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感觉主义者:或作为肺结核患者的约翰·济慈3

肺结核症状在济慈诗中的体现及本文结论部分

济慈有案可查的书信始于1816年,关于他的肺结核病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感觉可能始于1817年10月28-30日写给贝利的信中,他提到他邀请海顿吃饭,而海顿因病未来,时已傍晚,济慈本想去探望他,但济慈说,“我颇感不适,不能承受晚间的阴冷。”照理,一个21岁的青年人是不应该如此的,这是肺结核畏寒的初期症状。在他的书信中,提到健康状况的共有25处,其中12处提到他最为痛苦的“咽喉痛”(sore throat)。书信中第一次提到“咽喉痛”是在1818年7月23日他写给弟弟汤姆的信中,“我感到有一点喉咙痛,最好能在奥班(Oban)呆上一两天”。除此之外,济慈在信中多次提到畏寒、怕冷、懒怠、焦渴等。这些都是肺结核的症状。《内科学》中这样描绘肺结核病:

〖临床表现〗 典型肺结核起因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倦怠、食欲不振、咳嗽及少量咯血。

全身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

呼吸系统症状:常为干渴或带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咯血后常有低热。

由此可见,济慈作为生物链中的一分子,已明显地与生态环境之间出现了断裂,他对生态系统的反应肯定不同于常人。

倦怠、乏力、是肺结核的重要症状。在济慈的书信中反复出现倦怠、怠惰(indolence)、厌倦(ennui)、淡漠(disinterestedness)、等字眼。而休息与睡眠也许是肺结核患者格外需要的东西。因此,济慈的许多诗都是在半醒半睡的状态中写成的。

济慈的早期诗作在潜意识中已体现出了“倦”的状态。1816年6月,还在肺结核症状不明显的时候,在一首“对于一个久居城市的人”的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他可以满意地,懒懒躺在/一片青草的波浪里,读着温雅而忧郁的爱情小说。”可见,懒懒地躺着读书是一件惬意的事。在《咏海”(1817)中他说,“ 呵,请放眼于大海的辽阔,/假如你的双目迷惑、厌倦。”在《咏勒安德画像》(1817)中,他说,“是青年勒安德,正奋力游向死亡;/近乎癫狂,他要把疲倦的嘴唇/印上希罗的面颊,以微笑迎微笑。”在《英国多快乐》(1817)中,诗人热爱英国,歌唱英国的葱茏胜过他乡,“但有时我仍恹恹地想去寻觅/意大利天空……”。在《歌鸫说的话》(1818)中,歌鸫这样劝告人们,“别为求知而烦恼呀——我没有知识,/可是夜神听我唱。思索着怠惰……”。在《致爱玛》(1816?)一诗中,他说,“你要是倦了,我为你找一角草地,/你可以枕着青苔和野花歇息。”

在《怠惰颂》中,这种“倦怠”与“困倦”更是达到了顶峰,以至于他要专门写一首诗来歌颂它。这是一首在倦怠状态中严肃思考“爱情、雄心、与诗歌”的杰作,但却处处表现出肺结核的症状。说话者在清晨就产生了幻觉,看见了三个形象,即爱情、雄心、与诗歌,他们在石瓮上反复出现,继而说话者以一种半醒半睡的状态向他们发问:

神奇的幽灵,我怎会对你们一无所知!

你们怎样来到此地,蒙着如此神奇的面罩?

难道这是一个密而不显的谋划,要窃取

我无所事事的懒散时光,再倏然遁逃?

令人昏睡的时辰如圆熟的水果随手可摘;

给人带来快乐的困倦夏日的云

使我的双眼困盹;脉搏的跳动越来越弱;

在这里,“懒散时光”、“昏睡的时辰”、“困倦夏日”、“双眼困盹”,无不体现肺结核临床表现的特征。即使在人物的形象刻画上也留下了这种特征的印象。如“雄心”“面色苍白,/永远在观察,用一双疲惫的眼睛”,“诗歌”“没有欢乐”,“至少对我是这样,不如困倦午时的甜蜜”。最后又向这三个形象说,“消逝吧,鬼魂们!离开我怠惰的心灵……”。

那首著名的《夜莺颂》一开头,说话者就以一个疲倦的病态的形象出现:“我的心在痛,困顿和麻木/刺进了感官,又如饮过毒鸩,/又像刚刚把鸦片吞服,/于是向着列斯的忘川下沉”。先是“困顿麻木”,刺进了感官,这符合肺结核患者疲倦困乏的症状。说话者进而描述这种状态是“仿佛饮了毒鸩”,又把“鸦片刚刚吞服”,因而产生一种似睡非睡的困顿麻木的感觉。

