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十一式轻机枪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弹夹

说起日军使用的轻机枪,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歪把子机枪,它是11年式轻机枪的俗称。11年式轻机枪于1922年(大正十一年)设计成功,由于这种轻机枪的枪托向右侧弯曲,故名“歪把子”。枪的口径为6.5毫米,弹容量为30发,同样,它的侵彻力小,停止作用差,结构复杂,很容易出现故障。



绰号由来

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是日本在大正十一年(即1922年)定型生产并装备部队的一型班用轻机枪,也是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最多的一型班用自动武器。在中国一般老百姓当中,说得清日本鬼子武器型号、年式的虽然不多,但提起“歪把子”来,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有的场合,“歪把子”甚至成了老式轻机枪的代名词。

“歪把子”是中国广大抗日军民给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起的一个俗名。中华民族素以语言的丰富著称世界,中华民族同样也素以爱憎分明的性格著称世界。“歪把子”这个俗名既描述了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造型上的本质特征,又蕴含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恶与仇恨。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采用了类似传统步枪枪托的“枪颈”,同时由于其瞄准基线偏于枪面右侧,为了避免使用者在瞄准时过于向右歪脖子,所以将本来就十分细长的枪颈向右弯曲,以使枪托的位置能满足抵肩据枪瞄准的人机工程。这就是“歪把子”的由来。

诞生背景

“歪把子”何以如此“怪异”、与众不同?首先要从当时日军对一线步兵班、组支援武器的战术使命和战技要求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军事大国出现了新一轮军备竞赛和军事思想变革的风潮。日本军国主义当然不甘落伍,而且更有争头牌之势。为了增强一线徒步步兵的火力,效仿欧美列强军队的做法,日本开始为步兵班、组设计一型由1~2人操作使用的自动武器——轻机枪。日本陆军对这一型轻机枪的总体战技要求,至少做了如下考虑:

首先,自动武器编入班、组,必定增大一线步兵的弹药消耗量,因此必须考虑由此带来的弹药保障问题。在此之前,日本陆军一线步兵的班、组没有装备过自动武器,都是使用非自动的“三零”式步枪或“三八”式步枪。弹药保障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弹药的数量问题,即要确保“够用”;其二是弹药的型号问题,即要确保“通用”。而“通用”,又是确保“弹药保障”的根本要求。步枪和机枪使用同一种枪弹,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战斗中弹药保障的方便性。

第二,日本陆军还进一步考虑了一线步兵在战斗中使用弹药的方便性问题。要求这一型即将编入一线步兵班、组的自动武器,应使用与步枪一样的供弹具!也就是说,机枪要使用步枪那种5发一排的弹夹供弹。如此这般,一线步兵就实现了供弹具通用。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弹药保障的方便性,而且也简化了工厂生产特别是弹药包装方面的环节,难怪我们所见在战争年代缴获的整箱日本6.5mm步枪弹,都是把枪弹装在弹夹上(一个弹夹5发)一同存放,几乎从来没有散弹包装的,而这样在战场上一开箱就能直接供步枪和轻机枪同时使用。

在强调步、机枪弹药通用的同时,还强调步、机枪供弹具通用,在七十多年以前,应该说是一个相当超前的观念,当然也是一个相当理想的观念。步、机枪同弹药、同供弹具,打开一箱弹药,步枪手可以直接使用,机枪手也可以直接使用;战斗中,可以把步枪手的枪弹收集起来供机枪使用;机枪坏了,或为了节省弹药,可以把剩下的枪弹分给步枪手使用。这种基于战斗使用又服务战斗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保障、方便生产”的思想,的确是可取的。然而,在整个二战期间,参战各国事实上仅仅实现了步、机枪弹药的通用,而供弹具的通用,直到1950年代中期,才由苏联卡拉什尼柯夫设计的AKM步兵枪族得以实现。

机枪作为自动武器,要能通用步枪这支非自动武器的5发弹夹,这就意味着这挺轻机枪必须实现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其一,必须具有一个能够承载和储放步枪5发弹夹的平台;其二,必须能够满足机枪自动射击的要求,并能把步枪弹夹式供弹具上的枪弹连续不断地送入进弹位置。于是乎,围绕军方的战技要求,日本的第一型制式轻机枪,就在设计上和制造上,使出当时日本工业科技水平“浑身解数”的情况下,被打造了出来。

