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服装染料引发癌症各国禁用致癌芳香胺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文摘
有毒服装染料引发癌症各国禁用致癌芳香胺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有毒服装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special/poison-uniforms/染料引发癌症各国禁用致癌芳香胺


校服中致癌物质来自服装染料

上海市质监局公布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OUXIA”牌摇粒绒冬装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产品面料在染整过程中使用了含有该致癌物质的染料造成的,由于这类染料含有偶氮基团,对人有可致癌性,且对人体的伤害不可逆,属质量问题严重。

此外,上海飘欧服装厂的学生服被检出pH值超标;pH指标不合格主要是在染色与后整理工艺后续处理过程中水洗不充分,同样影响穿着者的身体健康。

偶氮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业 特殊条件下会产生致癌芳香胺
偶氮染料是合成染料中品种最多的一类,有很多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都是偶氮染料。

偶氮染料又称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由23种可致癌芳香胺作为中间体合成的染料。当前世界上此类染料使用广泛,大约有360多种。这些染料用于服装布料的染色,特别是内衣的染色后,当它与人的皮肤直接接触时,其有毒成分会被皮肤吸收扩散,在特殊条件下分解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经过活化作用而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病变和诱发癌症。[详细]



目前国际禁止使用的偶氮染料有130种
并非所有偶氮染料都受禁止,受禁的只是经还原会释出法例指定的24种芳香胺类的偶氮染料,约有130种。1994年德国政府正式在"食品及日用消费品"法规中,禁止使用某些偶氮染料于长期与皮肤接触的消费品,并于96年4月实行之后,荷兰政府也于96年8月制定了类似的法例,法国和澳大利亚正草拟同类的法例,我国国家质检总局亦于2002年拟草了"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

2002年9月11日欧盟委员会也发布禁令,禁止使用在还原条件下分解会产生22种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并规定2003年9月11日之后,在欧盟15个成员国市场上销售的欧盟自产或从第三国进口的有关产品中,所含会分解产生22种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含量不得超过30×10-6的限量。[详细]

消费者无法自检服装中芳香胺 工业检测非常昂贵

可分解芳香胺的毒性和致癌性远强于甲醛。因为甲醛有刺激性气味,易分辨,而且易溶于水,消费者买回纺织品后,一般用水洗一下就可去除大部分甲醛;但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制成衣服后,不但不溶于水,而且无色无味,从纺织品外观上无法分辨,只有通过技术检验才能发现,而且无法消除。

目前对禁用偶氮染料的检验大致分为预处理和仪器分析两个步骤,处理过程中的微小失误都会导致错误的检验结果。而且整个检测中要使用昂贵的精密分析仪器,一台气质联用仪的价格一般都在80万元人民币左右。同时,前处理过程中要使用大量高纯度的试剂和进口提取柱等材料,费用相当昂贵。[详细]

除芳香胺外,服装中可能含有其他有害物质

在衣服买到手之前,从下料、裁剪、缝制、包装、运输,以至批发到各个售货点,需要经过如此多的环节,经过如此多人的手,而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致病菌污染:

1.衣服增白时使用的荧光增白剂;为了挺括所作的上浆处理,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皮肤都具有刺激作用。。

2.服装在储藏过程中,为了防蛀、防霉,所放的防虫剂、消毒剂等,对人体的皮肤也有刺激作用。

3.服装染色剂可引发过敏,出汗之后染色剂与皮肤接触会引发不适反应。

4.染洗的过程中会使用含量较高的甲醛,穿上它后,甲醛就随人体的体温而游离出来,通过人的皮肤侵入女性的“私密处”。此时,更多的有害化学物质就会在此发挥作用,扰乱女性月经周期,并造成内分泌紊乱,从而引发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肌瘤,人之还可能造成女性不孕。

5.灰尘或者其他物质。[详细]

