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浙江大学校徽

浙江大学位于“人间天堂”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底蕴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之一,也是中国大学“常春藤联盟”(C9联盟)的成员。前身是成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曾为中国最顶尖的几所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如今,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浙江大学,正通过开拓与进取,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主页: http://www.zju.edu.cn/

中文名:浙江大学

外文名:Zhejiang University (ZJU)

简称:浙大

校训:求是、创新

创办时间:1897年5月21日(清光绪23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型

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属性:211工程,985工程

现任校长:杨卫

知名校友:竺可桢,路甬祥,陈独秀,李政道

所属地区:中国浙江

主要院系: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等

硕士点:326个

博士点:296个

院士:27人

主要奖项:国内外论文他引篇数全国第一

国内外论文他引次数全国第一

“表现不俗”论文篇数全国第一

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均第一

SCI收录论文数全国第一

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4个,二级学科71个

学校地址:浙江杭州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学校前身: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

发展定位:创“世界一流大学”

目录

近年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 学校简介 校容校貌 办学规模 学科建设 科研机构

历届英才 办学成果 学校现状 国际交流与合作 奖,贷制度

办学模式 本科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研究生教育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传统与文化 校训 校歌 校徽 校园文化

历史沿革 历任校长 学校排名

近年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 学校简介 校容校貌 办学规模 学科建设 科研机构

历届英才 办学成果 学校现状 国际交流与合作 奖,贷制度

办学模式 本科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研究生教育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传统与文化 校训 校歌 校徽 校园文化

历史沿革 历任校长 学校排名

展开

近年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文科 理科生源地: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河南 山东 山西 安徽 江西 江苏 浙江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陕西 青海 宁夏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西藏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福建 甘肃 港澳台 年份: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11--619610--12本科一批2010--631609--11本科一批2009578626606--9本科一批2008589639615--7本科一批2007597620609--8本科一批2006540598571--14本科一批2005531597563--11本科一批2004564--------不详2003----547----不详2002492--------不详2001----579----不详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专业名称

最低

最高

平均

暂无数据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点大学,同时也是九校联盟(C9)的成员。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根据2012上海交通大学最新大学排名,浙江大学已超过清华、北大,跃升中国大学排行榜第一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生众多,科研成果显著,且拥有大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截止2012年03月09日,数据中心基础数据库各项数据统计如下:

1、教职工20383名,其中,在编在岗8603名,附属医院11793名。

2、全日制学生49087名,其中,在校生本科生24891名,研究生24196名,博士研究生8159名,本科生留学生3449名,研究生留学生626名,毕业生54609名。

3、各类科研成果213297条,包括论文、著作、科研项目、成果、专利、获奖等信息,其中科研论文114421条,著作8361篇,科研项目72802项,专利17713项。

4、公共资产方面,包括五个校区、507幢楼宇、30970间公用房,建筑使用面积1336463.43平方米,仪器设备268506台件,其中大型仪器设备3174台件,40万以上大型仪器865台件。

编辑本段校容校貌



玉泉校区 校园风景(19张)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杭州市。其北依苏沪,东接甬港,南联闽粤,是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城市,经济发达、人文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享有读书求学胜地之美称。学校设紫金港、玉泉、西溪、之江、华家池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7770亩,建筑面积193.00万平方米,分布于杭州市区不同方位。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正门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备。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拥有计算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先进的教学科研机构。科学馆(楼)、体育馆(场)、活动中心、游泳池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开展中外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完备的条件。各校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总藏书量616万册,是全国规模最大、分布面最广、学科覆盖最全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之一。出版社1家。附属医院7家,总床位数5459张。学校还创办了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并在苏州、南昌、宁波、温州、嘉兴、绍兴等地设立了分园。总长达68公里的高速计算机骨干网络以及特设的公交线路将各校区和附属医院联为一体。

图书馆简介

浙江大学图书馆是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图书馆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图书馆之一,其前身为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藏书楼。2003年10月,2.2万平方米的紫金港校区新图书馆落成启用。目前,全馆拥有馆舍5座,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总阅览座位5282个。图书馆馆藏丰富、门类齐全 ,藏书几乎覆盖所有学科领域,尤以机械工程及仪表、电力、电子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医学、农业、生物科学、地方文献、敦煌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收藏较具特色。浙江大学图书馆现由一个总馆和五个分馆组成。总馆设在玉泉校区图书馆大楼内,分馆分别为科技分馆(玉泉校区)、文理分馆(西溪校区)、农业分馆(紫金港校区)、医学分馆(紫金港校区)、基础分馆(紫金港校区)。在玉泉校区分馆设立了由香港实业家倪铁城先生捐资兴建的浙江大学“倪铁城人文图书馆”以及为答谢美籍华裔科学家袁绍文博士对浙江大学捐赠而专门设立的“袁氏工程图书馆”。在紫金港校区分馆,设立了专门收藏展示浙江大学师生和校友专著的“浙大文库”。

浙江大学图书馆总馆由采访中心、编目中心、系统维护中心、数字资源中心和总馆办公室组成,侧重于技术服务工作,分别负责各种文献的采访、分编加工、计算机系统维护、数据资源的对外服务与开发以及行政管理协调和后勤保障等工作。此外,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09)亦隶属于总馆,负责课题查新和SCI 、EI 、ISTP、IM、SSCI、AHCI、ISSHP等的收录与引用情况证明等服务。分馆侧重于读者服务工作,各分馆一般设有流通部、期刊部、咨询部和分馆办公室。西溪校区分馆专门设立了古籍特藏部,玉泉校区分馆设立了阅览部。紫金港校区分馆则打破传统的部门设置理念,改为设立文献流通服务和网络技术服务两个业务主管及行政干事,协调管理分馆的各项业务工作。

