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冠军和他的作品欣赏 现代画家墨竹作品欣赏

今天去美术馆看画展,在画家王冠军的画前再一次的欣赏了他的都市男青年系列。说真的很震撼!特别是他的那幅《多雨的季节》。他用他那细腻的笔法将男性青年的忧郁刻画得如此淋漓尽致!若不是听过他的讲课,还真不能全面的理解。同样是忧郁还分成那么多种,有阳光的、忧伤的、茫然的••••••

如果说画家何家英把女性的高贵典雅画到了极致!那画家王冠军把都市男青年的帅气和时尚也推向了一个高峰!从画中男性青年的衣着、发型和鞋、帽子、及背包的穿戴上可以看出画家引导的时尚和潮流!谁会想得到将一块青花图案贴在牛仔裤子上做口袋?不过还真好看!呵呵!不知道有没厂家将这么好的创意付诸实施哦?

风雨过后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画家王冠军虽然很年轻,今年才35岁。可他说每天投在画画上的时间最少14-15小时,画成功一幅作品得8-9个月时间,染一块黑色的布得染50遍。谁能想的到和做得到!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真的感到汗颜!同时他也是个很认真刻苦钻研的人,为了画面需要他画什么就去研究什么,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尝试着用不同的技法去作画,所以他画出的东西很逼真!他说他画过自行车后可以自己组装一部自行车了。以此可见他钻研的程度。

他很怕老!他听说人上了年纪后眼睛会老花。他笑着说:不能想象!那太可怕了!我得趁现在年轻多画几幅画!说这话时一脸的天真、可爱的样子!

我很有幸听到王老师的讲课。我想学习不光是学习老师的技法和理念,重要是学习他的精神!王老师的终极想法:是在自己的小村庄里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让我们为他祝福!祝福王老师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与王冠军老师在教室合影



《多雨的季节》


















转王老师的一段话:

我和我的家人一直在乡下,每天绝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画画,偶尔闲时我就和我的父母一起在院子里种花、种菜、养鸟,六七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去年我才知道该怎样打开电脑,因为当时我妈妈病重,我想了解美国的专家在癌症方面的研究进展,用电脑查过几次资料,半年前妈妈去世了,我便没再碰过电脑。前些天我的好朋友沈宁和我提过网站的事情,我弟弟告诉我说网上有许多关于我的消息,我求他帮我查一下,看到了大家的留言。我已经忘记了该怎样用电脑,又不会打字,所以只能综合以上各位朋友的留言(恕不一一回复,还请各位朋友谅解),在此谈一下关于我的作品中的一些问题,托我弟弟帮我打出来。算是与各位朋友交流、切磋吧。