芳香胺可透过皮肤吸入,致癌潜伏期长达20年
芳香胺为高沸点的液体或者低熔点的固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其毒性很大,如苯胺可以吸入、食入或透过皮肤吸收而致中毒,食入0.25mL就严重中毒。这种染料在与人体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其有害成分被皮肤吸收,在特殊条件下分解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经过活化作用而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病变和诱发恶性肿瘤物质。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以天津人为样本进行了医学研究,发现经常接触联苯胺的人膀胱癌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8倍。联苯胺可以导致膀胱癌、输尿管癌和肾盂癌,并且潜伏期长达20年。

对目前已知的23种芳香胺可合成染料几百种。而其中以2-萘胺和联苯胺致癌毒性最强,属于三级致癌物第一组,可导致恶性肿瘤,而“苏丹红”只是三级致癌物第二组,毒性还不如这两种物质。[详细]

注意!要慎重处理新衣服中的甲醛

甲醛是一种挥发性物质,有较好的水溶性、挥发性强,主要来自廉价的染料和助剂。不断释放出来的游离甲醛不但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同时会直接污染放在衣柜里面的衣物,特别是一些棉织品的睡衣、儿童服装和内衣吸附力特别强,环境监测中心测试表明,放在含有甲醛的衣柜里的衣物上甲醛含量大大超过生产时的甲醛含量,怎样预防衣物甲醛污染,专家提醒消费者,甲醛主要来自廉价的染料和助剂,因此尽量不要购买进行过抗皱处理的服装。

清洗可以除去残留在衣服中的大部分甲醛,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为了保证安全健康,刚买的衣服裤子不要立即穿,可用食盐水进行洗涤,这样能起到消毒、杀菌、防褪色的作用;也可以放在空气中晾晒几天,这样可以让部分甲醛挥发掉。[详细]





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张鹏谈到“偶氮染料”时说:“它的毒性要强过食品染料苏丹红。”偶氮染料又称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由23种可致癌芳香胺作为中间体合成的染料。当前世界上此类染料使用广泛,大约有360多种。这些染料用于服装布料的染色,特别是内衣的染色后,当它与人的皮肤直接接触时,其有毒成分会被皮肤吸收扩散,在特殊条件下分解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经过活化作用而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病变和诱发癌症。

在这些有毒染料中,毒性最强的当属联苯胺。联苯胺曾是染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联苯胺及它生成的盐类物质都是极强的致癌物,可导致膀胱癌、输尿管癌和肾盂癌等。也就是说,当我们高高兴兴从商店里买衣衫穿在身上时,那件衣衫可能正不断地向我们身体里输送着可怕的致癌毒素。

更可怕的是偶氮染料导致的癌症潜伏期很长,可以达20年。据张工程师介绍,“今天患上膀胱癌,很可能是20年前一件含有联苯胺的衣服引起的”。那时去投诉可能都不知道找谁去。从法律上讲,时过境迁,又有谁能证明你患上的膀胱癌和这件衣衫有关系呢?只能自认倒霉。

作为消费者,还有更可怕的事,就是这些有毒染料根本无法检测到。它看不到,嗅不到,洗不掉,烫不掉,像恶魔一样附着在衣服里,随时随地在吞噬着你的生命。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所副教授阮文红博士称,这些有毒染料“远比甲醛厉害,因为甲醛有气味,易分辨,而且易溶于水。消费者买回服装后,一般用水洗一下,就可以除去大部分甲醛;但可分解芳香胺(即偶氮染料)不但不溶于水,而且从纺织品外观无法分辨。”

对于此类有毒服装染料引发癌症其实早已有科学结论。有关资料表明,早在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中职业接触偶氮染料引起膀胱癌人数就达3000多人。德国卫生部门发现使用此类染料的人群膀胱癌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大量医学调查表明,经常接触联苯胺的人膀胱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群发病率的28倍。对此,世界各国都制订了禁止使用此类有毒染料的法规。德国在1994年出台有关禁止在纺织品中使用偶氮类染料的规定,欧盟于2003年实施《关于禁止使用偶氮类染料的指令》,我国已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强制性标准,禁止生产、销售、进口含有此类染料的纺织品。

