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史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7)

1946年2月15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诸于世。ENIAC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还拥有并行计算能力。ENIAC由美国政府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器,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 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是操作指令是为特定任务而编制的,每种机器有各自不同的机器语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使用真空电子管和磁鼓储存数据 .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7-1964)

1948年,晶体管发明代替了体积庞大电子管,电子设备的体积不断减小。1956年,晶体管在计算机中使用,晶体管和磁芯存储器导致了第二代计算机的产生。第二代计算机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1960年,出现了一些成功地用在商业领域、大学和政府部门的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还有现代计算机的一些部件:打印机、磁带、磁盘、内存、操作系统等。计算机中存储的程序使得计算机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更有效地用于商业用途。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更高级的COBOL和FORTRAN等语言,使计算机编程更容易。新的职业(程序员、分析员和计算机系统专家)和整个软件产业由此诞生。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1972)

1958年德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 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IC),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单一的半导体芯片上,计算机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这一时期的发展还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2-现在)

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 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到了 80 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 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后来的 (ULSI) 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可以在硬币大小的芯片上容纳如此数量的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 70 年代中期,计算机制造商开始将计算机带给普通消费者,这时的小型机带有友好界面的软件包,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程序和最受欢迎的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程序。 1981 年, IBM 推出个人计算机 (PC) 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学校。 80 年代个人计算机的竞争使得价格不断下跌,微机的拥有量不断增加,计算机继续缩小体积。与 IBM PC 竞争的 Apple Macintosh 系列于 1984 年推出, Macintosh 提供了友好的图形界面,用户可以用鼠标方便地操作。

计算机发展趋势展望

计算机的发展将趋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和智能化,量子、光子、分子和纳米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使计算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技术革命,并带动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计算机发展历程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

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

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150机.

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

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

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

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

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

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

1985年,华光Ⅱ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

1986年,中华学习机投入生产.

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国产386微机——长城386推出,中国发现首例计算机病毒.

1990年,中国首台高智能计算机——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诞生,长城486计算机问世.

1991年,新华社,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正式启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1992年,中国最大的汉字字符集——6万电脑汉字字库正式建立.

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

1994年,银河计算机Ⅱ型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中期预报.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

1996年,国产联想电脑在国内微机市场销售量第一.

1997年,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8年,中国微机销量达408万台,国产占有率高达71.9%.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新华社 北京2000年8月17日电)

简述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2.计算精确度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3.有逻辑判断能力  随着计算机存储容量的不断增大,可存储记忆的信息越来越多。计算机不仅能进行计算,而且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以供用户随时调用;还可以对各种信息(如语言、文字、图形、图像、音乐等)通过编码技术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甚至进行推理和证明。

4.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内部操作是根据人们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控制进行的。用户根据解题需要,事先设计好运行步骤与程序,计算机十分严格地按程序规定的步骤操作,整个过程不需人工干预。

计算机主要用途:

一、数值计算

计算机广泛地应用于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计算,这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如:人造卫星轨迹计算,导弹发射的各项参数的计算,房屋抗震强度的计算等。

二、数据处理

用计算机对数据及时地加以记录、整理和计算,加工成人们所要求的形式,称为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相比较,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始数据多,处理量大,时间性强,但计算公式并不复杂。

在计算机应用普及的今天,计算机已经不再只是进行科学计算的工具,计算机更多地应用在数据处理方面。如:对工厂的生产管理、计划调度、统计报表、质量分析和控制等;在财务部门,用计算机对帐目登记、分类、汇总、统计、制表等。

我们不可以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录入、排版、制版和打印,比传统铅字打印速度快、效率高,并且使用更加方便;用计算机通信即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进行数据交换,可以方便地发送与接收数据报表和图文传真。

三、 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也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人们工作条件,节省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等。

四、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是借助计算机进行设计的一项实用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对保证产品有重要作用。

五、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第一个大型系统是在60年代由美国伊里诺大学开发的PLATO。现在世界上发展的各方教学软件已无法准确统计。CAI的专用软件称为课件,是CAD的一大分支,它可按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不同领域内容进行分类。

六、人工智能

计算机有记忆能力,又擅长进行逻辑推理运算,因此计算机可以模仿人的思维,让计算机具有一定的学习和推理功能,能够自己积累知识,并且独立解决问题,这就是计算机的人工智能。例如,计算机可以对计算机高级语言进行编译和解释;不同国家语言之间的机器翻译;在很多场合下,装上电脑的机器人可以代替人们进行繁重的、危险的体力劳动和部分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史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史
七、娱乐活动

我们可以在多媒体电脑上看电视、看VCD、听音乐、玩游戏、在网上和朋友聊天等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5471.html

更多阅读

高考考生饮食的四个禁忌 冠心病4大饮食禁忌

本文为你介绍的高考考生饮食的四个禁忌,不能食用不卫生不安全的食品,不能暴饮和暴食,不能因预防困乏而喝咖啡或吃巧克力,不能大量食用保健品。高考考生饮食的四个禁忌——工具/原料高考考生饮食高考考生饮食的四个禁忌——步骤/方法

平时补钙的四个最佳时间 一天中补钙的最佳时间

核心提示:补钙,什么时候补钙最好呢?最适合补钙的时间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平时补钙的四个最佳时间。钙元素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一大元素,不同年龄、不同生理状况的人对钙的生理需要量是不同,所以膳食的供给量也是不想同。很多

《爱笑的天使》嫣然纪念CD之四个版本 飞利浦纪念套装 55cd

嫣然天使基金由李亚鹏、王菲因女儿创建,并每年例行的举办慈善筹款活动用于唇腭裂儿童的救治。嫣然纪念CD从第一届慈善晚宴送出,至今已推出四个版本:、。首版单CD:2007年,嫣然天使基金晚宴赠品,内收录《心经》、《金刚经》、《爱笑的天使

声明:《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史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史》为网友旧日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