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发生在哪个朝代?{组图} 白娘子和许仙


【人们把雷峰塔建造之日,宋开元八年即公元975年,当作许仙与白娘子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在各种绣像和插图中,许仙总是宋朝的书生打扮,白娘子和小青,也跟李师师或梁山女英雄一丈青扈三娘穿着同一种时装。毕竟,《白蛇传》跟《水浒传》讲的是同一个朝代的事。】

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

洪烛

许仙与白娘子的相遇,发生在断桥。其生离死别的标志,则是雷峰塔。所有的情史都如一年四季的起承转合,在人间百般轮回。我的心目中,断桥洋溢着早春的浪漫,雷峰塔笼罩着寒冬的肃杀。我不相信白娘子终将死于重压,以为她蛰伏在塔下的地宫里冬眠。她冬眠的时候,也会梦见许仙的。那九死而不悔的爱情,随时可能醒来。

如果非要把雷峰塔当成白素贞的墓碑,非要在塔身上刻一段墓志铭,我替白娘子设想着她的遗愿:让爱重来。让爱再来一遍,再来一千遍。雷峰塔倒下之时,白娘子就该重见天日?冤假错案得到平反,被打入冷宫的爱情,会像野草一样复活吧。

西湖净慈寺一侧的雷峰塔,原本由吴越王钱俶所建,民间传说却把它安到法海身上:那个颇有几分法力且爱管闲事的大和尚,成了破坏别人爱情的始作俑者。人们也就把雷峰塔建造之日,宋开元八年即公元975年,当作许仙与白娘子所生活的那个年代。

在各种绣像和插图中,许仙总是宋朝的书生打扮,白娘子和小青,也跟李师师或梁山女英雄一丈青扈三娘穿着同一种时装。毕竟,《白蛇传》跟《水浒传》讲的是同一个朝代的事。

西湖,没有一百零八将,它只是两个人的水浒,但同样遭到围剿与镇压。离经叛道的爱情,也相当于造反。法海这样顽固不化的卫道士,看不惯人妖之恋的,容不下白娘子勾搭许仙进而在西湖边卿卿我我的。他横加阻扰,打着降妖伏魔的幌子,千方百计要把这一对神仙般的伴侣拆散。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白娘子破釜沉舟,水漫金山,也类似于被逼上梁山啊。法海借助神权,使出霹雳手段,把自己认为的妖精打入十八层地狱,再压上一座塔,使之永世不得翻身。

许仙救过一白一青两条蛇,白蛇化身为女人来报答,青蛇变作她的丫鬟相随。《白蛇传》的源起是一出报恩的故事,挺有人情味的。后来却变成水漫金山的白娘子复仇记,怎么回事?这都怪法海无事生非。白娘子想要有个家,爱上许仙,许仙也乐意娶这个如花似玉的美人为妻。两情相悦,碍着谁了?法海为什么要管别人的家务事?根据鲁迅的猜测,法海害了红眼病,眼红于旁人的艳遇与幸福。

棒打鸳鸯,仅仅为了心里获得些许平衡?这法海也太无聊了吧。事情可能并不那么简单。我觉得,是法海自己走火入魔了,总以为真理在握,高人一等,明明是在干涉别人的自由,还自认为是正义之师呢。《金刚经》白念了,他根本没活明白啊。谁料,白素贞偏偏不吃这套。以牙还牙。你敢毁我的家,我就敢发大水冲了你的庙。给你个教训:让你知道,天下人并不都是好惹的。许仙的艳福,演变成了飞来横祸。但白娘子是无辜的,祸根就埋在法海的心里。他的心比雷峰塔下的地宫还要黑暗啊。

法海这样的人,无法充当人间是非的裁判,哪怕自作聪明。表面上,他击败了白娘子,使之成为雷峰塔下的囚徒。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观众心目中,得出的是另一种裁判结果:法海在道义上输了,白娘子却赢了,赢得几乎所有人的同情。

偷爱而被罚的白娘子,好像并不如西方神话里盗火而被缚于高加索山的普罗米修斯那么崇高,为什么也获得广泛的尊敬呢?在世人眼里,爱也是一种火呀,蒙昧年代的爱就跟黑暗世纪的火一样,是人人都可望而不可即或可遇而不可求的神迹。尤其超凡脱俗的爱,是要冒风险才能实现的奇迹。白娘子是在为自己而战,也是在为捍卫爱的合法性而战。她可能还想不到:自己正在为天下人争取爱的自由而战。或者说,那么多人都在关注着她的胜败,就像关注着自己的命运一样。

白娘子为爱付出巨大的代价,却不孤独。几乎所有人都选择站在这个失败者一边,就是对她最好的补偿。而她的对立面,法海的胜利,却无人喝采。在神话传说中,连玉皇大帝也顺应民心,认定白娘子无罪,要重罚肇事者法海。吓得法海躲进螃蟹壳里了。直到今天也不敢出来。编故事的人真机灵,把警戒埋伏于情节中:干涉别人自由者,先让他失去自己的自由。法海,失去自由的滋味好受吗?

