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青岛中小学招生政策出炉 青岛安全感工资线出炉



4月23日,2014年市南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毕业招生入学政策公布,今年招生入学政策保持稳定,小学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初中入学在招生区片内通过电脑派位或整体调拨等方式进行。今年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报名点减少为5个,7月7日报名。据悉,今年市南区户籍适龄入学儿童5200余人,外来务工入学报名预计超过1200人,入学压力很大。

  市南户籍适龄入学儿童5200人

  2014年市南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毕业招生入学政策保持稳定。市南区小学入学实行划片就近入学。2014年小学入学年龄为6周岁(2008年8月31日以前出生),7月5日至7月6日市南区常驻户籍儿童进行小学入学报名。

  记者从市南区教育局获悉,经过前期初步调研摸底,今年市南区户籍适龄入学儿童达5200余人 ,外来务工入学报名预计超过1200人,入学压力很大。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市南区义务教育生源增幅明显,入学压力逐年加剧。

  市南区教育局针对区域教育实际状况,根据适龄儿童情况和学校实际情况安排招生工作。为了方便广大家长查询学校招生范围,今年各公办小学将于6月23日在校门口和周边社区张贴招生简章。同时,市南区教育局将于6月份在市南教育政务网上继续开通“市南区适龄儿童入学查询系统”,方便家长查询。教育局和学校将面向社会、家长提前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咨询、服务等工作,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们可以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今年设5处外来娃报名点

  外来务工子女报名方面,2011年,市南在东部和西部各设一个报名点,2012年市南区在东部和西部设10个报名点,2013年设6个报名点。今年市南区教育局将设5个报名点,报名点数量较去年和前年减少,请广大家长看清报名点。市南区教育局提示,这5所学校仅为报名地点,非入学安置学校。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所必须符合的条件,市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的入学条件严格按照市教育局的相关入学规定进行。

  跨区域就读进非热点学校

  市南区初中入学在招生区片内通过电脑派位或整体调拨等方式进行。市南区教育局将结合本区实际,确定各学校就近入学的条件、范围和招生计划。共分为三大片区,分别为西片区、中片区和东片区。市南区教育局规定,各初中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招生、入学相关的考试性选拔。6月22日市南区公办初中学校派位、调拨。

  据了解,跨区域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回户籍所在地就读初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跨区调拨,即市内三区跨区就读的小学六年级学生需回户籍所在区就读的,由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小学和区教育局审查其相关证明材料,将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及材料统一报学生户籍所在区教育(体)局,由户籍所在区教育(体)局安排在户籍所在地非热点学校就读。二是外地回青,即在市内三区以外小学就读,需回市内三区就读初中的学生,原则上在现就读小学毕业后,8月中旬持小学毕业证书及户籍证明,到户籍所在区教育(体)局申请初中入学。市南20所学校今年有望“现代化”

  半岛都市报4月23日讯(记者魏海洋)2014年市南区将继续加大现代化学校建设力度,将立足五大项目,即“现代化学校推进、规范化学校创建、科学化夯实常规、国际化拓展深入、小班化实践研究”,初步构建现代化学校管理体系平台,实施“高品优质”的教育管理,服务、引领学校不断优化管理文化,提升管理品质。据了解,2014年,市南区有20所学校申报创建青岛市现代化学校,如创建成功,将在青岛市率先实现区域90%以上的学校成为青岛市现代化学校。

  同时,2014年市南区将按照《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推进青岛市普通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的目标任务,统筹规划,科学推进,着力开展小班化“管理制度、学习方式、课程实验”三项试点研究,加快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推进小班化教育实施水平,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现代化水平。

  所有中小学生建体质档案

  半岛都市报4月23日讯(记者单俊楠)23日,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在全省范围开展中小学“减负齐鲁行”方案,将完善全省普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委托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电话随机调查了解普通中小学校学生或学生家长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评价。

  山东将建立我省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监测评价制度,为每位学生建立体质档案,部署实施“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计划”。省教育厅将联合有关部门组成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协调小组,研究制定我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对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开展一次全面普查。