特藏服务

“浙大文库”已经成为收集、保存本校教职工及校友著作的重要基地和展示窗口。通过个人捐赠、学校相关部处转赠、购买、馆藏调拨、复印等方式,浙大文库至今共收集到教师和校友的著作及浙大出版的期刊约9000种,成为收藏最为丰富的高校文库之一。在正常的情况下,浙大文库藏书的年增长量约为500种。目前文库还编印了《高校文库工作通讯》(内部刊),对全国的文库工作情况进行报导和研究。

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古籍特藏也是很有特色的,特别是文理分馆,收藏了线装书12万余册,其中善本书1350余种,1.9万余册。在文理分馆、医学分馆、农业分馆都专门设立了古籍阅览室,为读者提供古籍的阅览和咨询服务。

此外,图书馆还有敦煌学、地方志、标准、袁氏工程图书馆等特色收藏。

编辑本段办学规模

学科建设

浙江大学坚持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的方针,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另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1个。

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4个,国家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8个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

浙江大学一角

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二大门类。学校现有122个本科专业,47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6个,另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体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兽医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汉语国际教育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另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1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4个,国家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8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和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1个。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平台

一、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4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3、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4、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5、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聚合反应分室

6、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7、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8、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9、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0、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专业实验室4个:

1、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

2、生物传感器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

3、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

4、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

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

1、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

1、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燃烧技术研究所

4、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口腔种植研究中心

省部级科研平台

一、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

1、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

7、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3个:

1、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

2、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

3、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7个:

1、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2、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开放实验室

3、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4、农业部生态农业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5、农业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6、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学与免疫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7、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其他部委1个: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研究管理中心浙江呼吸药物研究实验室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8个:

1、浙江省综合信息网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

2、浙江省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筛选和中药开发及评价重点研究实验室

3、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

4、浙江省细胞与基因工程重点研究实验室

5、浙江省应用化学重点研究实验室

6、浙江省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重点研究实验室

7、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

8、浙江省核农学重点研究实验室

9、浙江省饲料与动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

10.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

11、浙江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

12、浙江省生物电磁学重点研究实验室

13、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研究实验室

14、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研究实验室

15、浙江省女性生殖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

16、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

17、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

18、浙江省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

1、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嵌入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三、其他研究机构

国家林业局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

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智能科学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人文社科研究平台

一、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3个

1、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2、汉语史研究中心

3、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6个

1、浙江省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2、浙江省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3、浙江省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研究中心

4、浙江省宋史宋学研究基地

5、浙江文献集成编纂中心

6、传媒研究中心(准基地)

三、其他研究机构

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

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浙江大学体育现代化发展研究中心

教学平台

一、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数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Ⅰ)

2、数学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Ⅱ)

3、化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4、心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5、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6、基础医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7、中文国家文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8、历史学国家文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1、工程制图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2、化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3、力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4、物理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国家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1、国家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基地(示范性软件学院)

2、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3、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其他人才基地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浙江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2、浙江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心

3、浙江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985二期平台

1、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I):

1、信息与控制科技创新平台

2、农业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平台

3、功能材料科技创新平台

4、机电系统及装备科技创新平台

5、医学技术与疾病防控科技创新平台

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II):

1、数学科学及其应用科技创新平台

2、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装备科技创新平台

3、能源清洁利用与高效转化科技创新平台

3、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项目(I):

1、农村发展研究创新基地

2、中国民营经济研究创新基地

4、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项目(II):

1、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创新基地

2、语言与认知研究创新基地

3、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创新基地

其他学术机构

1、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2、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

3、国际电磁科学院浙江大学分院

4、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

5、海洋研究中心

6、脑与智能研究中心

7、工程与科学计算研究中心

8、信息科学与技术中心

9、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10、浙江大学中西部发展研究院

11、光通信交叉研究中心

12、微系统交叉研究中心

13、系统芯片交叉研究中心

14、安全农产品研究中心

15、农业信息科学与技术中心

16、生命科学研究院

编辑本段历届英才

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严谨的“求是精神”作为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科学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浙大百余年间,为祖国培养了近20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万各类建设人才,广大师生已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和开拓者,其中诸多卓然有成的大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中国新闻界先驱邵飘萍,中国研究抗生素第一人汪猷,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马寅初、卢嘉锡、苏步青、钱三强、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钱令希、谈家桢、谷超豪、郑晓沧、梁守盘、夏承焘、姜亮夫、李政道、吴健雄、路甬祥,何燮侯,蒋梦麟,钱家治,蒋百里,刘大白,马一浮,都锦生,常书鸿,丰子恺,梅光迪等著名学者都曾在校工作或学习。浙江大学校友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60余人,其中在浙大就学者就有90余人。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竺可桢带领下的国立浙江大学汇聚了一大批著名学者。数学有苏步青、陈建功、钱宝琮,物理有王淦昌、束星北、胡刚复、朱正元、吴健雄,化学有王葆仁、王琎、卢嘉锡、李寿恒,生物有谈家桢、贝时璋、罗宗洛,土木、电机工程有钱令希、王国松,历史、地理有谭其骧、任美锷、钱穆、梅光迪,农学有蔡邦华、吴福桢、梁庆椿、卢守耕、吴耕民,教育有费巩、黄翼,国学有丰子恺、马一浮、郑晓沧等。在学生中后来亦有一大批杰出学者大师出现。竺可桢时期的浙大,以文理称雄中国,1948年首批中央研究院院士浙大教授有4人入选,仅次于北京大学(10人)、清华大学(9人),与中央大学并列全国第三。

诺贝尔奖得主

李政道 1943-1944年浙大物理系就读,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菲尔兹奖得主