听故事的人,又无不盼望雷峰塔倒掉,其实是盼望白娘子重获自由。鲁迅就说过:“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雷峰塔的倒掉。后来我长大了,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

雷峰塔终于在1924年9月25日那一天轰然倒塌。鲁迅写了《论雷峰塔的倒掉》,带头欢呼起来:“希望他倒掉。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我原先以为其崩溃是自然风化的结果。读了鲁迅的《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才知道是被人不断地挖塔砖而造成的。因为当时的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摆在家里能逢凶化吉保平安。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个借口。我多么希望,他们是为解救那个受难的女人,而不懈地挖塔砖。至少,他们把对法海之类伪君子的厌恶,全发泄到雷峰塔身上了?雷峰塔,说白了是众人推倒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大家联手把那座道貌岸然的塔掏空了。

白娘子,是否感到轻松一些了?是否真的获得解脱?

【未完待续】


【每日一诗】

2200行诗剧《白蛇传》连载

洪烛

【白蛇传•变形记】
用了五百年,蛇变成妖
再用五百年,妖变成人
至于人变成仙,最少还需要五百年

这是在没遇见你的情况下

遇见你,我顶多只用了一天
就找到成仙的感觉
飘飘然的感觉,赛过活神仙啊

跟你说你是不懂的
你的名字虽然叫许仙
却从未梦想过当神仙

神仙有什么好的?让我告诉你吧
两个神仙相爱了,再也不会恨对方
两个神仙相遇了,永远也不会有离别

当然,如果你下辈子还选择做人
我可以放弃羽化登仙的机缘:
大不了,把悲欢离合再来一遍

宁愿跟你一起堕落,也不愿继续
那黑暗中孤独的修炼

【白蛇传•白蛇的泪】
见过红蜡烛,也见过白蜡烛
受伤的红蜡烛,因为失血过多
而变成白蜡烛吗?“唉,没有谁伤害得了我
是我掏空了自己。”

千万支蜡烛中,总有一支
是白蛇的化身

她的身躯因为灸痛绷得笔直
她的表情变得僵硬
你以为这是一具美丽的尸体,可她分明
还在流泪。她流泪时忘了别人的存在
你以为这是痴恋的标本:只有火焰的舌头
不断地跳动。一下又一下
仿佛要把无边的黑暗舔干净?

她不会倒下。她一直以祈祷的姿式站立着
忘了自己已血肉模糊
我们借用了她的光,却没有读懂
她在祈祷什么

她就这样在不被理解的孤独
和度日如年的煎熬中
把自己一点点地烧成了灰

【白蛇传•红袖添香】
剩下的鳞片屈指可数
就是双手的指甲
不管涂了红色或银色的指甲油
都在提醒:你的前世是一条蛇
哪怕自己已忘记了

其余的鳞甲哪里去了?
莫非你真的解甲归田,金盆洗手
转身变作书生家里的娇娘
翘起尖尖的兰花指,为他红袖添香?

你的腰比杨柳还要细呢
你的心比头发丝还要细呢
你的眼神,比烟还要细还要柔软呢
缠绕了他的今生还想缠绕来世?

此刻,他就是我啊
面对一缕袅娜的青烟,明知其信则有
不信则无,却无力解开

索性把我抱得更紧些吧
用交叉相握的纤纤玉指,再系一个结
在天塌下来之前,不要松手

读万卷书也不如见你一面
更让人想入非非
你一夜的柔情变成我永远的牵挂
说不清是爱还是被爱?是被缚
还是自缚?

【白蛇传•游湖】
岸上的人比水里的鱼多
人在游湖,游大名鼎鼎的西湖
鱼在人的倒影里游。游来游去
也记不住他们的名字

岸上比水里更拥挤
我走在不认识的人群中
体会到漏网之鱼的快乐
他们,也全都不认识我

此刻,即使我觉得自己就是许仙
除了白娘子,没有谁能把我识破
可白娘子,在哪里呢?
是否乔装打扮,与我擦肩而过?

岸上比水里有更多的错过
每一次错过,都是一次过错
水里的鱼哟,原谅我的一错再错

好轻松啊。在大名鼎鼎的西湖边
做一个匿名的游客
不,我真的忘掉自己是谁了:
岸上有一个我,水里还有另一个我

岸上的游人换了一拨又一拨
我明明已离开了,却好像仍然在湖边走着
我是在水里吗?我怎么看见自己
旁若无人地在岸上走着?莫非我真的进入了角色?