还要完善普通高中学校将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的办法,推行按照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招生录取的方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依法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推动各地向社会公布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范围。

作为市区学校数量最多的一个区,市北中小学招生备受关注。4月23日,市北区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该区2014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方案。今年市北小学计划招生9000人左右,设10处外来务工子女报名点。初中计划招生约8000人左右,小学毕业升学将全区划分为八个学区片,七个学区片实行电脑派位,一个学区片实行整体划拨。40中、41中今年停止招收初一新生。

  国棉一厂新建小学招俩班

  2014年市北区小学一年级计划招生9000人左右。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2014年小学入学年龄为六周岁。凡2007年9月1日~2008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在市北区有常住户口的儿童,家长需同时持两种证件报名入学。两种证件包括:公安部门核发的儿童随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包括法定监护人)同户、同住的户籍卡(本),以及与户籍情况一致的住房产权人的房卡(产权证)、房单或其他有效凭证。

  在国棉一厂新建的小学2014年秋季开班招生,一年级计划招收2个班。市北区教育局副局长张媛媛介绍,这所新建小学目前还没有命名,其他年级招生问题还正在进行调研和摸底。

  明年取消跨区片电脑派位

  市北区初中计划招生约8000人左右。2014年全区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就近升入初中。根据《义务教育法》“就近入学”和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的要求,区教育局学区划分为若干片,小学毕业生在学区片内升入初中。

  市北区小学毕业升学将全区划分为A、B、C、D、E、F、G、H八个学区片,继续采用以小学为单位整体划拨或电脑派位两种方式升入初中。D学区片实行整体调拨,其他七个学区片实行电脑派位。

  零志愿电脑派位是市北小升初一大特色,去年就新增了初中零志愿电脑派位区片。今年市北C学区片(即青大市北附中、43中片)小学毕业生可报名参加青岛42中或青岛47中零志愿电脑派位;市北G学区片(即16中、23中片)小学毕业生可报名参加青岛44中或青岛50中零志愿电脑派位。如果这些参加零志愿电脑派位学生未被录取,则退回到原来片区参加正常电脑派位,相当于多了一次报名机会。

  值得考生和家长们注意的是,从2015年起,市北将取消C片和G片零志愿电脑派位。张媛媛介绍,取消跨区片电脑派位,有利于减少热门初中的报名人数,推动小班化教育改革。

  两所初中今年停止招新生

  青岛40中、青岛41中2014年七年级即初一新生停招。张媛媛对此进行了解释,40中计划进行异地重建,41中则是就地改扩建,40中搬走以后,原有校舍将留给湖岛小学使用。

  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与青岛65中作为同一个招生区片(即市北H片),实行电脑派位方式录取新生。招生范围为市北区浮山新区有关小学和崂山区埠东片(埠东片范围为辽阳路以南,银川路以北,海尔路以西,市北区崂山区界以东)有关小学。青岛启元学校暂纳入F片,与青岛44中、青岛50中作为同一招生区片,实行电脑派位方式录取新生。

  青岛市北区体育学校六年级毕业生直接升入体育学校初中部,也可参加本片(即市北C片青大市北附中、43中片)电脑派位。市北区体育学校2012年7月前转入的毕业生也可根据本人意愿参加市北B片(即42中、47中片)电脑派位。

  青岛格兰德小学具有市北区学籍的毕业生可根据学校所在区片的招生政策入学。

  市北区所属公办初中学校可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的要求,面向市北区,按每班不超过2人招收艺术、体育类特长生。市北各初中要严格按照已经提前向社会公布的2014年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招生,不得擅自调整专业和人数。不得以招收特长生为名对学生进行任何学科化考试、选拔。

  三十九中艺术班继续面向市内三区招生。青岛少儿艺校毕业生需达到三十九中统一组织的专业测试要求后,方可升入青岛三十九中艺术班。青岛实验初级中学、青岛三十七中继续面向市内三区招收特长生。青岛十六中、青岛三十九中普通班面向学校所在区招收特长生。

