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预习展示反馈及展示课实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主讲教师:史金凤)

预习环节

一、预习目标:

1.收集整理文中的生字与生词。

2.了解、积累有关沙漠的知识,开拓视野,发散思维。

3.与文本有关的独立创作:与现实生活,当今环保话题接轨,自觉提高环保意识。

二、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

1、自由读文,边读边标出陌生字词以及美词佳句。小组互相交流,可以查字典或有关资料,把共性的字词和佳句派代表写在黑板上。一人写陌生字词并注音,一人写本文本小组搜集的美词,二、三人负责把小组佳句写下来。其他同学在组长指导下或检查板面,找出错别字。或到其他小组交流,或自主学习继续预习。此时,根据板面内容教师组织学生把共性内容说一说,或让学生说出学习过程,或说自己当时的感受,或当时灵感的一闪等,重在说出主观感受,然后教师适当点评。学生板示的内容可能出现:①玄奘zàng②蓄xù③戳穿chuō、戳lù④海市蜃楼shèn⑤见怪不怪,其怪自败⑥蓄着碧蓝的清水、魔鬼的幻术、轰隆的巨响、单枪匹马。

2.研读课文,边读边想,快速搜索与文本有关的信息,灵感迸溅,创新思维,自主学习(提示:做批注、分析、交流、查找资料、联想、想像、创作、表演、合作、静思默想、奋笔疾书等多种与文本相关的内容与形式),教师适时在学生中指导、点拨。对准备充分的小组及时展示,然后生师点评,尤其对不足方面多加指导,以利提高。(小组共性疑难可以写在黑板上由教师及时指导提示)。

3.心灵相约。根据某些同学的展示,尤其在有待于提高的方面,教师及时组织学生组组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交流的目的在于互相补充、修改、更正,既要善于吸取别人合理的意见,又要有个人主见,一个原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成果总结设想。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节的成果,要求积极主动,全员参与。然后教师总结,以鼓励表扬为主,同时提出新的希望。

为了配合学生的预习,教师准备如下内容:

1.要求学生按照“读文一析文一悟文”的原则,各组课堂展示奔着3-5完成。

2、针对同学任务支离的现况,要求只要展示都要有精彩内容,要有一个独立精彩的展示,不可把“读一析一悟”隔离间断开来。

3、指导学生预习的内容:①与文本相关的故事;②与沙漠有关的地理知识(可从形成、现象等方面说);③与海市蜃楼有关的物理知识;④与沙漠有关的故事;⑤ 文章《向沙漠进军》;⑥诗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⑦个人根据资料的创作等;⑧拜访作者;⑨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说明方法、语言风格等内容;⑩有关征服沙漠的措施;目前你所知道的有关治沙现状;有关沙漠中的奇怪现象的科学诠释;学生独创有关内容。

课后分析:学生对本节的学习感到很枯燥,总感觉没有什么内容可挖,部分学生受情感教学的影响,偏离了方向,竟然把故事说得那样感人,把沙漠赞美的那样高大。因此,我立刻给学生讲明说明文的关键,指导新的学习方式。

措施:下一步继续预习,教师及时到各组指导。

展示环节

一、教学目的:

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多地了解有关沙漠的知识,培养同学们探索沙漠奥妙的兴趣,树立环保意识。

二、课堂环节:(课前准备:各组学生设计各组板面,原则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一)导入语:茫茫沙漠,浩翰宇宙,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光怪陆离的沙漠现象在学者专家的眼里是如何诠释的呢?学习本文后,相信你一定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预习展示反馈及展示课实录)

(二)预习交流:学生交流预习内容,可以在预习笔记、课文句段、板面等多方面交流(学生活动形式多样灵活,教师指导及时)。

(三)确定目标:根据交流的内容,小组交流学习目标,代表主动发言,师生共同归纳:1、理清本文的说明内容;2、了解、积累有关沙漠的知识,培养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探索沙漠的兴趣。

(四)分组合作:各组根据预习内容围绕着教学目标,合作交流,组内筛选精彩内容,组织准备充分。(教师可及时指导)

