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精短古文 家长评语大全精短

【出处】

《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举着草叶遮蔽自己,翳,掩盖)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释义】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形容行事仅顾前而不顾后。 或喻目光短浅, 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常用此语。

【原文】

吴王欲伐⑦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⑧者死!”舍人②有少孺子③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⑤也;黄雀延颈⑥,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刘向《说苑·正谏》)

【注释】

①荆:楚国

②舍人:宫廷侍从

③少孺子:年轻人

④委身曲附:弯着身子,屈着前脚

⑤傍:通“旁”

⑥延颈:伸长着头颈

⑦伐:进攻

⑧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⑨罢:停止

⑩则:就。

11.三:多次

12.子:你

13.委:缩

《螳螂捕蝉》(精短古文) 家长评语大全精短
【译文】

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他死!”有一位年轻的宫廷侍从,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他像这样子了多(三:虚词即为多次)个早晨。吴王知道后说:“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他回答道:“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高的树枝上一边放声得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后。螳螂缩着身子贴紧树枝向前爬去想要捉蝉,而不知黄雀在它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张开的弹丸。这三者都想得到它们眼前的好处,却没有想到它们身后的灾祸!”吴王说:“好啊!”于是停止用兵。

吴国国君执意要攻打楚国,大臣们纷纷表示反对,国君竟然大怒道:“谁反对,我就处死谁!”此语一出,大臣们当然惊慌起来:再劝说会遭到杀身之祸;不阻止又所国家遭殃。这时,有个侍卫小官想了个办法,天天拿着弹弓在国君的花园里转来转去,引起君王注意。君王终于问他:“你干什么呢?露水把衣服打湿了还在转。”侍卫回答道:“你看花园中有个蝉,它爬在树梢上,一边吃着露水一边唱,叫得很欢却没发现有只螳螂正向它靠近。螳螂只顾捕食鸣蝉美餐一顿,可哪知道旁边逼近的黄雀正要扑向自己。黄雀想吃螳螂之际,怎知我的弹弓已经瞄准了这只黄雀呀!这三个家伙,都只知道他们眼前的那一点甜头而已,看不到自己身后潜伏的灾难杀机呀!”

吴王听了,自愧自悔只看小利而忽略了大祸,断然停止了攻楚的计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4385.html

更多阅读

情之痛——我看越剧《双玉蝉》 越剧双玉蝉菱花镜

乐清越剧团的王少楼、张腊娇,二十年间合作不少,我看过一些,甚感两人心声暗合,颇有默契,是我喜欢的生旦形象,但她们的戏,大多坎坷,常是无缘法,分离乍。《洗马桥》之宋湘萧月英,一个浪迹天涯,一个留守承诺,《莫问奴归处》之严幼芳唐仲友,一个独自归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关于联系的例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原文

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没有的事。本无其事,因传说的人多,就使人信以为真。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人把着关,一万个人也攻不开。形容地势险要,便于防守。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障,遮蔽。比喻被眼下细小事物所蒙蔽,因而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刘向说苑 卷七 政理 刘向 说苑 螳螂捕蝉

卷七 政理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夫化之不变而后威之,威之不变而后胁之,胁之不变而后刑之;夫至于刑者,则非王者之所得已也。是以圣王先德教而后刑罚,立荣耻而明防禁;崇礼义之节以示

H3-01-18《诱捕之后》(视频) s5p4418 全志h3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  电影故事  抗日战争前夕,青岛地下党遭到敌人严重破坏。农运部长郑子龙,在万国公墓接头时被诱捕。在此之前,地下党组织派往青岛了解情况的赵志雄、李文秋两人也遭到敌人逮捕,并被敌军法处长焦金栋杀害

声明:《《螳螂捕蝉》精短古文 家长评语大全精短》为网友尚酒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