  青岛四中招收1个体育特长班,面向本区招收特长生。青岛启元学校招收2个美术特长班,面向本区招收特长生。

  具体时间安排为:特长生(班)报名时间为4月26日、27日两天,特长专业测试时间为5月10日、11日两天,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为5月12日、13日两天。已被初中学校录取的特长生不再参加青岛实验初级中学、青岛三十七中、各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录取。6月28日公布录取名单

  小学毕业生在毕业学校填写《初中入学报名单》,志愿填报时间为4月24日至4月27日。小学毕业生需按自己意愿的先后顺序将本片所有中学依次填报为初中入学志愿,不得跨报所划区片范围以外的学校,否则报名无效。填报完毕,须由家长签字生效,志愿填报后不再更改志愿。未将片内中学全部填报的学生,若未被志愿学校录取,则由电脑分派到学位未满的学校。

  各校要在4月28日到4月30日准确无误地把毕业生填报的志愿录入“青岛市市内三区小学升初中联网报名系统”,确保无误后,学校留存家长填写的《初中入学报名单》,通过“小学升初中联网报名系统”将学生升学志愿打印一式两份,家长签字确认。6月22日,公办初中学校派位、整体调拨。

  6月28日上午9时,各初中张榜公布初中新生名单,初中招生结束,学生到初中学校报到,并领取《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各初中学校也要通过家长签收或挂号信的形式,将《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发放到学生家长手中。电脑派位或整体划拨结束后,均不再进行重新调拨。

  ■提醒

  离学校太远可申请调拨

  具有市北区户籍,在市内三区以外小学就读,需回市北区就读初中的学生,原则上在现就读小学毕业后,持小学毕业证书及户籍证明,于新学期开学前两周内到区教育局申请初中入学。

  若参与青岛实验初级中学、青岛三十七中、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片及民办初中学校报名、录取的,学生需于5月12日至5月16日持户籍证明、房产证明及当地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学籍证明向区教育局提出申请。

  户口属于市南区、李沧区在市北区跨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在就读学校完成学业,领取毕业证书。根据就读学校所属学片的初中招生入学规定和实施办法,可办理继续就读初中手续。

  凡户籍所在地离现就读学片的初中,距离超过4公里或乘公交车8站距离以上的,可以申请在市内三区跨区、片调拨(相邻的两片之间原则上不进行调拨),回户籍所在区域的初中就近入学。家长需于4月28日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填写跨区片调拨申请表(一式两份),4月28日至4月30日学校将家长跨区片调拨申请录入小学升初中联网报名系统中,录入后打印一式三份,家长签字确认。各小学汇总后于5月4日~5月6日到区教育局审批。符合条件,申请在市北区内跨片调拨的,由区教育局统一调拨至户籍所在地非热点初中就读。符合条件,申请跨往市南区、李沧区的,由区教育局将相关材料报送至户籍所在区教育局,由其统一调拨至户籍所在地非热点初中就读。

  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凭市残联核发的残疾证,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区教育局审核批准后,可不参加电脑派位或整体调拨,由区教育局照顾安排到离家最近的区属公办中学就读。
在市内三区里,李沧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是最多的,外来务工子女上学问题备受关注。4月23日,李沧区教体局公布了2014年李沧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方案,规定外来务工子女报名时间是7月7日。与往年不同,今年外来娃入学时,家长需提交的证件中多了一个社保卡。需要提供的证件包括劳动局提供的劳动合同正规文本和经劳动局验印的招用人员花名册及社保卡或是工商营业执照;青岛市居住证,房产证或房屋租赁许可证;父或母与子女同户的户籍本。另外,小学升初中划分为四大片区,李沧西片和中片为电脑派位,李沧北片和东片为整体调拨。

  ■小学

  残疾儿童入学年龄放宽

  方案中公布,2014年小学入学年龄为6周岁(2008年8月31日前出生),残疾儿童入学年龄为7到9周岁。今年李沧区的公办普通小学继续实行划学区就近入学的招生办法,招生报名时间是7月5日、7月6日,上午8时30分至11时30分,下午1时30分至4时。

