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卡拉扬版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分析



Herbert.von.Karajan.-.[Beethoven.Symphony.No.3.(1971)].交响乐.(DVDRip)

中文名称:贝多芬交响乐全集

英文名称:Beethoven The Symphonies

版本:UNITEL [mkv]

发行时间:2005年

专辑歌手:卡拉扬(Herbert.von.Karajan)

地区:美国

语言:德语

内容介绍:

1区版,LPCM 2.0与满档DTS 5.1音轨,中英法等字幕!音乐、音响与电影艺术的完美结合,选用了卡拉扬在1960-1970年代在Unitel的第二次与柏林爱乐乐团的录音,录像。这一版的交响全集,完全是在大部分录音室中完成的,交响乐队的布局相当新潮,在当时绝对有跨时代的意义,第九交响曲是在新落成的柏林爱乐大厅完成的,观众席上站满了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合唱团的演唱者,有着无比恢宏的气势。

尽管有人对“指挥帝王”卡拉扬有不同的评价,但是作为古典音乐圣殿指挥台上的这位君王,卡拉扬在20世纪下半叶的统治地位以及影响力,是无法撼动更不能抹杀的。这位指挥泰斗有自己的个性,他的指挥魅力不仅体现在他对作品的深入探索与挖掘,同时也反映在他具有强烈自信的肢体语言和冷峻威严的面部表情上。卡拉扬生前曾无数次地演绎过贝多芬交响曲。他的一系列录音版本同样具有权威性。而环球DG的这套DVD的问世,最大的诱惑力就是让广大爱乐者对卡大师的演绎能够“耳闻目睹”。

从业内外对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绎贝多芬交响曲作品的综合评价看,艺术水准和演录品质最高的,不是他指挥事业开始腾飞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也不是他晚期(20世纪80年代)的录音产品,而多是他中期的版本(主要集中在60年代)。DG这套影碟,基本上收编的是这位指挥帝王20世纪60~70年代的演录。可能因为早期的演录在艺术上“火候”未及最佳境界,加上录音技术的限制(如单声道)等原因;晚期的演绎,又因巨人身心疲衰,力不从心而未臻最佳状况,所以才有中晚期的演绎最佳的说法。

此套影碟共由3张DVD组成。即“一交”“二交”、“三交”,“四交”、“五交”、“六交”,“七交”、“八交”、“九交”,每3 部各融入一张DVD。较早的有“六交”——1967年10月,较晚的如“五交”——1972年2月。整套作品的演录时间相距较近,虽然距今已是30多年,但画面取自当时拍摄的彩色影片,无论色彩饱和度和画面的清晰度都有较高质量保证,尤其是人物近景的拍摄更是层次分明,生动传神。如1971年12月,卡拉扬在柏林爱乐大厅指挥演录贝多芬“四交”,开始的3分多钟时间里,一直是他的近距离特写镜头。人们可以通过这组镜头,仔细窥视大师闭目冥思,屏气摄息的传神指挥动作,从而领悟出他的指挥是如何严谨细腻,对演录是如何的投入。在其他各部交响曲的各个乐章中,也时时穿插了大师在不同乐段的精彩指挥表演,不同乐器演奏家的演奏风姿,以及他们传神的默契合作。影碟备有PCM Stereo、DTS 5.1的音频解码方式,音效上完全经得起音响发烧友的挑剔。

专辑曲目:

Symphony No. 3:

Symphony No. 3 in E flat major, op.55 Eroica: 1. Allegro con brio

Symphony No. 3 in E flat major, op.55 Eroica: 2. Marcia funebre. Adagio assai

Symphony No. 3 in E flat major, op.55 Eroica: 3. Scherzo. Allegro vivace

Symphony No. 3 in E flat major, op.55 Eroica: 4. Finale. Allegro molto

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是他音乐创作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首英雄交响曲中他以全新的音乐风格和无比惊人的创造力,全面而广泛地体现出他的英雄性构思---革命斗争和胜利的形象,这部交响曲标志着古典音乐的一次重大变革,并成为贝多芬交响创作新的里程碑。

这部交响曲是从1802年开始写作,1804年完成。当时,带领军队进行战斗的拿破仑是贝多芬理想中的民族英雄形象,因此,当他完成这部作品时,就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后来,由于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贝多芬把这一页撕掉。并在同年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 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全曲的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战斗的英雄,形象和巨大的战争场面。第三,第四乐章是表现胜利的英雄气概和喜悦的狂欢场面。第二乐章是著名的葬礼进行曲。它与其它三个乐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音乐一开始就以一种内在的紧张感来铺垫着规模宏伟壮观的战争场面和火山爆发场面的到来,这种内在的力量同困惑、沉思和苦难情绪交织在一起,一直持续到第一乐章的结尾才有所缓和。展开部,音乐绘出了一幅广大的壁画,这里面,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里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的扩展开来,整个乐队都跃起身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胜利将由他完成。

第二乐章,贝多芬把它称为“葬礼进行曲”,这是第一乐章的继续,英雄死了,全体人民抬着他的棺木,怀着悼念的心情缓步前进。

第三乐章贝多芬用了一个明显属于诙谐曲的段落把它放在英雄葬礼的后面,为终曲胜利的狂欢场面做好了一切准备。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卡拉扬版)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分析
终曲第四乐章,乐曲表现了胜利后人民狂欢和越来越热闹、越隆重及各式各样的舞蹈场面,此时所有的人们已全部投入到这欢庆的洪流中来了,整个乐队集中了所有的力度朝着高潮一致奋力前进,最后以充满强烈生命的音乐,用英雄和胜利、凯旋作为整个交响曲的结束。这样规模的结尾,这样富于戏剧性的终曲,只有贝多芬二十年后创作《第九交响曲》的终曲欢乐颂才能与它相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89877.html

更多阅读

ι-卡拉胶和λ-卡拉胶的研究进展 世界脱发研究最新进展

刘亚丽胡国华华东理工大学 卡拉胶又称为鹿角菜胶或角叉菜胶,是从某些红藻的细胞壁中提取的多糖。 它的化学结构是以1,3-β-D 半乳糖和 1,4-α-D 半乳糖交替连接所组成的多糖类硫酸酯的钠、钾、钙、铵盐,是非常重要的阴离子多糖。可

卡拉扬之声:麦当劳还是完美冰雕?

二战后全球最著名的指挥大师大概是奥地利人赫伯特·冯·卡拉扬。卡拉扬飞得如此高,方向又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他自己好像就是一家航空公司;他同时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团、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掌门人,也是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和伦敦

声明:《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卡拉扬版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分析》为网友静赏你的温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