我没否定过传统中国绘画,因为画到现在我依然坚持以线造型、三矾九染,非常在意形式和意境,我的骨子里流淌的依然是祖先的、传统的血液,我只是觉得我们的艺术创作应该跟上时代,而不是对新生事物视而不见。西画于我而言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多出一种选择,从而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而已。我从不反对传统中国绘画的意象造型观。在多元发展的今天,把它做为一种选择当然没有问题,但它不见得就是唯一。现代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中国绘画单一的意象造型观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多元化的审美需要。只是关于造型问题,恐怕不是一两句话能讲得清的,这个话题真的好大,以后有机会愿意和同行们一同探讨。
至于工笔画该怎样画,这么多年过去了,学术界也还在争论。我想其实只要搞清楚自己的选择就行了:若你只是想做个一心继承祖业的乖孩子,那你就好好地守护着并把它一代代传承下去;若你把分得的家产作为创业资本,再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一下你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成功经验,这其实也并未违背创业之道;若你不屑继承祖产,有胆量、能力和机遇,自立门户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表面上看你是离经叛道,然而大家骨子里流的依然是同一个祖先的血液,所以只要你做得好,亲人们也都应该为你高兴而不是太过于拘泥于形式才对。我想以上几点应该是无所谓对错的个人选择。在艺术创作上,没有人规定你必须怎样,绝不能怎样,也不应该这样去规定,因为美的形式是多样的,更何况我们的目的是美而不是形式。艺术本身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思辨的对待这个问题,不要陷入东方民族主义或者西方中心主义。中国绘画需要一个真正百花齐放的多元艺术文化土壤,发展的时代必然会产生新的技法和新的样式,排斥恰恰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不断的吸收各种营养会更加壮大。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绘画也不例外。时代在发展、在进步,新生事物在不断涌现,我们既不能回避,亦不能对新鲜事物视而不见,更不该套用传统理论去审视当代,优胜而劣汰,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带来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辩证的继承、合理的吸收,兼收并蓄能够让你壮大、发展。
在考上美院之前,我尝试着探索我现在的一些方法,因为当时我发现用传统的工笔画技法去表现现代的服饰、建筑、包括许多日常用品真的很吃力,古人只创造了适合表现古人和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技法,面对纷繁芜杂的现代生活和新生事物,用古人的技法去表现显然力不从心。线条的表现力其实是有限的,比如在画衣服时我们很难用线条去准确的区分出皮衣、牛仔衣、水洗布和呢毛料的质感。用颜色也同样无法区分,因为传统的分染和罩染只能让大家看到颜色的变化而不是质感的变化,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喜欢这个过程,在画画上我很任性,不愿意拗着自己,我们活得已经够辛苦。一笔笔的皴,一笔笔的点,那过程令我开心、陶醉,时至今日依然如故,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前面提到线的局限,其实不只是质感,在造型上线也不是万能的,比如画人物的脸部,颧骨和颞骨怎样去表现?正面的鼻梁和半侧面的鼻梁内侧又如何用线去表现?仰视的下颌骨又如何用线去体现?在这方面古人到底给我们留下多少值得我们继承的成功经验?有过实践操作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如果不吸收一点西画中表现结构的办法,我们真的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你很难想象造型艺术不去解决造型问题还叫什么造型艺术。
我一直在想,在多元化艺术土壤中成长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宽容些?实践证明,形与神之间并无冲突也无矛盾,何以不能兼具?若既有形似又可传神,何乐而不为之呢?我们真的应该踏踏实实的沉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究竟为什么而画。
记得在我读书时,美院开构成课,我们开展了对抽象绘画的研究,每天尽情的研究米罗,分析康定斯基,探讨蒙德里安。。。。。。我记得课结束的时候我的成绩很高,但我发现那并不是我想要选择的方向,因为它背离了我的初衷——我只是因为喜欢才画画,我只是想画我自己和我的同龄人在那个时期的状态,我们的孤独、失落、苦闷、怅然、期盼、幻想、渴望。。。。。。而这些只有用工笔的、写实的绘画语言才能够准确、充分的表达我的所思所想,从那时起,我就不再去在意我的选择是入时还是过时,我的那点探索到底有多大意义,是否合乎法度,也没有太多考虑过它会不会被先生们和观众们所接受,我只是任性的按自己的想法去画而已,这过程让我开心,让我明白了我生存的意义,我想于我而言这也就足够了。
工笔画的创作过程的确是一个苦中有乐的过程,从最初的构思开始,你就先要经历无数次的肯定与否定:意境的传达,构图的经营,形体的塑造,线条的组织,笔墨的运用,色彩的设计,黑白的安排,虚实的处理等等在起稿时已经需要尽可能考虑到,因为落稿之后便开始在画面上协调这些复杂的关系,哪个环节出错都会前功尽弃,只能从头再来。然而这世间有什么事情能好过它呢,过程中那份美好的感觉真的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亦无法用语言描述,你必须亲自去体验才行。


