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形图 江苏地形图

1:500数字地形图

发布时间: 2013-6-17 点击数:8194

基础测绘是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一)建立、更新和维护本市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维护高程控制网;

(二)测制和更新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

(三)进行基础航空摄影和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

(四)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立、更新和维护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我院基础测绘业务范围为大地测量:卫星定位、水准、三角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形图测绘与编制等。我院基础测绘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地测量,包括卫星定位、水准、三角测量,航测遥感测量、地形图测绘与编制等手段,建立北京市域测绘基准体系,平面及高程控制网,测制北京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入库与更新等。

我院自1955年建院开始,积极参与首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成了北京市各级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城市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测绘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初步构建了北京市空间基础设施平台和北京市地方测绘标准体系,为“数字北京”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我院完成的基本比例尺1:500地形图覆盖市城区范围400平方千米,1:2000地形图覆盖市平原范围的4000平方千米,1:10000地形图覆盖全市域范围16500平方千米。

平面控制网定期进行维护,高程控制网全市域定期复测,平原地区十年复测一次,沉降区每年复测一次。1:500地形图更新周期为半年,1:2000地形图更新周期为1年,1:10000地形图更新周期平原为1年,山区为4年。

我院已由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测绘技术转变,由过去传统的三角测量、小平板测量发展到现在的GNSS测量、全数字内外一体化测图、航天遥感数据采集等先进技术。

我院承担了北京市许多重大的基础测绘工程任务,其中我院承担的《北京市规划市区GPS控制网的建立》荣获2002年国家级优秀工程银奖;《北京城区系列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工程》荣获2007年部级优秀工程金奖;《北京市1:2000地形图航测生产与建库》荣获2005年部级优秀工程二等奖。

发展历程

北京市控制测量,在解放后是随着建设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北京地形图 江苏地形图

1950年建网,在市区建立主干三角网:在北京市区布设了一个27点(包括基线端点)的全面网,控制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是初期的主干三角网。在主干三角网的控制下开始在郊区布设二、三等三角点,以满足郊区的1 : 1000比例尺地形测图需要。

后经1957年和1963年多次改建、扩建,特别是1966年三角网的第三次调整,在北京地区布设了大面积的地震三角网,施测精度高,达到国家一等三角的精度。包括北京市十九个区县,而且包括了河北省的一些县、控制面积约一万七千平方公里,全网350个点,构成全面网。

到1973年止,全市三角点一等点46点,二等点275点,二等补点107点,三、四等点452点,精密导线共134点,另改算旧63座标系的二等补点和三等点共307点,总计1321点。建立了北京市三角网,控制面积28000平方公里。

初期的主干三角网使用T3型经纬仪进行三角测量观测,在后来的地震三角网建设中采用了NASM一2a型光速测距仪测距,用T4型经纬仪测定天文经纬度及各边天文方位角,用T3型经纬仪观测水平角。1975年测量平差使用了北京工业大学计算站108乙电子计算机进行方程解算,总之,三角测量观测及计算均采用传统方法。

八十年代后,测绘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随着3S技术的引进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广,数字化测绘逐步取代了传统测绘,GPS测量逐步替代了控制测量。

2002年完成了北京市规划市区GPS控制网的建立,2008年完成北京市三维基本控制网改建及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逐步建立了北京市现代基准体系。

地形图测图至解放前夕,共测完了1:500、1:1000比例尺图2662幅,施测面积为532. 4平方公里,测图方法,采用小平板仪光线法,配合绳尺量距。测图导线采用蔡司Ⅱ号6″读经纬仪和日制20″读游标经纬仪测角。

从1949年至1959年,施测的1 : 500至l : 10000四种比例尺地形图共34831平方公里,提供各用图单位的各种比例尺图一百多万张,为城市和工农业建设准备了大量的测绘资料,基本上满足当时的需要。1958年始,为进一步满足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市区16800平方公里内,除市中心区46幅为缩编的l:10000比例尺地形图外,其它区、县全面开展了1 : 10000比例尺平板仪测图工作。

从1960年至1969年,在北京地区布设了三万平方公里的平面及高程控制并施测了1 : 10000比例尺地形图1326幅,市平原地区,施测了1 : 2000比例尺图8614幅:市近郊区,测有1 : 1000比例尺图6600幅,城区l : 500比例尺图1383幅。