结构怪诞

这是世界上一挺绝无仅有的轻机枪!当你亲眼看到它,特别是能够如此这般地摆弄一番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会产生与笔者相同的感慨,说这挺轻机枪体现了当时日本工业科技的最高水平,一点也不为过。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尽管我们现在可以运用诸如冲、铆、焊乃至精铸等一系列早已相当成熟的制造工艺,甚至数控机床的现代加工手段,要搞出一挺同样的“歪把子”,也绝非易事。可想而知当时用纯机加的手段,把整块的钢铁生生抠出那么复杂的形状来,还真的不容易。足见始作俑者们的刻板和执着,当然也不乏笨拙。

从“歪把子”的结构设计上看,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力图最大限度地遵从并且创造性地实现军方对战技性能的要求;二是力图最大限度地吸收并且创造性地运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枪械原理。

在自动方式上,“歪把子”采用了导气式工作原理,其自动机组件的总体结构以及动作原理,基本上是当时乃至当今世界各国机枪普遍采用的方式,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说“歪把子”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轻机枪,主要是它在供弹方式上独树一帜。当然,这也是“歪把子”最大的特色所在。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权且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非自动步枪的供弹方式。对于使用5发弹夹的非自动步枪来说,其装、退弹的程序是在完全手动的情况下完成的:

——向后拉枪机且将其定位;

——将装有5发枪弹的弹夹插入弹夹导槽;

——用右手拇指正直地向下将弹夹上的枪弹压入步枪的弹仓;

——从弹夹导槽中抽去空弹夹;

——推枪机向前,使第一发枪弹进入弹膛。

要自动地完成使用弹夹装填发射的程序,就必须解决自动地向枪内压弹和自动地把空弹夹排出来这两个关键性的技术,而且,这个过程还必须不断地重复以适应机枪连续发射的要求。同时,为了确保一定的火力持续性,供弹装置必须一次放入数个装满5发枪弹的弹夹,而且又必须逐个弹夹压弹,一发一发地进膛。这些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既各自做功又密不可分,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导致整个供弹系统出现故障。为了达到战技要求,“歪把子”采用了一个能从上面装入6个弹夹(合计30发枪弹)、形状酷似“漏斗”的装弹机。在这个“漏斗”的前面,装有一个带弹簧轴的压弹盖板,当要向“漏斗”中装入枪弹时,先向前上方扳开压弹盖板,接着向“漏斗”中放入6个弹夹,然后扳回压弹盖板,使“漏斗”中的枪弹被盖板压住。这样一来,既可确保枪弹不致从“漏斗”中掉落出来,又可使枪弹稳固地保持在进弹位置上。接下来,就该解决连续向枪内压弹的问题了。在这一个环节上,应该说“歪把子”成功并且创造性地运用了弹链供弹机枪的供弹原理。在“歪把子”的枪机框上,开了一个斜向导槽, “漏斗”底部的拨弹臂凸块置于斜向导槽之中。当拉动枪机(包括枪机在射击中前后往复运动)时,拨弹臂凸块在枪机框斜向导槽的作用下,随之做横向往复运动,拨弹臂上的拨弹齿则将弹夹上的枪弹不断地拨压到进弹口部,枪机复进时,推弹上膛击发。由于弹夹被“漏斗”两侧壁限制不能左右移动,故当拨弹臂向枪内拨弹时,空弹夹被留在“漏斗”之中,当最上面的弹夹的枪弹在自身质量和压弹盖板的压迫下进入进弹位置时,最下面的空弹夹则从“漏斗”下面的开口中漏出。说到这里,我们对“歪把子”的供弹过程算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事实上,“歪把子”供弹机构“上压、横进、前推、下漏”的协调和默契配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循环机械运动,搞出来不容易,用起来也不简单。