丘成桐 浙大高等数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菲尔兹奖得主,沃尔夫奖得主。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叶笃正 1943届史地(硕),中科院院士。200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徐光宪 1936年浙大附属高级工业学校就读,中科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谷超豪 1948届数学系,中科院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华罗庚数学奖得主。

两院院长副院长校友

竺可桢

[1]

竺可桢 中科院副院长 1936-1949年任浙大校长,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卢嘉锡 中科院院长 1945-1948年浙大化学系任教,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钱三强 中科院副院长 1978-1980年任浙大校长,中科院院士。

叶笃正 中科院副院长 1943年毕业于浙大研究院史地研究所,中科院院士。

顾以健 中科院秘书长 1947年毕业于浙大化学系。

潘家铮 工程院副院长 1950年毕业于浙大土木工程系,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路甬祥 中科院院长 1964年毕业于浙大机械系,1988-1995年任浙大校长,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潘云鹤 工程院常务副院长 1981年毕业于浙大计算机系,1995-2006年任浙大校长,工程院院士。

丁仲礼 中科院副院长 1982年毕业于浙大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中科院院士。

学界知名校友

陈建功 中科院院士。浙大数学系教授、主任。

苏步青 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浙大数学系教授、系主任。与陈建功一起创立了“微分几何学派”。

王 元 1952届数学系,中科院院士。华罗庚数学奖得主。

王淦昌 浙大物理系教授,中科院院士,“两弹元勋”。

束星北 浙大物理系教授。是中国早期从事相对论研究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吴健雄 浙大物理系助教,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

程开甲 1941届物理系,中科院院士,“两弹元勋”。

徐光宪

[2]

谈家桢 浙大生物系教授、理学院院长。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院士。

贝时璋 浙大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其它知名校友

陈独秀 1898年考入求是书院,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

蒋百里 1899年考入求是书院,国民党陆军上将,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

钱均夫 名家治,1899年求是书院肄业,钱学森之父。

陈 仪 求是书院学生,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曾任台湾省主席、浙江省主席。

蒋梦麟 1903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曾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

陈布雷 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被誉为“文胆”。

夏 衍 1920年毕业于浙江公立甲种工业学校(浙大前身),文化、电影艺术家,原文化部副部长,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

马寅初 浙大校长,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舒 鸿 浙大体育系任教,在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中担任篮球决赛主裁判。

马一浮 曾在浙大任教讲学,并作《浙大校歌》,国学大师。

丰子恺 曾在浙大任教,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

马叙伦 浙江高等学堂国文教师,中科院院士。曾任教育部部长、高教部部长。

金 庸 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原名查良镛,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

胡乔木 1933-1935年浙大外语系就读。曾任新华社社长、中国社科院院长。

黄智权 1963届农机。原江西省省长。

章新胜 1977届外语。中国教育部副部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

朱 敏 1981届农机,1984届工管(硕)。硅谷网迅(WebEx)总裁。

段永平 1982届无线电,步步高集团总裁。

竺延风 1983届自动化。原一汽集团总裁,现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史玉柱 1984届数学,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

任伟泉 1983届信息,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裁。

谢旭人 1981-1984浙大工业经济管理专业干部专修科,现财政部部长。

王建宙 1985届管工(硕)。原任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张育林 1988届自动化(博),中将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

孙钟华 2001届金融学,DESSIN ANIME主席、动漫不断董事长。

编辑本段办学成果

学校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加强基础、注重素质、突出能力、面向一流”的教改战略,实行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和英才教育并举的方针。本科教学推行学分制和主辅修制,开设有特优学生组成的“竺可桢学院”(包括混合班、工程教育高级班、临床医学本硕博连读班、文科和理科综合试验班、本科学生高科技产业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等)。为了给知识交叉提供更大的空间,近年来还按大类打通基础,实行分层次教学,推行双学科双学位,构建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的教育框架。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举办多种学术节、学科竞赛和各类社团活动,为广大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个性发展空间。研究生教育充分发挥该校作为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利用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优势,加强学科建设的全面布局,坚持“开放、网络、动态、竞争”的方针,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1999年浙大在全国和国际上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如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入围素有"工业设计的奥林匹克"之称大阪国际设计竞赛决赛;在199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浙大荣获国家一等奖(4个)居全国高校之首;在1999年5月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特等奖中的最高奖-INFORMS奖,填补了亚洲地区大学生参赛以来的空白;在199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有4个队荣获一、二等奖,成绩喜人。在199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浙大有四篇入选,名列全国高校第三。正因为有如此发挥自己个性的环境,才有《大学生》杂志开展的大学生最向往的大学调查中该校名列第三;才有1999年、2000年报考浙大研究生的人数(1999年8888人,2000年1.2万余人)连续两年位列全国高校首位的佳绩。也正因如此,使浙大学生凭求是的干劲、宽厚的基础在人才市场成为抢手货。

编辑本段学校现状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了把浙江大学建设成一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的一流大学,浙江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通过这些校际关系,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和合作项目,既有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又有联合举办的国际会议、联合开展的合作项目及联合培养的研究生。

浙江大学一角

浙江大学都会邀请数百名外国专家或学者来校讲学及研究。1999年浙大共接待了893名国外来宾及1000多名港澳台地区的客人,这还不包括院系待的客人或外宾。来访人员中,许多是国际上的知名学者,有的甚至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如199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教授穆拉德博士、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及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博士。每年浙大也派出数百名教师出国及赴港澳台地区讲学、进修,合作研究或参加国际会议。1999年浙大共派各类出国或赴港澳台地区人员1000多人。通过出访,扩大了浙大的影响,加强了浙大与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及公司之间的联系。

