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书第三章讲义 腓立比书第四章注释

经文:腓立比书三章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你们要靠主喜乐。我把这话再写给你们,于我并不为难,于你们却是妥当。」(腓三1)

(一)信徒应当靠主喜乐,不是靠行律法夸耀。

(二)「在主里」乃是信徒喜乐的根源:我们真正的喜乐是从主来的,所以虽身处不顺利的环境,仍然能够有满足的喜乐。

(三)『我』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信徒愈亲近主,就愈脱离自己,也就愈有喜乐。

(四)在主里喜乐,乃是基督徒的生活和生命中的重要操练和享受。

(五)保罗在监狱中还能够说:「靠主喜乐…于我并不为难」,可见这是一种超越环境、超越情绪的喜乐。

(六)靠主喜乐是毫不『犹豫』(「为难」的原文)的,绝不是提不起劲的样子:并且也绝非外表的做作,而是生命的流露。

(七)任何环境临到,而我们没有喜乐,就表示我们正落入危险中;撒但把喜乐夺去了,我们也就失去了安全。

(八)喜乐是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一个人没有了喜乐,他的生命就失去了原有宝贵的价值。

「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的;」(腓三2)

(一)使徒的心原很宽大,可以包容异己,但对传讲异端的人却十分严厉,毫不客气,直呼他们是「狗」,是「作恶的」。

(二)我们对于那些异端邪派的人乜不必太客气,因为他们是不洁的,会污染上帝的教会。

(三)许多人只在乎外面的礼仪,实际上是作恶的;外表谦谦君子,内心却不怕上帝。

(四)我们的爱心若缺乏真知识,往往会遭受异端邪派的欺骗。

「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上帝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着肉体的。(腓三3)

(一)敬拜是人的灵与上帝的灵交通的最高表现;如果我们的敬拜只有仪文,而不在灵与真里(约四24),就不是真敬拜。

(二)真正的敬拜必须具有属灵的性质,切不可变为有形无实的仪式主义;真正的敬拜必须出自内心,是属灵的,并非外在的。

(三)神的儿女在神面前最大的难处,就是他的肉体没有受对付,相信肉体,倚靠肉体。

(四)凡是对自己觉得有把握的人,乃是没有真受割礼的人。

「其实我也可以靠肉体;若是别人想他可以靠肉体,我更可以靠着了。」(腓三4)

(一)基督徒不是一个行为上不如人的人,只是不以好行为来夸耀罢了。

(二)我们天然生命的出身,并不能提高我们在上帝面前的地位;信徒不怕出身低,只怕得救后不努力追求基督。

「我第八天受割礼,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腓三5)

(一)霸占人最深的,乃是我们生来所承受的宗教、文化、传统、习俗等;我们从小就受它们的控制、占有,并且是不知不觉的。

(二)如果保罗能够舍弃这些背景,还有甚么背景是我们不能舍弃的?

「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腓三6)

(一)上帝的救恩真是奇妙,能够改变一个最极端的人。

(二)不只是『坏人』需要救恩,『好人』也需要救恩。

(三)我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太五20)。

「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腓三7)

(一)一个人在信主之前,和在信主之后,他的爱好、想法和观念,必然有很大的改变。

(二)基督乃是信徒对一切事物评价的根据。

(三)从前可夸的,如今因为基督而变成无可夸的;信徒若在主以外还有所夸口,表示他并没有真正认识主的宝贵。

(四)人对事物的估价若是错误,而把有损的当作有益的,如同把负债当作资产,必然导致人生全盘的崩溃与破产。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三8)

