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论国内战争片现状 国内最好看的战争片

别嫌长,看完它吧。

最近闲极无聊,因为把所有的欧美战争大片都看完了,所以一时想不开,看了一个号称是最新国产战争史诗巨片,刚看了个开头就看不下去了,中国的各大导演们,别再侮辱我的智商了行不行。央视播放一些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从个人角度看,纯粹的低能爱国主义教育片。王宝强老演军人。老子都想弄死你咧!《我的兄弟叫顺溜》《为了新中国前进》《颠缅1944》这几部央视所谓的战争大剧。硬伤多的都快成喜剧片了。我就纳闷了,都2010年了,世界末日都没几天了。中国的导演们咋还是拍电视剧哄小孩哦。麻烦你们有点常识。既然拍历史题材的战争剧就认真点不行啊。请个不脑残的军事顾问不行啊?我实在不能忍了,不骂你们难出我心头这口恶气。 为啥想骂这些导演呢?原因概括如下: 1).道具还是八一制片场里那些糊弄小孩的武器道具,一点历史常识都没有。完全不考究时代场景。早几年央视的《新四军》里就有战士拿着AK-47冲锋的镜头。结果被军迷骂个狗血淋头。你丫的新四军那时候要是连AK都有了,那鬼子还不得装备AUG 啊?某解放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中,国民党宪兵配备了清一色的MP5。还以为香港飞虎队穿越了时空,在论坛上让人笑掉大牙。某反映琼崖纵队的电视剧,娘子军装备了清一色的五六式冲锋枪(AK47中国版)。可能道具自己也看不下去了。将弹夹去掉,枪上缠了一大堆烂布。可是抢上的准星暴露了枪的身份。2)。没钱弄道具我就不说了,那枪炮子弹有限的道理小孩都懂,你们脑残的导演们剪辑的时候也不能把换弹药的镜头都剪了吧?太假了,那个毛瑟712(二十响,自来得)就算当重机枪使,也得换个弹夹吧。经常见到一个战士用毛瑟712连到打死几十个鬼子。这早期电影细节不到位咋到了2010年了还这样呢?要是都用外挂弄个子弹无限,**的时候老子怕是弹壳都把日本海 填满咯!3).导演们,你们的演员都是钢铁侠,外号——死不去的!那小日本的三八大盖打的都是BB弹。打在身上就是血飚的多,不伤身体的。要是被二战老兵看到草不死你们。胸口中了一枪的照样能冲锋,比没中弹还猛!虽然三八步枪一般是贯穿伤,这就不说了。那鬼子的75山炮威力也太弱了吧,那炮弹的杀伤半径1米啊?丫的任凭炮弹在你们演员身边爆炸,那弹片就是亲不到你们。那气浪硬是掀不翻你们。哦,对哦,忘了,导演找的是钢铁侠。4)。经常见到几个八路军啥的三五个人,硬是本领强大,啥光环都加了,这队伍是副本强队啊?人家日军几个小队中队的围剿你们,你们硬是把日军打得稀里哗啦。你们是海豹部队啊还是三角洲啊?那就算是打了鸡血的特种部队,也不可能几个人搞定几百口子鬼子啊?要都像你们这么导演,那鬼子够杀的么?历史上的八年抗战是不是八天就搞定了啊?你们的演员那可是一个 人顶一个师团啊。5)、在众多影视剧中,打抢没后坐力,不抛子弹壳,更是家常便饭。那主角抱个捷克式就冲锋去了,就算你是肌肉男,能制住那机枪强大的后坐力,可你就不怕发热的枪管烫烂你的爪子?哦,忘了,我哥是钢铁侠,都都刀枪不入了还会怕烫?6)威力无穷。炮弹和手榴弹爆炸就是放礼花,那个火怎么那么大啊!而且一炸就N个人飞上天,身体各部位却是完整的,并且连血都没流一滴!在古代题材的影视剧更加明显。《康熙帝国》、《太平天国》、《水浒传》中炮轰敌营。那场面火爆得攻克柏林的炮火都相形见绌,就差原子弹爆炸了。奇怪了,我们早有这么强的火器,鸦片战争是怎么输得?在这么热烈的场面中,敌营空无一人,没人我轰他干吗?浪费资源,那可是民脂民膏啊!7)无能为力。中国还是缺乏资金,比如戏中出现的飞机。有钱的剧组租一架初教6凑凑数,没钱的搞个模型飞机充充门面。实在不行在别的影视剧中剪两个镜头。国内导演冯小宁在这方面搞得不错。真是无能为力。 8)不敬业的群众演员。国产片中不缺的就是不敬业的群众演员,主要演员当然也不怎么敬业,