  公办普通小学的招生条件是:凡在学校学区内的随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包括法定监护人)有常住户口并居住的适龄儿童需同时持两种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和幼儿健康手册报名入学(中度以上弱智、严重残疾、不能坚持在普通小学正常学习者除外),两种证件包括:公安部门核发的儿童随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包括法定监护人)同户、同住的户籍本,以及与户籍情况一致的住房产权人的产权证等其他相关凭证。学校于7月19日(星期六)向新生家长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由家长签收。

  今年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中小学同时招生,报名时间可适当延长。各学校要负责带领本学区内残疾儿童家长及学生持弱智韦氏表及学校证明于7月5日至7月6日两天到四流中路第二学校报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可随班就读,符合入学条件的必须接收。青岛盲校、青岛中心聋校均面向李沧区招生,具体事宜请咨询相关学校。

  根据市教育局统一安排,民办学校自5月17日至6月3日招生。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由学校出具《录取通知书》(一式两份),于7月6日前到户口所在地所属学区公办小学盖章,一份留公办小学备案,一份于报到时交回民办学校归档。同时规定,任何民办学校不得以考试、面试等方式择优选拔新生。

  外来娃需父母一方社保卡

  备受关注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报名时间是 7月7日上午8时30分至11时30分,下午是2时至5时。

  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入学的条件是:父母至少一方与李沧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在李沧区务工一年以上;父母至少一方持有公安部门核发的“青岛市居住证”,并在务工地有稳定的住所(有自有住所或办理正式租住手续一年以上的住所);符合青岛市规定的入学年龄。

  为了证明能够满足这3项条件,外来务工家庭要提供几个证件:劳动局提供的劳动合同正规文本和经劳动局验印的招用人员花名册及社保卡或是工商营业执照;青岛市居住证,房产证或房屋租赁许可证;父或母与子女同户的户籍本。李沧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今年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需提供父母其中一方的社保卡,并提醒家长注意备齐相关证件。

  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入学报名办法将另行通知。 ■初中

  小升初分四片区招生就近入学

  小升初公办学校招生规定,2014年李沧区小学毕业生继续实行相对就近升入初中的办法,继续采用以小学为单位整体划拨或电脑派位两种办法,共分为四个学区片,其中李沧西片和中片为电脑派位,李沧北片和东片为整体调拨,6月22日,区教体局将组织进行初中入学电脑派位或整体划拨。与去年相比,青岛22中招生班数扩大了2个班级。而青岛49中和青岛61中分别减少2个班级,青岛64中减少1个班级 。

  李沧区民办学校的招生,报名、录取仍分两个阶段。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录取。第一阶段5月17日至5月24日,招生报名可面向市内三区,第一阶段招生不足的,面向学校所在区招生。5月25日民办学校第一阶段招生派位、报批。6月3日民办初中学校第二阶段(面向本区)招生报批。

  申请到民办学校入学的学生除需在毕业学校填写《初中入学报名单》外,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持相关材料到民办学校报名,被录取后,须按时、按规定交费。学生交费后由录取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公办学校招生录取结束后,不再进行民办学校招生审批。已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公办学校的录取。

  在市内三区跨区就读的小学六年级学生,需在就读学校参加小学期末考试。若需回户籍所在区就读的 ,由家长于4月24日至4月25日向学校提出申请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填写《小学升初中跨区、片调拨申请单》,学校汇总后报区教体局审核。符合条件,申请跨往市内其他二区的,由李沧区教体局将相关材料报送至户籍所在区教体局,由户籍所在区教体局统一调拨至居住地非热点初中就读;符合条件,申请在李沧区内跨片调拨的,由区教体局统一调拨至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非热点初中就读。调拨结果将于6月28日由学生原毕业小学公布。

  另外,在市内三区以外小学就读,户籍属于李沧区,需回李沧区就读的毕业生,原则上在现就读小学参加毕业考试,持小学毕业证书及户籍证明,于新学期开学前两周内到区教体局教育科申请初中入学。参与青岛实验初级中学、青岛第三十七中学及市内三区民办初中学校录取的学生,需于5月16日前持户籍证明向区教体局教育科提出申请,由教育科审核同意后,通过“青岛市市内三区小学升初中联网报名系统”打印报名单,持户口簿和报名单到相关学校报名。