事倍功半

从“歪把子”的身上,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当时日本军界占上风的“大陆军主义”甚至“大步兵主义”。这种极为繁琐、复杂的供弹方式,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教条和刻板。尽管“歪把子”实现了日本陆军基于战斗弹药保障的思想,但却牺牲了一挺轻机枪在战斗使用方面的整体性能。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实战证明,枪械的结构越简单,可靠性也就相对越高;反之,可靠性则越糟。“歪把子”采用的这种供弹方式,结构与动作过于复杂。而这种机构动作的高复杂性,同时也就埋下了高故障率的隐忧。首先,“歪把子”对于气象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先是在我国东北地区低温严寒的条件下使用的可靠性很差,于是采取了把油壶装在装弹机旁边,随时为机件和枪弹涂油的办法来保持可靠性的办法,这在世界其他国家的枪械中是很少见的;后来在东南亚地区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使用的可靠性更差,甚至连油壶也无济于事了。事实上,“歪把子”只有在不冷不热、不干不湿的季节,并且在精心擦拭保养以及战斗烈度柔和的理想条件下,故障率才会相对低一些。然而,到哪里去找这样理想的作战条件呢?不要说是冰天雪地、阴雨泥泞,就是在风和日丽的天气条件下打仗,摸爬滚打,曝土扬尘的情况通常也在所难免。干干净净涂一点油,倒也无妨,要是在曝土扬尘中涂油,机件和枪弹上可就积存“油泥”了。其次,采用这种供弹方式,使“歪把子”的人机工程极为恶化。为了能够顺利地把枪弹从弹夹上一发一发地拨进弹膛,必须在弹膛旁边的输弹线路上,拥有不少于5发6.5mm步枪弹底缘直径之和的一段距离,为此,能够盛装6个弹夹的枪弹的装弹机,只能偏置于枪身轴线的一侧(“歪把子”装弹机的外沿至枪身轴线的横向尺寸约不小于100mm)。轻机枪在一线步兵班、组中是使用最频繁、使用强度也是最高的武器。机枪人机工程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其战斗效能的发挥以及战场生存能力的强弱。有鉴于“歪把子”在人机工程方面的问题较多,笔者仅择要叙述:

(1) “歪把子”在战斗使用中装弹程序复杂,动作拖泥带水,对副射手的依赖性大。本来,日本陆军坚持采用步枪弹夹供弹的理念,原本是出于方便战斗使用的初衷。例如,可以利用射击间隙,及时把“漏斗”补满。这一点乍听起来还挺有道理,但全面地来看,则颇为牵强。按日军教范的动作规定,装枪弹时,射手右手握枪颈,左手打开装弹机压弹盖板;副射手位于机枪左侧,以右手拇指在下、食指和中指在上,从弹箱中取2~3个弹夹(弹头朝前、弹夹朝后),使弹夹底边对齐后装入装弹机(“漏斗”)中,并使弹夹与装弹机(“漏斗”)后沿对齐,装入5~6个弹夹后,扳回压弹盖板。想必读者不难从上述动作要领中感到“歪把子”装弹动作的繁缛。倘若是在夜间或是情况紧急条件下补充装弹,很难不乱方寸。若在冲击或在炮火下运动之时,副射手没跟上来或者伤亡,那还就真的有点玩不转了。

(2) “歪把子”的两脚架过长,火线过高,而且位置非常靠前,不便于发扬火力,正、副射手位置过于紧密,战场生存能力弱。机枪的火线高度,是指机枪脚架架于地面时,枪管轴线垂直于地面的距离。“歪把子”的两脚架的架杆较长,以致其火线高度达400mm,因此比一般机枪的火线都要高(通常机枪的火线高度不超过300mm,而且大多数是尽可能降低火线高度)。由于装弹机的位置业已确定,两脚架只有靠前配置才能避免与装弹机相互干涉,再加上脚架偏长,火线偏高,这样一来虽然对打仰角射击有利,但对打平射特别是打俯角射击就极为不利,射手往往要把上半身探出老高,才能构成瞄准线。尽管当时日本士兵平均身高在1.60m左右,理论上有利于隐蔽,但是使用脚架如此之长,火线如此之高的“歪把子”,就不免感到十分吃力,伤亡的概率也居高不下,体形矮小的优势也早已抵消殆尽。战斗中,正、副射手凑在一起,捣捣鼓鼓地在那里装枪弹,半天搞不完,这在战场上是最忌讳的事情。在一线战场上,作为步兵中的主要武器,机枪往往是对方集中打击和首先消灭的目标,特别是在非自动武器占主导地位的早期战场上,机枪对对方的威胁很大,因此被对方打掉的危险也很大。抗日战争时期,我抗日军民对付“歪把子”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专等它一“漏斗”枪弹打完,立刻反击过去一个“排子枪”,甚至一个“排子手榴弹”,不等鬼子装好弹再开火,通常不是人完了,就是枪坏了。那时日本鬼子的机枪手伤亡大,缴获的“歪把子”也挺多,只是多有被打坏者,不过几挺坏“歪把子”凑一挺好“歪把子”也常常是乐不可支的事。顺便说一句,尽管“歪把子”与“三八大盖”使用一样的枪弹,打起来枪声却比“三八大盖”响得多,加上它射速不快,在众枪炮声中格外引人注意,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因此常常成为抗日军民判断战场情况和度势巧用兵力的一个要素,“歪把子”被抗日武装力量盯着消灭,惦着虏获,自在情理之中了。