1、笑场。不管你场面多悲伤,战斗多激烈。在大场面中总有那么几个笑嘻嘻的面孔,不管敌我。战争的残酷、紧张被这几个老鼠屎闹得烟消云散。 2、幽灵。剧组为了节约成本,那几个群众演员用来用去。一会是八路,一会成了晋绥军,待会又成了日本鬼子。刚被打死,一会就投胎复活。代表作《亮剑》。3、表演拙劣。在《三国演义》中草船借剑一场戏,曹兵射出的弓箭大部分掉在岸边了。天知道诸葛孔明船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箭。在《亮剑》中消灭日本战场观摩团一场戏中,某八路军扔出的手榴弹几乎砸了脚后跟,这么不错的电视剧,也会出 现这样的错误。9)画蛇添足的感情戏 。 以往国产的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往往被批评缺乏感情戏。现在倒好,增加了一大堆和剧情无关的感情戏。把一部好好的铁血戏弄得脂粉气十足。这么娘娘腔的部队怎么打仗!代表作《DA师》。就算感情戏就感情戏吧,我也忍了,你最后非要给我整一三角恋,真是郁闷。

【转】论国内战争片现状 国内最好看的战争片
10)弱智的敌人 。在国产的战争题材影视剧中,敌人永远是弱智的,愚蠢的。被正面角色调理得像耍猴。敌人太弱,我们是否也显得太弱了。轻视敌人,就是轻视自己。代表作《敌后武工队》。危害是误导观众。敌人这么弱,**战争中,我们为什么还损失那么大?不实事求是害死人。 11)超人特工队。在国产的战争题材影视剧中,正面人物,都是超人,怎么打不死,飞檐走壁,百发百中。给人印象,超人归 来。不真实,没意思,不想看。写到这里哥写不下去咯,哥今天觉得那些脑残的导演们其实啥都明白,无非为了大众口味拍电视剧,剧情比细节重要,收视率是靠农民顶上去的。但是导演们,就不能学下国外?人家美国的《兄弟连》无论剧情,细节,历史,都很考究。而且收视率比你们高得高。别给老子讲斯皮尔伯格占领过国会大厦!中国的导演们,你们这样拍电视剧,很失真不假,很失水准知道不?这样的电视剧都只能看一遍。《亮剑》估计算是你们最中和的一部电视剧了。算是靠谱的了。最近看了《太平洋战争》以后,我更是不想多说了!第一:换子弹国内电影电视剧里几乎很难看到换子弹的镜头,无论是5发的三八步枪中正式还是30发的捷克式歪把子还是10响的盒子炮。战士们像是开了无限发子弹的外挂一样,打完一发又一发。(我的团长我的团除外,集结号除外)当然在关键时刻没有子弹,那都是剧情需要。不过二战国内士兵人手有一枪的情况下,有多少子弹,大家都知道。打完就冲锋,然后死啦死啦的,后面的人冲过去把枪捡起来继续冲,继续死啦死啦,继续冲,然后肉搏……