(一)凡是不属基督的事,都是有损的,都是该丢弃的。

(二)凡是拦阻我们对基督有真的认识的事,即使它原本是一件好事,也得看它是有损的。

(三)认识是在行动之先;「有损」的观念带进「丢弃」的行动。

(四)许多时候,我们不能把这世界的一些事物丢下的原因,乃在于我们还没有看它为有损,反倒看为可爱的。

(五)我们若真能看透万事是有损的,是粪土,自然就会丢弃万事。

(六)经历基督不是一件胡里胡涂的事,必须先算一算;若不先算好,所丢弃的东西很可能又会捡回来。

(七)基督是至宝,而万事是粪土,其价值差别,真不可以道里计。

(八)基督与万事不能并存,我们丢弃万事有多少,就得着基督有多少;我们的心房倒空有多少,基督就充满有多少。

(九)若抓住任何最好的东西不放,都可能叫我们失去基督,因为这东西会取代基督,使我们失去对基督的享受。

(十)烛须被燃烧,然后才能发光;信徒须有所损失,才能有益于人。

(十一)一个人灵命的贫富,是在乎他对基督的认识如何;基督在我们信的人是为宝贵,我们对祂认识有多少,才会享用祂有多少。

(十二)一个人所夸的是甚么,以甚么为宝贵,就可以认出他是一个甚么样的人来。

(十三)保罗在第七节只把『某些事』当作有损的,而在本节却把「万事」当作有损的;信徒对主的认识越深,对事物的抛弃也越多。

(十四)世人是因为对世事世物持有相反的价值观,所以才会拚命去抓、去求;惟有蒙上帝开启心眼,认识主至高的价值,才会欢然舍弃世事世物。

(十五)若有人诚然丢弃了万事,却并未得着基督(例如看破红尘,财产悉数捐给庙宇),这是没有价值的丢弃。

「并且得以在祂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上帝而来的义。」(腓三9)

(一)我们也许在聚会的时候,得以被人看出是茌基督里面,但在日常的生活中,却常看不出丝毫基督的模样。

(二)因信而得的义,使我们和上帝有正当关系,并且得以在基督里面。

(三)信基督就是信上帝;光是信上帝,而不信基督,仍不能称义,不能与上帝发生正当的关系。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祂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三10)

(一)认识基督是得救的初步经历,也是得救以后更进深的经历;得救只是开始认识基督,然后仍须在凡事追求更深的认识祂。‘

(二)信徒往往对基督先有客观道理上的认识,然后才有主观经历上的认识。

(三)在属灵的路上,启示在前头,经历往往跟在后面;没有启示,也就没有经历可言;并且启示愈高,经历就愈深。

(四)信徒乃是借着基督的十字架,交通于祂的苦难,才能更多模成祂的形状;所以我们经历十字架有多少,就模成祂的形状有多少。

(五)我们乃是被摆在基督『死』的模型里,直到我们天然的生命完全死了,好使基督的生命完今活出来。

(六)只有成熟的儿女,才懂得与父母分担责任、忧伤与痛苦—也只有成熟的信徒,才愿和基督一同受苦,效法秘的死。

「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腓三11)

(一)在基督里众人都要复活,但各人是按自己的次序(原文也指『等级』)复活(林前十五22—23)。

(二)死是在复活之先;我们若没有十字架死的经历,就没有复活升天的经历。

「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腓三12)

(一)渴慕是一件事,追求是另一件事;只有渴慕而不追求,仍于事无补;渴慕必须加上追求,才可能成为实际。

(二)一般信徒在略有属灵的经历之后,就渐渐自满,追求长进的心也渐渐减少。

(三)信徒追求基督,不能马马虎虎,而是一点不客气,精神抖擞,尽力排除一切障碍,拚命追求,时刻都不想放过祂。

(四)连保罗都认为他自己还有该追求的路,该长进的地步,更何况我们呢!属灵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腓三13)

(一)自满是人类进步的最大阻凝。

(二)信徒所思、所想、所喜、所爱的,应当「只有一件事」,就是全心追求基督。

(三)不忘记已往的成就,就会自高、自满;反之,不忘记自己的失败和软弱,就会灰心、沮丧,而不能前进。

(四)不论我们过去的好或坏,都会在我们身上产生消极的作用,拦阻我们向前,因此必须摆脱过去的一切,方能迈步向前。

(五)人世间没有一样超越的成就不是借着努力得来的!