浙大每年都要举办一些国际会议,既有国际系列会议,又有与某大学或某集团的双边会议,如浙大与朗讯科技的联合会议,不但交流了学术成果和信息,还促进了浙大与贝尔实验室的合作。

被浙大聘为名誉教授、顾问教授或客座教授的外国学者有300多名,其中有不少是所在领域的学术权威,有的还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浙大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加,2010年在校人数长期生3000余人,留学生比例名列全国前十。

浙大还有一批中外合建的研究中心及研究所,如汉斯赛德尔管理培训中心、中加农村发展研究与培训中心、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德语中心、韩国研究所等等。

浙江大学学生对外交流项目简介

学生交流是校际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与日本及欧洲的大学之间的学生交流较频繁,既有学生的长期交流计划,又有短期的交换项目,如欧洲商务实习项目、香港实习项目、爱因斯特交流项目等、已经实行了多年的melten项目,在美国、德国、印度、智利及中国执行、浙大是中国唯一的被该项目选中的大学。近年来,浙大学生的国际交流频率以每年增加10%以上,在校生共有三大渠道进行国际交流。

一、学术交流包括学位项目、非学位短期修读课程项目、协作研究和参加学术会议等。目前该校大部分项目属于这一类。

1、学位项目组织学生到国(境)外大学交换学习,修读学分,回校后还需得到学校学分认可的项目。特点:

1)交流时间较长,一般至少一个学期;⑵一般双方互免学费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⑶学生学习连续性好,系统性强;⑷双方学分互认;⑸对学生的语言及学习能力要求高。

举例:香港各大学交换生项目,日本各大学交换生项目。

2、非学位短期修读课程项目一般不存在学分互认,学生仅仅是利用很短的时间修读一定的课程。特点:

1)交流时间较短,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对正常学习影响较少;⑵不存在学分互认,部分项目会提供学习证明;⑶部分项目费用较高。

举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暑假课程班,德国柏林工大暑假课程班。

3、协作研究事先确定某个课题,选拔学生参与,学生可以个人或由不同国家(地区)学生组成团队共同研究,完成课题项目。特点:

1)交流时间不定;⑵特别强调团队的合作,部分项目由双方同学协作进行;⑶部分项目需在实验室进行;⑷对学生的科研要求较高;⑸部分项目有企业或个人资助。

举例:海外杰青汇中华项目,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互访计划。

4、参加学术会议一般是由于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秀成果而获邀参加学术会议,经专家推荐,学校审核予以立项的项目。特点:

1)参加国际各类学术会议;⑵参加项目并进行讨论发言。

举例:中印青年论坛,哈佛亚洲国际关系项目。

二、校际文化交流通过各种文化交流的形式,加强沟通联系,促进相互了解,进一步增进友谊的项目。特点:

1)一般时间较短;⑵对参加同学有相应特长的要求。

举例:文琴艺术团赴俄罗斯汇报演出,两岸三地辩论邀请赛。

三、实习到国(境)外大公司实习,通过实践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的培养的项目。 特点:

1)一般时间较长;⑵一般有专业要求;⑶到对方公司实习,根据规定由对方支付相应的报酬。

举例:爱因斯特项目,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AIESEC)项目。 奖,贷制度

奖学金

浙江大学设有最高荣誉奖“竺可桢奖学金”、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及社会各界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数十种,获奖面在40%以上,奖学金总金额达1000万元。学校将通过“奖”、“贷”、“补”、“勤”、“免”五种渠道来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履行我们的承诺绝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在本科生中设立了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农林师范类奖学金,及为促进学生提高开拓创新意识,奖励在某一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专项奖学金。

另外中国科学院、宝钢集团、宝洁公司、台湾光华基金会等国内外许多公司、企事业单位、基金会及个人在学校、院系设立了奖学金、助学金共60余种。许多优秀学生得到了奖励,同时部分家境困难但学习勤奋的学生也获得了资助。

贷学金

学校积极鼓励贫困生以贷款为主解决学习、生活困难,建立了学费贷学金、固定贷学金、临时贷学金三种形式的无息贷款制度。总金额每年360万元。

学费贷学金:分全额贷款(学生学费的全额)和半额贷款(学生学费的一半)两类,一般不超过本、专科学生总数的2%。

固定贷学金:一等:1500元/年,比例3%;二等:1000元/年,比例7%;

临时贷学金:因各种原因产生突发性困难的学生,学校提供临时贷款。

勤工助学

学校每年有160多万的勤工助学基金,对学有余力、并愿意参加勤工助学的贫困学生,实行“优先安排岗位,优惠计取报酬”的双优措施。目前开拓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近1000个。

困难补助

学校设立每年180万的困难补助经费,用于学生的临时困难补助、贷款减免、过年补助、军训补助、棉衣补助、路费补助等。

学费减免

学校学费减免比例为0.5%,其中:一等减免学费的全额,二等减免学费的半额。

另外,积极开拓渠道,争取社会力量的资助,目前设立了各类助学金、贷学金六十余万元。在贷学金设立方面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大力探索贷款上学的社会化道路。近期与杭康药业公司、交通银行联合开展了企业担保贴息、银行优惠利率贷款的助学贷款路子,取得较好的效果。

编辑本段办学模式

本科生教育

浙江大学在本科生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新理念,积极推进本科教学的自主化、研究化、高效化、国际化,通过贯彻“KAQ”(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宽专交”并行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试行竺可桢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试行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全面推进学分制和四学期制,本科教育取得了不凡的业绩。现有本科生22557余人;专业122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类12个大门类;拥有国家文理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7个,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基地3个,工科课程基地4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拥有国家精品课程20门,2001年、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3项。