第二:冲天型手榴弹国内部分电影电视剧里的手榴弹扔出去基本上都会有一群人从沙袋后面或者战壕里飞出来(而且拍的手法那个烂,给人的感觉他不是被炸出来的,而是自己跳出来的),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木柄手榴弹还是卵形手榴弹,都是靠破片杀人的,而不是气浪。看过迷你电视剧《兄弟连》的人都应该看到,温特斯中尉受命领军进攻德军的一个炮台要塞,在战壕里被两颗手榴弹炸的那兄弟。真佩服他的运气。还有《血战阿拉曼》,加拿大战争片《帕斯尚尔战役》,塞拉几次都被炸弹炸飞,那才是气浪的效果。第三:尸体问题战争是残酷的,残酷到大多数士兵都体无完肤。(战场上基本上看不到碎尸,或者身体有着大洞的尸体断成几节的就别想了。)战争是残酷的,残酷到你不知道什么叫儿女情长。(可国内部分电影电视剧里却从来不会忘记夹杂长时间的爱情在里面。) 第四:子弹威力说威力小吧,一枪出去就死人,说威力大吧,子弹打过来躲树后面连树皮都没反应,只是冒点青烟,打在敌人车子上也只是冒点火星,连凹槽都没有。还有就是在夜里,都说了是夜里,弹道当然是看不见的,有些电影别说弹道了,枪口烟火都没有。人倒是能看清楚有几个。(特别提醒:血战太平洋第四集,请观看高清版本,你能看到雨夜里枪管冒出来的蒸汽,想看白天与日本的战斗场面,请看后面几个岛屿的争夺战,看世界地图,前面几个岛屿,只不过是跳板而已,注意听介绍)第五:人员对比编制问题,不好说,**老兵都弄不懂他们一个团有多少个人。二战,中国国内对日作战,在人数上,大多数,注意,是大多数都是成倍的人数。看过亮剑的应该记得3600颗手榴弹攻打山崎大队的那段吧。两个团,山崎大队长带的兵才多少,我忘记了,好像不到500。我们用了两个团,一个团多少呢。自己去算吧。而很多电影电视剧却无视了这些历史,更加是无视了日军的作战能力和格斗能力(说道这里,我想肯定有很多人会骂娘,请你们就事论事,别跟我提大刀队,我说的是部分,不是所有人都扛大刀,也不是每个扛大刀的都只杀人不死人)。要知道二战日军仅用了11个师就统治了东南亚1.5亿人口,大败美、英、法、荷等国军队。特别是我看到地雷战和地道战里的日本智商如此之低下,更是让我无语。当然地雷战地道战的辉煌是不能磨灭的,但是我相信日军也绝对不会如此弱智。第六:新兵训练以及新兵这个,还真不好说,只能说当时的国人生出来都会打仗,不用教,所以部分影视剧里的士兵在炮击的时候都不用卧倒。我有一次看到电视剧狼毒花,那家伙骑着大马从炮火中飞驰,我特佩服。而且每个部队都有新兵,却从来没把新兵突显出来,不过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就有这样的镜头,新兵蛋子大便也抱着枪,不喊卧倒不会卧倒,不喊趴下不会趴下。