但是,最近质检部门对主动送检的20家知名品牌1051份服装面料样品的检验中,竟发现约6%的样品中含有偶氮类染料,最严重的竟超标准190倍,主动送检知名品牌尚且如此,至于那些不知名品牌,中小企业生产的纺织品,含量如何,可想而知。

需要检测偶氮的产品

1 服装、被褥、毛巾、假发、假眉毛、帽子、尿布以及其他的清洁卫生用品、睡袋

2: 鞋、手套、手表带、手提袋、各种钱包、公文包、椅子套

3 纺织或皮革玩具、带有纺织或皮革服装的玩具、合成染料有机化合物染料

4:消费者最终使用的织物和纱线

被禁用的偶氮染料

并非所有偶氮染料都受禁止,受禁的只是经还原会释出法例指定的24种芳香胺类的偶氮染料,约有130种。这些受禁偶氮染料染色的服装或其他消费品与人体皮肤长期接触后,会与代谢过程中释放的成分混合并产生还原反应形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被人体吸收,经过一系列活化作用使人体细胞的DNA发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因。

有鉴与此,1994年德国政府正式在"食品及日用消费品"法规中,禁止使用某些偶氮染料于长期与皮肤接触的消费品,并于96年4月实行之后,荷兰政府也于96年8月制定了类似的法例,法国和澳大利亚正草拟同类的法例,我国国家质检总局亦于2002年拟草了"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

自1994年7月15日德国政府颁布禁用部分染料法令以来,世界各国的染料界都在致力于禁用染料替代品的研究。随着各国对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禁用染料的范围不断扩大。欧盟近期已连续发布禁用偶氮染料法规,一旦禁令生效,对我国这样一个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大国的影响不言而喻。面对咄咄逼人的"绿色壁垒",国内染料行业加紧替代产品的技术开发已刻不容缓。

2002年9月11日欧盟委员会发出第六十一号令,禁止使用在还原条件下分解会产生22种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并规定2003年9月11日之后,在欧盟15个成员国市场上销售的欧盟自产或从第三国进口的有关产品中,所含会分解产生22种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含量不得超过30×10-6的限量。

2003年1月6日,欧盟委员会进一步发出2003年第三号令,规定在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市场上禁止使用和销售含铬偶氮染料,并将于2004年6月30日生效。

24种致癌芳香胺

1. 4-氨基联苯、 2. 联苯胺、 3. 4-氯-2-甲基苯胺、 4. 2-萘胺

5. 4-氨基-3,2′-二甲基偶氮苯、 6. 2-氨基-4-硝基甲苯、 7. 2,4-二氢基苯甲醚

8. 4-氯苯胺、 9. 4,4′-二氨基二苯甲烷、 10. 3,3′-二氯联苯胺

11. 3,3′-二甲氧基联苯胺、 12. 3,3′-二甲基联苯胺

13. 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 14. 2-甲氧基-5-甲基苯胺

15. 4,4′-亚甲基-二(2-氯苯胺)、 16. 4,4′-二氨基二苯醚

17. 4,4′-二氨基二苯硫醚、 18. 2-甲基苯胺、 19. 2,4-二氢基甲苯

20. 2,4,5-三甲基苯胺、 21. 2-甲氧基苯胺、 22. 4-氨基偶氮苯

23. 2,4-二甲基苯胺、 24. 2,6-二甲基苯胺。

文摘2

核心提示:新买的衣服看上去很干净,但不能直接穿。我们可以想象,在衣服买到手之前,从下料、裁剪、缝制、包装、运输,以至批发到各个售货点,需要经过如此多的环节,经过如此多人的手,而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致病菌污染。

衣服买回来,你会洗洗再穿吗?近日一项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11266人中,新衣服买来后都会洗的人只有22.8%,其中,接近61%的人表示会洗贴身衣物,8.24%的人表示什么衣服都不会洗。这样是不利于健康的,你知道吗?