当然,济慈的“怠惰”不是消极的。这种“怠惰”正如T.S.爱略特说的那样,是一个“客观对应物”,济慈通过“怠惰”感知客观世界,将进入“怠惰”状态中的感觉写下来。由于“怠惰”是始终伴随肺结核的症状之一,济慈很乐意在感到慵懒时躺着或坐着思索问题,因此,他将“怠惰”时思索问题描述为“思考的旅程”,“怡人的、快乐的怠惰”。在济慈的书信集中,提到“怠惰”的共有八处,其中有几处还有较长的论述。在书信集的索引中甚至专门列出了Indolence 的条目,足见其影响之大。

肺结核的另一些症状是低热、咳嗽、呼吸急促、虽困乏却不能很好入睡,或处于半醒半睡之中。怪不得他会问“我是醒是睡”这样的问题。早在1814年,济慈刚学写诗时,就有“生,若是梦,那么死,可是睡眠”()这样的诗行。在济慈早期的重要诗作之一《睡与诗》中,他是这样歌颂睡眠的:

除了你,睡眠?呵,轻轻闭合

我们眼睛的、催眠曲的低唱者!

你在快乐的枕上轻轻盘旋,

把罂粟花蕾和柳枝编成花环;

你悄悄撩乱了美人的发辫,

又快乐地倾听早晨向你问安;……

在《给我的两个弟弟》(1816)一诗中,他说,“正当我上天入地把诗韵搜索,/你们的眼睛,像睡在诗的梦里,/凝视着这部传说。”在《初见爱尔金石壁有感》(1817)中,他将生命的无常比做无可奈何的睡眠:“无常/重压着我,像不情愿的睡眠,/每件神工底玄想的极峰/都在告诉我,我必将死亡……”。在这首诗中他首次将睡眠与死亡联系起来。此后,睡眠与死亡就一直是济慈诗歌创作不能分离的主题。在《安底弥翁》的开始济慈写出了“一件美的事物永远是一种块乐”的名句,而在接下来列举的事物中他将“睡眠”、“健康”、“平和的呼吸”都当作美好的事物,而这些正是肺结核患者所渴求的。而在《致睡眠》(1819)一诗中,诗人更是把睡眠隐喻为“午夜的温馨的安慰者”,“她有一双善意的手”,小心翼翼地“合上幽暗的眼睛”,“使它躲过光亮,躲进圣洁的遗忘”。也许,只有“甜蜜的睡眠”才能使诗人忘记“尘世间,夜莺从不知道的一切”。

肺结核病人畏寒、怕热,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而这些症状在济慈的诗作中都有大量的描写。他经常营造一种温暖舒适的环境。如在《给我的两个弟弟》一诗中,他这样描写家中温馨的气氛:

小小的火苗从新添的煤里

欢跳着,它微弱的爆裂声音

爬过一片寂静,像冥冥的家神

在对这些友爱的灵魂低语。

而在《蝈蝈和蟋蟀》中,他又这样说,“在孤寂的冬夜,当冰霜冻结,/四周静悄悄,炉边就响起了/蟋蟀的歌声,而室中的温暖/使人熏熏欲睡…… ”。这里,户外冬夜的寂静、冻结的冰霜与室内炉火的温暖形成了尖锐的对比。而在《幻想》一诗中,他又营造了一种在温暖环境下让幻想徜徉的甜蜜:

秋天红唇般的果实丰硕,

在浓雾和晨露中变得羞涩,

过多的品尝反而生腻。怎么办?

那就请你坐在炉火边,

这时干柴燃起熊熊的火苗,

像冬夜的精灵在欢跳;……

消失的感觉主义者:或作为肺结核患者的约翰·济慈(3)

济慈对温暖情有独钟,《易莎贝拉》中有这样一段,“爱呵:请领我走出冬季的严寒,/姑娘!我要你引我到夏日的地方;/我必须尝一尝在那炎热的气候/开放的花朵,它开放着美好的晨光。”诗人的《圣亚尼节的前夕》描写了冷峭严寒的天气,在这样的“焚烧的香”都能“凝成白雾”的严冬里,波菲罗与梅德琳温馨的爱情与之形成了尖锐的对比。而这一对恋人逃离到风雪中之前,波菲罗就对梅德琳说,“起身吧,起身吧!不要胆小;/为了你,我在南方早把家园置好。”南国的温暖正是济慈所渴望的,因此,《夜莺颂》中也有“来一杯酒吧,盛满了南国的温暖”这样的诗句。

