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东风·渔夫》赏析 沉醉东风秋景

沉醉东风·渔夫词
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释]
  1.白朴:元代著名的杂剧与散曲作家,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2.白苹(pin):一种在浅水中多年生的植物。
  3.红蓼(liao):一种水边生的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浅红色的小花。
  4.刎颈交:刎,割;颈,脖子。刎颈交即生死朋友的意思。
  5.忘机友:机,机巧、机心。忘机友即相互不设机心、无所顾忌的朋友。
  6.万户侯:本意是汉代具有万户食邑的侯爵,在此泛指高官显贵。


【翻译】秋江岸上黄芦摇盪,渡口旁边白苹点头,堤旁上绿杨葱鬱,江滩头红蓼茂盛。在这秋日的江南水乡,持一支钓竿,驾一叶扁舟,泛舟江上。虽没有刎颈之交,却有许多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那点缀在秋江上的白鹭沙鸥,就是我最亲密的伴侣。这样的生活是多麽自由自在、舒适惬意啊!让那些居庙堂之高的万户侯们空羡慕吧。问我是谁吗?我只是一个一字不认的江上钓鱼老翁。


【简析】黄芦、白苹、绿杨、红蓼,色彩纷呈,相映成趣,画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明豔秋景。秋是垂钓季节,岸边、渡口、堤上、滩头,正是渔夫足迹常到之处。
环境优雅,渔钓为生,与世无争,没有刎颈之交却也无妨,但有忘机之友确更中意。而那点缀在秋江碧水上的白鹭、沙鸥正是这样的忘机友!以鸥鹭为友,可知渔夫之高洁不群,也见人间之奸诈狡猾、没有忘机友可寻。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一字不识的渔夫都会鄙弃人间万户侯。
随着人类社会的急速败坏,人间已很难有坦诚相交的朋友。作者只能把眼光投向古人讚颂过的忘机之鸟 --白鹭和沙鸥。人类啊,这还不可悲吗?如果人人都能真心处世、善意待人、忍让克己,世界又何至于此呢?
《详细的赏析》(沉醉东风〕〈渔夫〉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小令。「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小令的开头两句描写了渔夫所处的自然环境。在描写这一环境时,作者显然是精心选择了四种具有明艳色彩的景物,「黄芦」、「白苹」、「绿杨」、「红蓼」,这四种景物不仅说明了一个特定的区域———即江南水乡和时令季节,一个垂钓的好季节———秋天。而且,作者又将这四种景物同「岸边」、「渡口」、「堤上」、「滩头」联繫起来,以此展现出「渔夫」所处的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恬静、优雅。小令的开头两句,对仗工整,展示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处在风景如画的环境中的「渔夫」,也需要有朋友交流谈心。「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虽」、「却」这一关联词语的运用,突出了「渔夫」有坦诚相见的知心朋友。「刎颈交」,极言交谊之深,能以性命相许的朋友。「渔夫」虽没有「刎颈交」的朋友,事实上「渔夫」与世无争,澹泊名利,他也不需要以性命相许的朋友。他真正需要的是「忘机友」,是那种彼此之间真诚相待,毫无心机的朋友。那麽,「渔夫」的「忘机友」又在哪裡呢?「点秋江白鹭沙鸥」,这一句表面上看来是作者在写江上之景,「渔夫」在色彩明艳、风景如画的环境中垂钓,眼前他所看到的是,千里清秋碧波荡漾的「秋江」,尤其是在江上自由展翅飞翔的白鹭、沙鸥,蓝天、绿波,加之白鹭、沙鸥,使「秋江」优美的景色,又生机盎然。然而,作者在此的用意却并非写江上景緻,而是点出「渔夫」的「忘机友」不是别的,恰是那些终日在江上飞翔的「白鹭沙鸥」。言下之意,「渔夫」所需要的「忘机友」在人间是难以寻觅到的,因为朝廷、官场中人与人之间的争权夺利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又有谁能毫无心机呢?!既然如此,「渔夫」只得在人世外找「忘机」的白鹭、沙鸥为友了。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鸥鹭也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如「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鹭盟」(宋黄庚〈渔隐〉)、「避虎狼,盟鸥鹭,是个识字的渔夫」(元胡祗遹〔沉醉东风〕),鸥鹭成为毫无机巧之心的一个象徵。因此,那些远离尘世、澹泊名利的隐士都愿意以鸥鹭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一句,可谓一箭双凋,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渔夫」垂钓时所见的江上景色,又委婉含蓄地表露出「渔夫」的高洁情操,情与景融为一体。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小令的最后两句表明「渔夫」的志向和情趣。「傲杀」,蔑视、看不起。