本科教育还将进一步推进研究性教学,特别是小班化研讨式教学,建设多维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优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追踪学科最新进展,以研究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本科生出国出境学习交流,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际意识,提高国际竞争力。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嗟尔髦士,尚其有闻”。胸怀大志,追求卓越,“创建一流的本科教育,跻身世界名校之林”,是浙江大学本科教育新的追求和目标。 留学生教育

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是浙江大学专门负责招收和管理外国留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教学机构,下设综合事务办公室、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学位生管理办公室、对外汉语教研室和外国专家留学生服务中心,总部在玉泉校区,紫金港校区设有校区外国留学生管理办公室。

浙江大学从1979年起开始恢复对外招生,迄今已有两万余名外国留学生完成学业。2010年学院管理的各类长短期外国留学生415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80人,硕士研究生258人,本科生1295人,长期汉语言文化进修生1184人,专业进修生354人,短期进修生884人,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五大洲128个国家。学院现有汉语语言与中国文化专职教师30余名,兼职教师40余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22名。

学院开设长短期汉语和中国文化进修课程,已开设汉语言本科专业(经贸、旅游管理方向), 条件成熟后还将开设汉语言研究生专业。学院设有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承办每年四月、六月和十一月举行的HSK考试,在我校进修汉语的大部分外国留学生在历次HSK考试中都取得了优良成绩。学院还为团体学员开办汉语言和中国文化、中国经济贸易、中国工商管理及琴棋书画等各类短期进修班,每年有六百多名短期留学生来校学习。 继续教育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始于1956年,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在经历了创立、停滞、恢复、改革等发展过程后,我校继续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服务地方经济和人才强国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学校进行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立继续教育管理处,全面负责学校非学历学位培训教育、远程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自学考试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近年来,我校先后同国家有关部委、大中型企业、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17个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开发了260余个继续教育项目;在省内外设立了162个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和34个函授站。目前,我校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6万余人,非学历教育培训学员每年3万人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高、中级管理和科技人才,尤其在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活动中,为贵州、新疆、湖南、云南、内蒙古等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培养政府、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受到教育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多年来,浙江大学积极参与国内外继续教育交流与合作。 浙江大学经常培训企业管理人员

作为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华东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学会理事长单位及海峡两岸四地继续教育论坛常任秘书长单位,承办了多次有影响的学术会议。为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理论研究,1999年学校成立了浙江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几年来该所完成了10多项研究工作,出版了《中德成人教育比较研究》一书,并于2006年与教育学院联合成功申报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点。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校继续教育将秉承求是校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国际化”的继续教育办学基本方针,加强理论研究,探索与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为全面构建中国终身教育体系和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生教育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创建于1984年12月,是国务院首批批准试办的研究生院之一。1995年2月,原国家教委组织全国33所试办的研究生院进行评估,浙江大学等十所研究生院受到表彰,并正式挂牌。

浙江大学从1941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到目前已有近60年的历史。1998年以后,浙江大学按照国家新的学科专业目录,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54个(含自主增设32个),涉及一级学科56个,其中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并可授予临床医学博士/硕士、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博士/硕士、体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兽医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程硕士(含30个工程领域)、建筑学硕士、口腔医学博士/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硕士、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税收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会计硕士、翻译硕士、药学硕士等25种专业学位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现有1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7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0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农业部重点学科,56个浙江省A类重点学科和24个浙江省B类重点学科,形成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富有特色的重点学科系列。浙江大学拥有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数量居全国第三,拥有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数量居全国第四,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数量居全国第一。至今,浙大已有47个一级学科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量居全国第一。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加强学科交叉和整体布局,坚持“开放、网络、动态、竞争”八字方针,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浙江大学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已与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建立了实质性的校际合作关系。学校十分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仅2010年学校共选送979名研究生出国攻读学位、联合培养、短期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同时,2010年共招收留学研究生117人(其中博士生48人,硕士生69人)。

目前在校研究生20811名,其中博士研究生7398名,硕士研究生13413名,另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0000余名。自1999年起学校扩大研究生招生计划,目前每年招收博士生1600余名、硕士生4700余名,较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学校注重人才的全面素质培养,在打好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同时,注重提高研究生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如今,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浙江大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之一,她将通过改革与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为办学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本段传统与文化

校训

校训:求是、创新

百年名校浙江大学老校训——“求是”的渊源可以追溯至浙大的前身求是书院。

求是(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求是书院自创建之日起,就提倡“务求实学,存是去非”。并在师生中逐渐形成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尽一已职责”的“求是”校风,这种校风一直延续到以后的浙江大学。

1938年11月01日,竺校长在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作了《王阳明与大学生的典范》的演讲。在演讲中,他以王阳明的求是精神、遇险不畏精神、艰苦卓绝精神和公忠报国精神,激励浙大师生在艰危中奋发进取,并提出要以 “求是”两字为校训,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求是”的优良传统,贯彻治学的精义。

1938年11月19日,校务会议正式通过了竺校长的这项提议。

关于“求是”的涵义,竺校长曾作过多次阐述,他在《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的演讲中说:“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深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最好的例子就是科学史上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牛顿、达尔文、赫胥黎等人“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行为。中国也有不少具有求是精神的先贤,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孙中山先生不但鼓吹革命而且实行革命,这革命精神,正是源于求是的精神。

在此,竺校长已经将“求是”的涵义大大地拓广和深化了,他所倡导的求是精神就是科学精神、牺牲精神、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继后,竺校长又在《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一文中更明确地阐述了“求是”的方法和路径,他说:“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换,这科学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⑴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但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⑵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⑶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竺校长的这些论述,特别是他所概括的科学家应取的三种态度,不仅为万千“求是”学子所遵循,而且一直为科学家们所称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大学的历任领导人,在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开拓创新精神。自那以后,浙江大学逐渐形成了“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优良校风。

