。否则就算老蒋这个“运输大队长”多么大方,仅靠缴获,也无法支持一场大规模战争。孟良崮在经过血与火的三天三夜之后,战斗以一方的兵败身死而告终——呜呼!可惜了当年在万家岭、雪峰山、常德城与日寇血战的虎贲!国共内战,92式步兵炮连同掷弹筒、歪把子和九零式钢盔一起,随同百万大军完成了当年制造者——小鬼子梦想却未能彻底实现的目标:从白山黑水到琼崖海岛的又一次进军,并取得了胜利。而在其后的朝鲜战场上,92式步兵炮仍然作为志愿军主力步兵支援火器与美军M-1式75毫米榴弹炮再次交手。当然,此时的美军已经是飞机坦克唱主角了,但92式步兵炮仍然打的有声有色。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在部分正规部队的行军队列中,仍然偶尔可以发现92式步兵炮的身影(基本是驻扎在山区的部队)。不过这种被称作“山炮”的小钢炮已经换装了橡胶轮胎,拖挂在解放卡车后面显得毫不起眼,但娇小的身躯和以堪称“变态”角度高昂的炮口仍旧暴露了它过去的身份——92式步兵炮(而当年与之同时代的武器:92式重机枪早已尘封在历史当中,只在博物馆中能够见到),这可能是在所有缴获鬼子装备中被使用最久的一种武器了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4185.html

更多阅读

格但斯克 波兰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波兰格但斯克

图1:用“最美丽”的“之一”来形容格但斯克,我认为绝不为过。图2:这两张明信片都是我无法拍摄到的,上图是市政厅,下图是老城全景及莫特拉瓦运河。与其说,格但斯克是一派层“林”尽染中的中世纪城市,到不如说它更像一座童话王国。图3:如同

让我感动的征文——我最喜爱的老师 医院感动式服务征文

周五快下班的时候,收到科组长发的一条信息,要求每班都要上交“我最喜爱的老师”的征文,由于时间紧迫,我也只是用校讯通发了条信息给孩子们,让想完成的同学自愿参加,将完成后的作文发送到李老师的电子邮箱里来。临近期末,事情繁杂,我也没有过

在温岭~~石塘最美的五个海滩等你来! 温岭市石塘镇

石塘有三宝,阳光、石屋和半岛。其中,星罗棋布的海滩是石塘半岛最旖旎的风光。来到石塘吹吹海风、听听海浪,看日出日落、海阔天空,就算什么都不做,发呆也好。每一刻难过的时候就独自看一看大海让我们干了这杯酒好男儿胸怀向大海伴着许巍的

惊天重挫,4月最大的两次暴跌要来了! 最大的挫折 面试

惊天重挫,4月最大的两次暴跌要来了! 随着大盘跌破2200点之后表面上的逐渐企稳,人们开始逐渐确定经过一系列的下跌过后,大盘理所应当的顺应趋势有所反弹,并开始拿起抄底的武器瞄准那些心仪的目标股的时候。他们即将被4月份,也将是上半年最

中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秦九韶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

中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秦九韶【引言】他是那个时代的数学奇才、智多星,一位文武双全、善学好玩的时代叛逆,荡拓不羁、自然任性的性情中人;若他生活在现代社会,他的行为品性就很正常了,也就是说他是宋代的近代人,他使我联想到了德国

声明:《评论 堪称鬼子最杰出的兵器之一“92式步兵炮”! 堪称一绝逃顶指标》为网友穷小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