都是战争片,都是大片。看了发觉,老美咋那么不经打呢。看看咱们影视作品里的战士,多牛X。  影视里,同样遭到敌人炮击,美国兵只能钻战壕里抱着脑袋。咱们影视的战士,从来不躲,管他155榴弹炮还是500公斤航弹,勇往直前……炮弹跟身边几米处炸了,火光冲天,主角们面不红,心不跳,一个箭步拧腰,蹭就过去了。我记得大口径炮弹或者航弹的杀伤半径一般都50米以上吧。难道我眼拙,把50毫米看成了50米???不管咋说,咱们电视里的英雄不怕炸!一冲锋全调无敌秘籍,怪不得美国兵说跟中国人打仗是一个错误呢。我们有秘籍,你们有吗?  影视里,同样枪林弹雨,美国兵趴的那叫一个低,转移阵地都用爬的。挨一发子弹就躺那了。咱们影视的战士,在阵地上腰板那叫一个直,一个个都跟穿了背背佳似得,站在最高处,抱着20发装弹的捷克式,突突突能打上5分钟。且不说20发子弹能不能扫射5分钟,一般人站直了,5秒钟准趴下。咱们的英雄,天生防弹……就是中弹了,没个3,4来发别想撂倒,更不会致命,真要安排他死,那得十几发重机枪子弹,还不是立刻致命。总得来上10分钟煽情加回忆,还要交上最后一次党费,那才能与世长辞。  影视里,同样挖战壕,老美总要弄个什么立体的,一人深的,什么左翼右翼的,麻烦不麻烦。咱们影视的战士,随便弄个能蹲人的一条沟,齐活。管你千军万马还是步坦协同,不让过就是过不来。  影视里,老美那枪法真臭,半天打不上个人,打上了还不一定打死,阵地上还动不动有个小鬼子抽搐下。还动不动没弹药了,来来回回跑回去拿。咱们影视的战士,个个神枪手,枪枪咬肉,发发致命。这边开枪,那边就得倒下,管你打头还是打脚,挨着就死,碰着就亡。再说子弹,且不说20发捷克式,不管歪把子,92式,三八大盖还是驳壳枪,咱就没换过子弹,都是秘技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得子弹无数发。老美你们行么?影视里,老美那个怂啊,天天变着法的想回家,枪声一响,趴的那个抵呀,藏得那个好呀。一中弹,就算蹭着点皮,也基本立即倒地,哭爹喊娘,声嘶力竭的喊医护兵。咱们影视里的战士,天天喊着没杖大,枪声一响,站的那个直啊,没事还爱拿把子弹无限的捷克式站到高处突突两下。咱们的战士,只要不是要害,照样活蹦乱跳。就算被击中要害,也要做个原地360度托马斯回旋,然后缓慢的倒地,还要亲切询问一下将他抱在怀里的战友:乡亲们转移了没有?同志们撤退了没有?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还要再交一会党费,才会欣慰的闭上眼睛。  说了这么多,还是恨铁不成钢。谁不愿意看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英雄。可惜,咱们的战争片活活就让那些个名导给糟蹋完了。浮躁,急功近利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自己拍的片,估计自己对那段历史都不了解。人家斯皮尔伯格,卡梅隆拍一部片要多久?那么长时间你当人家就光做特效了??咱们那些名导拍出来要多久?  人家拍出来是挣钱的,电影,付费电视。老百姓觉得不好看就不买账。咱们的电视,只要广电总局通过,领导认可,谁管你老百姓爱看不爱看,瞎糊弄呗。我估摸着那些名导可能把咱们老百姓的智商和他们划等号了,咱们这些战争片放HBO放,3个月就得倒闭。  实话实说,家里的电视机我自放假回来没看过几次。上网看看人家老美的抗战吧……憋屈。记得前几天中央台演洪湖赤卫队,老妈说特真实、打得特激烈,说我绝对喜欢。愣拉我过去看。当时正是保安团开了个炮艇围剿赤卫队,赤卫队正用那破步枪在岸边跟人家炮艇对射,居然能打成平手。然后队员们开始扔手榴弹,仍的那个远呀,那个准啊,全都扔上了在河中心的炮艇上。一阵阵爆炸声后,那炮艇基本就要沉了,大哥,人家那是铁甲炮艇啊,不是你赤卫队划的小木船,你仍的又不是穿甲弹,就生生的要把人家炸沉?这时,赤卫队可能是嫌人家沉得慢,不知从哪弄来一土炮,一炮过去,正中目标,你那是土炮吗,该不会是卫星制导导弹吧,要不就是调自动瞄准了。不是人们不愿意看国内拍摄的战争电影,只是因为我们现在看的国内战争电影拍摄的太不专业,并且电影过于表现其政治因素,不能够真正的重现历史的真实。虽然我们看的史书应该是不少了,但是也很难理解当时战争的残酷性,所以也很想通过电影看到当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有的战役为什么会失败。以及当时我们最可爱的人的表现。以前看的那些老电影影响至深,虽然《地道战》《地雷阵》拍的很好了,但是这种电影的观众群也就是少年时期要看的。对于成年人而言,那真的很难看见像《兵临城下》《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经典的战争电影。虽然也有一些像《台儿庄战役》《三大决战》这些战争电影,好是好,但是这些电影从市场上的定位,就是爱国教育片。不属于真正的商业片。现在的新一代观众需要接受新的电影,重现当年的战争场面。不是因为战争的刺激和残酷,而是我们对中国军人的一种崇敬之心。每当想起爷爷讲述的战争经历,当时的自己是那么的热血沸腾,真的很想回到那个烈火硝烟的时代。去重读真正的历史。可是这一切只是过去的历史,是爷爷亲身经历的历史,而自己则只是看史书才知道这发生的一切。因为历史的缘故,对于战争,我们这一代,大多是读战争史长大的。对于那些将军们,是多么的崇敬。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倒背如流,他们的光辉战绩也只是在传记上看到,还有国民党的那些**名将,杜聿明,孙立人,张自忠等等。也许有人说红军的装备太差,拍不出那种震撼的战争场面,这个也说不过去,看过《兵临城下》的人都应该记得,当时苏军的装备也并不比中国红军的好多少,甚至两3个士兵共用一支枪,其中有一段就是苏军在冲锋时,每个拿枪的士兵背后都紧跟着一个手无寸铁的兵,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捡起枪继续冲锋,电影中也不会把苏军描写得象八路军那样个个有仿弹衣似的,就是这样的两三人一支枪,却也把战争的残酷,血腥描写得很有真实性。