「渔夫」鄙视的是人间的达官贵人,因为那是些利慾薰心、尔虞我诈之徒,而蔑视他们的则是与鸥鹭为友的在「烟波」上垂钓的「渔夫」。作者在这首小令中所描写的「渔夫」,当然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以打鱼为生的渔夫,显然在「渔夫」的身上有着作者本人的身影,正是借「渔夫」作者表露了自己的心迹。小令最后一句点出「烟波钓叟」时,前面特意加上「不识字」三个字,看来作者真是羡慕那些目不识丁的渔夫,因为「不识字」,所以便也就没有因「识字」而带来的精神上的苦恼。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往往藉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夫,来寄托自己清高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或不愿为官、或欲远离官场、或仕途坎坷等各种鬱闷和苦恼。如唐代柳宗元那首着名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以及〈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等诗作都描写到了渔夫的形象。
这首小令语言典雅清丽,风格超逸俊爽,是元代散曲中的名篇,在当时就被广为传诵和模彷。如元代卢挚的〔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乘舟。殢酒簪花,乐以忘忧。荡荡悠悠,点秋江白鹭沙鸥。急棹不过黄芦岸白苹渡口,且湾在绿杨堤红蓼滩头。醉时方休,醒时扶头。傲煞人间,伯子公侯。」又元代赵明远所作〈范蠡归湖〉杂剧第四折中还引用了白朴的这首小令。
像〈渔夫〉这首小令所表现出的澹泊名利、隐逸绝世的「避世」思想,是白朴散曲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元代散曲创作所表现的内容之一。「避世」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人生哲学思想之一,传统的儒、道两家都有不同方式的「避世」。而元代散曲中所表现出的「避世」思想却是元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文人对于现实的一种否定意向和批判精神,是文人自我地位失落、自身价值难以实现的一种痛苦抉择,也是他们心灵得到慰藉的一种归宿。白朴这首小令所表现出的「避世」思想,虽说是消极的,但它却是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中文人的一种真实的心态。
它是对元蒙统治者的无声的抗议,是对达官贵人的极大蔑视,也是作者心迹的真实坦露,这些使这首小令就有了它丰富的内涵。
赏析二:
曲子先用“黄芦”“白苹”“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组成了一个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表现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生活的渔夫情致,并将其与“万户侯”们作比,肯定乃至歌赞了前者的生活方式与品格情操。这种对立描绘,乃是在作者心中贵族与平民之对立的外在表现。这是当时部分知识分子反叛传统的心理外化,也是当时的黑暗腐败的官场给作者造成的反叛心理造成的。
  译文:秋江岸上黄芦摇荡,渡口旁边白苹点头,堤坝上绿杨葱茏,江滩头红蓼茂盛。在这秋日的江南水乡,持一支钓杆,驾一叶扁舟,泛舟江上。虽没有刎颈之交,却有许多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那点缀在秋江上的白鹭沙鸥,就是我最亲密的侣伴。这样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自在、舒适惬意啊!让那些居庙堂之高的万户侯们空羡慕吧。问我是谁吗?我只是一个一字不识的江上钓鱼老翁。
  【品评】 蒋一葵《尧山堂外纪》云:此曲 “ 有味而佳 ”。确实,它值得认真咀嚼。首两句,先描绘江边景色。岸、渡、堤、滩,表明写的是水边。这里长着芦、苹、蓼柳,色分黄、白、绿、红。枝叶疏爽的植物,点缀着缤纷的色彩,掩映着澄澈的江水,真是一幅淡荡明丽的秋江水墨图。中间三句,渐露题旨。“ 虽无刎颈交 ” 是先退一步,逼出下文 “ 却有忘机友 ”,再申明忘机友便是白鹭沙鸥。鸥鹭点水而飞,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写渔父在澄明的秋江上,和鸥鹭相与忘机,便烘托出他性格的高洁,也从侧面表明他对尘浊的厌弃。末两句,格调转为峭拔,特别是“ 不识字 ”三字,掷地有声。强调渔父不识字,可以无忧无虑,可以傲视王侯,正是要表现识字的知识份子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在词曲创作中,以渔父为题材的作品不在少数,一般也只着眼于描绘他们生活的逍遥惬意,象刘秉忠的《清平乐 · 渔舟横渡》 说: “ 自任飞来飞去,伴他鸥鹭忘机。 ”白朴此曲情味则显然有所不同。由于白朴虽然优游山水,实则块垒未消,这一来,命辞遣意,就不是一味潇洒脱略。
  赏析三:白朴的这首〔沉醉东风·渔夫〕通过一个理想的渔民形象,通过对他的自由自在的垂钓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与达官贵人为伍,甘心淡泊宁静的生活的情怀。小令意象艳丽、境界阔大,给人以美的享受。