【白蛇传•分身术】
祖传的分身术,你可以在瞬间
变成两个人:白素贞和小青
一会儿是贤妻良母,一会儿是淘气的少女
让人分不清哪一个才是你
我爱你的明眸善睐,就得接受
你六亲不认时的暴烈

淡妆浓抹,让我看花了眼
唉,更舍不得你的哪一面?

我不也如此吗?我不是许仙
或者说,我不仅仅是许仙
骨子里也有法海的影子
一边自我批判,一边又原谅了自己
带着犯罪感爱一个人,是真正的不能自拔?
爱不是犯罪,想爱却不敢爱
才是受罪呢

昨天卿卿我我,今天就可能
变成冤家对头。一半是情人
一半是天敌。一半是前世
一半是今生。我总是找不到准确的位置

爱与恨搅和到一起
才叫难舍难分:相聚时的争吵
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发生在哪个朝代?{组图} 白娘子和许仙
最终败给分手后的想念。水面的月亮
好像在哪里见过?

这个自称已忘掉你的人
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梦
醒来的时候,难受得一塌糊涂
他明明躲着西湖走,可西湖
一次又一次挡住他的路

【白蛇传•前世相约】
她远远地看见西湖,似曾相识
她不知西湖是否能认出她来?
不容易啊,这前世来过的地方
人全换了,风景也有些变样

她想去湖水里照照自己:脸有点胖了
还是身体有点瘦了?
新画的眉毛,深浅还合适吗?

她走上白堤。游客真多啊
可惜都是陌生人
她走向断桥。把放慢的脚步再放慢
放得更慢。因为心跳得太快了
她终于在桥中央站住了。忍不住东张西望
像是在找人?知道有人在等她?
看来上辈子约好的时间与地点
她并没有遗忘

我正在桥的另一端呢
拉低了帽沿,假装打电话
从墨镜后面偷偷看她,却没有喊她
我是在拨电话,却不是拨给她
因为压根不知道她的手机号码

并不是怕她猜不出
我这辈子长什么样了。只是想多等一会儿
看看她失望的模样。失望的时候
西湖的波光会变得黯淡

没关系,黯淡了的西湖
还会被重新点亮

【白蛇传•西湖边】
西湖边的长椅,坐两个人很宽松
坐三个人有点挤
那是我和你的第一次约会
眼睛看着西湖,不好意思看对方
中间隔着一个人的距离
你好像问过我:许仙真的爱白娘子吗?
对于男人的爱,女人最初的反应都是怀疑

西湖边的长椅,今夜只有我坐在上面
我还是坐在这一头,和想像中的你
隔着大约十年的距离
这不妨碍你说话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

西湖还在,一点没显老
长椅还在,又刷了一层绿漆
我还在,还在听你说话
一转眼,你怎么不在了?

分明又在。今夜,湖光与塔影忽远忽近
我与西湖之间,隔着一个你

评知名诗人作家洪烛长诗新剧《白蛇传》

评论人:木兰小朵

诗人洪烛运用简洁又富有张力的语言,将古典爱情《白蛇传》翻江倒海推到现代舞台上,一首首叙叙道来,把个现代女子的心都写软了……

随着他一首首新白娘子的诗剧出台,我们眼前同时出现了一个叫洪烛的许仙,他身背青铜剑和长长的经卷,从那座忧伤的城市南京出发,穿越屈原的故里,到达繁华的京都,再游牧于西域,又侧回孔子时期,在杜牧的杏花春雨里,梦红楼,忆江南。

生命是道减法题,由重到轻,由繁到简,这是随着一个人的成长,思想的高度与纯度在修炼中不断提升,当复杂的事物被简化,简单的事物归于零,那么他的思想已接近了禅,他就接近了一尊佛,佛一个字都不讲,却能得到人们的信奉,因为人人都懂佛的意思,佛的意思就是众生的意思。

诗人洪烛的诗就接近了禅,简洁到老少中青都能读懂,并深入人心,他那把远古时代炼造的青铜剑,能够一剑穿过读者的心脏。他的诗看完第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又有新的感受新的想法,诗中的文字有很强的张力,即禅意广大。