(五)展示提升:各组积极主动展示有关内容,展示前教师作好要求。

①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大方;②感情饱满,抑扬顿挫;③课堂要投入,对展示的同学要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对他人的表现最好给以诚意的指正,展示者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为了配合学生的展示,教师准备如下内容:

①本文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是示异释疑,吸引力强。文章题为“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起笔即以沙漠“十分可怕”、令人“恐惧”的景象吸引读者,而后,以设问方式步步引导读者探寻其中奥秘:“沙漠真像法显和玄奘所说的那样可怕吗?”“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带着读者思考的过程中,文章由浅入深,由解说小疑到解说大疑。如开始时只是从古今装备条件的对比的角度,指出由于法显、玄奘们“单枪匹马”深入大戈壁,连清水食品都不足,自然“十分困苦”,而后才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说,进入文章的主体核心部分。“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这个递进句式,“也”字含着被解说现象愈益奇特,解说起来起加深的意思。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解说声音作怪时,是“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而谈,可见还未形成共识,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就进一步激起了读者的兴趣。②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可读性强。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带有一定的文艺色彩。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兼有说明、记叙、议论,内容涉及光学、声学原理,法显、玄奘、孟奇及“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解说严谨,事情真实,画面逼真,文笔既有说明文的朴实准确,又有散文的生动形象,不少词语绘声绘色,如“隆隆之声”“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碧蓝的清水”“蔚蓝的湖”“蔚蓝的天空”等等,琅琅上口,富于美感。从修辞的角度来说,文章运用了设问、引用、比喻等多种手法,多姿多彩而富于趣味,值得读者体味。

(六)穿插巩固:前后两个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要求课堂中没有机会展示的同学要互相把自己的内容展示出来,也可交流板面内容进行学习。

(七)达标测评:学生自由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可以从学生的展示中谈体会,还可从自己的收获方面说,也可从今后的学习中说心声等。

课后分析:最大的优点是学生能图文结合,把抽像的事物直观化,而且形式多样灵活,内容充实精彩,这完全得利于预习的功劳!

反馈环节

一、教学目标:

深刻地理解本文内容,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欣赏水平,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内容写简单的说明文。

二、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1.各组设计与本文相关的练习题,可以查资料进行设计,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老师把有价值的问题标出来,。

2.学生搜集与沙漠有关的资料,搜集与自然界的奇怪现象有关的材料,还可搜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奇怪现象并做出相应的解释。3.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为反馈展示做充分准备。4.一个原则:内容充实,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教师适当指导。

(二)课堂步骤:

1.各组派代表把练习题写在黑板上,并附有答案。其他同学在组长的指导下对桌检查基础知识之后,再检查黑板上的内容,并把本组的重难点用符号标出来。(5-8分)

2.全班同学对黑板上的内容进行交流,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找相关问题组交流分析,也可和教师交流,同时对那些有价值的问题可以积累。教师对全班共性疑难给以点拨、指导,那些一目了然的问题学生自己去学习掌握。(约10分左右)

预设学生设计的练习题(除基础知识外)

(1)文章第二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提示:以科技工作者的实际经历告诉人们沙漠里并没有什么鬼怪离奇的东西,要相信科学)。

(2)全文共有5段,每段都有一个中心,请写在下面。(老师及时指导总结规律)

提示:①古代亲身到过沙漠的人,都把沙漠说得十分可怕。②我们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发现有什么鬼怪离奇的东西挡住他们。③法显、玄奘时代交通工具不发达,所以在沙漠中行进十分困难。④海市蜃楼是由光线的折射所致,并非有魔鬼。⑤干燥的细沙,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便会形成“鸣水沙”。

总结找中心句的规律:说明文中的中心句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①在段的开头。②在段的结尾。③在段的中间。④自己概括总结。⑤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3)具体说说怎样才能把科学道理讲得形象生动、丰富有趣?

