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笔下的草原 描写红叶的句子

老舍笔下的草原

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条线是那么柔美,就像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钩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紫塞,紫塞,谁说的?这是个翡翠的世界。连江南也未必有这样的景色啊!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至为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公社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我们约请了海拉尔的一位女舞蹈员给我们作翻译。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她就是陈旗的人,鄂温克族。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我们用不着水晶花同志给作翻译了。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都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公社的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正是: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乌兰巴干同志在《草原新史》短篇小说集里描写了不少近几年来牧民生活的变化,文笔好,内容丰富,值得一读。我就不想再多说什么。可是,我又没法不再说几句,因为草原和牧民弟兄实在可爱!好,就拿蒙古包说吧,从前每被呼为毡庐,今天却变了样,是用木条与草杆作成的,为是夏天住着凉爽,到冬天再改装。人的生活变了,草原上的一切都也随着变。看那马群吧,既有短小精悍的蒙古马,也有高大的新种三河马。这种大马真体面,一看就令人想起“龙马精神”这类的话儿,并且想骑上它,驰骋万里。牛也改了种,有的重达千斤,乳房像小缸。牛肥香草乳如泉啊,并非浮夸。羊群里既有原来的大尾羊,也添了新种的短尾细毛羊,前者肉美,后者毛好。是的,人畜两旺,就是草原上的新气象之一。
摘自老舍1961年作品《内蒙风光》

附;2009年的陈巴尔虎草原


老舍笔下的草原 描写红叶的句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4804.html

更多阅读

让老舍一生牵挂的女子--赵清阁民国风骚随笔之七 赵清阁

老舍是现代中国最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他用漫不经意却深意犹存的文字打动了亿万人,内心孤苦忧伤,半生为赵清阁之情所牵。 赵清阁,1914年出生在河南一个书香家庭,15岁逃婚后做过旁听、教员、编辑,是中国第一位写电影剧本的女作

臭脚巡与老舍 杨臭脚

老舍写的《我这一辈子》于1937年7月最初发表于《文学》杂志,与他的现实主义力作《骆驼祥子》几乎同时问世,当时后者正在《宇宙风》上连载刊出。从两部小说的题材上看,它们一如既往地反映了作家的创作特色,即以城市下层人民为主角,用作者

浅析老舍作品中的北京韵味 老舍的作品

老舍是中国近现代文坛的一代宗师。提起老舍,人们就会起想他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和笔墨的古都北京。老舍深爱着这里的城墙巷道、风情民俗、四季景色和同他一样生活在这里的平民百姓。在他41年的创作生涯中,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始终痴情不

访老舍故居有感 参观老舍故居有感

访名人故居——老舍,“字舍予”——离歌已经记不清第一次读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这么多年来,我都津津乐道于老舍先生独特的“老舍式幽默”。今天有幸来到了老舍先生的故居,真的是让我感触颇多。 老舍先生的故居

声明:《老舍笔下的草原 描写红叶的句子》为网友放任喜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