诗不象小说与散文,大致的体栽相同,诗歌表达形式以前是随着朝代变迁而变更,现在是因人而异,不遵循千篇一律,使得诗歌有了更广阔自由的发挥空间,读者的眼界也跟着活跃起来,有些写作技艺高深的诗人赏诗偏向于高深的艺术效果,而诗人洪烛的诗是要写给广大读者去领悟的,不单单是写给诗人看。诗第一要入心,其二入情,其三入理,讲这三点,语言必须精炼,其次才讲形与巧。诗人洪烛的诗最大的优点就是入心,入情,入理,以攻心为主。把诗写简单,对于一位懂诗歌的诗人来说,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他需要双向思维,顾此顾彼。如果将洪烛的文章作为现代中小学生的课间读本,我想一定很受欢迎,他将老子孔子的思想简单化地表达出来,且读起来很有趣味,对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在心中早就为诗人洪烛定了一个名:童话诗人!好象有说顾城是童话诗人,但洪烛这个童话诗人与顾城是有区别的,洪烛是将高深的古典文化运用现代语言通俗易懂地表现出来,象讲童话故事一样,语言简单而不枯燥,想象丰富,也不乏幽默风趣,读后哑然失笑,其中还包含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思想新观点。

他的近期诗剧《白蛇传》,老幼皆知的故事,诗人从人物心理出发,刻画出多种故事情节和论点:爱是女人的必修课,女孩变成女人就得爱一次哭一回等等,由一部古代传奇爱情故事,打开一层层想象的翅膀,任人飞翔,每首诗连接起来后,古今穿越,千姿百态,柔情万种。


诗人洪烛的诗其实也有他的音乐韵律,请读:昆仑的仙草需要一个世俗的病人/于是你患了相思病/金山寺的钟声需要更多的听众/于是水涨了起来/断桥需要一把伞/于是下起了雨/我需要尽情地哭一次/于是你伤了我的心。(节选《白蛇传》是怎样炼成的。)情节渐渐推进,诗句平仄如微波,一起一伏,仙草和世俗,相思病与金山寺,水涨与断桥,伞和雨,反衬对比,情景交融,意象优美。

同时我们又在诗中体会到诗人的寂寞、忧伤、坚定、向前。一个在深夜的孤灯下独自写作的诗人,他的思绪要经过多少遍的伤痛、愈合。他把心掏出来,又装回去呼吸,为诗呕心沥血。西湖的每一夜又像是一千零一夜/我认识你时,又像第一千零一次相见/合欢花开了。开了又谢/花瓣落向水面,也有心跳的感觉/如果你还是看不见,就请闭上双眼/最美的事情,闭上眼才能看清楚/最长的夜晚莫过于今夜/最长的路,莫过于绕着西湖走了一圈又一圈。(节选《白蛇传·西湖初夜》)从诗中我们分明看到那一行行的文字是一行行的心泪,诗人,您受苦了。

又如以下这首诗不仅仅是写爱情,同时表达了诗人为了他热爱的诗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白蛇传·白娘子》

没有谁见过我一千年前的样子

用了三十多万个日日夜夜

变成女人

既然选择你,就得放弃自己

只有我体会到了:脱胎换骨

不比改朝换代容易

善意的谎言,是忍住疼痛

蜕去的蛇皮。不,那是

一个女人的废墟

不是为了瞒着你,是为了欺骗自己

和你相遇,试着忘掉过去

终于知道什么是我最想要的

既然获得新生,就不怕死

既然想上天堂,就不怕下地狱

既然爱了,就要豁出去


读罢诗人洪烛博客中的一组组长诗,不禁要问:诗人,您这样苦行僧般长途跋涉,写出长江黄河一样浩长的诗篇为哪般?您看您披星戴月,风餐露宿,饱一餐饿一顿,剥削自己,喂饱诗歌。为什么这样傻呢?诗歌的本意是美好地生活,谁让您不爱惜您了?