(六)属灵上的得着,也当像赛跑的人一样,尽一身的力量去跑,才能得着。

「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4)

(一)基督徒的人生,乃是。一场赛跑—我们必须竭力奔跑那摆在前头的路程(来十二1)。

(二)天路的赛跑必须「直跑」,不能跑岔了路,也不能跑弯曲迂回的路;同时,又不能跑跑停停,停停跑跑,而必须不停的直跑到终点。

(三)要「直跑」,便须不管旁边的事物,也须不理会别人的讥笑或称许,而一心向前。

(四)我们将来所要得的奖赏,不是地上的奖赏,乃是上帝从上面召我们来得的。

(五)「在基督耶稣里」说明惟有『信入』主里才有参赛的资格,并且赛跑的路程也是在祂里面。

(六)上帝已经召我们了,也乐意给我们得着奖赏,问题是我们赛跑的心态与实情如何。

(七)许多信徒不看重『得奖赏』,但上帝却看为一件上好的事,所以召我们去得。

「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若在甚么事上,存别样的心,上帝也必以比指示你们:」(腓三15)

(一)我们在经历上虽还未完全,却要作一个有完全存心的人。

(二)我们的追求与思想大有关系;若不思想基督,就会去追求基督以外的事物。

(三)今天这世界上有许多的事物,正引诱我们偏离「基督」这一个目标,因此需要上帝常来指示、提醒我们,把我们带回到正路上来。

(四)保罗追求的态度和目标(12—14节)正确无误,是一切信徒该有的存心,但愿我们不存别样的心。

「然而我们到了甚么地步,就当照着甚么地步行。」(腓三16)

(一)上帝是依信徒各人生命的程度,而有不同的要求。

(二)信徒只对已明白的真理负责;真理明白多少,就实行多少。

(三)上帝的话是给我们遵行的,凡听见上帝的话而不去行的,在他生命的建造上毫无根基可言(太七26—27)。

(四)灵性的进步,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切不可投机取巧,想要一步登天。

「弟兄们,你们要一同效法我,也当留意看那些照我们榜样行的人。」(腓三17)

(一)信徒的行事为人,应当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

(二)我们应当留心察看那些引导我们,传上帝之道给我们的人,并效法他们的信心(来十三7 )。

(三)惟有效法基督十字架的死(10节)的人,才能让别人效法。

(四)我们所该留意看的,是别人身上的基督,不是他们的『老我』。

「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的告诉你们。」(腓三18)

(一)基督的十字架是舍己为人的,,凡是以自己的肚腹为上帝的人(19节),他们行事专门损人利己,所以是十字架的仇敌。

(二)许多人虽也劝告别人,但劝过就算了事,他们彷佛只求自己可以不必负责就好,并未「屡次」的、又「流泪」的相劝。

「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上帝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腓三19)

(一)世上虽然有许多似乎很好的哲学或主义,但都不外乎以地上的人、事、物为念,并不以天上的上帝和属天的事为念。

(二)世人纵然在今世亨通,尽得世上的荣耀与享受,但结局仍是沉沦。

「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侯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腓三20)

(一)信徒既是「天上的国民」,就应当有强烈的天国『国民意识』,凡事以天国的利益为重。

(二)信徒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地上的人不同,因我们的盼望不在地上。

(三)我们在地上不过是一个过路客,是寄居的(来十一13—16;彼前二11),因此我们在此不作永久的打算。

(四)基督徒若真认识这世界并非我们的家,就必不至于因今世的任何损失而烦恼了。

(五)基督徒的生活,应当以准备迎接主的再来为中心和目标。

(六)基督再来乃是信徒脱离叹息劳苦的日子,因此我们怎能不切切等候弛呢?