(3) “歪把子”全枪的结构布局,都是以服从于使用步枪弹夹供弹这一陆军的要求出发的,因此其他一切布局问题都围绕装弹机甚至让位于装弹机。由于装弹机偏于枪身轴线左边配置,造成了以下缺陷:一是全枪质心偏左,连续射击时,射手始终要有一个向右正枪的“劲儿”,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射弹会越来越偏左;二是迫使瞄具右置。一般枪械的瞄具,通常配置在枪身轴线的正中间或者配置在枪身轴线的左侧,这样比较适配人的头、颈、眼和脸颊的人体工程。瞄具偏右配置,人的头颈就要歪过去斜着眼睛才能瞄准,且不说能否瞄得准,单就是歪脖斜眼这一条也让人受不了。于是就权宜之计地把枪颈向右歪一块,“歪把子”冠名由此成立。不过,虽落了个“歪把子”的绰号,倒也让射手好受了一点;三是导致了操枪的别扭和麻烦。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扛枪时,“歪把子”的装弹机压迫右肩,枪面会向右翻转,须向左拿着劲儿才行。如果把“歪把子”扛在左肩上,则装弹机会顶撞左脸,而且枪身不能完全搭在肩上,难以扛住。徒步行军来回换肩扛枪,哪边都不舒服;

②“歪把子”没有提把,不便于快速提枪行进,机枪又比步枪粗大许多,不能直接握着枪身,故常常只能取扛枪或端枪姿势。长时间端着一挺10多千克的机枪,而且其质心又在装弹机之前,臂、肩、颈、腰之疲劳,是可想而知的;

③为了不使装弹机顶着肚皮和腰部,“歪把子”的前、后背带环都设在枪的右边,而且在背枪或挎枪时得把装弹机翻向上或倒向下,十分别扭;

④端枪射击时副射手被射手左侧遮挡,补充装弹困难,往往是端着枪打完枪弹后,需要把枪放下来装填枪弹;

⑤“歪把子”的“鱼尾”形枪托,与整枪造型搭配起来倒也协调,不过在抵肩据枪射击时,托底板的突出部正好抵在射手的右锁骨上,疼痛难忍;

⑥“歪把子”枪管上的散热片外径过粗,致使枪的质量无端地增加了不少。由于没有设置提把或前护手之类的部件,枪管打热了之后手就没有地方抓握,所以“歪把子”出厂时,权宜之计地在它的枪管散热片上包了一个防烫灼帆布套,这样端着打会好一点;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弹夹

⑦“歪把子”的两脚架是全枪最不可理喻的地方之一,其脚头用驻栓连接在脚头环上,既没有收折定位,又没有支撑定位,操枪过程中,两根脚架会随着惯性“叮当”乱甩,架枪时,常常会因一只脚歪斜架不住枪,而使枪砸倒在地上。射击时,常常会使枪前倾后拖,紧迫之中枪一歪仰,枪弹打在跟前会造成自伤。“歪把子”不可理喻之处太多,实在难以一一道来。

教学用枪

为了适应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必须要有大量的兵员支持,为此,自昭和天皇初年起,日本开始在学校对广大的青少年进行军事训练,于是训练使用的教练枪的需求量猛增。由于轻机枪是日本军队中的主要自动武器,同时其训练方法和操作要求又与步枪不同,所以在日本的许多军工厂和民间的武道用具工厂都争相生产制造为“歪把子”机枪配套训练用的教练机枪。这些教练机枪除了提供给民间军训以外,一部分也提供给日本海军和陆军部队作为射击训练与战术训练时使用。“歪把子”教练机枪的外观造型,与真“歪把子”十分相像,但在结构上却大不相同。“歪把子”教练机枪的的自动方式,采用与日本“一百”式冲锋枪类似的自由枪机式原理,结构非常简单,既易于加工制造,又价格低廉;供弹方式则采用容弹量为15发的单排弧形弹匣,弹匣横置于枪身左侧;使用的枪弹,以6.5mm木质弹头的步、机枪空包弹为主,有的教练机枪也可以打实弹。“歪把子”教练机枪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这就是在体积上通常要比真的“歪把子”有所缩小,为真“歪把子”的7/8,这可能是针对训练对象大多是青少年学生这一情况所为。

