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刺客列传之豫让 史记刺客列传读后感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乃变姓名为刑人(宦官)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恶疮),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

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

曰:“我是也。”

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

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深也?”

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得释子!”使兵围之。

史记刺客列传之豫让 史记刺客列传读后感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于是襄子大义之,用使使持衣而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89278.html

更多阅读

《西游记之悟空三借芭蕉扇》读后感 悟空三借芭蕉扇读后感

《西游记之悟空三借芭蕉扇》读后感葛思茂已经到了深秋季节,可是唐僧他们仍在走着。有一天,他们来到了火焰山,那山离这六十里远,往西去非经过它不可。在这西南方,有座翠云山,山上有个芭蕉洞,洞内有柄芭蕉扇,是个宝贝。悟空一听,说:“这样太麻

“巫蛊之乱”让老年汉武帝铸成大错 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

“巫蛊之乱”让老年汉武帝铸成大错 汉武帝征和二年(公无前91年),六十七岁的汉武帝己经到了风烛残年的生命晚期。这位曾经以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好大喜功著称的皇帝,老时便和其他君王一样,为求长生不死而迷恋方术。当疾病向他袭来的时候,他又

痴男怨女问沈爷之那些让人意乱情迷的职业 沈爷 美食

Q:自开始恋爱以来,我发现自己一直都对男性的某些职业特别在意,准确地说,是有一种偏执,我会特别钟情于从事高技术含量工作的技术男,比如IT男、飞行员或者各种工程师等等,他们无一例外地都会让我意乱情迷。除此之外,哪怕是再优秀的,我都基本无

声明:《史记刺客列传之豫让 史记刺客列传读后感》为网友乱了夏天蓝了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