从1970年至1979年对各种比例尺地形图进行了修测和复测。

解放初期,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仍然停留在使用小平板仪测图方法上。直到1957年开始引进英国华兹和匈牙利MOM型等平板仪以后,才使我处测绘技术和成图手段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以视距代替了过去一直使用的人工量距法,解决了山地跑尺和荫蔽地区掏尺量距的困难,1960年,在平原地区进行了1:2000比例尺航测综合法成图的试验,但限于当时的技术能力,尤其是缺乏航测的必要仪器、设备,使这次试验未获得成功。1976年,开始引进了瑞士A10、BSS测图仪及配件EK22和国产H24纠正仪等航测成图设备,有了较先进的成图技术手段。

1972年初制定的《1 : 500~1 : 10000比例尺地形图图式》和《1 : 2000比例尺地形图修测补充规定》,同年11月修订了《1 : 500及1 : 2000比例尺地形测量规范》,1972年12月正式执行《l : 500、1 : 1000、1 : 2000、1 : 5000、1 : 10000比例尺地形图图式》,作为北京地区各种大比例尺测图的依据,1976年3月正式印发执行《北京市城市测量规范》,使技术管理系统初具规摸。

八十年代后,地形图测绘发生了巨大变化,模拟测图方式逐步由数字化测图技术所代替,2003年“1∶5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一体化测图技术的研究”的完成,标志着我院进入了数字化测绘时代。

我院从事专业工作的部门有:第一测绘分院、第二测绘分院、第三测绘分院、航测遥感中心、地理信息中心等。

我院基础测绘主要完成的工程有:北京市规划市区GPS控制网的建立、北京市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制作、北京市1:2000地形图航测生产与建库、北京城市系列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工程、北京市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制作、北京市规划市区1:500地形图更新测绘等。

相关内容

大地测量:

建立国家或地区大地控制网所进行的精密控制测量。内容有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卫星大地测量、惯性测量和各种大地测量计算等。它为地形测图和大型工程测量提供基本的平面和高程控制;为空间科学技术和军事用途提供精确的点位坐标、距离、方位及地球重力场资料;并为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地壳变形及地震预报等科学问题提供重要资料。

地形测量:

测绘地形图的过程。使用测量仪器,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根据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将地物、地貌测绘在图纸上。一般用摄影测量或平板仪测量等方法进行。

摄影测量:

利用摄影像片测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方法。过去,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用以测绘地形图;现代则利用像片的信息容量高、显示能力客观而细致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其他各个领域,形成一个新的分支,称为“非地形摄影测量”。根据像片获得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1)地面摄影测量,又有地面单像摄影测量和地面立体摄影测量之分。前者是二十世纪以前的方法,现已基本淘汰;后者虽亦古老,但具有易于控制摄影条件、成图精度高等优点,在一些科学领域内仍有使用价值。(2)航空摄影测量,是目前测绘地形图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同时还用于森林、地质、铁路、水利、城市建筑等各部门的勘测工作。(3)水下摄影测量(亦称“双介质摄影测量”),把摄影机安置在空中或水中向水下进行摄影来获得像片,主要用于测绘海底和水中物体。(4)航天摄影测量,从人造地球卫星或宇宙飞船上进行摄影,可有效地研究地球、月球和其他天体。此外,还有应用电磁波摄影的侧视雷达测量、雷达航空测量等。

遥感(RS):

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基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遥感的实现还需要遥感平台,像卫星、飞机、气球等,它们的作用就是稳定地运载传感器。当在地面试验时,还会用到地面像三角架这样简单的遥感平台。针对不同的应用和波段范围,人们已经研究出很多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物体在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传感器会把这些电磁辐射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原始图像。原始图像被地面站接收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才能提供给不同的用户使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

美国国防部为改进海军导航卫星系统建立的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包括空间部分、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空间部分由分布在三个圆轨道平面上的18颗卫星组成。在每个轨道面上均匀分布6颗卫星,相邻两轨道升交点赤经相差为1200,卫星轨道倾角为630,周期为718分钟,轨道偏心率e≤0.003,卫星高度为20197.7公里,可在几分钟内同时观测50以上高度的卫星6~11颗(平均为9颗),供全球范围三维定位和导航之用。控制部分包括主控制站、监视站和注入站。用户部分包括天线、接收机、计算机以及输入/输出控制、显示等设备。以于1979年发射6颗卫星,预期1985年前后完成该系统全部卫星的发射和试验任务。

控制测量概述:

控制测量是大地测量的一部分,控制测量研究的范围是不大的地球表面,在这个范围内把地球表面认为是平面而对精度没有影响,作为城市测绘单位以控制测量为主。

控制测量学是测量学的基础学科,有经典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其主要研究内容为:①研究建立和维持高科技水平的国家和工程控制网与精密水准网的原理和方法;②研究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精密仪器和科学的使用方法;③研究地球表面测量成果向椭球及平面的数学投影变换及有关问题的测量计算;④研究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理论和方法。