1988年5月5日,由路甬祥校长主持的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这是浙江大学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和社会需求做出的正确决策,是对求是精神的发扬光大。

浙大玉泉的竺可桢老校长铜像

路校长1992年在建校95周年的致词中说:“创新(即创造)精神,严格地说,它已包含在求是精神之中,……但人们往往把求是理解为求实,侧重于对现有知识的认识和运用,对现状的客观分析和把握,而不特别强调创造与创新……。创新,正是历史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杰出人才的共同特点。浙江大学要办得有中国特色和自身特点,培养一大批具有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接班人,必须十分重视创新精神的提倡,并且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原则,坚持开放,改革创新。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规律。要使该校同步于时代,并不断地取得进步和发展,必须在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强调创造力的开发,强调培植求是创新精神。”

路校长的这段话,既是对为何要立“求是创新”为校训的解答,也是对“求是创新”的诠释。

2010年06月26日,温家宝来到浙江大学图书馆,面对浙大师生对浙大校训进行诠释:“务求实学,存是去非”。求实是基础,这种校风一直延续到现在。浙大的历史是一部光荣史,人才辈出,有160多个院士出自浙大,这是同学们引以为豪的。但是前人的贡献不等于你们的贡献,你们要达到前辈的水平还要做艰苦卓绝的努力。要求同学们要有无穷的求知的欲望,要做踏实的功夫。不骛虚声、不求虚名,惟以科学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这些都可以作为理解你们校训的格言,终生受益。

总结

1、“启尔求真”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是浙大精神的根基。

2、“开物前民”的创新精神。改革创新、不断超越是浙大精神的内核。

3、“无吝于宗”的合作精神。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是贯穿浙江大学百余年办学史的重要品格。

4、“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面向世界、开放发展是浙大精神的活力源泉。

5、“树我邦国”的爱国精神。爱国、报国是浙大精神的灵魂。 校歌

词:马一浮

曲:应尚能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

惟学无际,际于天地。

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

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

校园活动剪影(12张)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

习坎示教,始见经纶。

无曰已是,无曰遂真;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

何以新之,开物前民,

嗟尔髦士,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思睿观通。

有文有质,有农有工。

兼总条贯,知至知终。

成章乃达,若金之在镕。

尚亨于野,无吝于宗。

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校歌翻译

大学之大在于不自满学问的积累,就像大海一样容纳下千万条江河。

学问的道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学海的边际一直延伸到整个宇宙。

一方面讲事物的抽象、逻辑和理论,另一方面讲事物的实体、实践和实用。

礼制,着眼于规范不同的社会生活,音乐,为的是谐和众多的天籁声音。

要懂得相反相成、一分为二的道理,就会拥有永远的智慧和无比的聪明。

在伟大祖国的东南,有一所大学──坐落在浩荡东流的浙江之滨。

著名的求是书院是她的前身,求是校训教导大家要永远求真。

教学要象流水那样恒久不息、循序渐进,方能培养出经纶天下的俊才群英。

千万不要以为已经做到完全正确,更不要以为已经把真理穷尽。

没有一项新的改革可以脱离继承,没有一件旧的事物不再需要更新。

怎么来做到创新知识,革新社会?要揭露事物的奥秘,要率先为了人民。

英俊的年轻有为的同学们,大家起来,努力争取成为博学多闻的人。

大学生的使命贵在始终如一地学习,深入思考,观察事物的变化和运动。

在我们的大学里既有文又有理,还有旨在经世济民的农和工。

要综览全人类的知识,做到融汇贯通,进德修业, 知道什么是终极、什么是根本,

这样我们才能完成那完美的乐章,象玉石受到了琢磨、金属受到了炼熔。

要和平民百姓共命运来求得亨通,不要吝惜舍弃那只谋私利的一派一宗。

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普天下都会来和我们友好认同。 校徽

1990年12月15日学校在浙江大学校报上公布了浙江大学校标设计稿的二个方案。根据校领导的意见,校长办公室同时委托工会和团委,发放了1200份印有两个方案的选票,分别征求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通过比较,大多数师生员工倾向于方案一,即以传统的“求是鹰”为主体所构成的校标设计稿。认为表现刚健、博击个性的“求是鹰”已作为浙大的象征,并在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保留二三十年代浙大校徽中求是鹰的基本形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历史的继承性。同时有些专家认为,通过对传统“求是鹰”图形结构的简化,强化了求是鹰形象的气质特征,这也是有意识的再创造的典型化过程,但腾飞的气势刻划得还不够。

校长办公室汇集了有关意见后,向校长作了汇报。在1991年1月22日举行了校务会议上,学校党政领导对校标方案作了审议,认为二个校标设计方案在设计思想和表现形式上各具特色;同时肯定了方案二在形式上有一定新意。经过讨论,校务会议基本确定方案一作为校标,提出对求是鹰图案应再作适当修改,并略放大些,英文校名采用黑体。据此,校长办公室在方案一的基础上重新作了调整和绘制。1991年1月31日的校务会议再次审议了修改后的校标。这样,校标获得正式通过。 校园文化

百年浙大,素以“求是”之精神砥砺后学,褒扬先进,以求是之风培育求是之人,故而人才辈出。新浙大成立以来,更以营造积极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既循循善诱,又提倡宏扬个性,以求培养人格健全,既而脚踏实地,又能锐意进取的跨世纪人才为己任。浙江大学的校园文化总揽科学、人文,着眼于未来,立足于青年,立意为浙大数万学子搭文化之台,扬成材之帆。