  全曲共七句,可分为四层:
《沉醉东风·渔夫》赏析 沉醉东风秋景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为第一层,交代渔夫活动的环境。这开篇的两句,对仗工整,“黄芦岸”对“绿杨堤”,“白苹渡口”对“红蓼滩头”。这里,作者对景物的选择煞费苦心,黄芦、白苹、绿杨、红蓼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物。同时,作者对这四种意象颜色的选择也是匠心独运;黄、白、绿、红四种颜色相互映衬,不仅色彩鲜艳明丽,而且点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的“秋江”做了伏笔。短短两句,作者却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秋江盛景图:秋江浩淼,江岸上黄色的芦苇在秋风的吹拂下飒飒作响,堤坎上青青的杨树昂首挺立。不远处,渡口旁的白苹长得十分茂密,滩头的红蓼红得艳丽。好美的景色啊!这环境,正是垂钓的好处所,这时节,也正是垂钓的好时候。
  第二层“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写渔翁驾一叶扁舟垂钓江上,但并非他一人。他虽没有伍员那样的刎颈之交(渔父)与之为伴,可他有许多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它们率真自然,深契渔翁的心境。可这些“忘机友”是怎样的朋友呢?
  第三层“点秋江白鹭沙鸥”回答了上面的问题。渔翁是以白鹭沙鸥为伴的,它们才是他的“忘机友”。这里虽然只有一句话,蕴含却很丰厚。“点”字用如动词,非常巧妙,形象地交代了白鹭、沙鸥在江面上飞掠、嬉戏的情形,描绘出的意境很阔大:在一望无际的浩淼的江面上,渔翁驾一叶扁舟,垂钓于此。舟舷两边,白鹭奋飞、沙鸥翔集,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看到渔翁安详、友好的态度,或许还会落在渔翁的船头上,对着渔翁发生几声悦耳鸣叫。这个友白鹭、侣沙鸥的渔翁是那样的恬适、安详。与鸥鹭为伴,过恬淡的生活是许多文人渴望达到的生活境界,李白有“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的话,黄庚在《渔隐》诗中写道:“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鸳盟。”
  最后两句是第四层:“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让那些富贵之人空羡慕吧,过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是一个一字不识的烟波钓徒。和渔翁比起来,那些达官贵人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最后的两句,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荣利的蔑视和甘心恬淡安谧生活的情怀。
  实际上,像曲中所描写的渔翁在现实中是很难找到的,现实中的渔翁未必敢在万户侯前那么傲岸,曲中的渔翁乃是作者理想的化身。我们知道,白朴自幼经历金元易代的变故,在战乱中颠沛流离,金亡后,他怀有“满目山川之叹”,和诸遗老肆情山水、逃避世事。他曾写过一组(中吕·阳春曲〕《知几》,以平实的叙述、议论手法表现他远祸全身、诗酒悠游的处世态度,本曲通过对理想中渔翁友白鹭、侣沙鸥的自由生活的描写,形象地表明作者对远离官场的隐逸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由于这首小令表达的是作者对自由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因此倍受元代受压抑的知识分子的喜爱。卢挚曾模仿这首小令(卢白二家本为至戚,或为唱和之作),作过〔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乘舟。[歹带]酒簪花,乐以忘忧。荡荡悠悠,点秋江白鹭沙鸥。急棹不过黄芦岸白鹭渡口,且湾在绿杨堤红蓼滩头。醉时方休,醒时扶头。傲杀人间,伯子公侯。”主意与此曲一致,甚至好几个句子都直接来自此曲。
  艺术上,这首小曲语言清丽,风格俊逸,精心择词又不露痕迹,描绘的景物鲜艳明丽,意境阔大,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是元散曲中的上品。
  赏析四:一二两句,对仗工丽,写景如画。然而仅仅看出这一层,未免辜负了作者的苦心。作画的颜料是精心选择的,所画的景物是精心选择的,整个环境也是精心选择的。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料渲染他精心选择的那四种景物,不仅获得了色彩明艳的效果,而且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你看到“黄芦”、“白苹”、“绿杨”、“红蓼”相映成趣,难道不会想到江南水乡的大好秋光吗?而秋天,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让“黄芦”、“白苹”、“绿杨”、“红蓼”摇曳于“岸边”、“渡口”、“堤上”、“滩头”,这又不仅活画出“渔夫”活动的场所,同时“渔夫”在那些场所里怎样活动,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也不难想象了。

