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从上海孤儿院出来的朋友 吕大姐寻亲论坛 吕大姐寻亲论坛

吕大姐寻亲论坛 » 【上海孤儿寻亲】 » 告从上海孤儿院出来的朋友

吕大姐的个人空间http://www.lvdajie.com/?uid/2

告从上海孤儿院出来的朋友

从和上海儿童福利院院长交谈中得知,原五六十年代从上海原孤儿院出去孩子的资料,现已不全.且并无详细记录.所记载的信息和派出所记载的一样.

另从派出所记载的资料来看,也并无实质意义.因为所记载的内容只是知道当时从上海哪个区,或车站,码头送进孤儿院的.集体送出的有写上省,县等.有的就写上迁出.只有直接从孤儿院领养的内容较详细:迁往何处并有年份,改为何名.

故从以上情况得出,从上海出去的孤儿想到上海查资料并无意义.因为首先要知道自己当时在孤儿院的编号和姓名[最主要看编号,因为当时由于人多,同时送进的都起个和保育员一样的姓,所以同姓的有几十个.这样便于管理].再就是查到了自己的资料也无从知道家人是哪的,只能知道是被丢在上海什么区或车站码头.有的甚至都查不到一点信息.

根据国家民政部门历来的规定,凡是捡到的弃婴,有籍贯和地址的是要一律被送回原籍的.所以说孤儿院也查不到孤儿的家究竟是哪的.

从寻亲的实际情况来看,孤儿院最多也只有记录着该孤儿是从哪个地方捡到,不可能有是哪里的人?或者更详细的资料,如果有的话,不早就可以把你送回去了?所以,有好多孤儿总惦记着要到孤儿院去查资料,实在是徒劳!尽管我们多次劝说,但就是不死心,有哪个人是孤儿院里的登记给他找到了家?

现在,明摆着的就是寻亲基因库是最为合理、最为便捷、最为科学、最为经济的寻亲方法,可就是大家都只愿意观望,不及时进入,任凭时间白白的流逝而老人们渐渐的少去,自然就是难寻亲哟。

我认为现在只有进入寻亲基因库才是寻亲的最好办法,否则您还能有什么高招请告诉大家!

解放前夕,上海婴幼儿收容机构有圣母院育婴堂、仁济育婴堂、仁善育婴堂、新普育堂(同时收容残老、贫病人员)四家。解放后,仁善育婴堂于1951年6月终止业务。1951年8月,上海救分会对圣母院育婴堂进行改组,1956年1月,人民政府正式接管,更名为上海市第二育儿院。1958年下半年,第二育儿院大部分儿童和职工迁往甘肃和皖南,余下的婴幼儿童和工作人员并入上海市育儿院,上海市第二育儿院建制撤销。1952年4月,上海救分会派工作组进驻新普育堂。1953年1月,新普育堂将残老贫病人员移出后,专收2岁以下婴儿。1954年2月,仁济育婴堂并入新普育堂。1956年1月,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新普育堂,更名为市育儿院。1964年7月改名为市儿童福利院。

发表于 2011-3-4 22:35 当年从上海育儿院去往各地的孤儿大都来自于苏,皖,浙数省.其中又以江苏,安徽农村居多

发表于 2011-8-24 09:46

我们早已建立了“寻亲基因库”,你可以看看本网站里的有关文章的

你吃得饱饱的就想寻亲了,国家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还有很多地区的人们连温饱都没解决!你这寻亲算什么国家大事呢?国家能把有限的财力放在你这儿?
告从上海孤儿院出来的朋友 吕大姐寻亲论坛 吕大姐寻亲论坛

发表于 2011-9-23 21:10 我是上海普育西路孤儿院的见证

我小时住在国货路普育西路口,常见大客车里满车的婴儿拉进去。刚解放困难、弃婴太多了。也见过有人结队去认养,每人抱二个婴儿是北方人。当然也有二口去认的,二三岁小孩围着喊爸爸妈妈,大人高兴的都挑花眼了。我当时都很想进去,有家进不去的。现在只有花点钱DNA找了。吕大姐是做好事,不要自己什么力都不想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9657.html

更多阅读

从澧县一中走出来的三位院士 湖南澧县一中

从澧县一中走出来的三位院士澧县一中,弦歌千载,树人百年。晋代吏部尚书车胤囊萤夜读于斯,扛鼎晚唐诗坛的弘文馆校书郎李群玉筑舍于斯,宋代名臣范仲淹洗墨于斯,清代两江总督太子太傅陶澍主讲于斯,辛亥元勋蒋翊武读书于斯,贺龙元帅打马于斯

闲话水浒之石秀故事-从底层打拼出来的黑道哥 水浒传石秀

闲话水浒之石秀故事 -从底层打拼出来的黑道哥(一)初遇杨雄   石秀家原是金陵建康府(现在南京市)的一个屠户,后来随叔叔到北地倒卖马匹,不巧叔父中途病死而生意亏本,于是石秀就流落到蓟州(今河北蓟县),靠打些零工卖柴为生。

声明:《告从上海孤儿院出来的朋友 吕大姐寻亲论坛 吕大姐寻亲论坛》为网友花岩伴飞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