新浪微博,请大家关注我吧!http://weibo.com/hongzhublog


洪烛《北京:皇城往事》(《北京:城南旧事》姊妹篇)2015年1月中国地图出版社

@京东¥22.60 http://item.jd.com/11598671.html



洪烛
《北京:城南旧事》中国地图出版社 @京东:京东价¥ 22.6 http://t.cn/RvITrzd

当当网:http://t.cn/RvkKjSJ

后记节选:地图上的北京

洪烛

2003年,北京市规划建设委员会筹建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我受聘为文案顾问,使自己多年来研究北京历史文化所做的知识积累得到发挥,同时又更全面地接触到有关北京的图文资料。位于北京前门东大街(老北京火车站东侧)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于2004年9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展馆共分4层,分别以展板、灯箱、模型、图片、雕塑、立体电影等形式介绍、展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和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荣幸地参予进这项工程,其原因又很偶然。北京市规划建设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新华书店见到我的《游牧北京》、《北京的梦影星尘》、《北京的前世今生》等专著,很喜欢我的研究角度和抒情风格,想方设法通过出版社联系上我。一拍即合。那一年里,我不得不暂时中断诗歌创作,参加了一系列专题会议和项目研讨,撰写并不断修改着策划方案和各种文稿,周末经常带着几位助手加班,一直忙碌到第二年春天。虽然辛苦,但也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武功”大增。我在此基础上酝酿升华,尝试用文化散文的笔法来重新审视、勾勒北京的轮廓及细节,便于当代读者了解北京的古迹与往事。
后来,我还连续几年为《北京规划建设》杂志担任专栏作家,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一系列新作。每一期都有编辑的推荐语,譬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作者的眼中也有一千个北京。不同的是角度各异,互有倚重,相同的是老北京的沧桑厚重辉煌。规划、建筑界人士从专业视角对北京的精读细研,我们早已不再陌生,但作家眼中的北京又是怎样一番景象,我们似乎并未熟稔。为此,我刊特刊登洪烛的系列篇章,以便让我们跟随作家洪烛一道走近北京的前世今生,寻找这座城市古老的灵魂。”
北京旅游一直是世界热点,为展示人文北京,我还与李阳泉合写了畅销书《北京AtoZ》,一部北京文化词典,在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出版后,被新加坡出版公司购买英文版权,翻译成英文于2006年出版,全球发行。我的《北京的金粉遗事》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推出后,台湾知本家出版公司购买了该书繁体竖排版权,2005年易名为《千年一梦紫禁城》在海外出版发行。


【内容提要】洪烛《名城记忆》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选取中国的十座名城和十座小城,层层铺开,娓娓道来。《名城记忆》旨在为中国的名城画像,为读者铭刻那些值得人回味与存留的诸多名城记忆,继承城市的内在精神,为城市的发展指引美好的方向。作品并不单纯地沉湎于怀念过去的辉煌,而是呈现出这些城市各种交错的画面,来体现在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积累中所蕴藏的一种刻骨铭心的文化力量。在旧与新、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碰撞中,引领读者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其深沉的笔调不仅浸染着这些古老名城历史的沧桑和沉重,而且渗透着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追求。


洪烛著《仓央嘉措心史》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东方出版社推荐语:《仓央嘉措心史》作者从仓央嘉措角度出发,写仓央嘉措作为一个精神领袖和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之间的矛盾。文字优美,感情表达深入。此书深受藏区文化爱好者、旅游爱好者、对仓央嘉措感兴趣的读者喜爱。

@京东:京东价19.40 http://item.jd.com/11300301.html

洪烛新书《仓央嘉措情史》(《仓央嘉措心史》第2部)2015年1月东方出版社

当当网¥21.30http://product.dangdang.com/23627705.html

2015年3月7日《广州日报》:《仓央嘉措情史》挖掘“情圣”内心

广州日报讯(记者吴波)日前,《仓央嘉措情史》由人民东方出版社推出。仓央嘉措去世时只有23岁,可他遗留的诗歌有着非凡的生命力,至今还在传唱。这本书是著名作家洪烛继《仓央嘉措心史》畅销10万册后又一部力作,是国内第一本以诗性的方式写作仓央嘉措的作品。这是部关于爱的书,是洪烛从青藏高原采风带回来的作品,献给心中充满爱的人们。本书以作者与仓央嘉措的双重视角,用当代读者便于接受的语言方式进行演绎,深入挖掘“情圣”内心深处的点点滴滴,优美优雅、大气磅礴。

洪烛诗歌沉雄古朴的精神座标(原载子午《泛叙实派诗人论》,中国文联出版社)

子午

洪烛不但以高产著称,而且他的著述所跨领域也是较多的。至今,他已出版诗集、长篇小说、散文集、评论集、历史文化专著等30多部。他的长诗《西域》(由400多首诗联缀而成、长达8000行)是一部人文内涵非常厚重的诗歌力作。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诗观:“我爱这辽阔,同时接受它所带来的空虚/使个体的人显得渺小,仿佛要垮掉/又在一瞬间无限地扩张了他的胸襟/并且再也无法收回/我爱这辽阔,也爱被辽阔改变了的自己/欢呼吧,为内心震撼后建立的新政权!”这个“新政权”正是诗人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所获得的新的诗歌话语权的幽默说法。洪烛的诗自然、厚朴而大气磅礴,充满写实的质感、动感和层次感,创造出了简单而又丰富的洪烛式“用历史点染现实”的艺术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洪烛从2007年至2014年的7年间,他几乎是以每年两部的速度写下了十三、四部汪洋恣肆、异彩纷呈的长诗。按时间排列有:《西域》(共400余首,长达8000多行,2007年5月写毕);《青海青,黄河黄》(860行,2007年10月写毕);《李白》(2600行,2007年12月写毕);《地震心灵史》(日记体长诗,1380行,2008年6月写毕);《成吉思汗》(400行,2008年9月);《清明节怀念母亲》(2800行,2009年4月写毕);《黄河——写在南水北调工程采风途中》(770行,2010年12月写毕);《黛玉葬花》(1000行,2011年6月写毕);《白蛇传》(诗剧,2800行,2012年5月写毕);《屈原》(又名《屈原的江河》,2500行,2012年月写毕);《陆游与唐婉》(330行,2013年3月);《杜甫》(330行,2013年8月);《仓央嘉措心史》(8300行,2014年9月写毕)。