  在那么优雅的环境里打鱼为生,固然很不错,但如果只是一个人,就未免孤寂,所以还该有朋友。三四两句,便给那位“渔夫”找来了情投意合的朋友。“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也是对偶句,却先让步,后转进,有回环流走之妙。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叫“刎颈交”。‘渔夫”与人无争,没有这样的朋友也并不得事。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机友”。对于“渔夫”来说,他最需要这样的朋友,也正好有这样的朋友,真令人羡慕!

  一二两句写了“岸”、“堤”、“渡口”和“滩头”,意味着那里有江,但毕竟没有正面写江,因而也无法描绘江上景。写“渔夫”应该写出江上景,对此,作者不仅是懂得的,而且懂得什么时候写最适宜。你看吧,写了”却有忘机友”之后,他便写江上景了。“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生动!用“秋”字修饰“江”,点明了季节。一个“点”字,尤其用得好。如果平平淡淡地说,那不过是:江面上有点点鸥鹭。如今变形容词为动词,并且给鸥鹭着色,便出现了白鹭沙鸥点秋江的生动情景。仅就写景而言,这已经够高明了。但更高明之处还在于借景写人。前面写渔夫有“忘机友”,那“忘机友”究竟指什么呢?细玩文意,那正是指“点秋江”的“白鹭沙鸥”。以鸥鹭为友,既表现“渔夫”的高洁,又说明真正的“忘机友”,在人间无法找到。古代诗人往往赞扬鸥鹭“忘机”。正由于他们认为只有鸥鹭才没有“机心”,所以愿与鸥鹭为友。李白就说:“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黄庚的《渔隐》诗,则用“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鹭盟”表现渔夫的高尚品德,正可作为这只曲子的注脚。
  结尾点题,点出前面写的并非退隐文人,而是“傲杀人间万户侯’”的“不识字烟波钓叟”。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万户侯”。不难看出,这只曲子所写的“渔夫”是理想化了的。我们知道,白朴幼年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变故,家人失散,跟随他父亲的朋友元好问逃出汴京,受到元好问的教养。他对元朝的统治异常反感,终生不仕,却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干净土。因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赞赏那样的“渔夫”,羡慕那样的“渔夫”。说“渔夫”“傲杀人间万户侯”。正表明他鄙视那些“万户侯”。说“渔夫”“不识字”,正是后悔他做了读书识字的文人。古话说:“人生忧患识字始。”在任何黑暗社会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渔夫会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难,更何况在“九儒”仅居“十丐”之上的元代!
  这首小令语言清丽、风格俊逸,又表达了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因而在当时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著名散曲家卢挚的〔双调·蟾宫曲〕,就是摹拟这首小令的:“碧波中范蠡乘舟。[歹带]酒簪花,乐以忘忧。荡荡悠悠,点秋江白鹭沙鸥。急棹不过黄芦岸白苹渡口,且湾在绿杨堤红蓼滩头。醉时方休,醒时扶头。傲煞人间,伯子公侯。”其中的好几个句子都来自白曲,思想倾向也完全一致。不过所写不是渔夫。而是退隐江湖的官员。卢挚是做了元朝的官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7796.html

更多阅读

《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

【单元标题】:教学设计:《定风波》《念奴娇 赤壁怀古》赏析【框架问题】:【基本问题】:两千年的封建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封建统治下的文人也大都以儒教为思想核心,而苏轼是怎样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身的?【单元问题】:苏轼豪放旷达的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赏析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下载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赏析《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Hammerstein II)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TheStory

颜真卿《祭侄稿》赏析汇 中书汇颜真卿书法节

颜真卿《祭侄文稿》赏析(个人观点,点击下图可看大图)【背景】《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50岁时书。计25行,共230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gǎo)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声明:《《沉醉东风·渔夫》赏析 沉醉东风秋景》为网友思念生了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