针对这种现象,专家表示,因为贴身衣服和皮肤直接接触,买来后不能立即上身,应该用清水加少量洗涤剂清洗,现在很多人具备了这种健康意识。但其他新衣服也应该尽量清洗,因为衣服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沾上灰尘或者其他物质,所以为维护身体健康,及时清洗还是很有必要的。

调查发现,一些人认为新衣服并不脏,大约有15%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接近40%的人怕新衣服掉色或者缩水变形,21%表示是怕麻烦。这里面可能存在惰性的原因以及一些健康盲区。新衣服应该洗一下再穿,这是一种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这是因为:一,市场出售的免烫服装要经过漂染的,免烫适应男休闲服,茄克衫,亮装,印花T恤衫,睡裤,睡衣,内裤等都可能使用甲醛,一些免烫服装甲醛含量较高特别是牛仔裤,牛仔衣穿色泽深浅不一的牛仔裤要小心,每个男孩女孩大人小孩肯定都会有一条牛仔裤,全世界的人都拿出自己的一条牛仔裤都可以把地球都覆盖好几圈!可是作为牛仔裤达人,我们不知道的隐患实在是可怕。当我们不小心买到劣质品时,有毒物质也会“悄然而至”。因为劣质牛仔裤在漂白,染洗的过程中会使用含量较高的甲醛,穿上它后,甲醛就随人体的体温而游离出来,通过人的皮肤侵入女性的“私密处”。此时,更多的有害化学物质就会在此发挥作用,扰乱女性月经周期,并造成内分泌紊乱,从而引发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肌瘤,人之还可能造成女性不孕。

如果甲醛超标的话,对身体会产生最大危害是儿童服装,测验中发现,市场销售的50个品牌儿童针织内衣中有8种样品甲醛含量严重超标存放的服装家具有关,不断释放出来的游离甲醛不但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同时会直接污染放在衣柜里面的衣物,特别是一些棉织品的睡衣、儿童服装和内衣吸附力特别强,环境监测中心测试表明,放在含有甲醛的衣柜里的衣物上甲醛含量大大超过生产时的甲醛含量,怎样预防衣物甲醛污染,专家提醒消费者,甲醛主要来自廉价的染料和助剂,因此尽量不要购买进行过抗皱处理的服装。

二,如果选择小图案的童装要注意,图案上的印花不要很硬,请家长最好不要买漂白过的童装如果服装有股刺激性特别浓重的气味,肯定有甲醛比较容易溶解于水,为预防万一,新服装特别是童装买回家后,最好先用清水充分漂洗,穿上新衣服后,若出现皮肤过敏、情绪不安、饮食不佳、连续咳嗽等症状,应考虑可能是甲醛惹的祸,要尽快到医院诊治。

而且名牌也会有甲醛问题,有的国际品牌,大家的印象一定是时尚、昂贵,质量可靠、服务优良,最近工商局对这些国际顶级品牌服装进行抽样检查时却发现,居然有将近5成不合格这些甲醛超标的名牌服装之所以能够堂而皇之进驻高级商场,很多女装,尤其是内衣,内裤为了突出女性体型的优美线条,又要使人感觉穿着舒适,除了我们前面谈到的因素以外,较好的伸缩性也是基本的要求,现在的大多数针织物和弹性的机织物都能满足要求,在机织物中加入氨纶,使服装具有最佳的人体舒适弹性,氨纶弹力织物一般具有15-45的弹力范围,适合体操运动员、芭蕾舞演员穿用的服装弹力还会大些,氨纶弹力织物已经广泛用于各类服装。总之为了增白时则多采用荧光增白剂处理;为了挺括,则一般做上浆处理。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皮肤都具有刺激作用。另外,服装在储藏过程中,为了防蛀、防霉,所放的防虫剂、消毒剂等,对人体的皮肤也有刺激作用。