国人对其批评主要是稳定性差,好卡壳,机枪副射手要带油壶刷子弹,其实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歪把子是有专用子弹的。

虽然它与三八式步枪子弹通用,但在保障充分的情况下日军一定是选用专用子弹的,这是因为专用子弹做工更精细,更适合连续发射,对枪管损害更小。可八路缴获后因供应问题只能使用步枪子弹,加之士兵缺乏枪械保养技术自然是卡壳频发。

至于这款机枪不便仰射,影响其在山地的作战效能到是实情。

虽然歪把子机枪缺点多多,但还是有优点的:精度高,远超捷克式。小日本一直追求高精度武器,连自动火器也不例外,非常变态。

火力持续性好,由于独特的弹斗供弹,只要副手不停的往弹斗里塞五发一联的弹夹火力就不会停,前提是枪弹匹配保养良好。

举个例子:

1946年通化发生投降日军大暴乱(有国民党背景)。当时有一路暴乱分子围攻通化公安局的小楼,楼内警卫不足一个排再加上一些行政警察和勤杂人员,而日军有千人以上,当时楼内主要靠一挺歪把子、两挺捷克式,顶了数小时坚持到援军到来。

其中歪把子射手是个高人。他使用的是仓库里弹药箱上标明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专用弹;而且机枪自身保养不错。

他采用的是高精度的短点射,在捷克式换弹匣时则加大力度扫射以压制敌人,待捷克式上场后则仍然短点射以保持枪管不过热。这种打法使整个战斗过程歪把子火力一直在持续,填补了捷克式换弹匣时的火力空白。

总的来说,“歪把子”是一挺独具特色的机枪,但也的确不是一挺性能良好的机枪。早期曾被日军步兵视为珍宝,倍受呵护,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地被弹匣供弹的九六式6.5mm轻机枪所取代。抗战初期,中国抗日军民也很看重“歪把子”,而且每战必欲虏之而后快,但到后来,正规部队使用的并不太多,但凡能用上捷克ZB-26式轻机枪的部队,决不会用“歪把子”。倒是地方部队、民兵、游击队使用“歪把子”的多一些。到后来,缴获的九六式6.5mm轻机枪在抗日武装力量中逐渐取代了“歪把子”的地位。建国以后,直到1960年代上半期,我国的一些民兵分队还有使用“歪把子”的。现在,那些从日本侵略军手中缴获的“歪把子”,当然地并且毫无疑义地成为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铁证!“歪把子”不仅充分显示了日本较早时期枪械技术方面颇为“独异怪辟”的特点,而且充分显示了日本军国主义人文心理方面颇为“专断武蛮”的特点,今天想来,耐人寻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7942.html

更多阅读

古琴谱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看的? 秋风词 古琴谱

古琴谱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看的?古琴在3000年的发展过程中,遗存了600多首琴曲,又因流派、传承和个人风格不同,产生了3000多首传谱。这些古老的琴曲,都是通过一种独特的记谱法得以保留至今。古琴谱的演变分成三个阶段:A、文字谱―――唐

领着你逛逛赤峰小吃店 赤峰市公安局领导班子

对夹:赤峰的对夹是一种烧饼里夹薰肉的特殊食品,吃起来香脆适口,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大众化食品。赤峰对夹自1917年苏文玉创建“复生隆”对夹铺后而逐渐闻名四方。对夹源于一种“杈子烧饼”,这种烧饼与普通芝麻烧饼除了在和面和制作工

习作二十一:夹豆子比赛

夹豆子比赛三(5)宁筱儒夹豆子比赛终于开始了!夹豆子比赛的规则是:将一个豆子从铁盘子用铁的筷子夹到另一个盘子上。时间是一分钟。开始!只听一声令下,李泽灵手拿筷子,快速把豆子夹到另一个盘子里。刚开始还一帆风顺,可后来大概还剩半分

世界十大狙击步枪 世界十大狙击手

第十名M110 有效射程1000米、半自动、弹夹容量20发。第九名Lwrc sabr 专门为美国特种部队研发,以往特种部队执行任务需要携带2种以上的枪械来进行狙击任务和近距离交火。Lwrcsab

声明:《大正十一式轻机枪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弹夹》为网友一笑动君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