控制测量的主要内容:

⑴控制测量是研究精确测定地面点空间位置的学科。X,Y, Z;L,B,H

⑵控制测量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种工程建设、城镇建设和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

测量范围比大地测量小,测量手段多样化。

⑶工程建设大体可分为设计、施工、运营三个阶段。

设计阶段——测图控制网,可行性论证,估计(算)技术经济指标,写技术设计报告等。

施工阶段——施工控制网,选点、埋石、建标、观测、数据处理。

运营阶段——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主要是对控制网的成果进行有效的管理。

GPS测量已成为大地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测量工作的重要手段。

控制测量的发展及展望:

1).现代测绘基准体系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是为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提供空间位置、高程以及重力等方面的起算依据。它由相应的参考系统及其相应的参考框架构成。提供空间位置起算依据的是大地测量参考系统和大地测量参考框架,国际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在采用国际地球参考系统(ITRS)和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近十年来,我国也在利用空间观测技术,建成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并完成了该网与全国天文大地网的联合平差工作,使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即CGCS2000)不仅有明确的定义,而且具有高精度的参考框架。

我国的高程基准采用1985黄海高程系统,基准是青岛水准原点及其高程值。其参考框架则为国家一、二等水准网。高程基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海拔高程(正高或正常高)的起算面,我国采用CQG2000似大地水准面。

关于重力基准,国际上有波茨坦重力系统和国际重力标准网(IGSN71)。我国目前采用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作为重力基准。

2).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GPS系统美国已制订出到2020年的“GPS现代化规划”。其实质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即“3P”政策:一是保护(Protection);二是阻止(Prevention);三是保持(Preservation)。欧洲空间局( ESA)已经最终确定了包括30颗Galileo卫星的空间构形和相应地面控制站布设的最有效的方案。同时确定了Galileo和外部系统的关系。预计2010年以后系统投入正式运行。俄罗斯目前正在着手GLONASS系统维护与更新建设工作,并进行了整体规划,开发新一代GLONASS-M卫星,增长卫星寿命和提高卫星性能,使星座卫星数量达到24颗。我国正在发展北斗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卫星星座设计考虑到准备向全球导航定位系统过渡。

GPS技术的定位方法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一是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可以利用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局(IGS)预报的GPS卫星的精密星历或事后的精密星历作为已知坐标起算数据,同时利用某种方式得到的精密卫星钟差来替代用户GPS定位观测方程中的卫星钟差参数,这样用户利用单台GPS双频双码接收机的观测数据在数千平方千米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任意位置,都可以2~4dm级精度进行实时动态定位,或以2~4cm级的精度进行快速的静态定位。二是网络RTK,它是在较大的区域内建立多个坐标已知的GPS基准站,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以这些基准站为基准,计算和发播相位观测值误差改正信息,对该地区内的卫星定位用户进行实时改正的定位方式。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已经利用网络RTK技术建立了区域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多频组合、多卫星系统集成的卫星导航定位已成为当今国际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的研究开发热点。

3).地球重力场理论研究与大地水准面精化

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可以用地面已知的重力异常观测值解算出来。目前建立地球重力场模型多采用卫星重力法,一是观测人造卫星轨道对参考(正常)轨道的摄动,这可以是由地面观测卫星轨道摄动,也可以是由一颗高轨卫星(如GPS卫星)对低轨卫星(如CHAMP卫星)观测轨道摄动,然后根据卫星轨道摄动理论及其观测数据求解位系数;二是利用同一低轨上两颗卫星(如GRACE卫星)的相互跟踪,测出星间距离变化量,反演地球重力场的位系数;三是在低轨卫星中装有重力梯度仪(如GOCE卫星),直接测出卫星轨道上的重力梯度,以此求解位系数。

确定大地水准面,一般还是解算适合某一区域或国家的相对大地水准面。现在国内外最常用的最好的一种求解重力大地水准面的方法就是移去——恢复技术。另外通过GPS的大地高和精密水准测量可以直接观测到大地水准面差距。为了最终获得一个既有高精度,又有高分辨率的大地水准面,可将高分辨率的重力大地水准面拟合到高精度GPS水准求得的大地水准面上。近年来,我国建立了全国和许多省、市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似大地水准面,其中有的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度可达到cm级,分辨率可达到2’30”×2’30”。

