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小溪》学习参考

学习目标

1.能从小溪冲破重重障碍奋然前行中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2.能学习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细腻的方法。

3.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吟哦讽诵”。

教材内容全解

相关知识

1、文题解析

作者赋予小溪的历程以人生道路的象征含义,以小溪冲破重重障碍,勇往直前,一直到达大海的不懈奋斗的经历来象征人生的道路去理解。

2、作者简介

普里什文,(1873~1954)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商人家庭。早年因“自由思想”被开除出耶列茨中学,1897年在里加综合技术学校上学时,又因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被捕。1902年毕业于德国莱比锡大学农艺专业,回国后任农艺师,写过有关农业的著作和论文,后弃农从文,潜心研究民间文学和人种志学,致力于文学创作。旅行俄国北方地区后,写成《在飞鸟不惊的地区》(1907)等特写集。游历克里米亚和哈萨克斯坦后,又发表了《亚当和夏娃》(1909)、《黑色的阿拉伯人》(1910)等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战地记者,写过许多特写。十月革命后,一度从事教育工作,并钻研方志学。1925年发表物候笔记《别连杰的水泉》,后加补充,更名为《大自然的日历》(1935)。20年代开始写作自传体长篇小说《恶老头的锁链》(1923~1954)。代表作中篇小说《人参》(1933)描写北方山林的绚丽景色,用人参象征大自然的富饶和生命力,礼赞人的创造力和智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深刻哲理思考和细腻的观察与感受。还著有童话《太阳的宝库》(1945)。他善于刻画儿童心理,擅长描绘大自然。高尔基对他的创作评价甚高,称他为“诗人和哲人”。

课文评点

如果你想了解森林的心灵,那就去找一条林中小溪,顺着岸边往上游或者下游走一走吧。刚开春的时候,我从那条可爱的小溪边走过。下面就是我在那儿的所见所闻和所想。

引出要描写的对象:林中小溪。

我看见,流水在浅的地方遇到云杉树根的障碍,于是冲着树根潺潺鸣响,冒出气泡来。这些气泡一冒出来,就迅速地漂走,不久即破灭,但大部分会漂到新的障碍那儿,挤成白花花的一团,老远就可以望见。

水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却毫不在乎,它只是聚集为一股股水流,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一样。

水在颤动。阳光把颤动的水影投射到云杉树上和青草上,那水影就在树干和青草上忽闪。水在颤动中发出淙淙声响,青草仿佛在这乐声中生长,水影显得那么调和。

流过一段又浅又阔的地方,水急急注入狭窄的深水道,因为流得急而无声,就好像在收紧肌肉,而太阳不甘寂寞,让那水流紧张的影子在树干和青草上不住的忽闪。

如果遇上大的障碍,水就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上飞溅过去的声音,老远就可听见。然而这不是示弱,不是诉怨,也不是绝望,这些人类的感情,水是毫无所知的。每一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厄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也会将它劈开,早晚会到达……

小溪遇上大大小小的障碍,态度始终乐观。

太阳所反映的水上涟漪的影子,像轻烟似的总在树上和青草上晃动着。在小溪的淙淙声中,饱含树脂的幼芽在开放,水下的草长出水面,岸上青草越发繁茂。

这儿是一个静静的漩涡,漩涡是一棵倒树,有几只闪亮亮的小甲虫在平静的水面上打转,惹起了粼粼涟漪。

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的流淌着,它们兴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流都流到了一起,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间又说话又呼唤——这是所有来到一起又分开的水流在打招呼呢。

水惹动着新结的黄色花蕾,花蕾反又在水面漾起波纹。小溪的生活中,就这样一会儿泡沫频起,一会儿在花和晃动的影子间发出兴奋的招呼声。

有一棵树早已横堵在小溪上,春天一到竟还长出了新绿,但小溪在树下找到了出路,匆匆地奔流着,晃着颤动的水影,发出潺潺的声音。

有些草早已从水下钻出来了,现在立在溪流中频频点头,算是既对影子的颤动又对小溪的奔流的回答。

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的立刻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途中有一片宽阔的洼地。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

有一棵大灌木被冬雪压弯了,现在有许多枝条垂挂到小溪中,煞像一只大蜘蛛,灰蒙蒙的,爬在水面上,轻轻摇晃着所有细长的腿。

云杉和白杨的种子在漂浮着。

小溪流经树林的全程,是一条充满持续搏斗的道路,时间就由此而被创造出来。搏斗持续不断,生活和我的意识,就在这持续不断中形成。

是的,要是每一步没有这些障碍,水就会立刻流走了,也就根本不会有生活和时间了…

小溪遇到树、洼地,都能设法继续奔流。

小溪在搏斗中竭尽力量,溪中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动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小溪早晚会流入大洋的自由的水中,而这“早晚”之声整天整夜地响个不断。当最后一滴水还没有流完,当春天的小溪还没有干涸的时候,水总是不倦地反复说着:“我们早晚会流入大洋。”