「祂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祂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腓三21)

(一)世人追求肉身的享受,但这一切并不是我们信徒追求的对象。

(二)我们信徒的身体是尊贵的,不是「卑贱的」,不过与未来那荣耀的身体相比较,乃是『卑微的』。

(三)信徒今天活在地上,仍须受肉身种种的限制,如饥饿、病痛、情绪等,但这一切的苦恼,当主再来时,都将因身体的改变而消失了。

(四)主耶稣的再来,乃是信徒最大的盼望,因我们现今所不能完全享用的救恩,届时都可以完全经历并享用了。

腓 3:1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你们要靠主喜乐。我把这话再写给你们,于我并不为难,于你们却是妥当。

腓 3:2 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的;

腓 3:3 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 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着肉体的。

腓 3:4 其实我也可以靠肉体;若是别人想他可以靠肉体,我更可以靠着了。

腓 3:5 我第八天受割礼,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

腓 3:6 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

腓 3:7 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

腓 3:8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腓 3:9 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 神而来的义,

腓 3:10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

腓 3:11 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

腓 3:12 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耶稣基督所以得着我的(“所以得着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

腓 3:13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

腓 3:14 向着标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腓 3:15 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若在什么事上存别样的心, 神也必以此指示你们。

腓 3:16 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

腓 3:17 弟兄们,你们要一同效法我,也当留意看那些照我们榜样行的人;

腓 3:18 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地告诉你们;

腓 3:19 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 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

腓 3:20 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

腓 3:21 他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

3:0 我还有话说──对信仰,保罗竟有这么多话说,我有时就怕得不敢和人讨论……

3:1 保罗好像一位真理的守护者,跟这些信徒回顾信仰的基要道理。圣经在道德和神学上保护著我们。无论我们私下阅读或在教会公开诵读时,圣经都提醒我们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态度和行为。

甚么人厉害到要被称为“犬类”、“作恶的”?你说,今天也有啊,是……

3:2-3 保罗提到的“犬类”、“作恶的”,大概是指极端犹太化的信徒,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外邦人必须遵守旧约的律法,特别是割礼,才能得救。他们大部分怀著宗教的骄傲,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遵守律法,因此他们不相信靠自己的努力不能走近救恩之门。

保罗批评这些极端犹太化的信徒,按著旧的观念来看基督信仰,以为使人成为信徒的,是他们的行为(行割礼),而非基督白白的恩典。但信徒的行为乃是信心的结果,并非先决条件。初期教会领袖早在十一年前的耶路撒冷会议中,已确定了这个真理(参徒15:1-29)。今天,谁是极端的“犹太信徒”?就是那些说人必须在单纯的信心上加上甚么东西的人。但是,在基督藉信心所赐的救恩上,没有人可以再添上甚么。

我望向这一班信徒,为何人人皆称为神而忙?我神所喜悦的就是这样?

3:2-3 我们很容易强调外在的宗教行为,而忽视内在的信心,但神看重我们的内心过于一切。所以,不要从人的责任或所做的工来判断其属灵的程度,你也不要以为拚命地为神工作便可令他满意。神会鉴察你为他所做的一切,除非你对他白白的救恩产生爱的回应,你不会得到赏赐。

是啊,保罗和神建立关系可不是靠赖他那优越的背景;我看我自己,我和神……

3:4-6 乍看保罗好像在吹嘘自己的成就,但细看却刚好相反,其实他在说人的成就不管有多大,都无法在神面前赚取个人的得救和永恒的生命。保罗有很多骄人的条件,如教养、国籍、家庭背景、继承权、正统信仰、行为和道德等(参徒22:1-21;林后11:7-33;加1:13-14)。但他归信基督(参徒9:1-22),并非由于这些东西,却是单靠基督的恩典。他也不以善行来取悦神,因为哪怕再光荣的条件,在神至圣的标准下,仍有缺陷。你与神建立关系,是否也依赖自己的家庭背景、教会背景、或自己的好行为?履历、成就或声望,均不能换取救恩,救恩只有藉著在基督里的信心而得。

是便雅悯人,是法利赛人, 都很普通嘛,有何值得特别提出的地方?