4).地壳运动监测与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手段的不断发展,地表可观测的覆盖面的扩大和精度的提高,研究对象由局部(如断层)扩展到地区(如板块)及至全球。目前我国的地壳运动监测与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的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实践成果。求出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和变形场及其水平应变率场;建立了中国大陆的二维DFEM模型;求解了五个主要板块的绝对和相对板块运动参数;得到了实测的板块运动模型GVMI。另外对我国某些区域如鄂尔多斯地块、青藏高原、川滇地区、华北地区等的地壳运动和昆仑山口MS8.1级地震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概述:

基本比例尺数字测图的是将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理要素(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然后由电子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得到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由图形输出设备(显示器、绘图仪等)输出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图形。它是一个面向数据,面向图形的过程。数字测图就是要实现丰富的地形信息和地理信息数字化和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是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等测量工作的重要手段。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作业模式和工作流程:

电子平板作业模式:分为测站电子平板作业模式和镜站遥控电子平板作业模式;数字测记模式:分为全站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和全站仪+测站现场绘制测站草图模式。

作业流程: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发展趋势:

目前,各测绘单位所使用的野外数据采集软件基本可以分为本系统(单位)自行开发的和由专门的测绘软件公司开发的两类。其中,商业测图软件主要有以下三种:以清华山维公司与清华大学土木系联合开发的测霸EPSW系列;武汉瑞得测绘自动化公司的RDMS系列;广州开思公司的SCS系列、广州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的CASS系列与北京威远图公司的CitoMAp系列。

EPSW系列自行设计独立软件平台,可生产DXF格式的交换数据。该软件的最大优点是符合老测绘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与习惯,但其功能不能完全满足内业编辑的需要,且外业工作量依旧较大。

RDMS系列是在GIS图形平台上开发的一个专门测绘用软件,比较简单易学,提供了地籍测量的相关内容,对于地籍表格的处理方便快捷。所以,许多从事地籍测量的单位选择了它。

SCS系列、CASS系列与CitoMAp系列是基于AUTOCAD平台开发的,直接生产工程设计软件环境需求的DWG数据。由于其有AUTOCAD绘图的先天优势,编辑功能有目共睹。

近年来,面向GIS的数据采集加工正成为发展趋势, 地理信息平台如ArcGIS等加强了对CAD图形的支持,AutoDesk公司也在AutoCAD的基础上,推出了Autodesk MAp 3D系列,集成了CAD与GIS,在提供强大编辑功能的同时,支持属性数据存储与查询,支持拓扑分析与查询,提供了DWG格式与ArcGIS ShApe等格式之间的输出和输出转换功能。

航测成图概述:

航测成图是摄影测量的一种。从飞机等航空飞行器上拍摄地面像片,以获取各种信息资料和测绘地形图。若选用适当的航摄比例尺和测图方法,可测制各类比例尺地形图。按照地区类别、测图比例尺、测图要求、航测内业测图技术与装备条件等,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测图。所得成果是线划地形图或影像地形图以及数字地面模型。

航测成图的工作按获取航片先后顺序可分为:航区划分、像控点布设、摄区规划、航摄飞行;资料验收、航片扫描等。按航测内外业可分为:外业获取航片资料及外业调绘,内业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内业测图、图形编辑和成果整理、质检及上交等。

航测技术发展:

1). 无人飞行器的应用

无人飞行器(UAV)是近几年新兴的的面向低空遥感的飞行器,主要包括无人飞机和无人飞艇。无人飞机的飞行高度为100~400KM,飞行速度为每小时90~160KM,主要用于实时获取空中信息,确定快速反映方案。如地质灾害、矿山灾害检测、森林火险、农业病虫害、大气监测、输油气管道及高压电路检测、放射区域监测、城市及高速公路监控以及军事侦察防御和警务侦破工作等。无人飞艇的飞行高度为50~4000KM,飞行速度为0~50KM,

主要用于及时获取低空高分辨率航摄数据,用于城市局部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小城镇规划设计测绘等方面。无人飞行器主要优点为:低空云下摄影、无需机场可起降、低空高分辨率摄影、程控复杂姿态摄影、低空安全性,所以,无人飞行器低空遥感是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的重要补充。

2). 数码航摄仪

由于数码航摄仪具有普通航摄仪所不具备的种种优点,所以当前国内外很多测绘部门已经采用数码航摄仪拍摄的航片来进行4D产品的生产。在国内,天津测绘院率先展开了DMC航摄数据的应用研究,并随之购买了两台DMC航摄仪,随之不少省市的测绘部门都对DMC航摄数据展开了应用研究。今年上半年,我院对DMC数据在航测生产中的应用展开了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随后,对另一种数码航摄仪UltraCamD的航拍数据空三成果测图导入进行了实验研究。