这两年我画了一些新画,只是一直没有精力去做展览和画册,所以这些作品一直没和大家见面。以后有机会一定会拿出来请大家看的。
关于我的技法,我也经常听大家谈起,在这里和大家更正一下:作品上的肌理是皴(牛仔裤)、点(地面)、洗(水洗布)出来的,我喜欢手绘的效果,所以没有去尝试过其他的办法,都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我曾经在一些学校给同学做过示范,他们说不好掌握,其实也没什么窍门,画十多年了,手熟而已。
技法是否重要,每一位实践操做者其实都应该深有体会才是,实践者自己应该懂得去判断,理论家未必都能深刻体会到,毕竟理论与实践不是一个概念。毋庸讳言,现在的评论对“制作”基本是持否定的态度,把技法的运用称为“制作”,这其中带有一定贬低的色彩。然而无论是描、画还是写,艺术创作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个运用技法去传达画家的所思所想的过程,过程与结果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没有过程怎么会有结果,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逻辑。试想若不通过精细而繁复的制作,我们如何得见《千里江山图》那斑斓而绚烂的色彩?
无论工写,无论传达何种理念或表现何种意境,都得通过“制作”来实现。在徐渭的许多作品中,胶水使得淋漓酣畅的墨色更富于变化,难道胶水的运用不算是“制作”吗?——即便是大写意也是如此,仅是方式不同、程度不同而已。
“制作”并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制作”和“制作”到什么程度,这既是能力的问题,也是经验和修养的问题,而不在于“制作”本身。
我没有照抄各种服饰的质感,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我画的牛仔服与真实的牛仔服根本不同,其他质感也是一样,我只是在画感觉而已,而且作品中我更多关注的是当代都市青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我画画时不用照片,甚至不怎么用模特,好多形象是凭记忆和想象画的。
画家王冠军和他的作品欣赏 现代画家墨竹作品欣赏
我其实有很多题材准备要画,草稿积压了好多,只是时间和精力实在是不够。到目前为止,没有画出一幅能让自己满意的作品,真的很不甘心,更不愿意半途而废,所以才一直在画现在的题材,我总得对自己和大家有一个满意的交代。



这几年有出版社约我写些东西,一直没写,我也几乎从不谈自己的观点。不是保守,一方面觉得自己那点东西真的没什么好写的,再就是我一直认为我既不应该用自己的理论去约束别人,也不想被别人的理论束缚了自己。我不喜欢谈论别人的作品,因为我深知在这条路上行进的艰难!大家都是同行,自然都能理解其中的甘苦,能够画出来真的很不容易!草率的几句话就否定了人家几十年的辛劳,于人于己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我觉得善意的看待别人,严格的要求自己,求同存异,对我们的创作还是有益的,做人也是如此。以上仅是与关注我的各位朋友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与感受而已,有生以来我从没讲过这么多话。我也和大家一样,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否定和修正自己,还请大家看了不必太认真。
说真话,时至今日,我的作品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和褒贬依然在我的意料之外,因为我的初衷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而已,我真的有些惶惑不安。
包括我的生活。我不喜欢受约束,只愿意过散淡、平静的日子,无拘无束才好,然后没完没了、肆无忌惮的画画。然而众目睽睽之下我很难再去过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我非常懒散,胸无大志,所以一直以来我既不是一个好学生,也不是一个好下属,更不是一个合格的朋友。我的老师和单位领导多年来一直对我持无原则的谅解的态度----他们已经懒得和我这种人计较;朋友们也已经不屑因爽约而和我生气。我不擅交际,所以外界的事情被我搞得一团糟,天啊,我该怎么办?-----这当然也不是我所希望的。只是我得画画啊,每天在画板前十几个小时,一天下来,连做梦时都在想着第二天的进程,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再去面对其他的事情呢。画画以外我几乎一无所长。除了不得不解决我一家人的温饱问题之外,我真的只想每天在画板前任性的、没有节制也没有任何目的的画画,那感觉真好!
今年到现在我一共到城里去过五六次吧,城里真的很吵、很乱,让人心慌,每次只有回来到村口时我的心才会踏实下来。我的终极幻想是后半生再也不用进城应酬、不用赚钱养家,没有一切干扰,在这个安静的小村里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请为我祝福。

王冠军
2009年11月12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7432.html

更多阅读

唐代大诗人杜甫和他的诗作欣赏 唐代诗人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县)人。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杜甫 35岁以前,读书和漫游吴、越、齐、赵各地,曾参加过进士考试。玄宗天宝5年进京求官,困居长安10 年,才得到一个看管兵器的小官职。不久,安禄山叛乱爆发,长安沦陷。他

司马迁和他的作品 屈原和司马迁

司马迁和他的作品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历史名人司马迁,在我的印象中的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史记》这部经典文学作品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史记》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正是因为这样一部鸿篇巨著的

王凤麟老师和他的道家正一派奇门 王凤麟道家奇门核心

我所认识的王凤麟老师和他的道家正一派奇门正如凝眉版主所说,我学习奇门不到一年,下半年以来,越学习越觉得自己水平不行,很迷茫,也是到处买书看书,寻求发展。05年的12月28日,我从易家人网站看到一易友发的关于王凤麟老师举办道家奇门风水班

声明:《画家王冠军和他的作品欣赏 现代画家墨竹作品欣赏》为网友僅有旳幸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