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和他的《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阅读 余秋雨

余秋雨和他的《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阅读 余秋雨

本文新华网9月3日发表

余秋雨和他的《借我一生》

重庆 周其伦

很早以前我就有这样的感悟,阅读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作品真的是有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神享受,那看似散淡的文字叙述间往往沉淀着作者孜孜以求的文化个性,阅读他的作品你会不自觉地跟着他的思绪游走,让自己去思考、去体味、去感怀他那内心波澜壮阔的独特意境和达观的人生追求,想想都会觉得是一桩何等快意的阅读体验。

摆在我书案上的最新版《借我一生》,装帧考究,古色古香的封面就很让人心旷神怡,其实最让我心旷神怡的还不是它的包装,而是它承载着的余先生真情记录下的岁月过往。还是在几年前吧,我就在网络上读到他的写的记忆文学专著《借我一生》,这部作品实实在在地让我开了一回眼界,后来随着阅读他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等文本,其间感受到的文化气场那就更让我加深了这样的信念。直到现在,凡是看到长篇的散文作品我都会很自觉地把它拿来与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作一番对比,自然使我对很多当下的散文读不下去,也更增加了我对余先生散文的看重。

《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先生出版自2004年的一本记忆文学专著,我这次去购买的版本已经是该书的第19次印刷了,可见其在读者中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力。在这本41万字的著作中,余秋雨先生采用记忆文学的方式来述说了他的人生,他在书的扉页上很谦恭很真诚地写到:“谨以这部记忆文学献给我的父辈,我的同代”,寥寥几句话这就使得这样一本散文著作似乎有了一种非常沉重的感觉。《借我一生》全书共分五卷,每卷都以数目不等的章节细细勾勒出他不同凡响的人生况味。同时这次印刷的书尾还附着了作者一身经历的足量的历史照片和他许多著作封面图片,读起来很是愉悦,作者在他温婉的叙述间流淌着他毕生所追求一种旷达的文化氛围和高屋建瓴的人文情怀,这一点颇为让人感慨万端。

在《借我一生》中,余秋雨首次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真实地描摹了他在浙江余姚乡下出生,念小学,然后在母亲的率领下到上海与父亲相聚以及生活的感人情态,也为我们再一次地展示了文革中那段很不正常的岁月里,他们一家人所遭受到的种种磨难,还为我们述说了文化部考察并决定让他出任前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前因后果,而后是他毅然挂印辞官,走马世界并我们写下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精美散文的全过程。作者在这部记忆文学专著里,用了极大的篇幅来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记录自己的至爱亲朋。把作者儿时遗留在一个叫上林湖的地方的缕缕梦境写得来情真意切活色生香。在作者的笔下,还对影响他一身的亲人有着很细腻很真切的刻画和描述:父亲一位刚正不阿的男人,却因为耿直的秉性在文革中遭遇到非人的折磨;母亲原本算是一个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却只身下嫁乡村,担负起余家生活的重任;还有余秋雨的姨妈、姑妈、叔叔、弟弟等等都在作者笔下款款地向读者走来。作者尤其着墨较为特殊的是他的祖母,我们从这位几乎不识字却深明大义的乡下老太太身上感受到了很多很多不一般的人生况味。我常常在想,也许正是有了这样一些人或多或少或远或近地对余秋雨先生的影响,才造就了余秋雨过人的文思才情和感于担当的人文品格。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家人对作者的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几乎大到了可以改变他命运的地步。著作中,作者还运用了大量的笔墨从自己所求学和从事工作的角度,描述了他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求学历程和治学经历,这些文字也很有独到之处。

这几年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媒体突然地对余先生的负面新闻过度地关注起来,一件人之常情的小事就会被演绎得风生水起煞有介事,我对此现象也前前后后观察了几年,也读过很多批评余先生的文章,但说句大实话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篇很像样、很能够颠覆我对余秋雨先生印象的文本出现,我曾经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上说过我对余先生散文作品推崇的话,反驳的人也有,深问下去,对方立马搬出某某报刊某文章的评判来。这就有些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了,我常常在想其中的奥妙与玄机,我想唯一能够做出正常解释的,恐怕只能是余秋雨先生的言行应了中国那句老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吧,谁叫你那么特立独行呢,所谓出头的檐子先遭烂,我不批你批谁呢。我常常思忖,假如我们一直固守这样的文化观念,那与无赖何异呢,我们还能够去奢谈什么追求独立的文化个性吗?

在这里,我不想去评判坊间舆论和余秋雨先生之间那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是是非非,只想就其文本论文本。从我也算是比较多的阅读实践来看,在非虚构文本中达到或者能够超过余秋雨先生的恐怕的确不多。这就是我非常愿意自费购买并花大量时间来阅读余秋雨作品的最原始动因。半个月前,我冒着逼人的酷暑特地到重庆最大的新华书店名家美文专柜购买了一批书籍,其中有两本就是我一直都非常珍爱的《文化苦旅》和《借我一生》,而在人群拥挤的书店里购买他书的人也不在少数,看此情景我释然了。读者不是傻瓜,谁也不会看了几篇评判余秋雨是是非非的文章,就不再去选择阅读他的作品了。

前几年那些浮躁的声音也搅扰了我的心,让我定不下心来为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写点东西。好在现在毕竟是时过境迁了,人们的文化观念和求知诉求与文革期间实在是有了天壤之别,我才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地品味一番他的作品,而不再被舆论那种浮皮潦草的说三道四牵着鼻子走。当然,也正是因为有了《借我一生》这样一本质量很高、阅读起来相当轻松愉快的书籍才让我度过重庆那炎炎的盛夏时多了几分舒意的凉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522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沈括与他的《梦溪笔谈》 沈括的梦溪笔谈

“至于技巧、器械、大小、尺寸、黑黄苍赤,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技工)、群有司(各种管理者)、市井(商人)、田野之人(农民)莫不预焉!”原文地址:沈括与他的《梦溪笔谈》作者:星辰

中原女作家王小萍和她的《落红记》 方寸光落红记在线阅读

2014年底,我大概算是处于“多事之冬”,青青的《落红记》要开研讨会,西安离济源又不远,是应该去的,于是在临行前的一个晚上草就此文,准备作为研讨会上发言的底稿。65年前,河南人士薄自勉先生在武汉感慨到:“大江东去想公瑾,蛇山漫游叹萧红。”

王粲的《登楼赋》 登楼赋 阅读答案

【说明】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铺陈其事”是它的主要表现手法,并具有一定的音律节奏。赋发生在战国末期,风行于两汉,到南北朝时日趋散文化和骈俪化。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变体,王粲的《登楼赋》就属于所谓骚

吕蒙正和他的《寒窑赋》 北宋吕蒙正寒窑赋

吕蒙正和他的《寒窑赋》题记: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赋体文学占有独特的地位。据说,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中学时背颂过的名篇,大都忘记了。多年前,从朋友处抄写过北

谢帝和他的《明天不上班》及歌词 谢帝老子明天不上班mv

在央视三套的新节目《中国好歌曲》中,一名嘻哈打扮的年轻人以一首充满着浓重成都方言的《明天不上班》把节目现场搅得七荤八素。刘欢、周华健、杨坤、蔡健雅等四位导师也因他喜感、叛逆的歌词笑得前仰后合。在颇具感染力的说唱中,刘欢

声明:《余秋雨和他的《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阅读 余秋雨》为网友不過如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