提示:讲故事、说现象、讲道理紧密结合 (体会语言风格提高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为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同学们关于沙漠方面的知识,各组准备精彩的展示,时间3-5分,教师可适当指导。

4.展示提升:要求新授课中没有展示的同学抓住机会当堂展示,已展示的同学把自己的拓展延伸的精彩及时奉献出来。教师在此环节中应更加注重弱势群体的表现,以鼓励表扬为主,同时及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提高每位同学的学习修养。

为配合学生的展示,教师做好下列要求及准备:①上课每位同学应十分投入,全神贯注;②展示时应热情大方自然不拘谨;③教师准备好有关沙漠知识的材料(在大脑中贮存,以备学生发言时进行恰当的运用);④教师的组织语及鼓励语要设计到位,教师语言要少而精。

5.学习收获交流与总结: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内容可以涉及课堂展示、学生表现、个人的感受及内心情感等)。

6.教师总结:以鼓励表扬为主,同时提出下一步的要求和希望。

课后分析:学生的思路非常宽广,这节课不仅学到了与沙漠有关的知识,还涉及到了声学、光学、生物学等各种领域的奇怪现象,师生收获颇丰。

展示课例

(上课铃响,教师入教室)

师:同学们,请大家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即你心目中的沙漠是什么样的?用四字词语来概括。生自由站起回答。(随着课堂的灵感及教师的投入来设定不要被活页束缚)。

(生1):无边无际(生2):狂风大作(生3):沙浪翻滚(生4):不毛之地

(生5):荒无人烟(生6):人迹罕至(生7):光怪陆离……

师:那么,在学者和专家眼里,沙漠该又是怎样的?我相信学了本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后,同学们会有更清楚的认识。首先请同学们根据你的预习情况,交流预习内容,在此请同学们各方面交流,可以把你的板面设计完毕,可以检查字词及预习笔记。(3分)

(学生自主学习,有的设计自己的板面,有的互相补充自己的预习笔记,有的朗读,有的默写字词,形式不一。教师随时检查指导学生。)(3分后)

师:同学们的学习情绪很高涨,交流的内容很广泛,我想通过交流,大家对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1: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生2):学习本文的写作顺序

生3:了解与沙漠有关的知识(生4):读本文后的收获

生5:找出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生6):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生7:探索沙漠中奇怪现象的缘由并从科学角度来解释

生8:揭开沙漠的奥秘并树立改造沙漠的信心。

师:同学们的目标非常明确,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总结。理解本文的内容,了解积累有关沙漠的知识,增强探索沙漠的兴趣。同学们根据目标,交流合作,小组把本组精彩的内容筛选出来。(学生互相交流、准备、小组共同推选精品,教师适当指导)3′后,同学们的表现告诉我下面的内容会更精彩。在同学们展示中我想给同学们做几点要求,请大家注意①声音洪亮,口齿清晰,②表情自然,动作大方,③每位同学课堂要充分投入,可做适当的点评。

生: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读文)尤其是“沙漠是这样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一只走兽,读到这里我好像看到那荒无人烟的沙漠,感受到了那里的恐怖。”这里是我脑海中沙漠的形象,请大家看(指着板面,给同学们解说)

生:课文从“古代亲身到过沙漠”的大量人物中,突出“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两个人物,写他们对沙漠“可怕”和“恐惧”的观感。在概括两个人物对沙漠的感受的基础上,文章叙说了他们各自著作中的有关内容,“沙漠中,有很多恶鬼和火热的风”,“沙被风吹永远流动着”,“只是循着从前死人死马的骨头向前走”,由此我想多少沙漠过客遭到悲剧的结局。这些叙说让读者触目惊心,也激起了读者探求真相的欲望,很好地引出了下文。

生:提到沙漠,我想起了有关沙漠的形成,在资料中我查到了下列内容,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在恐龙时期,有一颗小行星撞在了地球上,使地球偏离了正常运行轨道,离太阳更近了。太阳照的地球火红,正对着太阳的一面白天温度很高,到了晚上,气温又突然降下来,这样重复使山上的岩石风化成为小沙粒铺在了地面上。后来地球发生了巨变,又恢复了原来的运行轨道,而沙粒却留在了地球,形成了今天的沙漠。(学生鼓掌)