  残疾学生由家长于4月24日、4月25日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并填写《小学升初中残疾学生申请单》由学校审核后,将申请单及相关证件于报教体局教育科按有关规定统一调拨。

  ■提醒

  两所新建小学招生事宜6月公布

  今年,青岛实验初级中学、青岛第三十七中学继续面向市内三区招生,报名时间为5月17日、5月18日。申请报名的学生除随毕业学校填写《初中入学报名单》外,须持学校打印的“青岛市市内三区初中招生报名单”(各学校于4月24日发放并加盖学校公章),以及有关材料自愿报名。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录取。5月24日,青岛实验初级中学、青岛三十七中学派位录取、发榜。

  对初中特长班、特长生招生规定,李沧区积极鼓励和支持初中学校进一步明确学校特色发展方向,加快学校特色建设步伐,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李沧区内初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的要求,面向李沧区招收体育、艺术类特长生,招生人数原则上每班不超过2人。被录取的特长生不再参加其他形式的录取。

  青岛汾阳路小学作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将招收乒乓球特长生,原则上不超过20人。

2014年青岛中小学招生政策出炉 青岛安全感工资线出炉
  此外,李沧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李沧区在湾头片区和中崂路万达附近分别新建有一所小学,今年将开始招生。据介绍,两所小学的具体招生方案将根据生源等情况确定,预计6月份公布。届时,家长可以及时关注。

  另外,青岛22中将搬迁至李沧区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里。“3+4”本科志愿设4个平行志愿

  半岛都市报4月23日讯(记者单俊楠)23日,青岛市招考办发布2014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及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方案,规定参加中职学校自主招生的市内三区初中毕业生可以兼报普通高中,允许考生到被录取的普通高中就读,“3+4”本科志愿为4个平行志愿。

  持护照报考的外国学生仅限报考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和青岛旅游学校经批准的中职招生计划。参加中职学校自主招生的考生均应参加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学业考试成绩仅作为初中毕业和兼报普通高中志愿录取的依据,自主招生录取以学校自主招生测试成绩为准。

  市内三区网上报名系统志愿设置为:“3+4”本科批、普通高中批、“2+3”师范批、五年制高职批(含五年一贯制高职和三二连读高职)、中职技校批。参加中职学校自主招生的市内三区初中毕业生可以兼报普通高中,允许考生到被录取的普通高中就读。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报考其他职业学校的志愿无效(包括:“3+4”本科、“2+3”师范、五年制高职和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

  “3+4”本科志愿为4个平行志愿;“2+3”师范志愿为2个平行志愿;五年制高职(含五年一贯制高职和三二连读高职)志愿为4个平行志愿;中职技校批志愿为2个平行志愿;职业学校每个志愿填报1所学校1个专业。职业学校志愿所有批次不设“专业服从调剂”和“学校服从调剂”志愿。青岛市所有区市“3+4”本科都作为提前批录取,被“3+4”本科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任何批次的录取。

  参与有偿补课一律实名曝光

  半岛都市报4月23日讯(记者 单俊楠)近日,五部委联合出台《关于2014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将把学校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教师在社会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学校通过社会培训机构变相开展有偿补课等问题作为治理工作重点。凡是发现的问题,将严肃追究相关教师、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责任,并一律进行公开实名曝光。

  各省(区、市)和高校要向社会公开承诺决不降低标准违规指名录取学生。建立高校招生检查制度,组织专家对高校招生工作进行随机抽查。

  以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手段,逐县(区)、逐校开展择校乱收费问题排查。坚决查处“以钱择校、以分择生、以权入学”等违规行为。普通高中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公办普通高中单方面引进国际课程,以课程改革实验班等名义举办“国际班”“国际部”的,所需费用纳入学校办学经费成本核算,不得向学生收取额外费用。不得将图书馆查询和电子阅览费、午休管理服务费、课后看护费、自行车看管费等作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事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5707.html

更多阅读

声明:《2014年青岛中小学招生政策出炉 青岛安全感工资线出炉》为网友灬像个话题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