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诺:“人类动机理论”——读后感


马斯诺:“人类动机理论”——读后感
拜读了马斯诺的人类动机理论后,我终于找到了长期以来困惑我问题的答案。曾经困惑我的问题是:“生活在贫穷、落后和没有自由的社会中的人幸福吗?”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活生生的例子:一个捡垃圾的流浪汉会为他偶然捡到一堆值钱的垃圾欣喜不已;一位超级富翁会因为生意上的失败抑郁而死(湖南慈利县富豪章胜汉因被骗4500万,抑郁患脑溢血去世),同样,罪犯因减刑而快乐,有人因自由而无聊。从以上种种情况可以看出,人类的幸福感是相对的,我曾经问一位访问朝鲜的记者:“您觉得朝鲜老百姓幸福吗?”,本来我满怀希望,想知道答案,但他告诉我:“说实话,这个我真没答案”,这句话让我思考良久:幸福到底是什么?后来我回复他:幸福或许来源于对追求的满足,所以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都有幸福和不幸福。他对我的这个回答给了很高的评价。虽然我这样说了,但始终没有找到理论支持,直到我读了“人类动机理论”。

在该理论中,将人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理需求;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四是自尊需要;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生理需要。动机理论援引生理平衡驱力理论,认为人在生理不平衡时,有自动调节平衡的无意识过程。所以,当一个人极度饥饿的时候,充斥他大脑的就是食物,身体的各种感官和活动都指向食物,而其他活动暂时休眠或者消失。因为生理需要相对独立,但非绝对独立,当生理极度需要某一方面时,其他方面退居二线,包括精神追求。真因为如此,对于一个极度饥饿者,当偶然获得他想要的食物时,哪怕特别难吃的一丁点,都会让他获得极大的满足,从而产生幸福感。对此,笔者曾询问过很多农村老人,问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农业社时期觉得幸福吗?他们的回答普遍是:挨饿受冻,但依旧有快乐。我问快乐是什么?他们说快乐就是大家一起干活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以及过年分得一点粮食后的欣喜。可见那个年代底层老百姓的快乐多事建立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之上的快乐。是最基本也是动物本能的快乐。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动物,比如老鼠以前的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趋利避害需求。从这一点也可以对比人类最原始的需求和满足该需求获得的幸福感。

但是人是有别于动物的,即人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根据人类动机理论,当低层次需求满足后,就开始追求高层次需求。当生理需求得到相对充分满足以后,接着就出现一整套新的需要,科学家们把它们大致归为安全型需要(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焦躁、和慌乱的折磨、对体制的需要、对秩序的需要、对法律的需要、对界限的需要以及对保护者实力的需要等,P21)。这一点,由人类社会制度的进化可以得到佐证。在奴隶社会,奴隶等同与牲口一样,只满足他们最基本生存需要——食物。他们不会想着自己负责种一块地,收割交租子等;封建社会,封建农民即地主的伙计们可以负责耕种一块土地,只需要年末向地主交租子,他们或许能尝到劳动的乐趣,并且偶尔略有结余,来满足其他们的需要,比如购衣,迎娶等,当然,他们不会幻想着参与创办企业,参与政治,追求自由等活动;到了近代社会,人们有了自己的田地,多劳多得,可以创办自己的公司,自负盈亏,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后,开始追求生活环境的改善无致命重大污染、追求食物安全无掺毒中毒事件、追求法制健全,无屈打成招,刑讯逼供和被精神病事件、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无权力出租,贪污腐败事件。总之,有别于动物基本需求的其他高等需求开始出现。对于一个个体,他可能渴望拥有医疗、失业、养老、工伤等保险,保证自己免于疾病、失业、变老、受伤等安全威胁。我们很庆幸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一层面,比动物基本需求更高的一个层面,当然,极个别地方还处在努力满足基本需求的状态下。

在这里,我不妨把归属和爱的需求和自尊需求归为一类,它们都属于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有别于其他需求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当然也属于递进的高层次需求范围。在民主发达国家,你很难找到人一个人为寻找食物愁眉苦脸,很难找到一个人为躲避“安元鼎”追打而惶惶不可终日,他们都基本满足了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他们更多得追求生活中的爱,以及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或许会产生很多富贵病,比如抑郁症、还有各种精神疾病,这些都是精神需求惹的祸,当然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是愚蠢的,当然有些地方宁愿这样,比如在我国东北部半岛,一条三八线隔开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我相信北国的人有时候会有幸福感的,但那来源于对动物本能的满足,他们的部族首领应该深谙人类动机心理学的,让子民们的需求止步于动物本能基本需求,在偶尔解决饥饿后获得无比的幸福感,让他们为追求这种幸福而乐此不彼,根据极端需求主导原理,让其他更高级的需求暂时隐藏或者永远消失,这样,自然人们团结,社会稳定。人就是这样,有点贱,越满足他物质需求,越给他自由,他就萌生出更多的毛病,比如,要求保护环境、甚至禁止虐待动物等需求出现,或者甚至要求参选他们的代表。这在有些国家绝对是不可想象的,可见,精神需求人有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特征(以前传统经典理论认为人有别于动物的根本因素在于人可以制造工具)。

最高级的需求应该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记得从小学到初中,我心中一直有一个中国梦,我曾经梦想者驾驶自主研发的战斗机去解放世界其他地方受苦受难的人们,我想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中国梦。这其实就是人的最高级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这一术语是戈尔茨坦首创的(Goldstein,1930),该书在一种更加特殊和有限的意义上采用。它指的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self-fulfillment)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7004.html

更多阅读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内容 马斯洛七层次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如图所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内容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1)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诺5个层次的需求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他是智商高达194的天才,伟大的先知。他没有美学专著,其美

马斯洛的人生需求理论 马斯洛的五大需求

美国著名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人是永远不能满足的动物”。他第一个提出著名的人生需求理论,指出人的需求由低级依次向高级层次推进,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友爱和归属的需求→受尊敬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去世后,他的学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7层次理论

现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出镜率非常广泛,谁都会拿出来说一说,特别是在相亲、情感和求职节 目大行其道的今天,总有那么几个情感专家、人才测评师坐镇其中,虽然说到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过是心理学的皮毛知识而已。虽然拿来装*远远不

声明:《马斯诺:“人类动机理论”——读后感》为网友齐肩马尾拽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