生: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并没发现有什么鬼怪离奇的东西挡住他们”,这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以科技工作者的实际经历告诉人们,沙漠里并没有什么鬼怪离奇的东西,要相信科学。

生:沙漠中荒无为烟,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一只走兽,然而在这寸草不生的地方,却顽强地生活着一种植物,它的名字叫沙漠玫瑰,有关资料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8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地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然后指着黑板上自己画出的一棵草)。这是我创作的沙漠玫瑰(同学们非常吃惊如有所悟)。

生:沙漠中的奥秘无穷无尽,现代的科学家们已经破解了许多。虽然我没有亲自到过沙漠,但沙漠中那一个个神奇的故事却深深吸引了我,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震憾,我曾幻想,如果世界到处都是浓郁的绿色,那么人间便再也没有狂风满天的沙尘暴了。

生(2人):(学生合唱自创歌曲)在没有人的沙漠,在没有花的荒园,孤单寂寞陪伴你我。风到这里就狂,雨在这儿就停。只要人人都种植一棵树,沙漠也能变成美好的仙境。(学生给以热烈的掌声)

师:曹丽和宋田同学的创作力真是令我佩服,我相信其他同学也不甘落后。

生:由文中第一自然段时沙漠的描写,我想起了一首诗。

沙山怀古

(清)萧雄

雾里辕门似有痕,浪传四十八营屯。

可怜一夜风沙恶,埋没英雄在覆盆。

(学生感情读,赢得热烈掌声)

生:本文是一篇科技小品,带有一定的文艺色彩,我在资料中得知本文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兼有说明、记叙、议论、内容涉及到光学、声学原理,法显、玄奘、孟奇的故事,又以“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解说严谨,事情真实,画面逼真,文笔即有说明文的朴实准确,又有散文的生动形象,不少词语绘声绘色,如“隆隆之声”,“轰隆的巨响”,“碧蓝的清水”,“蔚蓝的湖”等等琅琅上口,富于美感。在我读这篇课文时心中便感觉非常有味,我很喜欢这篇文章了。

生:怪怪怪,大雪飘满天,瞬间就不见,近日在罗布坡沙漠中发生的奇怪的天气现象,令科考队中的专家不得其解。从1月4日凌晨3时左右,罗布坡沙漠中开始下雪,直到第二天中午12时,科考队到达小河墓地前200米左右时,雪突然停了,沙丘上均匀地覆盖着约5到10厘米的积雪,茫茫无涯。然而,过了20分左右,奇怪的事发生了。发现脚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有关人员说这里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年降水量平均为13毫米,蒸发量高达4000毫米。从此可以看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因此,大雪飘满天,瞬间当然就不见了。

生1:(点评)辛东冉同学的内容很精彩,很有吸引力,给我们讲了另一种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生2辛东冉同学终于能在课堂上站起来了,我为他自豪。在此我想对辛东冉同学说你真得很棒,但愿你发后更精彩。

师:我想今天我们的课堂又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辛东冉同学能够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了不起的。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的成功。(学生热烈的掌声响起)

生:同学们,在此我不想也不觉得沙漠有多可怕,我在资料中知道沙漠里含有大量的矿藏,沙漠地区也有许多奇异的风光,我们非常熟悉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种壮观的景象。同学们,你说呢?