中国战争电影的另一BUG,就是关于正面战场描写得太少了,即使说到。也仅仅是为了说明国民党军队在某个战役中的胜利是由于红军在敌后大打游击搞破坏才得以成功的。象很多关于中国远怔军在印度缅甸的战役则根本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战争电影的空白。鉴于中国战争片的种种BUG,我发誓我再也不看中国的战争电影了,实在是太垃圾了。同时外国的战争片也让我赞不绝口,美国拍的就不用多说了,其他国家拍的也有很多不错的,近年来俄罗斯战争片已开始逐渐摆脱苏联时代文化的影响,拍的一些关于车臣和恐怖分子的片子,无论是从剧情,场面,音效来说,都有了质的飞跃。而韩国的《太极旗飘扬》,虽然很有模仿《拯救大兵瑞恩》的味道,但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同时打破了人们对于韩国只会拍爱情片的传统观念。好莱坞的每一个战争片中,我们都能感觉到那种对战争的恐惧和厌烦,特别在《兄弟连》中,我们能看到那些人在上战场之前眼睛里流露的那种恐慌和茫然,我们也能看到当美国兵把德国兵打死时候的那种复杂的表情。这是人的本性。但是,在中国的战争片中,我看不到这一点,中国的片子中的军人上战场之前都是高高兴兴的去的,搞得象赴宴似的。是他们不怕死?中国的导演总是想表现一种大无畏精神,一种不怕死的精神,一种通过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总在教育着我们有了八路军我们赢定了,但是这种精神宣扬多了不是件好事,如果人人都不怕死,那你说,世界有和平吗?有一回我打开电视机,恰巧看到CCTV—6正在播着一部战争片,仔细一看还是国产的,好像演的是八路军与小日本鬼子的一段往事。坐在沙发上看了一会,突然感觉到很纳闷,我怀疑那群傻不愣登的小日本鬼子是不是临时招募的,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拿着一把歪把子机枪,嗒嗒嗒嗒不停地往外喷子弹,可就是打不着八路军叔叔,这到不是因为那个八路军叔叔有刘翔一般的速度跑得特别快,只是那个**日本鬼子总是朝着八路军叔叔的脚后跟打子弹。过了一会,那个八路军叔叔好像刚刚意识到自己还有把枪,便扭过头来从腰带里抽出一把似乎枪管有些许弯曲的小手枪“啪”的一声,便给了那个**得不得了拿着歪把子机枪就是打不着人的那个日本鬼子一枪,那个日本鬼子当即中弹,那血跟可乐似的,从胸口往外喷,还不停地冒着泡泡,一不留神,死了。那个小日本也确实该死,八路军叔叔只不过是为了日本的战争资源而着想,击毙了一个只会浪费子弹的傻子而已。不一会儿,那个咋也打不着的八路军叔叔终于中弹了,背后开了瓶可乐,他摔倒在了地上,可是他的信念仿佛又坚定了他的信心,于是他爬起来继续向前跑,紧接着,他的小腹又中了一枪,这儿也开了瓶可乐,他又摔倒了,但是他又爬起来了,就这样反反复复了不知道多少次,整个人几乎都被打成蜂窝煤了,可乐也流的差不多了,这时候,那位英勇的八路军叔叔皱着眉瞪着眼捂着最后一个伤口在镜头前仿佛跳芭蕾舞似的转了三个圈扭了将近一分钟,终于倒在了地上。突然,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窜出了一大群八路军,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抱着那个八路军叔叔呜哩哇啦哭个不停,这时,那群日本鬼子仿佛也被眼前这一幕感动了,不打机枪了也不开大炮了。在一片寂静中,只听那个奄奄一息的八路军叔叔说了句“一定要胜利!”说罢,一歪头,死了。剩下的一群八路军满脸悲愤,抄起枪就冲了上去,那群小日本似乎都在那一瞬间傻了B了,楞生生站在那里等着挨枪子。十分钟过后,小日本死绝了,八路军获得了胜利。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红红的“完”字,紧接着就听到一个劳动妇女在电视里面唱“东方红~~~~太阳升~~~~~”。