1、西域:生命之所和心灵的“故乡”

在洪烛的诗歌版图中,祖国西域雄浑古朴、深沉厚重的人文背景正是诗人的生命之所及其心灵的“故乡”。李飞骏认为:有了《西域》的存在,作为诗人的洪烛才得以功德圆满(《诗人的英雄之旅——评洪烛大型长诗〈西域〉》)。洪烛在谈及他的这部长诗代表作时曾坦承:“新疆是我文学上的一次‘艳遇’。就像转瞬即逝的洛神会改变曹植,如果不曾遇见新疆,我可能只是个很平庸的诗人。”(《我心目中的西域》)如果说,北京是洪烛“散文化”的生活现实,那么新疆则是他魂牵灵随的诗意梦境。洪烛在祖国地理上的西部和诗歌版图上的西域找到了成吉思汗的精神血脉,找到了欧亚新文明“征服者”形象的诗与力;并“与之灵会,道其能道,爰为诗歌。”(鲁迅《摩罗诗力说》)

【质朴而透出金属锋芒的语感】洪烛命定要在这片蛮荒地带与西域先贤相遇,与一个游牧民族不羁的脚步接力,与雄浑古朴的诗魂相融。他用有如土地般质朴而不见墨痕的语言,来抒写自己在这块土地上的“神遇”之思、之情、之诗:“我来了,在滴血的残阳下/左手呼唤一匹马,右手呼唤一把刀/愿意做西夏的最后一名士兵/……我要在上面刻写自己的名字——/‘洪烛,最后一个西夏人。一个诗人……’”“还有谁像我这么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一个失败了的祖国,有一个战死的父亲!/我抚摸一束流泪的矢车菊/那是从版图的断裂处开出的野花/我跟它一样,都是在耻辱中长大的”(《在西夏的版图上》)。

表面上,这些诗句朴拙无华、平淡无奇,几乎接近了口语的水平状态,但它却处处透出了金属的锋芒。“不管别人是否承认,我知道自己/是灭绝了的西夏秘密的传人/我一眼就认出刻在出土文物上的古怪文字/……可我的祖先一定是骑马的/为了控制野心,他把黄河搓成一根缰绳……/我写诗,像他射箭那么准!”(《西夏》)洪烛的真诚和对长诗情有独钟、信心满满的“野心”让人感动,也让人宾服。

【“三毛式荒漠故土”的心理依归】洪烛是幸运的,西域既是他梦寐以求的生命居所,也是他多年来思想跋涉的心灵“故乡”——他自认为与其气质、性格最为吻合,并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一片丰沃的“新大陆”。“早晨醒来,觉得自己越来越像另一个人/他的血缘是我继承的最大一笔遗产/……我不是孤儿,我的诗篇向全世界宣布/我有一位伟大的父亲/他没有领养我,而是我认领了他!/……我要用笔来完成他的刀剑无法做到的事情”(《阿勒泰的蒙古族诗人》)。洪烛就像台湾的女作家三毛,喜爱上了独行式的流浪,一路上踽踽独行,漠风吹过帕米尔高原西部的塔什库尔干,白云般的羊群沐浴着金色的阳光。他俨然是个古时的行吟者,把树木和影子在身后甩得很长很远……

又如《牧归》一诗中,“牧人骑马走在回家的路上/迎着落日,身后投下长长的倒影/路太远了,他看不见自己的家,只看见落日/……从我这个角度望过去:他的马不仅驮着他/还驮着大半个太阳。”此情此景,不免使人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样一种雄浑壮阔的境界。

2、以幽默笔调传承古典诗歌的艺术精神

在人文层面,洪烛尊崇的是一种游牧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艺术层面,他则追求李白式的豪放和浪漫。李白是唐朝诗人中唯一出生在中亚的,所以西域(广义的)是李白的真正故乡。在唐诗时代声势浩大的“造山运动”中,顶峰属于一个有胡人血统的诗人。洪烛认为:“李白的伟大在于他超越了万有引力。杜甫的伟大在于他体现了万有引力。前者的飘逸,后者的稳重,盖源于此。我所谓的万有引力并非仅指地心引力,还包括道德、传统、体制等社会性的价值观。”