国内的数码航摄仪研制工作也在深入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四维远见公司研制成功了商业化数码航摄仪SWDC系列产品。它基于哈苏高档民用相机,经过加固、精密单机检校、平台拼接、精密平台检校,并配备测量型GPS接收机、数字罗盘、航空摄影管理计算机、地面的后处理计算机和大量的空中软件、地面软件,最后整合而成。SWDC是一种集航空摄影与航空摄影测量为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开创了国产数码航摄仪的先河。

3).像素工厂

2006年初,法国的Infoterra公司发布了其新的摄影测量产品—像素工厂(Pixel Factory或称IA- Image Assembly影像流水线),它是海量遥感数据自动处理系统,被称为“下一代工业化地理数据生产的解决方案”。

由于高性能台式机的出现,摄影测量工作站有可能在硬件上使用基于多核64位CPU的“刀片”计算机,在软件上使用64位操作系统和64位高级语言C++,以及能将串行计算并行化的平台(工作室)。这为摄影测量工作站从全数字化过渡到全自动化提供了基础,“像素工厂”目前主要用于多片相关,多光线交会,自动生产DSM和真正射影像。

4). 数字摄影测量网格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祖勋领衔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首创的新一代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测量处理平台——数字摄影测量网格(DPGrid)产品使地形图测图速度达到目前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处理速度的8倍以上,可以实时处理大面积高精度、多光谱遥感影像。

目前,以单人单机模式运行的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工作效率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基础测绘数据生产的需要,张祖勋院士主持的研究项目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与数字摄影测量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数字摄影测量网格的思想,并成功研制了新一代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Grid。DPGrid包括集群并行运行系统和空三测量(AT)、光束法平差(BA)、正射影像(OP)、网络无缝测图(SLM)4个软件模块,能够处理航空数码相机SWDC、DMC、UCD影像数据以及各种低空摄影测量影像数据,实现了高精度全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和基于网络的无缝测图。

5).LIDAR

随着空间数据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获取准确可靠空间数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简称LIDAR)作为一种经济可靠的技术正逐步引入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LIDAR是一个集现代三种尖端技术: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于一身的空间测量系统。LIDAR统通过扫描装置,沿航线采集地面点三维数据,通过特定方程解算处理成适当的影像值,生成LIDAR点云数据和DSM,并可直接与其它类型要素或影像数据合并,生产内容更为丰富的各类专题地图。LIDAR能部分穿透树林的遮挡,直接获取真实地表的高精度三维信息。激光脉冲不易受阴影和太阳角度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质量。其高程数据精度不受航高限制,比常规摄影测量更具优越性。LIDAR系统应用多光束返回采集高程,数据密度可达到常规摄影测量的三倍,大大提高了正射影像纠正精度。在不同的实地条件下,平面精度可以达到0.15至1米,高程精度可达到分米级,间隔可达到几十厘米。

6).SAR数据处理

SAR成像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能力,它与可见光红外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我国SAR传感器研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先后研制了不同波段、不同极化方式、空间分辨率达到0.3m的传感器,并在SAR立体测绘方面设计了不同轨道和相同轨道的重复观测,为我国开展SAR技术的相关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围绕SAR数据的重点研究以及突破主要包括:

根据不同应用目的的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利用SAR和可见光反映地物不同特性的特点,在提取不同土壤性质以及洪水监测和灾害评估方面采用不同的融合方法,

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SAR图像噪声去除方法。由于SAR的成像特点,造成了SAR图像的信噪比低,噪声严重。提出了自适应滤波四项,基于图斑的去噪声方法以及噪声去除方法评价等。

机载和星载重复轨道的SAR立体测图技术以及星载的InSAR技术和D-InSAR的突破。完成了星载InSAR生成DEM及D-InSAR形变检测的相关软件开发,计划利用SAR数据提取地物目标,开展计划干涉测量的研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7047.html

更多阅读

联通手机卡怎么充q币 联通手机卡冲q币

联通手机卡怎么充q币——简介用手机卡充Q币, 移动的还是比联通的方便的多!!联通的只能通过拨打电话来充值Q币!!而且还仅限北京和江苏的联通卡!!充值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手机充值卡, 第二种是手机话费来充值!!这里就来为大家分享如何用联通手

国内省会城市区号一览表 省会区号

发点这两天老用的东西,好查。 省份-城市-区号省份-城市-区号北京 北京010江苏 南京 025上海 上海021江西 南昌 0791天津 天津022贵州 贵阳 0851重庆 重庆023辽宁 沈阳 024安徽 合肥0551山西 太原 0351福建 福州0591陕西 西安 029广

声明:《北京地形图 江苏地形图》为网友如果星星不发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