还有一个镜头:某战士扔了一颗手榴弹,炸死了几个鬼子。这时一般会有个新兵蛋子跳出战壕在鬼子的火力点前连蹦带跳的欢呼。接着这个新兵蛋子有两种结果:1.被炮弹碎片击中;2.被机枪子弹打中。
接着导演将放个慢镜头,让那个士兵慢慢的倒下,同时伴有壮烈凄凉的背景音乐。一般这镜头会重复3~4遍。新兵蛋子倒下后,主角会冲出壕沟抱住那新兵,一边大力的摇晃新兵(国外影片是先查看伤口)一边大喊“虎子”或者“二蛋”等……(国外影片喊的是“医护兵”)此时新兵会艰难的争开眼睛,说出一段话:
1,如果他有女友他会说:“替俺照顾绣鹃……”
2,如果他刚入党他会说:“这是我这个月的党费……”
3,如果他老娘还在世:“替俺给俺娘磕个头……”
4,一般说的最多的还是:“多杀鬼子,替俺报仇……”
5,如果他什么都没有会说:“为无产阶级而奋斗,新中国万岁”然后掏出一本发黄的毛主席语录(已经翻破的),泪光闪闪的说,“毛主席啊~~”就挂了。说完后,新兵咽气了。主角会抱住新兵尸身痛苦地大喊:“虎子”“二蛋”等,在主角抱住2蛋兄撕心裂肺之时,所有战斗全部PAUSE,敌人们也乐得悠哉悠哉的观看这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一幕!知道主角突然醒悟,战斗才会再次打响...然后操起摆在身边的机枪,站在阵地最高的地方,一边大吼:“***,我X你祖宗!!!”等**口号,一边向敌人扫射。此时主角呈无敌状态,所有子弹都无法击中他,所有的弹片都会避开他。而他射出的子弹都具有自动跟踪的导航能力。平均1颗子弹可以杀死2.5个敌人。在遇到中国版终结者的情况下,敌人被全灭……战斗胜利了……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时,几乎已经不省人事了。从此我家的电视就成了老妈专属,我再也不看了。老实说,我喜欢战争片。那种金戈铁马,纵横沙场的感觉让人心醉神迷。更重要的是,在战争中,人性的美与丑得到了极大的张扬,通过战争片,更能从本源的意义上探讨人心、人性。比之所谓的文艺片,更加直指人心,想一想《拯救大兵雷恩》吧!

遗憾的是,除了小时候看的几部经典以外,中国很少拍出像样的战争片。这几年拍的什么《突出重围》、《DA师》还有《和平年代》等等,除了卿卿我我就是滑稽搞笑,都三、四十岁的师团级干部,整天为了几个女人争风吃醋,像话吗?最近的《垂直打击》更是将恶搞进行到了底,说出来都不好意思。同样是空降兵,你看看人家《兄弟连》,一边看,一边让你感觉子弹就从脑门上嗖嗖地过啊!古代战争那就更没法看。过去,我们还有人多的优势,咋一看,黑压压一片,满像那么回事,可经不住细看啊!就说那《三国演义》,有穿蓝底白条运动裤的,有一边打一边笑的,有骑着野驴拿着扫帚PK的,说着说着我就脸红。你看看人家《勇敢的心》,几百人的呐喊,比我们几万人都恐怖!那是真的恐怖啊!我毫不犹豫地相信,当年巨鹿大战中的项羽比那个梅尔·吉布森更男人,史书上不是说了嘛,楚军的呐喊声吓得各位诸侯第二天天不亮就跑到项羽帐前,称颂霸王!相比之下,《西楚霸王》中的吕良伟简直就是一个娘娘腔。更别提什么《指环王》了!国产的,以前是,现在也是,尽糊弄观众。一架单座的歼-6从跑道上起飞,到了天上就“进化”为双座的苏-27了,也不知道怎么就多了个飞行员,打完导弹,扔完炸弹,降落后又变成了“飞豹”,还挂满了弹药~靠!简直是侮辱广大观众的智商!包括摄影也是,50六十个全副行头的飞行员奔向停机平的10多架战斗机,靠!也不知道没飞机开的,会不会打架抢飞机开。

————网友 妄想死宅 作品

原文网址 传送门http://tieba.baidu.com/p/1350426884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8805.html

更多阅读

韩国最好看的9部电影作品 好看的韩国电影

当然不一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看的了,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题图来自《熔炉》,进步君特别喜欢,分享给大家。NO.1 《熔炉》 豆瓣评分9.0为什么要把它放在第一位,不是因为它故事有多么的新颖,不是因为它的演员表现如何精彩,也不是导演剪接的

声明:《转 论国内战争片现状 国内最好看的战争片》为网友妹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