当代诗人在对待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态度:1)认为古典诗与现代诗是一种断裂关系,现代诗的艺术经验是建立在对西方诗歌的横向移植上,其诗学立场及审美品格完全是西式的(如王家新、欧阳江河、于坚等);其实谢冕一直也是持这种观点的。他说,中国新诗潮的整个发展过程正是“不断摆脱古典诗歌的消极影响”,“向着建设独立的现代诗歌推进的过程”。2)中国现代新诗的语言文本虽然与古典格律诗相异,但在诗歌美学的内核及其理论基础仍属中国诗学体系,另一方面,方块字的象意系统和汉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心理积淀决定了中国诗歌的意象传统及整体主义的审美旨趣(如吉狄马加、叶延滨、子午等)。3)东西方两种诗学传统都对中国现代诗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具体的诗体建设及艺术传承上——尤其是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传承上暂时还没有找到最理想的方式及结合点(如牛汉、韩作荣等)。

妙趣横生的幽默风格泛叙实派的诗人中,洪烛和陆健尤为喜欢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楔入传统。他的这种幽默无疑是他对语言和人生现实大彻大悟式的灵光闪现以及诗美立场的升华。透过《屈原》、《李白》和《杜甫》等三部长诗,洪烛的幽默风格几已发挥到了极致。如在长诗《李白》中,洪烛通过对李白的尽情调侃而获得了全身心的快感:“李白在长安城下岗了/才去走江湖,成为一个体制外的诗人”。“他没见过比杨贵妃更美的女人/他还是比白居易强:白居易见到琵琶女/就惊艳了/白居易没亲眼见到杨贵妃/却写出《长恨歌》,真有两下子……/李白走出大明宫,丢了魂似的/写不出更多的赞美诗:美,离得越近/越使人哑口无言”。

洪烛甚至从李白身上瞥见了中国文人中几千年历史悠久的“受虐狂”(masochism)式影子。他这样写道:“李白如果不曾被国家元首接见/不曾与杨贵妃闹过绯闻/不曾跟高力士争风吃醋,仗着醉意/逼其给自己脱靴子……/能成为名人吗?纯属炒作!”洪烛坚信,“李白跟陶渊明两码事/他投奔长安,原本想走上层路线/去给唐玄宗系鞋带的(最好弄个文化部长干干)/不料,仕途比蜀道还难!”最后,他在诗中不以为然地说:“天子呼来不上船,做秀吧?/明摆着是被赶下船的”(《李白》)。也许正因为是“被赶下船的”,这才成就了李白在文学史上的“诗仙”和“酒仙”之誉。

轻松氛围中的严肃同样是唐代的大诗人,洪烛却对杜甫敬畏有加。虽然他的幽默风格是一致的,但在对待李杜二人的态度却不可同日而语。“他们说你是圣人/我说:你是唐朝的钉子户”。“李白永远长不大,只能给我兄长般的感觉/我更愿意把杜甫认作父亲”。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洪烛审视历史的锐利目光:“从你开始,从安史之乱开始,诗国的国旗/缓缓地降半旗:哀悼着夭折的青春期/一夜之间你就老了/不,我似乎从未见你年轻过/唐朝也老了,由李白的男高音/变成杜甫的男中音。如果不是你顶住/它将提前下滑到低音区/李商隐与杜牧能接得住吗?/别人总奇怪你为何活得那么累?/只有我知道:老人家,你用血肉之躯/阻止了唐诗的崩溃”(《杜甫》)。读到这里,我相信,你就是想轻松也轻松不起来了。

3、对亲情和大爱的不倦追求

洪烛在诗歌创作中对口语的贴近,与其对亲情(其中包括母爱)的向往和热忱歌吟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亲情不需要任何外在的虚饰。“为母亲而哭,是所有的哭里面/最真实、最痛彻肺腑的一种。/我还记得母亲为她的母亲而哭的情景,/那种悲伤又在我身上重演。/清明节快到了,郊外的油菜花全开了,/我在等待一场唐朝的雨——清明时节雨纷纷啊。/这是不一样的清明节:母亲的新坟/也在等待着……我必将被淋湿。/而在以前,母亲一直是我避雨的屋檐呀。”(《清明节怀念母亲》)洪烛认为:现代诗的突破要甩掉诗所固有的框架。没有诗的框架,加上完全口语化的叙述,长诗仍然能在整体节奏上与作者内心的情绪圆融一致,这是一个真正的现代诗人和现代作家的文学造诣和魅力所在,也是诗人独具匠心的地方。

同样是抒写人的情感(爱情)的长诗《仓央嘉措心史》(共8300行),体现了洪烛对口语的不懈追求。诗中对300多年前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男人的忧伤”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中国文学史长廊里,一直忽略了关于“男人的忧伤”的形象及其题旨,更没有形成庞大的系统形象。而这位历史上著名的诗僧就像一尊活着的古希腊“拉奥孔”雕塑,他把克制不住的呻吟升华为心灵的歌唱(洪烛语)。