肺结核使得济慈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尤其是阴冷的天气。而他的心情与身体的反应也总是受天气的影响。如,1818年6月,他随朋友去苏格兰旅行。那一年的夏天非常阴冷。参观彭斯墓时,阴冷的天气与彭斯个人的不幸经历使他心情变得非常坏。他在《访彭斯墓》一诗中这样写道:

这小镇、这墓地和夕阳,

这浮云、这树林和圆山,虽美丽

却冰冷——陌生——好像在我久已

做过的梦中梦见的一样。

刚刚开始的夏天却如此苍白凄凉,

如冬日的疟疾只微光一丝,多么短暂;

星星虽似蓝玉,却总是暗淡——

一切美而冷,痛苦永远留心上

此诗写于当年7月1日,应是盛夏之时,但诗人却用“冰冷”、“苍白凄凉”、“冬日的疟疾”、“一切美而冷”这样令人瑟瑟发抖的字眼;诗的后半部还有“虚弱”、“病态”、“暗影”一类形容病人的字眼,可以想象此时诗人对外部天气的反应是何等强烈。

肺结核病人平时面色苍白,咳嗽或发热时则面色潮红。“苍白”是济慈最喜欢用的词之一。如,在《怠惰颂》中,他描写“雄心”“脸色苍白”,在《普塞克颂》中先知的“嘴唇苍白”,在《给——》一诗中,他形容日神的面庞苍白,在《咏梦》中他说,“恋人们何必/互诉衷肠,——我见到柔唇苍白,/我吻的红唇也苍白”。在《易莎贝拉》中他描写一对恋人互相思念时,这样说,“漫长的五月,经历了痛苦的相思,/六月来临,他们的脸色更加苍白”。《无情的美妇》中的骑士两次“脸色苍白,独自彷徨”;还有“我梦见国王、王子、武士,/他们的脸色全是死白”。“苍白”一词还被他用来形容事物,如,“苍白的夏季”,“苍白的天空”,甚至还有“苍白的火焰”、“苍白的青春”,等描绘。

有时诗人将苍白与潮红结合起来,描写一个人的脸色。《无情的美妇》中骑士的脸最为典型:

你的额角白似百合

垂挂着热病的露珠,

你的面颊像是玫瑰

正在很快地凋枯。

这是一个典型的肺结核病人的脸色。在《希腊古瓮颂》中,他描写那对恋人时说,

幸福的是这一切超凡的情态:

它不会使心灵餍足和悲伤,

没有炽热的头脑,焦渴的唇舌。

济慈的病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对生态环境的态度与要求,他喜欢安静平和的自然,凉爽湿润的空气,温和宜人的天气。如,他创造的“绿荫世界”(the leafy world)大多以“凉亭形象”(bower image)出现,不是躺在草地与花丛中读书,就是在凉亭中歇息或沉思。在《恩底弥翁》的开篇中,他把“一座幽静的凉亭”列为美的事物。济慈描写的自然总是那么温和,温柔,和蔼。没有电闪雷鸣,没有暴风雨的呼啸,即使大海也是那么平静地“发出永恒的低语”。他从不描写野性的自然。这也许是一个肺结核患者对生态环境的本能的要求吧。

1819年,济慈的病情有所稳定。在对死亡、诗歌、爱情、名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考后,他的思想已上升到生死合一的境界。正如他所说,“内心的痛苦平缓了”,他自身的“秋”的季节已经到来,准备平静地迎接“冬天”。而英格兰温和美丽的秋天最适合肺结核病人的休养与恢复。而1819年的秋天又格外地暖和。正是这种内心的平和与外部生态环境的和谐才产生了《秋颂》这样“最不受感情影响”的诗作。