三,氨纶在织物中大多是以包芯纱的形式出现的,利用特殊方式制成的化纤高弹织物也具有较好的伸缩性,过紧的,缺乏弹性的服装,限制了人体的活动,甚至影响人的正常呼吸,长时间穿着这样的服装,还会使人体骨骼发生变形,对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危害更大,还要保证其他性能的稳定,如吸湿、保暖、透气等。当然,过轻可能会使的悬垂感下降,挺括感减弱,这在我们选择服装材料时要注意,化学性能天然纤维对人体的危很小很小,而化学纤维对人体的影响相对较大,不同的纤维纺成纱线,再织成织物,还需经一定的处理后才能到消费者手里,或加工成各种服装后再到消费者手里,其间要经过的一系列处理,如染色、印花、后整理等,要加入和使用一定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有些一定的危性,服装材料要针对不同的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四,应尽量选择天然纤维材料和绿色产品(如彩棉,不需要染色就是有色的棉花,从而避免了和化学染料的接触,含或较少含化学物质和较少经过化学整理的材料,有时人体排泄出的汗液和染料发生作用,也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使服装的舒适性降低。除上述性能外,如具有卫生保健功能的天然纤维材料,罗布麻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使服装对人体舒适性提高,还有抗静电性。

易产生静电的化学纤维织物,易使人感觉不适,而不易产生静电的天然纤维织物,则人感觉较舒适,但作为特殊用途的材料,如氯纶纤维织物易产生和保持静电,用其做内衣、护膝,因摩擦而产生静电,对人体的关节起微量的、经常的“电疗”作用,给以温暖、舒适的感觉,对关节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在选择为什么清洗新衣服的时候,61%的人认为新衣服可能不太干净,有将近1/4的人认为有些衣服中可能含有甲醛,清洗一下可以降低其浓度,只有7%的人是出于习惯。调查中发现,有10%的人出现了轻微皮肤过敏症状。穿新衣服引起皮肤过敏的病例虽然绝对数量不多,但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夏天临近,一些人可能对某些染色剂过敏,出汗之后染色剂与皮肤接触会引发不适反应,因此,更应该在穿之前清洗。

专家说,甲醛是一种挥发性物质,有较好的水溶性,清洗可以除去残留在衣服中的大部分甲醛,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为了保证安全健康,刚买的衣服裤子不要立即穿,可用食盐水进行洗涤,这样能起到消毒、杀菌、防褪色的作用,像一些外套,如果洗起来不太方便,很麻烦,不妨就放在空气中晾晒几天,这样可以让部分甲醛挥发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5453.html

更多阅读

怎样识别地沟油 个人如何鉴别地沟油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由于存在不小的经济诱惑,仍有人铤而走险销售地沟油。“地沟油”一旦流入市场,消费者要学会感官鉴别。根据经验,食用植物油一般通过看、闻、尝、听、问五个

怎样在日常生活中鉴别地沟油? 精 地沟油的鉴别方法视频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由于存在不小的经济诱惑,仍有人铤而走险销售地沟油。 研究表明,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

“毒校服”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危害 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

媒体近日披露,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一款校服,被检出致癌物质芳香胺。2013年2月18日,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在官方微博上公布了2012年曾经在欧霞公司采购学生服的21所学校名单,并要求学校通知学生暂停穿着学生服,组织统一送检。  事实上,上

世界杯抽签美女肉搏激情床照颠倒众生 丛林肉搏激情版作弊

·在巴西度假胜地邵伊皮海滨举行的2014世界杯分组抽签仪式的现场。在上周刚刚结束的2014巴西世界杯抽签仪式上,巴西美女主持费尔南达·利马高贵大气的扮相,引发了各国媒体的如潮好评,让利玛一夜红透了半边天。然而,人红是非多,此前她和

服装尺码对照表世界各国尺码换算 各国裤子尺码对照表

一、服装上符号的含义(省略童装)中国服装号型标准说明:号型表示方法为:“号/型(体型代号)”,其中:“号”表示身高,“型”表示净体胸围或净体腰围:“体型代号”表示胸围与腰围尺寸之差,以Y、A、B、C表示。体型分类:Y- 偏瘦体型A- 正常体型B

声明:《有毒服装染料引发癌症各国禁用致癌芳香胺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为网友深秋无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