“别人有一片草原/容不下一个我/你只用一根草/就拴住了我。这根草叫永远//别人有一座宫殿/留不住一个你/我只看了你一眼/就拴住了你。这一眼叫永远”。在《这一眼叫永远》的诗中,我们触摸到了仓央嘉措热烈而真挚的情感脉搏。接着,洪烛在《致命运女神》一诗中这样写道:“这是我的锁链,你妙手解开/我就有力气煅造一柄宝剑//这是我的部队,你擂鼓助阵/我就有本事打出一片江山//这是我的宫殿,你端坐其中/我就会添砖加瓦,把它托举为人间天堂”。很显然,佛教所指的“天堂”与仓央嘉措心中的“天堂”、乃至洪烛长诗中所追求的“天堂”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仓央嘉措心史》所描写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大爱。反映了仓央嘉措“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如果能够放下行囊/我就能忘掉远方/如果能够放下经卷/我就能适应黑暗/如果能够放下心里的石头/我就能移开面前的一座山/如果能够放下自己戴上的镣铐/我就能飞啊,跟那只鸟一样”(《仓央嘉措心史·放不下你的影子》)。至此我们不难发现,洪烛的身上无疑同时流动着成吉思汗和仓央嘉措一刚一柔、一烈一温互融共生的两种文化血液。

洪烛将长诗称为诗歌的“航母”。他认为诗歌成了人的精神自由的一种象征。他宏伟壮丽的长诗《西域》和拙中藏巧、天机自然的长诗《仓央嘉措心史》,体现了洪烛诗歌沉雄古朴的总的精神坐标。实际上,西域的涵义甚为广博,它包括人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民族、风俗……等范畴,方方面面,林林总总。诗人笔下异彩纷呈的“西域”,是构成多元化世界格局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地球上,你恐怕难以找出第二个像西域这样多元文明共存的区域。这里曾使用过的语言文字多达数十种。由于丝绸之路这一伟大的纽带,它成为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四大文明独一无二的融合区……



洪烛
《中国美食:舌尖上的地图》中国地图出版社2014年9月。洪烛美食书由日本青土社翻译成日文全球发行。@京东:京东价22.60 http://item.jd.com/11564012.html

《中国美食:舌尖上的地图》自序(节选)

洪烛

我写过美食书《中国美味礼赞》,2003年被日本青土社购买去海外版权,翻译成日文全球发行。《朝日新闻》刊登日本汉学家铃木博的评论:“洪烛从诗人的角度介绍中国饮食,用优美的描述、充沛的情感使中国料理成为‘无国籍料理’。他对传统的食物正如对传统的文化一样,有超越时空的激情与想象力……”200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又推出我的《舌尖上的狂欢》。那时候,出版者还预料不到几年后会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天下,“舌尖”会像灯塔一样吸引眼球。2012年,新华出版社推出我《舌尖上的狂欢》续集《舌尖上的记忆-中国美食》。
还记得2005年,中央电视台的《中华医药》节目,连续做几期春节食谱,邀我去主讲。我有言在先:我可不擅长从营养学的角度去剖析,要谈也谈的是这些食物跟传统文化的关系,甚至用文化来“解构”这些食物,说到底就是侃,侃晕了算!不管是把观念侃晕了,还是把自己侃晕了。主持人洪涛很惊喜,说正需要这种新风格。2006年春节,还是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做两期跟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相关的美食节目,又是邀我主讲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5832.html

更多阅读

收藏夹的网址保存在哪个文件夹里 收藏夹的网址怎么导出

收藏夹的网址保存在哪个文件夹里——简介本例主要讲解怎么在电脑上找到收藏夹从而对其进行备份,电脑使用熟练的朋友可以直接看方法2(快速找到收藏夹的位置)。收藏夹的网址保存在哪个文件夹里——工具/原料电脑收藏夹的网址保存在哪个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佳话图文 马克思和燕妮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佳话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818.5.5-1883.3.14),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普鲁士邦莱茵省南部特利尔市(联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洛宾·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

吴晗与袁震的爱情 袁震 北大青鸟

吴晗与袁震的爱情(吴晗照片 )文/苏庸平在中国,现在60岁以上的人,不知道吴晗的人很少的。因为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的那场政治风暴,一开始首先就是从所谓的捣毁“三家村黑店”开始的,那个时候的所谓的“三家村黑店”的主人就是文化届的邓

声明:《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发生在哪个朝代?{组图} 白娘子和许仙》为网友谢绝温柔触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