流净了冰的岸边,有一个圆形的水湾。一条在发大水时留下的小狗鱼,被困在这水湾的春水中。

你顺着小溪会突然来到一个宁静的地方。你会听见,一只灰雀的低鸣和一只苍头燕雀惹动枯叶的簌簌声,竟会响遍整个树林。

有时一些强大的水流,或者有两股水的小溪,呈斜角形汇合起来,合力冲击着被百年云杉的许多粗壮树根所加固的陡岸。

真惬意啊:我坐在树根上,一边休息,一边听陡岸下面强大的水流不急不忙地彼此呼唤,听它们满怀“早晚”必到大洋的信心互打招呼。

流经小白杨树林时,溪水溶溶像一个湖,然后集中向一个角落,从一米高的悬崖上落下来,老远就可听见哗哗声。这边一片哗哗声,那小湖上却悄悄泛着涟漪,密集的小白杨树被冲歪在水下,像一条条蛇似的一个劲儿想顺流而去,却又被自己的跟拖住。

小溪奔流,其志在“早晚会流入大洋”。

小溪使我留连,我老舍不得离它而去,因此反倒觉得乏味起来。

我走到林中一条路上,这儿现在长着极低的青草,绿得简直刺眼,路两边有两道车辙,里边满是水。

在最年轻的白桦树上,幼芽正在舒青,芽上芳香的树脂闪闪有光,但是树林还没有穿上新装。在这还是光秃秃的林中,今年曾飞来一只杜鹃:杜鹃飞到秃林子来,那是不吉利的。

在春天还没有装扮,开花的只有草莓、白头翁和报春花的时候,我就早早地到这个采伐迹地来寻胜,如今已是第十二个年头了。这儿的灌木丛,树木,甚至树墩子我都十分熟悉,这片荒凉的采伐迹地对我来说是一个花园:每一棵灌木,每一棵小松树、小云杉,我都抚爱过,它们都变成了我的,就象是我亲手种的一样,这是我自己的花园。

我从自己的“花园”回到小溪边上,看到一件了不得的林中事件:一棵巨大的百年云杉,被小溪冲刷了树根,带着全部新、老球果倒了下来,繁茂的枝条全都压在小溪上,水流此刻正冲击着每一根枝条,还一边流,一边不断地互相说着:“早晚……”

小溪从密林里流到空地上,水面在艳阳朗照下开阔了起来。这儿水中蹿出了第一朵小黄花,还有像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已经相当成熟了,从一颗颗透明体里可以看到黑黑的蝌蚪。也在这儿的水上,有许多几乎同跳蚤那样小的浅蓝色的苍蝇,贴着水面飞一会就落在水中;它们不知从哪儿飞出来,落在这儿的水中,它们的短促的生命,就好像这样一飞一落。有一只水生小甲虫,像铜一样亮闪闪,在平静的水上打转。一只姬蜂往四面八方乱窜,水面却纹丝不动。一只黑星黄粉蝶,又大又鲜艳,在平静的水面上翩翩飞舞。这水湾周围的小水洼里长满了花草,早春柳树的枝条也已开花,茸茸的像黄毛小鸡。

小溪怎么样了呢?一半溪水另觅路径流向一边,另一半溪水流向另一边。也许是在为自己的“早晚”这一信念而进行的搏斗中,溪水分道扬镳了:一部分水说,这一条路会早一点儿到达目的地,而另一部分水认为另一边是近路,于是它们分开来了,饶了一个大弯子,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大孤岛。然后又重新兴奋地汇合到一起,终于明白:对水来说没有不同的道路,所有道路早晚都一定会把它带到大洋。

我的眼睛得到了愉悦,耳朵里“早晚”之声不绝,扬树和白桦幼芽的树脂的混合香味扑鼻而来。此情此景我觉得再好没有了,我再不必匆匆赶到哪儿去了。我在树根之间坐了下去,紧靠在树干上,举目望那和煦的太阳,于是,我的梦魂萦绕的时刻翩然而至,停了下来,原是大地上最后一名的我,最先进入了百花争艳的世界。

我的小溪到达了大洋。

我看小溪奔流,精神得到了愉悦。

◆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水遇到障碍,毫不在乎,小溪乐观的态度跃然纸上。

◆溪水的颤动之美 。

◆ “这”到底是什么?联系下文来看,“这”应当是对客观挫折的议论与分析,是自信,是乐观。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的小溪的兴奋。

◆ 小溪奔流,遇到的障碍,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 小溪的对洼地的奉献更丰富了它的生命内涵。