校园是社会之缩影,学生均以适应社会、贡献于社会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大学培养学生,当以校园文化的熏陶为要旨。而文化的熏陶,也以学生个性的发挥,人格的健全,素质的全面为主要环节。新的浙江大学,集理工农医于一体,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囊括其中。各门类相互渗透和激荡,凡浙大的学生,耳染目睹,汲取各学科之精髓,又能择其所好,有所专长,故校园文化更为丰富和全面,实为莘莘学子的精神家园。

本科生光电大赛

求是园中,浙大学生意气风发,科技、文化呈现出蓬勃之势。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节”,“校园社团节”备受关注。由“创业设计大赛”等丰富多 彩的几十项活动组成的"校园科技文化节"在为广大学生提供浓郁的文化氛围之际,也同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成材。以邓研会、学生科协为代表的全校130多个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并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团体,通过一年一度的融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竞技性于一体的“学生社团文化节”为同学们施展个人才华、发挥各自特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学生艺术团,数百名有艺术特长的团员活跃在校园里,向全校学生推介高雅艺术、传统民族艺术的同时更自编自导了丰富多彩的各类艺术活动。爱乐协会、网络协会、文学社、摄影协会……每年数万学生踊跃投身其中,获益良多。

浙大文化,经百年沉淀,十数辈传承,底蕴深厚,而今又站在时代前沿,浙大的校园文化,深受其益。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浙大学子向来放眼世界,着眼未来,时刻关注世界的发展。浙大“求是”精神,更在创业、创新等时代大潮中,注入了新的内容而发扬光大。

浙大学子,可谓天赐甚厚。有此之大学,有此深厚之文化熏陶,定能搏击于时代,遨游于科技文化的海洋。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7年改名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04月0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07月01日起,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至贵州遵义。在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校长的领导下,浙江大学历经艰辛,筚路蓝缕, 崛起为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几所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在遵义湄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科研成果。浙江大学物理系学生李政道在湄潭永兴茶馆借灯光读书,成为了当地的美谈佳话。苏步青、陈建功、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等教授都对湄潭的茶叶、茅贡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46年秋,学校迁返杭州。至1948年03月底,浙江大学已发展为拥有理、工、农、医、文、法、师范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1952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部分系科并入省外兄弟院校,其中留在杭州的院系形成了四所学校。浙江大学工学院的部分系留守,成为了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浙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师范学院的一部分和之江大学的文理学院等组合,成立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定名为杭州大学;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单独分出成立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的医学院等成立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

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09月15日,曾经从浙江大学分离出去的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回归浙大母体,共同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从而回到了类似于院系调整前的浙大的学科设置,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面向21世纪在中国组建若干所规模大、层次高、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必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新的浙江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实行教育部与浙江省共建共管。

编辑本段历任校长

校名 职位 姓名 任期

求是书院至浙江高等学校时期

求是书院 总办(兼) 林启1897-1900

求是书院 总理 陆懋勋1900-1901.9

浙江求是大学堂 总理 劳乃宣1901.10-1902

浙江大学堂 总理 劳乃宣1902-1903.6

浙江高等学堂 监督 陶葆廉1903.7-1904

浙江高等学堂 监督 陆懋勋1904-1905

浙江高等学堂 监督 项藻馨1905-1906.7

浙江高等学堂 监督 吴震春1906.8-1910

浙江高等学堂 监督 孙智敏1910-1912

浙江高等学堂 校长 邵裴子1912-1912.6

浙江高等学堂 校长 陈大齐1912.7-1913

浙江高等学堂 校长 胡壮猷1913-1914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至国立浙江大学时期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国立浙江大学(1928年更名) 校长 蒋梦麟1927.7-1930.7

国立浙江大学 校长 邵裴子1930.7-1931.11

国立浙江大学 校长 程天放1932.4-1933.3

国立浙江大学 校长 郭任远1933.4-1936.2

国立浙江大学 校长 竺可桢1936.4-1949.5

浙江大学时期

浙江大学 校长 马寅初1949.8-1951.5

浙江大学 校长(兼) 沙文汉1952.10-1953.1

浙江大学 校长(兼) 霍士廉1953.4-1958.4

浙江大学 校长 周荣鑫1958.4-1962.3

浙江大学 校长(兼) 陈伟达1962.6-1968.4

浙江大学 校长(兼) 钱三强1979.2-1982.6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名誉校长 刘丹1982.6-1989.9

浙江大学 校长 杨士林1982.6-1984.2

浙江大学 校长 韩祯祥1984.2-1988.2

浙江大学 校长 路甬祥1988.2-1995.4

浙江大学 校长 潘云鹤1995.4-2006.7

浙江大学 校长 杨卫2006.8至今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24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1336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人员2486人。

编辑本段学校排名

国内主要排名:

1. 依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的排名,浙江大学连续十年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2. 依据2011年中国校友会版排名,浙江大学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3. 依据2011年网大版排名,浙江大学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4. 依据2012年武大版排名,浙江大学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5. 依据2011年山东版排名,浙江大学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6. 依据2011年、2012年武书连版排名,浙江大学位居大陆高校第一名。

国际主要排名:

1. 在上海交大学术排行榜中,浙江大学位于国际200-300名,位居大陆高校第2~3名。

2. 在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评价报告中,浙江大学位居国际210名,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3. 在武大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竞争力评价中,浙江大学位居国际110名,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4. 在土耳其2012年公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浙江大学位居全球60位,位居大陆高校第一名。

5. 在欧盟2010年公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浙江大学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

6. 在西班牙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中,浙江大学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7. 在荷兰2010年公布的世界高校排行榜中,浙江大学位居全球127名,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8. 在台湾高教2010年公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浙江大学位居全球145名,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玉泉校区 校园风景(19张)



校园活动剪影(12张)



词条图片(15张)



211工程大学

东北地区?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吉林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延边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辽宁大学