生:同学们,我们不要把沙漠当成人间地狱。读了本文及有关资料,我诗兴大发,做了一首诗赞美沙漠,请大家欣赏:

沙漠 沙漠你真奇, 海市蜃楼把人迷迹。

虽说面容并不美, 但你身下藏万金。

石油,金矿与煤炭, 人人夸你“金宝盆”。

(学生掌声给以欣赏)

生(评):李义滨同学写诗的水平真是越来越高了。

生:李义滨同学的思维确实与众不同,他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自己对沙漠的认识,非常新鲜。

生:李义滨同学的诗好,但我的分析也不错,请同学们听听我的观点,本文描述了沙漠里千百年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了正确的分析,表明了这一切的怪现象是完全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决的。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刻苦学习,夯实基础,为我国的沙漠科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掌声响起)

生: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科学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它能使你的思维变得灵活,智慧变得强大,它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挖掘,使你的一生迸溅五彩的绚烂之花。现在就让我们携手并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美好的未来吧。(热烈的掌声)。十几位同学同时站起来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看时间还有7′分钟)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精彩了。但由于我们时间有限,没有机会让所有的人都施展自己的才华,现在让我们组组之间互相交流,尤其是没有机会发言的同学一定要把你的才华向你的好友、向其他同学展示出来。

(同学们互相穿插交流)

师:大家通过交流,肯定又有了一些新的收获,新的见解。同学们的思路也一定更宽更广了吧。我想让同学们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一下你今天的学习成果。我给同学们3分钟时间,可以交流,可以动手写一写,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

生:(3′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沙漠中的奇怪现象尤其是海市蜃楼的原理,在此我想到了一句话即语文是百科之母,因此我以后一定要把语文学好。

生: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辛东冉同学,他的勇气也给了我一种力量,同时我发现他见多识广,他今天的发言最吸引我。

生:此时,我想成为一名沙漠工作者,在沙漠中探索。我仿佛看到了十年后的我,发现了沙漠中那丰富的矿产,我把那里的希有元素带回了北京科学院……

师:你真的很了不起,祝你美梦成真。

生:不光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其实世界上一切怪异的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因此我们大家一定要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知识,去探索并揭开宇宙间的其他的怪异现象与本质。

师:我们同学的心胸很宽广,都有着宏图大志。最后让我们一起张开双臂,拥抱科学,实现自己的科学之梦!

这节课到这里,谢谢同学们!

课后分析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一直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来对待说明文,每到说明文教学,我就觉得枯燥、乏味,再加上考试占的份量不是很大,最多是一个阅读理解,而且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差不多,因此,对这类文章我一直不学,勿勿放过。然而这次又遇到了该类文体,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而且学出味道来,于是我苦思冥想从预习下手,经过我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了。在今天这节课上,学生不但学到了课文,还把知识面拓宽了不少,而且学生的学习方式非常灵活,很能吸引人,尤其是学生自己设计的板面确实做到了图文结合,实用性极强。这节课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连我在课堂上也新增了不少知识,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同时我还想到了一句话:“不是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想到就做”这些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今后我就奔着这一“想到就做”的原则来对待我的工作。当然教学是一门永远都无法完美的艺术,世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这节课也存在着某些不足,用县教研室靖主任的话说:“学生展示不一定要声音洪亮才是最精彩,课堂给人的感觉应象溪水淙淙。”我理解他的弦外之音,是的,教学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气氛,是一种潜移默化,是一种感染。他对我的要求是很高的,我或许一时还不会做到,但我会继续努力,打造自己理想的课堂,同时我也要打破传统,向权威人物挑战,上出具有我个人风采的课堂!

(选自《杜郎口旋风》李炳亭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9675.html

更多阅读

电视剧主题曲系列之《夏日里的春天》 夏日课堂主题曲

  《夏日里的春天》在当时也很火哟,蛮青春的偶像剧。片头曲:《哈一下》你很可爱就是有点哈你很美丽就是有点嗲崇拜的偶像多得数到掉牙常常陶醉得眼泪鼻涕一大把总是笑你有大脑没想法却很喜欢你这样天真的傻今天就做一个最

童话阅读课《书本里的蚂蚁》 教学实录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

童话阅读课《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实录和评课记录云帆雨滴记录 孙万寿整理上课老师:常熟市实验小学夏露 班级:二(3)班 上课时间:2008年4月11日下午上课地点:常熟市实验小学活动主持:高子阳(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小学部)读书活动课主评:孙万寿 (兴化

声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预习展示反馈及展示课实录)》为网友扯脸笑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