3:5 保罗属于便雅悯支派,这支派在犹太人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以色列的第一个王扫罗,就是出自这个支派的(参撒上10:20-24)。惟有便雅悯和犹大两支派在被掳后能归回以色列(参拉4:1)。保罗也是一个法利赛人──一个非常热心的犹太人群体,严谨地遵守摩西的律法和附加的种种规条。犹太读者对保罗这些背景自会肃然起敬。

有时候想想,其实保罗并不一定要迫害基督的,这与他有何益处?

3:6 保罗是一个热心的犹太领袖,为甚么他要迫害教会呢?他与其他宗教领袖一样,认为基督教是异端,是亵渎神的。因为耶稣与他所期望的弥赛亚不同,他就认定耶稣的话都是虚假的、邪恶的。再加上他看到基督教在政治上威胁、危害到犹太人与罗马当局的和谐关系,当时这关系已相当脆弱了。

你猜,保罗看为有益的会是甚么?你又猜,这会不会也是你所看为有益的呢?

3:7 保罗所说“有益的”是指上述的条件、名誉和成就,这些方面他都比那些犹太领袖强;不过保罗指出,他们以自己的身分和成就为荣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要小心,不要过分看重以往的成就,以致破坏你与基督的关系。

以认识我主耶稣为至宝──如大钟,敲响我的心扉……

3:8 保罗回顾他过去所做的一切,然后断言与认识基督相比,都是“有损的”。这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价值观:一个人与基督

的关系,比任何东西都重要。认

识基督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请看

看你的价值观,你与基督的关系,是不是最重要的呢?假若你本末倒置了,你将如何重新调整?

得以称义是因著……

3:9 不论是严守律法、苦待己身、操练敬虔或是强制禁欲等,都不能使我们与神有正确的关系,只有藉信靠神,接受他所赐的义袍才能得以称义(参林后5:21)。

要像保罗放弃所有,也许你会说怎可能,但一点点,总有吧?还是你爱世界多于一切?

3:10 保罗为了认识基督和他复活的大能,放弃了一切──家庭、友谊和自由。我们也能认识这知识和能力,但要充分地享受它就必须作出牺牲。你愿意为了认识基督而放弃甚么吗?愿意在每天繁忙的生活中拨若干分钟来祈祷读经吗?你是否愿意放弃朋友的赞誉,放弃某些计划或娱乐?不管甚么,为了认识基督,这一切的牺牲都是有价值的。

保罗信得那样真,但他竟说“或者”,难道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复活?

3:11 保罗写:“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不是他不肯定或怀疑自己能否复活,而是对见主的方式不确定:是被处决,还是老死?因为这是由神决定的,但他深信他自己必能复活。

不知道我们死后会……

3:11 如同基督在复活后被高举一样,有一天我们也能分享基督的荣耀(参启22:1-7)。保罗虽然知道自己即将离世,但他对自己能复活充满信心。

真羡慕保罗可以专心一致追求神?你只停在羡慕上,还是……

3:12-14 保罗说他的目标是要认识基督,学像基督,在心里只有基督。他用全部精力朝这目标直奔,这是我们的一个好榜样。我们不应让任何东西干扰我们认识基督这目标。我们应像运动员,在受训时专心致志,丢掉一切有害的、会转移我们视线的东西,否则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基督徒。试想想有甚么阻碍著你效法基督呢?

忘记──甚么?要努力啊!所要努力的又是甚么?

3:13-14 保罗有理由忘记背后──他曾替用石头打死司提反(第一位殉道的基督徒)的人看守外衣(参徒7:57-58)。我们也都做过一些感到羞耻的事,常常为现实与理想的不同而精神紧张。但是,因著我们的盼望在乎基督,就能抛开昔日的罪咎感,期待神帮助我们成长。所以,不要住在过去的日子中,反要专注现在你与神的关系,更多认识他。要知道你已蒙赦免,可以过信心和顺服的生活。因为你在基督里已有盼望,你可以期待过一个更圆满、更有意义的人生。

完全,可以吗?人可以吗?保罗所说的完全……

3:15-16 过完全的基督徒生活并不容易,有时会叫我们精疲力尽、灰心失望,我们或许觉得距完美很远,永不能以自己的生活讨神喜悦。保罗所说的“完全”(3:12)是指成熟、完整,并非在每个细节上都完美无瑕。成熟的人一定会在圣灵的引领下不断勇往真前,因他知道基督必启示他的真理,并补满我们的不足,使我们能达至理想。基督的应许并不是我们不努力去做的藉口,而是对那些走入绝境的人的释放和保证。

到了甚么地步,就怎么行,你是这样的吗?