◆ “响个不断”、“不倦”、“反复”等表明了小溪坚定的志向。

◆“胜” 应该是作者心中最美丽的生命风景。

◆ 小溪的生命之河也孕育了各种的生命。

◆ 尽管有时会因信念的不坚定而走弯路,但最终还是会回到拼搏之路上来。

◆ 小溪,其实就是“我”的人生。小溪的奔流历程,象征了我的生命历程;小溪最终流入大洋,象征着我最终追求到了生命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①【涟漪】lián yī 细小的波纹。 ②【颤动】chàn dòng 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③【吝啬】lìn sè 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④【干涸】gān hé 河道、池塘等没水了 。 ⑤【纹丝不动】wén sī bù dòng一点儿也不动。 ⑥【梦魂牵绕】mèng húnqiānrào形容思念情切。  

课文解析

1、写作特色

①以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小溪的奔流历程,展现了小溪的乐观、坚毅的美好性格。

②运用象征手法。作者以小溪奔流来象征自己不懈的人生追求。

2、文章主题

作者通过小溪奔流来来表达自己不懈的人生追求。

重点难点例析

此文写得活泼而富有意韵。学习本文以拟人的风格来写小溪、想像大胆而丰富是本问的重点,本文的象征意义是难点。

【例1】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我从那条可爱的小溪边走过”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想吗?

【分析】本文以我的“所见所闻和所想”贯穿全文,在仔细阅读课文后,分别找出作者描写所见所闻和所想的句子,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并概括。

提示:所见:看见了流水遇到障碍后顽强搏斗的形态;看到了流水沿路孕育的生机;看到了在水面上打转的小甲虫,摇晃的大蜘蛛,飞落在水中的小苍蝇;看到了小溪冲破阻碍的无比力量。

所闻:听到了水在与障碍搏斗时顽强抗争的声音;沿途与花草等的兴奋的招呼声;水流彼此呼唤“早晚”的鼓励声

所想:有了障碍的生活,才是充满生机的生活,因为生活是在持续的搏斗中展现出生命的活力的。能享受生活快乐的人,必然是在搏斗后获得胜利的勇士。

【例2】在小溪奋然前行的路上,作者为什么写到了小甲虫、大蜘蛛、苍蝇和水草、岸花等这些自然之物?

【分析】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方法是突出文章中心常见的表现技巧,托物言志的文章多用这种方法。

作者描写小甲虫、大蜘蛛、苍蝇等这些动物,是作为逃避生活,安于现状的对象来加以描绘的,描绘水草、岸花等植物,是作为热爱生活,勇于拼搏的小溪的生活伙伴来加以描绘的。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小溪作为生活的勇士的形象。

【例3】 “我”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分析】通过“我”在文章中作用的分析,可以比较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线索,这样既可以清晰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又可以学到一定的协写作技巧。

“我”在文中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既把作者所写的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把“我”当作是勇敢面对生活,接受生活挑战的小溪的见证人,使文章脉络分明,又富有生活的真实。

课后习题解答

一、 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奋然前行,这和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作者从自然景观中感悟到怎样的人生哲理?请你也和作者一起作依次林间之游,观赏一下俄罗斯森林的风光,谈谈作者是怎样领略出来的。如果你还有什么别的体会,也可以说出来,和同学交流。

【解答】和一个人生活道路的相似之处: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平坦的大道,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只有沿着陡峭的崎岖不平的道路勇敢前行的人,才有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不断战胜困难的人,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在生活的路上,不会只有彷徨者,也会有热情的鼓励者和参与者。

生活哲理:人生要有奋斗的目标,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人生要有必胜的信念和信心。

生活的体验会有所不同,但一定要有所体验。

二、 课文把溪水冲破重重障碍夺路而出的情景写活了,你觉得这样写表达了怎样的情趣?你在课外观察大自然时,也有这样的体验吗?如果有,就用简短的文字写出来。

【解答】溪水冲破层层障碍夺路而出的情景充满了真实生活的情趣,拟人的方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自然情景生活化最重要的表现技巧。

你的体验应是个性化的,并且富有真情实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1115.html

更多阅读

向《泰囧》学习什么?

《跳空追击》向《泰囧》学习什么? ――为什么《泰囧》会如此成功? 我喜欢研究那些成功的现象,即便是一本小说,一部电影,或其它产品,只要他畅销了,说明他畅销背后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泰囧》为什么如此成功?1.剧本内容好,主要是作品的内容

《书愤》学习参考

《书愤》学习参考整体感知书愤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陆游又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出生的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习参考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习参考重点、难点1.讲授第1则、第2则选文。2.引导学生把握孟子养气学说以及大丈夫学说的基本内涵。3.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今日病矣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贫贱不能移

《反对本本主义》学习心得

【摘要】近日来,我学习了《反对本本主义》,思想上有了提升,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了改进,。这篇文章笔墨着重于关于调查研究的问题,在毛主席深入浅出又不失深邃和深刻的讲解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调查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他那个年代还是现在或将

声明:《《林中小溪》学习参考》为网友向海旳太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