秋天所能提供的“温暖”、“平和”、“圆熟”等,与诗人的成熟融为一体。顺便要提及的是,济慈特别喜欢塑造圆形的形象,这一点评论家也注意到了。如,“珍珠的泡沫”、“花团锦簇的牡丹”、“晚间长起的鼓鼓的蘑菇”。而这些圆形的形象在“秋颂”中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累累的珠球”,“使葫芦长大,鼓起了榛子壳”,“塞进甜核”,“徐徐滴下的酒浆”,等。从整个诗歌的结构来看,也是呈圆形如波纹向外扩散:雾的早晨,昏昏欲睡的中午,有些寒意的落日时分;秋的舞台上的人物(指拟人的一切事物)与道具,从院子慢慢向邻近的田野扩散,到远处的小山,再到天空;再到秋的各种各样的行动——静止的生长,从容的劳作,丰收后的倦怠,昆虫起飞前的焦躁不安,及其他动物的鸣叫,等。为什么济慈喜欢圆形的形象呢?因为圆形的东西给人一种平和温暖的感觉,不会产生冷峻之感,这符合肺结核病人的生理需求,而果实圆熟的秋正是济慈所喜欢的。《秋颂》中的第三节关于秋声的描写,是济慈对整个生态循环的总结,也是他的绝唱。这是生命与死亡之歌,是滞留与告别之歌,是秋步入冬之歌。秋不仅是死亡的象征,更是生命的象征。济慈的《秋颂》正是生态循环与天道循环的赞歌。

结论

一般来说,诗人的创作初期大都把眼光投向大生态环境。随着创作的深入,诗人逐渐开始注意自己的小生态环境,用小生态来反映大生态,用小生态反映个人的内心世界与感受。诗人的某一特定的经历,甚至某种生理缺陷或疾病都会影响他的创作。而影响济慈创作的正是他的肺结核疾病。大量的事实表明,肺结核病使他与外部的生态系统出现了断裂,而使他对外部世界的变化变得十分敏感。首先,引起诗人思考的是死亡的问题,在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的这一严峻的形势面前,济慈表现出了一个诗人特有的冷静,用他特有的诗作完成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最后达到了生死合一的境界。其次,济慈作为一个诗人,同时又作为一个肺结核患者,他的病症不可能不在诗作中反映出来。他以诗人特有的敏感,富有美感地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他对生态环境特有的感受,这种感受十分明显地带有肺结核的症状,如倦怠、怠惰、嗜睡、畏寒、怕热、焦渴、敏感、多梦等。由于这些感觉是以诗的形式记录下来的,因而具有特别的美感。评论家大多谈到了济慈的感觉主义,如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英国的自然主义》中称济慈的诗为“包罗万象的感觉主义”,他指出:

跟着济慈,我们走进了一间温室;一股柔软、湿润的暖气扑面而来,我们的眼睛不由自主地为那些

色彩艳丽的鲜花和饱满多汁的瓜果所吸引;那细长的棕榈树,枝叶间从没有吹过粗暴的风,以它婆娑的大叶向我们温柔地招手致意。

勃兰兑斯的论述非常精辟,但他没有进一步论述济慈感觉主义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正是肺结核特有的症状加上诗人的禀赋,才形成了济慈的风格。

(续完)

参考文献:

[1] Abrams, M.H. The Mirror andthe Lamp: 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M].1953.

[2] Barnard, John, ed. John Keats,the Complete Poems. Penguin Books Ltd, 1981.Wiener,

[3] Gittings, Robert, ed. JohnKeats [M].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 1968.

[4] ---- ed. Letters of JohnKeats[C]. Oxford: OUP, 1979.

[5] Philip P. Dictionary of theHistory of Ideas [Z]. Vol.2. NY: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73.

[6] Vendler, Helen. Odes of JohnKeats [M].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University, 1983.

[7] 勃兰兑斯.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第四分册 英国的自然主义 〔M〕. 江枫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8] 叶任高主编 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200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7307.html

更多阅读

电脑任务栏消失的三个原因及解决方法 耳鸣原因及解决方法

  电脑任务栏消失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因为任务栏特别重要,任务栏消失以后,许多网民会不知所措。本文为大家详细讲解导致电脑任务栏消失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电脑任务栏消失的三个原因及解决方法——步骤/方法电脑任务栏消失的三

南京民国建筑之消失的杨虎城公馆 南京民国红公馆哪家好

南京民国建筑之消失的杨虎城公馆1936年12月12日,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而闻名中外的杨虎城,在南京也有一处公馆,即位于新街口东北邓府巷的17号(原25号)建筑。邓府巷17号的杨虎城公馆或称杨虎城旧居,不仅与爱国将领杨虎城有关,它还

中国神秘消失的古国之『楼兰古国』 楼兰古国一夜消失

前言楼兰,中国历史上神秘消失的古国之一,他的神秘、诡异让无数探险爱好者向往……楼兰古城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它在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公元630年消亡,有800多年历史。它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

北大教授俞孔坚:找回消失的桃花源

北大教授俞孔坚:找回消失的桃花源(图)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铁铮 时间:2007-03-14 [评论]《桃花源记》节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声明:《消失的感觉主义者:或作为肺结核患者的约翰·济慈3》为网友寵輩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