3:16 成熟的基督徒会本著已领受的教导行事。我们常以有许多东西要学为藉口,在这里,保罗教训我们明白多少真理就活出多少真理。我们不要无止境地寻索真理,而忽略了行道。

保罗有如斯勇气要人效法他,若要人效法我,那……

3:17 保罗要求腓立比信徒效法他,以他为榜样,以至与基督相似。这当然不是说要他们做保罗所做过的每一件事,保罗也说自己并不完全(3:12)。但他以效法基督为自己生命的中心,是值得效法的。可能当时福音书并未完成,保罗不能叫他们从圣经中得知基督的样式,所以要求他们效法他。保罗能够叫别人效法他,是他品德的明证。你敢不敢如此做?如果初信者效法你,他们将成为甚么样的基督徒?

保罗所批评的是一些甚么人?你不会也是其中一员吧……

3:17-21 保罗不单批评极端的犹太信徒(参3:2-3注释),也抨击自我放纵的信徒。他们自称为基督徒,却不照著基督作仆人和自我牺牲的样式生活。他们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不理他人的需要。在基督里得自由不等于可以自私自利,相反应当争取每个服事别人的机会,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

天国的国民,有甚么特别?

3:20 腓立比是罗马的殖民地,当地居民所享有的权利与罗马公民所享有的完全一样。我们基督徒有一天也可以享有天国居民所拥有的权利,这都是因我们属于基督。所以我们不要被今生所缠绕,以免在基督回来时愧见主面。

卑贱的身体,将来的模样……

3:21 “卑贱的身体”并不表示对肉身的轻看,而是与将来我们复活的身体相比,那复活的身体好像基督复活的身体一样荣耀,使活在痛苦、肉身限制和缺陷之中的人们有一个极美好的复活盼望(有关我们荣耀之身体,请参林前15:35-49;林后5:1-1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1718.html

更多阅读

史上最强第一卷第十一章 天地明环第一卷第三章

第一章 睡觉睡出个小媳妇第二章 垫桌脚的功法第三章 屁垫也能吃??第四章 项天问的顿悟第五章 伟奇走火入魔?第六章 咪咪的用处第七章 嗯~不要第八章 灭绝的命令第九章 九天神龙和猪仙女的故事第十章 伟奇被畜虐第十一章 他不是一个人第

第三章 离散傅立叶变换 图像的离散傅立叶变换

第三章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3.1 引言有限长序列在数字信号处理是很重要的一种序列,当然可以用Z变换和傅里叶变换来研究它,但是,可以导出反映它的"有限长"特点的一种有用工具是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离散傅里叶变换除了作为有限长序列

《协同力:高效沟通的行动准则》第三章

第三章关注所有的人和事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1)学会如何关注的你的下属;(2)了解如何量才适用;(3)学会如何让员工获得成功。第一节了解你的下属你的员工是团队的立根之本,每一位经理人在统御下属之前,都应当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了解我的

比亚迪王传福 郭台铭与王传福--第三章

 第三章两个男人的战争      在台湾阿里山主峰上,耸立着一棵参天大树,主干已折断,但分枝却葱郁遒劲。这棵被称为“阿里山神木”的古树,高52米,树围23米,需十几人才能合抱。郭台铭喜欢这棵树,并用它来比喻鸿海,“‘阿里山神木’之所以

声明:《腓立比书第三章讲义 腓立比书第四章注释》为网友一步一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