? 东北林业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华北地区? 清华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南开大学 ? 天津大学

? 天津医科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内蒙古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体育大学

? 中央音乐学院 ? 中国政法大学 ? 河北工业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协和医学院

华东地区? 复旦大学 ? 浙江大学 ? 厦门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南京大学 ? 东南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福州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苏州大学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东华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河海大学 ? 江南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安徽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上海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华中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南大学 ? 中南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郑州大学 ? 南昌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华南地区? 中山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暨南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海南大学 ? 广西大学

西北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兰州大学

? 青海大学 ? 宁夏大学 ? 新疆大学 ? 石河子大学

? 西北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长安大学

西南地区? 重庆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贵州大学 ? 云南大学 ? 西藏大学

? 西南大学 ? 西南财经大学

军事系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 第四军医大学

以上内容来源于教育部网站,详情请见““211工程”学校名单”。

985工程大学

一期名单?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复旦大学 ? 浙江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大学 ? 厦门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南开大学 ? 天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吉林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南京大学

? 东南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湖南大学

? 中山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重庆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兰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中南大学

二期名单? 中国农业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浙江省高等院校·本科

杭州市? 浙江工业大学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浙江理工大学

? 浙江农林大学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杭州师范大学

? 浙江工商大学 ? 浙江科技学院 ? 中国计量学院

? 浙江传媒学院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浙江财经学院

? 浙江大学 ? 浙江树人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

? 浙江警察学院

宁波市? 公安海警学院 ? 宁波大学 ? 宁波工程学院

? 浙江万里学院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宁波大红鹰学院

温州市? 温州大学 ? 温州医学院

其他? 湖州师范学院 ? 嘉兴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

? 丽水学院 ? 衢州学院 ? 绍兴文理学院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台州学院 ? 浙江海洋学院

参考资料 1.竺可桢 资料.

2.徐光宪 资料.

扩展阅读: 1 浙江大学:http://www.zju.edu.cn/

2 武书连版排名: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1-12-21/1121321598.shtml

3 校友会版排名: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1-01-17/1144282736.shtml

4 浙江大学BBS:http://proxy3.zju88.net/agent/index.do

5 国立浙江大学论坛:http://bbs.ncku1897.org/

6 浙江大学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f?kw=%D5%E3%BD%AD%B4%F3%D1%A7

7 杭州年鉴之浙江大学: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jhz/hzlj/2009/jy/T318677.shtml

开放分类: 大学,重点大学,浙江,211工程,名校

我来完善 “浙江大学”相关词条:

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渤海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清华大学 吉林大学 武汉大学 兰州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山东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河南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渤海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上海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诺丁汉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万杰医学院 北京信息职业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大学红楼 宁波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土木工程 绍兴文理学院 四川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软件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英才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东南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山东工业大学 北京教育学院 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大学 华南工学院 集美大学 浙江农业大学 浙江医科大学 西安大学 盐城师范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云南艺术学院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武汉大学医学部 中央大学 安庆师范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连长贵 重庆工商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栖霞市第一中学 温州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西南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华大学 台湾政治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辽宁大学 圣约翰大学 刘山辉 陕北公学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 合肥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 合肥学院 昆明学院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厦门大学 燕京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香港大学 台湾大学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山鹰社 北大新闻网 北京大学电视台 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北京大学报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北大法律周刊 北大法律评论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校友卡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 北大校徽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医学部 燕京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 pku 黄河科技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宇文秋水 北京世纪坛医院 烟台南山大学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武汉科技大学 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北大未名BBS 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 北大商业评论 国立北京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校友网 北京大学培训中心 北京大学新加坡校友会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太原科技大学 美国西北大学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985工程 北京大学加拿大校友会 北京大学校友会 东亚四大学论坛 海南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工程教育高级班 上海大学艺术研究学院 南充师范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中国民航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 燕山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巴德年医学班 埃迪斯科文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基隆市立安乐高级中学 华侨大学 重庆师范专科学校 临沂师范学院 郑州大学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日本立教大学 浙江海洋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北京开创英才教育学校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  南京理工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济宁学院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7426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 更多

合作编辑者 夕月红楼 ,冷威龙 ,土豆原 ,伍师傅32 ,杨周易 , yangke19941112 ,ma651215764

更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1874247次 编辑次数:337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2-06-21 创建者:gloam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冷威龙 展开

版本

版本

版本

版本

版本

天青雨烟 展开

版本

版本

新兴工科 展开

版本

版本

五蕴炽盛 展开

版本

版本

南辰1897 展开

版本

版本

查看更多贡献者

最新动态 旁征博引参考资料主题活动:

百科消息: 百科android客户端升级1.1版 优化文档分类赢取财富好礼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 大展宏图日常任务等你点亮 百科航海日志-船长分享成长点滴

推广链接

浙江大学留学官方招生网 ..

浙江大学留学预科招生,浙大校本部一流师资,进国内最高学府,留学..www.edusvr.com.cn

高考落榜想读大学?请必看!..

高考落榜生必看北京211高校2012自考招生,本部上课北京优秀民办..www.bjunv.com/010---57139005

? 2012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浙江大学

学校简介

校容校貌

办学规模

学科建设

科研机构

历届英才

办学成果

学校现状

国际交流与合作

奖,贷制度

办学模式

本科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研究生教育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传统与文化

校训

校歌

校徽

校园文化

历史沿革

历任校长

学校排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9243.html

更多阅读

北京2015高考本科提前批录取分数线A段 北京高考提前批

梦里江河的话:为便于阅读,分别按理科录取分数线和文科录取分数线高低顺序进行排队。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提前批文科理科录取分数线都排在前4名。也有几所大学在提前批没有招到学生。今年由于是知分填

声明:《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为网友最小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